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專題片《反腐為了人民》第一集《懲治蠅貪蟻腐》,講述紀檢監(jiān)察機關聚焦群眾反映強烈問題,推動開展校園餐、高標準農(nóng)田建設、住房保障和安居工程等整治工作,讓群眾從一個個具體問題的解決中感受到整治成果,不斷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專題片《反腐為了人民》觀后感,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專題片《反腐為了人民》觀后感1
近日,在參加xx廉政教育培訓班期間,XX組織全體學員觀看了《反腐為了人民》等警示教育片。警示片講述了XX一步一步靈魂蛻變的軌跡,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形象的反腐倡廉教育課。觀看警示教育片后,我的內(nèi)心既憤慨、又震驚,深受教育和啟示。
通過警示教育片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XX以權謀私,踐踏政治規(guī)矩,漠視人民利益,任人唯親,任人賺錢,嚴重破壞政治生態(tài),最終走上嚴重違J違F、腐敗墮落的犯罪道路;XX喪失理想信念,背離黨的宗旨,既貪戀官位又貪婪錢財,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異化成攫取個人巨額非法利益的工具,最終也滑向了XX的深淵。縱覽他們觸目驚心的違FXX軌跡,可以看到他們是利用自己地位和權力去中飽私囊,無視XX,嚴重損害了人民公仆的形象,敗壞了黨風和社會風氣,受到黨紀國法的嚴懲是必然的結果。
這些案例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發(fā)人深省,令人反思。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我們必須要深刻汲取XXF化變質(zhì)的教訓,以案為鑒,做到舉一反三,警鐘長鳴,時刻提醒自己提高拒腐防變能力,堅守廉潔從政這條底線。以人為鏡,牢記黨的宗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時刻警醒自己干干凈凈干事,清清白白為人,堂堂正正做官,恪盡職守,勇于擔當,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
一是增強黨性修養(yǎng),堅定理想信念。XX之所以走上違J違J道路,根源在于他們背棄了XX理想和信念,放松思想改造、理想信念滑坡、宗旨意識淡漠,思想上蛻化變質(zhì)。XX理想和信念是XX的精神支柱和靈魂,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黨員領導干部更應該要有堅定的XX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學習和工作中,不斷的增強自身的X性修養(yǎng),只有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筑牢拒F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才能抵御住各種F朽思想的侵蝕,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二是嚴守規(guī)矩紀律,堅守清正廉潔。嚴黨紀是XX保持廉政的根本前提,是實現(xiàn)XX永葆清廉本色的重要途徑。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把黨紀黨規(guī)立身于F律之前,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堅決不觸碰XX的紅線、底線。要時刻堅守清正廉潔,在任何崗位上、任何環(huán)境下都要能經(jīng)得住誘惑、打得破圍獵,始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永葆XX人的政治本色,牢牢守住XX人的精神家園。
三是牢記職責使命,勇于擔當作為。遵守XX是對黨員最起碼的要求。作為新時代的黨員領導干部,要想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使命,就必須要以更嚴、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當前我們正處于XX的關鍵時期,作為黨員干部必須要始終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時刻警惕、慎獨慎微、潔身自好,必須要敢于擔當、主動作為、勇挑重擔,必須要時刻牢記職責使命,堅定初心,牢固樹立XX,堅定XX,做到XX,以堅定的政治信仰和行動自覺,把對黨忠誠、為民造福作為根本政治擔當,以實際行動踐行黨對人民的承諾。
專題片《反腐為了人民》觀后感2
“不知不覺,看年度反腐大片已經(jīng)成了習慣,就像‘追劇’似的。”“每年臨近播出就特別好奇,今年又會播點啥?”1月5日晚八點檔,由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lián)合攝制的電視專題片《反腐 為了人民》首集在央視綜合頻道一經(jīng)播出,便引發(fā)廣泛關注。
從主題主線到表達手法,從案例內(nèi)容到框架結構,今年專題片較往年都有不小的變化。
“校園餐、高標準農(nóng)田建設、保障房,第一集上來全是咱老百姓身邊的事、關注的事。”家住江西省永修縣豐安街道華龍萊茵美郡小區(qū)的陳立保發(fā)現(xiàn),“今年的專題片很不一樣。”
不少觀眾注意到,更加貼近群眾生活、貼近基層民生,是今年專題片的一大變化。據(jù)主創(chuàng)人員介紹,專題片共涉及12個案例,其中7個為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典型案例。“以人民為中心”成為貫穿整部專題片的主線,各集通過懲治蠅貪蟻腐、堅持風腐同查同治、深入整治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以案促改促治,講述了紀檢監(jiān)察機關堅持嚴的基調(diào)、嚴的措施、嚴的氛圍,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動實踐。
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懲治蠅貪蟻腐,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2024年以來,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在全國部署開展集中整治,嚴查蠅貪蟻腐,堅決糾治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推動反腐敗斗爭向基層延伸、向群眾身邊延伸,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正風反腐加力度、清風正氣在身邊。
校園食品安全直接關系學生健康,一些不法人員從孩子口中“奪食”,群眾有切膚之痛。在第一集《懲治蠅貪蟻腐》中,第一個案例——校園餐回扣腐敗案就引起了廣大家長的關注。一餐幾毛錢的回扣看似不多,但吉林省長春市汽車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第七小學有幾百個學生,日積月累,就不是小數(shù)目。
學生的小餐盤,無疑是家長心頭的大民生。湖南省澧縣澧浦街道羊古社區(qū)居民馬女士深有感觸:“我女兒今年9歲,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記得剛上一年級那會兒,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找零食。從2024年開始,孩子到家后就直接寫作業(yè),還經(jīng)常說午餐葷菜分量多、味道越來越好。孩子吃得好,我們也放心。”
變化的背后,是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督促有關部門摸清全國中小學食堂及供餐情況等底數(shù),指導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依法查處貪占學生餐費、插手招標采購、收受回扣等問題3.8萬件,處分2.3萬人。
有別于“遠在天邊”的“老虎”,群眾對“近在眼前”嗡嗡亂飛的“蠅貪”感受更為真切,它損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眾獲得感,揮霍的是基層群眾對黨的信任。在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qū)昆西小區(qū)居民殷惠平的印象中,過去專題片經(jīng)常講怎么“打老虎”,警示意味更濃。“不管是‘打老虎’,還是‘拍蒼蠅’,都是好事。當然,‘拍蒼蠅’對我們來說,效果更直接。老百姓關心的無非是衣食住行,小事都能辦好了,生活怎么能不好呢!”
懲處只是手段,防治才是目的。
吉林省紀委監(jiān)委綜合分析校園餐案件暴露出的5類突出問題,推動省教育廳等8個部門聯(lián)合制定完善各項制度標準;四川省射洪市對全市3600多個地塊一一制作臺賬,讓每塊田的位置、面積、施工方、存在問題、整改進度等信息清晰可查;“瀟湘安居”行動開展以來,湖南省永州市共清退違規(guī)借租、轉租公租房930戶,完成棚改回遷1805戶,讓公租房真正成為公平房,讓更多老百姓住進新居……
“一個案例告一段落,緊跟著就是一系列整治措施。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全面從嚴治黨的故事才算講完整了。”浙江省杭州市委組織部宣傳信息處干部程建全認為,這樣的敘事結構很有必要,“只有讓群眾從一個個具體問題的解決中感受到整治成果,才能更為直觀地感受到身邊的公平正義。”
“從以前的‘地沒人愿意種’到‘地很緊張很俏’,從‘沒有抱太大希望’到照顧老人需求、排到電梯房,這些整治前后的變化,只有身處其中的人體會才最深。”程建全注意到,今年專題片加大了群眾采訪力度,通過當事人現(xiàn)身說法,真實反映群眾的感受,讓群眾的獲得感更有說服力。
“過去大家看反腐專題片,可能比較注重其中披露的種種貪腐細節(jié)、金額數(shù)字等。今年的專題片不同于以往,讓人耳目一新,有了不少新視角、新變化。”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舉例說明,比如案例排布順序更注重人民立場,把懲治侵害人民群眾利益的案例放在“打老虎”前面;拍攝用情用心,深入田間地頭、群眾生活,有大量隨機海采鏡頭,近距離傾聽群眾聲音;注重呈現(xiàn)鮮活的工作生產(chǎn)生活場景,使得真實案例更加直抵人心,感染力強。
“今年的專題片在細節(jié)披露上看似沒有往年那么多‘爆點’,但同樣吸引人。”莊德水認為,“因為它和觀眾的心理距離更近,更加貼近人民身邊的事。每個人都會成為正風肅紀反腐的受益者,一切為了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