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已經處于高科技時代,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人們的道德素質卻向茹毛飲血的原始人退化,讓我們不得不高呼:教養哪兒去?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知識與教養初中作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知識與教養初中作文1
我是睡在稻草上長大的孩子。水泥鋼筋的城市離我們很遠,城里人口口聲聲強調的“學識”離我們很遠,一如玻璃櫥窗里的玫瑰花,永遠不會扎根板結的黃土埂上。但農村人樸實、熱情的品格,卻在稻香的搖曳中,代代相傳。農家娃沒有城里人的闊綽,但骨子里有著燈紅酒綠無法比擬的芬芳。我們不急于將這芬芳貼上教養的標簽,因為我們追求的只是內心的富足,一輩子的安詳。
金色的秋風吹來金色的夢想,10月的田野滾動著豆粒的歡歌笑語。喧鬧的村莊里鵝飛雞叫,急不可耐的農人便肩披毛巾,頭扣草帽,在隆隆的打谷聲里盡情揮灑著喜悅的汗滴。那是一個熱情、溫馨、富足的年代,或高或矮的草垛就像一個個微縮的金字塔,記錄著農人的財富與成果。簡單、知足,是我們生活的基調。
我不知道,這樣的生活追求是否為玻璃磚里的城里人所不齒,是否他們眼里的農事只是低級趣味。但當我放眼張望那隔間里的三口之家,看著他們強制孩子用稚嫩的雙手寫下遠非屬于那個年紀應該涉足的古文、英文、方程時;當我看到鄰里之間隔著鋼筋門窗互相提防時,當我看到霓虹燈下彌漫血腥混亂瘋狂時,我真的不敢說那是生活在社會上層的靈魂,我不敢說他們的生活里有人格的芬芳,抑或教養的幼苗,真的,我不敢說。我所能傳達的,或慶幸的是,我們的稻谷擁有最本真的香甜。
故鄉在小河蜿蜒環繞的平原地區,大片的稻田就是農民一生的崗位,一代代的農人在田野里勞作,將勞苦的一生消耗在這片不算遼闊的田野里。他們一輩子一刻也不曾停止過向著金色的人生散發芬芳,那一股簡單、明凈的芳香播撒在金黃的土地上,融入稻谷抽芽拔節的生命節奏,也滋潤枕在稻草上生長的農家娃。
如今,生活愈來愈精致,而我卻始終感念著金黃稻草上留存的香甜好夢。即便我發現自己已無法回到從前的日子,但我知道那流淌在農家屋舍前的稻香已植入我的心田,溫熱著在異鄉奔波的農人。
在故鄉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根稻草,安詳、富足,永遠散發著教養的芬芳。
知識與教養初中作文2
歲月的風吹不散那縷記憶的馨香,那串搖動的風鈴喚起我記憶的思緒,流淌著感動的味道歷久彌香,泛起我心海的陣陣漣漪……
仿佛仍在鼻尖飄蕩著,那清麗的教養味道……
天,陰沉的厲害。看著飛快地轉動的秒針,我急忙向車站跑去。果不其然,“轟隆隆”的幾聲響雷,一個調皮的豆大的雨滴滾進我的衣服里,我不禁抖抖身子。
這時,一抹鮮艷的紅朝我走過來,是一位老奶奶拿著把紅傘。她看看我的慘樣,焦急地對我說:“小姑娘怎么沒帶傘啊,快到我這來。”說完,便將我拉到那抹紅色之下。頓時,一陣陣的溫暖朝我涌來,不知是紅傘暖光的緣故還是她散發出來的奶奶般的溫暖,總之,心莫名的安定下來。暖流幾乎將我包圍。
這時,車來,人們蜂擁而上,我被擠在車外面,怎么也進不去。終于,我挨到最后一個上時,車門卻被擠得關不上門。瞬時間,車里像炸開鍋。“后面的人再動動,都擠一擠!”司機不耐煩地喊道。“快點吧,我都快遲到!”“怎么還不開啊!快走啊,愣在這算怎么回事!”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嘟囔著。這時,我旁邊的阿姨朝我睨一眼,說到:“你還是快下去等下一班吧,要不然耗在這誰也走不!”聽這話,我的臉青一陣白一陣,從心底涌來的更多是委屈。天這么冷,我又沒帶雨具,上學肯定會遲到的。就在大家僵持不下時,一個和藹的聲音響起:“孩子還小,還要去上學,還是讓我下去吧。”話音剛落,我急忙尋找這位好心人的身影,卻看到一抹熟悉的鮮艷的紅,原來是她,那位同我一起等車的老奶奶,那股暖流再次涌上我的心頭。
說話間,老奶奶緩緩地擠到車門前,扶著欄桿,艱難的下車……終于,她擠下車。
門,關上。
她再次走到車站,在那抹鮮艷的紅下沖著我微笑。那笑容仿佛帶有香氣,純凈,幽遠而又清麗。車子慢慢啟動,鮮艷的紅卻離我越來越遠,在視野里越來越模糊,而她的.笑容卻在我的腦海里愈發的清晰……倏得,我明白那香味,便是教養的味道。
那天雖陰冷,可她笑容里所帶的香味與溫暖卻一次又一次的縈繞在我的心田,歷久彌香……
流年里的笑容仍在,流風中的話語呢喃,當回憶似潮水般向心頭涌來,魂牽夢繞的,是那教養的味道。
仿佛仍在飄蕩,那清麗的教養味道……
知識與教養初中作文3
心有小窗,便有明亮的陽光進來,小酌一些溫暖的故事,便有心靈的自由,清風邀約一些花香或者白云。
小區里有家早餐店,這家店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但去過的人總會覺得這店有說不上的特殊之處。
鄉鎮的清晨,總有許許多多的工人早早地聚在這里,從這兒開始一天的忙碌。開店的是一對夫妻,兩人齊心協力,生意辦得紅紅火火的。每當清晨我路過時,遠遠的只能看到霧氣把小屋子填得滿滿的,溢到外面來,混雜著新蒸的饅頭特有的香氣。
“老樣子來一份。”那老板娘聽到招呼聲,不用回頭,只需聽聲音便可知道是誰。而那人喊一句后,便找個地方和自己的“早飯友”們聊起來。等到老板娘把飯送到面前,就開始邊吹邊吃,臉上總是洋溢著幸福,臨走時,總不忘夸幾句老板老板娘做的飯真好吃,撂下一句:“我明兒還來啊!”就又去上班。老板和老板娘相視一笑,又干活去。
老板其實是個中年男子,臉上已有些許皺紋,但他的性格特別好,講話和氣還很愛聊天,笑瞇瞇的,我甚至覺得他的皺紋都特別可愛。他的店面,裝修比不上最近興起的快餐店,桌椅也都有些老舊,但這兒的人們還是很喜歡到他的店里吃粥吃茶葉蛋,好像有他們夫妻在,衛生就能保證似的,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有些人也有周末不想做飯的,都跑來這家店吃飯,于是店里總是傳來爽朗的笑聲。
“老板啊,店面再不裝大點,我們就要站外面吃飯嘍。”
“錢都用來做早餐,哪還有閑錢去裝修啊?”老板娘在一旁說道著,也附和著大家。
“就是就是,他們家的飯分量足又便宜,老板娘手藝又好,我們都愛吃,瞧,這還有肉呢!難怪,難怪!”
“那你提個幾塊的價,我們還能不來啊!”老板忙過來回道:“不能,不能,都是多年的老鄰居,這點良心還是有的。”一眾人又相互笑起來,一旁的吊蘭也微微晃動著……
總有人在我身邊說著要怎么樣才有教養,做錯什么就沒有教養,而我卻覺得,教養不僅僅是那些僵死的教條,這家早餐店里和睦相處的人們,談笑風生的老板老板娘,互相尊重的情誼,這也是教養。他們雖然質樸而平凡,卻總在不經意間散發著教養沁人心脾的芳香。
天窗漏下細碎的花,在柔軟清明的光線中舞蹈,緩慢地如同一首歌曲里被人拉長的尾音,訴說著這鄰里間關系的和諧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