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在進行語文學習時研讀多數,在諸多文章中有很多細節處值得我們細細琢磨、深深品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天鵝》閱讀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天鵝》閱讀原文:
小時候看過一場完整的《天鵝湖》,這是我所接受的最優美的古典教育。柔和的身體,動人的旋律,我無法確認具體的舞蹈動作與劇情之間的關聯,但那被概括出來卻依然抽象的美,懾服了我最初的情感。
天鵝以單純的曲線勾勒出身形,它造型精湛,是高貴的典范形象。與孔雀風格不同,天鵝呈現的是簡潔之美,此外,還包含了更多的莊嚴感。天鵝是贏得最多尊重的鳥。關于天鵝,人們說得已經太多了。布封著名的篇章贊頌著天鵝:“地上的獅、虎,空中的鷹、鷲,都只以善戰稱雄,以逞強行兇統治群眾;而天鵝就不是這樣,它在水上為王,是憑著一切足以締造太平世界的美德,如高尚、尊嚴、仁厚等等。它有威勢,有力量,有勇氣,但又有不濫用權威的意志、非自衛不用武力的決心;它能戰斗,能取勝,卻從不攻擊別人。”布封譽之為“太平共和國的領袖”。列那爾還有一個生動比喻:“它在池塘里滑行,像一只白色的雪橇。”的確,天鵝勻速而平靜的游動,幾乎不破壞水面的原有紋理,優雅至極。我聽到的一個與眾不同的對天鵝的評價來自我的朋友,她諷刺說,天鵝不過就是一只會裝模作樣的鵝。我這位朋友極端反對媚俗,只有那些被人遺忘之處,才能引起她的關心;大凡多數人趨之若鶩的,她一定會冷眼旁觀——不知道這是“獨”具慧眼,還是慧具“毒”眼。但她的態度恰從反面提供了證詞,天鵝確乎獲得了人們普及化了的熱愛。
傳說,大神宙斯曾化為一只天鵝與海仙之女麗達親近。和女朋友約會要打扮成天鵡,可見天鵝是神鐘意的模樣。天鵝并不因此而傲慢,《丑小鴨》的故事展示了它在成長過程中的謙遜,直到成年,它依然保持著這一良好的習慣,溫和地低下頭頸。我一貫持有偏見,認為過于自知的美讓人生厭,而對自己的美貌幾乎一無所知的人,有種別樣的可愛。
天鵝并不是體形最大的鳥,不是毛色最絢麗的,不是歌喉最悅耳的……但世間并無全面價值的美,我們所謂的無暇,僅是在一個狹小局部達到的自我滿足,其實它只是一種令人愉快的諧調關系,實現了優點時缺點的最大比值,表現出美對丑的頑強克服愿望——說到底,只是把缺點放置到觀察者的盲區上。絕對意義的美是非真的,正如高大輝煌的王鳥鳳凰,是幻想中的杰作。如果天鵝擁有引人注目的體形,那么它也許會像駝鳥一樣失去飛行能力;如果它擁有過于絢艷的羽毛,也許它們會成為花瓶里的獨特級飾。世間的美好不是并行不悖的,有時一個優點竟會成為另一個優點發展的阻礙。原來,刪減技巧的運用有時要大于增疊,正是眾多的舍棄成就了天鵝。它在飛行高度上獨占鰲頭,可以在八九千米的高空連續飛行十余個小時,而普通的鳥只能達到四五十米的高度。有時候,謙虛并不取決于品德,而是眼界的問題。如果你所看到的范圍足夠寬廣,你就會發現自己沒有任何理由驕傲。高遠的視線使它明白,驕傲僅是鼓勵自信的方式,而非對比別人的自得——我由是理解天鵝的謙和。
(摘自周曉楓《鳥群——五重奏》,題目為命題人所加)
《天鵝》閱讀題目:
4.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開頭從自己小時候看《天鵝湖》寫起,寫飾演天鵝的舞者帶給自己的最初的震撼,引出下文對天鵝之美的具體描繪。
B.文章多處運用對比來突出天鵝之美,如通過與孔雀的對比來表現天鵝造型簡潔之美,通過與人的對比來表現天鵝不自知其美的可愛。
C.文章主要從外形、美德、游動的姿態、飛行的高度等方面來描寫天鵝,突出了其高貴優雅與謙和,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
D.本文圍繞天鵝,回憶了《天鵝湖》,引用了布封和列那爾對天鵝的贊頌、朋友對天鵝的看法,又引入神話與童話,看起來材料蕪雜,其實是形散而神不散。
5.結合全文,說明文末“天鵝的謙和”的含意。(5分)
6.本文幾乎通篇使用第一人稱,只在最后一段畫線處改為第二人稱,你如何看待這種人稱上的變化?請結合全文進行分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