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專家座談會會議議程篇一
地點:分公司
參會人員:人力資源部相關人員、分公司員工代表xx人
記錄人:
內容:
一、員工福利
1、營銷專業員工交通費問題:
分公司各業務部車輛緊張,營銷專業人員(客戶經理、業務經理)常常為解決用戶問題四處奔波,有時甚至打的,但是產生的交通費從未進行過一定比例的報銷;分公司新大樓所在地為xx市郊區,很少有公交車和出租車,交通很不方便。員工希望公司能夠為其每月發放一定的交通補貼,對于營銷專業人員是否能夠適當報銷一定比例的交通費。
2、員工工作服問題:
分公司集團業務拓展部有員工反映他們的工作服、客戶經理的工作服都與公司其他員工的工作服不同,讓這部分員工從心理上感覺與公司其他員工在身份上有所區別,這樣就會影響員工對集體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3、公司相關福利政策問題:
員工反映對于公司的各項福利政策不清楚,雖然也下發過部分文件,但是由于各部門的具體情況或員工工作性質等,大部分員工對各項政策性文件還是并不知曉。譬如:員工怎樣才能享受年休假;員工享受婚假有多少天;女員工的產假怎樣休?等等。再譬如:即將出臺的員工住房補貼政策,員工希望公司能夠向員工透明,充分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二、員工教育培訓問題
1、員工培訓問題:
員工普遍反映送外培訓的機會較少,公司大部分送外培訓都集中在工程系列,而員工認為,實行了“區域性管理、屬地化營銷”管理模式后,分公司更應當加強并重視對營銷人員的培訓學習,特別是對營銷技巧、營銷管理知識的培訓。大家一致認為,兄弟分公司之間的交流也是很有必要的。
2、員工再教育問題:
員工認為公司能夠為員工提供再教育的學習機會,對工作成績突出的員工,公司可否為其提供進行再教育等學歷提升的機會。
三、員工薪酬問題
1、工資晚發問題:
員工工資待遇是影響員工工作積極性、員工對公司滿意度對直接的原因。員工提到長期以來工資晚發的問題,希望公司能夠確保每月工資準時發放。
2、工資政策透明問題:
公司大部分員工對整個工資套改制度不清晰,尤其對崗位工資的套改政策不清。實行新的崗位工資制后,在套改公式中是否考慮了學歷、工齡、職稱等權重;比例是如何劃分的;同樣的崗位為什么工資待遇有所區別等等,員工希望公司本著“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對員工進行透明。
對于現在每月的考核工資,員工希望部門經理對考核分數和考核工資透明。
四、員工費用報銷問題
員工反映費用報銷流程多、時間長;員工報銷電話費難,部門綜合管理每次報銷部門員工話費得現墊付所有錢,報銷流程復雜。
另外,分公司財務人員反映財務緊張,這也造成員工費用報銷難的原因。
五、員工建議
1、員工反映前期進行員工滿意度調查的問卷方式很好,但是最后公布的員工合理化建議中只體現了獲獎人的姓名、題目,可否將獲獎員工的合理化建議詳細內容對員工進行公開。
2、員工建議在分公司新大樓能否為大家開辟“籃球場”、“乒乓球室”、“書吧”等活動場所。
3、員工建議區域各部門人員能夠多到分公司走一走,與大家多交流,了解員工心聲。
專家座談會會議議程篇二
12月23日與12月26日下午,祝君波同志分別主持召開了專家兩次座談會。參加會議的有市府新聞辦副主任陳啟偉、上海美術館館長李磊、解放日報文博版主編陳、拍賣報主編鄭、拍賣公司總裁季崇建、800號藝術空間創辦人洪平濤、朵云軒文化經紀公司總經理沃明東、藝術策劃人王南溟、經濟學家徐為民、上大美院教授徐建融、作家鄭重、旅美畫家勞繼雄、文博研究員李維琨、勞動報資深記者梁志偉等同志。
與會專家聽了有關“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的設想以后,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一致認為召開此次大會對上海文化市場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對上海提升文化軟實力走向國際有著積極的作用,對上海服務全國以及華人世界樹立自身形象具有長效影響。同時認為這個大會創意抓住了業界關心的熱點,對廣大收藏家、藝術家有吸引力,相信會議能夠成功。
圍繞大會的主題設計與會專家反響熱烈,各抒己見,對大會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觀點。
李磊先生認為此次大會可聚集眾多國際上的華人收藏家,通過他們把中國當下的文化訴求傳播出去,輻射到各個區域,同時文化具有親和力和生命訴求,可達成廣泛的交流。關于主題他提出了三點看法:1.角度要大、立意要高,宏觀的以若干個角度切入。2.關于文化的物質化留存,國家與私人都具有責任。3.個人收藏的社會化傳播之道。
沃明東先生也對主題提出了三個考慮:1.盛世收藏:盛世、和諧與收藏的關系2.收藏于語言的關系:因為藝術品收藏是跨國界的語言3.收藏與商業的關系。
王南溟先生談到了收藏家的價值觀及如何界定收藏家的標準的問題。他提出了收藏家應對社會有貢獻,倡導一種具有公益性質的公共行為,其價值的體現就在于對公共事業的貢獻和對文化傳播的角度。
季崇建先生對收藏家的界定做了補充,提出三個衡量標準:對藝術的愛好、具有個人品味、具有奉獻精神。
李維琨先生提出大會應面向21世紀來討論收藏現象,回答與歷史上的收藏觀相比,今天變化的是什么而不變的又是什么這個辯證的問題。
洪平濤先生(中國臺灣人)則談到了收藏家身份變化的問題,舊時是書香門第收藏,現在是企業收藏,這是個很重要的轉變。他認為這個會議對海外影響很大,估計中國臺灣的收藏家會有興趣參與。
鄭重先生就收藏對于個人的意義發表了看法,認為收藏體現了人性的回歸,通過收藏這一興趣愛好把人性突現了出來。
陳先生談到收藏家的意義和功能在于以一己之力,守護文明物證,這是一種具有民族性的精神,大會應給予肯定和表彰。
最后鄭先生提出作為收藏家歸宿的私人博物館也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探討的主題。
會議以后,上述專家向秘書處發送了30余條主題詞。
專家座談會會議議程篇三
時間: x年4月6日上午9:50—11:35
地點:浙江xx學院東區教學樓239教室
主持人:倪濃水教授
出席人:b08歷史班選修《應用文寫作》的36名同學
缺席人:無
列席人:無
b08歷史班大學生問題座談會于今年4月6日上午在學校東區教學樓239教室召開,班里選修《應用文寫作》的36名同學參加了會議。會議主要就“上大學的目的”、“大學生就業”、“大學生的身份和使命”、“大學教育”等問題展開了充分的討論。與會同學從自身經歷出發,踴躍發言、大膽質疑、認真反思、用心剖析,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現將本次座談會的內容綜合紀要如下:
一、關于本次座談會的主要收獲
從與會人員的發言和大會交流的情況來看,同學們都結合實際,就預定議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討。會議期間,主持人從多角度多方面對議題進行闡釋,并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幫助同學們認清了問題的本質。主持人還對與會人員的發言進行了歸納和總結。
會議認為,大學生上大學不僅是為了學習書本知識、為了獲得一張文憑,或為了謀取一份較好的工作,更重要的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通過學習,不斷“轉識成智”,提高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會議認為,大學生應該認清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就目前而言,大學生是擁有較高素質的勞動者。大學生在就業方面,不能眼高手低、過分高估自己;也不能妄自菲薄、隨意看輕自己。總之,大學生由于擁有較高的素質,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只要大學生肯吃苦、肯上進,保持積極樂觀的的心態,其前景將一片光明。
會議認為,大學生是有使命的人。明代張載說過讀書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在今天都是有積極意義的。在當代,大學生的使命一是繼往開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二是勇于創新,實現中華民族得偉大復興;三是.積極努力,為世界和平發展、人類社會得進步事業做貢獻。其中最重要要就是是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由于時間關系,關于“大學教育“議題未作深入探討。
二、關于本次座談會的爭論部分
會議總體在友好融洽的交流和討論氛圍中進行,但其間也出現了小范圍的爭論,爭論主要是圍繞大學擴招政策、技工比大學生工資高、本科高校與專科學校的區別等問題進行,最后在主持人的全面分析和耐心解讀下,爭論形勢漸趨減弱,大家逐步達成共識,即大學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打好專業基礎,同時也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和道德水平,并加強社會實踐,使自己“內外兼修”,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社會競爭力,進而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座談會雖然已經告一段落,但仍然有許多問題值得大學生深思,也有許多問題在等待大學生親自去解決。大學生是社會人才儲備力量,是民族未來中堅力量,希望廣大大學生同胞始終做到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斗、勇往直前;海納百川、自強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