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試題了,試題是用于考試的題目,要求按照標準回答。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2022年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初級真題題庫,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2022年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初級真題題庫
1關于行政復議的特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行政復議是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
B.行政復議是由行政機關啟動的
C.行政復議以具體行政行為為審查對象,并附帶審查部分抽象行政行為
D.行政復議是行政機關系統內部自我監督的一種重要形式
【答案】B
【解析】對于行政機關來說,行政復議是行政機關系統內部自我監督的一種重要形式;對于行政相對人來說,行政復議是其認為合法權益被侵犯時所尋求的一種法律救濟手段。行政復議具有以下特征:①行政復議是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②行政復議是以行政爭議為處理對象的行為;③行政復議以具體行政行為為審查對象,并附帶審查
部分抽象行政行為;④行政復議是由行政相對人啟動的,沒有行政相對人的申請,行政機關不能主動進行復議活動。
2某縣人民政府作出有關規范該縣集貿市場秩序的決定,這一行為屬于()。
A.行政立法行為
B.抽象行政行為
C.具體行政行為
D.行政執法行為
【答案】B
【解析】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行為可以分為具體行政行為和抽象行政行為,前者如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行為,后者如制定和發布行政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等。
3關于行政許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行政許可是依職權的行政行為
B.行政許可是一種負擔行政行為
C.行政許可存在的前提是法律的一般禁止
D.行政許可一般為非要式行政行為
【答案】C
【解析】行政許可,是指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準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其特點有:①行政許可是依申請的具體行政行為。②行政許可是一種授益性行政行為。③行政許可存在的前提是法律的一般禁止。行政許可實際上是對法律一般禁止的解除。④行政許可一般為要式行政行為。
4下列各項不屬于行政處罰行為的是()。
A.工商管理局責令違法經營戶停產停業
B.稅務機關對欠繳稅的工商戶進行罰款
C.公安機關對打架斗毆者采取15天的拘留措施
D.礦山企業對罷工的職工宣布開除工職,并且罰款若干
【答案】D
【解析】根據《行政處罰法》第八條規定,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①警告;②罰款;③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④責令停產停業;⑤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許可證;⑥行政拘留;⑦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D項,礦山企業不屬于國家行政機關,其作出的罰款行為不屬于行政處罰行為。
5行政強制措施的種類不包括()。
A.代履行
B.扣押財物
C.凍結存款
D.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答案】A
【解析】行政強制措施是指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為制止違法行為、防止證據損毀、避免危害發生、控制危險擴大等情形,依法對公民的人身自由實施暫時性限制,或者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財物實施暫時性控制的行為。行政強制措施的種類主要包括:①限制公民人身自由;②查封場所、設施或者財物;③扣押財物;④
凍結存款、匯款;⑤其他行政強制措施。行政強制執行是指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對不履行行政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強制履行義務的行為。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主要有:①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②劃撥存款、匯款;③拍賣或者依法處理查封、扣押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④排除妨礙、恢復原狀;⑤代
履行;⑥其他強制執行方式。
6具體行政行為在一般情況下不因相對人申請行政復議而停止執行,但是存在著一定的例外。下列各項不屬于此種例外的是()。
A.被申請人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B.行政復議機關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C.申請人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D.法律規定停止執行的
【答案】C
【解析】復議不停止執行是保證國家行政管理的連續性、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是行政法上的一項重要制度,但是復議不停止執行制度是有例外的,即:①被申請人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②行政復議機關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③申請人申請停止執行,行政復議機關認為其要求合理,決定停止執行的;④法律規定停止執行的。
7行政訴訟所要解決的糾紛一般發生在()之間。
A.行政機關與行政機關
B.行政機關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
C.行政機關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D.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與職工
【答案】C
【解析】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被授權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對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并作出裁決的制度。
8關于行政訴訟的特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由人民法院統一受理和審理
B.只限于就行政機關作出的抽象行政行為的合法性或者合理性發生的爭議
C.審理方式原則上為開庭審理
D.行政復議不是行政訴訟的前置階段或者必經程序
【答案】B
【解析】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被授權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對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并作出裁決的制度。根據《行政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我國的行政訴訟具有如下特征:①行政案件由人民法院統一受理
和審理;②人民法院審理的行政案件只限于就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發生的爭議;③行政復議不是行政訴訟的前置階段或者必經程序;④行政案件的審理方式原則上為開庭審理。
9在行政訴訟中,原告或者第三人不能自行收集的,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取的證據不包括()。
A.由國家機關保存而須由人民法院調取的證據
B.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證據
C.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的證據
D.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證據
【答案】C
【解析】《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一條規定,與本案有關的下列證據,原告或者第三人不能自行收集的,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取:①由國家機關保存而須由人民法院調取的證據;②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證據;③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證據。C項屬于原告或者第三人應自行收集的證據。
10關于行政訴訟的舉證問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行政訴訟法確定由被告行政機關負擔舉證責任
B.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可以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證人收集證據
C.被告在作出行政行為時已經收集了證據,但因不可抗力等正當事由不能提供的,經人民法院準許,可以延期提供
D.原告或者第三人提出了其在行政處理程序中沒有提出的理由或者證據的,經人民法院準許,被告可以補充證據
【答案】B
【解析】A項,行政訴訟法確定由被告行政機關負擔舉證責任,也就意味著當人民法院受理原告的起訴時即假定被訴行政行為違法,需要被告提供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來證明自己的行政行為是合法的,從而推翻違法假定。當被告不能提供事實根據和法律根據證明自己的行政行為是合法的,則違法假定成立。B項,《行政訴訟法》第三
十五條規定,在訴訟過程中,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證人收集證據。CD兩項,第三十六條規定,被告在作出行政行為時已經收集了證據,但因不可抗力等正當事由不能提供的,經人民法院準許,可以延期提供。原告或者第三人提出了其在行政處理程序中沒有提出的理由或者證據的,經人民法院準許,被告可以
補充證據。
【2022年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初級真題題庫】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