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級匯報工作,其表達方式以敘述、說明為主,在語言運用上要突出陳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顯示內容的真實和材料的客觀。報告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報告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報告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煤炭行業地方稅收分析論文 煤炭行業稅收調研報告篇一
2007年12月11日
某煤炭銷售公司年銷售煤炭60萬噸,銷售單價300元/噸,購進單價200元/噸,全部采用公路運輸,運費為50元/噸。因運費支出金額較大,該公司又出資成立了一家獨立核算的運輸公司,兩家公司所得稅稅率一樣。2006年運輸公司全年運費收入為3100萬元,而運輸銷售公司煤炭收入占到了3000萬元,其他運輸收入僅100萬元,全年油耗和修理費用高達1200萬元,占到了整個運輸收入的近40.如果將兩家公司合并,結果如下:
合并前:煤炭銷售公司每年應繳納增值稅:600000×300×13%-60×200×13%-60×50×7%=570(萬元)。
運輸公司應繳納營業稅:3100×3%=93(萬元)。
兩公司合計應繳增值稅和營業稅663萬元。
合并后:公司運銷煤炭為混合銷售行為,只繳納增值稅,而不繳納營業稅,其他運輸收入為兼營業務收入,仍然繳納營業稅,但其應分攤的進項稅額應該轉出。油耗和修理支出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
公司進項稅額為:1200÷(1+17)×17%=174.4(萬元);
兼營收入應轉出的進項稅額為:174.4×100÷3100=5.6(萬元);
其銷售煤炭應納增值稅為:600000×300×13%-600000×200×13%-(1744000-56000)=611.2(萬元);
兼營業務收入應繳納營業稅:100×3%=3(萬元)。
合計應繳納增值稅和營業稅為:614.2萬元。
兩公司合并后年節省流轉稅663-614.2=48.8(萬元),節省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48.8×(7%+ 3%)=4.88(萬元),合計可節稅53.68萬元。
煤炭行業地方稅收分析論文 煤炭行業稅收調研報告篇二
我們××縣××鎮地處荊山余脈,與相鄰的×××等縣都蘊藏著豐富的煤炭資源,是湖北地區的“黑色經濟帶”。自上世紀六十年代探明大量原煤以來,××縣逐年形成了以×××、×××兩鎮為一體的開采區。進入九十年代以來,逐步發展成為29家規模不等的煤炭開采業戶,年產量突破23萬噸左右,年銷售額近肆仟萬元左右,上繳地方各稅300多萬元。伴隨著煤炭行
業的形成,其煤炭行業經營管理和稅收征管中存在的問題,日漸成為制約其健康、穩定、發展的不利因素。為進一步分析掌握其經營管理和稅收征管現狀,分局對煤炭市場進行了初步調研。
一、煤炭市場的基本情況
(一)區域分布。××鎮煤炭市場的分布呈三個區域。一是××溝系列礦。它主要分布在高山上,雖然只有11個煤礦,但是它的生產銷售量占全鎮的75%以上,其中9個礦“三證”齊全,生產銷售比較正常;二是××系列礦。它主要分布在低山上和省道旁,該區域9個礦,生產銷售量占全鎮約15,部分礦證件不齊全,系整改建設階段,生產銷售尚未形成;三是××系列礦。它主要分布在低山上和溝谷里,該區域9個礦,生產銷售量占全鎮約10,大部分礦證件不齊全,屬整改建設時期,尚未形成生產規模。
(二)經營規模。從三塊29家煤炭經營者的經營規模看,年產2萬噸以上的煤礦只有4家,1萬噸左右的占了25家,其中:“三證”不齊全的就有13家。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安全生產標準,年產量達不到3萬噸的礦,“三證”不齊全地礦將面臨關閉,這對××非統配煤礦來說,是一場嚴峻的挑戰和災難。從其設備以及服務情況看,一類是擁有自備的鏟車等裝載機械、運輸車輛,以及為客戶提供后勤保障服務,機制比較健全的納稅人,主要集中在交易量大,營銷渠道比較固定的8家煤炭企業,如:××溝一、二、三、四號煤礦,××灣煤礦等,年產量12萬噸左右,銷售收入貳仟伍佰萬元左右;另一類是裝載、運輸,以及為客戶提供保障服務的機制不夠健全的納稅人,這主要是21家中小煤礦,年產量10萬噸左右,銷售收入壹仟伍佰萬元左右。
(三)管理水平。同等規模同等類型的煤炭業戶之間的管理水平參差不齊,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業戶間的差別更是千差萬別。規模營銷納稅人的經營管理和財務核算比較規范,如××溝三號煤礦、××煤礦,他們不僅有規模經營場地,而且有專門的營銷管理人員和比較固定的銷售渠道,同時其財務核算比較規范,企業所得稅的核實征收納稅人。規模較小的個體煤礦的經營管理較差,沒有穩定的購銷關系,經營者變化頻繁,而且其財務核算水平較差,同時其接受各方面管理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較差,大部分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所得稅為核定所得率征收或者定期定額征收納稅人。
二、煤炭市場的稅收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稅收增量與其交易增量不相配。東鞏煤炭市場的發展,不僅使××成為“煤炭之鄉”和重要的煤炭集散地,而且帶動了運輸、汽配、礦山物資等相關產業和商業、服務業市場的發展,具有較強的輻射功能,但其稅收增量與其經營戶數、銷售規模的交易額以及收益額的增量不相配。據統計2003年煤炭產銷量為20萬噸,實現地方稅收為200萬元,每噸煤地方稅收為10元。據統計2004年煤炭產銷量為27萬噸,實現地方稅收為315萬元,每噸煤地方稅收為11.7元。2005年煤炭稅收計劃更高,噸煤稅負比往年還高。
(二)稅收管理手段與其經營機制不相配。
稅收收入不能穩定增長,與其經營規模和效益的同步,表現在納稅人的生產經營規模,隨著過磅計量卡的撤銷,稅收管理措施沒有及時到位,沒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措施和辦法,特別是地稅部門對煤炭市場經營者中的大部分個體業戶的經營狀況的監督,存在難以掌握產銷量,經營收入額,進而導致管理側重于突擊清理檢查,納稅人生產經營情況也不能夠完全掌握。
三、稅收管理漏洞的透析
稅收管理中的漏洞,導致煤炭市場整治的效果不能夠堅持標本兼治,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現在:
(一)、規模經營納稅人的生產經營的監控缺位。在納稅人的實際經營中,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采取編造虛假產量表和工人工資表,或無正規票據,對其產銷數量的準確度難于核算,導致納稅人經營成果的財務反映差異,會計信息失真,而我們在稅收管理和稅收檢查中又往往只注重帳務核算,對其帳外的運行情況又由于情報線索的不全,而使應收稅款而流失。
(二)、個體煤場的納稅人大多現金購銷、無票購銷、隱蔽交易,導致稅收監控措施難以準確定位。如一部分業戶雖設立煤場,但煤場內煤炭存量變化不大,而其主要采取煤源訂煤,煤炭直銷用戶的形式,導致其銷售量和銷售水平以及盈利水平難以核定。既使在每次的檢查中也只能采取粗線條核定,一次征收的辦法,而且成效不大。
(三)、受煤炭供求矛盾的影響,稅收管理的難度較大。在煤炭供大于求的情況下,經營者的煤炭銷售渠道狹窄,采購方壓價采購,經營業戶為減輕資金壓力也競相壓價,惡性競爭,除幾家規模經營且銷售渠道穩定的業戶經營成果較好外,大部分業戶收益水平較差,征收難度也較大;在供小于求的情況下,經營者的煤炭銷售都成為瓶頸,大量的現金結算,又導致稅源監控的缺位。如今年的煤炭市場走勢受資源供應偏緊的整體影響,特別是外地煤炭企業安全事故頻繁,停產整治周期長,煤源緊張。規模經營的8家企業受電煤比價影響和停產整
改等諸多因素,導致稅源減少。
(四)、稅收管理中的部門協作不夠協調,也是導致納稅人管理不到位的一個重要方面。同時與政府煤炭市場管理辦公室、計量服務中心、國稅、工商等部門的協作也存在不夠協調的問題,導致經營者的情況掌握不到位,措施管理不到位。
四、完善稅收管理的對策
(一)國地稅的聯合協作。煤炭市場的稅收管理要形成合力,必須依靠國地稅的聯合協作,嚴格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一是加強煤炭市場納稅人的征收、管理、檢查等環節的信息交換,準確掌握其增值稅繳納情況,分析掌握其地方稅收的繳納對比情況,按照其繳納增值稅換算收入額,進而折算其應納的地方稅。二是對小規模煤礦實行聯合核定稅款,按照其交易量、交易額和盈利平均水平進行綜合核定。三是配制車輛,增加人員,整合力量開展市場清理整頓,形成合力,促進煤炭行業稅收規范管理。四是要求煤礦開采業主建帳建制,正確核算,依法納稅。
(二)煤炭市場管理部門與稅務部門的協作。煤炭市場管理部門負責經營煤炭許可的審批管理,能夠比較準確的掌握煤炭市場業戶的經營情況,加強與其協作,可以使稅務機關在稅收總量預測和日常監控中做到有的放矢。
(三)完善征管措施,提高稅收監控質量。加強煤炭市場的稅收控管必須研究其經營特點和經營規律,準確掌握其經營機制和經營效益,進一步完善管理措施。一是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巡回檢查掌握煤礦開采業戶的情況,測算其經營收益,進而確定其應納稅款。二是有重點的進行外出調查,掌握煤炭市場經營、外銷途經和市場經營的規律,煤炭市場銷售價格,確定合理的稅收管理措施。三是強化內部管理,明確責任,調動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變定點監控為適時監控,及時做到煤炭稅源的全方位監督,加強征管,堵塞漏洞,確保稅收及時足額入庫,為國聚財,為現代化建設作貢獻。
二〇〇五年九月二十日
煤炭行業地方稅收分析論文 煤炭行業稅收調研報告篇三
我們××縣××鎮地處荊山余脈,與相鄰的×××等縣都蘊藏著豐富的煤炭資源,是湖北地區的“黑色經濟帶”。自上世紀六十年代探明大量原煤以來,××縣逐年形成了以×××、×××兩鎮為一體的開采區。進入九十年代以來,逐步發展成為29家規模不等的煤炭開采業戶,年產量突破23萬噸左右,年銷售額近肆仟萬元左右,上繳地方各稅300多萬元。伴隨著煤炭行業的形成,其煤炭行業經營管理和稅收征管中存在的問題,日漸成為制約其健康、穩定、發展的不利因素。為進一步分析掌握其經營管理和稅收征管現狀,分局對煤炭市場進行了初步調研。
一、煤炭市場的基本情況
(一)區域分布。××鎮煤炭市場的分布呈三個區域。一是××溝系列礦。它主要分布在高山上,雖然只有11個煤礦,但是它的生產銷售量占全鎮的75%以上,其中9個礦“三證”齊全,生產銷售比較正常;二是××系列礦。它主要分布在低山上和省道旁,該區域9個礦,生產銷售量占全鎮約15%,部分礦證件不齊全,系整改建設階段,生產銷售尚未形成;三是××系列礦。它主要分布在低山上和溝谷里,該區域9個礦,生產銷售量占全鎮約10%,大部分礦證件不齊全,屬整改建設時期,尚未形成生產規模。
(二)經營規模。從三塊29家煤炭經營者的經營規模看,年產2萬噸以上的煤礦只有4家,1萬噸左右的占了25家,其中:“三證”不齊全的就有13家。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安全生產標準,年產量達不到3萬噸的礦,“三證”不齊全地礦將面臨關閉,這對××非統配煤礦來說,是一場嚴峻的挑戰和災難。從其設備以及服務情況看,一類是擁有自備的鏟車等裝載機械、運輸車輛,以及為客戶提供后勤保障服務,機制比較健全的納稅人,主要集中在交易量大,營銷渠道比較固定的8家煤炭企業,如:××溝一、二、三、四號煤礦,××灣煤礦等,年產量12萬噸左右,銷售收入貳仟伍佰萬元左右;另一類是裝載、運輸,以及為客戶提供保障服務的機制不夠健全的納稅人,這主要是21家中小煤礦,年產量10萬噸左右,銷售收入壹仟伍佰萬元左右。
(三)管理水平。同等規模同等類型的煤炭業戶之間的管理水平參差不齊,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業戶間的差別更是千差萬別。規模營銷納稅人的經營管理和財務核算比較規范,如××溝三號煤礦、××煤礦,他們不僅有規模經營場地,而且有專門的營銷管理人員和比較固定的銷售渠道,同時其財務核算比較規范,企業所得稅的核實征收納稅人。規模較小的個體煤礦的經營管理較差,沒有穩定的購銷關系,經營者變化頻繁,而且其財務核算水平較差,同時其接受各方面管理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較差,大部分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所得稅為核定所得率征收或者定期定額征收納稅人。
二、煤炭市場的稅收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稅收增量與其交易增量不相配。東鞏煤炭市場的發展,不僅使××成為“煤炭之鄉”和重要的煤炭集散地,而且帶動了運輸、汽配、礦山物資等相關產業和商業、服務業市場的發展,具有較強的輻射功能,但其稅收增量與其經營戶數、銷售規模的交易額以及收益額的增量不相配。據統計2003年煤炭產銷量為20萬噸,實現地方稅收為200萬元,每噸煤地方稅收為10元。據統計2004年煤炭產銷量為27萬噸,實現地方稅收為315萬元,每噸煤地方稅收為11.7元。2005年煤炭稅收計劃更高,噸煤稅負比往年還高。
(二)稅收管理手段與其經營機制不相配。
稅收收入不能穩定增長,與其經營規模和效益的同步,表現在納稅人的生產經營規模,隨著過磅計量卡的撤銷,稅收管理措施沒有及時到位,沒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措施和辦法,特別是地稅部門對煤炭市場經營者中的大部分個體業戶的經營狀況的監督,存在難以掌握產銷量,經營收入額,進而導致管理側重于突擊清理檢查,納稅人生產經營情況也不能夠完全掌握。
三、稅收管理漏洞的透析
稅收管理中的漏洞,導致煤炭市場整治的效果不能夠堅持標本兼治,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現在:
(一)、規模經營納稅人的生產經營的監控缺位。在納稅人的實際經營中,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采取編造虛假產量表和工人工資表,或無正規票據,對其產銷數量的準確度難于核算,導致納稅人經營成果的財務反映差異,會計信息失真,而我們在稅收管理和稅收檢查中又往往只注重帳務核算,對其帳外的運行情況又由于情報線索的不全,而使應收稅款而流失。
(二)、個體煤場的納稅人大多現金購銷、無票購銷、隱蔽交易,導致稅收監控措施難以準確定位。如一部分業戶雖設立煤場,但煤場內煤炭存量變化不大,而其主要采取煤源訂煤,煤炭直銷用戶的形式,導致其銷售量和銷售水平以及盈利水平難以核定。既使在每次的檢查中也只能采取粗線條核定,一次征收的辦法,而且成效不大。
(三)、受煤炭供求矛盾的影響,稅收管理的難度較大。在煤炭供大于求的情況下,經營者的煤炭銷售渠道狹窄,采購方壓價采購,經營業戶為減輕資金壓力也競相壓價,惡性競爭,除幾家規模經營且銷售渠道穩定的業戶經營成果較好外,大部分業戶收益水平較差,征收難度也較大;在供小于求的情況下,經營者的煤炭銷售都成為瓶頸,大量的現金結算,又導致稅源監控的缺位。如今年的煤炭市場走勢受資源供應偏緊的整體影響,特別是外地煤炭企業安全事故頻繁,停產整治周期長,煤源緊張。規模經營的8家企業受電煤比價影響和停產整改等諸多因素,導致稅源減少。
(四)、稅收管理中的部門協作不夠協調,也是導致納稅人管理不到位的一個重要方面。同時與
煤炭行業地方稅收分析論文 煤炭行業稅收調研報告篇四
煤炭行業分析:供需失衡 國內外煤炭價格
猛漲
居高不下的國際原油價格正給全球經濟帶來越來越多的麻煩。每桶130美元的國際油價,正在使全球煤炭供求緊張的形勢日趨升級??國際國內煤炭價格紛紛創下歷史新高。
“煤老板”的身價倍增,使煤炭和化工類上市公司受益匪淺,但電力和鋼鐵企業卻只能在成本高漲與提價受限的兩難中煎熬。
現實
國內外煤價同創歷史新高
上周末,世界最大的煤炭出口港??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動力煤價格指數在5月23日138.35美元/噸的基礎上飆升到151.70美元/噸的歷史新高。與此同時,國內煤炭中轉港??秦皇島港的煤炭價格也已達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目前秦皇島港發熱量6000大卡/千克大同優混煤平倉價已達800元/噸的新高,較前一周上漲50元/噸,單周漲幅高達6.8%,再創近4年來周漲幅新高。與年初相比,上漲了230元/噸,漲幅達到41.8%,與去年同期相比,更漲了295元/噸,漲幅高達60.8%。
在中轉地煤價上漲的同時,產地煤價也呈現加速上漲的跡象。5月下旬以來,山西各地區煤價尤其是動力煤價格屢創新高,同時,煉焦煤價格也再次出現加速上漲跡象,無煙煤價格上漲幅度則相對較小。5月30日,山西大同地區動力煤價格為495元/噸,較年初上漲145元/噸,漲幅41.4%,較去年同期上漲250元/噸,漲幅102%。煉焦煤方面,5月30日,古交2號煉焦煤價格為1050元/噸,較10天前上漲85元/噸,漲幅高達8.8%;較年初上漲430元/噸,漲幅69%;較去年同期上漲640元/噸,漲幅為156%。
煉焦煤價格的大幅上漲又推升了焦炭價格。記者了解到,從6月份開始,山西地區各主要焦化企業將焦炭出廠價每噸再次上調300元,這也是山西焦炭繼今年3月上調100元、4月上調200元、5月上調200元后,第四次連續大幅漲價。
總體來說,今年上半年山西焦炭價格每噸已經上漲了1100元。據悉,河北焦炭協會也準備將焦炭價格上調300元/噸。煉焦煤貨源緊缺且價格猛漲成為推動焦炭價格大幅上漲的最關鍵因素。
形勢
電煤產量難以滿足需求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煤炭價格的大幅上漲反映出目前國內煤炭供需關系失衡,煤炭的產量難以滿足下游旺盛的需求,特別是在電煤供應方面。
昨天,電監會副主席史玉波在國家電網公司2008年迎峰度夏電視電話會上強調指出,今夏電煤供應形勢緊張,今年迎峰度夏工作面臨四大考驗:一是奧運會和殘奧會舉辦期間正值夏季用電高峰,保供電任務重;二是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主汛期后,也是災害性天氣頻發期,防汛任務艱巨;三是電煤和運力緊張的問題始終未得到有效緩解,電煤供應形勢依然嚴峻;四是今年電力系統連續遭受嚴重自然災害的襲擊,恢復重建任務繁重。6月3日,電監會辦公廳副主任俞燕山在作客中國政府網時指出,由于電煤供應不足,夏季高峰電力缺口可能達到800萬千瓦左右。
來自電監會的統計數據表明,發電企業的“燃煤之急”逾加嚴峻。河北、安徽、湖南、海南四省及蒙東地區的煤炭庫存已低于7天警戒線。截至5月31日,全國已因缺煤而停機41臺,涉及發電容量697萬千瓦。此前一天的數據為,缺煤停機35臺,涉及發電容量608萬千瓦。
預期
煤價仍有20%上漲空間
飆升的油價和強勁的市場需求或許終將使一個又一個新高成為歷史。由于消費旺季來臨、中國電煤庫存薄弱和奧運電能安全需求,以及國際煤炭價格遠高于國內煤價等因素,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國煤炭市場價格仍有20%以上的上漲空間。
國際煤價之所以助推了國內煤價,最根本的還是由于國內外煤炭存在較大價差,進口替代需求自然拉動國內煤價。
信達證券一位分析師算了一筆賬,目前澳大利亞動力煤價格150美元/噸,印尼動力煤價格102.45美元/噸,比同等熱值的國內價格分別高38.3%和4%,加上國際海運費大幅上漲,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煤炭遠高于國內價格。以秦皇島港的到岸價格800元/噸及秦皇島到廣州的運價147元/噸粗略計算,秦皇島到廣州的到岸價格947元/噸,還比澳大利亞進口到內地的到岸價低110元/噸左右,更不必說再加上運費35美元。印尼的煤價相對較低,如果進口到達廣東口岸價的運費接近18美元,進口不再具有任何吸引力。
統計顯示,一季度我國煤炭進口量同比下降21.3%,至1126萬噸;出口量下降10.7%,至1020萬噸。4月份進口量340萬噸,比上月減少80萬噸。分析人士認為,進口量持續減少與國內外市場價格差距過大,進口成本超過國內成本不無關系。國際價格高漲導致進口替代壓力增大,轉向國內需求將進一步推動國內價格上漲。
行業影響
煤炭業日子滋潤
煤炭價格上漲必然給煤炭開采企業帶來利好。國海證券研究員張曉霞說,“從整個產業來看,自2005年以來,煤炭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都在25%以上,如此強勁的盈利能力呈現出煤炭企業小日子(過得)非常滋潤。”與此同時,煤炭價格仍在加速上漲,這又給煤炭企業帶來利好預期。
昨天,兗州煤業(23.53,-0.79,-3.25%,吧)宣布其2008出口煤談判已經結束,擬簽訂出口煤合同量50萬噸,雖然比2007出口煤合同量減少了5萬噸或9.1%,但合同平均價格高達151.67美元/噸,比2007出口煤合同平均價格增加了72.70美元/噸或92.1%。并且這一價格已經達到國際煤炭價格目前的新高。另外,同樣是受益于煤炭價格大漲,兗州煤業今年首季凈利潤達到14.9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112.7%。
我國第二大煤炭集團中煤能源(19.17,-0.98,-4.86%,吧)發布的財務報告顯示,公司今年1至4月營業收入為232.9億元,同比增長35.4%;利潤總額達到32億元,同比飆升69.9%。中煤能源首季純利為14.1億元,由此可見4月份純利潤大約18億元,單月純利甚至超過了整個一季度的純利。
化工業順勢抬價
煤炭是化工行業的主要原料,化肥、焦炭、氯堿等傳統化工產業,以及煤制油、煤制烯烴等新興煤化工產業都受到煤炭市場行情的牽動。石油、煤炭、鋼材等生產資料價格飆升的引領下,各種化工產品價格均隨之水漲船高。
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截至4月底,國內硫酸市場主流出廠價格已達到1800-2000元?噸價,下同,同比漲幅高達500%-600%;濃硝酸價格達到2800元,漲幅為215%;純堿主流出廠價格漲幅達到了30%-35%;復合肥零售價格最高漲幅達到50%;苯胺今年4月份以來價格也破天荒地出現了較大幅度上漲。其他化工產品如甲醛、尿素等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而且幾乎都創下了歷史新高。
中國神華(45.68,-2.27,-4.73%,吧)煤制油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溫新生表示,就目前而言,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甲醇、煤焦化等在建和已投產項目,雖然還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但考慮到國際原油價格不斷攀升,以煤為原料的化工產品在替代石油產品上仍具有較為可觀的利潤空間。
火電業盈利下降
就在煤炭行業為業績喝彩的同時,電力行業尤其是火電行業卻叫苦不迭。煤價加速飆升,而電價按兵不動,正在使電力虧損局面進一步惡化。
據了解,由于煤炭成本占據我國火電企業70%左右的生產成本,在煤炭價格大幅上漲的壓力下,今年1月至4月,中央直屬5大發電集團的發電虧損逐月增加,經營壓力巨大。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火電行業的毛利率已從2003年21%-23%下降到2008年2月份的10.9%,已是歷史底部。
從一季度業績來看,大型火電公司普遍出現大幅度的同比負增長。國泰君安預計,如果電價在二季度不能上調,則這一趨勢到2008年中報仍將維持。
銀河證券在日前的研究報告中表達了相同的觀點。報告稱,在嚴格的價格管制下,火電行業處于下行周期中。在此期間,銀河證券重點關注的行業關鍵驅動要素依次是煤價、電價和用電需求。銀河證券指出,煤價大幅上漲是火電公司盈利下降的首要原因。
鋼鐵業處境兩難
“煤炭-煉焦煤-焦炭”的產業鏈結構特點使在焦炭連續大幅提價的背景下,下游鋼鐵企業受沖擊最大。據有關部門測算,1噸鋼材成本中焦炭所占比重約為15%-20%,其中煉焦精煤的比例約為10%-14%。若每噸煉焦煤價格上漲150-200元,鋼材綜合成本每噸3600元,則會使粗鋼成本上升約4%-5%。此外鋼鐵企業還面臨鐵礦石漲價的現實。
在成本增加的同時,鋼鐵企業也一再提升鋼材價格,但是鋼鐵企業提價卻不得不兼顧國內ppi乃至cpi的漲幅。作為行業風向標的寶鋼集團,最近一再推遲公布三季度的調價方案,雖然漲價已成必然,但是漲價幅度卻從最初傳聞中的提價200元到500元下降到了100元到300元
煤炭行業地方稅收分析論文 煤炭行業稅收調研報告篇五
煤炭行業是*縣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煤炭行業提供的地方稅收左右著全縣地稅收入總量和增長速度,煤炭興則稅收興。近幾年來,受全國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煤炭價格持續攀升,生產供不應求,煤炭行業經濟效益顯著提高,實現稅收大幅度增長。*年度,全縣煤炭行業入庫地稅收入8823萬元,比上年增長55.91%,占全縣地稅總收入的56.09%。*年上半年入庫742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8.46 %,占地稅總收入的比重上升到61.11%,煤炭行業在地方稅收的主導地位進一步加強。最近,我們對全縣煤炭企業1999年以來地方稅負情況進行調查,現將調查分析情況整理如下:
一、全縣煤炭行業的基本情況
*縣境內有十家煤炭采掘企業,共有職工15712人,資產總額為330960萬元。按照投資主體、生產經營特點和享受稅收政策的不同分為三種類型。一為縣屬煤礦企業兩家,*礦業集團和*崔莊煤礦有限責任公司,縣屬國有企業改制公司,年設計生產能力分別為90萬噸和60萬噸;第二種類型為監獄勞教企業,*省岱莊生建煤礦、*省七五生建煤礦、*省三河口生建煤礦為省司法局管轄,濟寧菜園生建煤礦為市司法局管轄。4家監獄勞教企業均享受監獄勞教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等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年設計生產能力均為60萬噸;第三類為棗莊礦務局所屬煤炭企業,付村煤礦、高莊煤礦、新安煤礦、袁堂煤礦計4家,除付村礦年設計生產能力為120萬噸外,其余3家年設計生產能力均為60萬噸,按照省政府的有關規定,其企業所得稅繳納地點不在*縣,在棗莊市。
二、煤炭企業地方稅收的特點
(一)實現稅收連年高幅增長,占總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
近年來,煤炭行業實現地稅收入呈直線上升趨勢。*年達到8823萬元,比1999年增長321.95%,年均增長速度為43.32%,高出總體地方稅收增幅26.04個百分點。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在煤炭價格快速長升的帶動下,煤炭行業提供地方稅收的增幅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全縣煤炭行業入庫各項稅收742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38.46%。煤炭行業入庫稅收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從1999年的25.15%,提高到*年的56.09%,今年上半年達到61.11%(如下表所示),全縣地稅收入對煤炭行業的依存度逐年提高。
(二)分稅種增長幅度不平衡
因與煤炭價格和銷售量相關程度的不同,各稅種增長幅度各不相同。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與上述兩大因素的相關度較高,因此增幅最高。*年比1999年年均增長43.55%,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年均增長35.82%;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和車船使用稅等地方小稅與兩大因素相關度較低,因此,收入增幅較低,剔除2002年土地使用稅單位稅額調整的政策性不可比增長因素,四稅種收入年均增長29.1%。
(三)煤炭行業提供的市縣級收入比重呈逐年下降趨勢
2002年營業稅、所得稅分享制度實施以來,因煤炭行業毛利率較高,造成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收入在總收入中的比重較大,煤炭企業實現市縣級收入的比重低于其他行業,同時,隨著煤炭價格的提高,市縣級收入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趨勢。2002年煤炭行業入庫縣級收入5659萬元,其中市縣級收入的比重為73.88%,比行業平均數低3.43個百分點。*年煤炭行業入庫縣級收入6658萬元,縣級收入比重為63.75%,比行業平均數低2.56個百分點。從實現稅收來看,煤炭行業實現縣級收入比重從2002年的68.43%下降到*年的65.49%,今年上半年下降到58.73%(如下表所示)。
(四)噸煤稅收負擔呈階梯式上升趨勢。2000年以來,在煤炭價格穩步上升的情況下,噸煤稅負從1999年的4.55元,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11.1元,增長了143.96%,噸煤稅負有了較大提高。1999年、2000年分別為4.55元和4.78元,平均稅負是4.67元;2001年至*年分別為7.32元、6.98元、7.21元,平均稅負7.16元;今年上半年噸煤稅負躍升到11.1元,5年來連跳了三級臺階(如下圖所示)。
(五)三種類型煤炭企業噸煤稅負相差較大
因三種類型煤炭企業享受稅收政策的不同,綜合稅負和噸煤實現稅款相差較大。1999年—*年上半年,縣屬煤炭企業實現地稅收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為10.08%,分別比勞改企業、棗莊礦業集團高8.59個百分點、8.39個百分點。噸煤實現稅款縣屬企業為18.24元,分別比勞改企業、棗礦集團企業高14.98元、15.08元。*年上半年三種類型企業之間的差距更大,縣屬企業噸煤實現稅款為36.25元,分別比勞改企業、棗礦集團高31.57元、32.49元,也就是說兩家縣屬企業每銷售一噸煤炭,其實現的地方稅款分別比勞改企業、棗礦集團高31.57元和32.49元。(具體情況見下表)
三、煤炭行業主要相關指標分析
(一)煤炭價格的高低是決定煤炭行業實現地方稅收增減的主導因素
煤炭行業主要交納資源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車船使用稅等9種地方稅費。資源稅的計稅依據為銷售數量,其相關指標為銷售數量;城建稅、教育費附加根據交納的增值稅計算,增值稅的相關指標為銷售收入,即單價和銷售數量的乘積,所以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的相關指標為單價和銷售數量;企業所得稅的相關指標為利潤總額,因煤炭企業變動成本在礦井正式投產后主要是工資費用,其他費用比較穩定,在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情況下,企業所得稅的相關指標從深層次的講也是煤炭單價和銷售數量;我縣煤炭企業實行工效掛鉤政策,煤炭單價和銷售量直接決定利稅總額和工資總額,因此也影響代扣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車船使用稅與煤炭單價和銷售量無直接關聯關系,但其數額較小且變動幅度不大。綜上所述,對煤炭行業稅收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煤炭銷售數量和煤炭價格。煤炭銷售數量主要受煤礦設計生產能力的制約,同時受國家宏觀調控的煤炭存儲條件的限制,煤炭企業往往根據煤炭價格以銷定產,所以對地方稅收起主導作用的主要是煤炭價格。
2000年煤炭價格扭轉了90年代以來下跌的趨勢,止跌回升,從143.28元/噸,上漲到*年的212.4元/噸。特別是進入今年二月底后,市場價格出現暴漲,其價格之高,上漲幅度之快均為近幾年的罕見,煤礦企業平均價格上漲到 283.86元/噸,至五月底市場價格為540元/噸(含稅),較年初上漲210元/噸,漲幅為63.6%,較同期上漲156元/噸,漲幅為40.6%。受煤炭價格上漲的影響,各家煤炭企業突破設計生產能力加大煤炭生產量,*年生產銷售煤炭1305.14萬噸,超過設計生產能力615.14萬噸,比1999年的599.35萬噸,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長21.48 %。今年上半年已實現662.77萬噸,全年預計將實現1300萬噸,接近設計生產能力的2倍。煤炭行業實現地方稅收也由1999年的2728萬元提高到*年的9409萬元,四年增長了244.90%。產量提高了一倍多,而實現地方稅收增長了近兩倍半,價格提高因素從中所起的作用非常明顯。1999年以來煤炭銷售數量、銷售收入、平均價格和實現地稅收入變動情況如下表:
(二)煤炭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1、國際煤炭市場的影響。隨著全球經濟復蘇和原油國際價格的上漲,特別是我國煤炭主要出口地日本經濟的繼續回暖,韓國、臺灣地區也保持相應的增長態勢,全球煤炭需求旺盛,國際煤炭市場求大于供,導致煤價持續上漲。國際煤炭價格*年預計上漲40%左右,從近期的國際煤炭市場價格趨勢來看,這已經是很保守的估計。全年國際市場焦炭價格將仍然在300美元/噸以上的價位運行,遠遠高于前幾年的60美元/每噸的水平。
2、國民經濟快速增長拉動了對煤炭的需求。近幾年來,隨著中下游產業,特別是電力、冶金、建材和石化等高耗能產業的迅猛擴張,對煤炭的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一是市場需求拉動投資迅猛擴張。今年以來,煤炭市場產銷兩旺,但由于需求增長高于供應增長,市場缺口較大,拉動煤炭價格一路走高。二是經營狀況良好驅使煤炭企業競相提高煤價,增加利潤。
3、運輸方面的原因,造成煤炭供應緊張。*年11月初國內糧食和棉花價格突然上漲,為控制糧價、棉價的上漲,國家加大了鐵路運糧運棉的力度,相應占用了部分煤炭鐵路運輸的運量。同時,國家對公路水路運輸車輛、船只施行限載規定,執法力度加強,運輸成本增加,客觀上也影響了煤炭運輸,造成煤炭供應緊張。
4、國家加大煤炭安全生產監管工作,部分煤礦限制生產,小煤窯的產量繼續萎縮,造成現有煤炭產量相對不足。
(三)煤炭銷售數量、平均價格與地稅收入回歸分析。
1、利用excel繪制的銷售數量與地稅收入之間的回歸方程如下圖:
測定系數為0.9543,說明銷售數量與地稅收入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可以用銷售數量的變化來充分解釋地稅收入的變化情況。通過回歸方程可以解釋為,如果煤炭銷量增加1噸,地稅收入可增加9.2817元。
2、利用excel繪制的煤炭平均價格與地稅收入之間的回歸方程如下圖:
測定系數為0.9592,說明煤炭平均價格與地稅收入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可以用煤炭平均價格的變化來充分解釋地稅收入的變化情況。通過回歸方程可以解釋為,煤炭噸煤平均價格提高1元,地稅收入則增加85.786萬元。
四、*年煤炭行業實現地稅收入預測
從今年上半年煤炭價格走勢可以看出今后一段時間,煤炭價格仍將保持在高價位運行,但會出現明顯回落,主要是: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顯露成效,目前部分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總水平回落,特別是高耗能的鋼鐵、水泥、焦炭業投資大幅回落,不符合產業政策的項目停止審批,在建部分項目紛紛停建,減少了煤炭需求;二是由于我縣煤炭價格屬于煤炭企業自行定價,雖然企業定價較高,但用戶預期價格下調,持幣待購,同時由于市場銷售價格受南方用煤企業的制約,煤炭上漲的價格屬于有價無市。某煤炭企業6月份塊煤價格定為598元/噸(含稅價),后不得降到560元/噸。預計今年下半年,隨著市場對價格的逐步消化,全年平均價格將會緩慢下降,結合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預計*年平均價格會比上年增長30%以上,達到276.12元。根據各家煤炭企業*年生產計劃,預計今年我縣煤炭生產銷售量將達到1300噸。*年我縣煤炭銷售收入將達到276.12*1300=358956萬元。
利用excel繪制的銷售收入與地稅收入之間的回歸方程為;
根據回歸方程,預計*年我縣煤炭行業實現地稅收入為:0.0332*358956+259.23=12176.57(萬元)。
五、對煤炭行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從*縣的情況看,國民經濟結構單一,煤炭行業左右工業乃至全縣經濟發展趨勢,制造業等工業基礎較為薄弱,地方財政收入對煤炭行業的依存度逐漸增大,只有積極調整產業政策,大力發展非煤產業,培植新的地方稅源,才能保證地稅收入穩定持續增長和地方財政收支的長久平衡。
(二)以科學的發展觀制定煤炭行業發展的長遠規劃。煤炭資源屬不可再生資源,在當前煤炭行情較好的形勢下,各家煤炭企業超設計生產能力開采煤炭,近乎掠奪性的開采,必將對我縣的煤炭資源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害。同時,我縣煤炭行業僅限于煤炭采掘和部分洗選,煤炭采掘和洗選環境污染嚴重,對耕地、湖區破壞較大。要積極實施科教興煤戰略,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和高新技術,建設高產高效礦井,積極探索以煤炭為原料的系列產品的深加工,加快煤焦、煤電、煤氣一體化進程,提高煤炭增值效益,使煤炭資源為我縣地稅收入和國民經濟發展作出持久的貢獻。
(三)煤炭價格的高低直接左右我縣稅收收入的總量,制定稅收計劃,要充分考慮煤炭價格的水平高低及增減走勢,變增量計劃為零基計劃,確保稅收計劃的科學務實。同時,更要正確認識煤炭價格對地方財政收入貢獻程度的局限性。煤炭行業在煤炭價格和銷售數量的影響下,實現稅收總量上是持續增長的,但因各稅種對煤炭價格和銷售數量的相關程度不同,縣級收入分享程度低的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增長幅度要高于其他收入,也就是說,煤炭價格的增長對稅收的貢獻主要集中在縣級收入分享程度低的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煤炭行業縣級收入比重要低于其他行業,如若考慮增值稅和資源稅,煤炭行業對地方財政貢獻程度的增長比率將更低,所以,制定縣級收入計劃,要充分認識到縣級收入增幅要低于總收入增幅的實際情況。
(四)及時調整監獄勞教企業減免稅和外地煤炭企業所得稅納稅地點的稅收政策。一是煤炭行業是一次性資源行業,嚴重破壞了全縣耕地資源、濟微公路、湖濱公路、湖東大堤、農田水利等大量基礎設施以及湖區生態平衡和湖產品資源。調整監獄勞教企業減免稅和棗礦集團企業所得稅納稅地點的稅收政策,以便從地方財政收入上對資源破壞進行有限補償和加大對當地生態環境制理的投入;二是生產條件基本相同的企業實際稅負相差較大,也不符合稅收中性原則和市場經濟公平競爭的要求,因此統一各類型煤炭企業的稅收政策,營造企業公平競爭的稅收環境對當地煤炭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