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是通過《白夜行》這部小說認識東野圭吾的,但是我更加喜歡他的另一部小說《惡意》,在小說情節的不斷推進中,我逐漸不寒而栗,在案件發生的背后竟是這樣看似沒有來由卻極盡算計的惡意。人對一個人的惡意有多深?從這本書中可以找到答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東野圭吾《惡意》讀后感與心得體會【優質2篇】,供大家參考。
《惡意》讀后感一
東野圭吾的小說,尤其是推理小說,風格是我很喜歡的那種。精煉、簡潔,情節十分引人入勝,經常抱著他的書一天都放不下來。我在網上也看到一句書評:”《白夜行》為愛粉身碎骨,《惡意》為恨萬劫不復。“
《白夜行》是東野圭吾的成名巔峰作品,被譽為東野圭吾小說中的無冕之王。但是比起推理的情節,白夜行更注重的是人性與人心得描寫,寫出了唐澤雪惠和桐原亮司的復雜的“共生”的關系,反而對這一切的根源——兇殺案本身的推理過程并無太大關系。
比起《白夜行》,《惡意》是名副其實的推理小說,但是與一般推理小說不同的是,它一開始就交代了兇手是誰,進行推理的不是兇手身份,而是作案的動機與過程。
或許是開頭日高殺死了那只貓的緣故,確實,給人以日高是個壞人的形象,通過細節描寫,更堅定了野野口的無辜和日高的狡詐。不得不說,殺貓的情節確實布置的極為到位。一個簡單的謊言,成了本作的點睛之筆,讓后面所有的抹黑都順理成章。在我們讀到事情真相后,不禁心中感嘆東野圭吾對人性的解讀和他那強有力的邏輯。
《解憂雜貨店》是東野圭吾所出的暖心作品,從某種程度上,如構架,時間軸,情節都比《惡意》要更加吸引人,時間軸看似錯亂的把各個故事聯系在一起,精彩至極。我認為東野圭吾最好的作品就是《解憂雜貨店》,甚至比《白夜行》還要好得多。但是,畢竟《解憂雜貨店》是本帶有一點奇幻色彩的作品,所以與《惡意》這種推理小說相比無法有一個客觀的評價。
在這里提到《解憂雜貨店》的原因是因為《解憂雜貨店》是東野圭吾為數不多的沒有陰暗色彩的小說,這在東野圭吾的作品中真的是少之又少。而《惡意》,是本從頭至尾都在寫人性陰暗面的小說。與《解憂雜貨店》是兩個極端。
《惡意》中的那種惡意,在結尾處你也會被深深震撼,這本書不是第一人稱來敘述,而是用了不同的、多個人物視角來敘述整件事情的前應后果,甚至包括了一些內心獨白。不同的敘事方式也讓本文更加精彩。
最大的惡意不是來自語言的不堪、行為的粗暴,而是深埋于心后突然爆發的致命一擊。即刻釋放的情緒不可怕,可怕的是隱忍不發、默默承受的心結。這遠比任何語言、行動上的交錯來得更猛烈、致命。
野野口在看到日高成為作家十分成功后一股嫉妒油然而生,但我認為這不是他行兇的真正原因。
野野口小時候經歷校園暴力,膽小、自卑,日高與他一起受欺負。那時日高和野野口是一起對抗校霸的好伙伴,但自從野野口被迫參與施暴,內心便墮落了下去。長大后看著成名的日高再回來幫助自己,就好像覺得自己的道德與人格兩方面都遭到了日高的貶低。而小時候野野口媽媽對日高的不屑于看不起,一定是野野口后來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家庭,對年幼的野野口日后行兇的影響一定是極為巨大的。
一個人一輩子估計會有一兩個憎恨的人,這是正常的,畢竟人有愛恨情仇,不可能完全拋棄這些情感。讓人深思的是——野野口的這種沒有由來的無端的憎恨,誰沒有過呢。
《惡意》讀后感二
今天我要跟大家講一本書,名字叫《惡意》,作者是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故事很簡單,死者是一位暢銷書作家,而兇手是死者昔日的同窗好友。作為一部懸疑小說,這部作品沒有錯綜復雜的人物情節,沒有精心布置的犯罪現場,也沒有出神入化的犯罪過程。而真正引人注目的是讓人出乎意料的殺人動機。跟隨刑警的腳步,在一次次的審問之下,兇手承認,他的殺人動機就是:總之我就是看他不爽。但是隨著真相被揭開,人性中那層最深沉的惡意呈現在讀者面前。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可以說將這種惡意表達的淋漓盡致:“我就是恨你,明明你是我最親密的朋友,明明你是那么善良,明明你知道我不堪的過去還幫我保密,明明你一直幫我實現理想。可是我就是恨你。我恨你搶先實現了我的理想,我恨你優越的生活,我恨當初我如此不屑的你如今有了光明的前途,我也恨我自己的懦弱,我恨我自己運氣不夠才能不夠,我恨我自己還沒來得及成功就得了癌癥。我把對我自己的恨一并給你,全部用來恨你。那么,在我死之前,殺了你,讓你帶著世人的罵名下地獄。在你死了之后,我再繼續恨你。”而正源于這種恨意,讓兇手殺死了好友,并在其死后盡一切可能的讓他身敗名裂。作者通過對復雜人物抽絲剝繭的深刻描畫,令人眼花繚亂,啞口無言。而也正因如此,《惡意》被媒體和讀者列為東野圭吾的巔峰之作,與《白夜行》同享光輝與榮耀。這兩部作品恰似兩生花——《白夜行》中的愛情極度熾烈,令人粉身碎骨;而《惡意》中的怨恨則無比深沉,令人萬劫不復。 閱讀這本小說,越往后看,少的是幾分接近真相時的恍然大悟,多的則是對人性陰暗面的了解。有的人心是大海,無論遇到什么事情都能裝得下,波瀾不驚。有的人心是針眼,見不得別人一點點好。其實,生活中的我們,可能更甚于此。毫無來由地討厭一個人,也許僅僅是因為一句話,一個動作,甚至一個表情。上天從來沒有賦予我們判斷一個人的權利,也沒有給予我們任何優于其他人的特質。雖然我們總是在標榜著平等和平和,可是,看看現實中的我們吧,我們冷漠的眼神,我們皺起的眉頭,這一切也許都是內心微小的惡意。不要讓嫉妒充斥你的生活,請專注于自己的事情,也不要試圖去挽留一個已經墜入深淵的人,否則你會被他一并拖入。
書中在結尾部分這樣寫:“我敢說不論如何丑惡的偏見,它的產生絕對不是歷史或地方的錯。”愿存在偏見的人們和被人歧視的人們都能夠以此句來自省,從惡意中全身而退,獲得應有的智慧。
【東野圭吾《惡意》讀后感與心得體會作文【優質2篇】】相關推薦文章:
2021黨課心得體會3000字【優質2篇】
學黨史心得體會800字 學黨史心得體會優質2篇
中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范文1000字 中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優質2篇
大學生要有志氣、骨氣、底氣三氣心得體會【優質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