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以中秋話題的作文篇一
上午,當我們來到了奶奶家,發現哥哥、姐姐他們已經到了,大人們開始忙著做飯,只見他們有的擇菜、炒菜,有的和面包餃子……各有分工,忙得熱火朝天。最高興的是我們三個小孩了,我們玩起了瘸子抓人、模電棒、邁大步等游戲,屋里屋外到處充滿了我們的歡笑聲。
晚上,當大人們還在吃飯聊天時,我們三個就跑到院子里看月亮。月亮已經升得很高了,又圓又亮,漂亮極了。姐姐說:“天上的月亮多像一個圓圓的月餅啊!”哥哥說:“我看像一個大圓盤。”我說:“不對,應該像一個足球。”哈哈……在這個萬家團圓的夜晚,吃著手中甜甜的月餅,仰望著天上的明月,發現它是那么的美、那么的亮。
這就是我家的中秋節,你呢?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去錦州玩。車上人真多,手里拎著月餅了,螃蟹了,水果了……趕著回家和家人團聚。
我們去了南橋游樂場,里面真熱鬧啊!各種游樂設施嘩嘩作響,人們的歡呼聲尖叫聲不絕于耳,我選了“急速龍”玩,這條“龍”上下翻騰,心也跟著忽上忽下,快要掉出來一樣,太刺激了!又去了湖邊劃船,我和幾個大哥哥玩打水仗,衣服都打濕了,太過癮了!回家的路上天都黑了,本來躲在云彩里的月亮探出了頭,大大的圓圓的,好像在迎接我們回家哩!
真是一個快樂的中秋節啊!
以中秋話題的作文篇二
中秋節到了!月亮圓圓的!家家的燈光都很亮,周圍的環境非常的暗,但到處都有人.歡笑聲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環境!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清明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的來歷也有人說是當時老百姓們為推翻元朝的暴虐統治把殺靴子,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紙條放進月餅里互相傳遞!到了八月十五元朝 被老百姓們推翻了.也許我們現在吃月餅是為了慶祝勝利的喜悅吧!也有人說中秋節是豐收的季節,是農民們體驗享受豐收的喜悅與高興吧!
因為秋季的七、八、九 三個月(指農歷),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
月餅是一團一圓的象征.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見當時的月餅已經是具有一定意義的"餅"和"月"了。
中秋節的晚上,我們全家人一起津津有味的吃著中秋節晚飯,吃好了以后,我們來到陽臺想觀賞一下月亮,誰知月亮竟然被云朵遮住了,到了9點鐘的時候我們再去了陽臺一趟,正好月亮出來了,我們再去觀賞,發現中秋的月亮特別的'圓,圓得像個大盤子。
中秋節是快樂的,是一團一圓的象征,是充滿喜悅的象征,讓我們共同歡過這個有"意義"的中秋節吧!
以中秋話題的作文篇三
仰望中秋圓月,勾起了我對中秋的回憶,甜美的,苦澀的,傷感的,幸福的……。
五十年代,是我的孩提時代。那時候,特別喜歡過中秋節,道理很簡單——能吃到月餅。不瞞你說,離中秋節還有好幾天,就盼上了。只覺得時間過得慢,恨不能用繩子拉著太陽走,讓中秋早點到來。
中秋來了,總算盼來了,多美好的時刻啊,月亮又大又圓,還喜盈盈地沖著我微笑呢!媽媽忙著給月亮娘娘上供,她把鎖在箱子里的供品拿出來。有點東西媽媽總是藏著鎖著,以防我和妹妹兩只饞貓。媽媽不是不愛我們,她確實拿不出錢來買“計劃外”。這不,過節了,全家六、七口人就買了一斤月餅和一些水果。
供上好了,媽媽開始燒香。我耐著性子等著,眼巴巴地望著供品,最饞人的是那平日里難得一見的月餅。
剛燒完香,我便嚷嚷起來:“媽媽,我要吃月餅。”“好,我給你們分。”媽媽說著,拿了一塊月餅走向廚房,我和妹妹緊隨其后。那時候的月餅很硬,用手不易掰開,需用菜刀切開。媽媽把月餅切兩半,一樣大小,我與妹妹都滿意。“每人一份,吃完可不能再要了。” 媽媽特意提醒一句。
月餅到了手里,我很快就吃完了。月餅太好吃了,它是世界上最
好吃的東西,可惜太少了,只有半塊。妹妹沒有舍得都吃完,剩下一點。
第二天,妹妹手里還攥著月餅,我好羨慕呀,后悔昨晚也該剩下一點來,也不至于今天饞得如此難受。我盯著妹妹的月餅,最終還是開口了,“把你的月餅給我一點,行嗎?”我很客氣地說。
“不呀,誰讓你昨晚全吃光了呢!”我的要求被妹妹拒絕。
“給我一點吧,就一點,我有了好吃的,也會給你的。”我向妹妹莊嚴承諾。
妹妹的心被打動了,被我的莊嚴承諾所打動,被我“痛苦”的樣子所
打動,她把手里的月餅舉起來,讓我咬了一口。
這一口月餅,我沒齒難忘。
回憶中秋,xxxx年的中秋記憶猶新。
這一年,我考上了縣城中學。開學不久(陽歷9月13日),就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第一次離開父母,本來就想家,過節了,越發想家。我站在操場上,遙望家鄉方向,心早已飛到父母身旁。想此時此刻爸爸媽媽一定也在想我,為我準備了好吃的月餅,嘴角隱隱覺得有些濕潤……。正呆呆地想著,突然有同學叫我,讓我到學生食堂分月餅。
“真得?”我不大相信。我的懷疑不無道理,眼下正值困難時期,大伙都在勒緊褲帶度難關,誰敢奢望學校發月餅呢?
“啥時候騙過你?快去吧!”同學說。
中秋節,學校為每個學生準備了一份節日禮物——兩塊月餅,兩個蘋果,一個煮熟的甜玉米。
手捧好吃的,同學們個個盡開顏。整個校園頓時熱鬧起來,到處是說笑的人群,到處是月餅的香氣。大家都說中秋好,中秋可以大飽口福了;大家都說學校好,學校為學生想得真周到。
我拿起一塊月餅,三下兩下進肚。真好吃啊,讓人回味無窮。
吃完月餅到了吃晚飯時間。
晚飯吃過,心里并不踏實,甜玉米的誘惑實在抵擋不住,我拿起一個甜玉米大口大口啃起來。
啃完甜玉米,還覺不過癮,又吃下一個蘋果。
該睡覺了,剩下的那塊月餅一直在糾纏我脆弱的心靈。我摸摸小肚子,鼓鼓的。“不能再吃了,老師說過‘暴飲暴食會傷胃’”我暗暗告誡自己。
睡不著,惦記那塊月餅睡不著。“老師說的‘暴飲暴食會傷胃’,是指經常地暴飲暴食吧,我這一次半次沒關系的。”我努力尋找吃月餅的理由。
手伸向月餅,但很快又縮了回來,我不禁笑了,“我怎就這樣沒出息呢?有塊月餅,連覺都睡不著。”我笑自己自控能力太差。
重新躺下,但還是睡不著。我顧不得出息不出息了,決定吃掉月餅。“吃了就心靜了,吃了就能安心睡覺了”,我這樣想。
事情并沒朝著我想象的方向發展。當我吃完月餅,再次躺下的時候,肚子突然痛起來,先是小痛,后是大痛,苦不堪言。好在上了一次廁所后,翻騰的肚子漸漸平息下來,天快亮時睡著了。
中秋之夜鬧肚子,我永遠抹不去的記憶。
小時候中秋的回憶略顯辛酸,不過,那是幾十年前的事了,是“三年困難”時期的事了。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生活富裕起來,中秋的回憶變得如此美好——
記得有一年中秋,商家打“月餅大戰”,你有廣式的,我有京式的;你有山東海味的,我有陜西水晶的;你有豆沙的,我有棗泥的;你有蛋黃的,我有五仁的……,置身于繁榮的市場,幸福感油然而生。
記得有一年,離中秋節還有一個多月,超市里的月餅就上了架,開始我懷疑我過糊涂了,后來發現我的認識落后了,時代變了,想吃月餅不用再苦苦等到中秋了。
記得有一年中秋,打開一盒月餅,發現一把精美的刀子和兩把小叉子,開始不明白其用途,后來知道了,日子過好了,吃月餅已由“粗放型”轉為“精細型”,每種月餅只嘗一點點,有這刀子和叉子,不是很方便嗎?
記得有一年中秋,大女兒買來“稻香村”月餅,高興地說:“老爸,這是名牌。”我樂得合不攏嘴;二女兒買來無糖月餅,高興地說:“老爸,少吃糖,保健康。”我一股暖流涌全身……。
花好月圓,月餅飄香,我沉浸在中秋的回憶中,心情久久不能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