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學生的飲食調節,高考即將到來了,這是最后的沖刺階段,一丁點也不敢出差錯。在離高考最后不到2個月的時間,家長們都在考慮如何搭配考生的飲食。以下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有關高考學生的飲食調節的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可以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高考學生的飲食調節
考前飲食調整 動作別太大
在高考一個月前,對飲食做些適當調整,能否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讓考生們以良好的生理狀態迎接考試?其實就緩解緊張情緒而言,較好的方法是保持固有的節奏、熟悉的環境和如常的生活,陌生和變化會加重緊張,而熟悉和不變則可放松,所以一般不主張考前為了刻意注意營養,而改變原有的飲食習慣或進食過多。身體對飲食習慣的適應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突然的改變不但加重心理緊張,而且會造成身體不適。如,考生一直以來就是不喝牛奶的,那么最后這一個月也就不要非喝不可;如果考生一直都有些偏食不愛吃蔬菜,那么到考前這一個月也就不要非逼著他吃蔬菜;如果原來一直肥胖,那么這“最后”一個月也就不要節食減肥了。專家說,在飲食上不主張大幅度改變飲食習慣,但也并不意味著保持一成不變,局部的微調還是必要而有益的。
“以形補形”不可取
以往對于高考生,家長們總是會想盡一切辦法來補腦,最常見的就是“以形補形”,其實這種做法并不可取。大腦良好的營養和功能狀況主要依靠平時長期的膳食供應,在復習考試期間應主要補充大腦因消耗增加的營養素,如碳水化合物、維生素C、B族以及鐵等。顯然,動物腦中這些營養成分是比較少的。從營養學的角度看,有些營養素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磷脂、B族維生素和鐵、鋅等礦物質對維持大腦良好的工作狀態的確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平衡膳食的基礎上,適當多選擇富含上述營養素的食物,如雞蛋、牛奶、瘦肉、魚蝦類、粗雜糧、豆類和堅果(如核桃、杏仁、花生、榛子等)是非常可取的。然而,又不要把食物補腦的作用絕對化,有些人為了補腦吃大量的核桃,錯誤地認為核桃的外形和大腦的溝回結構相似所以能補腦(“以形補形”),這是個誤解。
高考前如何安排 三餐很重要
早餐:碳水化合物+蛋白質 午餐:葷素搭配 晚餐:宜吃綠紅黃色蔬菜
對考生而言,最為重要的是吃好早餐。早餐在三餐中具有特殊意義: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合理,勢必影響大腦的能量供應并進而影響大腦的思考能力,對學習和考試造成負面影響。吃好早餐要考慮三個問題:
首先,要有利于為大腦提供充足的血糖(能量供應)。血糖直接來源于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糧谷類食品,如面包、餅干、饅頭、花卷、豆包、米粥、面條、麥片、包子等,所以早餐一定要有此類食物。不過,如果只有此類食物,而缺乏富含蛋白質(和脂肪)食物(如牛奶、酸奶、雞蛋、咸鴨蛋、豆漿、火腿、肉類等)的話,那么血液中葡萄糖濃度會很快下降,失去后勁,即上午第三、四節課時血糖水平已經降低,就會產生饑餓感并影響大腦的工作狀態。
其次,要方便。選擇方便早餐。既要有糧谷類食物(隨意選用),又要有奶、蛋、肉或豆制品(任選一二種),如雞肉(或煎蛋)漢堡和牛奶搭配,餅干、雞蛋和牛奶搭配(這兩款適合體型不胖的考生);饅頭、雞蛋和豆漿(或牛奶)搭配、肉末面條和雞蛋搭配(這兩款適合偏胖的考生)。
最后,營養要均衡。如果時間允許,也有食欲的話,早餐最好再搭配一些蔬菜(可作為開胃小菜)和水果(或果汁),這樣營養就更加均衡了。
考生的午餐要吃好一些,要葷素搭配,至少要有主食、肉類和蔬菜。主食的數量要充足,肉類(畜肉、禽肉、魚肉均可,品種越豐富越好),蔬菜,水果隨意。很多考生沒有條件回家就餐,建議選擇學校提供的營養午餐,衛生和營養基本有保障,考生最好不要吃拉面、餛飩等小吃,更不要在超市買一些面包、火腿腸之類的包裝食品充饑,這樣會營養嚴重不均衡。考試期間,可以選擇衛生條件好一些的稍大一點的飯店,注意清淡菜品,注意葷素搭配,以避免增加胃腸負擔,影響下午考試。
晚餐不要吃得太豐盛,尤其是考試期間,要葷素搭配,清淡為主。主食建議選擇粗雜糧、全麥食品;副食建議選擇魚蝦類、豆制品和瘦肉類。蔬菜要選擇營養豐富的綠葉蔬菜(如芥藍、西蘭花、油麥菜、油菜、菠菜、小白
①盡量選擇自己習慣或喜歡的食物和烹調方法,熟悉的事物有助于放松心情。
②每餐都要有充足的主食,主食是血糖最主要、最直接的來源,而血糖是大腦唯一可以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質,考生主食類盡量選擇饅頭、米飯、粗雜糧,并且要多樣化,還可摻雜一些豆類,每餐至少要吃兩樣主食混合食用,以維持較長時間的血糖濃度。甜食、糖類盡量少吃,尤其不要代替主食食用。
③烹調方法宜清淡少油,易于消化吸收。
④除早餐的牛奶或豆漿外,午餐盡量少喝湯、粥或其他液體食物,以避免考試期間頻繁上廁所。
⑤準備一些零食,依據前面提到的原則進行選擇,需要時食用。
在家進餐的考生可參考以下食譜:
早餐:全麥面包數片、牛奶200毫升、火腿腸數片、拌黃瓜或洋蔥隨意。上午加餐準備巧克力或水果,主要補充能量。
午餐:紅豆米飯、瘦肉炒蒜薹、西芹蝦仁。
晚餐:饅頭1個、小米粥1份、紅燒黃魚、青椒干豆腐。晚上加餐吃水果、堅果和牛奶,既提供營養又有利于睡眠。
在外面就餐的考生,保證衛生是關鍵,點菜方面要點是:①要有足夠的主食;②烹調要清淡少油;③食物要少量多樣;④盡量不吃方便食品,如拉面、小吃或洋快餐等;⑤動物性食物如肉類、蛋類和魚類要適量;⑥要有蔬菜,最好還要有水果。
另外,在復習期間和考試前后,考生在補充水分上選擇白水和茶水都可以,但選擇運動飲料也是不錯的,運動飲料含有礦物質、維生素和少量的糖類,可以快速為人體提供營養和能量,有助于消除疲勞。另外,果汁飲料、牛奶飲料也可以選擇。不過。臨考試之前,除非口渴,否則不要喝多余的水或飲料。
吃保健品應付高考 要認清正牌廠家
目前廣泛宣傳用來補腦的保健品,其有效成分主要有兩類。一類是n-3型多不飽和脂肪酸,包括α-亞麻酸、DHA與EPA,最典型的產品是魚油或海藻油。另一類是“銀杏葉提取物”,銀杏葉提取物一直以來被當作補腦健腦、提高認知能力的產品宣傳使用。選擇此類保健品時,要重視產品的質量,確保安全無害。首先要看該健腦產品有沒有經過衛生部或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審批認證,如果既沒有保健食品專用標識,也沒有批準文號,那就要當心了。因為按照有關規定,凡沒有經過上述兩個部門審批認證的產品是不允許宣傳保健作用的。其次,要了解生產廠家的實力和信譽,選擇大廠家或知名廠家的產品相對比較可靠一些。
考前喝咖啡能提神 但會分散注意力
在考試之前,除牛奶外不要進食液體,如粥、湯或飲料等,緊張本身就會使尿意增加,如果再攝入大量水分,很容易導致頻繁去衛生間,影響答題。牛奶營養豐富,且幾乎沒有利尿作用。
考試之前也不要吃油膩的食物或油炸食品,脂肪在胃內排空速度較慢,不容易消化,答題時還在進行消化活動,影響血流分布,干擾大腦的工作狀態。
同樣的道理,考試之前進食量不要太多,而且進食和開始考試要有1小時左右的間隔,以使胃排空。當然,如果進食和考試間隔時間超過2小時,或者進食太少,將不利于大腦能量供應,此時可以補充一些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要成分的零食,如餅干、巧克力、水果等。
一些考生考前喝咖啡,咖啡的確具有提神醒腦的作用,能使大腦興奮,但同時也會影響大腦的注意力集中,使注意力分散,對思維有負面影響。
高考來臨痛經怎么辦
對于女同學來說,考試前遇到痛經很影響復習和考試,請問在月經來臨前改善飲食對痛經有沒有作用?
根據痛經不同表現及辨證進食相應的食物,如寒凝氣滯、形寒怕冷者,應吃些溫經散寒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雀肉、雀蛋、海馬、栗子、荔枝、紅糖、生姜、小茴香、花椒、胡椒等;氣滯血瘀者,應吃些活血通氣的食物,如芹菜、薺菜、菠菜、香蔥、香菜、空心菜、生姜、胡蘿卜、枳實、橘子、橘皮、佛手、香蕉、蘋果等;身體虛弱、氣血不足者,宜吃些補氣、補血、補腎之品,如雞、烏骨雞、雞血、豬瘦肉、豬肝、豬血、牛肝、羊肉、鹿血、蛋、奶、魚、鱔魚、鱉肉、海參、鯊魚、核桃仁、荔枝、桂圓、大棗、桑椹、枸杞子、山藥等,由于個體的差異,這些食物僅供參考。
對于正處于年輕時期、精力體力旺盛的考生來說,通常所謂補品,如西洋參、海參、蜂王漿、甲魚、烏雞之類在考試期間服用效果不大,而且容易導致“上火”。所以不建議選用。
吃什么可緩解視疲勞?
考生們在復習時,除了腦袋累,眼睛也累,在日常飲食中可以通過補充維生素A和B2緩解。
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有動物肝臟、瘦肉、牛奶、蛋黃等;胡蘿卜、西紅柿、菠菜、西蘭花、韭菜等深顏色的蔬菜含有β-胡蘿卜素,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
維生素B2在食物中廣泛分布,糧食、肉類、蛋類、奶制品、豆制品、蔬菜和水果都含有維生素B2,但含量都不夠豐富,如果飲食搭配不均衡,是很容易缺乏的,建議有眼部癥狀的考生通過補充劑補充,每天5毫克即可。
促消化喝點水果醋
因為考試壓力有的考生胃口變差,消化能力下降,這時考生可以選擇較酸的果汁或水果醋佐餐,如橙汁、蘋果汁、蘋果醋等飲用,它有很好的開胃促消化作用。如果粒橙開胃促消化的效果比較明顯。還可以餐后即服100毫克維生素C。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有關高考學生的飲食調節的全部內容,更多相關資訊請多關注可圈可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