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大班數學公開課兌換錢幣活動教案的內容,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借鑒或幫助!
大班數學公開課兌換錢幣活動教案 1
一、 活動目標
1、 體會錢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感知一些比較直觀的特征。
3、 認識元、角、分,并能進行換算。
二、 活動準備
1、 活動材料:和幼兒一起收集1角、2角、5角、1元的人民幣若干。
2、 經驗準備:會10以內加減運算、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三、 活動重難點
1、 活動重難點:會進行簡單的人民幣換算。
2、 指導要點:通過情境的熏陶和體驗,在指導下進行簡單的人民幣換算。
四、 活動過程
1、 進行“猜價錢”的游戲,引發幼兒活動的興趣和對錢幣的注意。
(1)、教師出示一個金元寶的儲蓄罐,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你想要這個存錢罐嗎?”
(2)、提問“那你知道買這個存錢罐要多少錢嗎?”教師引導幼兒猜價錢,“你猜得貴了、還是便宜了”加深幼兒對數的大小的體會。
(3)幼兒猜中后,請他們看存錢罐上得標簽:18元。
2、引導幼兒初步探索人民幣的兌換:1元=10角。
(1)、教師提問:“小朋友乘過城市公交車嗎?它需要多少錢呢?”
(2)設置問題情境:“可是如果身邊沒有1元的紙幣和硬幣,只有一些1角、兩角的`零錢,你該怎么辦呢?”
(3)、同桌兩個小朋友可以拿出學具來擺一擺,比比哪個小朋友想出的方法多?
(4)、幼兒操作錢幣,教室巡回指導。
(5))、幼兒分享兌換匯報的方法。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拿?
(6)、依據幼兒的表達,教師請幼兒把自己的錢拿出來粘貼并展示出來。
1元=10個1角=2個5角=1個5角2個2角1個1角=1個2角8個1角=3個2角4個1角
“1元錢原來可以付10張1角,也可以2張5角、那么你知道1元等于幾角嗎?”
“那10角等于幾元?”
3、 引導幼兒進一步認識元、角的關系。
(1)、教師提問:“小朋友不僅認識了這么多人民幣,同時也知道1元=10角,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道有趣的兌換題目。”
(2)、教師出示圖片:2角能換( )個1角。
(3)、在操作中幫助幼兒理解什么是“換”,如何是等價。
(4)、在此基礎上再出示其他各題:如1元能換( )張5角,1元能換()張2角。
(5)、師生共同核對結果。
(6)、請幼兒完成數學幼兒書第10頁中的內容。
大班數學公開課兌換錢幣活動教案 2
本課目標:
1、通過人民幣和外幣的兌換,體會求積、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數學與日常
生活的密切聯系。
2、能感受依照要求求出積、商的近似值。
教學重點:
依照要求求出積、商的'近似值。
教學難點:
準確地掌握人民幣和外幣的兌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生活中離不開錢幣,你們都知道哪些國家的錢幣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人民幣與這些外幣的兌換。(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
1、
老師遇到了一個問題,你們能幫我解決嗎?一位美國小朋友寄來一本價值6.7美元
的畫冊,我應該付多少人民幣?
請跟小組里的伙伴交流一下,匯報時要說明那個你們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開始吧!
教師巡視、交流,和時給予同學引導、協助。
2、
請一個小組來說一說,其他同學注意傾聽,假如有疑問可以提出來。
生:我們的列式是8.09×6.7.因為一美元兌換8.09人民幣,6.7美元就是6.7個8.09.
所以用8.09×6.7.結果是54.203元。應該付54.203元。
生2:我覺得應該付54.20元,因為人民幣中只有元角分,小數點的第三位就沒有意義
了,沒有這樣面值的人民幣,四舍五入就是54.20元。
你覺得哪個正確呢?在小組里交流一下。匯報。
剛才我們是怎么樣求出54.20元的呢?
生:看小數點后的第三位,第三位上是3.比4小,舍去,就是54.02元。
我們就把54.203保存了兩位小數,約等于54.20元。我應付54.20元人民幣。
看來生活中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對乘法算式中的積取近似值,這就是本課的第一個知識點——積的近似值(補充課題)
3、
練一練
保存整數
保存一位小數
保存兩位小數
1.79 ×1.2
5.998
大班數學公開課兌換錢幣活動教案 3
教學內容:
教材第12~14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貨幣的兌換,掌握求積、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正確地求出積、商的近似值。
2.經歷貨幣兌換的計算過程,培養學生主動嘗試、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
3.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體會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重點:按照要求求出積、商的近似值。
教學難點:
在不同的情況下,積、商的近似值的求法。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
一、談話導入
課件出示:美國小朋友瑪麗給笑笑寄來一本6.70美元的故事書。
師:你能提出哪些你感興趣的數學問題?
從學生的問題中提取出:6.70美元相當于多少元人民幣?
引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如何兌換外幣(板書:人民幣兌換)。
二、預習反饋
點名讓學生匯報預習情況。(重點讓學生說說通過預習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學到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問題)
三、探索新知
1.了解兌換比率。
師:錢幣的兌換不是個人想怎么換就怎么換的,中國人民銀行會根據世界各國貨幣的需求,每天公布一個外匯牌價。大家都必須按照這個牌價來兌換外幣。
(1)課件出示中國銀行
2012年10月某一天的國際貨幣匯率表。
(2)讓學生獨立閱讀,然后互相交流:從這個表里獲得了哪些信息?
2.美元兌換人民幣。
師:下面我們就利用這些信息來解決上面兌換人民幣的問題:6.70美元相當于多少元人民幣?
學生列式計算:6.31×6.7=42.277(元)。
小組討論問題:為什么這樣列式?積有幾位小數?應該保留幾位小數?
6.31×6.7=42.277≈42.28(元)
小結:因為兌換比率顯示,1美元能兌換6.31元人民幣,那么6.70美元就是6.70個6.31.所以用乘法計算;由于貨幣的最小單位是分,以“元”為單位時,第三位小數沒有意義,所以求出積的精確值后,一般運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兩位小數。
3.人民幣兌換美元。
師:我們學會了美元兌換人民幣的方法,反過來用人民幣兌換美元,你們會兌換嗎?
課件出示問題:媽媽用600元人民幣可兌換多少美元?
(1)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解決人民幣兌換美元的方法。
(2)學生匯報:600&spanide;6.31≈95.09(美元)。
(3)師生對比兩道題的過程和結果,總結求積或商的.近似數的方法。
小結:積取近似值要先精確計算,再根據題目要求或實際情況取近似數;人民幣兌換通常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兩位小數;商取近似值時,要比根據要求保留的小數位數多求一位,然后取近似值。
4.人民幣兌換港幣、歐元、新元。
課件出示問題:5000元人民幣能兌換多少港元?歐元呢?新元呢?
(1)學生獨立完成。
5000&spanide;0.81≈6172.84(港元)
5000&spanide;8.19≈610.50(歐元)
5000&spanide;5.11≈978.47(新元)
(2)學生互相說一說兌換方法,找到兌換其他貨幣的規律,以便能達到兌換任意貨幣的目的。
四、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13頁“練一練”第1題。
思考:港元兌換人民幣的方法和美元兌換人民幣的方法一樣嗎?
2.完成教材第13頁“練一練”第2題。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五、拓展提升
100日元兌換人民幣7.89元,1歐元兌換人民幣8.19元,100歐元能兌換成多少日元?
100×8.19=819(元)
7.89&spanide;100=0.0789(元)
819&spanide;0.0789≈10380.23(日元)
六、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七、作業布置
教材第13~14頁“練一練”第3、4題。
復習舊知,指向目標。
教師根據學生預習的情況,有側重點地調整教學方案。
學生獨立思考、討論。
學生嘗試練習。
板書設計
大班數學公開課兌換錢幣活動教案 4
教案目的:
1、運用已有經驗感知各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2、學習用不同方法進行7元人民幣的等價兌換。
教案準備:
1、活動課件《自動取款機》。
2、復印1元、2元、5元面值的紙幣若干。
3、記錄單,鉛筆若干。 教案流程:
一、認識各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1、出示各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2、這些都是我們中國的錢幣,我們叫它人民幣。
3、你們認識這些錢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4、錢有什么用?
5、你會用錢買東西嗎?
二、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探索取7元錢的不同策略。
1、出示活動課件《自動取款機》。這個取款機有許多的1元、2元、5元的錢。
2、出示鞭炮。這個鞭炮需要7元錢,如果你能在這個自動取款機中取7元錢,鞭炮就會響起來。
3、個別幼兒說,教師操作并做記錄。
4、幼兒操作、探索取7元錢的不同策略,并把它記錄下來。
5、交流記錄結果,教師匯總。
三、買票到游樂場。
以上講述了《幼兒園中班優質課數學:自助銀行7元錢的兌換》的詳細內容,主要描述幼兒園中班優質課數學,希望對大家有用,大家的工作經驗可以在下面進行留言討論,還有相關的幾篇同樣優秀的教案例文推薦給你,幼兒大班數學認識時鐘教案及反思,幼兒園數學測量教案反思,更多的相關內容可以參閱小班數學教案。
大班數學公開課兌換錢幣活動教案 5
活動目標:
感知元、角、分,了解不同面值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分類表,鉛筆,硬紙板。
2、準備學習包《科學、人民幣》
活動過程:
1、將學習包《人民幣》中的錢剪小來,粘在準備好的硬紙板上,并按照面值分類。
2、幼兒三人一組,其中倆人各拿一張分類表,"第三人開銀行,將錢幣擺在桌子中間。
3、幼兒輪流擲色子,按色子的點數拿錢幣。
4、知道幼兒向銀行兌換錢幣,如5個1元換1個5元。
5、準備教室中的小東西,給每件小東西標上價錢,請每名幼兒拿出10元錢幣卡,進行買賣游戲。
活動反思:
錢幣雖然不是幼兒每天要接觸的東西,但是對他們來說并不陌生,設計這樣的活動,能有計劃地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啟發和引導幼兒嘗試把所掌握的'簡單數學知識,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和游戲之中,不斷豐富經驗促進能力提高。但是原活動的設計并不令人滿意,原因一,活動形式的設計以個別演示、集體討論、自己記錄的方式,游戲性不強不能充分激發幼兒的興趣;操作活動以個人書面的形式,教師不能快速有效給予幫助,也將影響教學效果。原因二,探索錢幣的不同兌換策略,限定兌換7元錢,過于死板,不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發揮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同時以數字、符號等方式記錄策略,增加了幼兒的思維難度,也沒有考慮幼兒間個體的差異性。
本次活動設計的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框架;以調動幼兒已有經驗,發揮幼兒積極主動性為原則;以提升幼兒自身能力為大目標。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積累經驗,發展能力。活動的第一環節,保留了原活動中較好的提問,提示幼兒關注1、2、5這幾個數字在錢幣中的重要用途。活動的第二環節,是教學的重點,學具的提供保證了幼兒個體在自我理解的基礎上,獨立擺弄操作及嘗試。同組不同色的材料要求,方便幼兒的觀察和相互啟發。幼兒操作材料數量的設定,包攬了10以內所有面值錢幣的不同組合。三個層次的安排,提示了教師教學難點的突破步驟,以及階段目標的把握。活動的第三環節,主要是讓幼兒在游戲中,鞏固和運用,目的不在于用的多用的好,而在于大膽得用,合作的好。教師的指導應結合幼兒個體的差異,游戲中突出的問題。指導提示是不出基本問題情況下的提升要求,實施者應靈活把握。
大班數學公開課兌換錢幣活動教案 6
[教學內容]
精打細算(第2-3頁)
[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除法的意義。
2:掌握小數除以整數(恰好除盡)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
小數除法的意義,小數除以整數(恰好除盡)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淘氣打算去買牛奶,你從圖上得到了什么數學信息?
2、根據圖上的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3、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11.5&spanide;5 12.6&spanide;6
引導學生觀察這兩個算式與以往我們學過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 除數都是小數,除數都是整數)
師:我們今天就來研究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看看淘氣到底應該買哪個商店的牛奶。
二、探索新知,解決問題
1、師:兩個商店牛奶的單價分別是多少呢?我們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單價。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經掌握的知識先自己想一想,并且
嘗試計算,然后在小組內討論交流一下想法。
2、學生交流討論,老師巡視指導。
3、請小組選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指名學生板演。
4、老師引導學生比較匯總的各種方法,認為哪個方法比較簡便實用? 學生可能會將11.5元轉換為115角進行計算,老師應追問:為什么要化成115角進行計算?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將小數轉化成整數進行計算的思想和方法。也可能有學生直接運用豎式進行計算,老師應大膽放手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引導出“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5、理解算理:師生共同探究“商的小數點為什么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先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再進行引導。將11.5元平均分成5份,先將11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元,還剩1元,再將1元看作10角,加上5角,一共15角,平均分成5份是3角,3的單位是角,寫成以元為單位的小數時,3應該寫在十分位上,因而小數點在3的前面,正好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或個位上的1是10個十分之一,加上十分位上的5.總共是15個十分之一,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個十分之一,因而小數點應在3的前面。教師視學生回答角度進行引導闡釋。
6、引導歸納總結,明確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按照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7、學生嘗試計算乙商店牛奶價格,注意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3頁練一練第1題。
2、我是小小神算手。
20.4&spanide;4 96.6&spanide;42 55.8&spanide;31
引導學生通過對比發現小數除以兩位數與除以一位數的,都要注意商的小數點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3、完成教材第3頁練一練第4題。
四、總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呢?小數除法在豎式計算中有什么要注意的?
[板書設計]
精打細算
甲商店:11.5元=115角 11.5&spanide;5=2.3(元)
乙商店:12.9元&spanide;6=2.15(元)
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教學反思]
第二節 打掃衛生
[教學內容]
打掃衛生(第4~6頁)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中的情境,進一步體會小數除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利用已有知識,自主探究除數是整數商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3、正確掌握已學過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小數除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
除數是整數,商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除得的結果有余數,補“0”繼續除。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課件出示情境主題圖:
開學了,班級購置了打掃衛生用具,買6把笤帚共花了18.6元,買4個簸箕共花了24元。你能提出哪些問題?怎樣計算?
引導學生列出算式并獨立計算:18.6&spanide;6 24&spanide;4
計算后說一說整數除法與小數除法的異同。
二、對比中探索,交流中生成
師:復習題中的兩道問題同學們解決得非常好,如果老師把它們稍作改動,你還會不會計算呢?
教師把情境題中的18.6改成18.9.把24改成26.
1、初步嘗試,發現問題。
請你嘗試計算這兩題,你發現了什么?
2、獨立思考,嘗試解決。
師:有余數還能不能繼續除下去?該怎么繼續除?試算18.9&spanide;6
3、討論交流,異中求同。
(1)在小組內匯報自己的計算方法。
(2)展示匯報。(可能出現第4頁中幾種不同的方法)
(3)對比這幾種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導學生發現,無論是轉化成整數,拆分整數與小數分別除,還是豎式的方法,都有一個 共同的地方,就是小數的末尾可以添“0”繼續除,在具體的情境中可以解釋為,18元里有6 個3元,9角里有6個1角,剩余的3角可以換算成30分,30分里有6個5分,合在一起就 是3.15元。
4、應用方法,歸納總結。
豎式計算26&spanide;4
(1)引導學生發現,整數除以整數有余數時,可以在被除數個位后點小數點,添“0”繼續除,商的小數點一定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2)嘗試總結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
1、買16個玩具恐龍花了12元,平均每個玩具恐龍多少元?
2、錯題診所。
209&spanide;5=418 10&spanide;25 =4 1.26&spanide;18=0.7
3、先估算下面各題的商哪些大于1.哪些小于1.再豎式計算。 32&spanide;8 12&spanide;25 2.45&spanide;3
4、一只蜜蜂的飛行速度是蝴蝶的2倍,如果蜜蜂每小時飛行11千米,蝴蝶每小時能飛行多少千米?
[課堂總結]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打掃衛生
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除到被除數的末尾有余數時,要在余數后邊添“0”繼續除。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