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填報志愿的難點在哪?2021新高考填報志愿指南,高考過后,考生們都在準備填報志愿,2021年很多省都開始實行新高考3+1+2模式,那么新高考模式下,高考志愿怎么填?難點在哪?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一一解答吧。
新高考填報志愿的難點在哪
難點一:高考志愿數量增加
老高考填報數量是9個志愿,54個專業,新高考是45個志愿,涉及270個專業。現在,要從2000所學校里面選擇,這既需要成倍的時間,又增加了選擇學校的難度。
新高考填報45個志愿,需要考慮更多的問題:45個志愿到底多少用來“沖”、多少用來“穩”、多少用來“保底”?家長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去考慮、去選擇、去篩選、去調整,還有可能出現差錯。
難點二:填報時間緊
往年,高考成績在23日出分,25日8:00志愿填報系統開放,28日下午5:00關閉系統。5天時間,9個志愿選擇,家長們普遍覺得時間不夠用。
一般來說,填報志愿前,需要進行分數換算、大學層次定位,初步篩選可填報范圍,再按照“沖、穩、保”原則排列大學,最終篩選。
中間涉及專業排列、風險預判、低分高報等問題,往年志愿填報時間緊,更何況新高考填報志愿。數量成倍增加,不分文理科,不分一本二本,招生計劃大幅變化,這些都導致填報難度直線上升。
難點三:一本二本批次合并
2021年開始,大學本科批次合并招生,如果學生和家長對學校信息不了解,很有可能出現選錯學校的情況。
1.對于一本的考生
比如2017年浙江首年新高考時就發生過一件事:一名646分的考生(全省排位5760名)被“同濟大學浙江學院”錄取,這是一所獨立學院(老三本院校),而不是同濟大學!很顯然,該考生把這所獨立學院當作同濟大學誤報了。2020年廣東也發生了類似案例:一名632分的考生被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錄取,這也是獨立學院。
由此可見,新高考首年發生胡亂報情況的概率也會比正常年份高。
2.對于二本的考生
雖然現在不分一二本了,但是學校的實力擺在那,所以對于部分二本分數的考生需要尋找的是一些性價比高的學校。
3.文理不分科
往年,高考文理分開錄取,招生計劃和填報模式比較成熟,因此,志愿相對比較好填。但是新高考不分文理后,考生們將沒有往年數據參考。往年,文科和理科填報志愿比例為3:7,如今,新高考下物理和歷史組合比例為5:5,按照往年數據選擇和填報,會存在定位不準。
4.院校志愿改為專業組
以往,高考填報9個院校志愿;現在,新高考填報45個不是院校志愿,而是院校專業組。那么,從院校志愿到院校專業組,對填報志愿有什么影響?以某大學為例:往年只需要填該大學,后面再填6個專業,最終這個學校只會形成一個分數線。在新高考專業組形式下,比如該校有5個專業組,每個專業組都可以作為一個單獨志愿填報,最終學校會出來5個分數線。
高考志愿填報的技巧與指南
一、高考志愿填報注意考生未來職業選擇和方向
考生及家長在填報高考志愿時要結合自己的高考分數和興趣愛好綜合考量之后再進行選擇,確定好報考專業的范圍和培養目標,并對自己的未來職業生涯和規劃有一個準確的認識。
二、掌握一些高考志愿填報的系統知識
高考志愿對于考生來說的重要作用并不次于高考,高考志愿的填報決定了未來被哪一個專業錄取,以及畢業以后的工作選擇和方向。因此考生和家長需要多方了解高考志愿的系統,掌握其中的各方面信息和渠道,參考一些準確的信息,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合理決策并成功填報高考志愿。
三、高考志愿填報要選擇好院校和專業順序,并決定是否服從調劑
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的排列順序是:院校、專業、是否調劑。在院校的順序選擇上一般是吧最喜歡并且最想要報考的排在最前面的志愿;專業順序的選擇也是把自己想要報考的專業并且比較有優勢地位的專業排在前面一些;對于是否服從調劑的問題要結合自身的高考分數,不要過高估計自己的分數,但是也要合理確定院校分數線。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新高考填報志愿的難點在哪 2021新高考填報志愿指南”的全部內容,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可圈可點網。
【新高考填報志愿的難點在哪 2021新高考填報志愿指南】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