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回應帶70研究生卻教不好女兒:生三胎或能緩解教育焦慮,父親節當天,重大教授回應指導70個研究生卻教不好女兒,并對教育焦慮發表自己的看法,6月20日,這位“對女兒教育束手無策”的張小強教授趁著父親節,在個人賬號分享教育感悟時提出“也許三胎真的能拯救家長們的教育焦慮”,隨后引發熱議。
教授回應帶70研究生卻教不好女兒
前段時間,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丁延慶一段吐槽“給女兒輔導作業難”的視頻引發了廣泛關注。隨后,與丁延慶有著同款煩惱和焦慮的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小強也因為“教不好孩子”上了熱搜。
在其學院官網的教師介紹里,張小強的個人資料寫著,“雖然指導的研究生已超過70名(含在讀和畢業),依然對初中生女兒的教育束手無策。”
“以前我一直認為,我會比我小學文化程度的母親更會教育孩子,后來發現并不是這樣”,張小強透露,女兒剛完成中考,上初中后,他首先發現自己在學習上教不了她。
“今年中考語文題,有一道給‘草木的芬芳、泥土的芬芳’標注重讀和停頓,我認為芬芳不該重讀,但卻錯了。孩子覺得問爸爸還不如問互聯網。重慶大學有的老師,學一遍初中課程再教孩子,費時費力。”
他意識到自己和女兒最大的問題是,青春期的女兒不接受他的指導,“這就跟馴馬一樣,你沒有找到跟她的契合點時,滿身激情和關愛不僅無法傳導,還會讓她緊張。你越發力,效果越差,最后人仰馬翻”。
張小強回憶道,女兒初一時他還努力試圖指導孩子,后來就完全不過問學習了,只給她做飯、陪伴。沒想到孩子反而愿意主動跟他聊點什么。
“后來我發現,高學歷的父母往往容易自以為是,將自己成功的經驗加到孩子身上,對孩子期望值也更高,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孩子在某些方面落后一點真的不必過度焦慮。”
隨后他感嘆:“現在的家長對孩子要求太高,與少子社會也有關系,把希望寄托在一個孩子身上。如果有三個孩子,恐怕家長的心態會好很多。這也是我在前兩年,對待孩子和對待研究生心態不同的原因。研究生人數多,這個不行那個行。對于獨生子女,父母擔心的是這個不行,那就真不行。”
張小強得出結論,“也許三胎真的能拯救家長們的教育焦慮”。
對此不少網友們熱情討論起來:“完全沒想到,連教授都拿自己孩子的教育沒辦法,真是太意外了!”,還有的網友覺得這樣的介紹非常有趣,“這是個自我介紹嗎,好可愛啊,哈哈哈!”、“張教授是因為輔導女兒作業崩潰了嗎?”……
在評論區,不少高學歷家長表達了同樣的教育擔憂,稱“如果孩子連個本科都考不上我們這父母當得多失敗啊”。同時,有網友對張小強“生三胎緩解教育焦慮”的看法表示了認同,“比孤注一擲全心全力把一個孩子培養成才精神壓力小”。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教授回應帶70研究生卻教不好女兒:生三胎或能緩解教育焦慮”的全部內容,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可圈可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