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專業組是什么意思,距離各地的高考成績公布已經快了,但是有些考生對于新高考填報模式還不是很了解。特別是院校加專業組的填報方式讓很多考生頭疼,以前只是填幾個志愿都完全懵的狀態,現在還要填幾十個,簡直是讓人頭疼,下面就和小編一起院校專業組應該怎么填吧。
院校專業組是什么意思
新高考改革后,不分文理科,志愿填報及投檔的基本單位由"院校”改變為"院校專業組”, 考生以"院校專業組”方式填報志愿。
"院校專業組”由招生院校根據不同專業(含專業或大類)的選考科目要求和人才培養需要設置,是志愿填報與投檔錄取的基本單位。一所高校可設置1個或多個“院校專業組” 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
可以理解為以前一個學校一個志愿,現在在學校內相近專業單獨拿出來成一個志愿,然后調劑通常也是在一個專業組內調劑,這個不是統一,要根據自己所在省份和報考學校政策確定。
“院校專業組”的設計,滿足了高校提出的對專業報考所設定的科目要求,也關注了學生類別劃分的科目組特性,把科目作為招生專業分類的基本依據。
同時,"院校科目組” 不是嚴格的學科或學科大類的劃分,這也為高校設計有自身特點的本科人才培養項目(如實驗班模式、通識教育、大類培養等)留有充分的空間。
高校可以通過設置"院校專業組"的科目要求連接特定目標的高中學生,并打通學生未來的學術發展,高中學生也可以通過自身的選考科目組合對接高校的“院校專業組"以及所包含的專業。
實行“院校專業組”的志愿填報,有利于維護學校招生自主權,還可以保證考生的選擇權,又盡可能避免考生因身體等原因受限于某專業而被退檔問題的發生。
舉例說明:
假定某院校共設置6個專業組:
專業組1( 物理專業組):材料類、電子信息類、自動化、建筑學、城鄉規劃、工業工程類等。
專業組2( 物理化學專業組):化學類、地理科學類、地質學類、生物科學類、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
專業組3( 物理生物專業組):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
專業組4( 物理政治專業組) :政治學類等。
專業組5( 歷史專業組) :哲學、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新聞傳播學類、歷史學類、軟件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等。
專業組6( 歷史政治專業組) :政治學類等。
因此考生的選考科目和可選專業組的關系為:
當考生選考科目為物理、化學、生物時,可以選擇專業組1、專業組2、專業組3中的專業。
當考生選考科目為物理、生物、地理時;可以選擇專業組1、專業組3中的專業。
當考生選考科目為歷史、地理、政治;可以選擇專業組5、專業組6中的專業。
院校專業組應該怎么填
1、考生根據分數(排位)結合往年錄取情況,初步確定報考院校范圍;
2、根據院校專業提出的選考科目要求,確定自己可以報考的院校專業組;
3、可以把同一院校的不同組合院校專業組連續填報;
4、要了解所選專業志愿組是否包含了你最想學的專業,是否有你最不想學的專業,這個組內專業的組成是什么樣的,一旦涉及到調劑,你是否能夠接受等等。
那么,選擇了不同科目的考生,分別能有多大的填報選擇余地?小編為考生簡單作了總結:
選了物理的考生,基本95%以上的專業(類)都可以報考。
物化生三門理科的報考范圍總體來說比政史地要高。理科的三門,在兩個批次分別可選范圍都是物理>化學>生物;文科的三門,普通批為地理>政治>歷史。
即使是只選了三門文科的考生,也有將近一半的專業組可報。
總體來講,改革后的高考填報模式其實是把更多的主動權交給了高校,操作起來也更加靈活。對于考生而言,雖然可報考的專業大大增多了,與此同時被動調劑的風險也增高了。因此,考生報考前,一定要對所報院校及專業的選考科目有所了解。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院校專業組是什么意思 院校專業組應該怎么填所整理的相關信息,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熱點資訊請持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
【院校專業組是什么意思 院校專業組應該怎么填】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