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門發布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大家都十分關注教育,日前六部門發布了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引起外界熱烈討論,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六部門發布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相關信息。
六部門發布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
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由教育部等六個部門聯合印發的《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簡稱《評價指南》),其中提出,不給學校下達升學指標,不單純以升學率評價學校、校長和教師。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包括縣域、學校、學生三個層面。其中,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評價主要圍繞價值導向、組織領導、教學條件、教師隊伍、均衡發展等5個方面進行重點評價。學校辦學質量評價重點圍繞辦學方向、課程教學、教師發展、學校管理、學生發展等5個方面進行重點評價。學生發展質量重點圍繞學生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發展、審美素養、勞動與社會實踐等5個方面進行重點評價。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行縣(市、區)和學校自評、市級復核、省級評價與國家抽查監測相結合。對學校、縣域的評價要實現全覆蓋,評價周期依據各地所轄的縣數、學校數和工作需要,由各地自行掌握,原則上每3-5年進行一輪,并且要保證在縣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校長任期內至少要進行一次評價。
“《評價指南》特別強調,要將學校辦學質量評價結果作為對學校獎懲、政策支持、資源配置和考核校長的重要依據,將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評價結果與縣級黨政領導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認定等工作掛鉤。”呂玉剛說。
北京師范大學校長董奇表示,“有的地方黨委和政府更多地單純注重名校的升學率,對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對老師下達一些不合理的指標,這樣對教育的生態環境和導向產生了消極的影響。這次《評價指南》目的之一就是要改變這一狀況,將縣級黨委政府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的情況納入評價重要內容。”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朱東斌介紹,整體來講,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都是圍繞素質教育的導向,圍繞著扭轉唯分數、唯升學的不良傾向來構建。
“在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當中,我們提出了‘不給學校下達升學指標,不單純以升學率評價學校、校長和教師’‘不舉辦重點學校’‘不公布、不炒作中高考狀元、升學率‘等考查要點。“
網友評論
不為升學就掉隊了,掉隊的人可能連知道自己錯過什么都機會都沒了。
家長不考慮分數不行啊,義務教育上完后還要考重點高中呢。
這根本就不可能的啊
全面發展
大學各個專業開發出對應的小學,中學版本,與大學形成系統,在網絡上按照專業再分一個班級 。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幼兒園至三年級,把所有的動物植物,河流山川,各行各業等介紹一遍。
老生常談
這得看經濟發展模式會不會變化,經濟發展模式變化了,招工的時候標準會變,大學標準自然跟著變,高考也會跟著變,義務教育自然也會跟著變。
以上就是六部門發布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相關信息,你們對此有什么看法呢?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可圈可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