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談教育問題,教育是一個國家長久發展和進步的基石,2021年兩會的召開,在教育上提出了很多實質性的建議,我國教育日趨高度內卷化等問題,一些改革亟待實施,下面和小編一來看看兩會提出了哪些建議吧。
兩會談教育問題
教育無小事,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教育再度成為熱點話題,“教育不能過分注重分數”“讓學生在校內完成家庭作業”“取消英語中小學主課地位”“不建議普通孩子學奧數”“建議提高教師學歷”等提案相繼引發關注。
2021全國兩會青年期待調查
教育話題涉及諸多學生、老師和家長權益,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進行的“2021全國兩會青年期待”調查結果顯示,在受訪者期待的各類兩會議題中,教育僅次于就業,排在第二位。
兩會期間,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聚焦教育,就相關問題給出了相關看法,一起來回顧一下。
熱點一:就業問題
909萬,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再創新高。而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六穩”“六保”之首,大學生就業問題也成為熱議的話題之一。
#“應屆生”身份延長至5年甚至取消#
全國政協委員賀丹、孫潔聯名提交的一份提案中,建議取消部分地區落戶和招聘中對“應屆生”的硬性規定,將“應屆生”身份保留年限從當前的2年延長到5年甚至取消,打破當前“畢業-就業-成家”的模式。
#取消“35歲門檻”不妨從公職人員招錄開始#
最近全國人大代表蔣勝男的建議引起網友熱議,她關注了“35歲門檻”。所謂“35歲門檻”,主要指招錄公務員、干部遴選時,將年齡限制在35歲以下。同時,在國企、私企等用工市場,往往也仿照公職人員招錄的做法,或明或暗地設定了“35歲門檻”。
熱點二:教師待遇
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提高教師工資待遇,是近年來黨和國家重點關注、聚力解決的難題。此次兩會,教師待遇問題再次被置于“聚光燈”下。
#對教師工資免稅#
全國人大代表、哈爾濱市花園小學校長曹永鳴建議,通過對教師工資免稅,吸引優秀人才加入教師隊伍。她同時建議,加大對義務教育在辦學條件、師資隊伍建設、信息化建設的投入,保有中小學標準體育運動場地設施。
#優化中小學教師職稱指標分配#
一直以來,兩會代表委員都十分關心教師職稱問題。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建議下放中小學教師中級職稱評審權到學校,優化中小學教師職稱指標分配。
熱點三:體育教育
“學生沒有分數,就過不了高考,但如果只有分數,恐怕也贏不了未來的大考。”兩會期間,體育教育再次引發熱議。
#中考體育1次增至3次#
全國人大代表、衡水市副市長崔海霞建議“將中考的體育測試由1次增加至3次”。
#強制要求每天2小時戶外活動#
全國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院長王寧利建議,教育部下達強制性指令,要求學校每天安排學生至少一個半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家長也要保證孩子每天有半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
#小學階段每周5節體育課#
全國政協委員朱鼎健建議在小學階段增加體育課課時,以每周5課時為宜,保證小學生每天都有1小時運動時間。
熱點四:培訓機構
今年全國兩會,對于校外培訓機構的規范治理問題也成為頗受聚焦的領域。
#建立統一的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平臺#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鎮海中學黨委書記張詠梅呼吁,盡快在市域范圍內建立統一的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平臺,將所有校外培訓機構的師資情況、開班情況、任課教師、收費標準等統一錄入平臺。
#建議調整或取消音樂類考級制度#
中國交響樂團副團長、首席指揮李心草卻發現,有相當一部分青少年兒童“痛恨音樂”。究其原因,李心草認為,這與目前的“考級”制度有關。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李心草建議:調整音樂類考級方式或取消音樂類考級制度。
#加強線上教育機構預存資金監管#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城市學院黨委書記、校長劉林提出,要警惕在線教育“販賣焦慮”加重學生負擔,建議依法重新設置在線教育市場準入標準。
熱點五:未成年網絡防沉迷
由于長期沉迷于網絡游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問題日益凸顯。如何防治網絡沉迷?。
#全面加強兒童游戲產品市場準入監管#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志勇提交了《關于加強未成年人游戲產品準入監管的建議》。他建議,全面加強兒童游戲產品市場準入監管,盡快實施兒童游戲產品分級管理制度。
#制定未成年人健康游戲的統一國家標準#
全國政協委員朱永新建議制定未成年人健康游戲的統一國家標準, “家”“校”“企”協同履行監護責任。
熱點六:小學教育
中小學作業怎么布置?入學年齡怎么調整?
#建議取消1至3年級家庭作業#
全國人大代表、廊坊市第六中學教師何金英代表建議,小學5點放學,取消1至3年級任何形式家庭作業,厘清家校責任。
#調整小學入學年齡劃分節點#
全國政協委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劉三陽建議,小學入學年齡應以年度劃線,將學齡時段的劃分節點從每年8月31日調為12月31日。他認為,此舉優勢在于:避免“晚生一天,則需遲一年入學”的困擾;同年級學生年齡基本相同,便于管理;給早慧兒童提供了較早的上學機會。
#延長幼兒園、小學放學時間至晚6點#
全國政協委員宋治平建議,延長幼兒園、小學放學時間至晚6點,以便于雙職工父母下班后接送,以免因無法接送孩子造成女性職工離職,同時也可減少課后托管班的費用支出。
#實施小學生免費托管破解“三點半難題”#
近年來,小學生“三點半難題”逐漸成為全國性的社會問題。今年,農工黨中央提交的提案聚焦小學生托管問題的解決。農工黨中央建議,創新托管模式,充分挖掘社區、高校、社會機構及學生家長等社會資源,形成托管合力,構建以學校為主、社會多方參與的小學生托管服務體系。
熱點七:高考改革
關于高考,也是全民關注的一個話題。
#取消英語在中小學的主科地位#
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許進建議,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等外語課程不再設為與語文和數學同等的主課,增加素質教育課程占比;不再將英語(或外語)設為高考必考的科目;禁止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參加非官方的各種外語考試。
#體育成高考第四主科#
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戴立益去年提案建議,在加強中考體育基礎上適時推行高考體育政策,將體育上升為“第四大主科”。今年,他將重點關注體育要不要進高考?如何進高考?進了以后怎么考等問題。
熱點八:學校要求
#明令禁止學校張貼高考喜報,改革教育評價#
每年高考錄取結束,一些學校門口點名道姓張貼喜報。這種宣傳助長了教育的功利化、短視化傾向,加劇了學生和家長對于升學的壓力和焦慮,已經成為阻礙我國基礎教育健康發展的重要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劉焱建議,明令禁止學校懸掛人為制造攀比、加劇考試競爭和焦慮的標語和橫幅。
#建議禁止在職中小學老師有償補課#
中小學教育的基地是學校,但各種有償補課班層出不窮,學生疲于應付、睡眠不足、體質不達標;家長苦不堪言,經濟負擔重。教育的家庭成本節節上升,影響到全社會生育意愿。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教授孟安明建議禁止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禁止校外培訓機構和個人開展中小學大綱規定的必修基礎課程(如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的有償教育服務。
熱點九:課程優化
人才培養是一項長期工作,在此過程中,需要不斷完善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提高教學質量。
#鼓勵大中小學定期開設學農類實踐課程#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希肯琵雅國際文化董事長、仙童戲劇董事長安庭,建議鼓勵大中小學定期開設學農類實踐課程。
#建議將生命教育納入學校基本課程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省政協副主席,民進河南省主委張震宇建議將生命教育納入學校基本課程體系。倡導生命至上,形成全社會聯動的家庭教育服務體系。學校多渠道整合生命教育課程資源。
#建議明確中學性教育課時安排#
全國政協委員馬秀珍建議,將性健康教育納入中學生教育課程體系。結合學生年齡和學科育人特點做出明確的課時安排;設置性健康教育教師崗位;建議制定性教育課程標準指南;將性教育課程的教學評估納入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等。
#建議婚戀教育設為大學必修課#
全國政協委員于欣偉建議,打造以學校教育為主體、家庭教育輔助、社會教育影響的三維婚戀教育模式,
#孩子應接受讓他們優雅的教育#
全國政協委員唐江澎認為,所有孩子都應接受讓他們優雅起來的教育:要善于發現美、感受美;能夠欣賞卓越,欣賞他人之美,要有包容心;注重生活的品位和細節,并不是鼓勵孩子吃好穿好;給生活和他人帶來美的感受。
以上是有關兩會談教育問題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