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夜夜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91在线电影-免费a网址-免费v片网站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高中物理加速度教案全冊(七篇)

高中物理加速度教案全冊(七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4-03-20 17:11:10
高中物理加速度教案全冊(七篇)
時間:2024-03-20 17:11:10     小編:zdfb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物理加速度教案全冊篇一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義、公式、符號和單位。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終跟速度的改變量的方向一致,知道加速度跟速度改變量的區別。

3.知道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能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像中理解加速度的意義。

4.通過對速度、速度的變化量、速度的變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較,提高學生的比較、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1.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2.加速度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關系

3.區別速度、速度的變化量及速度的變化率 4.利用圖象來分析加速度的相關問題 難點:加速度的方向的理解

三、

教學方法 比較、分析法

四、教學設計

(一)新課導入

起動的車輛初始時刻的速度(m/s)可以達到的速度(m/s)起動所用的時間(s)小轎車03020 火車050600 摩托車02010 教師引導學生三種車輛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分析比較發現:三種車輛的速度均是增大的,但它們速度增加得快慢不同。那么,如何比較不同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呢?從而引入加速度。

(二)新課內容 1.速度的變化量

提問: 速度的變化量指的是什么?

(速度由 經一段時間 后變為,那 的差值即速度的變化量。用 表示。)提問: 越大,表示的變化量越大,即速度改變的越快,對嗎?為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得出: 要比較速度改變的快慢,必須找到統一的標準。也就是要找單位時間內的速度的改變量。2.加速度

學生閱讀課本,教師引導學生得出:

(1)定義:速度變化量與發生這一變化所用的時間的比值

(2)物理意義:指進速度變化的快慢和方向(3)單位:米/秒2(m/s2)

(4)加速度是矢量,方向與速度變化的方向相同

(5)a不變的運動叫做勻變速運動。勻變速運動又分勻變速直線運動和勻變速曲線運動。

[例題1] 做勻加速運動的火車,在40s內速度從10m/s增加到20m/s,求火車加速度的大小。汽車緊急剎車時做勻減速運動,在2s內速度從10m/s減小到零,求汽車的加速度。

分析:由于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所以我們計算的時候必須先選一個正方向。一般選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

分析討論:

(1)火車40s秒內速度的改變量是多少,方向與初速度方向什么關系?

(2)汽車2s內速度的改變量是多少?方向與其初速度方

高中物理加速度教案全冊篇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加速度的概念與意義并能運用相關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平均速度、瞬時速度與平均加速度、瞬時加速度的比較,學生能夠提析比較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生活舉例,學生能夠感受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提高對物理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加速度的概念與物理意義。

難點: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之間的關系。

教學方法

講解法、小組討論法、案例分析法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以同學們生活中經常坐的小汽車和摩托車為例,問同學們哪個更快,同學們此時大多數都會說汽車快,這時教師繼續提問:假設一輛靜止的小汽車和一輛靜止的摩托車,兩者同時發動,問誰更容易先將速度達到20m/s?同學們有的會說汽車,有的會說摩托車。教師此時

總結

:一般情況下我們摩托車更容易先達到20m/s,因為摩托車的反應更快,那這反應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們今天就來探究這其中的“反應”。

2、建立概念:

提供兩組數據:就這兩組數據讓同學們計算并進行小組討論,比較汽車、摩托車的速度以及1s內的速度變化量。之后教師做強化并引出1s內的速度變化量就是“反應”的快慢,我們在物理學中把這一個量叫做加速度。

3、深化概念:

強調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單位、計算公式、以及平均加速和瞬時加速之分和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的聯系。

4、鞏固提高:

一子彈在穿入木塊前速度為600m/s,穿出速度為200m/s,歷時0。2s,問在模板中的子彈加速度?

5、小結作業:

總結課堂內容,讓同學們思考v—t圖像與加速度的聯系。

高中物理加速度教案全冊篇三

速度和加速度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理解加速度的定義,會用公式

道加速度的國際單位制單位是米每二次方秒(解決有關問題,能區分).,知

3、知道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a與速度v方向相同;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a與初速度 方向相反.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思想和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加速度是物理學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高一學生最難搞懂的概念之一,教材為了減小難度,對加速度概念的要求比較低,沒有區分平均加速度和瞬時加速度,而是在前幾節學過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等問題后學生知道了物體的運動通常情況下,速度在改變,很自然的引出速度變化也有快慢之分,進而引入加速度概念;加速度的矢量性,教材的處理也比較通俗易懂,最后又給出一些物體運動的加速度圖表,給學生一些直觀、生動的印象.節后又對速度、加速度做了一對比,有助于學生理解這些概念,對變化率的分析與解析也恰到好處.

教法建議

通過生動形象的實例或課件,讓學生逐步體會,做變速運動的物體,速度在變,速度的變化需要時間,速度的變化有快慢之區別,且速度變化的快慢是了解物體運動情況的重要指標,為引入加速度做好鋪墊.這里是高中物理第二次用比值定義物理量,可以讓學生回顧引入速度概念的過程.加速度的單位要讓學生按規定的讀法讀,即讀成米每二次方秒;加速度的方向是個很重要的內容,但是由于學生剛剛接觸加速度這一比較難理解的概念,加之學生對矢量的運算又不熟悉,所以只對勻變速直線運動加以解釋,由于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只有兩個方向,與速度同向,或與速度反向,因此當規定速度方向為正方向時,加速度的方向就可以有正負號反映,注意正負號僅僅反映的是加速度的方向.

1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加速度的概念

教學難點:加速度概念的引入及加速度的方向 主要設計:

一、復習討論:

1、什么叫勻變速直線運動?請舉兩個實例(提問)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特點?(提問)

二、展示課件,深入討論

1、展示課件:兩物體(如汽車)同時勻加速起動情況.

第一個:5秒內速度由0增到10m/s,后勻速.

第二個:2s內速度由0增到6m/s后勻速.

2、提問討論:

(1)兩物體最終速度哪個大?

(2)一秒末時哪個速度大?

(3)第1s內,第2s內,兩物體速度變化各多大?

(4)兩物體,哪個啟動性能更好?哪個速度改變得快?

(5)怎樣能描述出速度改變的快慢?

3、看書29頁第一自然段,及第二自然段,討論:

(1)加速度是描述什么的物理量?

(2)加速度的定義式如何?公式中各個量的含義是什么?如:的含義?

(3)計算一下課件中所給兩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練習)

4、看書29頁第三、四、五自然段,討論:

(1)加速度的單位是什么?

(2)在變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的方向一定與速度方向相同嗎?請舉例說明(引導學生各舉一勻加速和勻減速的實例)

(3)

(4)如何從 比 的加速度小,對嗎?

圖像中求物體的加速度?

5、閱讀30頁上部分內容討論:

(1)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對嗎?舉例說明(如課件1情況)

(2)速度變化越大,加速度越大,對嗎?舉例說明.

(3)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越大,對嗎?

(4)速度變化率越大,加速度越大,對嗎?

(5)有沒有速度很大,而加速度很小的情況?

(展示課件:飛機水平勻速飛行)

(6)有沒有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的情況?

(展示火箭發射升空過程的資料)

探究活動

在十字路口,當綠燈亮時,大卡車和騎自行車的人同時起動,經常發現,前幾米自行車在前,大卡車在后,經過一段時間,大卡車將超過自行車,請實地觀察并解釋所見到的現象。

高中物理加速度教案全冊篇四

5.6 向心加速度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速度變化量和向心加速度的概念

2、知道向心加速度和線速度、角速度的關系式。

3、能夠運用向心加速度公式求解有關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體驗向心加速度的導出過程,領會推導過程中用到的數學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熱情、樂于學習的品質。【教學重點】

理解勻速圓周運動中加速度的產生原因,掌握向心加速度的確定方法和計算公式。【教學難點】

向心加速度方向的確定過程和向心加速度公式的應用 【教學課時】 1課時 【探究學習】

(一)引入新課

教師活動: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作曲線運動的物體,速度一定是變化的,換句話說,作曲線運動的物體,一定有加速度。圓周運動是曲線運動,那么做圓周運動的物體,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何來確定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問題。

(二)進行新課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教材 “思考與討論”部分,投影圖6.6-1和圖6.6-2以及對應的例題,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

學生活動:認真閱讀教材,思考問題,選出代表發表見解。

教師活動:傾聽學生回答,必要時給學是以有益的啟發和幫助,引導學生解決疑難,回答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設疑:我們這節課要研究勻速圓周運動的加速度,可以上兩個例題卻在研究物體所受的力,這不是“南轅北轍”了嗎?

點評:激發學生的思維,喚起學生進一步探究新知的欲望。通過發表自己的見解,解除疑惑,同時為下一步的研究確定思路。

學生活動: 思考后,積極發表見解。

教師活動:傾聽學生回答,啟發和引導學生解決疑難,總結并點評。同時引出下一課題。

1、速度變化量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教材 “速度變化量”部分,引導學生在練習本上畫出物體加速運動和減速運動時速度變化量δv的圖示,思考并回答問題:

速度的變化量δv是矢量還是標量?

如果初速度v1和末速度v2不在同一直線上,如何表示速度的變化量δv? 學生活動:認真閱讀教材,思考問題,在練習本上畫出物體加速運動和減速運動時速度變化量的圖示。

教師活動:投影學生所畫的圖示,點評、總結。

2、向心加速度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教材 “向心加速度”部分,投影圖6.6-5,引導學生思考:

(1)在a、b兩點畫速度矢量va和vb時,要注意什么?(2)將va的起點移到b點時要注意什么?

(3)如何畫出質點由a點運動到b點時速度的變化量δv?(4)δv/δt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5)δv與圓的半徑平行嗎?在什么條件下,δv與圓的半徑平行?

學生活動:按照思考提綱認真閱讀教材,思考問題,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上面的推導過程。

點評: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導出過程,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師活動:傾聽學生回答,必要時給學是以有益的啟發和幫助,引導學生解決疑難,回答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師生互動,得出結論:

上面的推導不涉及“地球公轉”、“小球繞圖釘轉動”等具體的運動,結論具有一般性:作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加速度指向圓心。這個加速度稱為向心加速度。

教師活動:勻速圓周運動的加速度方向明確了,它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呢?下面請大家按照課本51頁“做一做”欄目中的提示,在練習本上推導出向心加速度的表達式。也就是下面這兩個表達式:

v2an?

an?r?2

r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做一做”欄目中的內容,邊思考,邊在練習本上推導向心加速度的公式。教師活動:巡視學生的推導情況,解決學生推導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給與幫助,回答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點評:教師要放開,讓學生獨立完成推導過程。有的學生可能會走彎路,甚至失敗,推導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學生親歷推導的過程。

教生互動:投影學生推導的過程,和學生一起點評、總結。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思考并完成“思考與討論”欄目中提出的問題。深化本節課所學的內容。

學生活動:認真閱讀相關內容,思考并回答問題。教師活動:聽取學生見解,點評、總結。

(三)課堂總結、點評

教師活動:讓學生概括總結本節的內容。請一個同學到黑板上總結,其他同學在筆記本上總結,然后請同學評價黑板上的小結內容。

學生活動:認真總結概括本節內容,并把自己這節課的體會寫下來、比較黑板上的小結和自己的小結,看誰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點評:總結課堂內容,培養學生概括總結能力。

教師要放開,讓學生自己總結所學內容,允許內容的順序不同,從而構建他們自己的知識框架。

(四)實例探究

[例]關于北京和廣州隨地球自轉的向心加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它們的方向都沿半徑指向地心

b.它們的方向都在平行赤道的平面內指向地軸 c.北京的向心加速度比廣州的向心加速度大 d.北京的向心加速度比廣州的向心加速度小

【解析】 如圖所示,地球表面各點的向心加速度方向(同向心力的方向)都在平行赤道的平面內指向地軸。選項b正確,選項a錯誤.在地面上緯度為φ的p點,做圓周運動的軌道半徑r=r0cosφ,其向心加速度為

an=rω2=r0ω2cosφ.由于北京的地理緯度比廣州的地理緯度大,北京隨地球自轉的半徑比廣州隨地球自轉的半徑小,兩地隨地球自轉的角速度相同,因此北京隨地球自轉的向心加速度比廣州的小,選項d正確,選項c錯誤.該題的答案為b、d.【答案】 bd 點評:因為地球自轉時,地面上的一切物體都在垂直于地軸的平面內繞地軸做勻速圓周運動,......................................它們的轉動中心(圓心)都在地軸上,而不是地球球心,向心力只是引力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重力),向心力指向地軸,

高中物理加速度教案全冊篇五

運動的描述2 《速度變化的描述──加速度》學案 云南鹽津縣第三中學 蔣顯翠

一、學習目標

1.能記住加速度是表示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能說出它的定義符號、公式單位; 2.能說出加速度是矢量,會根據速度與加速度方向的關系判斷運動性質;

3.能說出加速度的概念,區別速度、速度變化量和速度變化率,能在生活中準確地使用加速度的概念; 4.能用v-t圖象計算加速度的大小,體會數學在物理中的重要性。

二、學習重點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它的定義、公式、符號和單位,知道它是矢量; 2.理解加速度與速度的區別。

三、學習難點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樹立變化率的思想; 2.區分速度、速度的變化量及速度的變化率; 3.利用v-t圖象來分析加速度的相關問題。

四、學習過程導引

(一)速度與速度變化量

1.請你通過數據感知,誰的速度變化快?

方法一: 比較速度變化量 時間 初速度 小型轎車 6s 0 公共汽車 6s 0 時間 初速度 小型轎車 20s 0 旅客列車 500s 0 末速度 30m/s 12m/s 末速度 30m/s 30m/s

速度變化最大 速度變化最快 方法二: 比較時間

2.如表格數據,該如何比較速度變化的快慢呢?

初速度(m/s)末速度(m/s)時間(s)末速度最大 自行車下坡 火車出站 0 0.5 4 6 4

飛機在空中飛行

(二)加速度 1.定義: 2.表達式: 3.單位及符號: 80 80 10

3.為了描述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我們引入了新的物理量──加速度,它該如何定義呢?

請您和同學一起討論:

①有可能出現速度大,加速度小的情況呢?

②有可能出現速度變化量小,而加速度大的情況嗎?

③有可能出現加速度方向與速度變化量方向相反的情況嗎?

④有可能出現加速度增大,而速度減小的情況嗎? 4.平均加速度和瞬時加速度:

①運動物體在一段時間內(或一段位移內)的速度變化量與這段時間的比值叫這一段時間(或這一段位移)內的平均加速度;

②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加速度稱為瞬時加速度。5.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問題與練習”第1題。

(三)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的關系

加速度也是矢量,它不僅有大小,也有方向,方向與速度變化的方向相同。

加速度不變的運動叫做勻變速運動。勻變速運動又分勻變速直線運動和勻變速曲線運動。

1.案例研究:做勻加速運動的火車,在40s內速度從10m/s增加到20m/s,求火車加速度的大小。汽車緊急剎車時做勻減速運動,在2s內速度從10m/s減小到零,求汽車的加速度。分析討論:

①火車40s秒內速度的改變量是多少,方向與初速度方向什么關系?

②汽車2s內速度的改變量是多少?方向與其初速度方向有何關系?

③兩物體的運動加速度分別為多少?方向如何呢?

強調:加速度的正、負號只表示其方向,而不表示其大小。

在直線運動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的方向相同;如果速度減小,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的方向相反。

①勻加速直線運動:v 〉v0,△v為正值,與v0方向一致。

②勻減速直線運動:v〈v0,△v為負值,與v0方向相反。2.加速度和速度的區別:

①它們具有不同的含義:加速度描述的是 的快慢,速度描述的是 的快慢.加速度的大小由速度變化的大小和發生這一變化所用時間共同決定,而與速度本身以及速度變化多少無必然聯系。

②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速度變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為零,速度可以不為零;速度為零,加速度可以不為零。

(四)從v-t圖象看加速度 1.請您閱讀教材后回答下列問題:

①速度—時間圖象描述了什么問題?怎樣建立速度時間圖象?

②圖1.5-3中兩條直線分別是兩個物體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象,通過圖象比較兩物體運動的異同點?

③在圖象中如何表示出物體運動加速度的大小?

④請您和同學一起討論“思考與討論”,然后回答。

(五)當堂檢測

請您完成課本“問題與練習”中的習題。

(六)本節課您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惑?

1.5 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義,知道加速度是矢量。

2.通過對日常生活中有關加速度的實例的分析,進一步體會變化率的概念及表達方式。 3.理解勻變速運動的意義,能用v-t圖象表示勻變速直線運動,并能通過圖象確定加速度。

二、過程與方法

1.經過將生活中的實際上升到物理概念的過程,理解物理與生活的聯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運動.通過實例,引出生活中物體的運動,速度存在增加和減少的現實,提出為了描述物體運動變化的快慢,引入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幫助學生學會分析數據,歸納總結得出加速度.

3.教學中從速度一時間圖象的角度看物體的加速度,主要引導學生看傾斜直線的“陡度”(即斜率),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應用數據求加速度.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利用實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勵學生的探索精神。

2.領會人類探索自然規律中嚴謹的科學態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對人類認識世界的意義,培養學生區分事物的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3.培養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動與他人合作,勇于發表自己的主張,敢于放棄自己的錯誤觀點. [教學重點]

1.速度的變化量、速度的變化率的含義。2.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教學難點]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樹立變化率的思想. 2.區分速度、速度的變化量及速度的變化率. 3.利用圖象來分析加速度的相關問題.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起動的車輛 小轎車 火車 0 摩托車 0 0 初始時刻的速度(m/s)30 20 20 10

可以達到的速度(m/s)

起動所用的時間(s)50 600 教師引導學生三種車輛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分析比較發現:三種車輛的速度均是增大的,但它們速度增加得快慢不同。我們知道運動快慢用速度來比較。那么,如何比較不同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呢?如何描述?

二、新授

(一)加速度

提問: 速度的變化量指的是什么?

(速度由 經一段時間 后變為,那 的差值即速度的變化量。用 表示。)提問: 越大,表示的變化量越大,即速度改變的越快,對嗎?為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得出: 要比較速度改變的快慢,必須找到統一的標準。也就是要找單位時間內的速度的改變量。為此,我們引入加速度的概念。

1.加速度的定義:速度變化量與發生這一變化所用的時間的比值

2.物理意義: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3.單位:米/秒2(m/s2)

就像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那樣,加速度也有平均加速度與瞬時加速度之分。4.平均加速度和瞬時加速度:

①運動物體在一段時間內(或一段位移內)的速度變化量與這段時間的比值叫這一段時間(或這一段位移)內的平均加速度。②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加速度稱為瞬時加速度。

(二)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的關系

加速度也是矢量,它不僅有大小,也有方向,方向與速度變化的方向相同。

加速度不變的運動叫做勻變速運動。勻變速運動又分勻變速直線運動和勻變速曲線運動。

[例題1]做勻加速運動的火車,在40s內速度從10m/s增加到20m/s,求火車加速度的大小。汽車緊急剎車時做勻減速運動,在2s內速度從10m/s減小到零,求汽車的加速度。

分析:由于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所以我們計算的時候必須先選一個正方向。一般選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分析討論:

(1)火車40s秒內速度的改變量是多少,方向與初速度方向什么關系?(2)汽車2s內速度的改變量是多少?方向與其初速度方向有何關系?(3)兩物體的運動加速度分別為多少?方向如何呢?

分析(1)物體:物體作勻變速直線運動,40秒內屬于的改變量為,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方向 方向相同,即 與 方向相同。

分析(2)物體:物體作勻變速直線運動,5秒內速度的改變量為,說明 與 方向相反。,說明 方向與 方向相同,與 方向相反,作勻減速直線運動。

強調:加速度的正、負號只表示其方向,而不表示其大小。總結:

在直線運動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的方向相同;如果速度減小,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的方向相反。勻加速直線運動:,為正值,與 方向一致。勻減速直線運動:,為負值,與 方向相反。加速度和速度的區別:

①它們具有不同的含義:加速度描述的是速度變化的快慢,速度描述的是位移變化的快慢.加速度的大小由速度變化的大小和發生這一變化所用時間共同決定,與速度本身以及速度變化多少無必然聯系。

②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速度變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為零,速度可以不為零;速度為零,加速度可以不為零.

(三)從v-t圖象看加速度

學生觀看教材,教師引導學生回答下列問題:

(1)速度—時間圖象描述了什么問題?怎樣建立速度時間圖象?(2)圖1.5-3中兩條直線分別是兩個物體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象,通過圖象比較兩物體運動的異同點?(3)在圖象中如何表示出物體運動加速度的大小? 明確:在v-t圖像中,圖像的斜率在數值上等于加速度.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像是一條直線,直線的斜率的數值等于其加速度.

速度一時間圖象是描述速度隨時間變化關系的圖象,它以時間軸為橫軸,以縱軸為速度軸,在坐標系中將不同時刻的速度以坐標的形式描點,然后連線,就畫出了速度一時間圖象。

a直線的傾斜程度更厲害,也就是更陡些,而b相對較平緩。所以a的速度變化快,即a的加速度大,b的速度變化慢,加速度小.還可以用加速度的定義式a=△v/△t來定量求加速度,從而比較加速度的大小。

三、視野拓展

1、加速度與糖尿病患者

前不久,一名由昆明飛往武漢的旅客,剛下飛機就一頭栽倒在候機樓大廳門口,昏了過去。由于患者系獨自外出,身邊沒有同伴,病史無從詢問,給診斷救護工作帶來非常大的困難,在醫護人員的努力下,終于明確診斷其為病死率十分高(40%~70%的死亡率)的“糖尿病高滲性昏迷”,經過搶救患者才脫離危險。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該患者平常僅出現多飲多尿,并沒發現自己患有糖尿病。在乘機前幾天一直腹瀉,在飛機上由于暈機發生劇烈嘔吐,從而導致身體嚴重脫水。我們知道,在飛機起飛和降落以及氣流導致的飛機顛簸時,人體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重力和加速度作用的變化。實驗證明,在加速度作用下,血糖濃度升高,糖原含量降低。動物試驗證明,在高空氣壓降低缺氧時,糖的異生作用增強,血糖升高。患者在以上多因素的作用下,血糖較正常高出近5倍,從而出現高滲性昏迷,差點危及生命。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選擇航空旅行時一定要多加注意。

2、沖擊性加速度或過載對全身作用的機制

沖擊性加速度或過載對人體的影響與持續性加速度不同,它主要不是引起血液動力學改變,而是引起疼痛,短暫意識喪失和各種機械性損傷,如組織器官變形、撕裂及破壞等,嚴重時可致死亡。其影響的程度除了與沖擊過載峰值、作用時間、過載速率3個基本參數有關外,還與過載作用的方向、人的體位、束縛狀況等因素有關。

載人飛船在各個不同的飛行階段中,加速度的變化很大。火箭起飛時,加速度很小,隨著火箭不斷上升,推進劑逐漸消耗,加速度就越來越大,在火箭熄火瞬間達到最大值。在飛船返回時,脫離軌道,再入大氣層時,又將遇到巨大的峰值減速度。在加速度或減速度值超過一個重力加速度(g=9.8m/s2)時,因慣性力而受到很大的過載,人變重了,這種現象稱為超重。60年代的載人飛船,在上升段的最大加速度是8g,返回艙的最大減速度約10g。超重對人體的影響與它的作用方向有關。在飛船上升時,主要影響是頭部血壓降低,下肢血壓升高,視覺減退。返回艙進入大氣層時,會導致航天員頭部充血。

高中物理加速度教案全冊篇六

[教案2-5-]

速度改變的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

一、教學目標

1.理解速度是矢量,速度變化量是速度的矢量差。

2.掌握加速度的概念,會區分速度、速度變化多少和速度變化快慢

這幾個概念。

3.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會計算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 4.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能力。

二、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

(1)速度變化量△v是速度的矢量差,v0、vt、△v之間的關系符合平行四邊形法則,而不能認為△v是vt 和v0的代數差。

(2)加速度是速度的變化率,它描述速度變化的快慢和方向。2.難點

(1)學生不習慣矢量概念,難以理解vt與v0的矢量差,需要通過生動的實際例子加以說明。

(2)區分速度、速度的變化量及速度的變化率。

三、教具

1.微機及演示速度變化量△v的電腦軟件。 2.帶滑輪的長木板、小車及硅碼等。

四、主要教學過程設計 1.引入

明確速度v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它既能說明物體運動的快慢,又能說明物體運動的方向,是個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為達到上述目的,可提問學生:“某人放學走出校門,為說明他出門后的運動狀況,你必須說清哪些問題?” 2.教學過程

(1)通過運動的合成建立速度變化量△v的概念。

提問:①一輛小車以2m/s的速度向東運動,車上有只小蟲在睡覺,小蟲對地的速度是多少?

答:2m/s。(必須說明方向,即2m/s,向東)

②某時刻小蟲醒來,在車里爬。如果經過一段時間后,小蟲對車的爬行速度達到了穩定的1m/s,這時小蟲對地的速度是多少? 有人會回答 3m/s,有人說還可能是 1m/s。讓學生先不要爭論答案的正誤。

解釋:一個物體原來有一個速度,我們可以稱之為初速度v0,小蟲睡覺時只有一個隨車的速度,即v0。后來它除去原來的速度又“多”出來一個速度,多出來的這個速度,即增加的速度叫速度的增量或速度的變化量,用△v表示。

現在小蟲的初速度是2m/s向東,速度的變化量是1m/s,它的末速是多少呢?大家有爭議。先來看電腦演示。分別演示小蟲向東爬、向西爬、向上爬的情況。說明:大家爭議的原因是不知道速度變化量的方向。再根據小蟲爬的方向,在屏幕上看vt大小。

由圖示總結出v0、△v、vt間的平行四邊形法則。給學生v0、vt,要求用平行四邊形法則求△v。要求學生板演,教師指正。(2)建立加速度的概念

提問:甲車的速度變化了5m/s,乙車的速度變化了4m/s,誰速度變化的多?誰速度變化的快?

說明:若要比較速度變化快慢,不僅要知道速度變化量△v,還要知道完成這一速度變化所用的時間△t,比較時要看單位時間內的速度

度變化的平均快慢。

提問:平均加速度只能反映物體在一段時間內速度變化的平均快慢,若要求物體在某一時刻的速度變化快慢又該怎么辦呢?

講解:我們可以在這一時刻附近取一小段時間,求這一小段時間內的平均加速度。這個平均加速度比較接近要求的瞬時加速度,而且所取的時間段越短,平均加速度就越接近瞬時加速度,當所取的時間段△t足夠短時,平均加速度就足夠接近瞬時加速度,在物理上我們稱這個平均加速度就是瞬時加速度。

度。

加速度是個矢量,它的大小是單位時間的速度變化量,反映的是速度變化的快慢,它的方向是速度變化的方向。它的單位是m/s2。(3)勻變速直線運動

提問:若某汽車一直向東行駛,頭2s和后2s的速度變化量都是5m/s,我們可否說該車在這4s內的加速度不變?

通過問答要求學生明確:只有物體在任何相等的時間內速度變化都相同,才能說物體的加速度不變。

物體在一段運動過程中加速度不變,說明它的速度變化是均勻的,這種運動稱為勻變速運動。

定義:勻變速直線運動:如果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且加速度不變,這種運動稱為勻變速直線運動。(4)鞏固練習

①帶領學生閱讀課本(人教版,必修第一冊)第58頁的加速度表,了解生活實際中某些物體可能產生的加速度。②回答兩個小問題: a.勻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是多少? 明確:勻速運動的加速度是零。

b.高速公路上,一輛轎車勻速飛馳。路邊,一只蝸牛抬腳開始爬。轎車和蝸牛,誰速度大?誰加速度大?

明確: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③計算勻變速運動的加速度

一艘輪船速度由向東的3m/s變成向南的4m/s,歷時10s,若該輪船做的是勻變速運動,求它的加速度。

說明:求加速度時,△v一定是末速和初速的矢量差,并要算出加速度的方向。④演示實驗并討論

通過討論,帶領學生分析比較速度變化量大小和加速度大小 演示:第一次用一個鉤碼,第二次用三個鉤碼都將小車 由靜止開始從板的左端拉至右端。提問:①哪次小車到達右端時速度大? ②哪次小車速度變化大?為什么?

要求學生會說出,兩次初速都一樣,是0,末速大的,速度變化大。

③如果認為小車兩次做的都是勻變速運動,哪次小車的加速度大?為什么?

此問針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求他們能分析出:兩次車都是從板的左端運動到右端,在運動過程中,第二次比第一次各點的速度都大,走相同的路程第二次比第一次所用時間要短(直接從演示中也可觀察、感覺到),即△t2>△t1,再根據第二問中△v2>△v1,可知a2>a1。3.課堂小結

本節課學習了速度變化量、加速度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等概念。大家一定要掌握速度變化量是末速與初速的矢量差,而速度大的物體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變化量大的物體加速度也不一定大,牢牢掌握加速度定

五、說明

本節教案與課本上最大的不同是突出了加速度這一概念的矢量意義,因此必須引入矢量△v,突出v0、vt、△v之間符合平行四邊形法則關系。這樣才能在學生頭腦中建立加速度的矢量性,為學生今后學習曲線運動打下基礎。

(北京師大附中王莉蘋)

高中物理加速度教案全冊篇七

1.5 速度變化的快慢-加速度

★新課標要求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義、公式、符號和單位,能用公式 a =?v進行定量計算。?t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改變量與加速度的區別。

3、知道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能從勻變速直線運v-t圖象理解加速度的意義。

(二)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利用物理語言分析、思考和辨析的能力。

2、幫助學生學會分析數據,歸納總結得出加速度。

3、培養學生的閱讀自學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利用實例動畫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勵其探索的精神。

2、培養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動的與他人合作,勇于發表自己的主張,勇于放棄自己的錯誤觀點。

★教學重點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樹立變化率的思想。

2、利用圖象來分析加速度的相關問題。 ★教學難點

1、為什么要引入加速度的概念,理解它的意義。

2、加速度的矢量性。

★教學方法

1、創設情景,導入目標,自主分析-積極探索-表達交流,得出加速度的概念;

2、通過分析,強化訓練,使學生真正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利用多媒體投影播放小汽車、火車、飛機等錄相,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誰的速度“增加”得快?如何來表示增加的快慢?引入加速度。

(二)進行新課

1、對加速度概念的學習

教師活動:多媒體展示以上三種交通工具的速度達到100km/h所用的時間,啟發學生如何表示誰的速度增加的快。

學生活動:同學間展開討論、思考。

教師活動:幫助總結。速度的變化量與發生這一變化所用的時間的比值來體現“速度增加的快慢”,用“加速度”來表示。公式為

a??v ?t學生活動:記憶,反思,討論,體會。教師活動:提出問題:

1、導出加速度的單位是什么?

2、加速度是一個怎樣的物理量?

學生活動:分組展開討論,積極的思考,選出代表回答。教師活動:幫助總結。加速度是矢量,大小可以用公式a??v來求。它的方向呢? ?t學生活動:相互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

教師活動:幫助學生總結:加速度的方向就是速度變化的方向。在加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的方向相同。在減速直線運動中與速度的方向相反。提出問題:請以身邊熟悉的物體的運動為例進行說明。

學生活動:以汽車等交通工具的啟動和剎車為例相互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

2、從v-t圖象來研究加速度 教師活動:提問-討論-投影

(1)在勻速運動中,v恒定,加速度為零。

(2)在勻變速運動中,v隨著t的變化而變化,加速度為一定值。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直線的陡度(斜率)表示加速度,加速度大,陡度大;加速度小,陡度小。

學生活動:學生討論,建立勇于放棄和修正自己的錯誤的觀點。教師活動。依據圖形確定加速度的大小。

學生活動:獨立作答,相互討論,正視和改正自己的錯誤。

教師總結:在日常生活中,對于物體可以問它走了多遠,這是路程的概念;可以問它走的多快,這是速度的概念。然而我們的生活中,沒有與加速度對應的詞語,生活中一般只有籠統的快和慢。這里有時指速度,有時指加速度,讓學生多舉例,激發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活動:總結后作答,其他同學做補充。

(三)課堂總結、點評

加速度是力學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力和運動聯系的紐帶,掌握它對今后的學習有重要作用。

對加速度的理解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突破:①從加速度的定義和物理意義來理解,加速度是用比值來定義的,它是表示質點的速度隨時間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等于質點速度對時間的變化率。②從加速度的矢量性來理解,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合外力方向決定(在牛頓第二定律中會有更精確的敘述),加速度的方向決定質點速度的變化量?v的方向。當質點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加速度方向是不變的;當質點做一般變速運動時,加速度方向可能發生變化。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沒有必然聯系。

③從加速度的數值上來理解,當質點做勻變速直線直線運動時,加速度在數值上與質點單位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量相等。

④從加速度與運動的關系來理解,若a與v同向則加速;若a與v反向則減速。a恒定(大小、方向均不變),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a>0勻加速,a<0勻減速。

(四)實例探究

☆關于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例1]下列關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加速度在數值上等于單位時間里速度的變化

b.當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同且又減小時,物體做減速運動 c.速度方向為正,加速度方向為負

d.速度變化越來越快,加速度越來越小

解析:由加速度公式a??v,可知,加速度在數值上等于單位時間里速度的變化。故?ta正確。當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同時,速度增大。故b錯誤。速度方向為正,加速度方向可以為正(速度增加)也可以為負(速度減小),故c錯誤。加速度表征速度變化的快慢,速度變化越來越快,加速度越來越大。故d錯誤。

答案a ☆區別速度與加速度(兩個快慢)

[例2]關于速度和加速度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速度變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變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變,速度方向也保持不變 d.加速度大小不斷變小,速度大小也不斷變小 讀題指導:(1)對于速度,要明確v,δv,δv/ t的區別;(2)速度v與加速度a都是矢量,要注意其方向性。

解析:“速度變化得越多,是指δv越大,但若所用時間t也很大,則δv/ t就不一定大,故a錯。

“速度變化得越快,是指速度的變化率δv/ t越大,即加速度a越大,b正確。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變,速度方向可能變,也可能不變,當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時,v=0以后就可能反向運動。故c錯。

物體在運動過程中,若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盡管加速度在變小,但物體仍在加速,直到加速度a=0時,速度就達到最大了。故d錯。

答案b ☆速度圖象中加速度的應用

[例3]如圖所示是一個物體向東運動的速度圖象。由圖可知在0~10s內物體的加速度大小是,方向是

;在10-40s內物體的加速度為,在40-60s內物體的加速度大小是,方向是

解析:在0-10s內由圖象可以看出速度是增加的:由0增至30m/s,因此其加速度大小為30m/s2=3m/s2。這段運動是加速運動,故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同,向東。在0-40s內,10速度為30m/s不變,故其加速度為0;在40-60s內,速度由30m/s變為0,是勻減速運動,其加速度大小為1.5m/s2,方向與運動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3m/s 與速度方向相同

0

1.5m/s

2與速度方向相反 ★課余作業

1、思考p30“思考與討論”欄目中提出的問題。

2、完成p31“問題與練習”中的問題。

3、閱讀教材p31“科學漫步”《變化率》短文,思考并回答文后提出的問題。 ★“問題與練習”參考答案

1、a型號:平均加速度為2.46m/s2 b型號:平均加速度為2.10m/s2 c型號:平均加速度為1.79m/s2

2、a:有,如:勻速運動的汽車。

b:有,如:一輛汽車用1分鐘時間從靜止加速到100km/h;另一輛汽車用11秒時間從靜止加速到80km/h

c:有,如:一輛向西行駛并在急剎車的汽車。

d:有,如:一輛汽車從靜止開始加速行駛的過程中,司機逐漸減小油門,汽車速度逐

漸增加,但加速度越來越小。

3、a的加速度最大,因為在相同時間內,a的速度變化最大。 a的加速度為0.625 m/s2,加速度與速度同方向。b的加速度為0.083 m/s2,加速度與速度同方向。c的加速度為-0.25 m/s2,加速度與速度反方向。

x3?10?

24、解析:過第一個光電門時的速度可為v1??m/s?0.103m/s

?t10.29x3?10?

2過第二個光電門時的速度可為v2??m/s?0.273m/s

?t20.11所以a?v2?v10.273?0.103?m/s2?0.048m/s2 ?t3.57★教學體會

思維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靈魂,是物理教學的根本;親自實踐參與知識的發現過程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關鍵,離開了思維方法和實踐活動,物理教學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學生素質的培養就成了鏡中花,水中月。

★資料袋

法國大數學家、物理學家帕斯卡從小不僅喜歡問為什么,還特別喜歡自己去鉆研。找出問題的答案。

他小時候有一次在廚房玩,聽到廚房里的師傅把盤子弄的叮叮當當的響,這種聲音響了千百年,誰都認為,刀碰到盤子總會要響的。

可是這平常的聲音卻使他著了迷,他想,要是敲打發聲的話。為什么刀離開盤子后聲音不會立即消失呢?他回到家后自己作了實驗,他發現盤子被敲擊后,聲音會連續不斷,但只要用手一按盤子邊,聲音就立即消失,并且他還感受到了盤子的振動。由此他明白了聲音最要緊的是振動,不是敲打。打擊停止了,只要振動不停止,就能繼續發出聲音來。

這樣他11歲就發現了聲學的振動原理,開始了科學的探索。他能夠在16歲就發表數學論文,22歲就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機械計算機,24歲研制成著名的真空實驗??這與他從小愛動腦筋是分不開的。

所有的科學家都具有這樣高尚的品質——好奇,搞不明白不罷休,持之以恒。

同學們。只要我們把科學家這些良好的品質應用到我們的物理學習中。相信我們就一定能把物理學的很棒!!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性网|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首页 | 一级毛片在线观看视频 | 黄色污污 | freexxxx性大陆另类 |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 看a级片| 热久久国产 | 成人涩涩网站 | japan高清日本乱xxxx | 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观看的黄色网址 | 高清一级做a爱过程不卡视频 | 丝袜制服国产 | 男女毛片 | 欧美色成人tv在线播放 | 高清一级毛片一本到免费观看 | 羞羞视频在线看免费 | 美日韩三级| 黄色片毛片 |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 日操操 | 欧美天堂色| xxx性欧美在线 | 窝窝午夜看片免费视频 | 久久久99视频 | 一级理论片免费观看在线 | 国产免费人成在线看视频 | 黄色成人在线视频 | 一本大道香蕉高清视频在线 | 日本久色 |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亚洲 | 91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天堂网中文在线 | 久久五月天综合 | 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经典网 |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 刺激花蒂抽搐视频在线看 | 亚洲一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