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即方子、方法?!胺桨浮?,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將方法呈于案前,即為“方案”。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我給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實施方案 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應用方案篇一
組長:xx
副組長:xx(教學副校長)xx(德育
副校長)
聯絡員:xx
信息員:xx
保密員:xx
測試員:xx(數學)xx(心理健康)吳
xx(體育與健康)
下設辦公室在xx,由xx負責處理日常工作,由測試員和數據員協助完成相關工作。
嚴格按照20**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部
署,按時完成每個階段工作任務。其工作進度安排
如下:
月份工作內容
3月03.02--05.28
下載問卷調查系統操作手冊
03.25--04.15
信息上報及抽樣系統
上報師生信息
4月04.09--05.21
實施管理系統
校級-安排校內測試工作人員
5月05.10--05.14
下載問卷調查系統客戶端安裝包
問卷調查系統作答-練習階段測試
05.10--05.14
信息上報及抽樣系統
查看教師練習賬號
05.27
問卷調查系統作答-正式測試
05.28
體育現場測試數據錄入系統學生體育現場測試數據錄入
05.28--05.29
實施管理系統
校級-測試情況記錄表錄入與上傳
05.28--05.31
實施管理系統
校級-測試完成情況上報
未盡事宜,請聯系教研室聯系。
小學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實施方案 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應用方案篇二
為確保202*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在我省的順利實施,根據《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方案》(國教督辦[2015]4號)、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下發的《關于開展202*年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的通知》(國教督辦函[202*]7號)精神及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202*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實施工作說明會等有關要求,結合我省實際,特制定如下監測工作實施方案。
(一)監測樣本
經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抽樣,確定我省太原市迎澤區、晉源區,長治市屯留區,晉城市澤州縣,晉中市平遙縣,運城市萬榮縣、絳縣,忻州市原平市,臨汾市堯都區、襄汾縣、汾西縣和呂梁市中陽縣12個縣(市、區)為202*年度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監測樣本縣。每個樣本縣(市、區)原則上抽取12所小學、8所初中,每個樣本學校原則上抽取30名樣本學生。
(二)監測對象
1.樣本校202*年春季學期四年級和八年級學生(不含特殊教育學校學生);
2.樣本校202*年春季學期四年級和八年級班主任及語文、音樂、美術教師及校長。
(三)監測內容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語文、藝術學習質量,以及課程開設、條件保障、教師配備、學科教學和學校管理等相關影響因素。
語文:重點測查語文基礎、文本閱讀、書面表達,識別與推論、整合與解釋、評價與鑒賞,學習興趣、學習信心和學習習慣等。
藝術:重點測查對藝術作品表現形式、民族藝術作品特點、中外藝術作品表達主題和情感的了解、理解,對民族藝術的興趣、喜愛,以及藝術活動的參與等。
(四)監測時間
監測時間為202*年5月23日。
(一)加強組織領導。12個樣本縣要成立由政府主管教育的副縣(市、區)長擔任組長,教育局長擔任副組長,指定一名負責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的副局長擔任聯絡員,督導、教研、基教、體衛藝、裝備、電教等部門相關人員組成監測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統籌協調,建立健全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制度,保證監測工作領導有力、組織有序、保障經費到位。
(二)加強隊伍管理。12個樣本縣要遴選責任心強、經驗豐富、品行端正的人員參與監測工作。要扎實搞好參與監測相關人員的培訓和監督指導,確保其了解政策、熟悉規則、掌握方法、嚴明紀律、加強自律。
(三)強化監督檢查。省、市將強化對樣本縣的監管,加大督查、巡視力度,接受投訴舉報,對于失職瀆職、落實不力的縣(市、區),將實施嚴格的問責,并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并追究責任人及主管領導的責任。
(一)省級組織機構與工作職責
1、組織機構
詳見附件。
2、工作職責
(1)宣傳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的重要意義,統籌協調國家及樣本市、縣(市、區)。
(2)制定省級監測實施工作方案,組織省級視導員、各樣本縣(市、區)相關人員參加省級培訓。
(3)組織樣本縣(市、區)上報相關信息,并進行信息核實和匯總上報。
(4)指導各樣本縣(市、區)完成對監測實施工作人員的培訓,做好數據采集的各項準備。
(5)組織省級視導員對樣本縣(市、區)適時、不定期進行視導,督促各樣本縣(市、區)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做好測試各環節工作,對樣本縣(市、區)的監測全過程進行監管和控制,確保本省監測數據和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和保密性。
(二)市級組織機構與工作職責
1、組織機構
詳見附件。
2、工作職責
配合省級視導員對轄區內樣本縣(市、區)進行視導。
(三)縣級組織機構與工作職責
1、組織機構
各樣本縣(市、區)成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實施工作領導小組。設組長1人,由政府主管教育的副縣(市、區)長擔任,統籌組織全縣監測工作的順利開展,確保所需人員、經費、裝備、網絡、電力等按時到位。副組長1人,由縣(市、區)教育局長擔任,對該縣(市、區)測試數據真實性、監測工具保密性負全責,協調監測工作的總體安排分工。
縣級聯絡員1人,由縣(市、區)負責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的副局長擔任,負責與省級實施工作領導小組和樣本校聯系溝通及本縣測試工作的組織協調、責任督學、教研員的組織管理;負責接收與回郵本縣的監測工具;負責對本縣相關人員的培訓,與省級聯絡員的及時請示報告,測試工作的組織實施。
信息上報員1人,由縣(市、區)熟悉信息技術工作的人員擔任,負責本縣的信息接收、報送和審核;為樣本校的問卷調查系統填答、演唱測試提供技術指導與支持。
責任督學20人,每樣本校1人,由樣本縣選派督學、教研員或教育系統相關人員擔任,負責全面監督樣本校測試工作。
主監測員20人,每樣本校1人,由非本樣本校的非語文、非藝術(音樂、美術)學科教師擔任,負責組織完成學生語文、藝術測試及語文、藝術相關因素問卷填答的具體組織工作。
縣級實施工作領導小組督促樣本校按規定安排校內測試工作人員,包括:監測員、演唱測試監測員、信息員、保密員、司時員、安保人員等。
2、工作職責
(1)制定縣級監測實施工作細則。
(2)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要求,如實上報屬地范圍內學校、學生和教師相關信息。
(3)組織本縣(市、區)測試人員的培訓,確保所有測試工作人員掌握測試規范、明確自身職責,做好各項準備。
(4)組織并督促各樣本校做好測試各環節的工作,確保本縣(市、區)監測數據和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5)統一為樣本校配備音樂播放設備和文具物品,確保網絡暢通,按要求做好本縣(市、區)監測工具的使用和保管工作,對監測工具的保密性負責。
(四)樣本校組織機構與工作職責
1、組織機構
樣本校設主監1人,由樣本校校長擔任,負責組織本校測試,并對本校監測數據的真實性、監測過程的規范性、監測工具的保密性負責。
樣本校設副主監1人,由分管教學的副校長擔任,配合校長組織本校測試,在校長填答問卷時,具體負責本校測試組織工作。
監測員1人,由樣本校非語文、非藝術(音樂、美術)學科教師擔任,負責配合主監測員完成語文、藝術紙筆測試及語文、藝術相關因素問卷填答的具體組織工作。
演唱測試監測員2人,由樣本校非音樂教師擔任,負責演唱測試的具體組織工作。
信息上報員1人,由樣本校熟悉信息技術工作的人員擔任,負責上報測試年級學生、教師信息和測試準備過程材料,為學生音樂聽力測試、演唱測試和校長與教師網絡問卷填答等提供技術支持與指導,確保測試用計算機及網絡運轉正常。
司時員1人,由樣本校教務主任或其他相關人員擔任,負責按時發出報時指令。
保密員2人,由樣本校工作人員擔任,負責監測工具的領取、保管和送回等工作,對測試工具的安全保密負具體責任。
安保人員2人,由樣本校保安或相關人員擔任,負責測試場地及周邊的治安保衛。
2、工作職責
(1)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要求,如實上報本校師生的相關信息。
(2)組織本監測點測試人員的培訓,確保所有測試工作人員掌握測試規范、明確自身職責,確保本監測點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3)按要求設置測試場地,做好本監測點監測工具的使用和保管工作,對監測工具的保密性負責。
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是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升行政管理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政策性、專業性、技術性強,時間緊、任務重、責任大,必須有專項工作經費予以保障。省本級工作經費主要用于工作部署、業務培訓、資料印刷。各樣本縣(市、區)監測期間所需的工作經費和保障經費由本級財政負擔。監測期間保障經費支出標準參照《山西省財政廳、山西省教育廳關于調整招生考試相關經費支出標準的通知》(晉財教[2016]24號)執行。省級視導員集中培訓期間的伙食費由省教育廳負責,往返交通費及不少于3次集中視導期間的住宿費、交通費由本單位按照差旅費管理規定予以報銷,享受交通、伙食補助待遇。省教科院在監測期間將派出專項督導工作小組,抽查各樣本縣測前準備與現場測試組織情況,所需差旅費由省教科院給予保障。
(一)2月10日前確認樣本縣抽樣結果。
(二)2月25日前審核提交各樣本縣屬地學校信息。
(三)2月27日接受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實施工作部署。
(四)3月8日前提交省級實施工作方案,部署省級實施工作,對樣本縣(市、區)進行部署培訓,組織各樣本縣確認樣本校名單。
(五)3月29日前督促各樣本縣審核提交測試年級師生信息。
(六)4月19日前組織各樣本縣接收演唱測試用耳機并開展演唱測試練習。
(七)5月6日前督促各樣本縣完成測試程序與工作規范的統一培訓。
(八)5月6-10日組織各樣本縣開展問卷調查系統的填答練習。
(九)5月17日前檢查各樣本縣實施工作培訓完成情況。
(十)5月22日前省級視導員完成各樣本縣測試準備情況的核查。
(十一)5月23日監控測試過程,處置與上報應急問題與突發事件。
(十二)5月24日督促樣本縣工具回郵,提交省級應急事件報告表。
(十三)5月31日前組織各樣本縣審核提交參測學生的基本信息。
(十四)6月17日前提交監測實施工作總結。
小學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實施方案 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應用方案篇三
為科學規范開展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推動實施素質教育,提升義務教育質量,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建立國家義務教育質量基本標準和監測制度”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客觀反映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業質量、身心健康及變化情況,深入分析影響義務教育質量的主要原因,為轉變教育管理方式和改進學校教育教學提供參考,引導社會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糾正以升學率作為評價學校和學生唯一標準的做法,推動義務教育質量和學生健康水平不斷提升。
(一)客觀性。采取抽樣調查方法,科學設計監測指標和監測流程,準確反映教育質量狀況及其影響因素。
(二)規范性。以國家教育法律法規和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為依據,充分考慮不同地區教育教學差異和不同類型學生的特點,規范流程,嚴格操作,確保監測結果真實有效。
(三)引導性。全面監測學生德智體美各方面,重點考察學生健康水平、綜合素質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推進素質教育有效實施。
為全面反映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依據我國義務教育課程設置的基本要求,考慮相關學科對學生發展的影響程度,借鑒部分國家和國際項目的做法,監測學科確定為語文、數學、科學、體育、藝術、德育。
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對各學段各學科的劃分情況,考慮學生認知和學習能力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監測對象確定為義務教育階段四年級和八年級學生。
為保證監測工作的系統性、連續性,有效跟蹤義務教育質量變化情況,最大限度提高監測效益,每個監測周期為三年,每年監測兩個學科領域。具體安排是:第一年度監測數學和體育,第二年度監測語文和藝術,第二年度監測科學和德育。
綜合考慮學習內容的完整性和便于組織測試等因素,每年測試時間選擇在6月中旬,具體時間在當年測試方案中確定。
為了測查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參照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監測學科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語文。重點測查語文基礎、文本閱讀、書面表達,識別與推論、整合與解釋、評價與鑒賞,學習興趣、學習信心和學習習慣等。
(二)數學。重點測查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知識的了解、理解和運用,學習興趣、學習信心和學習習慣等。
(三)科學。重點測查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地球與宇宙,知識的了解、理解和運用,科學問題的探究、解釋、解決,學習興趣、學習信心和學習習慣等。
(四)體育。重點測查身高、體重,視力、肺活量,力量、速度、耐力,興趣與態度,健康、睡眠和鍛煉習慣等狀況。
(五)藝術。重點測查對藝術作品表現形式、民族藝術作品特點、中外藝術作品表達主題和情感的了解、理解,對民族藝術的興趣、喜愛,以及藝術活動的參與等。
(六)德育。重點測查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日常生活中道德行為規范的掌握,基本國情、地理和歷史常識、安全和法律常識等的了解,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關系的認識。
為全面掌握義務教育總體情況,為相關政策制定和改進管理提供依據,在監測六個學科領域表現水平的同時,調查影響學業水平的相關因素,包括所監測學科領域的課程開設、條件保障、教師配備、學科教學以及學校管理等。
監測工具包括紙筆測試工具和現場測試工具。紙筆測試工具分為學科測試卷和調查問卷。學科測試卷主要測查學生的學業水平,題型分為選擇題、填空題以及開放式問答題等三種;調查問卷主要調查影響學生學業水平的相關因素,分為學生問卷、教師問卷、校長問卷三種?,F場測試工具主要用于體育、科學、藝術等學科領域,通過學生的現場演示和項目參與,考查運動、操作、創作能力。
為了保證監測結果的代表性和數據的準確性,根據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和學生量大、面廣的特點,采取抽樣監測方式。監測樣本采取分層不等概率方式抽取,分以下三個階段進行。
(一)抽取縣(市、區)。根據人口總量、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發展狀況,在全國31?。▍^、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抽取樣本縣(市、區),樣本數量為全國總縣數十分之一左右。每個省(區、市)不少于6個樣本縣(市、區)。
(二)抽取學校。根據地理位置、城鄉分布、學校類型等因素,采用按規模成比例概率抽樣(pss)方法,在樣本縣(市、區)抽取樣本學校,每個樣本縣(市、區)抽取的小學不少于12所,初中不少于8所。
(三)抽取學生。在每所樣本學校的四年級和八年級隨機抽取不少于30名學生,每個省(區、市)抽取學生總數不少于3600名。
為了保證測試操作規范,全國所有樣本縣(市、區)、樣本校按照統一要求,在規定時間開展統一測試。測試安排在本校,嚴格按照規定程序進行。
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答題的實際表現,對學生學業水平進行等級劃分和具體描述。等級標準的劃定,參照我國教育教學中常用的“優、良、中、差”四個等級,借鑒國際通行方法,將學生學業表現劃分為水平ⅰ、水平ⅱ、水平ⅲ和水平ⅳ四個水平段。
根據報告目的、內容和閱讀對象的不同,主要形成基礎數據報告、分省監測報告和國家監測報告三類報告。
(一)基礎數據報告。主要呈現以縣為單位的原始數據匯總,供監測評價機構內部分析使用,不對外公開發布。
(二)分省監測報告。分?。▍^、市)呈現學生在學科領域的表現水平,影響該?。▍^、市)學生學業水平的主要因素,以及相關分析。該報告供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門參考,不對外公開發布。
(三)國家監測報告。主要呈現全國學生學業水平總體狀況,影響學生學業水平的主要因素,以及相關分析。該報告向社會公開發布。
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由各級政府教育督導部門組織實施。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負責統籌規劃、政策指導,委托相關專業機構承擔業務培訓、工具研發、數據采集、形成報告等工作。省級教育督導部門負責本地區的測試組織和過程監督??h級教育督導部門負責組織現場測試。
小學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實施方案 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應用方案篇四
教育質量監測曾發現,每天大約花半個到1個小時完成家庭作業的學生閱讀成績最好。這個結果啟發了浙江省天臺縣教育局局長湯京,他決心變革教育理念,鼓勵孩子們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按撕?,學生心理素質有了明顯提升,學生也活躍了很多,笑容多了,苦臉少了?!睖┱f。
天臺縣的教育實踐只是應用國家義務教育質量試點監測成果的一個縮影。自2007年起,國家開始圍繞數學、語文、科學學習質量和德育與體育狀況開展義務教育質量試點監測。隨著一大批實驗性、示范性的探索嘗試,質量監測對于基礎教育實踐工作的導向作用和影響不斷顯現。
天臺縣平橋鎮中心小學教導主任蔡**曾接到過一個家長的電話:女兒不想來學校了。她了解后得知,原來該家長給孩子報了寫字、跳舞、鋼琴3個培訓班,還買了各科輔導用書,沒想到女兒學習反而越來越差。孩子也向蔡**抱怨:“不想去學校,怕學不好!周末就想安安靜靜看看書、練練字,可是都被擠占了。”
孩子的抱怨、媽媽的無奈,印證了各級質量監測分析后得出的結論。質量監測的數據顯示,參加課外輔導班或請家教的學生,學業成績并不比沒有參加輔導班的學生好多少。于是,蔡**用數據幫助家長分析:孩子是因負擔過重而焦慮,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有動力和毅力;在特長培養上不要貪多,要征求孩子的意見,從孩子的興趣出發。家長聽后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從此這個小女孩再也不說不愿上學了。
蔡**說:“質量監測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的所思所需,也為我們如何做好家校溝通搭起了橋梁。”
重慶市永川區紅河小學校已經連續兩次被抽選為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樣本學校。質量監測發現,單純學業優秀的學生,往往活動能力不足,意志力脆弱;參加學校社團活動的學生,發展比較全面,身心也較為健康;覺得學習是一種享受的學生,其學業水平較高。
該小學校長蔣明洪說:“根據這一監測結果,我們探索出了‘不斷刺激兒童興奮點、開掘兒童動力源’的‘童心教育’工程,培養孩子的優良習性、情感態度、審美情趣、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校以‘樂舞、書畫、體育、生活’藝術才能培養為重點,陶冶了學生的性情,增強了學生的體質,促進了學生的特長發展,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家有五斗糧,不當孩子王”。一些教師經常抱怨待遇差、工作壓力大,甚至出現職業倦怠,利用業余時間搞“創收”,這些問題讓湯京頗為頭疼。“質量監測結果發現,一部分教師對目前的薪水‘不太滿意’或‘很不滿意’,認為如果重新擇業將不再做教師?!睖┱f。
如何提高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天臺縣教育局開始研究分析,最后決定在全縣開展“三心”行動:第一,專門建設教師公寓用于解決山區教師的住房困難,開展兩年一度的教師體檢。2014年起,在績效工資外設立平均每位教師6000余元的年終考核獎,給山區教師每月300元的交通補貼。第二,實行嚴格的教師年終考核制度和支教制度,晉升中高級職稱的教師必須有1年以上農村學校任教經歷,評上省市教壇新秀或名教師的必須每年到農村學校開展支教活動。第三,設立每年30萬元的優秀教師獎勵基金和每年100萬元的名師名校長基金,全面實施新錄用教師掛職鍛煉制度,健全青年教師專業成長孵化機制。
“通過這三項舉措,我們力爭讓教師工作更安心、更用心、更熱心?!睖┱f,“近5年來,我縣基本上沒有出現教師外流或轉崗現象?!?/p>
擔任語文教師的蔡**認為,監測結果還能成為教師審視自我的明鏡。據她介紹,去年的監測報告反映,學校學生的閱讀能力水平雖然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學生高層次閱讀認知水平比較薄弱,深度閱讀理解能力有待提升?!拔业慕虒W可以更高效嗎?我的學生能夠學得更好嗎?”她不斷進行反思。
“教師講得多,學生自主學習少;隨意提問多,激發學習思維少;死記硬背多,方法指導少;關注優生多,重視后進學生少;重復作業多,針對效能作業少”,這是蔡**反思后的結果。她說:“我下決心改變自己,轉變教學觀念,深入研究課程標準,明確‘教什么’,研究學生,明確‘要什么’。”
“質量監測聽起來好像是教育行政部門的事情,其實最終受益的還是我們一線教師,今后我會充分利用監測結果,為我的教學服務,為我的學生健康成長服務,為家長服務。”蔡**說。
從2007年教育部啟動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以來,浙江省天臺縣先后參加了3次國家級監測、2次省級監測、4次市級監測。在質量監測的結果反饋中,湯京發現教育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與學生學業水平密切相關,城鄉之間、學校之間的教育質量差距也反映了教育投入的差距。
據了解,天臺縣每年拿出近2000萬元為學校配置各種教輔設備,其中圖書生均配置達到每生50本以上,但監測結果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學校的圖書利用率偏低。
經過深入調查,湯京發現,原來學校圖書室往往建在教學樓或者實驗樓的最高層,不方便學生借閱,個別條件較差的山區學校因圖書室面積不足,有些圖書整包被堆放在圖書室的角落,從未拆封。
于是,湯京要求學校進行整改,把圖書室移到學生最方便借閱的地方,有條件的學校還建立了“開放式書吧”、在班級設置“圖書角”,讓學生時時處處、順手就能讀到經典。對此,他自豪地說:“現在全縣所有中小學生周均借閱圖書兩本以上,年均借閱圖書80本以上。”
此外,湯京還表示:“我們根據監測結果對城鄉和校際差距的問題進行了分析診斷,及時調整了教育資源配置方向,以面向農村、面向山區、面向薄弱學校為主,實施‘校校標準化’和義務教育教師輪崗交流,設立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獎?!?/p>
“教育質量監測是科學診斷評價教育的重要手段?!睖┱f,“如果我們能將教育質量監測結果做實、做細、做精,最終能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建成教育現代化作出巨大貢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