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注重基礎啟蒙與興趣培養,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識字7》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緊扣這一目標。本設計從兒童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入,激發興趣,以直觀圖片展示漢字演變,幫助理解會意字。教學中,通過游戲、朗讀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氛圍里識字學詞,掌握“眾”“條”等生字,感受漢字魅力。同時,巧妙融入對團結道理的引導,促進知識與品德共成長。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來看一看。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識字7》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眾”、“條”、“黃”、“群”四個生字,認識一個偏旁“羊”。
2.能正確流利朗讀詞組和第一首兒歌,初步理解“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
3.初步了解會意字的構字方法,培養主動識字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眾”、“條”、“黃”、“群”四個字的書寫。
2.初步理解“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
教學準備:1.與課文配套的圖片。2.歌曲:《團結就是力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猜謎激趣
1.小朋友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張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請聽好:小時候四條腿,長大了兩條腿,老了之后三條腿。打一動物。
2.生回答。(人)請你來解釋一下這個謎語。
二、出示圖片、學會意字
1.出示圖片和相應的字“人”。同學們,這就是一個“人”字,請你對照這幅圖,再看看這個字,他們有哪些相似的地方?(撇和捺就好像人的兩條腿,在大步大步地朝前走呢!想到這幅圖,你就能牢牢地記住這個字了,對不對?我們可以給“人”組哪些詞呢?)
2.瞧,這個小朋友的雙胞胎哥哥也來了,(出示兩個人的圖片)看,現在有幾個人了呀?這幅圖片里也藏著一個新的生字朋友哦,你能找出來嗎?
(幻燈片出示:從)誰來讀一讀這個字?
指名讀,齊讀。(注意,“從”是平舌音)
有一個小朋友在前面走,后面還跟著一個小朋友,這就叫——(幻燈出示“跟從”)
我想請幾個小朋友到前面來,做一做小老師領讀這個詞語,誰愿意的?
請兩個學生到講臺前領讀,然后依次回位,讓孩子們理解“跟從”。剛才跟著后面回位,這就是“跟從”。如果是一個人要另一個干什么,他就干什么,這就叫“聽從”,打仗的時候,士兵都要聽從領導的指揮,對不對?
3.今天我們一(6)班的課堂真熱鬧,這個小朋友的三胞胎哥哥也趕來了,(出示圖片,三個人在一起)現在有幾個人了呀?這里也隱藏著一個新的生字朋友哦!
出示:眾。同學們自己先練讀一個這個字,讓孩子們借助拼音讀準這個字。
讀好這個字要特別注意什么?(后鼻音,翹舌音,教師示范,學生齊讀)
這個“眾”字可以和哪些字牽手組成好朋友呢?(群眾,少于三個人的不能叫群眾)
4.同學們,我們再來看看這三幅圖和這三個字,誰來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從”和“眾”都是由“人”組成的,而且他們的字跟圖片都很相像)
5.老師再來給你們看一組圖片和字,(出示三幅圖和三個字),誰能借助拼音讀好這三個字?(指名讀)比較一下,這三個字和三幅圖有什么聯系?
小朋友特別會發現,這三個字都是由“木”組成的,而且相同的字合起來還能組成不同的新字,我們的漢字可真有趣呀!
指導寫法:那么我們在寫“從”的時候就寫兩個人嗎?寫“眾”的時候就寫三個人嗎?有沒有哪些筆畫需要變一下的?(從、眾左邊的人要懂得謙讓,捺變成點,眾上面的人要學會包容,撐得大一點。林和森也一樣,捺要變成點,但是森上面的木要寫得小一點)好,小朋友們閉上眼睛,在心里把這六個字寫一遍,寫好的同學睜開眼睛,坐端正,告訴老師我已經好了)
6.漢字拓展:小朋友們,我們剛才借助圖片學習了兩組特別有趣的漢字,那么,你還知道哪些字也像他們一樣,是由相同的字組合起來的。
生回答。出示幻燈片(月——朋,又——雙,習——羽,口——呂——品,日——昌——晶,金——鑫,石——磊)
教師領讀。
三、誦讀兒歌,學習生字
同學們,這樣的漢字有趣嗎?用今天這節課的方法學生字容易嗎?只要認真配合,我們一定能學會更多的漢字。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兒歌呢!請同學們把書打開78頁,識字7。同學們先借助拼音自己讀一讀左下角的這首兒歌。
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生回答。引導出“團結起來力量大”,只要大家團結一心,勁往一處使,黃土也能創造出和金子一樣的價值。播放歌曲《眾人劃槳開大船》。
我們全班四十六個同學能團結一心嗎?好的,一起來讀讀識字7的詞語和兒歌。(幻燈出示課文)
這節課我們要學習這幾個生字,幻燈出示“眾”、“群”、“條”、“黃”,“眾”我們已經學過了,剩下的三個字,誰來做小老師講一講?
群:
條:
黃:
四、學生描紅、鞏固生字
1.我們已經學會了這幾個生字的書寫規則,請同學們拿出描紅本,寫一寫這幾個生字,注意寫字姿勢。
五、布置作業,課后拓展
1.你還知道哪些“品”字結構的字,找出來,和同學交流。
2.搜集反應“團結起來力量大”的小故事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識字7》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理念】
這是一首對對子,在《識字3》中學生已經對對對子這種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對對子對仗工整,朗朗上口,是學生非常喜歡的形式,其中還蘊含著優秀品質與不良行為的區別與引導。基于這篇課文的特點,應該讓學生在興趣盎然的多次反復的朗讀中認字、識字,并初步了解各種不同的品質。
【教學目標】
1、認識“虛、驕”等9個生字,會寫“冷、淡”2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并能試著背誦課文。
3、了解意思相反的詞,并能從中明智。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1、小朋友們,我們在識字3學過對子歌,我們先來說說對子吧!
瑯瑯上口的對子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學情,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對子的積極興趣,使本課教學的展開自然而無痕。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對子歌,出示課題:
《識字7》。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讀:
認真讀,反復讀。
2、指名分句讀課文:
正音,重點指導讀好第三句。
3、指導學會斷句讀。
4、師拍手范讀。
5、學生拍手讀。
多種形式、層層深入的讀積極調動了學生讀的興趣,同時也給學生創造了親近文本的機會。
三、自主識字,其樂無窮
1、讀著讀著,你肯定跟里面的生字寶寶交上朋友了,你覺得哪個字最難記需要提醒小朋友的,或者是你最有辦法記住的字,告訴大家。好嗎?
根據學生的學情,及時作出反饋與點評:
虛──虎,換偏旁的方法,課文中有兩個帶有“虛”字的詞,能找出來嗎?
(虛心、虛偽)跟不同的字組成不同的詞,意思也完全不一樣了。
誠──它的偏旁跟它的意思有什么關系呢?
實──這個實就是我們實驗小學的實。
贊──我看到贊字,想起了一位叫貝貝的少先隊員,他學每一樣本領都領先,老師、小伙伴們都稱贊他,這就是稱贊的贊。引導讀好前鼻音。給“贊”找個朋友,深化對這個字的理解。
招──跟招打個招呼好嗎?
贏──這個字有點難,仔細觀察,他有幾個字組成?贏字為了在比賽中取得勝利,不小心把五個字跑散了,誰能上來把它擺擺好?贏的反義詞就是輸。
淡──淡的反義詞就是濃
淡淡的綠就叫──
淡淡的藍就叫──
驕傲──兒歌《驕傲的大公雞》
練習生活、兒歌識字、組合字形等多種形式的生字教學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而且針對本課生字的特點在教學中進行了詳略的處理。
2、去掉拼音齊讀全文。
四、理解詞義,明辨是非
1、我們的學習小伙伴來了,她說讀著讀著,我發現對子歌里有一對對──意思相反的詞。都有哪些反義詞呢,去找一找。
2、出示所有的反義詞。指名讀。
(再次復現生字)
3、師生對讀。
4、理解“是非”“長短”,并積累詞句:
是非分明,是非不分,取長補短,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5、詞語大迷宮:
再讀詞語。
(又一次復現生字)
6、這么多的品質,有好有壞。想不想跟好品質交朋友?你想跟哪種好品質交朋友呢?為什么?
7、學生交流:
老師根據課堂學生,及時反饋與點撥。
8、提升:
還有哪些好品質也會贏得千家贊,哪些壞品質會招來萬戶嫌?
9、回到文本,齊讀文本。
10、試背課文。
五、鞏固識字
老師根據這篇課文的生字、內容編了一首新《歌》,自由練讀、齊讀。
六、寫字
冷淡
1、觀察:
他們有什么共同之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冷:
撇和捺要舒展。天氣太冷了,腳上別忘了穿一雙棉鞋。
3、淡:
觀察,兩個火有什么不同?兩個火,多么謙讓啊!上面這個火的捺變成了點,上面的火稍小,下面的火稍大。
4、描一個,寫一個。
5、講評。
6、對照前面,再寫一個。
七、課外練習
與小伙伴一起對讀識字7有能力的小朋友可以編一句對子或一首對子歌。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識字7》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3
《識字7》教學反思
這一課的字義很好理解:二人從,三人眾;二木林,三木森。但是兩首詩歌中的“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學生理解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我是通過這樣幾種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的。
一、分析字意理解
出示“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這兩句話
師:請同學們看一看這兩個句子,哪些字、詞能幫助你理解了這兩句話的意思?
生:“眾人”就是很多人,表示人多的意思,“一條心”就是心都往一處想,“眾人一條心”就是很多人的心都往一處想。
生:老師,我知道“單”和“獨”都是“一”的意思。
生:“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句話的意思就是一根絲不能成為一條絲線,一棵樹木不能成為一片樹林。
師:那么,黃土真的能變成金子嗎?老師不明白,哪位小朋友能給老師講一講?
這樣就激勵了學生,給了學生自信,學生以為能做老師的老師了,當然很高興了。生:老師,不是黃土真的能變成金子,這句話的意思是大家團結起來,什么事都能做成。
二、結合課文插圖理解
師:“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同學們也可以看一看圖上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這樣,你就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了。
生:他們在一起搭積木,幾個小朋友一起合作,這就是“眾人一條心。”
生: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合作,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
三、聯系生活實際理解
師:同學們,這兩句兒歌都是“團結起來力量大”的意思,那么你們能不能給老師講一講生活中有關“團結起來力量大”的事呢?
生:我知道小螞蟻搬運食物時是合作的,他們有明確的分工,而且都聽從指揮,所以,它們能把比自己重好多倍的食物搬運回家。
生:我知道我們在拔河的時候要齊心協力,才能取得勝利。
生:我們班得了流動紅旗,也是我們大家共同維護班級榮譽才得來的。
生:我們分角色朗讀課文時,需要小組的人互相合作,才能朗讀好課文。
生:在做值日時,需要互相合作。
聯系生活實際談,學生們談得多好呀!是呀,學生的思維一旦被激活,就會迸發出智慧的火花。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識字7》教學反思
《識字7》第一部分是通過看圖會意識字,來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教學中,我逐個出示圖片和生字,讓學生圖文結合來認字,隨著一個個小人,一棵棵樹木不斷增加,學生的興致也越來越濃厚,從他們的眼睛里我讀出了漢字的無窮魅力。這里書本只是一個引子,通過書本我們為孩子打開一扇窗,從而使孩子能樂于主動識字。在教完書上的部分后,我又讓孩子們做了一個“我會變”的游戲。把“月”變成“朋”,把“又”變成“雙”,把“口”變成“呂”和“品”;把“日”變成“昌”和 “晶”……孩子們在游戲中快樂地識字,感受著祖國語言文字的神奇。
教材的第二部分是要讓學生懂得團結力量大的道理。 “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這兩句話較難理解。我主要是通過故事、歌曲和聯系生活,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小螞蟻搬青蟲》這個故事生動有趣,學生一聽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眾人劃槳開大船》和《團結就是力量》這兩首歌節奏感強,很多孩子雖然不會唱,但情不自禁地跟著唱了起來,最后,我讓學生說說什么時候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時,很多學生都打開了話匣子。在此基礎上,我還補充了一些成語和俗語,加強語言積累,鞏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