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知不覺來到四月底,馬上就是五一小長假,這也意味著我們馬上就迎來了中考,每年都有中考改革的消息傳出,但是都沒有具體的落實下來,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關于中考新政策出臺2021年 中考新政策解讀的相關訊息,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中考新政策出臺2021年
由于每個地方政策不同,今天小編以江蘇南京為例進行分析
經市招生委員會審議批準,南京市今日(4月22日)公布了2021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相關政策。
2021年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工作政策總體上繼續保持穩定。中考文化考試時間為:6月19、20日。考生報名條件、體育考試使用電子設備測量成績、特長生專業加試、使用動態口令卡加密方式填報中招升學志愿、志愿個數、網上評卷、錄取辦法、指標生和特長生以及政策性照顧加分考生的公示制度等較上年均沒有變化。
市招考院提醒初三畢業生,藝術素質測評成績由過程性評價成績和終結性評價成績兩部分組成,按照分數折算成A、B、C、D四個等級。藝術素質測評成績與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六項指標中的“審美與表現”評價相掛鉤,藝術素質測評成績C等及以上,“審美與表現”方可評價為B級及以上。藝術素質測評成績C等及以上的學生方可報考指標生志愿和第一批次錄取學校。藝術素質測評成績B等及以上的學生,方可報考普通高中和職業學校的藝術特長生。
2021年恢復中考體檢和體育考試耐力項目的測試,體育總分恢復至40分,中考成績總分恢復至700分。生物、地理考查為在線機考,分為合格、不合格兩個等第,合格者方可報考指標生和第一批次學校志愿。初中物理實驗操作、化學實驗操作考查分為合格、不合格兩個等第,供招生學校錄取時參考。
此外,2021年在寧招生的高中階段學校于7月份分為4個批次用2周時間繼續采取遠程網上錄取。在本校登錄指定網站完成領檔、閱檔、退檔工作,只需到市招考院辦理審批和打印錄取通知書等手續。凡按成績和志愿投檔、符合學校錄取條件的考生均不得要求退檔。市招考院將嚴格執行招生政策規定,嚴明招生紀律,強化監督,大力推進陽光招生。
市招考院開通招生考試服務熱線(025)52310667,在南京市招考院的微信公眾號和南京市教育官網“招生信息”欄目平臺上發布相關中招政策和工作日程,中考錄取期間向中考考生、家長全程提供服務。
為不斷提升招考服務質量,今年市招考院開發建設了招考政策咨詢平臺(掃描下面二維碼進平臺),可為家長提供官方最新政策咨詢,確保我市中招政策公開透明,順利實施。
市招考院近期還將發布中考平行志愿MG動畫,一個短片帶考生家長看懂平行志愿,以生動有趣的形式給考生家長提供準確、清晰、詳實的解讀,確保南京市中考志愿填報工作的順利實施。
中考新政策解讀
一、關于我市今年初三畢業生生源趨勢走向以及目前的考試招生工作進展情況
今年初中畢業生報名人數達51286人,近三年來生源數小幅上漲,預計到2020年生源將達到57000人。
到目前為止,我市2019年中考、高考體檢工作在市衛健委、市招考院共同組織下、各學校密切配合下已圓滿結束。根據省教育考試院統一部署,2019年江蘇省高考體檢首次采用網上管理系統,系統包括“管理平臺”和“前端錄入”兩個部分;體檢醫生通過手持式智能終端直接錄入考生體檢數據,體檢系統根據規則自動給出受限條款和參考結論供體檢醫生審核,通過現場無線網絡,考生體檢信息實時存儲到省教育考試院數據中心。從市招考院和市衛健委對體檢現場巡查情況看,各區組織高考體檢分工明確、平穩有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根據市教育局統一安排,由各區教育局組織實施的體育中考已于4月9日開始, 4月20日前完成集中考試,4月30日原市區組織緩考。2019年中考體育考試繼續使用電子測試器材,繼續采用視頻系統實時監控所有考生體育考試考點內各項目考試過程,考試成績現場打印、核對確認。依據考務規范,南京市成立了中考體育考試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聘請了在寧學校體育教學專家組成咨詢組,制定了體育考試防范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方案,對考試天氣、器材、應急車輛及人員等情況均提出了相關應急措施。
由省教育廳統一命題、各區教育局組織的英語聽力口語考試,通過計算機一次性完成考試,全自動化處理,在三月已組織各初中校進行了模擬考試,正式考試也將在4月27日、28日進行,測試成績將于 5月13日前向考生公布。
接下來考生家長即將面對的是科技、學科、體育、藝術特長生報名工作。根據教育局有關特長生招生工作要求,市招考院將于近日,在南京市教育局官網招生考試欄目公布需專業加試的學校、項目計劃。提醒考生注意,凡是有學科和科技特長、體育與藝術特長的考生和家長要于5月5-7日登錄南京市教育局官網進行特長生報名,只有報名成功的考生才能參加相關學校的專業加試,報名時要理性選擇,要全面了解招生學校的要求,分析自身興趣特長,選擇報考。報名成功之后招生學校將根據招生條件進行資格審核,考生務必要注意招生學校的相關要求!
學科、科技特長生采取提前加試、在中考成績發布后填報志愿前錄取的方式。具體操作步驟為:4月份相關學校根據教育局審批結果發布該項目招生章程,5月份相關學校組織學科和科技特長生專業加試,公示加試合格考生名單,并與加試合格考生簽訂相關協議。加試合格考生參加中考文化考試后,只要中考成績達到規定控制線以上,將直接被相關學校錄取,不再參加中考志愿填報。
5月6日至10日,各區教育局將組織物理和化學實驗操作考查,市教研室于4月底公布物理和化學實驗操作考查項目各2個,請考生做好相關準備。
二、關于統招生平行志愿的具體做法和去年實施的效果
2020年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經招委會審議決定,南京市中招實行“統招生平行志愿”錄取,從去年的實施情況看統招生實行平行志愿錄取效果明顯: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愿時更加理性,在錄取過程中,沒有出現“斷檔”或“滑檔”;(2)實行“統招生平行志愿”錄取后,從普高計劃完成情況看,2020年“平行志愿”計劃完成率比2019傳統志愿計劃完成率有了一定的提高;(3)社會比較擔心的生源層次固化問題沒有加劇。當然,這些判斷僅僅是基于2020年一年的招生錄取數據分析得出的,還需要經過時間的檢驗。因此,2021年繼續實行“統招生平行志愿”錄取。
在這里,要特別提醒考生和家長,全面理解掌握南京市中招錄取的志愿方式,一是科技和學科特長生招生采用提前專業加試合格,中考文化成績達到規定要求,由招生學校根據相關規定直接錄取,考生不再參加志愿填報;二是在提前批次的指標生、體藝特長生和南外普通班仍然按照傳統志愿錄取;只有在第一批次、第二批次和第三批次的統招生計劃中才實行平行志愿。
下面介紹下平行志愿的原則和投檔辦法:
平行志愿的投檔原則是“成績優先,遵循志愿”:將投檔控制線上的考生按照總分進行排序,依據排序順序逐個對每位考生所填報的學校志愿從A到D依次逐一檢索。
只要按順序被檢索的志愿中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學校,就向該學校投檔;如該考生填報的志愿經檢索后均不符合投檔條件,則該考生無法被投出。此時,該考生已經完成了本批次平行學校志愿的檢索和投檔,無論檔案是否投出,均視為該考生已享受了本批次平行志愿投檔機會,系統將進行下一個考生的志愿檢索和投檔。
總分排序在前考生的志愿檢索、投檔過程未完成,就不會對總分排序在后考生進行志愿檢索和投檔。因此,總分排序在前考生的任一學校志愿投檔將優先于總分排序在后考生的A學校志愿投檔。如果考生檔案投到某職業類學校后,因專業不服從等原因被退檔,將不再補投到該批次的其他學校。
平行志愿投檔過程中,總分相同的考生如何投檔?
在平行志愿投檔過程中,考生如總分相同,需按排序規則投檔:首先根據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排序依次投檔。若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排序仍然相同,則根據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學科總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投檔。若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學科總分仍然相同,則根據語文、數學兩門學科總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投檔。
三、關于2021年普通高中招生范圍的調整
今年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秦淮科技高中將正式招生,并將安排在第一批次且統招生面向全市招生。也就是說,2019年統招生面向全市招生的學校由去年的七所增加為八所,即南京外國語學校(部分計劃)、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金陵中學、第一中學、中華中學、第十三中學、第二十九中學和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秦淮科技高中,其他學校的招生范圍沒有變化。
四、關于申請政策性照顧加分以及如何辦理審核手續
答:烈士的子女;因公犧牲警察的子女;榮立個人二等功以上警察的子女,一級至四級殘疾警察的子女;臺籍青年、歸僑學生、華僑子女、歸僑子女、高層次留學回國人員的子女;受到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省級以上部門獎勵的見義勇為人員或者其子女;少數民族考生可以申請政策性照顧加分。軍人子女按照南京市軍人子女教育優待規定予以照顧。
申請政策性照顧加分的考生于5月6日至17日攜相關材料到指定部門審核材料。經相關部門審核后,市招考院將于6月10日至14日在南京市教育局官方網站公示。具體申報材料的內容和審核部門將在網上公布,各初中校將詳細布置并發放審核表。
五、關于中招錄取批次和考生填報志愿構架
2019年中招錄取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在中考成績公布后、填報志愿前零志愿錄取,招生學校為經市教育局批準招收科技特長生和學科競賽特長項目的學校。第二階段在填報志愿后現場集中審批錄取,包括提前批次、第一批次、第二批次和第三批次共分四個批次。
提前批次為招收指標生的普通高中、南京外國語學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及國際課程班除外)、招收體育、藝術特長生的學校。
第一批次為四星級及經批準在第一批次招生的普通高中、中職與普通本科“3+4”分段培養專業班。
第二批次為三星級及以下普通高中、中高等職業教育“3+3”分段培養專業班、綜合高中班、五年制高職專業班、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技師班和高級技工班。
第三批次為中等專業學校中職專業班、技工學校高級技工班和中級技工班。
各批次具體的招生學校,請考生和家長詳細查閱2019年出版的《中考指南》中招生計劃篇目。
考生填報志愿可以選擇11個志愿。其中,提前批次可填報學校志愿兩個,第一批次可填報平行學校志愿A、B、C三個,第二批次考生可填報平行學校志愿A、B、C、D四個,第三批次考生可填報平行學校志愿A、B兩個(在提前批次、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志愿投檔結束后,市招考院將公布尚未完成招生計劃的學校信息,并對控制線上未被錄取的考生征求志愿,其中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根據“成績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投檔)。
六、關于家長理性填報中考志愿的建議以及考生家長填報志愿獲得指導的途徑
合適的志愿關乎到考生能否順利被招生學校的錄取以及今后的學業發展,理性選擇升學志愿應當以“適合考生學業發展,有利于成長成才為前提”作為基本原則,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要根據考生多年來形成的學習生活習慣、學習水平和學習潛力、學習興趣和對未來發展的期待,綜合考慮高中學校的辦學條件、課程設置與管理等眾多因素,把成績達到能夠適應和勝任作為填報志愿的選擇判斷的主要依據。當然,升學志愿的選擇是因人而異的,但是,選擇升學志愿是考生和家長的自主權利,考生和家長要充分交流溝通,既尊重考生自主發展的意愿,又尊重家長的指導。
另外,只要是依據志愿招生錄取也就有一定風險,填報志愿不可盲目攀高也不可一味降低求穩。要根據政策在科技和學科特長生、體育和藝術特長生招生條件進行思考,也是一次重要的機會。
為幫助考生家長和學校了解中招政策、更好的填報志愿,除了像今天的電視臺和學校聯合組織的招生政策宣講之外,還有電視直播、網絡直播以及招生學校網站都有相關宣傳、信息,請關注。6月上旬還將贈送給每位考生和班主任的《中考指南》,有關具體的中考問題、要求,都在《中考指南》里有詳盡的說明。市招生辦在教育局統一組織下,會同相關部門將于6月23日在國展中心召開中招填報志愿咨詢大會,解讀南京市中招政策和錄取辦法,并邀請在寧招生的100多所高中階段學校介紹本校的辦學特色,指導考生和家長選報升學志愿。
回答家長提問:
1、我想讓孩子出國讀大學,南京市有哪些國際高中或國際課程班,如何報名和錄取?
2010年,南京市被教育部列為國家級普通高中多樣化辦學改革試點地區之一,傳統普通高中的單一辦學模式開始“破冰”。 在試點的四種辦學模式中,國際高中強調的是科學整合中外高中教育優秀元素,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課程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培養兼具中國靈魂和國際視野的學生。目前,我市已有南京外校、第一中學、南師大附中、金陵中學、第十三中學、揚子中學、雨花臺高中、田家炳高中、南大附中、江浦高級中學、第三高級中學以及南外仙林分校、南師附中江寧分校、金陵中學河西分校、東山外國語學校等15所高中引入了近20門國際課程,如美國的IB課程和AP課程,英國的劍橋國際高中課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日本等國家的高中課程,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的考生對國際化教育的需求。我市普通高中國際化辦學正在穩步發展,每年出國讀大學的學生也在穩步增長。
我市外語學校、中外辦學項目及國際課程班分在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錄取,面向全市招生,不受戶口區域限制。考生將自己的選擇填報在相應的批次里。部分課程對英語成績有要求,會在5月中下旬組織英語加試。在錄取時,進行英語加試的高中,在本批次控制線上按照考生中考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錄取。
2、熱點普通高中指標生如何招生?所有初中畢業生都可以報嗎?
答:指標生錄取根據各初中校的指標數和考生所填志愿,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原市區普通高中指標生錄取控制線按全市中考成績排名前30%考生的最低分劃定,其他區可參照執行。在此控制線上未完成的指標生計劃,返回統一招生計劃錄取。
只有在學籍所在初中校實際就讀滿三年、且生物和地理考查成績為“合格”的考生,方可填報分配到該校的指標生志愿。
為公平公正地執行指標生政策,初中校于6月3日至7日公示指標生計劃和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名單,市招考院于7月初錄取結束后公示指標生錄取的考生名單。
考生報考條件有4條:在本市初中學校就讀的應屆畢業生;在學籍所在初中學校實際就讀滿三年(2015年10月1日后無借讀或轉學等學籍異動);初中階段綜合素質評價3合格3B以上(“道德品質”、“公民素養”、“交流與合作”等第均為合格以上,“學習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分別為B級等第及以上)。生物和地理考查成績為合格等第。
指標生志愿全市都統一填在提前批次,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只能選報1所本初中校有計劃的熱點高中。
3、學校招不滿能降分錄取嗎?
在投檔控制線上生源不足的學校,征求線上未被錄取的考生志愿后仍未完成計劃的,原則上可在10分內降分投檔。有特殊原因需予調整的,須報市招委會批準。
4、每年各招生學校的計劃是如何確定的?在哪里可以查到?
招生計劃編制的依據大概有4個方面:
1)全市當年初中畢業生數量;2)各校辦學條件,包括占地面積、校舍建筑、師資配備等;3)學校往年招生情況;4)普通高中是四星級還是三星級,中職學校是國家示范還是省示范等,相對而言,為讓更多考生享受到優質教育,四星級普高及國家示范中職校的招生計劃會相對多些。
中職與普通本科3+4、中高等職業教育3+3、五年制高職、省屬中專中職招生計劃審批權在省教育廳。
計劃編制的程序為,首先是學校根據自身的辦學需求預報招生計劃,經區教育局同意后,報送市教育局,市教育局在對全市普職比、各區生源和計劃數等整體情況進行平衡和調控,由各區教育局和各校進行確認,最后在中考指南中進行正式發布。因此,考生可以通過《中考指南》計劃篇對每所學校的招生計劃進行查閱。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中考新政策出臺2021年 中考新政策解讀的相關訊息,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更多教育資訊請關注可圈可點教育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