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總結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個人今后的總結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課程改革工作總結篇一
一、認真落實好“以人為本、以教育科研為重點、以課程改革為動力”這一指導思想,在教師中不斷強化課革基本理念的認識,要求每一位教師都要牢記這一指導思想,發揮好在課改過程中的主導地位。
二、具體做法:
1、在開學初學校就制定了相應的制度,以保證課改工作取得實效。如《課改教師培訓計劃》、《骨干教師培訓計劃》、《民漢合校雙語教學計劃》《控綴保學措施》等,通過計劃和措施的落實,加強了對課改工作的監督與管理。
2、加強理念理論學習,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理論學習是課改實施中的重要一環。本學期,學校要求教師積極進行理論方面的自學,并做好學習筆記。教師們認真研讀了《新課程標準》,結本學科的教學目標寫出了認真的學習筆記。每位教師還結合學科特點,自費訂閱了專業理論書籍與雜志,在校園中掀起了學習的高潮。
3、積極參與各級各類教研活動。本學期,我校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的培訓。通過各級各類的培訓,極大的增強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促進了教師的業務水平。
4、加強對教師的常規教學管理。我校在實施課改過程中,注重抓好教師的常規教學管理,從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等方面,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以各教研組為基礎,增強教研活動的實效,通過集體備課,上觀摩課、研討課等,將好的教學模式向教師展示。同時加強評價改革,要求教師在積極改變以往的評價方式,向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方向做努力,如語文組開展的口語測試與期末測試相結合,數學組則增強了口算、解決問題等綜合成績測試等內容,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較為客觀的對學生的學業情況進行評價。
5、做好民漢合校工作,不斷提高民語學生的教學質量。本學期,我校為全面落實民漢合校的工作,不再招收民語班,一年級民語學生一律納入漢語班的教學,其他年級的民語教學也要向漢語班的教學看齊。我校加強對民語教師的教學指導,要求每位民語教師要用漢語授課,要積極參加教研組活動,凡是縣級教研培訓活動我校都要組織民語教師前去觀摩,不斷提高他們的民語教學水平。
6、本學期的收獲。通過集體的`努力,本學期最大的收獲是學生的能力進一步得到增強,合作意識、探究意識得到培養,教師的教研意識進一步提高。同時在縣州級的展示中我校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強校本培訓的力度,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研究能力,促進教師向專業化發展。
2、加強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使學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得到發展。
3、加強課題研究,使課題研究的成果能在全校推廣。
新課程改革工作總結篇二
我校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積極主動地認真貫徹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課程改革”精神,大膽嘗試,積極探索,主動學習“永威”模式。經過一學期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些成績。
學校根據縣教育局,鄉中心校的要求,及時組織教師學習“永威”的教學經驗,如蔡鼎森的《改到深入見成效》、《包出來的教學質量》,縣教管中心蔡三林的“關于永威教學模式和流程”,以及我縣部分先進學校校長的經驗交流材料。讓我校教師從理論上對永威成功經驗進行學習,有力提高了我校教師進行新課改的決心,為我校推行新課改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學校為了讓我校教師能夠親身體驗“永威”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打緊開支,裝配了一個多媒體教室,每天下午放學后,組織全體教師觀看永威的課堂教學實錄,讓教師對永威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和“四清工作法”有了更直接的,零距離的接觸,來改變教師們的傳統的教學理念,為教師積極推進新課改,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我校為了讓新課改進一步落到實處,讓永威的教學模式能夠真正的在我校生根發芽,并開花,結果。要求每位教師都要嘗試采用永威模式上課。并及時購進了一批小黑板,解決了一些老教師的后顧之憂。同時,我校要求青年教師每周在多媒體教室上一節課。然后每多在多媒體教室上一節課加在量化分上加二分。
我校雖然強力推進永威模式的新課改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我校老弱病殘的教師太多。所以對我校強力推進新課改造成了一定困難。但我相信我們王化本小學在縣教育局,鄉中心校和兩村委的正確指導和大力支持下,我校的課改工作一定會更加深入,也會取得優異的成績。
新課程改革工作總結篇三
我校按照縣教育局及中心校的統一部署,同鎮各校一樣,掀起了課改的新高潮,全體師生以飽滿的熱情,百倍的信心,投置于課改的熱潮之中。在課改中,我們采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難和問題。現將我校一年來課改實施情況向各位匯報于后:
初,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課改領導小組,形成了“學校—教導處—教研組—教師”課程改革工作網絡,各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保證了課改工作順利進行。
2、苦鉆、有責任感的骨干教師擔任課改實驗科任教師。
3、組織教師參加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組織的課改培訓。
4、為了使廣大家長充分了解、支持和參與課改工作,我校利用開家長會的形式,向家長介紹了課改的有關情況,同時也向家長們展示他們的孩子在課改中進步的成果,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好評。
5、堅持以校本培訓為主,教務處制定了有效持續的課改培訓計劃,從而實行了專題培訓和分科培訓。
6、抓點帶面,創設學校新課改的新格局。我們學校抓住一年級新課改這個龍頭,以點帶面來推動其他各年級各學科的教育教學的改革。現在其他各年級各學科的教學都呈現出了新的教育觀念和新的教育方法,都有一點課改氣氛。
7、圍繞課改計劃,認真組織落實。
(1)學校行政領導加強了對教師隨堂課、獻優課、嘗試課的視導工作。學校領導隨堂課的聽課從不事先通知,事后一起評價探討,這樣以來一可督促老師們上課時時認真,二來可促使教師自覺地事先備好每節課;對于公開課、優質課、學校領導親自參與,采用先聽再議,接著組織骨干教師專題研討,之后嘗試,再研討,最后出爐的方法。
(2)本學年每學期都組織了各學科優質課評比活動,特別是今年下學期。上課的老師大膽拋棄了過去的傳統教法,用“新課標新觀念”武裝了自己,課堂上呈現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氛圍,學生的所獲都是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心靈的感悟,而不是教師硬灌給學生的。
(3)堅持互相聽課,取長補短。一年來主要領導每人聽課都有30多節,每位教師聽課都有10多節,大大超出規定要求。而且堅持客觀、公正的對所教者所上的'課進行點評,形成了探索與爭鳴的良好局面
(4)注重課改教學過程和環節的指導。經常組織教師學習教材。比較新老教材的聯系與區別,研究探討適合教材的各種方法。這里,我們教導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常抓不懈,善使善終
(5)認真組織我校教師參觀中心校的課改研究課。
課程改革的實施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各項活動都取得了可喜成績。一年來,師生參加各級競賽獲縣級3人次,在課改精神的指引下,教師樂教,學生樂學,師生參加各項活動的積極性高漲,學校的教學活動充滿了勃勃生機。
1、由于我校課改尚處于起步階段,新的教育觀念沒在真正的轉變,新課程理念不明確,全新的教育觀念尚未形成。特別是今后的考試制度,評價機制如何建立,如何評價不明確,用現在的改法能否適應今后的考試心存疑慮。
2、部分教師教育觀念有所轉變,但教學行為卻大大滯后,他們邁不開大步,沒能跳出過去傳統教學的框架,還是老模式,舊方法。
3、教學模式還不能打破舊框框,舊方法的束縛,基本上沿用老一套。教師在教學中仍受教材的約束,不能真正用教材,而是教教材。
4、教師的引導作用與指導作用不夠:問題過于寬泛,學習目標不集中;對于偏題學習方向的課堂發言不能及時指導;對學生正確意見的肯定過于簡單;缺少歸納總結,缺少更深一層的認識。
5、討論的有效性不高:問題指向不明,不集中或不恰當,發言散、偏、長;缺少評價與辯論,不能深化認識;學生主動接受的信息不多,真正的參與不夠;雖然輪流發言,但實際仍然是獨立學習,沒能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溝通、合作、互動和交流。
6、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任務不適,沒有分工,時間不足;有的學生成為“常駐代表”,組內外一言堂;后進生缺乏學習積極性;不能處理好獨立學習與分工合作的關系;目的與作用并不明確,為方式而方式導致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