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夜夜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91在线电影-免费a网址-免费v片网站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最新消化系統的筆記(三篇)

最新消化系統的筆記(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1 10:09:17
最新消化系統的筆記(三篇)
時間:2023-01-11 10:09:17     小編:zdfb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消化系統的筆記篇一

首先,非常感謝醫院各領導給我這次學習的機會,能讓我參加福建省護理學會舉辦的腫瘤護理新進展學習班的學習,也很榮幸參加了這次培訓,感謝每一位授課老師精彩的授課,此次的培訓學習,對放射腫瘤的歷史、現存難題、目前治療手段、方式方法及未來專業發展等有了深刻理解。其中培訓內容如下:

一、姜小鷹老師的《腫瘤護理科研的選題與設計》。像我們這樣長期在臨床工作的護士在寫論文搞科研的方面上的確比較薄弱,經常不懂要“怎么寫”、要“寫什么”、如何才能發表。姜小鷹老師非常細致耐心的從選題和設計方面給我們解答,從思路和步驟方面給我們指引。一堂課下來,我對護理科研有了新的了解,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可以把自己在臨床工作中的經驗以及思考轉換為各項科研課題與大家一起探討、學習。

二、青菁老師的《中心靜脈cvc及picc導管護理及靜脈管理》。在越來越多的化療病人使用中心靜脈輸液的當前,對中心靜脈導管的維護是我們必須及時掌握的技能。老師為我們分析了中心靜脈導管維護的現狀,并且詳細的講訴了各種中心靜脈導管的維護,如cvc、picc、port等的日常維護。這對我們日常工作幫助很大,相信通過學習日后工作中對中心靜脈管道的維護能夠更加到位,更加規范化。

三、柯熹老師和林芝光老師分別為我們講解了《腫瘤病人心理問題分析及疏導》《腫瘤病人姑息護理及悲傷關懷》。作為醫務人員我們可以從哪個方面提供心理支持,對于不同學歷、家庭背景等的病人要提供哪些個體化的心理支持。我們在日常工作中,遇到晚期的病人要提供怎樣的照護?林芝光老師提出的“姑息護理”理念非常好,充滿人文關懷,且是我們工作中經常做不到位的。通過兩位老師的指導,我將在工作中繼續發揚這樣的人文精神,為患者提供不僅僅是疾病的照護,還有心理的護理。

四、鄭秋紅老師講的是《腫瘤生物治療新進展》。在老師講解之前,我對這一領域的知識非常缺乏。鄭老師風趣幽默、圖文并茂、深入淺出為我們概述了腫瘤的免疫治療相關知識,為我們在腫瘤治療方案拓寬了視野,使我們以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對待生物治療。鄭老師也提到了當前面臨的醫保、觀念等幾大難題,不過相信生物治療能夠更好的發展,能夠真正有效的服務于患者。

五、王玉琴老師和陳木花老師分別婦科常見腫瘤疾病和放射治療兩方面給我們進行講解。使我們更加清楚婦科常見疾病的術前術后護理、化療前后護理以及女性的特殊心理護理,并且對放射治療的新進展有了了解,對放療時如何對皮膚損傷采取預防性的護理有了更深的認識。

六、何曉華老師講的是《腫瘤化學治療的操作規范及用藥反應的處置》。這與我的工作息息相關。在我們科室越來越多的化療病人,所以這一部分的知識是我所急需的。相信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在開展化療工作時能更規范、更安全的為患者服務。

七、駱惠玉老師首先講解了《腫瘤患者科學的自我管理對生活質量的影響》。自我管理在癌癥領域的應用研究起步較晚,我們的意識也不夠強,通過這堂課使我們提高了意識,明白了“為什么要這么做”“該如何做”,能更好的為腫瘤患者提供服務,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駱老師還重點分享了省腫瘤醫院創建《癌痛規范化治療示范病房》的經驗,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如果時機成熟的話,我院也能開展這樣的示范病房,可以緩解晚期腫瘤病人的疼痛之苦。

八、王楓老師是一位臨床醫生,他風趣幽默,圖文并茂給我們講解了《腫瘤微創手術及護理》。現在在我科室,多項在腔鏡輔助下的手術在陸續開展。醫生在不斷更新手術方式時,我們護士的護理水平沒有很好的銜接上。通過這次學習,讓我對微創手術有了正面的了解,相信能更好的運用于臨床。

最后,來自北京的徐波老師為我們解讀了《化療護理實踐指南》。這相當有意義。護理指南是基于權威的來源,是我們的護理實踐標準化、護理教育規范化、為護理管理提供了依據,為病人宣教提供了資料。使我們明白化學治療是復雜且危險的,我們必須基于指南規范實踐,這樣才能保證用藥安全。

這次的培訓,不僅僅是知識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思維模式的轉變,非常實用,一些理念和護理方法能夠在工作實踐中馬上得到應用。當然,這只是一個開始,我會在專科護理崗位上不斷地努力學習,填補原先的不足,不斷學習,服務于群眾、服務于病人。

消化系統的筆記篇二

《2006消化系統腫瘤新進展》讀書筆記

主編:蔡洪培、陳岳祥、謝渭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前言

人類5大腫瘤(胃、肺、肝、大腸、食管)有四大腫瘤發生在消化系統。

第三章 消化系統腫瘤標志物及研究進展

【腫瘤標志物的來源】

1、腫瘤細胞的代謝產物:細胞內的糖酵解產物、組織多肽抗原、核酸分解產物,這些物質在同類正常細胞中也有,只是含量較少,它們作為腫瘤標志物的特異性不高。

2、分化紊亂的細胞基因產物:此類物質只存在于惡變的細胞中。如在肝癌和某些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血清中檢出的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胎兒型同工酶。這些物質在成人中不表達或僅以低水平存在,癌變后又可重新合成,大量分泌。這類物質作為腫瘤標志物的特異性比較高。

3、腫瘤細胞壞死崩解釋放進入血液循環的物質:主要是某些細胞骨架蛋白成分,這些物質在腫瘤中晚期或治療后出現,可作為對治療效果動態觀察的腫瘤標志物。

4、其他:如肝癌患者,血清鐵蛋白和某些轉氨酶水平增高,中晚期癌患者血清應激蛋白、粘蛋白、唾液酸水平升高,這些非腫瘤細胞成分特異,可以伴隨腫瘤的發展和治療而變化。

【常見消化系統腫瘤標志物的檢查及臨床意義】

(一)血清腫瘤標志物

1、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

該蛋白在胎兒發育到6周時出現,出生后1周后消失,成人血中含量極微。根據扁豆凝集素與之結合的情況可分為結合型與非結合型。肝癌患者主要為結合型,現多認為afp低濃度(50~200ng/ml)且持續1~2月的為肝癌高危者;afp>300ng/ml且持續4~8周者懷疑肝癌;afp>400ng/ml可確認原發性肝癌,敏感性70%~75%,術后于2~4周內降到正常水平,否則提示彌漫性肝癌或復發。

生殖腺腫瘤(如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等)afp也會升高。

妊娠期可一過性增高。

轉移肝癌診斷效果差。

2、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

僅存在于癌細胞和胚胎組織內。不規則地分布于癌細胞膜表面,易被癌細胞分泌或脫落至血液或其他體液中。正常參考值(血清)cea<5ng/ml。結腸癌時陽性率73%,中晚期胰腺癌陽性率88%~91%。胃液中的cea對胃癌有一定診斷意義。

cea只在腫瘤中晚期才有顯著升高,也不局限某一種腫瘤,因此對多數癌癥早期發現和鑒別均無幫助,現作為結腸癌肝轉移的最有價值指標,并用于預后評估。

8、堿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

血清alp明顯升高為正常4倍以上時,考慮惡性腫瘤累及肝臟。

第十章 胃的癌前狀態與癌前病變

20世紀70年代who委托的專業組將胃癌的癌前先兆分為癌前狀態(precancerous conditions)和癌前病變(precancerous lesions)。

癌前狀態又稱癌前疾病,包括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殘胃、惡性貧血、巨大胃

粘膜皺皺隙檗癥等,是一個臨床概念。

癌前病變是病理概念,至胃粘膜及腺上皮的某種病變,其可能是發生惡變的基礎。

【胃癌的癌前狀態】

(一)慢性萎縮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

cag患者隨訪10年,約10%的cag病人發生胃癌。

(二)胃潰瘍

過去曾認為胃潰瘍癌變70%~90%。但現在認為癌變率不超過2~5%。曾經的所謂潰瘍癌變其實是延續多年的早期胃癌。

胃潰瘍患者出現以下癥狀需警惕:

1、積極治療癥狀不減輕,潰瘍遷延不愈;

2、無并發癥,疼痛規律消失,原有效藥物失效;

3、體重減輕;

4、糞便潛血試驗持續陽性。如有上述表現,行胃鏡及粘膜活檢。

(三)胃息肉

癌變率與息肉種類有關。增生性癌變率不超過5%,腺瘤性40%(其中癌變率由高到低依次為:乳頭狀腺瘤、管狀乳頭狀腺瘤、管狀腺瘤)。

與息肉大小也相關。<1cm者癌變率7.5%,1~2cm者為10%,>2cm者為50%

(四)殘胃

胃手術破壞了胃的正常解剖和生理功能,使其更多地暴露于致癌、促癌物質作用之下,當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時,癌癥即可發生。

(五)惡性貧血

惡性貧血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此類患者常為老年人,本身發生腫瘤的幾率大于年輕人,與胃癌是否有關可疑。

(六)巨大胃粘膜皺隙癥(menetrier病)

患者血漿蛋白從巨大的胃粘膜皺隙漏失,多發生50歲以上男性,臨床表現為上腹痛、浮腫、低蛋白血癥……與胃癌關系可疑。

【胃癌癌前病變】

包括胃粘膜上皮異型增生和某類腸化生等。

(一)腸化生,簡稱腸化,指胃粘膜內出現了腸腺或腸型上皮。大部分學者認為,其中不完全性大腸型腸化生可能于胃癌有關。

第十一章 幽門螺桿菌與胃癌

胃癌一旦確診,發達國家5年生存率僅10%。幽門螺桿菌為人類i類(肯定的)致癌原(1994who癌癥研究機構iarc)。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活動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也是粘膜萎縮和腸化生的重要病因和促進因素,在慢性胃炎—胃粘膜萎縮—腸化生—異型增生—胃癌這一癌變模式中可能起先導作用。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相關性】

(二)臨床研究

顯著相關。陽性率沒升高10%,胃癌發生率升高27%,胃癌死亡率升高18%。亞洲人更高。環境因素在胃癌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包括飲食和膽汁反流。起保護作用的為新鮮水果、蔬菜、使用冰箱、綠茶;危險因素包括高鹽飲食、腌制食品、不新鮮事物、水源中高含量硝酸鹽及大量攝入淀粉和酒精。

第四十一章 良惡性腹水

【常規檢查】

包括一般性狀檢查(顏色、透明度、ph值、比重、凝固性)、生化檢查(蛋白定量定性、葡萄糖、微量元素等)、細菌學檢查等。判別滲出液或漏出液,其準確率56~76%。

(一)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

是血清白蛋白與同日內腹水白蛋白之間的差。≥11g/l提示腹水為門脈高壓所致。其準確率為92%~100%。

(二)膽固醇

惡性腹水膽固醇含量常增高,≥1.26mmol/l為陽性。機制不明。

(三)微量元素

血清銅≥14.34μmol/24h;腹水銅≥5.04μmol/24h;血清銅/鋅≥1.25;腹水銅/鋅≥1.98

消化系統的筆記篇三

綜述:

2009-02-02

癌癥疼痛護理新進展 江蘇省腫瘤醫院 高群英

在癌癥患者的自覺癥狀中,疼痛的發生率最高,who統計:全世界癌癥患者伴有疼痛的比例為30-50%,晚期患者為60-90%[1]。疼痛對機體的軀體、精神心理、社會人際關系等方面均可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全面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效的鎮痛治療可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護士對患者進行有關疼痛知識的宣教,在工作中尋求各種方法減輕患者的疼痛,是提高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2]。

1、癌癥疼痛分類:

根據致痛原因,癌癥疼痛可分為:①癌組織本身引起的疼痛,系由于癌腫發展、浸潤、引起周圍組織炎癥、滲出、腫脹,壓迫或破壞神經;②機體因癌癥而發生病理生理變化,引起肌肉關節疼痛;③因癌癥合并癥而引起疼痛,如神經炎、口腔炎、帶狀皰疹;④因癌癥影響患者生活方式、免疫能力、全身狀況而引起疼痛,如手術后疼痛,化學治療引起的粘膜炎、神經炎,放射治療引起的炎癥、灼傷、潰瘍等[3]。

2、癌性疼痛的護理評估

2.1 0-10級線性視覺模擬評分法 標尺從左到右依次標有0-10的數字, 0代表無痛, 1代表最輕微的疼痛,10代表最嚴重的疼痛,數字越大,表示疼痛強度越大。使用時先向患者解釋,由患者標出自覺疼痛程度在標尺中所處的位置。評估標準:輕微疼痛(1-4級),如不適、重物壓迫感、鈍性疼痛、炎性疼痛;中度疼痛(5-6級),如跳痛和痙攣、燒灼感、擠壓感和壓痛;嚴重疼痛(7-9級),如妨礙正常活動;劇烈疼痛(10級),疼痛無法控制。該評分法利于護士準確掌握疼痛程度,適于動態評估,控制疼痛的效果。但趙繼軍等認為其刻度較為抽象,個人理解的隨意性較大,從而易導致評估的結果出現一定程度的偏差。

[5]

[4]綜述:

2009-02-02 2.2 wong和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評估疼痛[6] 該方法用6種面部表情來表

達疼痛程度:(1)非常愉快,無疼痛:(2)有一點疼痛;(3)輕微疼痛;(4)疼痛較明顯:(5)疼痛較嚴重;(6)劇烈疼痛,但不一定哭泣。從微笑到悲傷至哭泣來表達疼痛程度,此法適合任何年齡,沒有特定文化背景或性別要求,易于掌握,對于急性疼痛、老人、小兒、表達能力喪失者特別適用。2.3 程度分級法: o級:無痛。

ⅰ級:輕度疼痛(雖有疼痛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擾)。ⅱ級:中度疼痛(疼痛明顯不能忍受,要求用止痛藥,睡眠受干擾)。ⅲ級:重度疼痛(疼痛劇烈,不能忍受。需要用止疼藥,睡眠受嚴重干擾)。

3、癌癥疼痛治療:

3.1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是癌癥疼痛治療的主要方法。who提出的三階梯鎮痛方案是目前世界公認的一套簡單有效、可合理安排的治療方法。輕度疼痛:非鴉片類止痛藥加輔助藥物;中度疼痛:弱阿片類加非鴉片類止痛藥加輔助藥物;重度疼痛:強片類加非鴉片類止痛藥加輔助藥物類[7]。熊華等報道癌癥疼痛患者接受泰勒寧鎮痛治療后疼痛程度顯著降低,鎮痛治療總有效率為82.7%,連續用藥后鎮痛療效穩定[8]。秦英等報道126例重度癌性疼痛患者應用美菲康(鹽酸嗎啡緩釋片)止痛,取得滿意的療效[9]。

3.2硬膜外pca止痛治療 對于經口服及注射止痛藥物效果不佳,且毒副作用較大的患者,硬膜外pca止痛治療是一種有效的除痛方法[10]。

3.3中醫治療 杜小艷應用鎮痛酊劑外搽治療癌性疼痛41例,取得滿意療效[11]。陶敏等中醫水針治療晚期腫瘤疼痛,有確切的止痛效果,對晚期癌痛有效率100%。此法是根據病種和疼痛部位不同選取不同穴位,以顱痛定、地塞米松、維綜述:

2009-02-02 生素b12穴位注射,同于中醫傳統的針刺,通過經絡起鎮痛作用,又結合了現代醫學的特點,用藥物調節內分泌[12]。

3.4電療、針刺療法 這2種療法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疼痛部位,采用電刺激神經或用針刺激穴位的方法,來鎮痛輔助治療,效果顯著。此外,通過按摩改善血液循環,減輕癌痛和采用氣功延長鎮痛時間都是輔助治療的有效手段[13]。

3.5心理治療 包括生物反饋、自我催眠、分散注意力和幽默等方法使患者心理上得到放松,從而減輕癌痛。此外,醫務人員還可以不定期地為患者播放適當的音樂,喚醒其生命的自我意識,克服焦慮心理,也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13]。4、癌痛治療的影響因素[14] 4.1 與醫護人員有關的原因

4.1.1對癌性疼痛嚴重程度估計不足 鄭瑩等[15]對上海市76所醫院1415名醫生進行癌癥疼痛治療認識的現狀問卷調查,結果表明42.8%的醫生認為能夠準確判斷患者的疼痛強度的是主管醫師,4.7%的醫生認為是患者家屬。而實際上,醫護人員對疼痛強度的評估與患者自我感覺符合率僅33%,且54%醫護人員判斷疼痛的程度較患者自我感覺輕一個等級以上[16]。由此可見,醫護人員判斷準確率較低,這是造成癌性疼痛治療不充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4.1.2缺乏足夠的處理癌性疼痛知識和技能 黃曉蕾等[17]對27省市的126名護士調查結果顯示,36%的護士不能正確寫出三階梯止痛的定義,99%不能正確寫出三階梯止痛的內容。同樣在處理癌痛上也存在問題。鄭瑩等調查表明[15],在接受癌痛治療的患者中癌痛持續1個月以上才得到治療的患者占24.49%,且有8.7%的醫生在患者服用藥物無法達到止痛效果時,不采用任何措施。以上資料顯示,醫務人員仍缺乏足夠的處理癌性疼痛知識和技能,所以臨床上應加強對癌痛知識的教育和宣傳。

4.1.3過分擔心藥物的成癮性 雖然大量研究和調查表明,不論麻醉藥的劑量多大,用藥多久,在用麻醉藥鎮痛患者中,成癮的發生率小于1%。然而對醫護人綜述:

2009-02-02 員的調查發現,大多數醫護人員擔心藥物的成癮性,如上海地區36.7%醫生擔心藥物成癮,非腫瘤科醫生比腫瘤科醫生更擔心成癮[15];27省市護士調查顯示88%護士擔心藥物成癮性問題[17]。可見,醫護人員普遍存在顧慮藥物成癮性問題,這種顧慮必然會造成臨床上用藥劑量不足或減少用藥次數,從而導致治療不充分。

4.2 與患者有關的原因

主要是患者不如實報告疼痛。李漓等[18]對212例癌癥患者所經歷的疼痛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僅12.74%的患者會主動報告疼痛。許懷麟等[19]的調查也表明,24%的患者有意隱瞞病情,主要表現在患者陳述病情時隱去疼痛的病史或降低疼痛的等級。這樣會在醫護人員對疼痛評估時造成誤導,從而成為治療不充分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患者認為晚期癌癥本身就有疼痛,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另外擔心對止痛藥產生耐受性,以后疼痛加重時無藥可治。

4.3 與社會因素有關的原因

4.3.1對藥品控制過嚴 嗎啡消耗量已作為who評價一個國家癌痛控制狀況的重要指標,而嗎啡在中國的消耗量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鄭瑩等

[15]

對上海市的調查表明,影響癌痛控制的第一位原因就是“阿片類藥物使用限定過多”。所以醫藥衛生管理部門應相應改變醫藥管理條例,放寬對藥品的控制,以適應臨床需要。

4.3.2治療費用過高 衛生部推薦的三階梯止痛方案的代表藥物中,臨床上以控釋片應用最多,但該類藥物價格較貴,而患者需要較長時間服用,因而患者難以承受巨額的治療費用。

5、疼痛處理中的道德問題[20]

作者認為,如果認同病人有權力要求有效止痛,那么護士就有責任維護這個權利,反之,對病人就是一種傷害。有些醫護人員不知道怎樣識別和治療病人的疼痛,因而常忽視止痛藥的正確使用,護士不提供足量止痛藥的關鍵原因是擔心會加速病人死亡。一位病人在嗎啡治療后死亡,即使有經驗的專科護士也可能認為綜述:

2009-02-02 是她們的護理措施加速或導致了病人的死亡。雖沒有一個護士因執行醫囑應用過量止痛藥而被起訴,但有些護士也可能擔心法律責任。對此,“促進臨終病人舒適和止痛”規則中明確指出:對臨終病人疼痛的及時處理,應果斷地使用有效足量的止痛藥,最大程度地緩解癥狀,即使以生命為代價,也是倫理學允許的。當疼痛不能控制時,在臨終病人身邊工作的人都知道難以控制的疼痛能導致病人失望、沮喪、自殺傾向或尋求死亡;反之,當疼痛被很好地控制后,大部分病人可能放棄先前的想法。在有效的姑息治療和止痛護理下,約95%臨終病人的疼痛是可以忍受的。護士的職責是保護病人免受傷害,但卻要執行“有害”劑量用藥止痛,這與她們的責任相沖突。護理人員必須明白簡單地拒絕一個疼痛病人,在道德上是不能接受的。但是也不應該推測病人愿意控制疼痛而承受加速死亡的危險。護士必須向病人和家屬講清這些問題,并尊重他們的選擇。盡管主張對病人適當止痛,但仍有非常多的病人在疼痛中死去。作者認為在任何情況下,對忍受疼痛的病人給予充分治療是必需的,而不是隨意的,決不能忽視其中的道德責任。

6、癌痛護理

6.1一般護理 通過仔細觀察患者所采取的姿勢和體位、面部表情、情緒狀態、面色、出汗、肌肉緊張,監察心率、呼吸、血壓、脈搏等,全面了解病情。當病人出現不適時應及時解決處理,盡快消除不適,以免加強恐懼、悲觀心理 [21]。

6.2 按時、按階梯、個性化給藥、注意給藥細節 按三階梯給藥法給藥,達到癌癥病人夜間睡眠時無痛;白天休息時無痛;日間活動和工作時無痛[22]。注意觀察用藥后不良反應,如便秘、惡心、嘔吐、呼吸抑制等,并及時對癥處理。

6.3心理護理 在人們心目中,仍然是以“不治之癥”的觀點來看癌癥,一般人對癌癥都有恐懼心理,而確診癌癥對病人在精神上是沉重的打擊,病人常驚慌失措,認為生命快要結束,疑病心理特別重,稍感某處不適,即懷疑是癌癥轉移,因精神緊張而產生恐懼、絕望的心理[23]。因此,在護理癌癥病人時,必須注意心理支持,引導病人自我調控情緒和行為,做一些簡單的放松活動,分散病人注意力。如計數、看報、聽音樂、看電視、與人交談等,病人通過重新調節情緒,學會自我克綜述:

2009-02-02 服不良情緒,學會用良好的情緒和積極的精神狀態來對待癌痛,從而達到治療癌痛的目的。另外,家庭具有影響和調節力,缺乏家庭支持的平凡人往往難以忍受癌癥疼痛,支持型的家庭環境可以增強癌癥患者抗病能力[24]。

綜上所述,目前對于癌癥疼痛護理的研究越來越多, 也越來越細。我們期待著新的突破,生產出效果強、副作用少的鎮痛藥;另外心理護理也不再是簡單的語言安慰,而是由專業心理技師對患者實行音樂療法、催眠術、松弛訓練等。這些都要求我們護理人員除了完成日常護理工作外,還要加強心理學及邊緣學科知識的學習,真正為患者提供心理護理技術,更好地服務于病人,使癌癥疼痛的護理出現新的飛躍。

參 考 文 獻:

[1] 曹軍寧.腫瘤內科治療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2004, 405. [2] 李琳.癌癥疼痛的護理進展[j].實用護理雜志1992,8(4):1 [3] 劉小靜,張敬倫.癌癥疼痛的治療與護理[j].腫瘤防治雜志,2000,第7卷第1期

[4] 佟術艷.疼痛的護理評估[j].中華護理雜志, 1995, 30(2):123~124.[5] 趙繼軍,陸小英,趙存鳳等.數字疼痛量表和描述疼痛量表的相關性研究和改進[j].現代護理,2002,8(9):660-661 [6] 申萍摘,施 和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面部表情量表法評估疼痛.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8年,第17卷第3期

[7] 唐維新主編.實用臨床護理三基理論篇.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335 [8] 熊華,鄒燕梅,于世英.泰勒寧治療癌癥疼痛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新藥雜志,2008第17卷18期

[9] 秦英,王關芬,白樺,王芳玉, 向亞娟.美菲康在癌癥疼痛患者應用中的護理體會[j].重慶醫學,2008年8月第37卷第15期

[10] 李越,馬長青.晚期癌癥患者硬膜外自控鎮痛(peca)療效觀察[j].中國腫瘤臨床,1999年第26卷第12期 綜述:

2009-02-02 [11] 杜小艷.鎮痛酊劑外搽治療癌性疼痛41例[j].湖南中醫雜志,第17卷第4期

[12] 陶敏,魯漢英,陳南珠,錢淑芬,官成濃,侯天印.水針治療晚期腫瘤疼痛的臨床觀察[j].中華護理雜志,1998年10月第33卷第10期

[13] 譚芳.癌性疼痛的控制、輔助治療及護理[j].當代護士,2003年第9期 [14] 朱麗霞,高鳳莉.癌痛控制的狀況及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5年3月第40卷第3期

[15] 鄭瑩,李德錄,許德鳳,等.上海市醫生對癌癥疼痛治療認識的調查[j].中國腫瘤,2001,10(7):393-395 [16] 佟術艷.疼痛的護理評估[j].中華護理雜志,1995,30(2):123-125.[17] 黃曉蕾,馬雙蓮,張金芳,等.27省市護士對癌痛治療相關知識了解程度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01,10(7):22-25 [18] 李漓,王兵,袁方,等.癌癥患者的疼痛狀況調查及護理對策[j].護理學雜志,2000,15(4):200.[19] 許懷麟,謝德榮,陳岱佳,等.癌性疼痛治療不充分的原因及對策[j].新醫學,2001,32(2):105.[20] 李慧莉,張俊紅摘,何學鵬,閔丹琳校.癌癥疼痛處理中的道德問題[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1年第20卷第3期

[21] 石紅梅.減輕晚期癌癥疼痛的護理體會[j].河南腫瘤學雜志,2002年12月第15卷第6期

[22] 唐維新主編.實用臨床護理三基理論篇.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335 [23] 徐慧娟.醫學心理學.南寧:廣西科技出版社,1991.154.[24] 陳海瑜.對癌癥病人及其家屬的護理[j].國外醫學護理分冊,1993,12(2):83-84.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摸天天碰中文字幕 | 欧美成人黄色 | 99视频精品全部国产盗摄视频 | 亚州毛色毛片免费观看 | 在线观看一级毛片免费 | 亚洲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性刺激的欧美三级视频 | 污视频网站免费看 | 91网站免费看 | 午夜色影院 | a级理论片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 久久综合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 黄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 | 嫩草影院永久一二三入口 | 色噜噜色噜噜天天拍一拍 | 激情综合亚洲 | 精品一区中文字幕 | 成人免费xx |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爽 | 另类小说第一草 | 欧美另类jizzhd | 国产亚洲欧美日本一二三本道 | 男人吃奶吃奶啪啪gif | 国产的一级毛片完整 | 在线色影院 | 欧美区一区 |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在线 | 久久99精品波多结衣一区 | 日韩亚州 |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播放 | 影音先锋激情 |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 | 成年人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 被男人吃奶很爽的毛片两男一女 | 久草视频精品 | 99re免费视频精品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