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試體育焦慮問題,從今年開始,體育成績在體育中考總分里所占比重將增加百分比,有些孩子可能由于先天原因導致體育成績不優秀,這就讓學生和家長們都有了對應試體育的焦慮心理。該問題如何解決?具體詳情,請見下文。
應試體育焦慮問題
各省逐步將體育科目納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范圍,此前教育部也明確,從2021年起絕大多數的省份體育中考分值會增加。體育好不好是否只看體育考試成績?如何釋放學生、家長“應試體育”的壓力和焦慮?
4月25日,在教育部新聞通氣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進行了回應。
“這是現在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王登峰解釋,首先,就學生的綜合素質考核而言,一定是教什么就考什么。體育中考也同樣是教什么就考什么。反過來說,要決定考什么,就必須得先教什么。學校體育不管是課程安排還是教學內容安排,都應該和考核或者考試有高度一致性。
“家長的焦慮之一就是,他們害怕學校沒有教就要考;或者學校教得不太好或比較差,要考好就需要到校外培訓機構去接受額外的培訓才能夠去應對體育的考試。”王登峰分析指出。
對此,王登峰指出,就目前全國各地體育中考的考試內容來說,現在已變得越來越完善。體育考試內容首先包括了日常的體育課和課外鍛煉的記錄,這一部分如果學生能夠按時參加體育課,完成體育課布置的鍛煉任務,分值每個人都是有保障的。
“現在也設計了一些發展的指標,比如有的省中考中把學生的近視程度作為考核的內容。大家都知道,人一旦近視之后是不可逆的,如果只是看近視的程度,去給孩子的體育課考試賦分,有點不太公平。”王登峰說,“所以,該省現在考慮,把近視的變化情況作為考核的一個指標,比如你初一時近視100度,如果到初二、初三近視程度沒有增加,說明你的體育鍛煉或者是手機使用管理、作業管理都已經做得很好了,就應該加分;如果近視程度增加,可能分值就要減少。”
王登峰說,還有很多地方在考慮把學生在班級內部的體育競賽成績、校內的體育競賽成績、跨校體育競賽成績也能夠計入到體育考試分值里面去。這樣一來,體育課或是體育中考,在內容上就做到了全覆蓋,不至于給學生和家長增加額外的負擔。也即以學校里組織的教學、鍛煉和競賽的內容納入到中考考核中來,沒有組織的就不放進來。
王登峰還舉例道,“如果某所學校只教跳繩,從來沒有教過籃球,那中考就不能考籃球。如果中考一定考籃球,那每所學校都要教籃球。這一點也請各位家長不用擔心。”
此外,王登峰表示,中考設計會逐漸完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同時能夠掌握體育課上教給學生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和專項運動技能,包括保持經常的體育鍛煉以及參加體育競賽。這樣,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一定會穩步提升,體育課成績也一定會穩步提升。
以上是有關應試體育焦慮問題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