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福建土樓導游詞200字篇一
現在我們正駛向福建土樓景區。福建土樓是2008年7月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土樓是中國一種典型的民居,有各種形狀散落在南靖大地上,就象一顆顆璀璨的明珠。讓我們猜猜土樓都有什么形狀的?
現在我們來到了福建土樓標性建筑物——田螺坑土樓群。田螺坑是個充滿傳說的好地方,顧名思義,大家就會聯想到田螺姑娘。他們的先祖為了躲避戰亂,走到這個地方時,發現這里風景秀美,是塊風水寶地,而且地里有很多的田螺,于是就在這里安家立業、開基傳延。下面就是觀景臺,可以看到土樓群的全貌。田螺坑土樓群是由四座圓樓和一座方樓組成的,其中有一座是橢圓形的,方樓在中間,看起來就象“四菜一湯”。
各位游客,我們前面的就是裕昌樓。這座樓的東邊向外傾,看起來就象倒塌下來,而它的西邊每根柱子都是斜的,歪歪扭扭,所以大家都叫它“東倒西歪”樓。
各位游客,我們眼前這個美麗的小山村叫做塔下村。一條小溪從村中穿過,房子沿溪而建,象江南的周莊一樣,是個標準的山中水鄉,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村。村邊有座祠堂,叫德遠堂,是客家人張氏家廟。祠堂間樹著21根石旗桿,旗桿上面有的雕著獅子,有的雕著毛筆尖,據說只有事業有成的人才能樹旗桿,雕獅子的表示是武官,雕毛筆尖的是文官。
各位旅客,今天的旅程就要結束了,相信大家有了不少的收獲,希望大家以后常常想起南靖的土樓,常來看看!在這里,小徐祝大家旅途愉快!
福建土樓導游詞2親愛的游客朋友們:你們好!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洪,大家可以叫我洪導游。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參觀南靖土樓。在參觀過程中,希望大家不要亂扔垃圾,做個文明人,謝謝配合!
我們首先參觀的景點是田螺坑土樓群。大家看,四座圓樓簇擁著一座方樓,像是一朵怒放的梅花,美妙絕倫。田螺坑土樓群又名“四菜一湯”?!耙粶笔侵虚g的方形土樓,叫步云樓,寓意子孫后代從此發跡,讀書中舉,仕途步步高升,青云直上。圍著它的便是和昌樓、振昌樓、瑞云樓和文昌樓這“四菜”。它們都是圓形土樓,就像盛著菜的四個圓形盤子。游客朋友們,請回想一下家里餐桌上湯碗、菜盆的擺法,再看看“四菜一湯”,是不是很相似呢?大家可以摸一摸土樓的墻壁,是不是非常堅固?這是為了抵御外來入侵者。由此可見,修筑土樓的古代勞動人民是多么有智慧啊!
接下來我們要參觀的景點是中華第一奇樓——裕昌樓。裕昌樓是現存福建最古老土樓之一,建于元末明初,為劉、羅、張、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建造,因此整座樓分為了間數不等的五大卦。這座土樓建成后不久,樓內回廊木柱便開始從左向右傾斜,最大傾斜度為15度,看起來搖搖欲墜,但經受七百年風雨侵蝕和無數次地震的考驗,至今依然如故,有驚無險,所以裕昌樓又稱“東倒西歪樓”。大家請不要攀登,可以拍照留戀。
今天的觀光游覽就要結束了,希望這次“南靖土樓之旅”能給大家留下永恒的回憶!
福建土樓導游詞3大家好!我是你們游覽永定土樓的導游。很高興能與大家共渡這美好時光!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導。
大家跟我來,我們今天參觀的永定土樓,它位于福建省龍巖市,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山區居民建筑,是我國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分為方形和圓形兩種,其中圓樓有360座,方樓有4000多座。因為其大多數是福建客家所建,所以又稱“客家土樓”。
大家看,我們前面的這座土樓就是最富麗堂皇的圓樓——振城樓。它依山而建,占地3000平方米。讓我們來摸摸這土樓的墻壁,是不是很堅硬?它可是用生土、糯米飯等材料經過反復地揉、壓建造而成。土樓還有非凡的功能:它有一扇大而厚的鐵門,可以防止火燒,它還防煙,因為在門的上面有一條長長的水渠,如果有濃煙,這些水就可以凈化空氣;它還有防震的功能,因為這土樓的墻壁是向內的傾斜的,就產生了一種天然的向心拉力,地震時,如果土樓被震出了大口子,那么裂縫也會慢慢地復合。
再看這兩邊的小房子,它們分別是私塾和煙廠,用來教學和制卷煙的。看來古代人是很聰明的,知道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經濟。大家看,在振成樓的正門口,掛著一副有名的對聯:振作哪有閑時,少時壯時老年時,時時須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要關心。這就是“振成”的來歷。下面,大家自由活動一會。
我們今天的永定土樓之游就到這里,祝大家旅途愉快!
福建土樓導游詞4各位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陽光旅行社的導游,我姓吳,大家可以叫我小吳。非常感謝大家給我這次機會,我一定盡力為大家服務,讓大家在南靖度過愉快的一天。
南靖號稱“土樓王國”,成千上萬的土樓像天上掉下的飛碟,地上長出的蘑菇,這些土樓點綴在山谷間、溪岸旁、田野上,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現在我們要去游覽的是田螺坑土樓群,它是“土樓王國”里最美、最具特色的一處絕景。
現在我們已經到達目的地,請大家隨我一同到上觀景臺,去領略田螺坑土樓那璀璨奪目的風采。
田螺坑土樓群由五座土樓組成,中間一座為方樓,圍繞四周的有三座圓樓和一座橢圓樓。站在這里往下俯瞰,像一朵盛開的梅花點綴在大地上。如果我們站在坡底的公路上抬頭往上看,田螺坑土樓群猶如西藏的布達拉宮莊嚴肅穆。
現在請與我一同到土樓中去走一走,看一看。
大家請看,位于土樓群中間的是步云樓,右上方的是和昌樓,左下方的是瑞云嘍,右下方的是振昌樓,最下方的則是文昌樓。這五座土樓都是土木結構,每座土樓都只有一個大門,進入大門是寬敞的天井,一層是廚房,二層是倉庫,三層是臥室。樓里的生活設施齊全,幾百年來,這五座土樓里的人們不分輩分大小,一律平等,和睦相處,其樂融融。曾有一位教授這么說:“沒有看到田螺坑土樓群,不算真正看到土樓。”
各位游客朋友們,我們就要結束這次田螺坑土樓群之旅,如果田螺坑土樓群給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你還沒有看夠,那么歡迎您有機會再來!
福建土樓導游詞5大家好!我是燦爛陽光旅行社的導游,我叫林以寧。今天,就由我帶領你們去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地——土樓。
沿途滿眼青山綠水。風景如詩如畫,讓我們感受到了桃園般的民居風光。這里的山郁郁蔥蔥,這里的樓方方圓圓,呈現在你面前的是中國最美麗的土樓群,年代最久遠和結構最特殊的圓土樓,也是中國最完整的客家民俗博物館——集慶樓。集慶樓,建于永樂十七年(公元一四一九年)。集慶樓共四層,設有九個t望臺。
七十二道樓梯和二百零六間房,整座圓樓不用一枚鐵釘,竟也穿越了近六個世紀的風霜雪雨,其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無與倫比。集慶樓里收藏了一萬余件的民俗文物,我們將在短時間里初步了解土樓建筑的歷史淵源和客家民俗的文化的博大精深。一曲曲悠揚的民歌在集慶樓里蕩漾著。
“圓圓的土樓,圓圓的家,圓圓的山村,圓圓的畫……”如果你想讓自己有個旅游勝地,那么,你就到中國最美麗的土樓群――初溪來,古鎮純樸的民風,千古依舊的土樓神韻,將伴你走過融山水,人文于一體的心旅歷程。
福建土樓導游詞6旅客們好!我是你們這次旅程的導游盧xx,你們可以叫我盧導。這就是這次旅游的景點——福建土樓。
福建土樓故里南靖縣擁有各類土樓一萬五千多座,其中大造型土樓一千三百多座,堪稱“土樓王國”。其中,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懷遠樓、和貴樓這“兩群兩樓”還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下面,我們去裕昌樓,隨我來!
看到了嗎?這就是裕昌樓。裕昌樓也叫東倒西歪樓,顧名思義,他是歪斜的,不過神奇的是,從外觀上看不出它是歪斜的,讓我們進去看個究竟吧!大家不用慌,它這個樣子已經六百多年了,全樓回廊的支柱左傾右斜,最大的傾角達到十五度,好像弱不禁風的樣子,怎么樣?有點神奇吧?接下來,我們去承啟樓看看。
看,這就是承啟樓,它是內通廊式圓樓的典型,外徑六十二點六米,由四個同心圓的環形建筑組合而成。外環樓底層作為廚房,二層是谷倉,三、四層做臥房,全樓共有三百多間房。若要在每個房間都住上一宿,要花近一年時間,可見承啟樓的規模之巨大。
據說呀!這些建造土樓的資金是從海盜死刑處理地挖出來的,有整整八麻袋白銀呢。
下面是你們的自由活動時間,請大家保管好各自的財物,注意環保,下午五點整在這集合,祝大家玩的開心!
福建土樓導游詞7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導游。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到海西的名勝古跡去參觀。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是我們共同度過這一美好的時光。海西有許多風景名勝,如:連城冠豸山,客家土樓等等。想去看看嗎?那就let’s go吧!
這次,讓我們來目睹號稱“活著的世界遺產”——永定土樓吧!見識見識蘊藏在土樓中的客家文化。我們現在即將前往的就是客家土樓,利用這一段時間,我向大家簡短的介紹一下客家土樓??图彝翗亲湓诟=垘r的永定地界,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的山區民居建筑,是我國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冬暖夏涼,是一種十分獨特的建筑。
看呀,那一座座土樓群,最顯眼的要數圓形的了,真像古代官員帽,在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似乎想讓我們也來沾點官運。圓形土樓是客家人的民居。圓樓一般由二、三圈組成,由內到外,環環相套。
土樓是中華文明的寶貴遺產,體現了民族的智慧和悠久的文化。在永定的崇山峻嶺中,點綴著數以千計的土樓,這就是被譽為“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的客家民居。遠遠望見的圓形圍屋,令人禁不住發出感嘆——“天上掉下的飛碟,地下冒出的蘑菇”。據說,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的間諜衛星對中國進行拍照偵察,驚訝地發現在我國福建省的山區里分布著很多的不明大型建筑,或圓或方,經過分析認為是“導彈發射基地”,中國的軍事實力不可小覷。直到中美建交后,美國人才知道所謂的“導彈發射基地”實際上是客家典型的民居——土樓哩!
我蹦蹦跳跳地向前走,邊走邊介紹——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富麗堂皇的土樓王子“振成樓”!那圓形的土樓,像碟子、像城堡、像鐵環……走近振成樓,可以看見那是用泥土石筑成的土木結構建筑,盡管沒有鋼筋水泥,但是牢固如石。墻體最厚達一米多,歲月在土墻上留下了裂紋,讓土樓顯得更加古樸。站在振成樓門口,后面有山,前面有花壇、有竹林、有小溪,花草相映,流水潺潺,在蔚藍色的天空映襯下,在“啾啾”的知更鳥歌聲中,在微風習習的天然空調,放眼四周,如同一幅仙境般的美麗畫卷鋪展開來!
振成樓主要由內外兩個圓樓組成,形成樓中有樓,樓外有樓的樓勢,十分壯觀。外樓有四層,每層有好多間,高層有開窗戶,除了用于通風外,在古代還可以用來防敵;底層是廚房和餐房,還有洗澡房、養畜圈,最為神奇的是,底層有兩個井,一邊清澈,一邊渾濁,因此被人們稱為“陰陽井”;二層是糧倉庫,三、四層是臥室。每層的樓道地面都鋪了青磚,以起到隔音效果和防火作用;整層樓由八個單元組成,每單元設一處的樓梯,單元與單元之間有門相通,它的絕妙之處是單元與單元之間是隔火墻,一處失火,不會遭及全樓;樓的大門用約十厘米厚的木制成,外釘鐵板,可以防御敵人進攻,即使敵人用火攻也將無可奈何;而一旦盜賊入屋,就可把單元門“咚”地一關,便成了個甕中捉鱉。有防火防敵防地震功能的土樓,真的一點不“土”呢!
土樓村山青水秀,沒有大城市的喧囂和嘈雜;這里彎彎曲曲的石徑古道,街道上的茶樓店鋪,客家屋內的繚繞炊煙等,無處不展現出一幅永定鄉鎮的民俗風情圖,給人一種古樸而又新奇的感受。此外,還有土樓王——承啟樓、土樓公主——振福樓,最小的土樓——如升樓呢!
這次就先介紹到這兒吧!當然,我們海西還有著許多名勝。置身于高大堅固而神奇的土樓中,站在巍峨秀麗的冠豸山中,莊嚴神圣的古田會址前,你難道不為海西自豪嗎?
歡迎你再來海西旅游,我再逐一為你介紹!
福建土樓導游詞8各位游客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我代表旅行社歡迎大家來到被譽為“神話般的山區建筑”的南靖土樓群進行參觀游覽。先做一下自我介紹,我是中國國際旅行社的專職導游。我姓陳,名xx,大家叫我小陳或者陳導都行。我旁邊這位是我們的司機王師傅,王師傅呢是有多年開車經驗的老司機。今天都由我和王師傅為大家服務,希望我們的工作能得到各位的大力支持,也希望我們的服務,能使您的土樓之行留下美好的回憶。提前預祝大家旅途愉快。
福建土樓產生于宋代時代,明、清朝時期逐漸成熟,并一直延續至今。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依山就勢,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筑規劃的“風水”理念,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御性強的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筑模式。福建土樓的建筑材料甚為奇特,由粘土、糯米、紅糖、竹片、水組成,建成的土樓冬暖夏涼,具有很強的抗臺風、抗地震能力。2008年07月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0被列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2011福建土樓·南靖景區再獲殊榮,成功晉級國家5a級景區。
好的,各位游客朋友們現在我們就要到達這次的旅游目的地裕昌樓了,請各位游客朋友們在下車前注意檢查一下自己的行李物品,關好車窗,有次序下車,另外也請大家記住我們的車形是藍色金龍大巴,車牌號是閩axx。
大家現在看到的“裕昌樓”了,它的外墻斑駁陸離,像個飽經風雨的老者!這幢土樓建于1308年,至今已有700年的歷史了。是土樓王國現存最古老的土樓了!圓形,分為五層,每層54開間,共270間。
其中這幢土樓有三大特點:
1、不是一姓一宗所建,而是五個姓氏,相當于我們現在“集資房”;你出多少錢,建多大的房,也就住多大的房。據史料記載遷于此地的劉氏五世劉永祿召集羅、張、唐、范四姓族人,商議共建一座大土樓。每個姓氏按所需房間,劃分為五片區,大片區13個開間,小片區9個開間,每片區設一部樓梯,外墻設五個瞭望臺,體現了土樓設計理念上五行居住哲學,企求五谷豐登、五福臨門的美好愿望!
大家可以看到土樓的第五層比較破,空蕩蕩的,這一層幾百年來都沒有裝修。這座土樓人口最多時也才300多人,由于人口沒有增添,所以五樓也就沒有裝修,閑置了六七百年。特別是羅、張、唐、范四姓族人發展更慢,后來干脆他們就把房間轉賣給劉姓族人,所以裕昌樓就由劉姓族人世代居住,到現在已經繁衍了二十五代。大家要注意一下,為了保護土樓,這里是不允許游客上樓的,大家可要抑制一下哦!
2、大家進了大門看到中庭還有一座圓樓,是全樓的中心,也是社會活動的場所,上堂即祖堂!祖堂大門朝東,有“紫氣東來”的含義。門內地板上,用鵝卵石鑲嵌成五行圖案——金(△)、木(+)、水(≈)、火(m)、土(∧),這些象形文字是中國建筑文化內涵豐富的表現!它們若隱若現,神秘莫測;既是避邪符號,又可能代表五個姓氏的業主。祖堂有三個門,正門是喜門、左邊是生門,右邊是喪門。從這三門出入有嚴格樓規民約:凡辦喜事或求神拜佛從喜門進出;凡祈求小孩平安長大,有所作為,從生門進出;凡辦喪事從死門進出。
我們今天來考察、參觀,是好日子,當然要從喜門入,喜門出,圖個吉利!好不好呀?出了生門,大家可以看到旁邊的井水,現在的井水非常臟,不能飲用,這口井的水以前多用于洗浴方面。其實,一層每個廚房里都挖有一口深1米,寬0.5米的水井,水質清甜甘冽,四季泉涌不溢,這才是土樓內的飲用水源。經過專家檢測,水的ph值為7.2呈弱堿性,比礦泉水還好!我們可以進一個廚房看一下,房主應該不會介意。井挖在廚房里這是很少見的,裕昌樓是土樓里水井最多的一座!
3、大家看(手勢)樓的第三層傾斜的離譜,最大角度有15度!是地震緣故造成的?還是人為故意而為之?還是其他原因呢?
據說,建造土樓邀請的大師傅,在裕昌樓建造到第二層時,遠方有消息通報又有大的建樓工程急著需要請他;他想這邊剩下的包工交給大徒兒就綽綽有余了(有點像現在的包工頭喔?);另外也想考驗一下大徒兒是否可“出師”了!師傅走以后,大徒弟突發奇想,將第三層立柱傾斜設計,第四、第五層有直行往上!增強視覺上的美感和創意!樓建成后,樓主們紛紛抗議!大徒兒大聲說,這是我的主意!如果樓會倒塌或者其他危險;可以先押我一半的工錢!結果幾百年下來安然無恙!這不得不佩服這位神奇小子,猶如魯班再世!
有建筑專家認為是建造師運用力學原理,使不太承重的柱梁,可以不在同一直線上,增加美學視覺效果!木結構建筑,早有“勾心斗角”等營造法式;但沒有“歪柱斜梁”一說,不知是否是創新喔?這里的農民有種說法叫:“七竹八木”。什么是“七竹八木”呢?那就是農歷七月份砍竹子、八月份伐木,是最好的季節,既風干,又沒有蟲蛀。
俗話說“水浸千年松,風吹萬年杉”,土樓一般選用上好的杉木做梁柱大料!他們有時還會用不太風干的杉木做門窗,剛開始關不密,幾年以后就關密了。當時建造第三層所用的柱子,有可能是在其他月份砍伐的木材,為了趕工,沒有等風干就用上了,建成時發現不了,過了一段年限后,就有可能向一邊斜了!到底是何道理,各位貴賓請細細思量和推敲!不管怎么說,這邊的本地人一般都叫此樓“東歪西斜樓”,不叫“東倒西歪樓”,圖個吉利!
好的,各有游客朋友們,裕昌樓的講解就先到這里,想拍照的朋友可以拍拍照留下紀念,也可以順便帶些這里的土特產,現在是上午9點半,咱們10點的時候在門口集合,去下一個景點。
福建土樓導游詞9有人喜愛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有人喜愛風景秀麗的杭州西湖,有人喜愛巧奪天工的蘇州園林建筑,而我,獨愛我美麗富饒的家園,親愛的母親——永定。為什么呢?因為,永定有許多名勝古跡,尤其是有振撼世界的建筑瑰寶——永定客家土樓群。
古人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墒?,我卻覺得永定人杰地靈,并不比“蘇杭”遜色。在閩西的龍巖永定縣,有一群群形狀各異的建筑“怪物”,人們從飛機上俯瞰,這些奇特的建筑物像地下冒出來的巨大蘑菇,又好像是天上掉下的飛碟。這就是被國外專家譽為“世界第一流生土建筑”、“世上獨一無二神話般的山區建筑”的永定客家土樓群。永定縣列入世界遺產的有:初溪土樓群、洪坑土樓群、高北土樓群、衍香樓、振福樓這五座土樓。
永定縣境內有近千座土樓。它們遍布于高北、洪坑、下洋等鄉鎮。素有“土樓之鄉”之稱的,總共有920多座土樓呢。
土樓群依山而建,錯落有致,造型奇特,永定客家土樓建筑閃耀著客家人的智慧,它具有防震、防火、防御多種功能,通風和采光良好,而且冬暖夏涼。它的結構還體現了客家人世代相傳的團結友愛傳統。試想幾百人住在同一幢大屋內朝夕相處,和睦共居當然是非常重要的,客家人淳樸敦厚的秉性于此也可見一斑。一進入土樓里面,你立即就能感覺到那種深沉的歷史感和溫馨的那種氣氛。
從外面看土樓,其形狀有方形、扇形、曲尺形等不同形狀,然而,它們的內部結構卻大致相同。土樓一般是四層的,中間是開闊的天井,一樓是廚房,二樓是貯藏糧食的房間(糧倉),三樓以上才是臥室。
土樓建筑是我們客家人建造的,1000多年前,客家人的祖先從黃河流域遷移到南方的偏僻山區,為了預防那些野獸和盜匪一家當地人的侵攏,他們建筑了這種可以集中居住的、易于防守的城堡式的土樓。
近年來,已有數以萬計的中外專家和游客慕名前來考察、觀光永定土樓。他們無不稱贊客家土樓是“中國古建筑的奇葩”,“世界建筑的瑰寶”。而我,與此同時,也被家鄉有這樣的土樓群深深地陶醉了。
“客家土樓是中華文化瑰寶,是大家庭、小社會和諧相處的典范,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這份珍貴遺產守護好、傳承好、運用好?!?/p>
美啊!美啊!永定的奇麗土樓,您是我們永定人民勤勞與智慧的象征,也是龍巖人民的驕傲,我們為有了您而深感分外的自豪和榮幸!
是呀,是呀,龍巖的風光名勝,奇山秀水,還有很多很多,希望您有機會能來美麗富饒的龍巖細細地品味那些風景名勝!可是,不管怎樣,品味龍巖風光的第一站,可一定要到永定的客家土樓群來玩呀!
我愛生我養我的母親,但我更愛我這美麗富饒的家園——龍巖永定!
福建土樓導游詞200字篇二
福建土樓導游詞700字【篇1:福建土樓導游詞】
福建土樓導游詞
a線(田螺坑土樓景區):田螺坑群——裕昌樓——塔下村
一、田螺坑土樓群——
(車上)如今福建土樓榮獲世界遺產以后,田螺坑土樓群——俗稱“四菜一湯”,成了標識,名揚天下。很具有觀賞價值,是土樓王國,皇冠上的明珠!南靖境內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土樓有兩群兩樓——“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以及最高的方樓“和貴樓”和最精美的圓樓“懷遠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田螺坑土樓,早就有詩贊美:田螺坑畔土樓家,霧散云開映彩霞。俯視宛如花一朵,旁看神似布達拉?;蛟朴钔怙w來碟,亦說魯班墨斗花。似此樓形世罕見,環球建苑出奇葩。
作者是中國古建筑專家羅哲文教授。除了詩寫得好,把田螺坑時間和空間的美麗都容納進來了——不信大家到達后再評議。
(田螺坑來歷)關于“田螺坑”地名有兩種說法。一是地形地貌說。我們現在驅車的公路,向上或向下,都是一圈又一圈,像不像走在田螺殼上呢?
另一種是民間傳說——田螺姑娘的故事:
(田螺姑娘故事)據說600年前,有一個叫黃百三郎的青年翻山越嶺來到這里,見此地依山傍水,景色極佳,就在這里搭蓋草寮,放養鴨子。母鴨吃了小田坑里的田螺,每天都會生下雙黃蛋。由此,他慢慢地積蓄了一點家業。有一天,黃百三郎正在田間放養母鴨,突然,天空烏云密布,電閃雷鳴。黃百三郎急忙趕著母鴨回草寮。這時,從一塊山石旁傳來陣陣“救命??!救命??!”的呼叫聲。黃百三郎循聲而云,只見一條巨大的蟒蛇正向一位農家姑娘逼去。黃百三郎三步并兩步,用趕鴨的竹竿,奮不顧身地與蟒蛇展開搏斗。蟒蛇最后被勇敢的三郎趕跑了,姑娘得救了!姑娘激動又含羞說:“我家住東面的船場鎮石門巖螺絲洞,探親途徑路過此地,今日遇險,幸得大哥相救;承蒙不棄,小妹愿意做你的干妹子,幫你操持家務一段時間,算作報答救命之恩吧!”,后來。村里的老人看他們兩個情投意合,于是撮合他們結為百年好合!小兩口從此生兒育女,繁衍后代,在田螺姑娘的幫助下,家業越來越興旺,并為后代建造土樓打下了基礎。子孫們為紀念先祖,就把這里稱為田螺坑。中間這座方形樓叫做步云樓,建于1796年,取平步青云之意,寓子孫后代讀書中舉,仕途步步高升,青云直上。右邊是振昌樓,建于1930年,它與眾不同之處是內堂坐正西南,與門在同一直線上,反映“富不露白”的風水文化理念;最外面那棟——橢圓形樓是文昌樓,建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取文運昌隆之意。它是目前唯一的一座橢圓形的土樓;靠我們最近這棟是和昌樓,建于1796年。和昌樓被毀后于1953年重建;靠它前面這棟是瑞云樓(瑞云——指牡丹,吉祥富貴之意,喜歡陽光充足,土地富饒的地方)座落在五座樓的內隅,有藏風聚氣之功,體現了含蓄吉順的樸素觀念。
“四菜一湯”五幢樓依山而建,與層層梯田相呼應,奇異秀美。大家說像不像一朵花呢?有人還說“四菜一湯”邊上有兩條長方形土樓,像一雙筷子,擱在那里?像不像呢?它在邀請大家入席就餐?!都t樓夢》中說過一句話:“千里搭長棚,沒有不散的筵席?!蔽覀兘裉煲姷教锫菘印八牟艘粶奔由弦浑p筷子,在天地之間一擺就那么天長地久,永不散席,太厲害了!據專家、學者考證,“四菜一湯”五幢土樓之間采用黃金分割比例2:3、3:5、5:8而建造的;史學家、地理學家稱這五幢土樓反映了《周易》金、木、水、火、土的杰出代表。天方地圓,方形的步云樓為天,緊挨四周的圓土樓為地。這五幢土樓又附會于易經八卦的陰陽理論,反映了中國傳統的神秘文化。
世界遺產標志——就是一個方圓圖案的濃縮,不知道是巧合還是人為?
現在留15分鐘時間,給大家照像。如果在觀景亭長石登上往下照,第二根欄柱事最佳攝影位置和角度——請注意安全和謙讓,謝謝!十分鐘后我們亭外集合!
(下車,走石徑)現在我們走的這條石徑,建于清代,和步云樓是同一時間興建的,也是當時土樓通往外面世界的必經之道。在石徑左側梯田觀察,我們可以看到整片土樓群起了變化。剛才我們在上面景觀臺上,向下看,是俯視,5幢土樓呈平面排列。而從這里看過去,5幢土樓呈一條斜線排列,構成了另一景象。這在中國園林審美原則中,叫步換景移,是一種流動美。
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田螺坑土樓群,去領略一下它的奇特外形和構造、精巧的組合,以及深層的文化內涵,感受它的傳統精神和神秘色彩。(步云樓)方形土樓,位于土樓群中間,建于清嘉慶元年(1796年)。坐東北朝西南,占地1393平方米。高3層,11.93米,面寬29米,內通廊式,每層26間,共78間,設對開4部樓梯,1個大門,樓頂層有4個射擊口,底墻厚1.15米。進入樓內,我們發現此樓前低后高,保留地勢,托山而起,從門廳到后廳有三層臺階,步步高升,使我們一下子就理解命名“步云”的意義。這幢樓內無水井,因為地勢太高,水井設在樓外,并且在井周圍砌條水溝,供排水用。底層四角的房間開一個窗,其余的都不開窗,比較特殊。
(和昌樓)“和昌”為吉祥語,為“和氣昌盛”的簡約。圓形土樓,位于步云樓東側。建于清嘉慶元年(1796年)。坐東北朝西南。占地1268平方米,高3層,12.3米,內通廊式,每層22間,共66間,設兩部樓梯,1個大門,樓頂層有4個射擊
口,底墻厚1.2米,內院以鵝卵石鋪地,有1口水井。與步云樓不同底層不開窗的,是通例。這幢原來建的是方形,20世紀30年代被土匪燒毀。1953年在原址上重建時改為圓樓,我們今天參觀找不到當時方樓的任何痕跡。如果不是那把大火燒掉重建,我們今天也看不到“四菜一湯”,成為“三菜二湯”,也感受不了“花一朵”了。
(振昌樓)“振”,作為動詞,含“奮發”、“奮起”意。“昌”為“昌盛”。“振昌”意為“奮發昌盛”。圓形土樓,位于步云樓西側。建于民國十九年(1930年)。坐東北朝西南,占地976平方米。高3層,11.53米,直徑33米,內通廊式,每層26間,共78間,設有兩部樓梯,1個大門。底墻厚1.2米,內院以鵝卵石鋪地。我們在上觀景臺上說了,振昌樓“富不露白”風水觀念。大家看,中廳與大門并不對稱,與門不在同一直線上,而是偏左吧。這是一。第二,同步云樓一樣的原因,在院內找不到水井。水井放在樓外。
(瑞云樓)“云”為天象?!叭稹睘椤凹椤币狻!叭鹧┱棕S年?!薄叭鹪啤奔础跋樵啤杯h繞的人居環境。圓形土樓,位于步云樓的東南側,建于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坐東北朝西南,占地1063平方米,高3層,11.2米,直徑35米,內通廊式,每層26間,共78間,設兩部樓梯,1個大門。底墻厚1.2米,內院以鵝卵石鋪地,有1口水井。
(文昌樓)除了上面所說“文運昌盛”意思外,“文昌”還是一位神靈的名字,叫“文昌帝君”,是主持人間祿籍的民間神靈。橢圓形土樓,位于步云樓的西南側。建于1966年。坐東北朝西南,占地1288平方米。樓長徑45.7米,短徑34.5。高3層,11.8米,內通廊式,每層32間,共96間,設兩部樓梯,1個大門。樓外墻頂層有4個瞭望臺,4個射擊口,底層樓厚1.2米。內院用亂毛石鋪地,有1口水井。首先,讓我們穿過門板用厚杉木鐵皮制作的森嚴大門,不像北方四合院有邊門、側門和后門。土墻通常有1米多厚,能擋住槍彈;門框、門檻用大石砌成,兩片大門厚10厘米,還加上根門閂推進墻體預留的數米長的門閂洞內,將門板緊緊卡住,非常牢固。除非撞塌墻體,否則就是從外面伸進,鋸子鋸斷門閂中部,它仍然卡在門上,無法從外面開門。
土樓中心是露天大天井,房門和窗戶因為圓形,都朝天井開。土樓外墻內墻是同心圓砌成的一段段圓弧,外長內短。房間的隔墻都顯放射狀,形成的房間像柑桔那樣一瓣瓣圍聚成一周,當地人稱“斧頭間”。天井內通常都有水井。這樓內的水井偏于左側。
樓內有米碓、谷礱、石磨、風車等設施,與大廳相對的一間敞廳,是操辦土樓人家紅白喜事之處。土樓的底層,除了廳堂、梯間之外,一般是廚房和餐廳。頂屋一般不裝天花板。這樣何處出現漏雨、裂縫、斷裂,都看得清楚,以便即時維修。土樓屋頂平緩,用的青瓦,中脊和出水口都用青磚壓牢,既防風又點綴屋面。站在文昌樓第三層,朝上往上看,上面的土樓層次排列,與樓后的大山相融洽,顯得特別雄性。
說到黃氏家族。自明初開基以來,已有26代傳人了。就以此居住和活動,繁衍世世代代,香火不絕?,F仍有300人居住。黃氏家族在臺灣臺中、臺北尚有發展,逢年過節,返鄉認祖歸宗,遠源流長,熱鬧非凡。
好的,現在留15分鐘時間,讓大家自由活動。然后在村口集中回車上,還要到下觀景臺參觀!
(乘車,到下觀景臺)大家以上看了,聽了。現在到了坡底山路上,再來從下往上看。田螺坑土樓窗戶不被屋檐遮住了,一個個特別明顯;有些特意用白色石灰鑲邊,那些依地形高低錯落建立土樓,一層托著一層、一幢挨著一幢,十分壯觀,給人以西藏拉薩布達拉宮的感覺。從上觀景臺俯視,看不出五幢土樓不處在同一個地平線上,甚至那橢圓形的樓與其他三幢圓形的樓的區別也看不出來。下觀景臺仰視,終于看到五幢建在高低不同的臺地上,錯落有致,層疊相間,宛自天成。蘇東坡說廬山“遠近高低都不同”;田螺坑土樓群不是“遠近高低”,而是“遠近俯仰都不同!”。
隨著天氣的的變化,田螺坑的景觀有很多變化,但也不能在這兒等上十天、半月吧!但是,田螺坑土樓群成為世遺后,政府已完成了夜景工程。如果團友中有想尋找田螺姑娘做朋友的帥哥,或者想找三郎大哥的靚妹,可以小住幾天,說不定,還真讓你們偶遇了呢!
一、裕昌樓
從田螺坑驅車五分種車程,山谷里除了山林小溪——看不到現代建筑;這要歸功于南
靖的領到動員工作做得好——保護世界遺產,人人有責!附近的居民拆除了——現代派房屋、以及農村的豬圈牛棚鴨舍!農民的保護意思和覺悟也逐步提高了,大家可以看到——“東歪西斜”700年的指示牌;裕昌樓快到了!而右邊映入視野的土樓——就像我們看到的城里的“情侶”一樣!在路邊就“打ki了!”,邊上還有一個觀眾喔!——我們都把她們叫——“情侶樓”——將來可以開發成一個新節目!哈哈!
(停車場到了,請下車)
大家現在看到的“裕昌樓”了——外墻斑駁陸離,像個飽經風雨的老者!這邊是南靖縣書洋鎮下版村,在依山傍水處屹立著。
這幢土樓建于1308年,是土樓王國現存最古老的土樓了!圓形,五層,每層54開間,共270間。這幢土樓有三大特點:
1、不是一姓一宗所建,而是五個姓氏,相當于我們現在“集資房”;你出多少錢,建多大的房,也就住多大的房。據查,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38歲遷于下版劉氏五世劉永祿召集羅、張、唐、范四姓族人,商議共建一座大土樓。每個姓氏按所需房間,劃分為五片區,大片區13個開間,小片區9個開間,每片區設一部樓梯,外墻設五個瞭望臺,體現了土樓設計理念上五行居住哲學,企求五谷豐登、五福臨門的美好愿望!
2、不是一姓一宗所建,五姓族人共同生活在一棟土樓里,這可能是當時的經濟條件比較困難的緣故吧;大家進了大門看到——中庭還有一座圓樓,是全樓的中心,也是社會活動的場所,上堂即祖堂!祖堂大門朝東,有“紫氣東來”的含義。門內地板上,用鵝卵石鑲嵌成五行圖案——金(△)、木(+)、水(≈)、火(m)、土(∧),這些
象形文字是中國建筑文化內涵豐富的表現!它們若隱若現,神秘莫測;既是避邪符號,又可能代表五個姓氏的業主。祖堂有三個門,正門是喜門、左邊是生門,右邊是喪門。從這三門出入有嚴格樓規民約:凡辦喜事或求神拜佛從喜門進出;凡祈求小孩平安長大,有所作為,從生門進出;凡辦喪事從死門進出。我們今天來考察、參觀,是好日子,當然要從喜門入,喜門出,圖個吉利!好不好呀? 1、大家看——樓的第三層傾斜的離譜——最大角度有15度!是地震緣故造成的?還是人為故意而為之?還是其他原因呢?
據說,建造土樓邀請的大師傅,在裕昌樓建造到第二層時,遠方有消息通報又有
大的建樓工程急著需要請他;他想這邊剩下的包工交給大徒兒就綽綽有余了(有點像現在的包工頭喔?);另外也想考驗一下大徒兒是否可“出師”了!師傅走以后——大徒弟突發奇想,將第三層立柱傾斜設計——第四、第五層有直行往上!增強視覺上的美感和創意!樓建成后——樓主們紛紛抗議!大徒兒大聲說——這是我的主意!如果樓會倒塌或者其他危險;可以先押我一半的工錢!結果幾百年下來安然無恙!這不得不佩服這位——神奇小子——猶如魯班再世!
有建筑專家認為是——運用力學原理,不太承重的柱樑,可以不在同一直線上,增加美學視覺效果!木結構建筑——早有“勾心斗角”等營造法式;但沒有“歪柱斜梁”一說,不知是否是創新喔?
這里的農民有種說法叫:“七竹八木”。什么是“七竹八木”呢?那就是農歷七月份砍竹子、八月份伐木,是最好的季節,既風干,又沒有蟲蛀。俗話說——水浸千年松,風吹萬年杉!土樓一般選用上好的杉木做梁柱大料!“他們有時還會用不太風干的杉木做門窗,剛開始關不密,幾年以后就關密了。當時建造第三層所用的柱子——有可能是在其他月份砍伐的木材——為了趕工,沒有等風干就用上了,建成時發現不了——過了一段年限后,就有可能向一邊斜了!
到底是何道理——各位貴賓請細細思量和推敲!
不管咋說,我們本地人——一般都叫此樓“東歪西斜樓”,不叫“東倒西歪樓”,圖個吉利!
4、好的——我們現在去看一看此樓的另一奇特之處——“水井”在廚房!這不要說在土樓,就是在全國也是獨一無二的!————水井咋會挖在自己房子里呢?原來啊——這一排的廚房下面剛好是地下山泉所流過的地方,呈扇形狀;泉水離地面不深——水井也無需挖太深,才一米左右;但每天上午,積累一晚的山泉會溢到井欄!真是免費的——礦泉水?。∽詠硭尽⒌V泉水廠在此地投資怕找不到市場!
大家品嘗一下,看看——是否甘甜呢?粘點財運,圖個吉利!嘿嘿!【篇2:福建永定土樓導游詞】
福建永定土樓導游詞
福建永定土樓導游詞
尊敬的嘉賓:
大家好!歡迎您們光臨世界文化遺產地、國家sa級旅游景區一福建土樓客家民俗文化村。我是今天的講解員小x,非常高興能為大家服務,接下來由我為各位嘉賓提供講解服務;
【停車場牌樓】
【客服中心】
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福建土樓客家民俗文化村景區游客服務中心,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按國家四星級旅游飯店標準進行裝修建設,規模大、功能齊全。特別是它的設計采用圓土樓和方土樓相結合的方式,包含游客休息大廳、旅游綜合服務區、客家土樓民俗文化展覽廳、多媒體中心、客家土樓旅游商品展示中心、貴賓接待室和景區辦公區域等眾多場所?,F在各位嘉賓看到的這個獨特的展廳就是我們的客家民俗文化展覽廳,前方這個高大的雕塑是客家文化的一個符號,是客家人千百年來使用的生活用具―油燈,它象征著客家人生生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
【溫馨提示】
現在,請各位領導乘坐觀光車,行車過程中請您抓好扶手,注意安全。我們為各位嘉賓提供了專用點說筆,大家對哪個點有興趣,直接可以將筆點在導覽圖上,就可以多次聽點說筆解說了。
【星光大道—樂翻天劇場】
現在大家所走的景區游步道全長6公里。在我們的右手邊大家看到了每顆星星上面展示了包括孫中山、朱德、胡文虎、吳伯雄等一大批客家名人??图易鳛闈h民族一支獨特而重要民系,在全世界分布廣泛,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客家人有12億多,主要分布在中國大陸,有人說:哪里有陽光和海水哪里就有中國人,哪里有中國人聚居哪里就有客家人。2011年出任美國駐華公使的王曉岷先生就是福建永定人。
【樂翻天劇場-水尾橋-景陽樓】
各位嘉賓左手邊是景區日場演藝項目《土樓樂翻天》,表演的是《土樓神韻》精裝版以及客家山歌、民間絕藝。
為了更好地讓世界了解我們土樓,我們打造了宣傳土樓三部曲:交響樂《土樓回響》、《土樓神韻》歌劇《土樓》,三部曲都進入國家大劇院演出,并在國內外巡演近200場次,并獲得金鐘獎、文華獎。去年,我縣將永定土樓植入著名導演姜文電影《一步之遙》該片將在今年作為賀歲片全球同時上映;《明禮筷子篇》登上了中央電視臺春晚公益廣告播放至今。通過新電影、新娛樂、新媒體有效提升了永定景區的知名度、美
譽度,實現了文旅深度融合。圍繞清新福建、神奇土樓品牌的打造,我們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建設,營造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氛圍。您在這里可以看建筑之奇美、聽山歌之天籟、嗅空氣之清新新、嘗美食之絕味、觸文化之厚重。這里是一個美麗鄉村,全村面積3.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3000人,聚族而居都姓林。
【景陽樓—溪背橋一榕蔭消夏―振成樓】
左前方,大家依次可以看到三座不同形狀的土樓,第一座叫景陽樓,是一個正方形的土樓,已經有180多年歷史,往前的叫陽臨樓,是一個中國漢字的凹字形土樓,已經有近四百年歷史;再往前是圓形土樓也是比較年輕的土樓;這三座樓都有一個陽字,在漢語中被譽為三陽開泰,代表吉祥如意。
前方,大家看到的是600年歷史的榕蔭消夏廣場,每天都會有很多游客在這里欣賞古老而又富有特色的十番音樂,2006年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常奏有《萬年歡》、《千秋歲》、《朝天子》、《西江月》等百余首曲牌。
接下去,請各位嘉賓下車移步參觀享譽中外的振成樓。
【振成樓】
眼前的振成樓于1912年開始建造,用了5年的時間,花了當時的8萬光洋,相當于我們現在人民幣1000多萬元建造而成的,占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1985年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的建筑展覽會上,永定土樓——振成樓模型與北京天壇模型并展,令世人轟動一時。
什么再看振成樓的外觀,整體看起來就像一頂古代官員的烏紗帽,左右兩邊建有對稱的半月形廂房,相當于官帽的耳朵,我們正面看,左側的廂房位樓主人當年切煙葉的手工作坊,右邊則是樓主人當時建筑作為后代接受教育的醒廬私塾。那么樓主人為什么取名為振成呢?樓主是為了紀念十六世祖林福成和十七世祖林柸振而各取一字命名的。
參觀振成樓除了可以欣賞建筑的精美奇特,還可以感受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我們現在來看一下正大門的對聯:振綱立紅成德達材。綱紀,即綱常倫理、法紀制度,對聯體現樓主欲實現嚴振綱紀之目標,立志培養德才兼備之人才。振成樓人才輩出,在90多年間,培養了有高尚品德明達事理富有能力的大學生人才達42位,大部分是專家教授。例如,民國中央眾議參議員林鴻超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學士林鴻輝、中國科學院院士林尚安等專家教授?,F在家族人分布在美國、英國、新加坡、加拿大、緬甸、澳大利亞及香港、臺灣、澳門等地。
崇尚教育是客家人的優良傳統,振成樓內有眾多的富有教育意義的楹聯充分地表現這一點,等下我們進去后可以以――品味。各位嘉賓,進入樓內,感覺一下樓內的溫度與樓外的溫度是否明顯不同?土樓因檣體厚實有隔熱保溫的效果,因而土樓具有冬暖夏涼的功能。振成樓分為內外兩環,是一座樓中樓,外環是土木結構,高6米,分4層,有4道樓梯,從一樓通往四層層是廚房膳廳,二層是儲藏食物的倉庫,三四層是主人的臥室。內環共2層,為磚木結構,以前是專門招待客人的廂房,所以素有外土內洋之稱。振成樓直徑572米,樓內按中國傳統《易經》八卦原理布局,以青磚防火干墻分隔成8個單元,代表八個卦位,全樓大大小小的房間222間(包括廳)現還居住15戶人家,80多口人,全是林氏后代。
這里有一副對聯:干國家事,讀圣賢書是明朝嘉靖年間忠臣海瑞的話。樓主引用海瑞的話,正是希望后代立志高遠,有所作為,再看門楣上里黨觀型四個字,還有一行小紅字為大總統題褒,中間有個大總統印,是當時的民國大總統黎元洪對此樓主人的題詞褒獎里黨指的是四鄉八鄰,觀就是看型就是模型、模范里黨觀型意思就是這座土樓和樓主是鄉里鄰居學習看齊的楷模,各位嘉賓現請進到內環來參觀。內環樓
同為八卦原理設計,開了三道門,寓意天時地利、人和。這是振成樓的中門,平時主人都從左右兩邊的邊門進出的。中門也叫天門,平時不開,每逢過節、婚喪喜慶的時侯才開,迎接尊貴的客人的時候也必須開中門,中門開了,主人也只能男左女右走兩個小邊門。
前面這個中堂大廳又叫祖堂,中西合璧的建筑風格,寬敞明亮,舒適大方,4根大石柱挺立,三角形屋頂,也跟希臘雅典神廟的建筑風格非常相似。這個祖堂也稱多功能大廳,它既是婚喪喜慶的宴會廳,又是族人議事的地方,同時還是演戲的場所。有唱戲的地方就應該有看戲的地方。那大家再看二樓上中間小廳是客人們觀看演出的地方,主人在兩邊陪同。站在這個位置上,可以觀察到外環與內環樓之間東西兩側各有一口小井,兩口水井也剛好處于八卦的陰陽兩極上,東邊的水井在陽極,西邊的水井在陰極。兩口水井有個奇特的現象,距離不過30米,同一水平面上,其水位水溫和水質明顯不同,實在是令人稱奇。再請注意那4根近5米的粗大石柱和數米長的橫架石梁,90多年前這里是深山老林,一無公路二無汽車三無機械作業四無河流船載,要把那粗大沉重的花崗巖石從外地運進樓內雕花、鐫字、豎起,談何容易,可見當時工程之艱巨和技藝之靈巧。再看石柱上的兩副對聯,中間上聯是:振乃家聲好就孝弟一邊做去意思是說孝敬老人長輩,兄弟友愛協作是興家旺業的基礎;下聯是成些事業端從勤儉二字得來勤和儉是任何時候做任何事業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所以凡能成就一些事業都從勤和儉中得來。所以林鴻超先生的這副對聯聯能不為憂患挫志自不為安是十分務實的。另一副楹安樂肆志,在官無儻來―金居家無浪費―金同樣體現了樓主深謀遠慮,強調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以長振家聲,這些對聯今天看來仍然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F在我們進入大廳參觀,這有幾副皇榜:像承基衍慶志潔行芳義行可風義聲載道都是中華民國黎元洪大總統題給林鴻超先生家族的。各位嘉賓請看墻上的的照片,這幅是振成樓的設計者林鴻超先生夫婦。林鴻超生于]880年,名開敏又名鴻超,號遜之,是清末稟生,民國二年(193年)在汀汀州府被選為全國眾議院議員,孫中山和黎元洪為此曾分別親自題字博愛和里黨觀型給他。右側畫像則是他的父親和叔叔,他們都是清代的四品官員。廳堂正中上的言法行則,福果善根八個字是林鴻超先生親筆題寫的,言法行則,則,福果善根意義深遠,至今依然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樓主訓示了子孫后代據此立身處世,確保家族永昌,可見其良苦用心。
請大家再看右邊墻上這副對聯帶經耕綠野,愛竹嘯名園是近代佛教教育家胡瑞霖臨摩贈與樓主的。這副對聯意在贊頌不為貧困所屈的精神和為人處世要注重品德的修養。請看聯首這個帶字,有字王之稱,它字中有字,字能連句,分解出許多不同的漢字,比如一帶山水,舉世無雙;甲天下,爭士才等等。
各位嘉賓請到后廳,我們講土樓具有防火的功能,在這里就可以見證到。上世紀三十年代這里不慎失火,兩卦同時燃燒,但大火只破壞了這兩個卦的一至三層,屋頂卻完好保留了下來?因為四樓的木板上鋪了一層青磚,青磚起到了既隔音又隔火的效果,而且,土樓是按八卦來設計的,卦與卦之間的青磚發揮了阻燃的作用,所以沒有殃及另外六卦樓房。接下來請大家觀看土樓的大門。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兵荒馬亂的,客家人為了生存,只能聚族而居,土樓的大門建造也是要非常牢固安全的,如遇到外敵侵犯,只要關起門來,這么粗的門閂,這么厚的門板,一般的土槍土炮是難以攻打的。那外敵若:用火攻怎么辦呢?像振成樓一樣的有錢人家大門板上釘鐵皮防火,而經濟條件一般的人家防火則在大門頂上設計滅火水槽,直通二樓,一旦敵人火攻,主人在二樓放水,就可將火澆滅。土樓內生活必需品一應俱全,養有家禽家畜,還有糧食、菜干。完全可以滿足樓內居民一年半載的生存需要。所以說,土樓在安全防衛方面考慮得十分周到,設施齊 全,功能很強。
現在請大家看土樓外墻的建造。土樓墻體設計是隨著高度的增加向內傾斜,底層厚度12米,到墻頂時只有09米了。這樣就形成了下大上小、向心力強的墻體,在壘筑時放入竹片、杉木條,增加了墻身的拉力,大大提高了抗震的能力。現在我們來介紹樓中的另一副對聯振刷精神擔當宇軸,成些事業垂裕后昆。這副對聯是著名書畫家、國畫大師張大千老師~近代書畫名家李瑞清撰寫的。上聯氣勢恢弘,有膽有識,激勵后人振作起來,把擔當國家社會穿的大任作為人生的追求的崇高目標。下聯催促后人,趁早做成一些事業,造福子孫后代。振成樓內所有對聯意義深遠,富含哲理,沒有時代的限制不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有相當強的教育意義。小小的圓樓就涉及到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不愧為建筑中的一朵奇葩!胡錦濤總書記就稱贊說:客家土樓是中華文化瑰寶,是大家庭、小社會和諧相處的典范,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這份珍貴遺產守護好、傳承好、運用好。
【返程,天后宮】
前方這座200多年的的天后宮(媽祖廟)因為洪坑全村都是林姓,媽祖林默被當地村民親切稱呼為姑婆。這也是客家人的一個信仰習俗。
【天后宮一老牌樓】
各位嘉賓,因時間關系,永定土樓景區只安排參觀了福建土樓客家民俗文化村,我們還有高北土樓群和初溪土樓群,非常有特色。尤其初溪土樓群,五圓五方,錯落有致的排列,上世紀60年代被你們美國的kn22衛星拍到,誤認為是中國的核導彈基地,派專家實地考察后,才知真像,也使世界認識了土樓,也讓土樓走向了世界,下次有時間歡迎各位嘉賓前往考察。
【老牌樓―風情街地下通道】 現在,觀光車已經駛出了世遺保護核心區,進入緩沖區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把旅游業當作支柱產業來抓,圍繞構建美麗、開放、幸福的國際旅游目的地,按照一核二翼三走廊的旅游發展格局,先后引資389億元實施全域旅游發展項目。目前,以夢幻土樓、天子溫泉、客家古鎮、傳習基地等一批投資超]0億元的大項目正在興建和陸續開業,形成懂客家、游土樓、賞文化沐溫泉、品美食、淘古鎮差異性旅游產品。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永定將成為國際的知名旅游目的地。
幾年的精心打造,我們景區先后獲得了:中國旅游百強縣,中國傳統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影響世界的中國文化旅游名景;最受歡迎國內游目的地美麗中國十佳旅游景區、福建省十大最美鄉村等稱號。福建土樓永定景區跨進了全國的著名景區行列。
【福建土樓風情街】
現在我們來到了福建土樓風情街,福建土樓風情街總投資21億元,占地133畝,總建筑面積近6萬平方米,由19幢仿土樓風格單體建筑組成,項目集文化演藝廣場、自然博物館、快捷酒店美食小吃街、娛樂酒吧街、精品購物街、停車場等于一體的景區型旅游商業街區。前面是國慶前剛開館的福建土樓自然博物館,總投資約18億元,占地面積為8000平方米,是一個文化就旅游項。
【歡送詞】
尊敬的各位嘉賓,我們今天的土樓之旅到這就結束了,感謝您的關心與支持,祝大家一路平安、萬事如意!
【篇3:土樓導游詞】
永定客家土樓民俗文化
各位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這次閩西之旅的導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小李,在這里,我先代表我們開心旅行社歡迎大家來到我們閩西游玩。今天和我一起為大家服務的還有我身邊的這位張師傅,張師傅已經有10多年的駕齡了,大家可以放心乘坐!我和張師傅,都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大家都知道,我們客家人是最熱情好客的,所以,我們今天也特別希望在座的各位可以在閩西玩的開心,吃的放心,住的安心!相信我們美麗的閩西風光一定會給您留下難忘的印象。
我們今天將要去參觀的是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在2008年7月7日福建土樓申遺成功。福建土樓主要是分成永定土樓群、南靖土樓群和華安土樓群三部分,今天我們要去參觀游覽的是永定土樓王子—振成樓。說到土樓啊,這還得從客家人談起。很多人誤認為“客家”是一個少數民族,其實客家是中華民族中漢族的一支特殊的民系,客家人原是居住在黃河中下游流域一帶的衣冠士族,由于戰亂和天災,自西晉以來,經過5次大遷徙,歷經艱險,南遷至現在的閩粵贛三省一代,在宋末元初,形成了一支漢民族優秀的民系—客家。如今,客家人已經遍布世界各地了,據第十六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期間的不完全統計啊,人數在1.2億左右。而我們的客家話也成為了我國十大方言之一。那現在我說句客家話讓大家來猜猜我說的是什么意思:歡迎大家來永定土樓!
各位嘉賓,眼前的這座就算最具代表性的土樓王子—振成樓了。在 介紹振成樓之前,我們先認識一下它的設計者林鴻超先生,林鴻超三林氏21世子孫,生于1880年。他從小聰明好學,是清末的秀才,建筑設計師,曾任民國眾議院會員、中央參議員。對《易經》頗有研究,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林鴻超父親是林氏20世的林仁山,也就是建造福欲樓的林氏三兄弟中排行最小的林仁山。林仁山祖上以經營日升牌煙刀起家,他想獨資興建規模宏大的土圓樓,但因勞累過度于1906年不幸過世。
為了實現父親的遺愿,民國元年也就是1912年,林鴻超親自設計并會同堂兄弟林蓮生、林秀生、林云璈一起合建了振成樓。在振成樓內中廳石柱楹聯旁邊有石刻文為證。建樓這一年,林鴻超參加了辛亥革命,第二年被選為中華民國眾議院議員。1923年,他告老還鄉,一直居住在振成樓,至1946 年才遷居香港,1953年病逝,享年74歲。現紀念墓地在香港。
眼前的振成樓于1912年開始建造,用了5年的時間才全部竣工,花了當時的8萬光洋。現在一個光洋就是130元的市場價,也就是說花了相當于我們現在的1000多萬人民幣才建造而成的。
土樓客家人是十分重視住宅遺址,認為風水的好壞關系到是否適宜居住,甚至關系到整個家族的興衰,關系到未來的福與禍。如果去掉封建迷信的因素,實際上好的風水師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封建規劃專家。這座樓的建造也是十分講究風水的。
請大家注意觀察,振成樓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樓的左右兩邊是魏延曲折的大山,樓前地勢開闊平坦,遠望山峰錯落有致,連綿起伏。樓的右邊有條小溪流,門前建有一口池塘,聚水宅前,有人說這種選址吻合了風水學中“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說,被認為是寶貴吉祥之地。青龍主陽,白虎主陰,講的是一個陰陽平衡的道理,朱雀指的是鳳凰,鳳舞于九天之上,意味著樓前要有足夠的活動空間。道教上有一位玄天上帝,便是玄武,意思是說:有了玄武這位守護神作為靠山在背后坐鎮,可以為你擋風遮雨,自然就固定了。《易經》說“圓是天,是宇宙的表象”。土樓客家人崇尚圓,把圓當做是天體之神來崇拜,這就是永定人建造圓樓的基本理念。我們來看振成樓的外觀,它主體是圓樓,左右兩邊建有對稱的半月形廂房,整體外觀就像一項古代官員的烏紗帽,再加上樓前面正好有一條小溪流環抱著它流過來,就像是古代官服上面的佩戴,而后面的山就像是太師椅的靠背,兩面的山就是它的兩個扶手,前面的山又好像是一個案臺,所以整體看起來又好像是一名官員在太師椅上辦案一樣。各位可以站在這個位置照相留念。
福建土樓導游詞200字篇三
福建土樓導游詞
a線(田螺坑土樓景區):田螺坑群——裕昌樓——塔下村
一、田螺坑土樓群——
(車上)如今福建土樓榮獲世界遺產以后,田螺坑土樓群——俗稱“四菜一湯”,成了標識,名揚天下。很具有觀賞價值,是土樓王國,皇冠上的明珠!南靖境內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土樓有兩群兩樓——“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以及最高的方樓“和貴樓”和最精美的圓樓“懷遠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田螺坑土樓,早就有詩贊美:田螺坑畔土樓家,霧散云開映彩霞。俯視宛如花一朵,旁看神似布達拉?;蛟朴钔怙w來碟,亦說魯班墨斗花。似此樓形世罕見,環球建苑出奇葩。作者是中國古建筑專家羅哲文教授。除了詩寫得好,把田螺坑時間和空間的美麗都容納進來了——不信大家到達后再評議。
(田螺坑來歷)關于“田螺坑”地名有兩種說法。一是地形地貌說。我們現在驅車的公路,向上或向下,都是一圈又一圈,像不像走在田螺殼上呢?
另一種是民間傳說——田螺姑娘的故事:
(田螺姑娘故事)據說600年前,有一個叫黃百三郎的青年翻山越嶺來到這里,見此地依山傍水,景色極佳,就在這里搭蓋草寮,放養鴨子。母鴨吃了小田坑里的田螺,每天都會生下雙黃蛋。由此,他慢慢地積蓄了一點家業。有一天,黃百三郎正在田間放養母鴨,突然,天空烏云密布,電閃雷鳴。黃百三郎急忙趕著母鴨回草寮。這時,從一塊山石旁傳來陣陣“救命?。【让。 钡暮艚新?。黃百三郎循聲而云,只見一條巨大的蟒蛇正向一位農家姑娘逼去。黃百三郎三步并兩步,用趕鴨的竹竿,奮不顧身地與蟒蛇展開搏斗。蟒蛇最后被勇敢的三郎趕跑了,姑娘得救了!姑娘激動又含羞說:“我家住東面的船場鎮石門巖螺絲洞,探親途徑路過此地,今日遇險,幸得大哥相救;承蒙不棄,小妹愿意做你的干妹子,幫你操持家務一段時間,算作報答救命之恩吧!”,后來。村里的老人看他們兩個情投意合,于是撮合他們結為百年好合!小兩口從此生兒育女,繁衍后代,在田螺姑娘的幫助下,家業越來越興旺,并為后代建造土樓打下了基礎。子孫們為紀念先祖,就把這里稱為田螺坑。(上觀景臺)俯視“四菜一湯”。大家看,田螺坑土樓群座落在海撥787米的湖崠(dōng,削平的小山頂)山半坡上。據說玉皇大帝曾經到此考察民間疾苦——土地公呈現午餐——臨走時忘了撤席——留下了諾大的“四菜一湯!”
中間這座方形樓叫做步云樓,建于1796年,取平步青云之意,寓子孫后代讀書中舉,仕途步步高升,青云直上。右邊是振昌樓,建于1930年,它與眾不同之處是內堂坐正西南,與門在同一直線上,反映“富不露白”的風水文化理念;最外面那棟——橢圓形樓是文昌樓,建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取文運昌隆之意。它是目前唯一的一座橢圓形的土樓;靠我們最近這棟是和昌樓,建于1796年。和昌樓被毀后于1953年重建;靠它前面這棟是瑞云樓(瑞云——指牡丹,吉祥富貴之意,喜歡陽光充足,土地富饒的地方)座落在五座樓的內隅,有藏風聚氣之功,體現了含蓄吉順的樸素觀念。“四菜一湯”五幢樓依山而建,與層層梯田相呼應,奇異秀美。大家說像不像一朵花呢?有人還說“四菜一湯”邊上有兩條長方形土樓,像一雙筷子,擱在那里?像不像呢?它在邀請大家入席就餐。《紅樓夢》中說過一句話:“千里搭長棚,沒有不散的筵席。”我們今天見到田螺坑“四菜一湯”加上一雙筷子,在天地之間一擺就那么天長地久,永不散席,太厲害了!據專家、學者考證,“四菜一湯”五幢土樓之間采用黃金分割比例2:
3、3:
5、5:8而建造的;史學家、地理學家稱這五幢土樓反映了《周易》金、木、水、火、土的杰出代表。天方地圓,方形的步云樓為天,緊挨四周的圓土樓為地。這五幢土樓又附會于易經八卦的陰陽理論,反映了中國傳統的神秘文化。
世界遺產標志——就是一個方圓圖案的濃縮,不知道是巧合還是人為? 現在留15分鐘時間,給大家照像。如果在觀景亭長石登上往下照,第二根欄柱事最佳攝影位置和角度——請注意安全和謙讓,謝謝!十分鐘后我們亭外集合?。ㄉ宪?,繼續前行)各位團友,田螺坑土樓群在建造時并沒有刻意的規劃。這種美妙組合完全是一種神奇的巧合,成為后人玩味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引起國內外學者、專家的濃厚的興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史蒂文森·安德烈稱贊“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村建筑模式?!鄙虾M瑵髮W路秉杰教授說:“沒有看到田螺坑土樓群,不算真正看到土樓。”
(下車,走石徑)現在我們走的這條石徑,建于清代,和步云樓是同一時間興建的,也是當時土樓通往外面世界的必經之道。在石徑左側梯田觀察,我們可以看到整片土樓群起了變化。剛才我們在上面景觀臺上,向下看,是俯視,5幢土樓呈平面排列。而從這里看過去,5幢土樓呈一條斜線排列,構成了另一景象。這在中國園林審美原則中,叫步換景移,是一種流動美。
沿石徑而下,兩側都是層層梯田。秋天,稻谷成熟,背景一片金黃。春夏,禾苗茁壯,梯田一片蔥翠。如此美麗的景色映襯土樓,多么淳樸、和諧。難怪美國蓋蒂保護所副所長內維爾·阿格紐和澳大利亞遺產委員會組成的考察組考察時評價:“這是我所見到的最漂亮的、與自然環境相協調的民間建筑?!辈恢蠹矣袥]有同感? 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田螺坑土樓群,去領略一下它的奇特外形和構造、精巧的組合,以及深層的文化內涵,感受它的傳統精神和神秘色彩。
(步云樓)方形土樓,位于土樓群中間,建于清嘉慶元年(1796年)。坐東北朝西南,占地1393平方米。高3層,11.93米,面寬29米,內通廊式,每層26間,共78間,設對開4部樓梯,1個大門,樓頂層有4個射擊口,底墻厚1.15米。進入樓內,我們發現此樓前低后高,保留地勢,托山而起,從門廳到后廳有三層臺階,步步高升,使我們一下子就理解命名“步云”的意義。這幢樓內無水井,因為地勢太高,水井設在樓外,并且在井周圍砌條水溝,供排水用。底層四角的房間開一個窗,其余的都不開窗,比較特殊。
(和昌樓)“和昌”為吉祥語,為“和氣昌盛”的簡約。圓形土樓,位于步云樓東側。建于清嘉慶元年(1796年)。坐東北朝西南。占地1268平方米,高3層,12.3米,內通廊式,每層22間,共66間,設兩部樓梯,1個大門,樓頂層有4個射擊口,底墻厚1.2米,內院以鵝卵石鋪地,有1口水井。與步云樓不同底層不開窗的,是通例。這幢原來建的是方形,20世紀30年代被土匪燒毀。1953年在原址上重建時改為圓樓,我們今天參觀找不到當時方樓的任何痕跡。如果不是那把大火燒掉重建,我們今天也看不到“四菜一湯”,成為“三菜二湯”,也感受不了“花一朵”了。(振昌樓)“振”,作為動詞,含“奮發”、“奮起”意。“昌”為“昌盛”?!罢癫币鉃椤皧^發昌盛”。圓形土樓,位于步云樓西側。建于民國十九年(1930年)。坐東北朝西南,占地976平方米。高3層,11.53米,直徑33米,內通廊式,每層26間,共78間,設有兩部樓梯,1個大門。底墻厚1.2米,內院以鵝卵石鋪地。我們在上觀景臺上說了,振昌樓“富不露白”風水觀念。大家看,中廳與大門并不對稱,與門不在同一直線上,而是偏左吧。這是一。第二,同步云樓一樣的原因,在院內找不到水井。水井放在樓外。
(瑞云樓)“云”為天象?!叭稹睘椤凹椤币?。“瑞雪兆豐年。”“瑞云”即“祥云”環繞的人居環境。圓形土樓,位于步云樓的東南側,建于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坐東北朝西南,占地1063平方米,高3層,11.2米,直徑35米,內通廊式,每層26間,共78間,設兩部樓梯,1個大門。底墻厚1.2米,內院以鵝卵石鋪地,有1口水井。
(文昌樓)除了上面所說“文運昌盛”意思外,“文昌”還是一位神靈的名字,叫“文昌帝君”,是主持人間祿籍的民間神靈。橢圓形土樓,位于步云樓的西南側。建于1966年。坐東北朝西南,占地1288平方米。樓長徑45.7米,短徑34.5。高3層,11.8米,內通廊式,每層32間,共96間,設兩部樓梯,1個大門。樓外墻頂層有4個瞭望臺,4個射擊口,底層樓厚1.2米。內院用亂毛石鋪地,有1口水井。首先,讓我們穿過門板用厚杉木鐵皮制作的森嚴大門,不像北方四合院有邊門、側門和后門。土墻通常有1米多厚,能擋住槍彈;門框、門檻用大石砌成,兩片大門厚10厘米,還加上根門閂推進墻體預留的數米長的門閂洞內,將門板緊緊卡住,非常牢固。除非撞塌墻體,否則就是從外面伸進,鋸子鋸斷門閂中部,它仍然卡在門上,無法從外面開門。
土樓中心是露天大天井,房門和窗戶因為圓形,都朝天井開。土樓外墻內墻是同心圓砌成的一段段圓弧,外長內短。房間的隔墻都顯放射狀,形成的房間像柑桔那樣一瓣瓣圍聚成一周,當地人稱“斧頭間”。天井內通常都有水井。這樓內的水井偏于左側。
樓內有米碓、谷礱、石磨、風車等設施,與大廳相對的一間敞廳,是操辦土樓人家紅白喜事之處。土樓的底層,除了廳堂、梯間之外,一般是廚房和餐廳。頂屋一般不裝天花板。這樣何處出現漏雨、裂縫、斷裂,都看得清楚,以便即時維修。土樓屋頂平緩,用的青瓦,中脊和出水口都用青磚壓牢,既防風又點綴屋面。站在文昌樓第三層,朝上往上看,上面的土樓層次排列,與樓后的大山相融洽,顯得特別雄性。
說到黃氏家族。自明初開基以來,已有26代傳人了。就以此居住和活動,繁衍世世代代,香火不絕。現仍有300人居住。黃氏家族在臺灣臺中、臺北尚有發展,逢年過節,返鄉認祖歸宗,遠源流長,熱鬧非凡。好的,現在留15分鐘時間,讓大家自由活動。然后在村口集中回車上,還要到下觀景臺參觀!
(乘車,到下觀景臺)大家以上看了,聽了?,F在到了坡底山路上,再來從下往上看。田螺坑土樓窗戶不被屋檐遮住了,一個個特別明顯;有些特意用白色石灰鑲邊,那些依地形高低錯落建立土樓,一層托著一層、一幢挨著一幢,十分壯觀,給人以西藏拉薩布達拉宮的感覺。從上觀景臺俯視,看不出五幢土樓不處在同一個地平線上,甚至那橢圓形的樓與其他三幢圓形的樓的區別也看不出來。下觀景臺仰視,終于看到五幢建在高低不同的臺地上,錯落有致,層疊相間,宛自天成。蘇東坡說廬山“遠近高低都不同”;田螺坑土樓群不是“遠近高低”,而是“遠近俯仰都不同!”。
隨著天氣的的變化,田螺坑的景觀有很多變化,但也不能在這兒等上十天、半月吧!但是,田螺坑土樓群成為世遺后,政府已完成了夜景工程。如果團友中有想尋找田螺姑娘做朋友的帥哥,或者想找三郎大哥的靚妹,可以小住幾天,說不定,還真讓你們偶遇了呢!
一、裕昌樓
從田螺坑驅車五分種車程,山谷里除了山林小溪——看不到現代建筑;這要歸功于南
靖的領到動員工作做得好——保護世界遺產,人人有責!附近的居民拆除了——現代派房屋、以及農村的豬圈牛棚鴨舍!農民的保護意思和覺悟也逐步提高了, 大家可以看到——“東歪西斜”700年的指示牌;裕昌樓快到了!而右邊映入視野的土樓——就像我們看到的城里的“情侶”一樣!在路邊就“打ki了!”,邊上還有一個觀眾喔!——我們都把她們叫——“情侶樓”——將來可以開發成一個新節目!哈哈!
(停車場到了,請下車)
大家現在看到的“裕昌樓”了——外墻斑駁陸離,像個飽經風雨的老者!這邊是南靖縣書洋鎮下版村,在依山傍水處屹立著。
這幢土樓建于1308年,是土樓王國現存最古老的土樓了!圓形,五層,每層54開間,共270間。這幢土樓有三大特點:
1、不是一姓一宗所建,而是五個姓氏,相當于我們現在“集資房”;你出多少錢,建多大的房,也就住多大的房。據查,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38歲遷于下版劉氏五世劉永祿召集羅、張、唐、范四姓族人,商議共建一座大土樓。每個姓氏按所需房間,劃分為五片區,大片區13個開間,小片區9個開間,每片區設一部樓梯,外墻設五個瞭望臺,體現了土樓設計理念上五行居住哲學,企求五谷豐登、五福臨門的美好愿望!
2、不是一姓一宗所建,五姓族人共同生活在一棟土樓里,這可能是當時的經濟條件比較困難的緣故吧;大家進了大門看到——中庭還有一座圓樓,是全樓的中心,也是社會活動的場所,上堂即祖堂!祖堂大門朝東,有“紫氣東來”的含義。門內地板上,用鵝卵石鑲嵌成五行圖案——金(△)、木(+)、水(≈)、火(m)、土(∧),這些象形文字是中國建筑文化內涵豐富的表現!它們若隱若現,神秘莫測;既是避邪符號,又可能代表五個姓氏的業主。祖堂有三個門,正門是喜門、左邊是生門,右邊是喪門。從這三門出入有嚴格樓規民約:凡辦喜事或求神拜佛從喜門進出;凡祈求小孩平安長大,有所作為,從生門進出;凡辦喪事從死門進出。我們今天來考察、參觀,是好日子,當然要從喜門入,喜門出,圖個吉利!好不好呀?
1、大家看——樓的第三層傾斜的離譜——最大角度有15度!是地震緣故造成的?還是人為故意而為之?還是其他原因呢?
據說,建造土樓邀請的大師傅,在裕昌樓建造到第二層時,遠方有消息通報又有
大的建樓工程急著需要請他;他想這邊剩下的包工交給大徒兒就綽綽有余了(有點像現在的包工頭喔?);另外也想考驗一下大徒兒是否可“出師”了!師傅走以后——大徒弟突發奇想,將第三層立柱傾斜設計——第四、第五層有直行往上!增強視覺上的美感和創意!樓建成后——樓主們紛紛抗議!大徒兒大聲說——這是我的主意!如果樓會倒塌或者其他危險;可以先押我一半的工錢!結果幾百年下來安然無恙!這不得不佩服這位——神奇小子——猶如魯班再世!
有建筑專家認為是——運用力學原理,不太承重的柱樑,可以不在同一直線上,增加美學視覺效果!木結構建筑——早有“勾心斗角”等營造法式;但沒有“歪柱斜梁”一說,不知是否是創新喔?
這里的農民有種說法叫:“七竹八木”。什么是“七竹八木”呢?那就是農歷七月份砍竹子、八月份伐木,是最好的季節,既風干,又沒有蟲蛀。俗話說——水浸千年松,風吹萬年杉!土樓一般選用上好的杉木做梁柱大料!“他們有時還會用不太風干的杉木做門窗,剛開始關不密,幾年以后就關密了。當時建造第三層所用的柱子——有可能是在其他月份砍伐的木材——為了趕工,沒有等風干就用上了,建成時發現不了——過了一段年限后,就有可能向一邊斜了!
到底是何道理——各位貴賓請細細思量和推敲!
不管咋說,我們本地人——一般都叫此樓“東歪西斜樓”,不叫“東倒西歪樓”,圖個吉利!
4、好的——我們現在去看一看此樓的另一奇特之處——“水井”在廚房!這不要說在土樓,就是在全國也是獨一無二的!————水井咋會挖在自己房子里呢?
原來啊——這一排的廚房下面剛好是地下山泉所流過的地方,呈扇形狀;泉水離地面不深——水井也無需挖太深,才一米左右;但每天上午,積累一晚的山泉會溢到井欄!真是免費的——礦泉水??!自來水公司、礦泉水廠在此地投資怕找不到市場!
大家品嘗一下,看看——是否甘甜呢?粘點財運,圖個吉利!嘿嘿!好了,裕昌樓的講解暫時告一段落!大家可以在此樓自由活動20分鐘——可以上二樓、三樓參觀,不要太擁擠——腳步輕輕,不要打擾土樓爺爺的沉睡喔?!醒過來,我就不懂咋辦啰!哈哈
等會門口見!
二、塔下村——
(車上)各位團友,我們接下來要去的是南靖縣書洋鎮塔下村,海撥700米左右,被譽為“高山水鄉”。塔下村既是福建著名的僑鄉,也是著名的“長壽村”。2003年被命名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2007年又被評為——中國首批景觀村落!進村之前,我給大家朗誦一首詩:
太極山澗臥,村橋十三座; 森林當圍墻,土樓作別墅; 長壽頤天年,笑語依溪落; 開基五世紀,世外桃園塢。
這是廈門大學旅游美學教授盧善慶先生來塔下考察時的情景詩作;集中反應了塔下村的地形、建造、環境、歷史、和人文氣息!
(下車,徒步)大家請跟我來,看到那里有個小山頭,插了兩面紅旗,準備開發一座觀景亭,爬上去以后,可以見到塔下村的全景。塔下村中間有一條小溪,把村子分成兩岸,像太極圖——村兩頭是圓形土樓,酷視太極“魚眼”,寓意人間滄桑,宇宙萬物、陰陽變化之妙!溪流上有13座材質不同、風格各異的橋梁,方便村民和游人。
(塔下村的來歷)從字面上來看,“塔下”村,并沒有“塔”,怎么叫“塔下”村呢?相傳,明朝初年,塔下的開基祖華一娘和兒子張小一郎,在離這不遠的馬山開荒種地,相依為命。一天晚上,家里來了一位投宿的風水先生。主人家雖然貧寒,拿不出好酒好菜來,還是把家里僅有的一只母雞殺了款待客人。風水先生看到主人這么熱情待客,就告訴華一娘說:“這里山高水冷,龍脈不正,不是久留之地,應該從這里踏下一步到山下去開基才是?!笨图以捴械摹疤は隆迸c“塔下”是諧音,為雅訓,以“塔下”代替“踏下”。這就是塔下村名的由來。張家在塔下開基后,果然應了風水先生的話,人丁興旺,家道發達。
為了紀念這位風水先生,在塔下張氏宗祠德遠堂內,至今還供奉著“宗師仙神祿位”。
由于地理環境的特殊,從明宣德元年(1406年)開始,塔下村民在沿溪兩岸因地制宜建起了方形、圓形、圍裙形、曲尺形土樓和單院式土木、磚石結構的吊角樓,約有42幢;形成了大樓帶小樓、高低錯落的古村落景觀。
(榮汀橋)塔下村在東南亞各國、美國、加拿大的華僑華人及港澳臺地區同胞,大約有1萬多人。最早到海外謀生在清道光三年(1832年)。民國時期,就有300多人飄洋過海,開拓事業。他們在僑居國歷盡艱辛,勤勞致富,不斷創新。許多人成了當地社會賢達、殷商巨富以后,有的還曾積極資助孫中山革命事業,經常關心和支持家鄉的發展和教育等公益事業。如泰國福建僑領——張建祿先生、張洋先生等,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赴泰訪問期間都會接見和關心這些優秀海外華僑!我們現在走的這座榮汀橋以及看到的榮汀碑,是塔下村民合資興建的,紀念華僑張榮汀先生一生熱愛家鄉、建設家園的感人事跡?!裕@里又叫“僑村”。
請大家從溪水中看,溪里的“長城”樣的石塊是干嘛用的呢?這叫步蹬。當地老百姓說:“人可走,黃牛過得去,水牛過不去?!边@種建筑手法,在鄉村常用,增加了觀賞效果!
(裕德樓)“裕”本意為豐富、充足?!霸5隆闭f明道德高尚的一種追求。該樓有200多年的歷史,原本有4層,每層32開間,共有128間房。后被土匪火燒破壞。直到1972年,旅居新加坡華僑張重慶先生回到家鄉,看到被燒土樓墻體還在,就捐資修建了前半樓;并在后半樓墻頭蓋上護墻瓦檐,防止雨水滲入,吸收了江南園林造墻手法。這就形成了所謂的“圍裙樓”。
在土樓王國——實屬首創!
(雪英橋)前面那座高大的石拱橋體量最大、造型優美,是全村中心所在。不知大家有沒有見過最古老的石拱橋——趙州橋,建于隋煬帝大業年間(595-605年),由工匠李春監造,至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雪英橋學趙州橋,有個“坦拱”不搞普通半圓形,但邊上只有一個“肩拱”,兩端橋頭又架起圓拱,讓來往岸邊車輛行人通過,又不完全相同。這座橋命名“雪英”是什么意思呢?張雪英是塔下人,自小聰敏伶俐,為幫扶家境,遠嫁到永定,但始終不忘塔下鄉親,得知家鄉每年大水沖毀橋梁,就叮囑兒子,將來發達要為家鄉修橋鋪路!雪英兒子后來去海外謀生發達后,果然回塔下捐修這座沖不垮的橋。村里人也用她的名字“雪英”命名,以志紀念。
(民居群落)在雪英橋邊上,要數這棟——福興樓最古老了!建于明代崇禎四年(1631年)。、大家看,這里每一幢土樓都以祖堂為核心,樓樓有廳堂,以主廳為中心組織院落,以院落為中心進行群體組合,體現了敬祖睦宗、團結互助的傳統美德——等下自由活動時,大家可以各自選擇參觀。
另一方面,在塔下村,每一棟土樓,幾乎都有樓名門匾和門聯,留給“飽讀詩書”、“賦聯揮毫”人的一方天地,成為特有文化景觀。如樓名和門聯有:勤和樓(“勤與儉持家上策,和而忍處世良規”)、裕德樓(“裕及后昆克勤克儉成偉業,德承先世維忠維考是良規”)、睿源樓(“睿水遙山靈秀發祥教子詩書昌后世,源長流遠澄清維美居身質樸迪前先”)等;這些言簡意賅、雋永深遠的藏頭嵌字聯,體現了耕讀為本、忠孝仁義為根的傳統文化思想,構成了張氏家族世世代代族訓的核心,對后人起著灌輸、訓誡、警策作用,形成土樓建筑獨特的文化氛圍。
(德遠堂)德遠堂是塔下村張氏的家廟,建于明末清初,已有400多年歷史,是目前中國可見到的、最完整的古代姓氏祠堂建筑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間,紅衛兵要來沖擊“封資修”。鄉鎮干部預先布置,把祠堂中堂貼上“毛主席萬歲”的標語,叫村里小學生在中庭念《毛主席語錄》,躲過了這一劫難。1996年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龍旗桿——登上臺階,大家看,映入眼簾高近10米、騰云駕霧、勢欲騰飛的石柱叫——“石龍旗桿”,共有23支。是全國村級家廟中“石龍旗桿”最多的一座。家廟后面是一片眉月形斜坡的草地,宛若天然的地毯。草地連著一片原始森林——當地人叫風水林。家廟前是一口半圓形池塘。可以調節空氣中濕度、活化環境、看到水中游魚和廟在水中的倒影,還可以防火,成為滅火的水源;塔下人認為這是招財風水池——水代表財!
大家看,這些“石龍旗桿”。分為臺座、夾桿石、桿身三部分;它是功成名就、地位榮耀的象征,是塔下張氏族人向往文明教化、尊重傳統文化思想的體現。塔下先后出了14位舉人、進士,于是樹起14支“石龍旗桿”。文官的“石龍旗桿”頂端裝飾毛筆鋒,武官則鐫坐獅,給人以靜穆、嚴肅、榮耀的感受。桿上鐫刻著姓名、世次、功名、年代科次、官銜品位爵位,以及立桿的年代、人氏等。這里“石龍旗桿”有一根立在下一層,單獨一根,為什么呢?20世紀70年代以來,對造福家鄉的海外赤子、百歲壽星也樹桿紀念,體現了塔下村人尊老敬賢的良好風氣。有人統計,近20年來,全村有6位百歲老人,稱為“長壽村”。
德遠堂主堂為二進懸山頂建筑,兩側帶廂房,西南角入口處建門樓。俗話說:“千金門樓四兩屋?!蔽覀儸F在在門樓前,看到用嵌瓷手法,拼貼成“張氏宗祠”四個大字。門牌上也是嵌瓷,為二龍戲珠。因為閩南多暴雨日曬,彩繪圖案不易保留。臺灣許多廟宇宗祠也用了同樣手法。進了門樓后,我們停一停,向后看,門樓后有四個字“衍派西來”。大家會問:塔下張氏從中原來的,應是“北”,怎么變為“西”呢?這要打開塔下張氏族譜,一下子就清楚。先民從中原來,先到寧化石壁,再到長汀。長汀到南靖,當然是“西”了。
“衍派西來”,表明張氏家族遷陡來龍去脈,宗派分明。從歷史來看,塔下先民遷徙南靖時,南靖已設縣,而永定當時還隸屬龍巖縣;塔下的文明——反映出土樓早期先民客家文化與福佬文化的交融。現在——塔下人,這兩個民系通婚很普遍,小孩也都會講——客家話和閩南話!是人類學和民俗學研究的藍本!
主堂前為前院和照壁。木制大門彩繪門神。屋面覆板瓦,屋脊堆砌花鳥紋剪瓷脊飾,富麗堂皇。
大殿橫梁上鐫刻著朱熹的警世名言: 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
大廳兩邊紅柱上寫著清太守張翱作的、取材于張氏家族歷史、貢獻和期望的一副78字長聯。上聯為:
得姓由軒轅大儒一人銘垂二篇輔漢三杰功高四相勅封五虎博物六史,貂冠七葉猶是清河族派。
下聯是: 揚名顯奕祀位列八仙鼎甲九成平興十策書忍百字金鑒千秋青錢萬選,道靈億尊依然文獻宗支。
上下聯嵌入“
一、二、
三、
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億”十四個數字,含十四個典故,樹碑立傳,光宗耀祖。《插入人名解釋》:扶漢三杰指——張良;
德遠堂左側,懸掛著“祖德流芳”、“源遠流長”、“載福凝瑞”等牌匾;德遠堂右側,張掛著許多照片,記載著歷史上許多對家鄉做出卓越貢獻的華僑事跡,如張榮汀先生,張慶重先生,大家可以去看看。
好的,我們走到德遠堂外面臺階下看一下——在封建社會,有的官是科舉考試得來的,而三品一下官階可以“捐”、或者“舉孝廉”,每年皇帝老爺都還有開——“恩科”。這根“石龍旗桿”的官是一半是用錢捐來,另一半就是——孝!本來要給這家人的哥哥,結果給了弟弟。當弟弟的比較孝順,就把這根“石龍旗桿”放在下一層,變成單獨一根。
孝——是儒家文化的精華所在!武漢大學一位教授在人大會上提案——中國人還要確立“以孝治國”的方略呢!
好了,塔下村的講解,暫時告一段落;大家可以沿這條小路再回到溪邊漫步,自由活動30分鐘;我們在雪英橋匯合返回游覽車。請注意安全,謝謝!
四、河坑村群——
(上車)河坑土樓群是土樓景區環線的中間一站;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地!河坑土樓群距南靖縣城58公里。住有200多戶人家,1000多人,均為張氏族人,務農為主。河坑土樓群與其他土樓群比較,有三大特點:
一是土樓密度最大。也就是單位面積的地面上,建的土樓最多。一個自然村有13幢方形、圓形的土樓。由于密度大,樓與樓之間距離近,朝向不甚一致,往往“門當戶對”,遇到雨天串門,急走幾步就到了另一幢。所以有人稱之為“不用帶雨具的村落”。
二是土樓老、中、青相結合,就像當下組織部門配置領導班子一樣,但它是自然生成的,不是人為的。在河坑,最早的土樓建于明朝嘉靖年間(1553年),最遲的土樓建于1972年,前后跨度400年。
三是方樓、圓樓雜處,大小不一,依山傍水,五谷豐登,人丁興旺。真正要叫一位規劃設計師,依據地形地貌等高線圖,畫都畫不出來。日本建筑出版社、建筑藝術研究所聯合主辦的《住宅建設》畫刊1987年第三期,就用河坑土樓群全景作封面,內容更是圖文并茂,贊美不絕!1987年7月,上海同濟大學路秉杰教授說,這里的土樓與青山綠山自然環境如此協調,不愧為“世外桃源”!
(下車,攀登,上觀景臺)河坑有座獅子山,山上建有觀景臺!大家上去看看。在山前,兩條溪流在左邊山腳下交匯,形成了河坑村風水結晶“丁”字水。沿著“丁”字的溪流的兩岸,分布著6幢方形大土樓、3幢圓土樓。獅子山后,一片開闊地與山前連成一塊,座落著4幢大方土樓和4幢大圓形土樓。在不足半公里的狹長地帶,青竹綠樹的掩映下,10多幢土樓猶如莊嚴的城堡和溫馨的家園,仿佛聽到慈母的召喚、妻兒的叮嚀,使遠方游子感受到鄉音親情,回歸依戀,久不忘懷。
(下山)“上山容易下山難”。大家一定要注意腳下,踩對、站穩?,F在是半山腰,大家稍停一下,看村里的東升樓、曉春樓、永慶樓、春貴樓、裕昌樓等7幢圓樓,好像北斗星從天下嵌入人間。這是偶然的巧合,也是土樓人家尚未解密的建筑文化和居住哲學的密碼!
(進村)我們走進河坑村,13幢土樓,各有各的情況,各有各的特點。我們一邊走一邊說。
(朝水樓)在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中,水主財。“朝水”既是地理位置,又是居家良好愿望。方形土樓,位于土樓群中部,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八年至三十二年(1549~1553年)。坐北朝南,占地840平方米,高三層,11.3米,面寬30米,進深28米,內通廊式,每層20間,共60間,設4部樓梯,1個大門。內院中央有1口水井。該樓底墻厚1.66米,無石砌地基,底墻外用鵝卵石鑲嵌1米多高。初建時高4層,1923年被火燒毀,重修時改為3層。那斑駁粗糙的墻面,像是久經風霜的面孔,給人以一種歷史滄桑感。
(陽照樓)“陽照”不僅是土樓民居生活和活動的需求,而且帶有“陽光普照”的吉祥意。方形土樓,位于朝水樓西側,建于明萬歷四十五年至天啟三年(1617~1623年)。坐西南朝東北,占地1326平方米。高3層,12米,面寬39米,進深34米,內通廊式,每層26間,共78間,設4部樓梯,1個大門。墻厚1.8米。大門兩旁嵌有藏頭楹聯:
陽春有腳踏遍神州德澤,照日無私光耀宇宙輝煌。
(永貴樓)“永貴”為吉祥語,為“永遠富貴”的簡約。方形土樓,位于朝水樓北側,建于清光緒二年(1876年)。坐南朝北,占地1599平方米。高3層,10.29米,面寬41米,進深39米,內通廊式,每層32間,共96間,設4部樓梯,1個大門。墻厚0.7米,樓大門上方鑲嵌一方樓名石刻,并有明確紀年。樓中建有“三間一堂式”祖堂,磚木結構,裝飾精美。內院右側有1口水井。
(裕昌樓)“?!北疽鉃樨S富、充足?!对娊洝ば⊙拧そ枪罚骸按肆钚值埽b綽有?!??!霸2睘椤俺渥悴ⅰ焙喖s。圓形土樓,位于朝水樓西北側,建于民國三十二年至三十六年(1943~1949年)。坐西北朝東南,占地1808.6平方米。高3層,11.1米,直徑48米,每層36間,共108間,設4部樓梯,1個大門。墻厚1.2米。內院右側有1口水井。
(永盛樓)“永盛”為吉祥語,為“永遠旺盛”簡約。方形土樓,位于繩慶樓西側,建于明崇禎二年至清康熙十九年(1629~1680年)。坐南朝北,占地960平方米。高4層,14.4米,面寬32米,進深30米,內通廊式,每層30間,共120間,設4部樓梯,1個大門。墻厚1.4米。內院有1口水井。一幢土樓建造、居住、使用,乃至發揮其功能是與家庭興衰有極大關系。永盛樓建樓是兩個房派。一支憑著財丁兩旺,財大氣粗,時常以勢壓人。另一支人少勢孤,只好忍氣吞聲。后者聽信風水先生的話,只要底層東、西兩間居住,比較謙卑。沒有想到,沒過一二代人,這一支人少勢孤族人旺了起來,而住在其他間族人不是鬧事,就是生病,逐漸搬走了,只留下他這一家。為什么會這樣呢?原來這幢土樓建在一座人形山下,東西兩間就像人手卡住其命脈,住進去,就占了地利,貽福子孫。其實這也告誡人們不能仗勢欺人,同在一個村里,應該和睦相處,才能興盛繁昌。
(繩慶樓)“繩”可作“譽”解?!袄K慶”即“慶祝獲得榮譽”。方形土樓,位于土樓群的最南端,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至四十一年(1699~1702年)。坐東朝西,占地2016平方米,高3層,12米,面寬26.1米,進深24.5米,內通廊式,每層24間,共72間,設4部樓梯,1個大門,墻厚1米。天井后面連接后廳建有上下廳式磚木結構的祖堂,祖堂上懸掛著清制“德式鄉閭”牌匾?!笆健迸c“模范”意同,可作“鄉間鄰閭的道德模范”解。上下廳兩邊用青磚各建一間小浴室,堂內有木雕“獅子夯梁”,墻壁有梅、蘭等花草圖案彩繪。在樓的正前方坎下,建有高低錯落的二層護厝,25間,設3部樓梯,3個大門。
(永榮樓)“永榮”為吉祥語,為“永遠榮耀”的簡約。方形土樓,位于繩慶樓西側,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至二十八年(1759~1763年)。坐南朝北,樓門開在正面墻的右側,占地621平方米。高3層,11.5米,面寬23米,進深27米,內通廊式,單層18間,共54間。設4部樓梯,1個大門,墻厚0.8米。內院中有1口水井,井內水位超過內院地面,水源豐沛。
(南薰樓)“南”為方位,“薰”本意為香草,轉意為“溫和貌”?!肚f子·天下》:“薰然慈仁,謂之君子?!薄澳限埂眲t為“南方之君子溫和貌”。位于繩慶樓西側,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至三十年(1847~1850年)。坐北朝南,占地870平方米。高3層,12.6米,面寬29米,進深30米,內通廊式,每層21間,共63間,設4部樓梯,1個大門。建樓時樓門坐東向南,廳堂設在大門直對面的廳樓底層;因風水原因,約在100年前,由張氏十八世祖把樓門改在朝南,成為南靖縣境內惟一廳堂在樓右側的土樓。這幢土樓為什么會形成五角形呢?有一個說法。據說,當時建樓的那塊地,有一小塊地是隔壁的,征地征不到,最后只能左側削了一角,成了一座五角形的土樓。
此外,在這些土樓的周邊還有1963~1972年建造的春貴樓、東升樓、曉春樓、永慶樓、裕興樓等土樓,交相輝映。
(從13幢土樓參觀走出,邊走邊說)大家剛才看到這么多土樓會集中在河坑,為什么呢?這要從河坑村開基祖張仕良選址說起。大約400多年前,張仕良時常在河坑放羊,發現這里青山滴翠,綠水環抱,土地平坦而肥沃,就從石橋村搬遷居住,過著墾荒造田的生活,有了一定物質積累和家族繁衍的需要,其子孫張元益(河坑四世祖)于明嘉慶年間始建朝水樓,開了先河。其后,河坑六世祖張崇政相繼建了永盛樓、永榮樓、河坑十一世祖張仕優建了繩慶樓、河坑十四世祖張仁吾、張仁尹分別建了永貴樓、陽照樓、河坑十七世祖張鐘蔭建了南薰樓;永榮樓木構架被土匪燒壞,河坑二十世張其責、張其賢于1954年重修。至此,形成了由7座土樓為主體的村落,是世世代代的張氏家族勤儉治家,耕讀為本,艱苦創業,香火不絕的結果。我們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之一,可謂發展到那里、生存在那里、札根在那里。而且生存、札根的民居、村落與自然環境那么協調,能不能說成為一種“詩意的棲居”呢?這是河坑村土樓群對我們最好的教育和最深遠的啟示。
(自由活動)大家自由活動15分鐘,小勤在大巴前恭候大家!
福建土樓導游詞200字篇四
關于福建土樓導游詞
----word文檔,下載后可編輯修改----
關于福建土樓導游詞(一)
大家好!我是你們游覽永定土樓的導游。很高興能與大家共渡這美好時光!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導。
大家跟我來,我們今天參觀的永定土樓,它位于福建省龍巖市,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山區居民建筑,是我國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分為方形和圓形兩種,其中圓樓有360座,方樓有4000多座。因為其大多數是福建客家所建,所以又稱“客家土樓”。
大家看,我們前面的這座土樓就是最富麗堂皇的圓樓----振城樓。它依山而建,占地3000平方米。讓我們來摸摸這土樓的墻壁,是不是很堅硬?它可是用生土、糯米飯等材料經過反復地揉、壓建造而成。土樓還有非凡的功能:它有一扇大而厚的鐵門,可以防止火燒,它還防煙,因為在門的上面有一條長長的水渠,如果有濃煙,這些水就可以凈化空氣;它還有防震的功能,因為這土樓的墻壁是向內的傾斜的,就產生了一種天然的向心拉力,地震時,如果土樓被震出了大口子,那么裂縫也會慢慢地復合。
再看這兩邊的小房子,它們分別是私塾和煙廠,用來
教學
和制卷煙的??磥砉糯耸呛苈斆鞯模酪皇肿ソ逃?,一手抓經濟。大家看,在振成樓的正門口,掛著一副有名的對聯:振作哪有閑時,少時壯時老年時,時時須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要關心。這就是“振成”的來歷。下面,大家自由活動一會。
我們今天的永定土樓之游就到這里,祝大家旅途愉快!
關于福建土樓導游詞(二)
大家好!我是福建土樓的講解員李楊冰燁,大家叫我小李就好了。很榮幸擔當這次的講解員。祝大家玩兒的開心!
大家要知道,一座土樓里面有非常大的地方!因此土樓又叫做“客家土樓”。今天,我重點為大家介紹土樓王承啟樓。
承啟樓位于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高頭鄉高北村,據傳從明崇禎年間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間竣工,歷世3代,閱時半個世紀,其規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俗話說:“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就是說承啟樓的。1986年,中國郵電部發行了一套“中國民居”郵票,其中面值1元的福建民居就是一座環環相連的土樓,這座土樓就是如今聞名遐邇的承啟樓,承啟樓是一座城堡----一座家族之城。
郵票是“國家的名片”,影響力十分深遠,龐大的承啟樓正是借助這方寸的郵票名揚四海 承啟樓全樓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層,高16.4米,每層設72個房間;第二圈二層,每層設40個房間;第三圈為單層,設32個房間,中心為祖堂,全樓共有400個房間,3個大門,2口水井。全樓住著60幾戶人家,400多人。三環主樓層層疊套,中心位置聳立著一座祖堂。
好了,今天的講解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配合!
關于福建土樓導游詞(三)
大家好!我是燦爛陽光旅行社的導游,我叫林以寧。今天,就由我帶領你們去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地―土樓。
沿途滿眼青山綠水。風景如詩如畫,讓我們感受到了桃園般的民居風光。這里的山郁郁蔥蔥,這里的樓方方圓圓,呈現在你面前的是中國最美麗的土樓群,年代最久遠和結構最特殊的圓土樓,也是中國最完整的客家民俗博物館―集慶樓。集慶樓,建于永樂十七年(公元一四一九年)。集慶樓共四層,設有九個t望臺。七十二道樓梯和二百零六間房,整座圓樓不用一枚鐵釘,竟也穿越了近六個世紀的風霜雪雨,其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無與倫比。集慶樓里收藏了一萬余件的民俗文物,我們將在短時間里初步了解土樓建筑的歷史淵源和客家民俗的文化的博大精深。一曲曲悠揚的民歌在集慶樓里蕩漾著。
“圓圓的土樓,圓圓的家,圓圓的山村,圓圓的畫......”如果你想讓自己有個旅游勝地,那么,你就到中國最美麗的土樓群――初溪來,古鎮純樸的民風,千古依舊的土樓神韻,將伴你走過融山水。人文于一體的心旅歷程......關于福建土樓導游詞(四)
各位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我是你們這次閩西之旅的導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小李,在這里,我先代表我們開心旅行社歡迎大家來到我們閩西游玩。今天和我1起為大家服務的還有我身旁的這位張師傅,張師傅已有10多年的駕齡了,大家可以放心乘坐!我和張師傅,都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3
大家都知道,我們客家人是最熱忱好客的,所以,我們今天也特別希望在坐的各位可以在閩西玩的開心,吃的放心,住的安心!相信我們美麗的閩西風光1定會給您留下難忘的印象。
我們今天將要去參觀的是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在2008年7月7日福建土樓申遺成功。福建土樓主要是分成永定土樓群、南靖土樓群和華安土樓群3部份,今天我們要去參觀旅游的是永定土樓王子--振成樓。說到土樓啊,這還得從客家人談起。很多人誤認為“客家”是1個少數民族,其實客家是中華民族中漢族的1支特殊的民系,客家人原是居住在黃河中下游流域1帶的衣冠士族,由于戰亂和天災,自西晉以來,經過5次大遷徙,歷經艱險,南遷至現在的閩粵贛3省1代,在宋末元初,構成了1支漢民族優秀的民系--客家。如今,客家人已遍及世界各地了,據第106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期間的不完全統計啊,人數在1.2億左右。而我們的客家話同樣成為了我國10大方言之1。那現在我說句客家話讓大家來猜猜我說的是甚么意思:歡迎大家來永定土樓!
各位佳賓,眼前的這座就算最具代表性的土樓王子--振成樓了。在介紹振成樓之前,我們先認識1下它的設計者林鴻超先生,林鴻超3林氏21世子孫,生于1880年。他從小聰明好學,是清末的秀才,建筑設計師,曾任民國眾議院會員、中央參議員。對《易經》很有研究,琴棋字畫樣樣精通。林鴻超父親是林氏20世的林仁山,也就是建造福欲樓的林氏3兄弟中排行最小的林仁山。林仁山祖上以經營日升牌煙刀起家,他想獨資興修范圍宏大的土圓樓,但因勞累過度于
1906年不幸過世。
為了實現父親的遺言,民國元年也就是1912年,林鴻超親身設計并會同堂兄弟林蓮生、林秀生、林云璈1起合建了振成樓。在振成樓內中廳石柱楹聯旁邊有石刻文為證。建樓這1年,林鴻超參加了辛亥革命,第2年被選為中華民國眾議院議員。1923年,他告老還鄉,1直居住在振成樓,至1946 年才遷居香港,1953年病逝,享年74歲?,F記念墓地在香港。
眼前的振成樓于1912年開始建造,用了5年的時間才全部竣工,花了當時的8萬光洋?,F在1個光洋就是130元的市場價,也就是說花了相當于我們現在的1000多萬人民幣才建造而成的。
土樓客家人是10分重視住宅遺址,認為風水的好壞關系到是不是適合居住,乃至關系到全部家族的興衰,關系到未來的福與禍。如果去掉封建迷信的因素,實際上好的風水師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封建計劃專家。這座樓的建造也是10分講求風水的。
請大家注意視察,振成樓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樓的左右兩邊是魏延曲折的大山,樓前地勢開闊平坦,遠望山峰錯落有致,連綿起伏。
樓的右側有條小溪流,門前建有1口池塘,聚水宅前,有人說這類選址吻合了風水學中“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說,被認為是寶貴吉祥之地。青龍主陽,白虎主陰,講的是1個陰陽平衡的道理,朱雀指的是鳳凰,鳳舞于9天之上,意味著樓前要有足夠的活動空間。道教上有1位玄天上帝,便是玄武,意思是說:有了玄武這位守護神作為靠山在背后坐鎮,可以為你擋風遮雨,自然就固定了。
《易經》說“圓是天,是宇宙的表象”。土樓客家人崇尚圓,把圓當作是天體之神來崇拜,這就是永定人建造圓樓的基本理念。我們來看振成樓的外觀,它主體是圓樓,左右兩邊建有對稱的半月形廂房,整體外觀就像1項古代官員的烏紗帽,再加上樓前面正好有1條小溪流圍繞著它流過來,就像是古代官服上面的佩戴,而后面的山就像是太師椅的靠背,兩面的山就是它的兩個扶手,前面的山又好像是1個案臺,所以整體看起來又好像是1名官員在太師椅上辦案1樣。各位可以站在這個位置照相紀念。
關于福建土樓導游詞(五)
大家好!我是藍天旅行社的導游,我叫林敏銘,大家可以叫我小林,今天就由我來陪伴大家度過一個愉快的周末。今天我要帶大家游玩的目的是土樓。福建土樓是2008年7月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土樓是中國一種典型的的名居,有各種形狀散落在南靖土地上,就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一句“大家好”,感受到導游的熱情、親切)
現在我們正駛向福建南靖土樓景區。南靖號稱“土樓王國”,成千上萬的土樓像天上掉下的飛碟,地上長出的蘑菇,這些土樓點綴在山谷間、溪岸旁、田野上,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現在我們要去游覽的是田螺坑土樓群,它是“土樓王國”里最美、最具特色的一處絕景。(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概括出土樓就是南靖最美、最具特色的絕景。)我現在考考你們吧!“你們猜一猜,土樓都有什么形狀呢?”哈哈,你們一定都猜到了吧,沒錯,土樓有圓形、方形、橢圓形......6
看!我們現在來到了福建土樓標志物----田螺坑土樓群,據說他們的先祖為了逃避戰亂,走到這個地方時,發現這里風景優美、是塊風水寶地,而且地里有很多田螺,于是就在這里安家立業、開基傳延。
田螺坑土樓群由五座土樓組成,中間一座為方樓,圍繞四周的有三座圓樓和一座橢圓樓。站在這里往下俯瞰,像一朵盛開的梅花點綴在大地上。如果我們站在坡底的公路上抬頭往上看,田螺坑土樓群猶如西藏的布達拉宮莊嚴肅穆。(重點介紹了“田螺坑土樓群”)游客們,走,我們現在去觀景臺,在那可以看到土樓群的全貌。大家請看,位于土樓群中間的是步云樓,右上方的是和昌樓,左下方的是瑞云嘍,右下方的是振昌樓,最下方的則是文昌樓。
這五座土樓都是土木結構,每座土樓都只有一個大門,進入大門是寬敞的天井,一層是廚房,二層是倉庫,三層是臥室。樓里的生活設施齊全,幾百年來,這五座土樓里的人們不分輩分大小,一律平等,和睦相處,其樂融融。曾有一位教授這么說:“沒有看到田螺坑土樓群,不算真正看到土樓。”(抓住土樓的構造形象生動地介紹)好啦!現在請你們自由活動,請大家不要傷害這里的一草一木,請不要亂扔垃圾,破壞環境,另外請大家注意安全。下午三點來這集合。各位游客,今天的旅程就要結束了,相信大家有了不少的收獲,希望大家以后常常想起南靖土樓,常來看看!在這里,小林祝大家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