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端午文化匯聚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和思想精華,成為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愛國情感的重要載體。端午節時,人們會紀念屈原,在緬懷歷史、感悟家國情懷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學校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通過緬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學習他不朽的愛國精神,將愛國奉獻的信念植入心間,將自己的夢想同祖國的發展聯系起來,將愛國情感轉化為實際行動。
二、活動主題:傳承家國情懷爭做時代新人
三、活動時間:20__年6月__日——6月__日
四、活動內容
(一)主題升旗儀式6月__日
(二)主題班隊會6月__日
(三)實踐活動6月__日——6月__日
五、實踐活動具體安排
(一)一年級活動
主題:品讀故事緬懷愛國詩人
通過查閱書籍、上網搜索等方式,搜集有關端午的童謠、詩詞,了解并整理屈原的故事,感受他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始終不改初心、忠貞愛國的高尚品德,并通過演一演、唱一唱、講一講等形式,將自己的學習感悟分享給小伙伴們,與大家共同緬懷屈原。(錄制視頻,每班擇優上交2份)
(二)二年級活動
主題:手工制作“樂”端午
又到一年端午時,讓我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慶祝這個節日吧!大家可以觀看龍舟比賽視頻、繪制龍舟或龍舟賽的場景,也可以通過剪、貼、折、繪等方式制作手工粽子、手工龍舟。(每班擇優上交5份)
(三)三年級活動
主題:編織五彩夢
佩香囊,是端午傳統習俗之一。香囊內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效。五色絲線,又俗稱五色絲、五彩絲。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有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學習如何編織五色繩,或者自制一個香囊,將制作過程錄制視頻或攝照片留存。(每班擇優上交5份,照片可拼圖,寫上班級、姓名)
(四)四年級活動
主題:繪詩情畫意品端午情懷
隊員們搜集____引用過的屈原所寫的詩句,品味內涵,繪制一張A4大小的詩配畫作品。(每班擇優上交5份,寫上班級、姓名)
(五)五、六年級活動
主題:話端午文化,承中華文明
1、端午食粽觀察粽子的外形,觀看學習包粽子的步驟,準備好包粽子的材料:糯米、粽葉、棉線等……與家長合作完成,將制作過程錄制視頻或拍攝照片留存。
2、了解端午節由來、歷史,與端午有關故事等,認真思考自己的理想,并將自己的理想和祖國、人民、中國夢緊緊聯系在一起,從小立下報國志,自覺將愛國精神轉化為報國行動。家中布置“長大后我就成了你”理想墻,將自己的理想制成卡片(卡片為A4紙一半大小),與自己敬仰的榜樣的照片放在一起,激勵自己不斷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
(活動二選一。每班擇優上交5份,照片可拼圖,寫上班級、姓名)
篇二:學校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方案
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
為傳承中華民族優良文化傳統,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認同和喜愛我們的節日,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__市__小學圍繞“弘揚民族精神,品味濃情端午”為主題設計了一系列活動,一起來參與吧!
以下活動任選一項參加即可
1、多種方式了解端午節的由來、有關傳說和習俗。可通過上網、查閱書籍等方式了解。制作主題為“濃濃端午情赤誠中國心”的繪畫及手抄報。
(呈現形式及要求:繪畫及手抄報作品,要求大小不小于8K,色彩鮮艷,主題明確,開學將紙質版作品上交各班級)
2、同學們可以觀看龍舟比賽視頻,繪制龍舟或龍舟賽的場景,了解端午節的文化習俗。準備好龍舟的圖片,嘗試用畫、撕、剪等方式裝飾龍舟,感受親子互動的溫馨時光(以下圖片僅做參考,可以自由發揮)。
(呈現形式及要求:剪貼畫,大小自定,開學將紙質版作品上交各班級)
3、端午食粽,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同學們可以利用假期跟著家中長輩學習如何包粽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嘗試用各種食材作為佐料包粽子,與家人合作完成。將制作過程錄制視頻或拍攝照片留存。
(呈現形式及要求:照片,可拼圖,每人僅限上交一張,備注好班級姓名,開學將電子版圖片上交各班班主任)
4、通過查閱書籍、上網搜索等方式,搜集有關端午的童謠、詩詞,了解并整理屈原的故事,感受他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始終不改初心、忠貞愛國的高尚品德,通過演一演、唱一唱、講一講等形式,講述屈原的故事或誦讀你喜歡的端午詩詞、誦唱端午歌謠。片頭內容為“大家好!我是__小學()年級()班的(),下面我為大家……”
(呈現形式及要求:橫屏錄制視頻,時間不可超過2分鐘,畫面清晰,無水印,開學上交各班班主任)
5、端午節佩香囊、綁五彩繩,有避邪驅瘟、平安長壽的美好寓意,同學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了解佩香囊、五彩繩的端午傳統習俗,并學習如何編織五色繩,或者自制一個香囊。
(呈現形式及要求:拍照可拼圖,要求照片要有學生制作的過程,備注好班級姓名,開學上交各班班主任)
端午小百科
端午節的香包里面裝的是什么?
端午節的香包里面裝的是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如芳香化濁驅瘟的蒼術、山奈、白芷、菖蒲、麝香、蘇合香、冰片、牛黃、川芎、香附、辛夷等藥,含有較強的揮發性物質。
香包其制作和佩戴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戰國時期,屈原《離騷》中有“扈江籬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江離、辟芷、秋蘭均為香草。紉,乃連綴之意。即幃,在這里既指香包,也含帶之意。全句的意思是把裝滿香草的幃帶在身上。這說明香包早在屈子所處的戰國時代已是一種飾物了。
篇三:學校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方案
為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我班將于端午節期間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系列活動。現將活動方案制定如下:
一、活動目的`
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抒發愛國主義情懷為主題,以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為載體,不斷深化“中國夢”學習教育,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和教育,引導學生珍惜幸福生活,增進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的情感。
二、活動時間
20__年6月__日至6月__日
三、活動內容
1、開展節慶民俗文化活動。結合端午節的特點和內涵,組織開展“粽葉飄香”包粽子比賽、觀看龍舟比賽、端午歌謠傳唱、織香袋等活動,引導學生深入體會端午文化的獨特魅力;依托“道德講堂”組織端午節民俗講座,開展以愛國名著、傳統經典為主要內容的經典誦讀活動,使學生用心體會端午節蘊涵的意義,激發愛國愛鄉情懷。
2、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端午節期間,積極組織學生志愿者進社區、進鄉村,開展村居清潔、節日慰問、助殘愛幼等志愿服務,為留守兒童、貧困生、孤寡老人、殘疾人士等送去慰問金、粽子等,陪他們共度端午佳節。
3、開展校園灑掃活動。從科學角度分析懸艾草、掛菖蒲、佩香囊、飲雄黃酒等端午傳統習俗,普及日常衛生保健知識。組織學生進行校園大掃除,整理個人衛生,加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生態文明意識。
4、制作節日小報。積極組織學生將端午節的內涵、民俗及參加端午節活動的感悟制作成節日小報,并開展節日小報評比和展示活動。
四、活動要求
充分挖掘端午節深厚的文化內涵,把端午節主題活動與“中國夢”學習教育活動結合起來,精心設計貼近學生的活動項目,加強學生參加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創新傳統節日文化活動的形式和載體,體現人文關懷,倡導文明新風;全部活動過程確保安全、有序開展。
篇四:學校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為深化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按照省、市、區文明辦相關要求,現制定__區教育局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教育引導師生在活動中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為我們的美好未來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二、活動主題:
我們的節日端午
三、活動對象:
各中小學師生
四、活動時間:
20__年__月__日-__月__日
五、活動內容:
(一)廣泛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
各學校要充分發掘我們的節日端午的愛國精神內涵,開展各種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廣泛組織中小學生、青年團員精選端午民俗詩歌、屈原詩辭和歷代經典愛國主義詩篇,以賽詩會、朗誦會、詩歌交流會等多種形式在全區中小學校、鄉村學校少年宮廣泛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引導師生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二)大力開展各類志愿服務和走訪慰問活動
積極組織師生志愿者進社區、進鄉村開展開展端午慰問關愛他人志愿服務活動,以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貧困戶、留守兒童、殘疾人等為主要慰問對象,為他們送慰問金、送粽子、送生活用品等,幫他們打掃衛生,陪他們談心,一起共度端午佳節。也可以組織走訪慰問各級道德模范和先進人物,并大力宣傳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營造學習模范、關愛模范、爭當模范的良好社會氛圍,為道德模范送去節日的問候。
(三)廣泛開展節日民俗文化活動
積極開展各類富有傳統節日文化內涵的民俗文化活動。如組織開展猜謎、包粽子、制香囊、懸白艾、掛菖蒲等節日活動,豐富節日生活。班級內開展多樣的慶端午主題班隊會活動,號召學生多途徑了解端午文化,創作端午主題征文、主題手抄報、電子小報、主題黑板報、主題書法作品展,并在校園內展評。
(四)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日小報創評活動。
20__年端午節小報主題端午習俗我來畫。通過創作節日小報,了解端午習俗和傳統文化,展示節日風俗和學生愛國之情。作品可以采用傳統手抄節日小報的形式,也可采取電腦作畫形式進行創作,報送作品可以以個人名義,也可以以小組、班級、家庭名義。節日小報推薦報送要求:紙質小報原件、小報電子掃描件或照片、紙質作品推薦表。每個學校推薦5份作品。小報報送時間:20__年5月25日前,過期不能選送市上參評。
(五)開展環境衛生整治行動
結合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在校園內外、教師宿舍院落大力開展環境衛生秩序整治活動,增強師生的生態環保意識,營造端午節整潔優美的衛生環境和舒適溫馨的生活環境。
六、活動要求
(一)高度重視。我們的節日端午是全國城市文明程度指數和__綜合文明指數測評的重要內容,各學校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迅速制定活動方案、周密安排部署,確保活動順利有序的開展。
(二)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在校內開辟主題黑板報、專欄,利用led屏幕等宣傳報道端午知識和端午節日活動,營造良好節日氛圍,不斷增強節日文化活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報送資料。
端午小報報送時間:20__年__月__日前。
2、各學校于__月__日前將本單位擬開展的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實施方案報區教育局宣教科。
3、活動結束后,請各校在__月__日前將活動總結、簡報、圖片、音像等資料報送區教育局宣教科。
篇五:學校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方案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五。千百年來,端午文化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逐漸成為傳承、弘揚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感的載體之一。在端午節里,人們會紀念屈原,在思接千古的家國情懷中積蓄前行的力量。在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__中心小學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活動。
活動主題
品味粽香端午,傳承家國情懷
活動時間
20__年6月__日—6月__日
活動一:品端午
活動對象:全體師生
觀察粽子的外形,觀看學習包粽子的步驟,準備好包粽子的材料:糯米、粽葉、棉線等……與家人一起包粽子、吃粽子,拍一些創意照,記錄這次難忘的家庭活動。可以參考模板,比比誰的照片最有創意。
活動二:誦端午
活動對象:一、二年級學生
收集端午節的相關知識,如端午節的由來、屈原的故事,賽龍舟和包粽子的習俗,吟誦屈原的詩詞、贊頌端午的詩歌,學唱和端午習俗有關的童謠……拍攝孩子們吟誦歌唱的視頻(橫屏拍攝)。
活動三:織端午
活動對象:三、四、五、六年級學生
佩香囊,是端午傳統習俗之一。香囊內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效,自制一個香囊。
請同學們和家長學習如何自制一個香囊。將勞動過程和成果,利用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與大家共享。
活動要求
同學們根據以上活動安排進行實踐,活動照片或視頻發到班級群里,學校將擇優發布在公眾號上。
希望同學們在端午節主題實踐活動中,進一步了解端午節習俗,豐富實踐技能,感受傳統文化帶來的魅力。
篇六:學校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為了傳承我國的傳統文化,讓學生感受濃濃鄉情和融融親情,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學生對端午節傳統文化的了解和熱愛。__縣__小學開展“端午粽情濃,傳統記心中”端午節主題活動。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旨在讓學生在端午節文化的搜尋、思索和實踐中,培養良好的人文素養與實踐能力,感受端午文化的魅力熏陶。
二、活動對象
全體少先隊員
三、活動時間
20__年6月__日—6月__日
四、活動安排
一二年級
1、美麗的龍舟
同學們可以觀看龍舟比賽視頻,繪制龍舟或龍舟賽的場景,了解端午節的文化習俗。家長為孩子準備好龍舟的圖片,陪伴孩子一起嘗試用畫、撕、剪等方式裝飾龍舟,感受親子互動的溫馨時光。(以下圖片供大家參考,可以自己創作)
2、品讀故事緬懷愛國詩人
隊員們通過查閱書籍、上網搜索等方式,了解并整理屈原的故事,感受他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始終不改初心、忠貞愛國的高尚品德,并通過演一演、唱一唱、講一講等形式,將自己的學習感悟分享給小伙伴們,與大家共同緬懷屈原。(兩個活動可以二選一)
三四年級
1、編織五彩夢
佩香囊,是端午傳統習俗之一。香囊內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效。五色絲線,又俗稱五色絲、五彩絲。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有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學習如何編織五色繩,或者自制一個香囊,拍攝照片留存。
2、繪詩情畫意品端午情懷
隊員們搜集____引用過的屈原所寫的詩句,品味內涵,繪制一張A4大小的詩配畫作品。
(兩個活動可以二選一)
五六年級
1、舌尖上的端午
觀察粽子的外形,觀看學習包粽子的步驟,準備好包粽子的材料:糯米、粽葉、棉線等……與家長一起包粽子、吃粽子,拍一些創意照,記錄這次難忘的家庭活動。
2、“粽”享童趣筆繪端午
蛋是人們賦予孕育新生命的,在雞蛋上涂上各種顏色,稱五彩蛋,象征圓圓滿滿。畫一個彩蛋,祝福端午節安康。孩子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體驗我們傳統民俗的樂趣。
(兩個活動可以二選一)
篇七:學校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方案
百年歷史,百年文化,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蘊含豐富的傳統文化,為傳承傳統文化,促進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提高,結合我校的實際,本著切實可行的原則,制訂端午節活動方案。
一、活動背景
讓學生結合歷史學習,充分了解各地在端午節里各種各樣的風俗習慣,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了解端午的淵源、形成,民間各種不同的慶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載的中國所獨有的文化內涵,以此來體驗端午的意義;同時通過這次活動,使學生真正了解傳統節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學生理解傳統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讓學生真正理解在黨的領導下,人們在生活上所取得的快樂與幸福。
二、活動目的
堅持以提升學生德育水平和動手實踐能力為目的,拓寬知識水平,以我們的傳統節日為主題,充分挖掘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初步了解端午節的名稱、起源及節日風俗習慣。引導中學生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建設精神家園,增強愛國情感。
三、活動的內容
1、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宣傳:端午前一周,利用電子屏加強對端午習俗的宣傳,提高學生對傳統節日的認知。增進大家對端午節傳統文化的了解,深刻體驗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歷史意義,從而使民族精神得以傳承。
周一:憂國忠心詩人淚,一曲離騷千古傳
周二:品端午粽香,憶離騷古韻
周三:品味端午,傳承文化
2、按照德育實踐教材統一安排,各班級利用周四最后一節課,舉行“包粽子、品粽香、話端午”主題班會。通過“包粽子、品粽香、話端午”憶愛國詩人,講傳奇故事,引導學生知傳統、懂習俗、愛勞動、促提升。(班會設計見德育實踐教材)
3、6月__日,端午節前,開展“端午粽動員”粽子節比賽活動,各班將學包粽子的任務作為家庭作業布置給學生。利用端午節放假時間,要求學生和父母一起過端午,通過包粽子、系彩繩、掛香包、采艾蒿等等活動,進一步提升學生對傳統節日和習俗的了解。通過錄視頻比賽,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珍惜。
進行視頻匯總,開展包粽子視頻競賽,結合__聯合學校十大習慣培養目標,以次活動為契機,每個年級組評出勞動標兵:
一等獎1名
二等獎2名
三等獎3名
學校統一頒發證書。組內PK,擇優上報學校一名同學,作為學年組勞動標兵。(學年組負責)。強化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及學習,加強動手能力訓練,促進家庭關系和諧,共同度過傳統節日。
四、活動要求
1、扎實開展活動。各班級要把“包粽子、品粽香、話端午”主題活動作為提升學生動手能力重要載體,精心組織實施,班會課可以增加便于師生參與的活動項目,把學生及家長吸引到活動中來,增強主題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2、營造濃厚氛圍。各班級要加強對“包粽子、品粽香、話端午”主題活動的宣傳報道和氛圍營造工作,通過校園公眾號、微視頻等現代化傳播形式,及時報道班級活動開展情況,大力普及節日知識,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從而增強班級凝聚力,更能通過動手包粽子等活動做到寓教于樂,增進學生對端午節傳統文化的了解,深刻體驗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歷史意義。
3、活動結束,各班結合實際對學生進行總結和教育,再次對傳統文化、端午習俗進行總結,讓學生體會到在黨的領導下,我們當代人所過的幸福生活,并鼓勵學生不忘歷史,銘記傳統,努力把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繼承并發揚光大。
篇八:學校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方案
淡淡艾葉香,濃濃端午情。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五節、天中節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
端午節是流行于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自盡,后人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一、指導思想
為了傳承我國的傳統文化,讓學生感受濃濃鄉情和融融親情,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學生對端午節傳統文化的了解和熱愛。利用假期畫彩蛋,做香囊,跟著家中長輩學習制作端午菜肴,在端午節文化的搜尋、思索和實踐中,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與實踐能力,感受端午文化的魅力熏陶。
二、活動時間
6月__日——6月__日
三、參加人員
一至六年級學生
四、活動內容
宏育學校為了讓孩子們感受端午節獨特的傳統習俗,加強綜合勞動實踐能力,將開展以“端午粽情濃·傳統記心中”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內容安排如下:
活動一:“淡淡粽葉香,濃濃端午情”
活動對象:全體學生
活動要求:在端午節前后,根據家庭實際情況,學生跟家人一起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與家人共度端午佳節,共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愛國情懷,并用照片和視頻記錄下活動過程,以自愿為原則分享到班級群。
活動二:“粽”享童趣樂,創意繪端午
①創意畫彩蛋
活動對象:一二年級
活動要求:為了讓同學們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更好地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特開展“創意畫彩蛋”活動。利用端午節假期時間,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合作制作端午主題彩蛋,并用照片和視頻記錄下活動過程,以自愿為原則分享到班級群。
②巧手制香囊
活動對象:三四年級
活動要求:端午節佩戴香囊,不但有驅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干艾葉、菖蒲、香藥等,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請同學們動起手來,和家長一起學習如何自制香囊吧!同時用照片和視頻記錄下活動過程,以自愿為原則分享到班級群。
③舌尖上的端午
活動對象:五六年級
活動要求:了解端午節美食,和家人一起采購食材,做一道端午節家庭傳統菜,并用照片和視頻記錄下活動過程,以自愿為原則分享到班級群。
希望同學們在端午節主題實踐活動中,進一步了解端午節、認同端午節、喜愛端午節,感受端午節的魅力,豐富實踐技能,感受傳統文化帶來的魅力。
篇九:學校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1、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活動讓學生更加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
2、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借端午節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節日的意義所在,激發他們的想象力以及民族正義感和愛國情操,激發每位學生的探索創造精神。
3、端午節也是一個與家人團聚在一起的好機會,可以與家人增進感情,體驗親情的魅力。
二、活動時間:
6月__日——6月__日
三、活動安排:
1、舉行一次有關端午節的班級活動。
(1)同學互相交流所知道的端午知識。
(2)以小組為單位,搜集進行古詩文的交流或賞析。
(3)講解有關屈原的故事和詩歌,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4)為學生講解端午節的來歷、風俗。
(5)展示自己的手抄報作品。
2、“我向長輩學一技”主題活動。
在家里向長輩學習粽子的各種包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嘗試用各種豆物作為佐料包粽子,并品嘗不同地方、不同的風格、不同特色的粽子,感受粽子的香甜。
3、體驗端午情懷
(1)同學們將自己包好的粽子帶到學校來與朋友、同學、老師一起分享,培養孩子之間、師生之間的友情。
(2)能夠背誦有關端午的詩詞名句,或介紹屈原的故事。
(3)以《粽香四溢端午節》為題寫一篇作文,與大家分享你的端午情懷。
4、“嘟嘟嘟”跑得快
人數:1名幼兒+1名家長,共8對
形式:對面接力
準備:各班一個呼啦圈,兩個粽子
玩法:以班級為單位,8個家庭組合為一組進行接力,游戲中,孩子做車頭,一手拿一個粽子做方向盤,家長蹲下做車尾,呼啦圈為兩頭連接,一頭套在孩子的腹部,一頭家長用雙手握住,小車以最快速度前進至對面家庭組合,將呼啦圈和粽子接力給下一組家庭,最后一組家庭跑完,游戲結束,快的那一班級獲勝。
四、活動要求:
1、班主任認真組織,查找相關資料,利用班會課或活動課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作好記錄。
2、請老師們將相關的活動照片于本周__下班前發給邊老師,作文電子檔于__號前發至邊老師郵箱。
3、各班也可自行設計活動內容。
篇十:學校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方案
端午節,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不僅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是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認同感的重要契機。為了慶祝這一節日,特此策劃一場主題為“粽香情濃·龍舟競渡——端午傳承之旅”的主題活動方案,旨在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讓參與者在歡樂中感受端午文化的魅力,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與傳承。
一、活動目的
1、文化傳承:通過活動傳承和弘揚端午節的傳統文化,增強公眾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2、社區聯結:促進社區成員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增強社區凝聚力,構建和諧的社區環境。
3、親子互動:提供一個平臺,讓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增進親子關系,體驗傳統節日的樂趣。
二、活動內容
1、粽子制作體驗區
活動描述:邀請經驗豐富的粽子師傅現場教學,教授參與者如何包粽子,包括傳統肉粽、豆沙粽等不同口味的制作方法。
亮點:設置親子包粽比賽,評選最佳創意獎、最美外觀獎等,增加活動趣味性。
2、龍舟模型制作與競賽
活動描述:提供材料包,指導參與者手工制作小型龍舟模型,既鍛煉動手能力,又增進對龍舟文化的了解。
亮點:設置小型水池,舉行龍舟模型水上競速賽,增加活動的觀賞性和參與感。
3、端午知識小講堂
活動描述:邀請民俗專家講述端午節的歷史起源、習俗變遷、相關詩詞故事等,普及傳統文化知識。
亮點:采用互動問答形式,答對問題的觀眾可獲得端午特色小禮品,提高聽眾參與度。
4、傳統游戲體驗
活動描述:設置投壺、蹴鞠、拔河等古代傳統游戲區,讓參與者體驗古人端午節的娛樂方式。
亮點:設立積分制,參與游戲贏取積分,積分可兌換粽子、艾草香囊等節日紀念品。
5、愛心傳遞——為孤寡老人送粽行動
活動描述:組織志愿者將親手制作的粽子及節日祝福卡片,送到社區內的孤寡老人家中,傳遞節日的溫暖。
亮點:增進社區內的互幫互助氛圍,培養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心。
三、宣傳推廣
線上宣傳:利用社交媒體、社區公告欄、小區微信群等渠道發布活動信息,提前預熱,吸引報名。
線下布置:活動現場布置應充滿節日氛圍,懸掛艾葉、菖蒲,設置端午元素的裝飾,營造濃厚的節日氣息。
四、安全保障
確保活動場地安全,設置緊急疏散通道,配備必要的醫療急救設備。
所有活動均需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確保參與者的安全。
通過以上活動設計,“粽香情濃·龍舟競渡——端午傳承之旅”主題活動不僅能讓參與者在歡樂中體驗端午節的習俗,更能在實踐中加深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與傳承,營造一個溫馨、和諧、充滿文化韻味的端午佳節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