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言稿是參會者在會議或重大活動中表達觀點、分享見解或匯報工作的重要文稿。其分類多樣,可根據用途和性質進行劃分。精心準備的發言稿是演講成功的關鍵,它承載著發言者的思想和智慧,為會議的順利進行提供有力支持。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于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重點工作交流發言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重點工作交流發言 篇一:
各位領導、同志們:
近年來,我縣堅持以做優社區、做實網格、做活系統為抓手,突出體制機制、要素保障、融合共建“三維聚力”,系統重塑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系,全方位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效能。
一、圍繞“縱向到底”,健全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
堅持高位推動,建強縣級、鄉鎮、社區、網格一貫到底的“動力主軸”,推動組織體系提能升級。建強縣級指揮層,成立由縣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和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領導協調機制,建立縣委常委社區和網格聯系點24個,組建社區工作者隊伍、網格管理、物業服務、新業態新就業群體4個工作專班和8個專項工作組,協調解決全局性普遍性問題,構建“一盤棋”統籌的治理格局。建強鄉鎮“樞紐層”,深化鄉鎮黨委“吹哨派單”機制,定期組織開展“敲門行動”,從嚴落實鄉鎮黨委“四項權力”和城市社區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按照縣直機關單位共駐共建情況占機關黨建30%的考核權重量化賦分,推動鄉鎮黨委從“行政末梢”加速向“治理樞紐”轉變。建強社區“基礎層”,深入實施城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361”行動,12個社區全覆蓋組建“大黨委”,全面推進“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聯系戶”四級組織體系建設,切實把黨建工作覆蓋到城市最有效的治理空間。建強網格“單元層”,出臺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實施細則,科學劃分社區網格149個,組建網格黨支部39個、黨小組110個,選聘網格員169名,226名黨員聯系居民群眾724戶,實現“多網合一”“一網統管”,推動黨的領導和黨的工作貫穿城市治理最基層。
二、圍繞“橫向到邊”,強化平急銜接的要素支撐
聚集整合各方資源,強化平時運轉有序、戰時管理高效、平急銜接順暢的要素保障。推動社區干部隊伍專業化,實施社區黨組織書記專業提能行動,擇優推選12名優秀年輕干部擔任社區黨組織書記,并兼任居委會主任,探索設立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工作室,全面推行“導師幫帶制”,領辦實施“書記黨建項目”43個,選聘專職社區工作者70名,培育建強城市治理服務的骨干力量。推動黨群服務中心標準化,堅持把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與城市建設管理相結合,整合各類資源資金打造“一刻鐘便民服務圈”,12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全部達標創建,建成網格黨群服務站8個,構建起了“一核多點”延伸覆蓋的黨群服務體系。推動智慧城市建設高效化,整合黨的建設、綜合治理、數字城管等各類信息資源,建成智慧公安融合平臺和智慧城管平臺,完善自助便民服務設施,推行“指尖辦”“網上辦”“就近辦”等模式,實現城市基層治理數字化、智能化。
三、圍繞“全面融合”,構建多元聯動的治理格局
聚集活躍在城市一線的各類治理主體,構建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大格局”。機關干部下沉一線,督促引導210個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和2755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常態化報到服務。平時,簽訂共駐共建協議,共商資源、需求、任務“三張清單”,推行“群眾點單、社區派單、部門接單、黨員領單”服務模式,解決居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戰時,鄉鎮黨委和社區黨組織“吹哨”召集,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快速響應,合力應對大考大戰。新興群體多元融入,統籌共駐共建單位、“紅色合伙人”、物業企業、業委會和新就業群體、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依托社區黨群陣地建設“愛心驛站”“同心服務站”7個、組建紅色騎手志愿隊、先鋒騎手服務隊9支,招募“紅色合伙人”28家,組建物業企業黨組織17個,成立業主委員會190個,探索形成了社區黨組織領導、多元主體參與的“一核多元”治理模式。居民群眾主動參與,積極探索黨組織領導下群眾自我管理、協商共治的有效方式,建立居民議事會、懇談會和民情收集分辦、居民志愿服務積分兌換等機制,打造小區廣場議事廳7處,創新推行“四式”服務、“365”“3個一”“三心”解困等服務載體,使理解配合、主動參與城市基層治理成為居民群眾的普遍共識和自覺行動。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重點工作交流發言 篇二:
____區聚焦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通過突出高點位推動、精細化撬動、多領域聯動,有效激發治理活力,推動城市基層治理高質量發展。
一、突出高點位推動,構建基層治理“大格局”。一是實行“書記領航”強引領。建立城市基層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健全“區委—街道黨工委—社區大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織鏈條,構建區委指揮協調、街道統籌推進、社區具體落實的工作體系,形成“一把手”高位推動、“一盤棋”全面統籌的基層治理格局。二是壓實“責任鏈條”聚合力。把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納入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內容,建立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臺賬,實行議題交辦、工作提示、明察暗訪、約談問責等推動落實機制,推動黨建工作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三是繪制“施工藍圖”促提升。成立以區委書記任組長的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制定22條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措施,明確重點任務,實行掛圖作戰,開展“三年攻堅”,推動城市基層治理大提升。
二、突出精細化撬動,織密基層黨建“小網格”。一是做強網格提升組織力。將城市社區的黨建、綜治、城管等各類網格整合成__個城市“紅色網格”,配備專職網格員__名,實現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全覆蓋。二是做細網格搭建連心橋。把城市社區各項中心工作任務分配至網格,制定網格員職責清單,由網格員統籌調度網格內各項工作,摸清每個網格的人、事、物,分門別類建立工作臺賬。三是做實網格推動轉作風。深入開展“進萬家門、暖萬家心”大走訪活動,通過包聯黨員走街入戶,暢通民意訴求渠道,及時搜集群眾需求,征求意見建議360余條,協調解決問題__多個,在疫情防控、文明城創建等各項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突出多領域聯動,打造融合共治“共同體”。一是陣地聯用提效能。放大__黨建聯盟效應,充分整合駐區單位、高校院所報告廳、圖書館等活動場所和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等陣地資源,因地制宜打造安全教育基地、反詐教育基地和學生實踐基地,舉辦黨員教育、支部書記能力提升等培訓班,提升聯盟黨組織凝聚力。二是服務聯抓解難題。深化“契約化”共建,做好機關企事業單位和黨員“雙報到雙服務”工作,由社區黨組織牽頭,整合共建單位力量,組建服務隊、巡邏隊、先鋒隊__支,推行幫辦代辦工作機制,成功化解__旅游學院項目__多座墳墓遷移等一批“老案難案”,處理社區居民反響強烈的“關鍵小事”__余件。三是公益聯辦促和諧。深化__黨建品牌創建,推行社區群眾點單、黨組織下單、黨員接單“三單制”工作模式,在社區設立“愛心樹”,記錄社區困難群眾、黨員的“微心愿”,由在職黨員“摘星幫愿”,認領兌現“微心愿”__多個。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重點工作交流發言 篇三:
近年來,__區聚焦“黨建引領·四有紅城”創建要求,以“鄰聚力”黨建為抓手,扎實推進“力量下沉·網格賦能”行動,探索形成互聯互通、協同共治、多網合一的基層治理新模式。
第一,“三全”延觸角,將戰斗堡壘建成“治理軸心”。一是全方位精準定格。依托政法、住建等單位力量,精準摸排成型小區430個、散居樓棟5421個、自建用房8732棟,按照“街巷定界、規模適度,全域覆蓋、便于管理”方式,劃分社區網格510個、專屬網格281個,實現網格治理服務“零遺漏”。二是全鏈條組織聯通。按照“地域相鄰、服務相近、條塊結合”,構建“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組織體系,采取單獨建、聯合建等方式成立網格黨支部90個、黨小組231個,選派黨建指導員135名,讓黨的組織體系延伸到小區樓棟。三是全領域結對共建。推行“村社同行”黨建聯盟,實施“鄰舍+”支部結對互助專項行動,依托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服務陣地、院落庭院等資源,建成“紅城驛站”“司機之家”“愛心小屋”等網格服務陣地216個,探索推行“黨員義工”“紅色代辦”等便民措施,打通服務“最后一米”。如全區已有11個社區和轄區醫院利用“鄰舍+”支部結對平臺,為轄區群眾提供“送醫上門”服務和健康生活培訓40余次,服務群眾3000余人,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第二,“三強”促提升,將資源要素變成“治理動能”。一是資源匯聚強合力。依托“力量下沉·網格賦能”行動,組織4000余名在職黨員干部下沉網格擔任網格長、網格員,選派61名黨員干部到街道、社區任兼職委員,組建“紅色代辦”“紅色管家”志愿服務隊伍65支,共收集問題線索2464條,解決問題2283個。二是充電賦能強本領。實施“網格賦能計劃”,通過“業務講授+觀摩互學+網格比武+實踐鍛煉”等方式,開展作 文 吧街道網格比武22次,舉辦網格隊伍培訓5期,培訓網格員1000余人次;設置矛盾調解、環境整治等12個志愿服務崗,引導下沉干部主動認領服務,有效提升了網格隊伍綜合能力。三是激發活力強擔當。依托黨員積分管理機制,開展網格服務積分兌換活動,制定網格“八好”履職任務清單,分級開展“我在網格我服務”網格評選表彰7期,評選優秀網格員76名,256名外賣小哥主動到網格報到成為“移動探頭”網格員,營造了強擔當、比奉獻的濃厚氛圍。如區住建局下沉__社區第一網格長采取“特事特辦”便捷方式,幫助__小區申請35萬維修基金改造消防設施,有效消除安全隱患。
第三,“三力”優服務,將關鍵小事辦成“民生大事”。一是以15分鐘“網格黨建服務圈”提升便民服務力。聚焦“生命全周期”服務,制定社區“減負增效”六項清單,打造4點半學校、創業e家、春風小院、康養之家等服務載體,滿足居民“15分鐘社區生活圈”,推動解決老年人健康體檢、兒童科普閱讀等需求660余項。二是以“紅城星家”示范創建提升矛盾化解力。以居民小區為治理基礎單元,建立“星九條”創建標準,打造“紅城星家”示范小區35個,健全治安巡邏、文明引導等7類95項網格服務事項,覆蓋居民群眾9.3萬余人,推動解決糾紛200余個,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家門口”。三是以“十要五不準”承諾踐諾提升實事辦結力。依托黨組織書記“支書直通熱線”聯心工程,在網格推行年度承諾踐諾機制,推動解決社區“年度十件民生實事”730件,制定“五個不準事項”365件,切實做到網格連心、服務貼心、黨群同心。如紀念館社區堅持“小事簡商”“急事快商”“難事共商”的原則,“小問題”由網格長提交網格黨組織商議解決,“大問題”由街道社區通過黨建聯席會議協調化解,近80%訴求在網格內即可辦結,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重點工作交流發言 篇四: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近年來,我縣深入開展片組鄰“三長制”工作,以“四個聚焦”為抓手,充分發揮鄰長在鄉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把黨的工作延伸到社會治理的最基層、最深處,有效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根據會議安排,現將有關工作進展情況匯報如下:
聚焦黨建引領,凝聚齊抓共管合力。健全責任體系。成立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片—組—鄰”的基層治理組織體系,組織、政法、民政、農業農村等職能部門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定期培訓指導。將鄰長納入農村基層干部和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規劃,推行縣級示范培訓、鄉鎮(街道)普遍培訓、村級兜底培訓。縣委組織部、縣民政局、縣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定期開展調研指導,在調研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全縣鄰長工作深入開展。發揮“兩個作用”。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選優配強鄰長隊伍,引導鼓勵支持黨員參選,將“紅色細胞”延伸到基層末梢。截至目前,共選配鄰長30412名。
聚焦高效服務,構建共商共治格局。引導當好政策宣傳員。鄰長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把惠民政策傳遞給群眾,接地氣的方式讓群眾更能接受。探索吸納鄰長參加主題黨日活動,讓鄰長與黨員集中學習、集中議事、集中活動,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基層一線落地生根。引導當好民情聯絡員。建立鄰長參與基層治理清單,推動鄰長通過日常走訪聯系,收集社情民意,及時反饋群眾關注的急難愁盼事項問題。引導當好安全防護員。全面掌握聯系戶及相關區域情況,及時排查上報自然災害、安全生產隱患等,涌現出一批批先進典型。引導當好文明示范員。鄰長帶頭遵守村規民約,帶頭參加志愿服務,開展“亮身份、曬承諾、作表率”活動,幫助孤寡老人打掃衛生、清洗衣物,得到群眾點贊好評。
聚焦考核管理,營造履職盡責氛圍。推行積分管理。圍繞宣傳政策、聯系群眾、促進和睦、管護衛生等基礎工作,設立扣分、加分兩類項目,按照即時紀實的方式實現量化積分管理,推動村鄰長日常管理科學化、精細化、可量化。每季度召開鄰長會議,公布一次量化管理積分,接受黨員群眾的監督。實行動態調整。暢通出口關,建立鄰長動態調整機制,對不勝任不稱職、長期外出難以正常履職或因違紀違法不適宜繼續擔任的,依照程序及時調整處理。
聚焦正向激勵,激發干事創業動力。加強表彰宣傳。對量化管理積分高的鄰長,經村(社區)“兩委”會議研究、村(居)民代表會議通過后,擇優確定一批代表頒發優秀鄰長證書。定期開展“縣城好鄰長”等評先評優表彰活動,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提升待遇保障。對符合條件的優秀鄰長,作為發展黨員的重點培養對象,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為“兩代表一委員”人選。鼓勵鄰長參與村集體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兼職加薪、以工代補等方式提高收入,經濟條件較好的村(社區)適當發放一定的電話補助或誤工補貼。加大培養選拔。結合“農民大學生培養計劃”、鄉村振興“農村職業經理人”等,為優秀鄰長提供培養途徑和培養機會。將957名年富力強、表現突出的鄰長納入村級后備力量進行重點培養,切實提升鄰長的積極性、主動性。
匯報完畢,不當之處,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謝謝。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重點工作交流發言 篇五: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為不斷提升城市網格化管理水平和能級,夯實城市運行管理基礎。近年來,街道城市網格化管理水平在黨建引領下不斷提升,不斷創新治理路徑,激發治理活力,提升城市運行網格組織縱橫貫通的綜合處置能力,構建新形勢下平急一體、信息互通、資源共享、處置高效、便民利民的網格組織體系和治理體系。讓基層“小網格”書寫出社區治理的“大文章”。現將有關工作進展情況匯報如下:
搭建網絡單元,延伸工作觸角。在“三級平臺、五級應用”整體框架下,以__路、__路、__西路為界,劃分為2個管理網格,并在管理網格上設立網格工作站,與公安警務責任區管理邊界實現對應融合。第一工作站臨時辦公地點設在__路2299號,對應第一管理網格;第二工作站辦公地點設在__路1112號,對應第二管理網格。同時,工作站下設3類責任網格,分別為居民區責任網格、商務樓宇責任網格和轄區道路責任網格。每個居委會為一塊責任網格,各居民區書記為責任人;商務樓宇及轄區道路責任網格按照網格工作站管理區域劃分,責任人分別為營商辦和綜合行政執法隊相關人員,針對性延伸工作觸角,打造更精細化作戰單元。
優化隊伍結構,提升處置能力。街道網格化工作由街道黨政主要負責人統籌協調、統一指揮,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街道兩名分管領導任南片和北片的網格長,主要負責發揮協調指揮作用,充分引領并支撐站長整合力量、攻堅克難,切實提升城運網格作戰單元聯勤聯動的處置能力。兩名社區警務隊隊長任副網格長,協助做好網格內案件的協同處置等工作;兩名四級調研員任站長,負責站內所有日常運行和管理工作。綜合行政執法隊兩名組長任副站長,配合站長落實各項工作。參照區級聯勤聯動平臺運行模式,落實站內常駐力量和報到制力量相結合的辦公機制,建設專兼一體的網格工作隊伍。常駐力量為城運、城建、城管相關工作人員,報到制力量為其他各部門、科室,加大網格監督員、勞動監察員等力量的統籌使用力度,確保工作站指揮調度有效、指令上下貫通、人員快速響應。同時,設立3支應急處置隊伍,分別從社區安全、搶險救災、公共衛生等方面,協助兩個工作站開展應急工作。
厘清條塊邊界,層層分解處置。網格工作站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和街道“一網統管”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開展工作,主要承擔該網格內的信息匯集、督促履職、聯勤聯動以及跨網格案件的議事協調、閉環管理等工作職責,并形成網格化管理事項清單,負責開展日常巡查,做到問題及時發現、快速處置;承接“12345”市民服務熱線轉辦件、工單的聯動處置,數據的會商研判,問題的督查督辦及緊急、重大事件的應急處置;統籌協調解決跨層級、跨領域的城市治理疑難復雜事項;組織、參與街道轄區內聯勤聯動工作。原則上,針對單一職能科室的熱線工單,由街道城運中心直接派單處理,科室無法獨立完成的熱線工單,由科室相關負責人員及時與工作站內溝通,由工作站協調處置解決。責任網格塊在工作站的統一指揮下開展工作,形成居民區、商務樓宇、沿街路面三類管理包干區。居民區責任網格主要是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按照居委、小區、樓棟、樓組劃分四類微管理網格,對照日常管理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級分類,牽頭統籌處理。協調組織物業人員、志愿者隊伍等力量開展主動巡查,組織發動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發現城市運行問題,快速開展處置。商務樓宇責任網格主要是對轄區內商務樓宇及經濟園區等商業區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對樓宇內商家經營狀況、物業履職情況、消防安全措施等情況進行督促巡查;對樓宇、園區內信訪投訴等相關事項進行快速處置回復。沿街路面責任網格主要是對轄區內道路進行巡查檢查,對道路綠化養護、沿街商鋪經營、設攤經營、垃圾分類、道路清潔等城區管理事項及時發現并上報處理,對涉及沿街路面信訪投訴等相關事項快速處置回復。
下一步,街道將深入貫徹落實此次會議精神,進一步完善四個“機制”(即完善聯勤聯動機制、完善平急一體機制、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完善常態長效培訓機制),提高網格工作人員在基層治理中的實戰技巧,不斷提升網格治理效能。
匯報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