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方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方案范文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脫貧攻堅 方案篇一
x年是精準脫貧工作的關鍵一年,越往后貧困村、貧困戶貧困程度越深,脫貧難度越大。從今年開始中央和x、x、x市將進行最嚴格考核,檢查巡查和考核重心也將從貧困縣轉到非貧困縣。為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關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進一步全面落實中央、省、x和x市脫貧攻堅工作部署要求,確保我鎮x年精準脫貧任務圓滿完成,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x召開。結合我鎮實際,現制定x年度脫貧攻堅工作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1、實現全鎮492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精準脫貧退出。 2、省級貧困村源塘村完成村莊整治主體任務。二、工作措施
(一)加強扶貧能力建設。
按照各負其責的原則,細化各村扶貧工作室人員分工,承接好鄉鎮十大扶貧工程實施,讓扶貧政策措施惠及貧困群眾;每個村必須成立扶貧工作室,由村書記或村委會負責人兼扶貧工作室主任,并報鎮扶貧工作站備案。各村扶貧工作室要做到“六個一”即:一間辦公室、一個檔案柜、一套文件、一個公示欄、一戶一個檔案、一張村組地形分布圖,未全部落實的村一律列入年度考核不合格(3月底前完成)。
(二)加大扶貧投入。 1、鎮財政設立財政扶貧專戶,并撥付50萬元扶貧專項資金用于對扶貧項目的支持。
2、聯系結對幫扶單位在4月底前落實不少于5萬元的幫扶資金,可匯入鄉鎮扶貧專戶,也可在本單位單獨設立賬戶。幫扶資金只能精準扶持貧困村、貧困戶的產業發展和危房改造項目建設,不得用于非貧困村項目建設,幫扶資金使用必須在9月底前全部到位。
(三)強化精準識別。
1、堅決清退不合條件建檔立卡貧困戶,嚴格按照“七個一票否決、四個從嚴”的要求開展“回頭看”,堅決杜絕優親厚友、弄虛作假等行為,絕不允許“富人戴著窮人帽”。嚴格實行因戶識別,對因人識別的貧困戶進行再甄別,統籌考慮全家收入情況后,對符合條件的按程序增加其他家庭成員,不符合條件的堅決清退。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貧困農戶納入建檔立卡范圍進行幫扶,對因病、因災、因突發事件等原因造成生活貧困的農戶,嚴格按照縣鄉村三審三公示的程序及時建檔立卡。對符合脫貧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及時按程序“銷號”退出。各村務必采取進村入戶比對核實的方式準確收集信息,對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戶基礎信息進行全面核準、補充、完善,消除數據不全、前后不一、邏輯矛盾等現象,務必確保系統信息、戶口簿、貧困戶登記證、干部幫扶手冊與實際情況保持完全一致(3月底前完成)。2、各村要按照我鎮下達的x年脫貧計劃安排,精準選定今年的預脫貧對象,確保x、x年脫貧人數達到總任務的80%。(3月底完成)
3、各幫扶工作團要按照扶貧辦設計的表格,組織幫扶干部進村入戶對貧困戶脫貧需求和存在的困難進行一次全面仔細統計,由各村分類匯總后上報至扶貧辦和各扶貧職能部門(幫扶工作團3月底完成)。
4、對幫扶措施落實、幫扶項目實施、脫貧成效等及時上報并錄入國家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和省級大數據系統(11月底前完成)。
(四)完善有關資料檔案。
1、對照貧困戶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退出的有關程序要求,對貧困戶相關資料進行補充完善和整理,做到貧困戶一戶一個檔案(內有脫貧規劃、信息采集表、幫扶干部名單、上戶照片、貧困戶卡片),項目不漏、數據不缺、程序不亂(3月底完成)。
2、貧困戶要做到“一檔兩有”:即有“一證兩冊”(貧困戶登記證、干部幫扶手冊、政策宣傳手冊)和“兩牌”(干部幫扶責任牌和貧困戶家中墻上有家庭增收減支公示牌)(鄉鎮于3月底前完成)。
3、對照致貧原因,落實因戶施策要求,細化具體幫扶舉措。嚴格按照規范要求按月填寫貧困戶登記證、干部幫扶手冊,要求幫扶干部每年不少于6次、每季不少于1次進村入戶幫扶(11月底前完成)。
(五)加快貧困村村莊整治。
1、加快源塘村村莊整治進度,今年內完成主體建設任務。 2、主要完成人畜分區、村組公路、村內道路、環境衛生、危舊住房、農田水利、廣電通訊、網絡、生產生活用電、廁所、學校、衛生室、綜合文化活動室、電商站、村委會辦公樓等村莊整治和產業發展工作。
(六)全面鋪開產業扶貧。按照分工協作的原則,通過政策特惠、資金支持、技術扶持、定向采購等多種方式,大力實施光伏產業扶貧工程,同時加快農副產品加工廠的建設,盡快投產營業,確保貧困戶脫貧后有持續穩定收入不返貧。
1、引導貧困戶發展特色農業和畜禽養殖產業,按照各類扶持政策中的標準進行補助。
2、財政扶貧專項資金中的產業扶持資金,在驗收合格后一個月內發放到位。
3、幫扶干部要將貧困戶發展產業所獲收入及產業補助補貼資金及時填入貧困戶家庭增收減支牌。
4、大力實施光伏產業扶貧,要求覆蓋80%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戶,確保每戶年均增收達到1500元。
(七)著力實施就業扶貧。按照“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思路,將公益性崗位優先供給有勞動能力且符合崗位條件的貧困群眾;落實企業扶貧特惠政策,動員企業同等條件下優先聘用貧困人口。
1、各鄉鎮、街道、場庫區必須將農村保潔員崗位的80%以上用于安置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3月底前完成)。 2、各村上報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由鎮政府統一協調實現穩定就業。
(八)實現保障扶貧全覆蓋。
1、實現低保與扶貧兩項制度有效銜接。嚴格按照程序,將農村新增低保指標用于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納入低保。(5月底前完成)。
2、落實健康扶貧,低保建檔立卡貧困戶醫療費用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
(九)實施危房改造全覆蓋。
1、各村嚴格按照貧困戶危房改造需求統計表要求填寫表格,區分貧困程度和改造類型,確保x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貧困戶危房改造任務。
2、對非特困家庭,區分三種方式進行危房改造:一是確需重建的,嚴格執行每戶補助1.85萬元的標準;二是家庭人口較多、住房特別困難且維修加固工程量較大的,每戶補助0.5—0.8萬元;三是其它房屋維修加固的,每戶補助0.35萬元。
(十)精準開展結對幫扶和駐村幫扶工作。
1、對貧困戶的幫扶工作每年不少于6次,并按規范如實填寫“貧困戶登記證”、干部幫扶手冊和家庭增收減支牌。除春節、端午、中秋等節日可進行走訪慰問外,主要幫扶工作應放在引導、幫扶貧困戶發展產業、外出務工就業、危房改造和協調解決貧困群眾看病就學困難等方面。幫扶單位要充分發揮部門行業優勢和影響力,通過幫扶,爭取實現貧困戶“家家都有1人就業、戶戶都有一項產業”的目標。2、對貧困村小組的幫扶工作每月不少于1次,并如實填寫駐村幫扶手冊。除資金幫扶外,幫扶單位要充分發揮本部門行業優勢和影響力,為掛點村小組出謀劃策和爭取其它部門項目資金支持。
(十一)嚴格落實貧困村、貧困戶脫貧退出程序。
嚴格對照貧困戶脫貧退出9個指標體系標準,在完成當年度脫貧計劃的基礎上,根據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3335元和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的標準按照“兩公示一公告”要求精準落實x年度脫貧退出對象。
三、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在鎮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抽調人員進入鎮扶貧工作站,任命黃紹敏同志為站長,各相關職能部門人員為成員,承擔全市脫貧攻堅日常工作、項目實施、資金管理、督導檢查等工作,配備專門辦公場所,撥給專項工作經費。
2、落實脫貧責任。按照“區分責任、各負其責”的原則,明確脫貧攻堅主體責任、幫扶單位脫貧具體責任,堅持“一把手”負責制,組織各村向鎮黨委、政府簽訂《x年度脫貧攻堅責任狀》。
3、開展作風整治。充分發揮干部作風建設對脫貧攻堅工作的推動作用。一是強化規矩意識,解決項目資金管理松懈問題;二是強化攻堅意識,解決苦干實干精神懈怠問題;三是強化創新意識,解決創新創造理念落后問題;四是強化責任意識,解決擔當作為勇氣欠缺問題。4、強化督查考核。充分發揮督查考核對脫貧攻堅工作的保駕護航作用。一是每季度開展脫貧攻堅專項督查巡察,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過程中發現的突出性、傾向性問題進行糾偏整改;二是改進脫貧攻堅考核辦法,將全年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分解到每個季度,每個季度考核一次,做到一套人馬、一把尺子、一個標準,一量到底,年終算總賬,杜絕干好干壞一個樣和人情分、關系分。
5、抓好宣傳報道。
總結
推廣脫貧攻堅過程形成的有益經驗;樹立先進典型,發揚示范作用;弘揚脫貧攻堅正能量,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工作氛圍。6、嚴格工作獎懲。一是對考核合格的單位進行獎勵;二是對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統一表彰;三是對考核不合格的單位嚴肅追究主要領導和相關人員責任;四是對脫貧攻堅過程中發生的違規違紀問題和惡性事件從嚴從重處理,絕不姑息。
脫貧攻堅 方案篇二
五臺小學教育脫貧攻堅實施方案
國家素質取決于人的素質,而人的素質主要在于學校的教育。為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進一步鞏固“無因貧輟學”成果,全面落實《義務教育法》,現根據上級有關部門要求,結合我校實際工作情況,為貧困生能順利完成學業,我校建立和完善脫貧機制,做到不讓每一名學生流失,不讓每一名貧困生因貧輟學,特制訂此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堅持“精準幫扶、扶持到戶、資助到生、促進公平”的原則,遵循教育規律,把提高貧困學校和薄弱學校教育
教學
質量、確保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上好學作為我校教育扶貧工作未來幾年的核心任務,不斷創新教育管理模式,促進教育事業優質均衡發展。二、奮斗目標
按照定點、定向的原則,對接建檔立卡的貧困村、貧困戶和貧困人口,努力構建到村、到戶、到人的教育精準扶貧體系,落實多元扶持與資助政策,加強農村貧困家庭學生技能教育和綜合素質培養,實施教育強民、技能富民的精準扶貧舉措,促進貧困家庭從根本上脫貧致富。
三、
領導組織機構 組長:史來祜 副組長:王小魚 組
員:趙桂寧
賀治珊
俞雅雪
曹
靜
四、主要措施
(一)認真開展貧困學生核實及數據清查工作
采取入戶、走訪排查的方式,逐人摸清我村各級各類貧困學生底數,建立完善各學段貧困學生和 “建檔立卡” 貧困學生精準信息庫,對接縣民政、扶貧部門,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數據互聯互通,做到數據精準、監測精確。
(二)精細實施貧困學生資助政策落實工作
嚴格執行國家資助政策,落實貧困家庭學前階段、學生義務教育階段補助政策,做到“應助盡助”,確保無一名學生因貧困而失學。
(三)加大教育政策傾斜幫扶
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按照特困學生標準進行貧困資助。
(四)認真開展教師結對幫扶貧困學生活動
學校正式教師每人幫扶一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明確教師結對幫扶學生名單,實施“一對一”幫扶工作;建立黨員教師包扶貧困學生制度,每名黨員教師至少與 1 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結對幫扶,做好“三扶”(扶志向、扶學業、扶生活)工作。
(五)切實加強技術培訓幫扶
以家長學校為基礎,加大學校與家庭溝通交流,建立線上線下家長培訓機制,針對貧困家庭實施技術培訓、市場信息、創業致富教育引導。
(六)積極開展愛心捐贈幫扶活動
組織我校黨員領導干部和廣大師生廣泛開展愛心捐款活動,積極引導社會各界人士自愿捐款,凝聚全社會力量,推動建立“愛心扶 貧基金”。
五、組織保障
(一)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
按照上級的統一部署,我校成立以校長史來祜為組長,王小魚老師為副組長,趙桂寧、賀治珊、俞雅雪、曹靜幾位老師為組員的精準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我校會議室。具體負責教育脫貧攻堅工作的組織協調及其他日常工作,扎實組織開展扶貧幫困工作。統籌協作、上下聯動,全力推進教育脫貧攻堅工作,為精準脫貧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二)建立健全包聯幫扶工作責任
我校領導和教師對學生開展幫扶活動。確保我校建檔立卡貧困學生“一對一”全部包扶到位。
(三)嚴格問責
制定精準脫貧工作問責辦法,對工作認識不到位、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得力、成效不明顯的教師,嚴格實行問責,以問責倒逼責任落實、倒逼工作到位、倒逼成效落實。
(四)建立教育脫貧領導小組定期議事制度
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每月至少召開一次會議,及時研究解決幫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扎實推進,確保幫扶質量和效益,注重工作資料收集和整理。
脫貧攻堅 方案篇三
脫貧攻堅實施方案
為了深入宣傳惠農政策,確保惠農政策全面落實,圓滿完成我鄉2014年度脫貧攻堅任務,經研究,制訂《城頭鄉2014年度脫貧攻堅實施方案》。
一、方案主題:
以“惠農政策進村入戶,黨的關懷溫暖人心”為主題,通過廣泛宣傳和深入落實,讓廣大群眾全面了解和充分享受各項惠農政策,切身感受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二、方案目標:
通過脫貧攻堅實施計劃,實現惠農政策的入戶知曉率達到100%,惠農政策落實率達到100%,群眾滿意率達到95%以上,全鄉低收入人口脫貧率達到50%以上,貧困村脫貧率達到100%。
三、方案措施:
1、開展扶貧政策宣講和培訓
鄉編制惠農政策,利用廣播、電視等宣傳工具,向農民宣傳惠農政策,利用培訓班向農民培訓致富知識、脫貧方案,向全鄉1032戶低收入農戶贈送《城頭鄉惠農政策選編》,并安排有關人員進村入戶宣講,鄉村廣播定時播放惠農政策,使惠農政策家喻戶曉,增強他們脫貧致富的信心。
2、對貧困村實施幫扶
我鄉姚臺、戚臺、徐莫三個村被列入特困村和貧困村。姚臺村作為特困村由縣農商行實施幫扶。戚臺、徐莫兩村為貧困村,由鄉政府進行幫扶。我鄉將對戚臺、徐莫兩村給予每村五萬元的幫扶資金,并將對幫扶項目進行審定,以建設標準化廠房出租來增加集體收入,年終力爭村集體收入達到15萬元以上。
3、對全鄉低收入農戶的幫扶
2014年度全鄉低收入戶為1032戶,貧困人口3129人,按照市縣要求,2014年底,50%的低收入戶要能夠脫貧。圍繞此項工作,縣鄉抽調400余人進行一對一幫扶,每位幫扶人員結對幫扶四戶,為貧困戶制訂脫貧計劃,提供致富信息,宣講惠農政策,解決他們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四、組織保證
為了使脫貧攻堅工作得到很好地落實,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鄉成立了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黨委書記陳曉婷同志任組長,黨委副書記、鄉長裴玉龍任副組長,鄉分管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任成員,對脫貧攻堅工作實行認真的組織領導和管理,對脫貧攻堅方案的制訂以及落實將嚴格的把關,有序推進。
五、建立健全考核機制
對本鄉幫扶人員,鄉建立健全考核機制,對不能勝任本項工作的,中途給予調整,并給予相應的經濟處罰。對年終評優評選予以一票否決。對脫貧幫扶工作不力的單位和部門責任人,黨委政府將采取組織措施,確保方案的順利實施。
脫貧攻堅 方案篇四
學校脫貧攻堅實施方案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對中國人民的莊嚴承諾。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已經吹響。下面是整理的相關實施方案,一起來看看吧!脫貧攻堅實施方案一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市委四屆六次全會和中央、省、市扶貧攻堅會議精神以及縣委相關安排部署,立足當前做好全鎮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建設工作,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導思想
堅持精準幫扶、扶持到戶、資助到生、促進公平的原則,遵循教育規律,把提高貧困學校和薄弱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上好學作為我校教育扶貧工作未來幾年的核心任務,不斷創新教育管理模式,促進全鎮教育事業優質均衡發展。
二、總體目標
從2016年起,實現全鎮建檔立卡家庭學生資助的全覆蓋,建立全鎮已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幼兒、適齡兒童的資助制度和助學制度,確保每一名學生不因貧困而失學;確保每個貧困家庭有一個主要勞動力都能學會一至兩門實用技術。到2016年底,實現全鎮小學教育發展總體均衡和學校辦學條件有提高,努力實現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和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學前三年入園率達到85%以上,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小學寄宿生達30%以上。教育結構更加合理,辦學條件持續發展,教師隊伍素質有效增強,繼續深化教育改革,教育管理更加高效,教育質量穩步提升,學生素質全面提高,全鎮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到2020年,辦學質量有較大提升,老師隊伍更加穩定,實現教育均衡,使教育對精準脫貧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達到教育扶貧的戰略目標。
三、基本原則
1、解放思想,改革創新。針對制約貧困村和薄弱學校教育發展的瓶頸因素和關鍵領域,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改革,爭取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實現鎮域內小學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2、以生為本,精準幫扶。圍繞人人受教育、個個有技能、家家能脫貧的要求,遵循教育規律,充分考慮貧困家庭子女就學的需求實際,按照貧有所需,學有保障的理念,全面覆蓋已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讀書的實際需求,讓貧困家庭子女真正成為教育扶扶扶貧的受益者。3、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把提高學學校教學質量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教育扶貧的重中之重,既要考慮當前,更加注重未來,確保教育質量持續提高。4、加強協調,分步實施。加強貧困學校和薄弱學校教育扶貧工作、貧困家庭的幫扶,與鄉鎮發展、扶貧攻堅、布局調整等工作相結合,制定明確目標,抓住關鍵環節,細化落實舉措,突出重點,明確責任,分步實施。四、主要措施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項目扶貧,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一是大力發展和普及學前教育,實現全鎮有1所公辦幼兒園;改建幼兒教學班,鼓勵和引導民辦幼兒園健康發展,增加學前教育資源,擴大在園幼兒規模,確保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85%以上的目標。
二是推動寨壩小學遷建工程,解決學校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問題,確保搬得出、入學好。
三是積極爭取助學金,擴大資助人數和資助金額,切實減輕貧困學生家庭經濟負擔,為我鎮教育扶貧攻堅打下堅實基礎。
四是關注特殊群,規劃留守兒童之家建設,為留守兒童提供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五是認真開展好教師結對幫扶工作,把幫促工作與創先爭優、作風建設結合起來,走進田間地頭,深入群眾家中,破解發展難題,推進扶貧攻堅。(二)加強資助管理,推進教育精準扶貧,確保學生能讀上書
從2016年起,實現全鎮小學建檔立卡家庭學生資助的全覆蓋,建立全鎮已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幼兒、適齡兒童的資助制度和助學制度,確保每一名學生不因貧困而失學。一是做好學前教育階段保育教育費和生活費資助項目。保育教育費資助標準為每月每月資助40元。生活費資以減半收取方式進行資助。即在幼兒園、學前班就讀的資助對象每生每月交費92元(收費標準為185元)。(三)提高教育質量,夯實脫貧基礎,阻斷貧困代際傳承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一是狠抓保學控輟。認真落實保學控輟雙線考核和七長責任制的要求,切實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十三五時期小學輟學率控制在%以內。二是大力促進促進教育均衡。以2016年省對我縣義務教育基本均衡驗收為契機,變壓力為動力,千方百計完成硬件建設,合理調整布局,科學調配教師,努力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三是著力完善管理機制。健全教育考核機制、目標管理機制、質量研究機制、質量評價機制、教育督導機制等,推行教學質量監測,每學期對小學四至六年級進行教學質量監測測評,并充分利用好測評結果,促進質量提升。四是落實幫扶措施。開展條件較好的學校掛幫薄弱學校工作,實行教師進交流,資源共享,以強帶弱,以優促劣,實現全鎮小學教育質量和人口素質整體提高。
(四)發揮資源優勢,實施精準滴灌,助推貧困家庭脫貧
各學校營養改善計劃食堂其它需要使用的食材,在確保安全優質等價的前提下,優先向貧困家庭訂購,有效拓展貧困農民農產品銷售渠道。
學校保安、宿管、食堂從業人員等各類臨聘人員在新增崗位時,在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等各方面條件均滿足的前提下,優先面向精準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勞動力聘用,以促進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
學校工程建設等所需勞動力,在滿足工程建設需求的基礎上,同等條件下優先使用精準建檔立卡家庭勞動力。(五)開展黨建幫扶,提升幫扶實效
一是按照鎮黨委的統一安排部署,認真開展好入戶幫扶工作。中心校班子成員、學校負責人幫扶二至三戶貧困戶、教師幫扶一至二戶貧困戶,并確保脫貧。
二是中心校黨支部要結對幫扶1-2所鎮屬薄弱小學,制定獎勵措施鼓勵教師到鎮邊遠學校工作,幫助薄弱學校發展,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 三是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解決思想扶貧脫窮志的問題。積極開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各項惠民政策等的宣傳教育以及感恩教育,開展小手牽大手活動,唱響好聲音,傳遞正能量。五、組織保障
一是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按照鎮黨委的統一部署,中心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精準脫貧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專門辦公室,統籌鎮屬小學精準脫貧工作,為精準脫貧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二是強化督導檢查。成立專門督查組,對鎮屬小學精準脫貧工作開展嚴格的督促檢查,落實一次通報、二次約談、三次問責的督查工作機制,確保人人身上有壓力,個個頭上有指標,使精準脫貧工作成為全縣教職員工共同的奮斗目標。
三是嚴格問責。制定中心校精準脫貧工作問責辦法,對工作認識不到位、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得力、成效不明顯的學校和個人,嚴格實行問責,以問責倒逼責任落實、倒逼工作到位、倒逼成效落實。
脫貧攻堅實施方案二
為貫徹落實省委xx屆六次全會精神,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求,集中力量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市委、市政府下發了《關于市級領導同志及市級部門(單位)聯系指導貧困村精準扶貧工作的通知》,由市級領導同志及市級部門(單位)聯系指導貧困村精準扶貧工作,全市70個省級貧困村,全部納入市級領導同志及市級部門(單位)聯系指導貧困村精準扶貧工作范圍,市教體局、區教育局正在開展貧困村兒童、青少年接受教育情況調查,現就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調查范圍及對象
(一)調查范圍:全市70個省級貧困村仁和區共有10個:務本鄉大火山村、布德鎮老村子村、平地鎮波西村、平地鎮辣子哨村、同德鎮雙河村、啊喇鄉啊喇村、大龍潭鄉大龍潭村、大龍潭鄉干壩子村、大田鎮烏喇么村、中壩鄉大紙房村。
(二)調查對象:貧困村兒童、青少年接受教育情況。
二、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摸清扶貧對象基本情況,準確掌握貧困村兒童、青少年接受教育現狀,對市級領導同志及市級部門(單位)聯系指導貧困村精準扶貧工作起著非常重要作用,各學校要高度重視,由校長負責,積極爭取當地政府及村社的支持,安排專人做好摸底工作,確保相關信息真實、數據準確,并按市教體局下發的表格及時統計上報。(二)切實做好控輟保學工作
1.學校要切實做好輟學及未入學適齡兒童少年情況核查工作。學校要對輟學及未入學適齡兒童少年情況進行全面核查,摸清接受教育的情況,輟學時所在教育階段,輟學原因,班主任、學校報告和動員復學所做工作,鄉鎮政府、村委會工作情況,現狀如何,有無補救措施等,摸清情況后及時上報區教育局教育股。
2.學校要建立輟學學生報告制度。學校每學期初應將學生輟學情況向區教育局和當地鄉鎮政府書面報告,由鄉鎮政府責令其入學。在上學期間,學生無正當理由一周內不到校,學校應及時向當地鄉鎮政府報告,并配合鄉鎮政府、村委會共同做好動員輟學學生返校工作,對經多次說服教育仍不返校的學生,由鄉鎮政府向輟學學生家長發出《敦促入學通知書》,要求輟學學生限期返校。3.學校要建立班主任、任課教師控輟責任制度。要切實加強對學困生的教育和輔導,通過個別輔導、建立幫學對子等形式,幫助其克服學習困難、樹立學習信心,解決厭學情緒。對已輟學或有輟學意向的學生,要及時了解情況并采取措施,耐心說服學生家長,動員學生復學。對動員輟學學生返校的對象、做動員工作的人員、時間和效果等造冊登記,相關證明材料齊全,有案可查,嚴禁弄虛作假。
脫貧攻堅 方案篇五
2018年脫貧攻堅工作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系列部署要求,切實做好扶貧開發工作,根據全縣脫貧攻堅工作的總體部署,結合我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開發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省、市精準扶貧部署要求,把精準扶貧攻堅作為林業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扶貧開發與林業事業發展相互促進,全面開展“林業產業扶貧”、“林業生態扶貧”、“林業科技扶貧”等活動,舉全局之力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為建設高效生態、富裕文明、和諧幸福新**打下堅實基礎。
二、工作目標
按照縣委、縣政府對精準扶貧開發工作的要求,2018年林業局將以**個貧困村為重點,深入發展林業特色富民產業,千方百計拓寬貧困群眾增收致富渠道,繼續推進貧困村的村莊綠化,在大力發展林業產業的同時強化林業科技支撐,改善貧困村及周邊的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確保按時完成2018年精準扶貧工作任務。
三、重點工作
(一)積極開展林業產業扶貧
1、積極發展特色經濟林。2018年,力爭全縣發展貧困人口相對集中、經濟林資源相對集中的鄉鎮辦發展****、改接新品種**等各類特色經濟林500畝,并對過去兩年種植的特色經濟林予以鞏固提高其產量。
2、積極開展林下經濟扶貧。依托萬畝林場、萬畝梨園大力發展林下經濟,以林苗、林菌、林藥、林禽等林下經濟發展模式,積極發展市場急需的經濟林苗木品種,豐富提升產業層次。在重點貧困村扶持建立林下經濟園區、專業合作組織,積極引導貧困農民參與苗木繁育、到苗木企業就業等,使更多貧困人口依靠苗木產業脫貧。
3、積極開展森林、濕地旅游扶貧。以鴨梨采摘為重點,依托梨園、萬畝生態林場、白楊河濕地公園做文章,建設森林人家和濕地人家,通過勞務務工、農副產品、農家餐館、農家旅舍、鄉村導游等帶動貧困戶務工就業,促進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發展,實現不砍樹,能致富。
(二)積極開展林業生態扶貧
1、優先為貧困人口安排護林員崗位。《**省實施(森林防火條例)辦法》規定,每500畝應配一名護林員,建立護林員隊伍。結合我縣森林保護重點范圍和實際需求、重點林區貧困鄉鎮和貧困村數量,計劃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遴選具
有一定勞動能力且符合護林員崗位需求的優先予以安排護林員崗位。
2、積極完成貧困村的綠化任務。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為重點,全面搞好農村“四旁”植樹和圍村林建設,充分利用“四旁”和其它空閑隙地,見縫插綠,優先安排貧困村綠化。貧困村村莊綠化標準是:進村道路每側不低于1行樹,村內主要街道的兩側、80%的農戶庭院實現全面綠化;有條件的貧困村利用村莊周圍的閑散地或荒地植樹造林,形成圍繞村莊的片林或林帶;村莊新植樹占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
3、支持貧困地區林業發展和林農增收。鼓勵和吸引社會力量投入貧困地區生態治理,積極引進有實力、有意愿的企業和個人,投資開發荒地、荒灘,提升生態功能和景觀效果,發展林業休閑旅游產業,加強萬畝林場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小生態景區的舒適性和惠農性。
(三)積極開展林業技術扶貧
1、強化林果技術支持。在本年度內,力爭每個貧困村培訓有1名技術明白人,每鄉配有1名技術專家。
建立一支5人組成的林果技術服務隊,加大對貧困地區林農的技術培訓,促進密植豐產、保花保果、病蟲害防治、鮮果貯藏保鮮等一系列新技術、新成果的推廣應用,2、加強富民社會化服務。2018年繼續加大林業扶貧宣傳力度,擴大貧困鄉鎮辦市場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的影響力,使其服務于更多的貧困人口。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同志們在充分認識林業富民產業對精準扶貧的重要性的同時也要認識到林業產業對于全縣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民增收致富的重大意義,林業局將林業產業精準扶貧工作列入年度工作重點來抓,明確工作責任,層層簽訂責任書。領導小組加強對林業產業的檢查指導,協調解決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根據各階段發展情況,組織人員深入實地現場指導,對產業培育目標、工作措施、項目實施定期進行監督檢查,并對進展情況進行績效評價考核,促進林業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二)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按照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則,把發展林業產業與農業結構調整相結合,深入開展調研。各鄉鎮辦要根據貧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實際情況,重點瞄準貧困村實施精準扶貧, 通過進村入戶調查,采取群眾自愿的原則,對有意發展林業產業的農戶進行登記造冊,多角度、深層次地挖掘產業發展潛力,幫助貧困村、貧困戶理清發展思路,明確發展目標,科學制定貧困戶產業發展工作方案。
(三)加大扶持,完善機制。建立政府、金融、民間與農民多元化的投入機制,不斷增加投資總量。要研究制定苗木補貼、技術培訓、新技術推廣、基地建設等扶持政策,加大
公共財政支持力度,降低生產成本,調動農民發展產業的積極性。要根據精準扶貧要求,統籌安排,加大支農資金的整合使用。要堅持市場導向,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制定和完善鼓勵社會資本、民間投資的政策和措施,更好地吸引各種社會資金參與林業產業開發。金融機構要大力推行農戶聯保、信用貸款和小額扶貧貸款,積極探索林權抵押貸款,不斷創新信貸產品,合理設置貸款期限、加大對貧困戶發展的支持力度。
(四)科技支撐,確保成效。一是積極推廣現代林業科技,建立林業產業示范基地、示范村和示范戶,全面推廣標準化科學技術。二是搞好技術培訓,采取多種方式為貧困戶廣泛開展林業種養技術培訓,組織學習實用技術,大力培育農民技術骨干,深入村戶開展技術服務,提升林業產業的科技含量。三是推進產業標準化建設。完善種苗、栽培和產品質量等級標準,加大林業產業生產過程的技術示范引導和產品質量跟蹤服務體系,提升產業開發的標準化水平。
(五)培育龍頭,延伸鏈條。把培育壯大產業龍頭作為推進林業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產業化發展模式,走產業化經營的路子,鼓勵種植戶、養殖戶搞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條,盡快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產業格局。結合林業產業發展,引導貧困農戶在自愿基礎上,大力發展林農專業合作社,建立各種林業專業協會,提高林業產業發展組織化程度,帶動更多的群眾發展經濟,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縣林業局 2018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