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醫藥大學是一所省重點大學,學校辦學實力強,校園環境優美,學校共開設7個學院,19個本科專業,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福建中醫藥大學專業排名最好的專業有哪些 福建中醫藥專業哪個好內容,以供參考,一起來看看!
一:福建中醫藥大學王牌專業名單
2022年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中醫學、針灸推拿學、護理學、中西醫臨床醫學
2022年福建省級特色專業3個:中藥學、醫學影像學、中西醫臨床醫學
二:福建中醫藥大學專業排行榜(國家級特色專業)
1.中醫學
大學本科,學制五年,授予醫學學士學位,文理兼收。 培養目標 在“博學人文、強化經典、拓展基礎、提升技能”的辦學理念和“仁和精誠、傳業含弘”的院訓指導下,通過專業學習及能力培養,使學生具有良好的中醫藥價值取向,具有系統的中醫學基本理論與必要的現代醫學知識,能較熟練掌握臨床診療技能,掌握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的中醫診療方法,畢業后能在醫療衛生領域從事醫療、預防、保健、康復等方面工作的中醫學應用型人才,并為在中醫學教育、科研、對外交流以及中醫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 主要課程 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針灸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骨傷科學、中西醫結合婦科學、中西醫結合兒科學、正常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等。 專業特色 中醫學專業是我校創辦最早的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經過6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具備了雄厚的辦學條件,為福建省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的中醫專業人才。在加強通識教育的基礎上,側重中醫學的基本素質教育,注重人文素質培養、中醫文化和福建地域特色中醫文化熏陶、中醫臨床思維的培養和臨床技能的訓練,注重學生發展潛力的塑造。學生參加全國中醫知識大賽和泛珠三角中醫知識大賽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屢次在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中醫藥創意設計競賽中獲獎,在2018年全國中醫大學生臨床能力大賽中榮獲本科組團體一等獎。 教學改革--國醫傳承班 學校在中醫學專業人才培養基礎上設置“國醫傳承班”,以強化中醫思維為中心,院校教育與師承教育相結合,課程設置上突出福建地域特色、閩派中醫學術思想;學院遴選臨床經驗豐富的老師作為學生課余時間及假期跟診導師,加強學生的臨證思維訓練,實現多臨床、早臨床、反復臨床;使學生具有較為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寬厚的中醫理論與現代醫學知識,較強的傳承能力與創新精神,能較熟練掌握臨床診療技能,掌握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的中醫診療方法,畢業后能從事中醫臨床各科醫療與教學工作。 就業方向 各級醫療機構中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及醫學相關崗位工作等。
2.針灸推拿學
大學本科,學制5年,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針灸推拿學專業為教育部特色專業,針灸學、推拿學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授權點。本專業學生通過學習中西醫學基本理論和臨床診療知識,培養具備中西醫理論基礎知識,掌握中醫針灸推拿理論和臨床診療技能,能在醫療衛生領域從事醫療、教學、科研以及預防、保健、康復、美容等方面工作的針灸推拿學專業人才。 本專業擁有一支能力強、水平高、樂于奉獻的師資隊伍,專任教師中碩、博士占比達92%,博士研究生導師4人,碩士研究生導師65人(含臨床導師)。學院擁有教育部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國家級精品課程、省級高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已上線國家精品課程在線學習平臺),及省級教學團隊、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等,并有福建省人民醫院、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廈門中醫院等多家實力雄厚的臨床教學基地。 學院設有針灸推拿協會、中醫美容協會、耳針協會等學生社團組織,定期舉辦針灸推拿技能大賽、美容技能大賽,組織開展義診、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等社會實踐活動及迎新晚會、宿舍文化節、黨團日活動、素質拓展等文體活動。近年來,本科生就業率高,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并且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針灸熱的方興未艾,將有更廣闊的就業前景。
3.護理學
大學本科,學制4年,文理兼招,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福建中醫藥大學護理學專業創辦于1998年,擁有護理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中西醫結合護理學二級學科博士點,形成了中醫護理特色和康復護理優勢,教育教學質量得到國家和社會的充分認可,2018年以全票成績通過教育部護理學專業認證。 師資力量雄厚 該專業師資數理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副教授以上職稱9人,具有博士學位4人。全體教師秉承“南丁格爾”精神,愛生如子,以情育人,全身心引導學生成長成才,贏得了“福建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福建五四青年獎章集體”等稱號。1位教師榮獲“全國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稱號。 專業優勢特色 該專業依托福建省“高原學科”——護理學,將護理前沿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接受最前衛的高等護理教育,打造形成了省級本科教學團隊——中醫護理學護教聯合教學團隊。落實“以生為本,中西并重,厚實人文,強化素質”的辦學理念,注重學生專業技能和人文素養培育,擇優選拔學生赴芬蘭、瑞典、丹麥、澳大利亞等國家交換學習,與芬蘭諾維亞應用科學大學的交流項目被國家列入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近5年,畢業生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99%以上,年終就業率95%以上。 就業前景廣闊 “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高度重視護理人才培養,高素質護理專門人才面臨巨大缺口,護理事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該專業畢業生可在各級各類醫療單位、醫學院校及健康產業從事臨床護理、康復護理、社區護理、護理教育、護理管理、健康管理等工作。 教學成果豐碩 該專業注重培養學生自學自立的能力,打造護理操作技能大賽、紀念“5·12”授帽傳光儀式、職場精英爭霸賽、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等特色學生品牌項目,豐富學生第二課堂內容。近年來,該專業學生獲得第二屆全國護理專業本科臨床技能大賽特等獎、“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等表彰,學生積極參與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榮獲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全國優秀單位、入選2017年全國大中專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千校千項”最具影響好項目等。
4.中西醫臨床醫學
大學本科,學制5年,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中醫中藥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和典型代表,她凝聚著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智慧, 蘊含著深奧的哲理及特有的東方思維,為中華民族的健康地做出過極其重要的貢獻。在時代的要求之下,傳統的中醫藥學與現代醫藥學走向融合,從而誕生了中西醫結合醫學——這一獨具特色的新醫藥學,而且在生命醫學前沿理論與技術的推動下,中西醫結合這一新興學科更是繼承傳統、吸納先進、開拓創新,進一步發揚光大,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輝。 專業特點:可報考中醫類別醫師資格考試(中西醫結合醫師執照)。專業教育以傳承發揚一代御醫,中西醫匯通的先行者,近代福建醫家力鈞的中西醫結合思想,確立“厚基礎、重臨床、秉傳承,突出中西醫結合特色”的辦學理念,采取“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5年全程指導”的獨具特色的醫學人才標準培養模式。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良好的人文、科學和職業素養,較為系統的中、西醫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對常見病、多發病進行中西醫結合臨床診療的能力,能在醫療衛生領域從事醫療、預防、保健、康復等方面工作的中西醫臨床醫學應用性人才。 主要課程:醫學生物學、正常人體解剖學、局部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診斷學、預防醫學、外科學總論、中西醫結合內科學、中西醫結合外科學、中西醫結合婦科學、中西醫結合兒科學、傳染病學、金匱要略選讀、內經選讀、傷寒學、溫病學、中醫基礎理論、全科醫學基礎、中醫診斷學、病理生理學、病理學、生理學、醫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中西醫結合科研思路與方法、中西醫臨床醫學概論、生物化學、藥理學、中藥學、方劑學、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學、針灸學、推拿學、醫學倫理學、醫學影像診斷學、文獻信息檢索、中西醫結合發展史等。 就業情況:主要在省、市、縣級醫療衛生單位從事中醫、中西醫結合臨床醫療、教學及科研工作。2018年該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達94.55%。
三:福建中醫藥大學專業排行榜(福建省級特色專業)
1.中藥學
中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疾病診斷與防治以及攝生康復的一門醫學科學,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中醫學是“以中醫藥理論與實踐經驗為主體,研究人類生命活動中醫學中健康與疾病轉化規律及其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和保健的綜合性科學”。中醫學屬于在陰陽五行理論指導下、從動態整體角度研究人體生理病理藥理及其與自然環境關系、尋求防治疾病最有效方法的學問。
培養目標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中醫藥學基本理論知識和中醫臨床醫療技能,具備一定自然科學和現代醫學的知識,受到中醫臨床技能和現代醫學臨床基本技能的訓練,具有中醫各科疾病的臨床診療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中醫學的就業前景還不錯,畢業生主要到各級中醫院、中醫科研機構及各級綜合性醫院等部門從事中醫臨床醫療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
2.醫學影像學
醫學影像學Medical Imaging,是研究借助于某種介質(如X射線、電磁場、超聲波等)與人體相互作用,把人體內部組織器官結構、密度以影像方式表現出來,供診斷醫師根據影像提供的信息進行判斷,從而對人體健康狀況進行評價的一門科學,包括醫學成像系統和醫學圖像處理兩方面相對獨立的研究方向。醫學成像又稱鹵化銀成像,因為從前的菲林(膠卷)是用感光材料鹵化銀化學感光物成像的。
培養目標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受到常規放射學、CT、磁共振、超聲學、DSA、核醫學影像學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常見病的影像診斷和介入放射學操作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醫學影像學專業畢業生可在各類醫療機構、防疫機構、醫學科研部門、血站等單位,從事臨床影像技術、功能檢查等技術工作,也可到醫療設備公司工作。
3.中西醫臨床醫學
大學本科,學制5年,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中醫中藥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和典型代表,她凝聚著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智慧, 蘊含著深奧的哲理及特有的東方思維,為中華民族的健康地做出過極其重要的貢獻。在時代的要求之下,傳統的中醫藥學與現代醫藥學走向融合,從而誕生了中西醫結合醫學——這一獨具特色的新醫藥學,而且在生命醫學前沿理論與技術的推動下,中西醫結合這一新興學科更是繼承傳統、吸納先進、開拓創新,進一步發揚光大,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輝。 專業特點:可報考中醫類別醫師資格考試(中西醫結合醫師執照)。專業教育以傳承發揚一代御醫,中西醫匯通的先行者,近代福建醫家力鈞的中西醫結合思想,確立“厚基礎、重臨床、秉傳承,突出中西醫結合特色”的辦學理念,采取“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5年全程指導”的獨具特色的醫學人才標準培養模式。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良好的人文、科學和職業素養,較為系統的中、西醫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對常見病、多發病進行中西醫結合臨床診療的能力,能在醫療衛生領域從事醫療、預防、保健、康復等方面工作的中西醫臨床醫學應用性人才。 主要課程:醫學生物學、正常人體解剖學、局部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診斷學、預防醫學、外科學總論、中西醫結合內科學、中西醫結合外科學、中西醫結合婦科學、中西醫結合兒科學、傳染病學、金匱要略選讀、內經選讀、傷寒學、溫病學、中醫基礎理論、全科醫學基礎、中醫診斷學、病理生理學、病理學、生理學、醫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中西醫結合科研思路與方法、中西醫臨床醫學概論、生物化學、藥理學、中藥學、方劑學、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學、針灸學、推拿學、醫學倫理學、醫學影像診斷學、文獻信息檢索、中西醫結合發展史等。 就業情況:主要在省、市、縣級醫療衛生單位從事中醫、中西醫結合臨床醫療、教學及科研工作。2018年該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達94.55%。
四:福建中醫藥大學簡介
?福建中醫藥大學創建于1958年,是我國創辦較早的高等中醫藥院校之一,兩次入選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是福建省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02年和2007年,學校先后兩次在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成績。2010年12月,中醫學專業通過教育部試點專業認證。2016年,學校順利通過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物理治療學(PT)和作業治療學(OT)分別通過世界物理治療聯盟(WCPT)、世界作業治療聯盟(WFOT)國際教育標準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