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劇最基本的兩種聲腔為
京劇最基本的兩種聲腔為
“西皮”與“二黃”。
京劇最基本的兩種聲腔是“西皮”與“二黃”。
1、西皮:
西皮是戲曲腔調。明末清初秦腔經湖北襄陽傳到武昌、漢口一帶,同當地民間曲調結合演變而成。在京劇、漢劇、徽劇等劇種里,西皮都同二黃腔調并用,合稱“皮黃”。
2、二黃:
“二黃”來自安徽形成于鄂東與安徽毗鄰地區,在京劇、漢劇、徽劇等劇種里,二黃都同西皮腔調并用,合稱“皮黃”。在湘劇、桂劇等劇種里,二黃又稱“南路”,同西皮稱為“北路”相對,或合稱“南北路”。在皮黃中二黃凝重,西皮明朗。
擴展知識
西皮的特征:
西皮慢板是在西皮原板的基礎上,用延伸、加花 、擴展手法而形成的板式。與其相反,西皮二六則是用濃縮、簡化、加速的手法,演變出的一個板式。
西皮二六這個板式的特點是:和原板一樣也是2/4的節拍、一板一眼的形式。從總體上看,二六的節奏雖屬中速節奏,但比西皮原板緊湊,字多腔少,要快于原板。
西皮二六改變了原板唱腔“眼起板落”的格式規律。西皮二六板式的唱腔規律是:第一句不是從眼上起唱,而是“板上起唱”,下面其余的各句才是從眼上起唱,西皮二六板式緊縮了唱腔,演化成了西皮二六板式“唱腔落眼“的基本形態。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