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有什么區別,中考結束后,有些同學進入普通高中參加基礎教育,有些同學則進入職校參加職業教育,那么這兩個教育有什么本質上的區別呢?小編收錄整理了一些信息,供大家參考。
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有什么區別
我們知道職業教育也是教育的一種,國家對于人才的需求是很大的,所以發展職業教育是國家所支持的,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就是職業教育與基礎教育上有什么區別呢?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解釋一下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對于大家有幫助。
一、職業教育與基礎教育的區別
一般認為,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有著明確的區別。它們的起源不同,實施機構不同,職能和培養目標也不同。這些根本性的區別決定了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地位的高下之分,也決定了兩者在課程設置上的不同傾向,即基礎教育偏重學術性知識的傳授,而職業教育側重實用性技能的訓練。但若從最廣的意義上來說,在社會分工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中,每個人所受的教育都應該由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這兩部分組成,否則便難以安身立命,承擔起各項社會責任。也就是說,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在根本性的教育目的上是一致的,即培養“社會化的人”。
職業教育與基礎教育在人才培養上的區別
(一)生源渠道上的區別
目前高職院校的生源來自于三個方面:一是參加普通高考的學生,二是中等職業技術學院和職業高中對口招生的學生,三是初中畢業的學生;而基礎教育的生源通常是在校的高中畢業生。
(二)培養目標上的區別
基礎教育主要培養的是研究型和探索型人才以及設計型人才,而職業教育則是主要培養既具有大學程度的專業知識,又具有高級技能,能夠進行技術指導并將設計圖紙轉化為所需實物,能夠運用設計理念或管理思想進行現場指揮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換句話說,職業教育培養的是技藝型、操作型的、具有大學文化層次的高級技術人才。同基礎教育相比,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畢業后大多數能夠直接上崗,一般沒有所謂的工作過渡期或適應期,即使有也是非常短的。
(三)與經濟發展關系上的區別
隨著社會的發展,高等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職業教育又是高等教育中同經濟發展聯系最為密切的一部分。在一定的發展階段中,職業教育的學生人數的增長與地區的國民生產總值的變化處于正相關狀態,高職教育針對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需要,培養相關行業的高級職業技術人才,它的規模與發展速度和產業結構的變化,取決于經濟發展的速度和產業結構的變化。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社會對職業教育的發展要求和定位必然以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職業教育如何挖掘自身內在的價值,使之更有效地服務于社會是其根本性要求。
二、職業教育與基礎教育的聯系
兩者都是為了培育優質人才,為國家做出貢獻。
基礎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學為目標,以(基礎科學知識)為主要教學內容的學校教育;基礎教育的任務通常由實施基礎教育的學校(稱為普教性學校)承擔,基礎教育學校分為普通基礎教育學校、職業教育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均實行全日制教學。普通基礎教育分為幼兒教育、小學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其中包括對殘疾兒童、少年、青年的特殊教育和非常生的工讀教育;職業教育包括普通中等專業教育、職業高中教育、技工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普通高職也屬于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指主要招收高中畢業生進行全日制學習的學歷教育,是與招收在職職工邊工作、邊學習的函授、夜大、職工大學等成人高等教育形式相對而言的。
職業教育(vocationaleducation)是指讓受教育者獲得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需要的職業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教育。如對職工的就業前培訓、對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培訓等各種職業培訓以及各種職業高中、中專、技校等職業學校教育等都屬于職業教育。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應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技能的勞動者,與基礎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較,職業教育側重于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
以上是有關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有什么區別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