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幼兒園秋天活動教案中班篇一
1.理解兒歌內容并學念兒歌。
2.認識蘋果、梨、石榴等各種秋天的水果及其顏色。
3.通過替換水果名稱作簡單地仿編。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蘋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實物;水果圖片;籃子;布;白紙;畫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提問:讓我來考考你們,現在是什么季節呀?
(因為正在進行關于秋天的主題,這個問題一般都能回答。若不能,則追問:是春天、夏天、冬天,還是秋天呢?)
提問:對呀,現在是秋天了。秋天很特別,它是豐收的季節,是成熟的季節,許多的果樹媽媽都結出了漂亮的水果寶寶,所以小朋友每天都可以吃到好吃的水果,那最近你們吃的最多的水果是什么呢?
過渡:哦,原來秋天我們可以吃這么多水果啊,其實呢,秋天是一個媽媽,她有許許多多可愛的水果娃娃,讓我們來看看他們都是誰。
二、學兒歌
(準備一個大籃子,裝有詩歌所涉及的所有水果,那塊布將其遮住并將布綁在自己身上,扮演秋媽媽)
師:我現在是秋媽媽了,小朋友們要仔細聽、仔細看哦。
秋媽媽和果娃娃
秋媽媽,肚皮大(摸摸被布遮蓋的籃子,表現出肚皮大的樣子)
生下許多果娃娃(雙手從上向兩側張開,表現出許多的感覺)
蘋果,梨子和香蕉(按念到的順序將水果依次拿出來展示)
還有石榴和葡萄
哎呀呀,哎呀呀,裝呀裝不下(念“哎呀呀”時攤攤手,念“裝呀裝不下”搖手同時搖頭)
哎呀呀,哎呀呀,裝呀裝不下(同上)
(念完兒歌后再用披風將水果蓋住放在一邊)
提問:兒歌聽完了,我要問問小朋友,秋媽媽生了哪些水果娃娃呀?(如果答到了兒歌中的水果,比如香蕉,就將相應的圖片貼出,然后追問:香蕉是什么顏色的呢?兒歌中顏色一樣的水果可以適當作比較。如果記不住水果,可以重復兒歌)
(整理好黑板上的圖片后,指著圖片念第二遍兒歌,邊做動作)
師:現在我要請小朋友來做秋媽媽,跟著老師一起念兒歌,伸出你們的小手來,小眼睛看著黑板上的圖片。
(如果學得快,可以請個別小朋友單獨念)
三、仿編
提問:我們已經學會念兒歌了,下面我請小朋友動動腦筋,把兒歌里的水果換掉,你想換成什么水果呢?
(事先準備一些水果圖片,如果孩子提到了就出示,若沒有則畫在白紙上,若不會則直接念兒歌)
哇,又有了這么多新的水果娃娃,我們再來做一回秋媽媽,把這首新兒歌念出來。
(念兒歌時還是要伴隨動作)
四、游戲環節
師:我們剛才已經做過秋媽媽了,下面我們再來做一做水果娃娃。我們要做一個好玩的游戲,游戲的名稱叫做叫水果蹲,下面請看老師示范一下。
(由我和我的同學示范,在示范過程中適當講解,這樣比直接講述更清楚一些)
我要請五個水果娃娃,誰要做蘋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
五、結語
師:好了,請過娃娃們回去吧。今天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秋天的水果,有蘋果、梨、香蕉、石榴、葡萄,回家后可以把兒歌念給爸爸媽媽聽,他們一定會覺得你們很能干。
附:兒歌《秋媽媽和果娃娃》
秋媽媽,肚皮大
生下許多果娃娃
蘋果、梨子和香蕉
還有石榴和葡萄
哎呀呀,哎呀呀,裝呀裝不下
哎呀呀,哎呀呀,裝呀裝不下
活動反思
讓幼兒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這樣可以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水果的認識。從而體現活動的趣味性以及幼兒在活動中的主動性,使幼兒學的開心,學的輕松。
幼兒園秋天活動教案中班篇二
活動目標
1、加強幼兒對各種秋季水果的認識,能運用自身各種感官感知水果的特征,并對它們進行分類。
2、學講普通話,學習使用禮貌用語,發展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3、培養幼兒觀察能力,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
4、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按水果的形狀、顏色、大小歸類。
活動準備
活動當天要布置幼兒事先從家里帶來1到3種各一個的秋季水果。
活動過程
1、先請幼兒相互介紹自己所帶來的水果。
2、然后請幼兒將各種水果互相混合起來,引導幼兒注意觀察,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玩一玩,并從水果的形狀、大小、顏色等不同角度進行分類。
(1)、用“買水果”擺柜臺的方式,激發幼兒對水果分類的興趣。
(2)、我耐心引導幼兒把各種水果進行分類:它們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樣分類?按顏色怎么分類?按形狀怎么分類?按大小怎么分類?按味道怎么分類?
3、做游戲:買賣水果。
選出一個幼兒當賣水果的小老板,其他幼兒當顧客到水果店買水果,提醒“小老板”和“顧客”都要注意使用禮貌用語。
4、幼兒共同品賞水果,活動結束。
幼兒園秋天活動教案中班篇三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秋天》的旋律,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2、在觀察落葉的基礎上,通過教師、同伴的啟發,嘗試創編樹葉飛舞的不同姿態。
3、體驗與教師、同伴扮演角色進行互動所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圍坐成半圓形
2、落葉視頻
3、音樂磁帶、錄音機,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視頻導入,引起興趣。
二、創編樹葉飛舞的動作
1、師引導幼兒自由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樹葉飛舞的姿態,師播放秋風
2、請個別幼兒上臺表演,師出示相應圖,引導幼兒看圖跟著幼兒用身體動作模仿
3、請創編出不同動作的幼兒上臺展示,并引導全體幼兒學習
4、師帶領幼兒看圖示練習小樹葉飛的不同樣子。
三、學習歌曲,感受歌曲旋律與歌詞,并將創編樹葉飄落的動作表演到歌曲中。
1、師清唱歌曲,引導幼兒整首欣賞
2、傾聽后提問:你聽到了什么?
3、再次傾聽歌曲后輕聲學唱
4、師引導幼兒看圖邊做動作邊唱歌曲三遍
5、引導幼兒再次創編小樹葉的另外飛舞動作,創編好后引導幼兒用新創編的動作邊唱邊表演
四、結束活動
放歌曲引導幼兒跟著音樂邊唱邊飛舞出教室。
幼兒園秋天活動教案中班篇四
活動目標
1.充分理解散文詩的內容,體驗文學作品的語言美。
2.體驗秋天的美,培養幼兒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3.豐富詞匯:分外好看、黃澄澄的。
4.愿意欣賞散文,感知散文語言的優美,風趣。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體驗文學作品的語言美。
2.充分理解散文詩內容。
活動準備
秋天美景圖片:花園、田園、果園和優美的音樂
活動過程
1.用優美如詩的語言導入。
“秋天到了,菊花開了,酸酸甜甜的果實掛滿了枝頭,金黃的稻田里到處都是人們忙碌的身影。這一切告訴我們——秋天來了。今天,老師就與小朋友們一起學習一篇優美的散文詩——《美麗的秋天》。
2.嘗試描述秋天,激發對語言運用的興趣。
(1)提問:你們見到的秋天是怎樣的?誰能用好聽的句子說一說?
(2)老師也很喜歡秋天的美景,我都把它拍下來了,你們想看嗎?
3.逐一播放花園、果園、田園的圖片。
(1)提問:你們能用好聽的詞句形容這些景物嗎?
(2)提問:你們知道這些景物都分別長在什么地方嗎?
4.教師朗讀散文詩“美麗的秋天”,體會作品的語言美。
提問:請你們閉上眼睛聽,散文詩中都描寫了哪些景物?
用多種教學方式朗讀散文詩,比如:播放優美的音樂,圖片等,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加深幼兒對散文詩內容的熟悉和理解。
5.游戲
幼兒帶上秋天景物的頭飾,讓“景物”找自己的家(花園、果園、田園)。
6.自然結束活動。
老師:你們喜歡秋天的美景嗎?那我們現在就一起到外面欣賞這美麗的秋景吧!
幼兒園秋天活動教案中班篇五
活動目標:
1、知道秋天是果實成熟的季節,學習并理解形容詞"黃澄澄"、紅通通、金燦燦、亮晶晶。
2、嘗試用其他的水果替換詩歌中的水果或色彩進行詩歌仿編活動,并用繪畫的方式制作圖書《秋天的畫報》。
3、感知秋天豐富的色彩,體驗收獲果實時的喜悅之情。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投影儀一臺。
2、圖片:綠色的蘋果、橙色的桔子、黃色的香蕉、哈密瓜、香瓜、銀杏等,黑板、彩色粉筆若干。
3、人手一張白紙、彩色筆、釘書機以及封面6張。
活動過程:
1、觀察用實物投影儀放大的幼兒用書,引出"秋天"的主題。
2、欣賞詩歌《秋天的畫報》,初步感受詩歌,感受詩歌的色彩美。
教師借助畫面朗誦詩歌,幼兒欣賞畫面和詩歌。提問:詩歌里說了些什么?是誰在翻著"秋天的畫報"?風娃娃翻的畫報里面有什么?
教師帶領幼兒借助圖片的提示朗誦詩歌《秋天的畫報》引導學習理解形容詞"黃澄澄、紅通通、金燦燦、亮晶晶"。
3、學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仿編詩歌。
教師:秋天還有什么?它們是什么顏色的?教師引導幼兒以其他水果名詞代替詩歌中的水果進行仿編。教師根據幼兒仿編的內容出示相應的圖片。然后,帶領幼兒完整地朗誦,《秋天的畫報》和仿編詩歌。
4、幼兒操作活動--秋天的畫報。
請幼兒在紙上用彩色筆畫一個秋天的畫面,鼓勵幼兒畫出和同伴不一樣的畫面。
重點:知道秋天是果實成熟的季節,學習并理解形容詞"黃澄澄"、紅通通、金燦燦、亮晶晶。
難點:嘗試用其他的水果替換詩歌中的水果或色彩進行詩歌仿編活動,并用繪畫的方式制作圖書《秋天的畫報》。
活動反思:
詩歌《秋天的畫報》內容清新簡短,它用鮮艷的色彩和好吃的水果來描述秋天,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多彩的秋天。它以視覺和味覺上的享受到讓幼兒感受到了秋天特有的美,感受到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活動一開始,我以“我們和‘風娃娃’打個招呼吧“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它可是個調皮的“風娃娃”,它這兒鉆鉆,那兒鉆鉆,現在它又鉆到了果林里,在翻著秋天的畫報呢。通過以可愛的“風娃娃”形象激發幼兒的興趣,來引出活動,自然而然的過渡到下一環節。
出示課件,幼兒通過欣賞畫面,學習詩歌中內容。這一部分我將幼兒帶入了“秋天的果林”這樣的一個生動形象的畫面中,通過以“風娃娃”一頁一頁的翻看這本《秋天的畫報》的形式,來展示“黃澄澄的梨”、“紅彤彤的棗”、“金燦燦的蘋果”和“亮晶晶的葡萄”這些美麗的畫面。幼兒在觀察畫面后可以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這也是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另外,以直觀的畫面、鮮明的色彩來刺激幼兒的感官,能使幼兒能更好的掌握“黃澄澄、紅彤彤、金燦燦、亮晶晶”等詞匯,而且以“風娃娃”一頁一頁的翻看這本《秋天的畫報》的形式來引導,也能更好的幫助幼兒突破“風娃娃鉆進樹林,在翻著彩色的畫報。”這一難點。通過上一環節中所學習的內容以一個完整的形式展示給幼兒,讓幼兒完整的感受詩歌內容,讓幼兒在欣賞過程中不知不覺走進秋天的果園,認識了各種各樣的水果,感受了秋天的豐收。
最后也就是本次活動的難點——創編詩歌。風娃娃告訴我說,還有很多水果朋友,它們的顏色也是“黃澄澄,紅彤彤,亮晶晶”的,它們也想到畫報里來,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們,好嗎?輕輕的到后面的“果園”里選1—2種水果,和你的好朋友用剛才學到的詞語說一說。由于有些幼兒對于 “黃澄澄、紅彤彤、金燦燦、亮晶晶”等四個詞語不是很熟悉,所以在創編中會有把水果搞混。下次的活動中我會吸取經驗并進行重點指導。
整個活動下來,總體環節上都很流暢的下來,幼兒基本上都理解了詩歌的內容,同時也在欣賞的基礎上學習創編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