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家長應該做什么給家長的建議,在臨考的最后階段,迎考的信心、應考的心理、健康的身體、常態的生活、必備的知識缺一不可,那么,家長和老師應該如何成功助考,幫助孩子調適心態,保持平常心?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高考前家長應該做什么給家長的建議
高考前家長如何做
1、牢記考試時間,好做好考前安排
6月7日:①上午9:00-11:30語文 ②下午3:00-5:00文科/理科數學。
6月8日:③上午9:00-11:30文綜/理綜 ④下午3:00-5:00外語。
2、考前創造安靜的復習環境
安靜的復習環境有助于孩子平心靜氣、情緒穩定地進行復習。高考備考階段盡量少會客,最好不會客,如果實在不得不會客則最好在家庭以外進行,不要在家里進行。同時盡量不要與外界通電話,如果有重要的事情非打不可,也要簡明一點,說起話來簡單扼要,不要無邊無際地拉家常、聊閑天。
3、家長保持愉快的心情
高考前,家長心情好,家里氣氛好,就會有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這對孩子的備考是很有好處的。
有些家長在高考前擔心孩子考不好,整天愁眉苦臉很少說話,其實,孩子一看就知道父母緊張,父母害怕,而這種情緒或多或少會傳染給孩子。不要表現出對孩子的過分關注,過度關懷孩子會使孩子產生壓力。
高考前給家長的幾點建議
一、飲食
好多家長以為,孩子這一階段學習太累了,就不分早、中、晚,一味地大魚大肉供著孩子享用。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這一階段飲食要清淡有營養,根據孩子體質不同,選用不同飲食,一個準則就是:補腦有營養。
孩子們越到最后越沒胃口,寶媽寶爸要多下功夫,自己做點可口的早餐,譬如銀耳蓮子羹、皮蛋瘦肉粥、菠蘿粥等;自己蒸點小包子、小饅頭,營養又可口。
早餐一定要色香味俱全,清淡又可口。因為孩子們學習累,睡得晚,早餐一般沒胃口。
午餐要多吃點魚肉,清蒸鱸魚、清蒸刀魚等,午餐忌太油膩。因為上午學習過后,孩子們需要豐富的午餐及時地進行營養補充。備考的學生壓力較大,容易引發便秘,要多吃芹菜、韭菜等粗纖維食品。
午餐食物要多樣化,家長可安排些肉類、雞蛋、豆制品等含能量較高的食品,還可準備一點清湯(如番茄蛋湯、紫菜蛋湯、青菜肉絲湯等)。
晚餐孩子們一般在學校吃,晚自習回家,可以給孩子做點百合蓮子羹、水果羹、沙拉水果等。
二、營養品的選擇
孩子們伏案時間長,腸胃自然受影響,容易便秘。這一階段,考慮給孩子增加一些調節腸胃的簡單營養品即可。如養樂多,一款含活性酶的奶制品,對便秘效果很好,價格便宜無副作用。切忌過分給孩子買營養品,千萬不要到最后關鍵時候,心急把自己孩子當成了試驗田。
三、起居
復習階段學習緊張,孩子急躁、焦躁、失眠是常見的狀況。家長要保證孩子晚上休息質量,保證周圍安靜無噪音,房間干凈整潔,家長也可以買點綠植或插花放在室內,營造一種安詳氣氛。
另外,高考復習是特殊的時期,不一定要強求睡眠時間保持在8~10個小時,考生只要保持正常的作息制度,自我感覺體力和精力旺盛、記憶力好就可以了,家長切忌嘮叨。
高考臨近家長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1.考試前學生最擔心的是什么?
考生考試前最多的擔心是“怕考試發揮失常”。許多學生在過去大大小小的考試中都偶爾出現過一、二次考試發揮失常,同學們自然害怕在這關鍵的一考中又出現失誤。實際上所謂考試發揮失常,它產生的主要原因往往與出題過偏、怪、難有關。
因此家長可以向孩子解釋,高級別的正規考試,出題是比較嚴謹認真的,反而不會出現有時在學校考試出現的怪題、偏題,不會讓你看到題摸不著北。
2.學生有哪些壓力?
理解孩子有哪些壓力,你才能真正幫到他。一般說來同學們的壓力來自兩方面,一是心理上的,怕自己考得不好,達不到父母的期望;
二是身體上的(這個反而被家長們忽視),長時間的緊張作息,超強度的聽課做題,睡眠不夠,他的身體自然感覺不舒服、累、壓抑。因此,家長一方面要按照孩子的實際情況設定期望值,另一方面要多關心他的身體健康,保證睡眠,同時包容他的負面情緒。
3.家長不該說什么?
不要總是問“復習的咋樣了?”因為孩子沒法回答你!事實上沒有人是“胸有成竹”去參加考試的,總會有點不放心沒把握。而如果他回答你沒復習好,這個信息又會強化他內心的不安,增加他考場的壓力。不要總是跟孩子討論最后的結果。
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抓緊一切時間學習,言語中帶著威脅和恐嚇。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要從一條湍急的河流上走過一座獨木橋,過橋之前不斷地說掉下去會如何如何,那么過橋的時候還能走的安穩么?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高考前家長應該做什么給家長的建議”的全部內容,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可圈可點網。
【高考前家長應該做什么給家長的建議 高考前家長應該做什么準備】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