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年月日的教學反思和評課篇一
《年、月、日》這單元是在前面已經掌握了時、分、秒、時間單位,以及學生在生活中有了形成較長時間觀念,積累了對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向學生介紹有關“年、月、日”等時間單位方面知識。而本課是讓學生借助觀察年歷來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大、小月及各月天數,介紹平年、閏年的判斷。
知識與技能:
通過生活經歷和年歷卡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2月,平年、閏年各有多少天。了解有關閏年的有關知識,掌握判斷閏年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在觀察、發現、比較、猜想、討論等一系列活動中培養收集處理信息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自覺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并掌握它們之間的關系。
發現并掌握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
多媒體課件
多個年份年歷卡
師:課件出示大屏幕。
師:這是誰呀?
生:豬爺爺。
師:對,這是我們的老朋友豬爺爺,豬爺爺為了保持強健的身體每天堅持服用鈣片,一瓶鈣片有三十粒,每天服用一粒,一個月夠嗎?
生1;夠,因為一個月有三十天。(師板書)
生2:有時不夠,因為有的月份三十一天。(師板書)
師:這兩位同學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那每月情況是怎樣的呢、每年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年、月、日的知識。(板書課題)
探究年歷卡
1、以同桌為單位,一張年歷卡,一張匯報單。
2、兩人先共同觀察年歷卡,然后一人讀,一人填寫匯報單,看哪對同桌合作的最快、最默契。
學生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適時板書:
生:一年有12個月(板書)
大月(31天):1、3、5、7、8、10、12共7個
小月(30天):4、6、9、11共4個
二月(29天)
(28天)
生匯報完后師介紹大小月、特殊月幾個數并板書。
師:那現在我們知道怎樣告訴豬爺爺了嗎?誰來說說?
生:小月和二月時夠吃,大月時不夠吃。
師:我已經隔空告訴豬爺爺了,豬爺爺又回話了,一起看看是什么?
豬爺爺:原來這么麻煩,那我干脆一年買一箱,一箱12瓶,每瓶30粒,這樣總夠吃一年的了吧?
師:小組先討論一下,然后算一算。
生匯報。師板書:31×7+30×4+29=366(天)
31×7+30×4+28=365(天)
師:咱們同學真是太棒了,豬爺爺都不由得稱贊咱們同學棒棒噠,大頭兒子知道咱們同學很優秀,也想讓咱們同學幫助他,一起來看看什么問題。
大頭兒子:我爸爸今年要連續兩個月出差在外,共計62天,爸爸是哪兩個月去出差呢?
生1:1、3月;
生2:7、8月
師:同學們同意哪個答案,為什么?看來有的同學對大小月已經熟記,有的不能熟記于心,那有沒有好的方法幫助我們記憶呢?
1、左拳記憶法
教師教授一遍,學生自己做一遍。
2、歌訣記憶法:
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閏年二月把一加。
師:誰能告訴許老師,臘、冬分別指的是哪一個月?
生:12月,11月
3、現在你能根據這個歌訣判斷你同桌的生日的月份是大月還是小月。
師:你對這個歌訣還有其它疑問嗎?
生:平年,閏年是什么意思。
師:你提問的這個問題非常有研究價值!有同學知道嗎?
師:你知道的可真多,老師給你點贊!數學上我們把“一年有365天的年份叫作平年,一年有366天的年份叫做閏年”。(生齊讀)
師:為什么平年和閏年相差一天,相差在哪一個月份上了?對,就是2月,平年(板書)的2月有28天,閏年(板書)的2月有29天。所以咱們可以根據年歷卡上2月份的天數來快速判斷這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誰能告訴老師怎么判斷?(生答)
師:(課件出示表格)判斷年歷卡中的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生答)
師:如果沒有年歷卡,咱們又該怎么判斷下面這四個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呢?有知道的同學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對,可以依據上面的進行推斷!你是個推理能力很強的孩子,能具體的說說你是根據什么規律來推斷的嗎?你已經做的非常好了,請坐。看來這個問題比較難,咱們就一塊來探究!在這一列表格中能找到規律嗎?
生:每隔3年有一個閏年;3平1閏;每4年有一個閏年等
師:也就是說這些年份數和4有關系,真是一個偉大的發現!(把掌聲送給他)
師:那閏年的年份數和4有什么關系?誰知道?咱們就用年份數÷4看看有什么發現,結果有沒有余數?(沒有)也就是說閏年的年份是4的倍數,倍數是咱們以后要學到的知識;平年÷4有余數嗎?(有)那平年的年份不是4的倍數。
課件中展示的是咱們剛才在表格中發現的規律: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是閏年;公歷年份不是4的倍數的是平年。
光說不練假把式,咱們現在就來小試牛刀。
小練習:判斷下面哪些年是平年?哪些年是閏年?
師:同學們已經學習了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但還沒有學習四位數除以一位數,其實四位數除以一位數和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是一樣的?想不想挑戰下自己?讓學生計算1984÷4=475,生判斷是閏年。
師:出示答案平年,咦,哪里出錯了,咱們先看下1900年的年歷表,真的是平年,其實,古人也發現了這個問題,看看他們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是閏年;但公歷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哦,咱們可以用1900÷400來計算,結果有余數,它就是平年。2000年應該除以多少?(400)
師:感覺自己學的怎么樣,真是一群自信的孩子(謙虛的孩子),一起來看幾個簡單的小題。
1、一年有()個月
31天的月份有()
30天的月份有()
平年二月有()天;
閏年二月有()天
2、小強滿12歲的時候,只過了3個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天生的。
短短的一節課就要結束了,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與大家分享一下。
年月日的教學反思和評課篇二
年、月、日的知識包含著許多規律,它雖然是天文知識,但與數學密不可分,并且其中奧妙無窮,學生十分感興趣,在教學時能夠引導學生從中發現許多規律。一開始學生認識年、月、日,自主尋找年、月、日之間的關系,都需要利用年歷,而年歷的構成、各月之間的聯系、星期的循環等,在教材中體現較少,但這些知識對于學生繼續學習有很大幫忙,于是我設計本節課的第二個環節:制作年歷。
本課教學設計,既讓學生鞏固了所學的年月日知識,又進行了知識的拓寬,并與手工勞動、美術、語文(詩詞)等學科融合,讓學生在綜合化的學習中,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享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我也能制作年歷!)。由此可見,透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學生的受益是多方面的。
在設計中,我注意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其中的數學的東西是不是太少了?因為它畢竟是數學課,而不是手工課或美術課。
為了手工和美術等的東西不占用過多的課堂時間,首先,我把第一步布局設計放在課前。課前,我就讓學生搜集材料,透過討論交流,自主選取和確定年歷的主題。然后,我又大膽放手讓進行布局設計,并把要畫的畫、要填寫的詩詞等進行先期處理。其次,對于第三步完善加工,有些同學課堂上來不及完成,我鼓勵他們在課后繼續不折不扣地高質量完成,還透過評比,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收獲,體驗制作的成功體驗。
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學生把更多的時間花在數學上來,以重點完成第二步制作年歷。具體如下:開始,我透過安排必須時間的復習,讓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也為下一步制作年歷打下了基礎。
在制作過程中,我注意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學策略,重點進行一月份和二月份的表格填寫。因為一月份是一年的開始,既要注意與上一年銜接好,又要注意如何把一個月的天數填到為星期為周期的表格中;二月份的既要注意與一月份的銜接,又要注意它是29天,而不是28天。
透過兩個月的填寫,學生會在其中逐步熟練,并會慢慢體會到一些規律性,以后的填寫就容易多了。以后,我開始由慢到快,但注意每月的月尾進行一次核對,以防發生連瑣性錯誤。
在填寫過程中,我總是注意讓學生不斷總結注意點,循序漸進不失時機地讓學生發現規律性的東西。比如在一、二月份填寫完成后,讓學生總結注意點,在填寫過程中發現了什么(原先上下兩排的數字之間正好相差7;前一個月的最后一周剩余了幾天,后一個月的第一周就要空出幾天,這才是正確的銜接;如果前一個月沒有剩余的天數,是后一個月從第一格填寫起;我把一些重要的日子、爸爸媽媽和我的生日都用紅筆進行了標注,這樣看起來比較醒目明了)
這堂課下課后,我把學生制作的年歷掛滿了教室,讓大家欣賞、交流和評比,又把這些好消息告訴家長,許多家長也很感興趣。一天,一個學生興沖沖地跑過來告訴我:老師,我爸爸說,這天我家不買掛歷,說我的掛歷制作得夠水平,準備掛在客廳里呢!這對學生來說,但是最大最大的表揚和鼓勵了。
年月日的教學反思和評課篇三
本課時的設計,透過組織學生自主地進行兩次探究活動,使觀察、比較、思考、合作、交流等多種方式貫穿于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學生在自主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出結論的過程中,提高了觀察潛力、決定潛力、歸納潛力以及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潛力。
年、月、日是常用的,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時間單位,也是來自學生自身和現實生活,教學時,我把教學資料納入現實生活情境中,上課時,我直接用上課時間板書年月日時分秒,我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時間單位有哪些,都明白是時分秒。這時師要及時提出:時、分、秒是我們已經學過的表示較)(短的時間單位,這節課我們一齊來學習表示較長的時間單位,年、月、日,這樣很自然地引出課題。同時,也使學生感到,要學習的知識就在他們身邊。結合實際,出示清明、五一、六一、國慶等圖片,一些值得開心、紀念好處的日子,繼續引出年月日。給孩子必須的情感教育。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整個課堂中,我努力創設一個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始終以“導”的姿態,讓學生富有興趣去觀察、探索、發現新知。即新知的教學中,我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年歷,學生透過自主學習得出了結論,明白一年中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是否一樣等問題,透過這樣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之后就帶出大月小月的概念,記憶大小月的方法,以及算出了一年的天數。之后在師生共同的游戲中引出二月這一特殊月份,讓學生自己觀察、探索,,這樣教學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一教學原則,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決定推理潛力。完成創新教學模式中的探究過程。
結合12xue平臺,我出了一些有關年月日的練習題,進行搶答和隨機抽取,留給學生自主探索、思考問題的自由空間和時間,這樣教學、學生才會放飛思維,張揚個性。讓孩子充分思考,同時體現了課堂的公平性,展示一些課堂統計數據,應對著正確率,如果高的話,我就不耽誤時間,個別孩子另外再輔導,如果低的話,說明孩子沒掌握好,現場讓孩子分享講解,一向到明白。
課堂是多變的,老師都及時跟上引導,能夠應對一些問題正確解決。駕馭課堂潛力提高了,遇到問題解決問題。
感覺不足之處:本課是孩子們生活中經常用的知識,完全能夠用小課題形式解決,總是有顧慮,沒有大膽放開。
在今后的數學教學中仍需要更多的去引導組織學生自覺運用數學知識去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使學生深切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感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這樣,既能夠鞏固課堂內學到的知識,又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