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學習中一定要善始善終,只有總結才標志工作階段性完成或者徹底的終止。通過總結對工作學習進行回顧和分析,從中找出經驗和教訓,引出規律性認識,以指導今后工作和實踐活動。總結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總結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總結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端午節主題活動總結篇一
一、營造了濃厚的宣傳氛圍。
少先隊大隊部要求各中隊在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活動之前,先向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通過查閱圖書、互聯網以及向長輩和他人請教等多種途徑,搜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了解這一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學校還利用周一國旗下演講、校園廣播、宣傳欄、黑板報等多種方式進行了廣泛宣傳。
二、各年級分層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
(一)開展中華經典和紅色經典誦讀活動,過愛國端午。
三年級組利用閱讀課、主題班隊會用賽事會、點評會、詠詩會等不同形式的開展了誦讀活動。通過開展“屈原詩歌頌”、“我心中的屈原”、“傳統節日故事大家講”等誦讀活動,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真正把誦讀活動變成了一次學生潛移默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
(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過愛心端午。
二年級小同學成立愛心志愿者,在端午假期,走進空巢老人家中,為空巢老人、身邊的好人送粽子、送溫暖。還有的同學把身邊進城務工叔叔家的小伙伴接到自己家中,一起包粽子、吃粽子,開開心心過端午。
(三)開展了節日民俗和文化娛樂活動,過文化端午。
一年級的小同學在端午假期,和家長一起親手制作香包,有的和小伙伴一起開展動手制作紙粽子比賽活動,還有的和家人一起上山采艾葉,和家人一起動手包粽子,在傳統活動中,和家人一起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四年級的同學,紛紛辦起了端午節的節日小報,收假后,在班級陣地中予以展出,贏得老師同學的一致好評。
(四)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過文明端午。
(五)六年級同學開展過文明端午活動,在走訪親朋好友時,小手拉大手,開展文明餐桌行動,出門游玩時,能夠主動撿拾垃圾、紙屑,和家人一起遵守交通規則,乘車主動讓座,紛紛加入到文明交通、文明勸導活動中來,過文明端午節。
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我校充分利用傳統節慶日對全體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孩子們也在動口、動手等有趣的活動中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今后,我們會一如既往的從傳統節慶日教育做起,使我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小學端午節主題活動總結篇二
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故解放后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于掛菖蒲、艾葉,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壓邪。
端午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愛國主義傳統教育機會,為引導學生過好端午這一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我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化教育活動,簡要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節前宣傳活動
1、召開各類會議,要求各班做到節前有宣傳、節日有活動、節后有總結。
2、做好宣傳欄、板報、宣傳報等,提高同學們的認知水平。
3、利用學校例會、國旗下的演講、主題班(隊)會,舉行不同形式的誦讀活動。通過開展誦讀活動,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真正把誦讀活動變成了一次學生潛移默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
二、節日活動
1、不少同學對中國傳統節日了解仍然較少,首先學校在周一升旗儀式中安排學生演講關于端午節日的有關訊息。
2、學校宣傳部作了以“歡樂端午”為主題的黑板報,為端午節到來營造了濃濃的節日氛圍。
3、學校組織各班召開班會,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弘揚抗震救災精神,宣揚理性 愛國。
4、班級還召開了“傳統節日之端午節”學習會,通過學習交流,增強了同學們對傳統節日的了解,也培養了大家的興趣。
5、開展了“我眼中的端午”主題征文活動。
6、學生會特意策劃了以“端午,我觀察我快樂”為主題的攝影展。圍繞整個活動流程以及端午來臨個人們帶來的喜悅。
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大家不僅學到了關于端午節的有關知識,更在濃濃的節日氛圍中,真正體會到傳統文化的意義。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我們只是充分利用一部分傳統文化對向進行教育,我們有責任去弘揚,而這個責任,就賦予我們下一代,讓我們從傳統節日教育做起,使我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小學端午節主題活動總結篇三
我校學生已經將傳統節日作為自己學習、生活中一項喜愛的活動,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了解、喜愛傳統節日,進而提升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識,培養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我校開展了形式多樣以“我們的節日—走進端午”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現小結如下:
一、積極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追溯端午淵源,充分認識“端午節”的有關知識。
學校充分利用國旗下講話、黑板報、宣傳欄、廣播站等多種方式進行了廣泛宣傳有關“端午節”的知識與內容,同時組織了《節日知多少》的問卷調查。讓學生通過查閱圖書、互聯網以及向長輩和他人請教等多種途徑,搜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了解這一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
二、開展多種活動,豐富“端午節”內容。
1、各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中隊主題會。
端午節前夕,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書籍閱讀和上網查詢,了解端午節的相關知識,并在班會上進行交流學習。6月20日第六節課,我校利用班會活動課開展“我們的節日—走進端午”系列主題活動。為了活動的順利開展,少先隊大隊部對活動進行了部署,分年級開展專題活動:一二年級班主任老師為學生講解端午節的來歷及相關故事,三四五年級可通過小組匯報、講故事、賽詩會等形式來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2、中高年級完成了綜合實踐作業。
在主題活動之后,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端午節這一傳統節日,三四五年級各中隊還布置了假期親子活動,讓學生在端午節當天向媽媽學習粽子的各種制法,體驗“與媽媽共同包粽子”。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制作粽子,感受著民俗文化。三年級的學生通過網上下載或書報剪輯端午節的圖片資料,動手做了一張剪貼畫報,四年級的學生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為主題,畫一張手抄報,五年級的學生則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選擇關于端午節的一個場景配畫。孩子們在實踐中不僅更加了解了節日的傳統風俗、文化底蘊,而且還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促進了與親人之間的感情。
3、網上學習,傳承傳統文化此外,學校還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網上主題活動,動員學生參與由“中國文明網”開設的“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積極參加“我們的節日?端午”相關節日和愛國知識的網上學習,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個人傳統文化素質。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增強愛國情感,提高文明素質,做名副其實的文明城市文明人。
在本次活動中,我校充分利用“端午節”這一傳統節日對全體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走進偉人、了解歷史、感受偉人的愛國情懷,培養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小學端午節主題活動總結篇四
根據高新區文明辦《關于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活動的通知》精神,為進一步唱響“我們的節日”這一主題,營造歡樂祥和、文明健康的節日氛圍,充分挖掘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諧路社區結合社區實際開展了豐富多彩、貼近生活、貼近居民群眾的“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活動。現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精心組織策劃,積極開展宣傳
和諧路社區高度重視“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將此次活動作為充分挖掘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引導廣大居民群眾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營造文明、進步、和諧的文化氛圍,進一步增進鄰里關系,促進社區和諧。進行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確保責任落實,保證活動順利開展。在活動開展前,社區工作人員深入居民小區,向轄區居民進行了廣泛宣傳,在轄區內營造濃厚的節日氣氛。
二、開展縫制香包民俗文化活動,弘揚傳統文化
6月19下午,和諧路社區在居委會辦公室舉辦了“大家縫制香包”活動。社區工作人員齊動員,有的從家中帶來了彩線、布料、針、頂針、剪刀、小珠子等原料,有的從裁縫店要來了各種各樣的花色邊角布料和棉絮,有的上街購買了香草,居委會還邀請了轄區居民九人來社區,和社區全體工作人員共同縫制香包。大家歡聚一堂,談笑風生,齊動手,穿針引線,用各色布頭包上香藥,縫制自己喜歡的五彩繽紛的香包。不到兩個小時,個個小巧玲瓏、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香包呈現在了眼前,有紅辣椒,大南瓜、小柿子、杏胡、梅花、小香袋、各種小動物等等。同時在6月20日和21日來居委會辦事的居民分別贈送香包一個,相互之間拉近了居民之間的距離,同時建立了深厚感情。
三、開展送香包、送粽子活動,弘揚傳統美德
6月22日上午,社區領導和民政助理分別帶著香包和粽子,走訪了轄區盛景華都小區空巢老人吳桂英和田豐國際小區空巢老人白愛蓮家,并和老人們一起嘮嘮家常,對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生活狀況進行了一一詢問。向他們表達節日的祝福,讓他們感受身邊的關心和牽掛,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
通過以上活動的開展,豐富了轄區居民的文化生活,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同時也傳承了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使大家在活動中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濃郁的文化氣息,進一步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市民文明素質,全民推進和諧社區建設鑒定了基礎。
小學端午節主題活動總結篇五
我校學生已經將傳統節日作為自己學習、生活中一項喜愛的活動,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了解、喜愛傳統節日,進而提升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識,培養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我校開展了形式多樣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為主題的文化教育活動。
一、積極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追溯端午淵源,充分認識"端午節"的有關知識。
學校充分利用國旗下講話、黑板報、宣傳欄等多種方式進行了廣泛宣傳有關"端午節"的知識與內容,同時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通過查閱圖書、互聯網以及向長輩和他人請教等多種途徑,搜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了解這一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
二、開展各種的活動,豐富"端午節"內容。
1、各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中隊主題會。
端午節前夕,布置學生通過書籍閱讀和上網查詢,了解端午節的相關知識,并在班會上進行交流學習。我校利用少先隊活動課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系列主題活動。為了活動的順利開展,少先隊大隊部對活動進行了部署,分年級開展專題活動。一、二年級以文明的生活方式為主題,宣傳普及衛生防病知識,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三、四年級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為主題,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爭做有道德的人;五、六年級重點講解端午節的由來、習俗,誦讀著名愛國主義名篇佳作以及屈原和端午節的典故等端午節知識,共同紀念了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讓學生傳承愛國主義精神,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主題活動之后,有的中隊布置了假期親子活動,讓學生在端午節當天向長輩學習粽子的各種制法。自己動手制作粽子,感受著民俗文化。
2、網上學習,傳承傳統文化此外,學校還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網上主題活動,動員學生參與由"中國文明網"開設的"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積極參加"我們的節日·端午"相關節日和愛國知識的網上學習,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個人傳統文化素質。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增強愛國情感,提高文明素質,做名副其實的文明城市文明人。
3、倡導健康防疫,開展除塵活動。
古人把五月端午稱作"衛生月",廣插艾草,以免災去病,端午節成了我國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的大節日。我校結合當前痢疾的流行及我市開展爭創文明城市的契機,宣傳健康防疫知識,開展環境衛生教育、健康教育,凈化校園及生活環境,并組織學生到社區進行衛生清潔活動。
在本次活動中,我校充分利用"端午節"這一傳統節日對全體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走進偉人、了解歷史、感受偉人的愛國情懷,培養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小學端午節主題活動總結篇六
端午節是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為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開展相關活。
一、活動背景:
由中宣部等聯合發出的《關于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的實施意見》中指出:“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含的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是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寶貴源。……要把傳統節日教育納入學校教學活動之中,推動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進課堂、進教材。”可見,開展傳統節日教育,是弘揚傳統美德、培育學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載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到了,在這個傳統的節日里,最高興的莫過于天真活潑的孩子們了。每逢過節,孩子們個個情緒高漲,喜氣洋洋,在節日當中也會有許多有趣、難忘、熱鬧的事情發生,同時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也就隨之而來,例如:端午節是怎么來的?我們為什么要過端午節?當地有哪些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是怎樣形成的?……因此,學校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根據學生實際,制定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端午節系列活動方案并組織實施,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提高對端午節認識與了解,用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文化哺育他們健康成長。
二、活動目的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習慣。開展這些活動,既能鍛煉和發展小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少年兒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也是紀念屈原、秋瑾等先輩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節,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節日的意義所在,激發他們的想象力以及正在形成的民族正義感和愛國情操,激發每位學生的探索創造精神。
三、活動主題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
四、活動時間
5月25日~6月7日。
五、活動地點
教室、家庭
六、活動內容、形式、要求
(一)了解端午文化
1、集體晨會進行端午節知識的介紹,宣布端午節系列活動開始;
2、校廣播臺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為話題,制作一檔專題節目;
3、出一期以“端午文化”為主題的黑板報;
(二)感受端午風俗
1、開展端午風俗小報設計大賽;(每班5份,6月3日完成)
2、5年級開展賽詩會活動,收集有關端午節的詩歌,并在年級中進行吟唱。
3、以“我向奶奶學一技”為主題,學習粽子的名種包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嘗試用各種豆物作為佐料包粽子,并品償不同地方、不同的風格、不同特色的粽子。
(三)體驗端午情懷
1、同學們將自己包好的粽子帶到學校來與朋友、同學一起分享,培養孩子之間的友情。
2、將端午風俗小報優秀作品進行展覽,讓孩子們在參觀欣賞優秀的小報設計的同時,更深入了解端午風俗。
端午節活動總結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我中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傳統節日。端午節現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假期為一天。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__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愛國主義傳統教育機會,為引導學生過好端午這一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我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化教育活動,簡要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節前宣傳活動
1、召開各類會議,要求各班做到節前有宣傳、節日有活動、節后有總結。
2、做好宣傳欄、板報、宣傳報等,提高同學們的認知水平。
3、利用學校例會、國旗下的演講、主題班(隊)會,舉行不同形式的誦讀活動。通過開展誦讀活動,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真正把誦讀活動變成了一次學生潛移默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
二、節日活動
1、不少同學對中國傳統節日了解仍然較少,首先學校在周一升旗儀式中安排學生演講關于端午節日的有關訊息。
2、學校宣傳部作了以“歡樂端午”為主題的黑板報,為端午節到來營造了濃濃的節日氛圍。
3、學校組織各班召開班會,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弘揚抗震救災精神,宣揚理性愛國。
4.、班級還召開了“傳統節日之端午節”學習會,通過學習交流,增強了同學們對傳統節日的了解,也培養了大家的興趣。
5、開展了“我眼中的端午”主題征文活動。
6、學生會特意策劃了以“端午,我觀察我快樂”為主題的攝影展。圍繞整個活動流程以及端午來臨個人們帶來的喜悅。
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大家不僅學到了關于端午節的有關知識,更在濃濃的節日氛圍中,真正體會到傳統文化的意義。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我們只是充分利用一部分傳統文化對向進行教育,我們有責任去弘揚,而這個責任,就賦予我們下一代,讓我們從傳統節日教育做起,使我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小學端午節主題活動總結篇七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到了,在這個傳統的節日里,興的莫過于天真活潑的孩子們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隨之而來,例如:端午節是怎么來的?我們為什么要過端午節?當地有哪些風俗習慣......針對孩子們強烈的好奇心,我們設計了"端午粽飄香"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能積極參與節日慶祝活動。
2、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3、愿意與同伴交流分享,感受過端午節的喜悅情感。
活動準備:
1、區域里展示各種親子制作的鴨蛋網,樂意與同伴交流欣賞;投放關于端午節來歷、風俗的書籍、圖片、幼兒自主閱讀交流。
2、物質:ppt"端午節"、粽子、艾草、蒜頭、鴨蛋網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提問:"你們吃過粽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你喜歡吃哪種粽子?"
"為什么在這段時間里人們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兒討論后,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端午節的傳說)
2、說說端午節的古老故事。
(1)教師講述端午節的來歷。
(2)了解端午節的習俗。提問:你們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門前掛艾草和蒜頭、賽龍船、胸前掛鴨蛋網......)。
(3)拓展談話范圍:為什么在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草和蒜頭?(幼兒討論)
3、教師小結:
從端午節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蒜頭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
4、幼兒品嘗粽子,體驗端午節的快樂
(1)幼兒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粽子:形狀、口味
(2)幼兒分享粽子
活動延伸:
在區角投放彩色絲線和鴨蛋,幼兒自主嘗試編鴨蛋網。
小學端午節主題活動總結篇八
一、精心安排認真部署
為使活動開展得既熱熱鬧鬧氛圍濃厚,又突出主題體現成效,縣文明辦召開了由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縣教育局、縣總工會、縣婦聯、團縣委等部門參加的專題協調會,部署安排全縣的"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縣文明辦下發了縣《關于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對全縣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提出了突出愛國主義教育、突出群眾性、加強環境整治、營造輿論氛圍四點具體要求。各鄉鎮、各單位根據上級部署精神,結合各自實際,分別制定了各具特色的"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方案。縣文明辦將各鄉鎮、單位活動安排匯總后,報送市文明委有關領導,推動活動的扎實開展。
二、各種活動精彩紛呈
1、重點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愛國主義教育。團縣委與縣教育部門密切配合,著重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各校組織開展了"培養愛國情感,樹立報國之志"主題團隊會,以演講、征文、詩歌朗誦、書畫大賽、歌詠比賽等形式,宣傳愛國詩人屈原等中華民族優秀代表人物的事跡和愛國主義精神,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許多學校利用板報、廣播、校園網等載體,以專欄、講座、專題報道、專題片等方式,宣傳傳統節日習俗,普及端午節等民族傳統節日知識,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倡導和諧社會。中學開展"我和我的祖國"大合唱比賽,唱響愛國主義歌曲,抒發愛國情懷;城廂中學舉行以"激揚青春,歌
2、廣泛組織廣大群眾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各鄉鎮和社區精彩紛呈的端午活動吸引了居民踴躍參與。鎮結合"鄰里節"活動,開展了包粽子、端午知識猜謎、健身操表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鄉廣泛開展宣傳端午知識活動。鎮舉辦了包粽子比賽、包水餃比賽等趣味性活動。縣教育局與社區共同舉辦端午節乒乓球比賽。社區在廣場舉辦慶端午節廣場舞展示活動。社區組織社區志愿者與轄區留守孩歡度端午節活動。社區舉辦廣場健身操表演、舞蹈和歌唱表演等文體健身活動。
據不完全統計,端午節期間,全縣開展各種文體活動和文化宣傳活動20多場,參與群眾8000余人。
三、積極開展環境整治
節日期間,縣城管局組織環衛、園林等部門對城區衛生環境進行大整治,各社區普遍發動居民開展衛生大掃除活動。團縣委組織青年志愿者開展以"迎國慶、講文明、樹新風"為主題的環境整治活動,到永安路開展清理路面垃圾、清洗欄桿、清除小廣告等整治環境活動。各有關單位開展了文明禮儀、遵守交通規則、文明勸導等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廣大市民的社會公德和生態文明意識,引導他們共同創造整潔、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
四、營造濃厚節日氛圍
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對端午期間的新聞宣傳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縣電視臺及__政府網、____等網站對節日期間的宣傳報道工作作了具體方案和部署,派出記者到各活動場所深入采訪,引導人們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及時宣傳報道社會各界的活動情況,在全市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氣氛。
小學端午節主題活動總結篇九
今天的慶端午節趣味活動在上午10點如期舉行,持續了一個半小時。活動結束了,達到了我們預想的效果。
我們工作人員和小志愿者們八點就到場地處布置,布置舞臺、吹氣球、擺放座椅、弄好音響設備、給表演者化妝、進行彩排等。把音樂放著的時候,就陸續有居民過來,九點半的時候我們讓小志愿者給小區居民發心家園社工的資料。
十點的時候我們的活動正式開始,由工作人員講解開場白,并簡單的介紹心家園社工機構的相關信息。接著是由我熱身游戲—有錯你就說,接著是表演環節、互動環節、表演、互動、集體合唱、愛心墻環節、給大家發小禮品、最后是大家合影留念。
活動結束后,小區居民和小志愿者們幫著收拾場地、打掃衛生。一起快樂一起勞動,真正的體現了共度快樂端午。
下午三點到四點半的播放也順利的舉行,小朋友、老人和小區居民到放室欣賞《舉起手來2》帶來一陣一陣的笑聲。并且大家還建議以后可以有更多的播放機會。
活動按著計劃順利的完成了,活動結束后我們向小區居民和小朋友、志愿者了解對此次活動的看法和感受。引來小區居民的不斷夸獎,小區居民各個都面帶微笑,都覺得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也愿意參加這樣的活動,并希望能夠有更多這樣的活動。活動中,參與者都積極的表現,觀看著也認真的欣賞并不時的帶來掌聲。我們工作人員和小志愿者們也投入到活動中,為大家帶來無限的快樂。
營造了端午喜氣的氣氛,把小區居民聚在一起,增進了小區居民間的交流,增強了小區居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讓小志愿者主持活動流程并讓每個人負責一個節目,培養了他們的自我管理和增強了自信心。鍛煉了居民尤其是參與活動和表演的居民的各方面的能力,培養了小志愿者們得責任感和榮譽感。并且為我們心家園社工機構在小區做了宣傳作用,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礎。增加了我們以后工作的信心,促進我們工作的開展。
雖然這只是一個小活動,但是在我的工作上和個人的成長上帶了很多的啟示。雖然為了這個活動付出了很多,但是我認為是值得的,付出是有回報的。這也使我更加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將會有更大的進步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