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軍神》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一
“軍神”一個響亮的稱呼,學生看到課題后自然產生一系列的問題:誰是“軍神”?為什么稱為“軍神”等,這會促使學生盡快學文,從課文中找到答案。
課文中沃克醫生的態度變化和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有直接的關系。學生對歷史背景了解不多,也影響對課文內容的深入理解。
本文記述了戰爭時期德國醫生沃克為劉伯承做眼部手術的經過,通過沃克醫生情緒變化的描寫,贊揚了劉伯承頑強的意志力。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抓住沃克醫生情緒變化這一主線,自主讀書、感悟。
1、練習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通過理解重點句子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抓住重點句子,堅持快速閱讀,以讀為主,讀中感悟。
1、師生共同查閱戰爭歷史背景的相關資料。
2、學生搜集有關劉伯承的故事。
2課時。
1、了解劉伯承被稱為軍神的原因,學習劉伯承頑強的意志力。
2、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
2、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請學生根據白己搜集的資料,談談對劉伯承及當時時代背景的了解。
二、快速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在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及概括能力。)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同學們,昨天我們初步閱讀了《軍神》這篇課文,學習了課文中的生字,現在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請同學起來讀。哪組同學愿意來讀?(出示生字卡片)
二、講授新課:
下面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請大家把書打開到p94頁。
1、初讀課文:
首先,請大家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細讀課文:
下面,請大家仔細地讀課文,找出描寫沃克醫生神態、情緒變化的句子畫出來。畫好后交流。
3、精讀課文:
小組合作,聯系上下文,說說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師生共同分析一兩處,然后指導朗讀。其余的部分學生自學,把體會寫在一邊。
4、學生交流,教師點撥
5、指名讀,并進行評議。
6、質疑問難: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7、小結:課文中除了直接寫到劉伯承的表現外,還用大量的篇幅寫了沃克醫生情緒、神態的變化,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為了表現劉伯承堅強的意志,課文主要寫了沃克醫生情緒、神態的變化。要理解這些變化,必須聯系上下文,結合劉伯承的表現;同時,理解了這個變化,也就體會了劉伯承堅強的意志。所以,理解這個問題對理解課文內容很有幫助。)
三、總結,升華
讀了課文,你有哪些感想?用自己的話夸夸被稱作軍神的劉伯承元帥。
四、布置作業:
1、摘錄一首表達革命氣節的詩。
2、搜集有關劉伯承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17軍神——(劉伯承)
楷模
冷冷地問——口吃地說——驚呆了——慈祥的神情
頑強的意志
《軍神》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二
1、抓住中心句,聯系上下文,體悟其真正內涵。
2、運用課文語言練說,以內化語言,強化感受。
3、分角色朗讀,讀出體會和感悟。
4、聯系自身情況,談談感受。
一、板書課題,點明中心句。
1、題目“軍神”是從哪兒來的?
2、把沃克醫生說的話讀一讀。
二、理解中心句
1、齊讀。
2、有幾句話?
3、指導朗讀:體會一下該怎樣讀?
三、聯系上文內容,體會內涵。
1、沃克醫生怎么知道劉伯承是一位軍人的呢?哪一節寫的?(生邊默讀邊思考)
2、分組朗讀第一節。師讀旁白,生體會鎮定。
3、沃克為什么稱劉伯承為“軍神”呢?我們分別從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來體會朗讀。
4、手術前,從哪兒看出劉伯承是“軍神”?
生邊默讀邊練說:手術前,劉伯承堅決______,堅定認為能_____,行為也很________!
追問:他為什么堅決不愿意使用麻醉劑?
5、分角色朗讀第2節,體會堅決。
6、手術中,從哪兒看出劉伯承是位軍神?生邊默讀邊劃重點詞邊練說:手術中,連一向鎮定的沃克醫生都_____,可劉伯承______,一條嶄新的床單竟然被他______。
追問:一向鎮定的沃克醫生,這次為什么雙手微微發抖?聯系下文說說。
“一條嶄新的床單竟然被他抓破了”,你可以從中體會到什么?
7、男女生分角色朗讀:女生讀出沃克醫生擔心、緊張的神態,男生讀出劉伯承忍受劇痛的堅強。
8、過渡:沃克是在什么情況下稱劉伯承為“軍神”的?同學們輕聲讀第5節,然后回答。
練說:沃克問劉伯承_____,劉伯承笑著說___。在這種情況下,沃克稱劉伯承為________。
9、想象一下,沃克這樣喊時臉上會露出怎樣的神情?哪個詞語告訴我們這一點?
師點撥:失聲喊道,不由自主地喊起來,人只有在驚訝到了極點的時候才會這樣喊。
10、師述:是啊,手術中不用麻醉劑能忍受劇烈疼痛的病人沃克醫生也許碰到過,但能一刀由一刀數清刀數的病人沃克醫生在此之前絕對沒有碰到過,所以他才會驚奇到極點。同學們想想看吧,一刀,一刀,又一刀,72刀啊,該要忍受多長時間的劇痛啊!沃克醫生擔心他會暈過去,可他數得清清楚楚。這需要多么堅強的意志啊!這種意志超乎尋常,不可思議!常人是絕對、絕對做不到的。
練說:劉伯承爺爺,你的意志_________!真不愧是_____!
11、分角色朗讀第四節。
四、總結:最后,讓我們再次感受一下劉伯承這位軍神超乎尋常的頑強意志吧!
欣賞配樂朗讀,激情跟讀。
五、作業
寫寫讀后感。
語文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充滿生命活力的對話過程。教師深入鉆研教材,領會文章的思想、情感、內涵;深刻認識學生,把握學生的基礎、態度、特征,在此基礎上進行富有個性的教學設計。通過品詞析句、表達訓練、朗讀指導,用教師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用文本的情境塑造教學的情境,展開動人心弦、情味濃郁的教學過程,不僅達成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且使“軍神”的形象和教學的情景印到了學生心靈深處。這不正是我們語文教學所孜孜追求的目標嗎?(萬小強)
《軍神》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三
一
“軍神”一個響亮的稱呼,學生看到課題后自然產生一系列的問題:誰是“軍神”?為什么稱為“軍神”等,這會促使學生盡快學文,從課文中找到答案。
課文中沃克醫生的態度變化和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有直接的關系。學生對歷史背景了解不多,也影響對課文內容的深入理解。
本文記述了戰爭時期德國醫生沃克為伯承做眼部手術的經過,通過沃克醫生情緒變化的描寫,贊揚了伯承頑強的意志力。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抓住沃克醫生情緒變化這一主線,自主讀書、感悟。
1、練習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通過理解重點句子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抓住重點句子,堅持快速閱讀,以讀為主,讀中感悟。
1、師生共同查閱戰爭歷史背景的相關資料。
2、學生搜集有關伯承的故事。
2課時。
1、了解伯承被稱為軍神的原因,學習伯承頑強的意志力。
2、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目的
1、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
2、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請學生根據白己搜集的資料,談談對伯承及當時時代背景的了解。
二、快速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在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及概括能力。)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同學們,昨天我們初步閱讀了《軍神》這篇課文,學習了課文中的生字,現在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請同學起來讀。哪組同學愿意來讀?(出示生字卡片)
二、講授新課:
下面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請大家把書打開到p94頁。
1、初讀課文:
首先,請大家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細讀課文:
下面,請大家仔細地讀課文,找出描寫沃克醫生神態、情緒變化的句子畫出來。畫好后交流。
3、精讀課文:
小組合作,聯系上下文,說說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師生共同分析一兩處,然后指導朗讀。其余的部分學生自學,把體會寫在一邊。
4、學生交流,教師點撥
5、指名讀,并進行評議。
6、質疑問難: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7、小結:課文中除了直接寫到伯承的表現外,還用大量的篇幅寫了沃克醫生情緒、神態的變化,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為了表現伯承堅強的意志,課文主要寫了沃克醫生情緒、神態的變化。要理解這些變化,必須聯系上下文,結合伯承的表現;同時,理解了這個變化,也就體會了伯承堅強的意志。所以,理解這個問題對理解課文內容很有幫助。)
三、總結,升華
讀了課文,你有哪些感想?用自己的話夸夸被稱作軍神的伯承元帥。
四、布置作業:
1、摘錄一首表達革命氣節的詩。
2、搜集有關伯承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軍神》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四
《軍神》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本第九冊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主要講述了劉伯承到一家外國診所做眼部手術,拒絕使用麻醉劑,為他做手術的外國醫生沃克稱他為“軍神”的故事,贊揚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嚴酷的革命斗爭中表現出來的鋼鐵般的意志。本文以“手術前——手術時——手術后”為序組織材料,以人物對話為主線,推動故事向前發展,并通過對人物語言和沃克醫生神態、情緒變化的描寫來表現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劉伯承的鋼鐵意志,既是本文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懂得在文中的意思。
2、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3、理解描寫人物神態、情緒變化的詞句,體會劉伯承的堅強意志。學習課文運用側面描寫、細節描寫來刻畫人物的方法。
4、讀懂課文,了解劉伯承的鋼鐵意志,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了實現革命理想堅定剛毅、勇于戰勝一切困難的偉大精神。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硬件媒體:計算機投影儀
2、軟件媒體:文字畫面聲效
1、體現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2、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3、重視學生獨立鉆研文本,潛心會文,使學生經歷閱讀實踐。在師生與文本平等對話的過程中,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4、樹立大語文教育觀,溝通課堂內外,利用各種教育資源,拓寬學生學習的空間。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增加閱讀量。
一、故事激趣導入新課
1、故事導入。
昨天,老師給同學們講了一個發生在三國時期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什么?(關云長刮骨療傷)那么,關云長刮骨療傷與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之間有什么相似之處?(學生交流)
教師相機小結:三國時期,蜀國名將關云長不用麻藥刮骨療傷,全無痛苦之色,神醫華佗尊稱他為“天神”。而本文,劉伯承以當年關公刮骨之氣概在不使用麻醉劑的情況下忍受了72刀的刀割之痛,卻一聲不吭,為其實施手術的沃克醫生尊稱其為“軍神”。
2、板書“沃克”和“劉伯承”,相機指導學生書寫生字“沃”和“承”。
3、了解學生生字詞掌握的情況。
(1)出示含有本課要求認識和要求學會的生字的詞語,學生認讀。(課件出示生字詞)
年齡土匪繃帶拒絕施行麻醉劑
哼叫由衷勉強堪稱暈過去一聲不吭
(2)引導學生更換語境,給生字組詞擴詞。
〖學情預設〗
學生在讀詞語時易把“施行”的“施”讀成“shí”、“勉強”的“強”讀成“qiáng”。
學生在給生字“拒”擴詞時,可能組成詞語“距離”“規矩”等。
〖教學策略〗
若學生出現讀錯的現象,教師引導其他同學為其正音。
若學生出現同音替代的現象,教師相機引導學生區分形近字“拒”和“距”“矩”,并分別組詞。
【用學生熟悉的相類似的故事導入新課,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既注意了故事之間的聯系,又使學生對即將學習的課文有個大致了解。學生對字詞的學習不是孤立的,要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讓學生組詞擴詞,是為了更換語境,在新的語境中強化學生對生字的再認識。】
二、速讀課文以學定教
1、請同學們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大致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同時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圈畫出來。
〖學情預設〗
學生有可能提出以下問題:
為什么說劉伯承是一塊會說話的鋼板?
為什么稱劉伯承是軍神?
劉伯承保持清醒的大腦做什么?
開始,劉伯承為什么謊稱自己叫“劉大川”?
……
〖教學策略〗
教師傾聽學生提出的問題,對那些在課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讀書當即予以解決;
對那些易于回答的問題,請知道答案的同學予以幫助;
對那些有思考價值、值得閱讀探究的問題,將其逐一梳理,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實踐自主解決。
在這里,教師還可以轉變角色,以學習伙伴的口吻提出問題,和學生一起探究:如,本文主要人物是劉伯承,但寫沃克醫生的文字更多,這是為什么呢?
【關注學情,以學定教,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其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細讀課文順學而導
在下面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相機引導學生通過讀書,逐一解決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做到順學而導。
教師相機過渡:下面就讓我們穿越時光隧道,回到1916年的重慶,來到臨江門外那個外國人開設的診所里,與劉伯承、沃克醫生一起經歷那次特殊而又令人難忘的手術,解開我們心中的不解之謎。
1、朗讀對話,體會從容鎮定。
(1)引導學生快速默讀課文前11小節,邊讀邊想:這一部分主要寫什么?(學生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把這部分內容說得更清楚一些。)
(2)借助資料,了解劉伯承的傷勢,體會劉伯承的從容鎮定。(課件出示劉伯承受傷的資料)
資源共享:1916年,在一次戰斗中,劉伯承為了救一位戰士,猛撲過去,敵人的一顆飛彈射中了他的太陽穴,又從右眼飛出,劉伯承當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
(3)分角色讀前11節,注意人物語氣、情緒的變化。師讀沃克的話,生讀劉伯承的話,體會這一部分人物對話的特點。
教師相機小結:這是一個軍醫和軍人之間的對話,所以他們的語言簡短、干脆、有力,很好地表現出人物的性格特點。看來,寫人物語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突出人物的特點。
(4)相機解決學生在閱讀這一部分時可能提出的問題。
2、借助資料,體會意志之堅。
(1)指名讀12-15節,了解劉伯承拒絕使用麻醉劑的原因。
〖學情預設〗
學生在前面提出了“劉伯承為什么拒絕使用麻醉劑?他保持清
醒的大腦做什么?”的問題。
〖教學策略〗
教師可以從學生提出的這些問題切入,借助課外資料,幫助學生了解劉伯承拒絕使用麻醉劑的原因。(課件出示資料)
資源共享:“孫臏失去了雙腿,依然可以指揮千軍萬馬;我失去一只眼睛,只要還有健全的大腦,也可以馳騁疆場,為祖國效汗馬之勞。”
《軍神》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五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表現“軍神”品質的重點語句,能說出沃克醫生稱劉伯承為“軍神”的原因
3、學習劉伯承堅忍不拔的鋼鐵意志,做一個意志堅強的人。
1、根據提示讀出語氣、語調。
2、能讀懂劉伯承被稱為“軍神”的重點語句,感受劉伯承堅強的意志。
通過學習課文,知道沃克醫生稱劉伯承為“軍神”的原因。
多媒體課件,學生收集的有關劉伯承的資料。
1課時
一、收集展示,讀文匯報--預習案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請看大屏幕,你們認識屏幕上的這些人物嗎(課件十大元帥圖片)?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今天老師就和大家共同走近劉伯承元帥(課件劉伯承圖片),誰能介紹一下你所了解到的劉伯承元帥?(師補充介紹)老師相信,通過這節語文課的學習,我們會對他有更深的了解。請同學們把語文書打到第3課(課件課題),齊讀課題,師板書課題:3、軍神
(二)、我們來共同了解一下這篇課文的寫作背景(播放視頻)
(三)、檢查預習案完成情況
(四)、下面請同學們按照自讀要求讀課文
自學引導:
課件出示自讀要求:(指名讀)
1、請同學們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地朗讀課文。
2、輕聲讀課文,標清自然段序號。
3、默讀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文寫了劉伯承將軍年輕時( )受傷,堅持不用( ),忍受( )接受手術治療的故事。
二、小組交流,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案
1、軍神是誰?板書:劉伯承
2、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沃克醫生稱贊劉伯承的句子,在小組內讀一讀。
過渡句:為什么稱他是真正的男子漢?是會說活的鋼板?是軍神?請同學們帶著問題深入課文字里行間讀一讀,邊讀邊用波浪線畫出來。(配樂)
我想你們已經把自己的理解化作了一條條美麗的波浪線,我們來交流一下好嗎?我們能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求治--術前--術中--術后”這樣的順序來展讀嗎?板書:求治、術前、術中、術后
三、探索分塊,展讀展講--合作探究案
各小組展示并板書:
1、求治(第1-12自然段)
(1)、組內分角色讀劉伯承和沃克醫生的對話,讀好沃克“冷冷”和“不悅”的語氣。
(2)、體會到劉伯承( )。板書:從容鎮定
2、手術前(第13-16自然段)
(1)、反復讀劉伯承的話。
(2)、沃克再次怔住了,是因為劉伯承( )。板書:拒絕麻醉
過渡句:手術前我們感受到了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堅強的毅力,手術中呢?有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他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是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來,請你讀。
3、手術中(第17-18自然段)
(1)、劉伯承他疼嗎?你是從哪看出來的?(越來越使勁說明疼痛越來越加劇)
(2)、手術整整進行了三個多小時,劉伯承卻始終( )。板書:一聲不吭
過渡句:三個小時的手術在拒絕使用麻醉的情況下,在眼睛里要把爛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難道病人就不疼嗎?帶著感受讀一讀這段話(齊讀)
會讀書的讀到一個句子腦海里就會浮現出很多情節,假如我們就在手術臺旁,閉著眼睛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手術臺上哪些情景?第一刀割下去,第二刀,第三刀!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情景?生自由說,此時你內心有什么感受?(配樂)
讓我們看看當時的情景吧!(播放電影片段)
當我們親眼目睹了這一切,你眼中的劉伯承是個什么樣的人?帶著內心的感受再讀讀這段話。(指名讀)(課件圖片和文字)
4、手術后(第19-26自然段)
(1)、組內讀19-22自然段,術后劉伯承( )。板書:笑談刀數
(2)、因此沃克醫生稱贊劉伯承是男子漢!鋼板!軍神!讀好感嘆句。
四、課外延伸,升華主題--達標案
過渡句:讓我們牢牢記住他的名字吧!劉伯承--共和國的元帥--我們心中永遠的軍神!板書:軍神
1、那么,如果“軍神”劉伯承此時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2、最后讓我們通過誦讀一首詩來表達我們對劉伯承元帥的崇敬和懷念之情!(配樂)
贊軍神
英雄壯舉泣鬼神,鐵骨鋼筋筑軍魂。
七十二刀生死痛,勝似昔日刮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