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雙減政策最新2021,最近有不少家長聽說,有關部門將嚴控校外培訓機構,也就是即將出臺的雙減政策。這個政策也受到了很多關注,那么什么是雙減政策呢?北京雙減政策是什么呢?從目前來看,雙減政策先在部分城市試點, 那么北京雙減政策對高中有影響嗎?接下來大家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北京雙減政策最新2021
日前,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北京市作為全國貫徹落實中央“雙減”政策9個試點地區之一,要求嚴控學科類培訓時間,不得與中小學校教學時間相沖突,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規范培訓服務行為,完善學科類培訓管理服務平臺,動態掌握學科類培訓的培訓內容、培訓材料、教師資質等信息。
北京雙減政策對高中有影響嗎
讓校外培訓回到應有狀態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表示,北京的“雙減”政策,實際上是之前全國“雙減”政策結合北京實際情況的進一步細化落地。總體看來,這是一個系統性的治理工程,除了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嚴監管之外,也強調學校教育的重要責任和家長引導的關鍵作用。“讓校外培訓回到該有的狀態,以滿足受教育者的差異化選擇,培養利于學生成長的教育生態。”他說。
“客觀來說,家長對校外培訓機構的需求仍然存在。”熊丙奇認為,這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第一,當前的教育評價體系中,“唯分數”“唯升學”的觀念尤為常見,因此很多家長擔心,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掌握知識體系的要求,無法達到升學時按分數名次進行評價錄取的標準,分數焦慮和排名焦慮沒有改變。第二,家長轉變家庭教育理念固然很重要,但節假日、雙休日、寒暑假,有的雙職工家庭確實沒辦法長時間陪伴孩子,孩子們需要有價值有意義的去處。
廣渠門中學學生家長曹女士認為,課外機構和義務教育并不沖突。在現有師資力量無法兼顧每個孩子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的時候,機構教育正好可以對其進行彌補。另外,有學習愿望或是想要查漏補缺的孩子,也應該有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的權利,“若能良性發展,對于提高教育水平是有益的”。
需學校、家長協同發力
熊丙奇說,以均衡為首要職責,努力縮小學校之間的辦學質量差距,能逐漸緩解家長的擇校焦慮,也能由此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他說,在推進減負措施的同時,必須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以拓寬學生的選擇空間。同時,還要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打破名校情結,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妥善配置資源。比如推進教師跨學校、跨學區的交流輪崗、在有條件的學校提供課后及周末自習托管服務等。
北工大附屬中學小學部家長華女士認為,應該充分利用好放學后到傍晚這段時間,學科類教育就應在學校內解決,讓孩子們不需要再去課外班補課。
曹女士表示,作為家長,自己覺得身上的擔子反而更重了,對老師的期望值也一定會更高。曹女士說,新政有很多細節需要完善。“新的人力配置細則、新的待遇配置細則、新的考核細則、新的監督細則……才是政策落地的關鍵和能否執行下去的‘護衛艦’。”
應幫助校外培訓機構妥善轉型
熊丙奇說,以學科培訓為主營任務的校外培訓機構,在新的監管措施之下面臨轉型、退出。由此帶來的退費糾紛等問題,也應妥善處置,充分保障學生和家長的權益。
華女士說,希望有關部門盡快督促培訓機構轉型,尤其是關于已報課程的妥善處理,“讓家長交的費用不打水漂”。
記者手記:“雙減”之下 更需讓校內外配合起來
現階段,不可能對校外培訓服務“一刀切”,還是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從家長、學生的需求出發,在“雙減”政策指導下,合理利用校外培訓機構資源為義務教育服務,讓每位學生都能充分融入到因材施教帶來的良好學習生態中。
平穩推進建立“雙減”工作長效機制,需要動員全社會力量,需要各級政府妥善引導,需要教育部門、學校、家庭共同出謀劃策,共同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讓他們能更好地適應國家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北京雙減政策最新2021和北京雙減政策對高中有影響嗎的具體信息,大家在關注雙減這個的信息同時如果還有什么疑問不懂的地方也可以點擊可圈可點進行搜索,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歡迎大家的搜索。
【北京雙減政策最新2021 北京雙減政策對高中有影響嗎】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