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下午好!夏盡秋來,恰如初見。轉眼我們已正式開啟新學期啦!!為了更好的做到防控疫情,我校特意組織了開學第一課。
1.疾病知識。 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發的急性呼吸系統為主的疾病。早期癥狀主要有發熱、畏寒、乏力、干咳、氣促、咽痛、嘔吐、腹瀉等癥狀,少部分感染者無癥狀。
2.疾病傳播。新冠肺炎潛伏期為1-14天,多為3-7天;傳染源主是新冠肺炎患者,無癥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主要傳播途徑為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在相對封閉的環境(電梯、密室)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人群普遍易感。
3.如何保護自己遠離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傳染?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動水洗手,用一次性紙巾或干凈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噴嚏后)應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手帕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或口。
(3)長時間戴口罩的,需保持口腔衛生,建議每餐進食后養成刷牙的習慣。口腔食物殘渣易滋生細菌,引起口腔疾病,甚至呼吸道疾病。
(4)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作息規律,避免產生過度疲勞。
(5)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每天開窗通風數次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鐘。
(6)盡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
(7)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癥狀如咳嗽、流涕、發熱等,應居家隔離休息,持續發熱不退或癥狀加重時及早就醫。
4.開學了,日常防護,我們應該如何做?
(1)上學放學路上: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議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上學放學。如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盡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
(2)進入校園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進入校園前自覺在校門口間隔一米排隊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可入校園學習,進教室前到洗手池洗手或用免洗手液洗手。若體溫超過37.2℃,請勿入校園,并到隔離室觀察休息,必要時到醫院就診。建議每個學生上課時書包里自備好餐巾紙。
(3)在班級上課我們應該怎么做?
保持班級環境清潔,建議每日通風3-5次,每次30分鐘,冬季通風時注意保暖。保持勤洗手、多飲水,堅持在進食前、如廁后按照七步洗手法嚴格洗手。課間時間勿聚眾及班級間互串。
(4)放學回家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回家路上不去人員密集的場所,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前首先洗手消毒。居室保持通風和衛生清潔,避免多人聚會。
個人防護知識
(一)關于洗手
1.洗手在預防呼吸道傳播疾病中的作用?
正確洗手是預防腹瀉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國家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WHO及美國CDC 等權威機構均推薦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正確的洗手可以消除我們手上95%的細菌。
2.正確洗手需掌握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雙手手心相互搓洗(雙手合十搓五下)
第二步,雙手交叉搓洗手指縫(手心對手背,雙手交叉相疊,左右手交換各搓洗五下)
第三步,手心對手心搓洗手指縫(手心相對十指交錯,搓洗五下)
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搓五下)
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搓五下
第六步:彎曲手指使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各搓五下。
第七步:交替清洗雙手手腕。
3.哪些時刻需要洗手?
(1)傳遞書本文件前后
(2)在咳嗽或打噴嚏后
(3)在制備食品之前、期間和之后
(4)吃飯前
(5)上廁所后
(6)手臟時
(7)在接觸他人后
(8)接觸過動物之后
(9)外出回來后
(二)關于口罩
本地區屬于公共衛生三級響應老師授課時不需戴口罩,而校門值守人員、清潔人員等應當佩戴口罩。清潔消毒人員在配制和使用化學消毒劑時,應做好個人防護。學生應隨身備用符合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標準或相當防護級別的口罩;低風險地區校園內學生不需佩戴口罩。棉布口罩、海綿口罩因為不能有效阻擋病毒均不推薦!
哪些地方需要戴口罩呢?空氣流通不好、密閉的地方,封閉的交通工具比如飛機、高鐵、地鐵、公交車這樣的環境。再有就是封閉的公共場所,比如,乘坐電梯這樣通風條件不太好的地方。特別要注意,到醫院就診或者陪同親友看病,在醫院環境中一定要戴口罩。此外,在公共服務窗口,像超市的收銀、銀行的柜臺這些地方要戴口罩。對于戴口罩問題,要掌握一個主要原則就是通風好風險就小。密閉的地方要特別注意,其他的地方要根據情況確定。
戴口罩要注意先洗手,然后確認內外,注意鼻,口,下巴罩好,壓緊鼻梁片貼緊鼻梁。對于普通人群,脫口罩時候特別注意手不要碰口罩的外側,對折好就可以直接丟棄.然后要洗手。
對于中等風險以下人群使用的口罩可以多次使用,但是注意在條件許可情況下,建議連續佩戴4小時更換,或污損的情況下需要及時更換。需要反復使用時要懸掛在清潔通風干燥處,或單獨存放在清潔,透氣的紙袋中。醫用防護口罩,不能清洗,不可使用消毒劑或加熱等方法消毒。
對于廢棄口罩:在校門口、每層樓梯口處均有放置黃色的醫療垃圾桶,請同學們將廢棄的口罩扔入黃色醫療垃圾桶內 。
(三)關于如何正確消毒。新型冠狀病毒對紫外線,熱以及消毒劑敏感,因此我們可以使用酒精,含氯消毒劑,紫外線,高溫等方式進行消毒。
外出的時候,對碰觸的公共設置可以用醫用酒精或酒精棉球擦拭,雙手用酒精免洗洗手液搓洗.回家后,使用的口罩一般不用消毒, 流動的水洗手,隨時攜帶的物品如手機鑰匙可以用酒精或酒精棉片擦拭.外賣,快遞一般不用消毒,外衣也無需特別消毒,掛在通風處即可。
總之新型冠狀病毒的自我防護,簡單說就是四大法寶,勤洗手,多通風,戴口罩和少出門。
盡管目前疫情已得到一定的控制,我們仍要保持高警惕性,配合學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校園定期進行衛生大掃除,做好每日的體溫測量工作。最后,調整好心態,改變一些必要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把“科學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減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動、室內多通風、勤洗手、使用公筷或分餐制等“生活方式,作為將來生活方式的常態;一旦我們身邊出現散發疫情,也不要過度恐慌。2020年,美好還在奔來的路上,沒有期待中的圓滿。但是幸福一定不會缺席,讓我們靜待花開。
今天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22年?開學第一課關于疫情防控知識教案】相關推薦文章:
2022年小學生開學第一課“疫情防控”班會教案
開學第一課疫情防控安全教育教案2021年
疫情預防安全教育課的教案-開學第一課疫情防控教育教案
開學第一課教學計劃和內容 疫情防控開學第一課教學計劃2022年
開學第一課疫情防控安全教育教案范文2021【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