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語言活動小紅帽教案篇一
1、理解故事內容,初步掌握“如愿以償”的意思,知道動物的特點與所安排的“職業”的內在聯系,學習運用“因為…所以…”句式進行完整表達。
2、感受大猩猩助人為樂的美好情感,了解“找到自己長處”的重要性。
3、樂于交流,積極思索,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大猩猩、龍蝦、青蛙、袋鼠等動物圖片若干張(ppt形式)
一、開始部分
1、引入
提問1:“小朋友們,老師要問大家一個問題,‘職業’是什么意思?”(長大以后要做的工作)
提問2:“你知道的職業有哪些?”
提問3:“小朋友們知道那么多的職業,真厲害,老師真佩服你們。不過今天我要帶你們去的地方,你們一定沒去過。看,動物職業介紹所,你覺得‘動物職業介紹所’是什么?”(給小動物介紹職業/工作的地方)
過渡:“動物職業介紹所最近可熱鬧了,現在我們一起去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出示ppt)
二、基本部分
1、教師進行第一次故事講述,并出示ppt圖片。
提問1:“小動物們是怎么解決找不到合適工作的難題的?”(找動物職業介紹所)
提問2:“誰能告訴我,動物職業介紹所有哪些客人?(龍蝦,青蛙,袋鼠媽媽,小狗,小猴,蚯蚓,小松鼠)
提問3:“你知道龍蝦、青蛙和袋鼠媽媽原來的職業是什么嗎?它們為什么找大猩猩所長重新介紹工作?”(引導幼兒運用“因為…所以…”句式進行完整講述)
2、教師進行第二次講述,采用分段形式。
提問1:“這里有個好聽的詞,‘如愿以償’( 希望的事得到滿足),它是什么意思啊?”( 可以通過情節——小動物們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職業
——引導幼兒推測)
提問2:“來到動物職業介紹所的客人們的的新職業分別是什么?”(包括小狗,小猴,蚯蚓,小松鼠)
提問3:(發揮了小動物的長處)
三、延伸部分(出示ppt圖片)
提問1:“龍蝦、青蛙、袋鼠媽媽的問題已經解決了,但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動物職業介紹所來了太多的客人,大猩猩所長實在忙不過來,所以只好請小朋友們給他做助手,這些小動物適合什么樣的職業呢?”
四、結束部分
1、引導幼兒感受樂于助人的美好情感。
提問1:“現在,老師要問一問,你覺得故事里的大猩猩所長是怎樣的一個所長,為什么?”(1)熱心,為小動物介紹工作(2)細心聰明,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
2、引導幼兒了解“找到自己的長處”的重要性。
提問2:“龍蝦、青蛙和袋鼠媽媽因為不知道自己的長處,所以找不到適合的工作,而大猩猩所長因為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幫助小動物們解決了很多難題,小朋友從這個故事里學到了什么?”(了解自己的長處)
園任導師評議:
1、 活動效果基本不錯,教師邏輯性強,提問簡明直接。
2、 活動中教師在引導幼兒運用“因為…所以”句式時靈活度不夠,可以將句式要求直接明確的告訴幼兒。
1、 活動目的基本達到,在幫助幼兒掌握“因為…所以”句式的方式上過于單一,應有意識引導幼兒進行模仿,加強練習。
2、 講述故事時情緒元素不夠,應更有激情。
大班語言活動小紅帽教案篇二
1、嘗試根據動物特征進行聯想,為其介紹合適的工作。
2、進一步萌發幼兒了解動物的興趣。
1、對動物特征有初步了解。
2、故事課件,大統計表,長頸鹿、大象、狗、貓及相關職業的圖片。
一、導入活動——(這一環節讓幼兒理解職業介紹所的含義)
1、出示故事課件。
2、這是什么地方?職業介紹所是什么意思?動物職業介紹所是干什么的?這家動物介紹所是
大猩猩開的嗎?
二、分段講述故事——(第二環節引導幼兒思考動物特征與職業的關系)
1、講述第一段故事,提問:
(1)大猩猩所長給龍蝦介紹了什么工作?什么是裁縫?
(2)大猩猩所長為什么介紹龍蝦做裁縫?
2、講述第二段故事。
講述第二段故事的前半部分,引導幼兒猜測:
大猩猩所長可能會給小青蛙介紹什么工作?為什么?
教師繼續講述第二段故事的后半部分。
3、講述第三段故事
講述第三段古代的前半部分,引導幼兒猜測:
如果你是大猩猩所長,你會給袋鼠媽媽介紹什么工作?為什么?
繼續講述故事的后半部分。
4、小結:每個動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大猩猩所長就是根據它們的特征來介紹工作的。
5、過渡:現在還有些動物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大猩猩所長想讓小朋友幫這些動物介紹合適
的工作,你們愿意嗎?
三、分組討論——(第三環節讓幼兒自己根據動物特征為動物介紹合適的工作)
1、提出要求:幼兒四人一組,自由選擇動物為它們介紹工作。
2、幼兒分組講述,教師指導。引導幼兒根據動物的特征為動物介紹合適的工作。
3、集體交流:你們給動物介紹了什么工作?為什么?
四、職業招聘會——(鞏固對動物特征的聯想,為動物找到最合適的工作)
1、大猩猩所長說:你們給動物朋友介紹了這么多的工作,可是到底什么工作是最適合它們的?
看看這些工作到底誰來做最合適。
2、小結:出示ppt
長頸鹿的脖子長,看得遠,可以看清火災的情況,讓住在樓上的人們沿著它的脖子滑下來逃生,適合做消防員。
大象的鼻子長能吸水、噴水清洗汽車,做洗車工最合適。
貓抓老鼠的本領特別大,適合做糧倉管理員。
狗的鼻子很靈敏,經過嚴格訓練能做警察。
我們根據每個動物的特征幫他們找到了合適的工作,它們非常高興,送來了鮮花表示感謝。
延伸活動:現在許多動物聽說大猩猩動物職業介紹所能介紹合適的工作,都要來了,我們讓其
他小朋友一起來幫大猩猩的忙吧!
大班語言活動小紅帽教案篇三
欣賞童話故事,初步了解職業介紹所的工作特點。
能夠用自己的經驗分析不同動物的特點,考慮介紹合適的工作,并能用語言清楚地表達。
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童話故事中的動物形象,其他動物形象(如小狗、小猴、大象等)胸牌。
出示動物形象,引出故事內容。
老師:小朋友們好!我是小白兔。我想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請問到哪里可以找到工作呢?
老師引出故事,有表情地講述童話故事《動物職業介紹所》。
了解故事內容,知道幾種職業的特點。
老師:故事中出現了哪幾個小動物?它們的工作是什么?
老師:你覺得它們找的工作合適嗎?為什么?
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分析故事中的動物形象及特點。
老師:大獲猩所長最后怎么說的?為什么每個人的工作要符合自己的特長呢?
請幼兒集體學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發現自己的長處,就不愁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啦!
老師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只有發揮自己的長處才能夠把事情做得更好。
為動物介紹工作。
老師請部幼兒扮演其他動物參與活動。
老師提問:職業介紹所又來了一些小動物,大猩猩所長忙不過來啦!它想聘請小朋友們秀專為它們找工作。你們愿意嗎?
請幼兒分別為不同的小動物介紹適合它們特長的工作,如猴子到果園工作,大象擔任搬運工,鴿子當郵遞員等。
附:故事《動物職業介紹所》
大猩猩開了一家動物職業介紹所,他在電視上做了個廣告:尊敬的各位動物朋友,你有合適的工作嗎?你想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嗎?請到大猩猩動物職業介紹所,它能讓你如愿以償!
廣告登出不久,就有動物報名了。第一位報名的是龍蝦,龍蝦急匆匆地說:“猩猩所長,我是糧倉管理員,可我一不小心,大鉗子就戳破了米袋子,米就_了出來。請你幫幫忙,幫助我找一份合適的工作,好嗎?”
大猩猩所長笑著說:“龍蝦先生別著急,我想辦法幫助你。你的大鉗子像把剪刀,裁衣服倒挺合適,你可以當個好裁縫!”
龍蝦非常樂意地當上了一名裁縫。
第二位報名的是青蛙,他說:“猩猩所長,我是歌唱演員,可觀眾們都說我的歌聲太難聽,請你幫幫忙,幫助我找一份合適的工作,好嗎?”
大猩猩所長笑著說:“小青蛙,別著急,我來幫助你。你的歌聲不好聽,可你是游泳的行家,你當游泳教練肯定行!”
小青蛙想想:“對呀!我游泳棒極了,我就當一名游泳教練吧。”小青蛙非常高興地當上了游泳教練。
第三位來報名的是袋鼠媽媽,她急得快要哭了。她說:“猩猩所長,我是一名理發員,可這個工作一點兒也不適合我,請你幫幫忙,幫助我找一份合適的工作,好嗎?”
大猩猩所長笑著說:“袋鼠媽媽,你別急,我來幫助你。你不是有個大口袋嗎,當郵遞員準合適。”
袋鼠媽媽高興地點點頭。
一天一天過去了,大猩猩所長真能干,幫助許多動物找到了合適的工作:小狗當上了警察,小猴成了路燈管理員,大象開了浴室,蚯蚓成了合格的天氣預報員,松鼠當上了糧倉管理員……
動物們都找到了自己合適的工作,他們忘不了大猩猩所長的幫助,買來鮮花表示感謝。猩猩所長笑著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特點,找到自己的長處,就不愁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啦!”
《動物職業介紹所》是《人們怎樣工作》主題下的一個語言活動。該故事情節生動,富有童趣,內容上構思新穎,巧妙的把動物的特性與人類的各種職業聯系起來。故事結構上簡單、平行,適合幼兒的學習,為活動后面的續編故事也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間。活動中,通過前兩周的學習,幼兒對人們的工作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活動主要通過分析故事中一些動物的特性幫助小動物們選擇合適的工作,以提高孩子的知識遷移和邏輯思維能力。首先,結合故事ppt,直接進行分段講述故事,以第一段故猩猩所長為龍蝦介紹裁縫工作為例,鼓勵幼兒思考為什么猩猩所長要為龍蝦介紹這個工作?龍蝦具有什么特征?通過集體的交流、分析,幼兒知道了龍蝦有兩個大鉗子,這是龍蝦很主要的特征,那么這兩個大鉗子有什么作用呢?抓東西、像兩把大剪刀,幼兒的想象力還是挺豐富的,于是,結合幼兒的想象以及幼兒的經驗,我又鼓勵幼兒想一想,生活中哪些職業經常會需要用到抓東西或者剪刀的?其實,孩子們還是能夠想出很多很多種職業,如:理發師、服務員……倒是裁縫師,可能幼兒對于這份職業的了解不是很多,所以幼兒都沒能想到,還有部分孩子甚至對裁縫師的工作不太理解,但通過同伴的經驗補充,幫助這部分幼兒解開了謎團。通過這一環節,我們也了解到了幼兒其實想象力豐富,能夠根據自己的經驗大膽進行猜測并聯系實際,獲得自己對合適的職業的詮釋。于是,在接下來的為青蛙、袋鼠媽媽選擇合適的工作時,我們主要以幼兒的講述為主,只要幼兒能夠大膽想象、推理,能夠大膽表達出自己的理解時,我都給予了鼓勵。這種沒有固定答案的講述,加上我及時的表揚、鼓勵,因此,也讓更多的幼兒愿意表達自己的見解,《指南》指出:幼兒園語言活動應為幼兒創設機會,放手讓幼兒有機會說、敢說、大膽說,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造。我想,在今天的活動中,這一方面體現的還是比較到位的。第三環節,主要是創編環節,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但有了之前的大膽想象作為基礎,幼兒在這一環節表現的也比較大膽,只是參與的幼兒明顯有了減少。通過這一現象,給了我一定的啟示:語言活動重在讓幼兒講述,但僅僅靠一個活動是無法滿足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講述過程中的,活動中,能力強的,善于表現自己的幼兒總是能夠抓住更多的機會,而有些膽小、內向,語言表達不夠清晰的幼兒往往表現機會較少,因此,在部分幼兒進行創編結束后,我將本次活動延伸到了課后,并采取同伴互助的辦法,鼓勵幼兒一對一交流,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傾聽或幫助結對同伴,以讓每個幼兒都獲得講述的機會,獲得成長,并獲得成功的喜悅。整個活動,大概地來說,完成了預期目標,活動中幼兒的表現也積極,大膽,但幼兒間的差異還是比較明顯,而整個活動設計的差異性的提問不夠,這個在經后的活動中還需要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