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類和非學科類范圍是什么,在教育部“雙減”政策的實行下,校外培訓機構的非學科類培訓項目就讓家長們不太好甄別了,那么,學科類和非學科類的區別在哪里呢?可圈可點(www.cdxkw.cn)小編收錄整理了一些信息,供大家參考。具體詳情,請見下文。
學科類和非學科類范圍是什么
如何防范假借非學科類培訓項目,實際開展學科類培訓服務等逃避監管的行為?校外培訓機構學科類和非學科類項目怎么辨別?鑒別指標有哪些?
......
日前,省教育廳印發《浙江省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機構學科類和非學科類項目鑒別指引(試行)》。一起來看具體內容↓↓↓
浙江省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機構學科類和非學科類項目鑒別指引(試行)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和《浙江省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實施方案》精神,科學辨別校外培訓機構學科類和非學科類項目,結合浙江省實際,特制定本指引。
一、適用范圍
面向中小學生實施學科類或者非學科類培訓服務的機構(以下簡稱培訓機構),適用本指引。
面向3至6歲學齡前兒童實施培訓服務的機構,參照執行。
二、鑒 別依據
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明確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學科類和非學科類范圍的通知》《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堅決查處變相違規開展學科類校外培訓問題的通知》《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義務教育六科超標超前培訓負面清單(試行)的通知》精神,根據基礎教育階段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以及《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等政策文件的要求,對校外培訓服務的項目類別進行鑒別。
三、鑒別 主要指標
(一)學科類培訓項目鑒別指標
應當根據培訓服務的實際情況,重點基于如下指標進行審查鑒別,凡是符合相應指標特征的,視為學科類培訓:
1.培訓目的:以應試提分為目標,旨在提高學生學科成績,為升學考試服務,屬于學科知識導向。
2.培訓內容:圍繞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地理、數學、外語(英語、日語、俄語)、科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國家課程標準規定的學科類學習內容。
3.培訓方式:以刷題、考試、重復讀寫等反復機械訓練為主要形式,以預習、授課和作業輔導等為主要教學方式。
4.培訓評價:以學科類考試的成績為主要評價標準,強調甄別與選拔。
(二)非學科類培訓項目鑒別指標
校外培訓服務項目全面符合如下指標特征的,視為非學科類培訓:
1.培訓目的:旨在發展中小學生核心素養,以培養拓展學生興趣愛好、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和全面發展。
2.培訓內容:在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地理、數學、外語(英語、日語、俄語)、科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國家課程標準規定的學科類學習內容以外,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要求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其他學習內容。
3.培訓方式:以體驗式、探究式、項目式、綜合性學習等為主要教學方式,突出實踐性、創造性。
4.培訓評價:對學生的評價強調綜合素質水平與發展,以表現性評價為主,不與學科類考試成績掛鉤。
四、鑒別原 則
(一)合規性原則。鑒別工作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文件規定,切實減輕中小學生校內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全面保障中小學生健康成長。
(二)獨立性原則。提供鑒別服務的專家不受干擾,不帶偏見,確保鑒別結果的真實性、客觀性和公正性。
(三)科學性原則。綜合發揮專家有教育理論、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專業優勢,科學甄別確認培訓項目類型,為分類管理提供準確依據。
(四)回避性原則。專家及其直系親屬未在待鑒別校外培訓機構中任職或兼職。
五、鑒別 程序
(一)成立鑒別專家委員會。建立“1+11+X”三級專家鑒別委員會,即省級、設區市級和縣(市)級(區級是否成立由各設區市確定)按要求分別由教育行政部門牽頭組織成立鑒別專家委員會,包括學科專家、行業專家和法律專家,可由教研人員、學科骨干教師、培訓行業專家、法律顧問等人員參與組成。專家人選要求政治立場堅定,能正確理解黨的教育方針,具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有良好的品行、社會形象和師德師風。
(二)機構自主申請。不明確屬于學科類或者非學科類的校外培訓機構可向屬地教育主管部門提交《校外培訓機構學科和非學科類培訓項目鑒別申請表》(見附件)及相關佐證材料,申請審核確認。培訓機構應當如實報送鑒別材料,對隱瞞情況或提供虛假材料、對外宣傳與實際培訓項目類別不一致的,要依法依規承擔相應責任。
(三)屬地專家鑒別。培訓機構所在縣(市、區)教育主管部門牽頭,組織專家委員會對培訓機構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核,由3位及以上專家共同實施審核:包括培訓的對象、目標、內容、進度安排、培訓方式、評價方式、所使用的教學資源或者培訓材料等;必要時可進行現場審核,包括實地查驗、課堂觀察、與員工、學員及家長隨機訪談,了解課程安排、培訓內容等。最后經專家組綜合研判,給出明確的“學科類”或者“非學科類”鑒別結論。省、市專家委員會要加強對縣(市、區)鑒別工作的指導。
(四)鑒別結果備案。專家委員會根據審核情況向教育主管部門出具鑒別報告,明確“學科類”或者“非學科類”,并注明參與鑒別的專家姓名及其專業職務。專家鑒別報告作為相關職能部門的工作參考,據此作出的行政決定相關責任由職能部門承擔。鑒別結果報設區市教育局備案,便于統一管理。
六、行業 自律
培訓機構應當落實主體責任,對其實施的培訓服務類別進行自我審查判斷,主動按照學科類或者非學科類的相關管理要求規范開展培訓活動,切實避免對外宣傳與實際培訓服務類別不一致的情況。培訓機構應當根據專家委員會鑒別報告加強規范管理,提高培訓服務質量。鼓勵探索以體驗式、探究式、項目式、綜合性學習為主要方式,以操作性、實踐性、創造性等活動為主要過程,以綜合素質與核心素養的發展為評價重點,培養學生興趣愛好、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以上是有關學科類和非學科類范圍是什么 學科類和非學科類培訓的區別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www.cdxkw.cn)。
【學科類和非學科類范圍是什么 學科類和非學科類培訓的區別】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