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劃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節約糧食的活動方案篇一
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讓勤儉節約在教育系統蔚然成風,引導廣大師生牢固樹立勤儉節約意識,切實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一)廣泛開展教育宣傳
根據教育教學規律和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把勤儉節約內容有機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宣講、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小學德育課程教學、幼兒園習慣養成等教育環節之中。
(二)大力培育校園文化
1.深入推進光盤行動。全面持續開展食堂“光盤行動”,采取多種方式激勵師生吃完所購食物、不留剩飯剩菜的光盤行為,以此為抓手迅速扭轉學校餐飲浪費的不良風氣。結合實際制定節約用餐規范,建立泔水量等食品浪費信息定期發布機制,引導師生關注和參與學校餐飲節約,推動光盤常態化。
2.開展各類校園活動。精心設計活動形式及載體,圍繞勤儉節約開展主題班會、主題黨團日、藝術節、讀書讀報、征文演講等日常性活動;利用世界糧食日、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等契機開展專題教育,加強糧食安全宣傳。
3.加大社會實踐體驗。通過社會實踐、勞動體驗,讓學生切身感受食物的來之不易,真正形成尊重勞動和愛惜食物的思想意識。
(三)提升食堂管理水平
1.加強運行管理。完善從食品原材料采購、庫房儲存、物流配送、生產加工到成品銷售的全鏈條節約管理,實現食材配比有效動態調整。
2.優化供餐服務。堅持學生食堂為學生健康成長服務的方向,建立科學、綠色的供餐服務體系。改進菜品口味,通過菜品創新、傳統節日食品和風味小吃進校園,建立符合師生多樣化口味的餐飲保障體系。
3.強化現場管理。在食堂明顯位置張貼宣傳標語或宣傳畫、擺放提示牌,提醒師生適量點餐,制止浪費。積極創新管理思路,建立激勵機制、問題反映機制,結合實際開展光盤換水果、浪費隨手拍等活動。
(四)創新使用科技手段
積極探索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制止學校餐飲浪費,將信息技術、物聯網、人工智能和現代食堂管理相結合,打造節約型智慧食堂。
(五)建立健全制度體系
全面排摸掌握學校餐飲浪費情況,深入分析產生原因,抓住關鍵環節,在綠色學校創建的大框架下,制定具體管理制度和辦法,構建學校餐飲節約立體式、全方位制度體系。通過建立落實獎懲制度、考核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等,推動學校餐飲節約工作長期持續有效開展。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視制止餐飲浪費工作,建立領導有力、職責清晰、任務具體、精干高效的組織體系,形成學校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分管校領導具體負責,職能部門領導、有關專職人員為骨干的工作力量,建立后勤、宣傳、學工、教務、群團等多部門共同參與的協同聯動工作機制。黨員領導干部、教師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踐行勤儉節約。
(二)凝聚行動合力。學校要履行主體責任,食堂履行管理直接責任。
節約糧食的活動方案篇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學生生活中的浪費糧食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為進一步增強學生節約糧食、愛惜糧食的意識,培養他們節約糧食的好習慣,讓每個學生都知道每一粒糧食的來之不易,自覺養成珍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的好習慣,我校開展了“節約糧食,從我做起”主題教育活動。
通過這次活動,要讓學生明白愛惜糧食,節約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節約糧食,從我做起,養成不挑食、不浪費、愛惜每一粒糧食的好習慣。讓大家以節約為榮,讓節約成為一種時尚,讓節糧成為一種習慣。
結合20xx年10月16日糧食日主題活動,在全校各班中開展“五個一”和“天天查”活動,通過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珍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一)上好一節班會課
各班要圍繞市教委下發的《杜絕學校糧食浪費的通知要求》,利用班會時間召開一節有針對性的班會。讓學生認識浪費糧食是可恥
的。
(二)畫一張手抄報
根據收集的資料,和召開班會的內容畫一張手抄報,準備參加豐臺區教委舉辦的手抄報比賽。
(三)出一期黑板報
搜集糧食日活動的相關知識,出一期關于節約糧食的黑板報,向全體學生宣傳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
(四)做一次宣傳
向家人宣傳節約糧食的知識,帶動家人共同節約糧食,形成家庭共節糧的氛圍。
(五)制定一份公約
全班同學利用班會時間制定一份節約糧食、節約水電的文明公約。學校少先隊要針對學生的挑食、不愛吃的扔掉等浪費糧食的現象,進行了節約糧食大檢查,及時反饋檢查情況,及時教育引導學生。
節約糧食的活動方案篇三
為深入貫徹中央關于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精神,加強生態文明理念和資源環境國情教育,大力推進節約型校園建設,教育引導學生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意識,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根據《教育部關于深入開展節糧節水節電活動的通知》(教發[20__]12號)要求,結合我校節糧節水節電(以下簡稱“三節”)實際,著眼未來發展趨勢,制定本方案。
一、通過學生活動,全力建設“三節”校園文化。充分發揮學生活動的育人功能,開展主題班會、讀書讀報、征文演講、倡議簽名、名師講座等活動,積極倡導“三節”理念。在校園文化精品活動建設中,努力打造“三節”教育活動品牌。依托微博、人人網、微信、qq群等網絡平臺發起關于“節糧節水節電活動”的話題,開展“隨手拍我身邊的浪費行為”、“曬曬我的節約小妙招”等活動,著力打造網絡互動社區,充分利用移動新媒體平臺開展“三節”教育。積極參加與“三節”教育相關的全國大學生文藝匯演、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評選等活動。本項工作由學生工作部(團委)負責,研究生工作部、宣傳部協助。
二、將“三節”教育納入課堂教學。教師要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增強教師教書育人和節約教育意識,將“三節”教育的內容融入思政課程、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宣傳中。邀請相關專家開展環保知識講座,鼓勵學生自發組織節能、環保等的經驗分享活動。本項工作由教務處負責,學生工作部、宣傳部協助。
三、依托學生組織,積極開展“三節”行動。學校現有志愿服務總隊環保部負責全校的環境保護、節約活動。開展“指尖上的北語”系列活動,引導同學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逐步養成節約的行為習慣。促使學生養成及時關水、關燈習慣,杜絕長流水和長明燈現象。組織校學生會持續開展光盤行動,在食堂用餐時間安排“學生文明就餐監督員”,制止浪費,將節糧行動落到實處。組織“節糧節水節電我先行”標志牌設計大賽,制作“節約徽章”等紀念品,向師生發放,配合簽名活動。結合實際,制訂詳細的評價辦法,將學生日常節儉行為習慣養成情況作為重要指標,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本項工作由學生工作部(團委)負責,研究生工作部、后勤服務集團協助。
四、全員參與“三節”體驗活動。校團委組織學生骨干到節糧、節水、節電的社會實踐基地,觀察了解節糧、節水、節電的知識和方法,開展相關研究性學習。將“三節”問題作為社會實踐關注的主題之一,鼓勵研究生開展餐飲消費、家庭用水、用電等情況的社會實踐調查,形成調查報告。本項工作由校團委負責。
五、營造“三節”教育良好氛圍。圍繞“三節”教育,通過精心設計主題海報、公益廣告、動漫作品、宣傳欄、黑板報、led顯示屏、校廣播臺廣播等形式,讓“三節”教育隨處可見、隨時可學。高度重視學生先進典型的培育和選樹工作,抓好“三節”教育的先進典型。校記者團組織采訪“三節”模范學生、后勤工作人員,報道學校節約水、電、氣等資源的情況、數據,報道“三節”的典型事例和先進人物。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組織節約教育專題報道,提高廣大師生對“三節”的思想認識,形成宣傳聲勢,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在全校師生的理論學習中增加“三節”相關新知識、新理念、新技術的學習內容,在全校教師中開展“三節”及節約紙張、保護環境等宣傳活動。本項工作由宣傳部負責,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協助。
六、完善“三節”流程管理,加強技術保障。節糧管理方面,加強食堂日常管理,確保原材料的科學儲藏,降低庫存損耗,加強精細化加工,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加強員工的烹飪技能培訓,減少烹飪過程浪費,按照日常客流量經驗,掌握好每日食品的烹飪量,避免飯菜量過剩。節水、節電管理方面,以“后勤信息化”為契機,建設適合學校校情的能源監控平臺,將全校范圍內的水電氣暖全部納入能源監控范圍,實時掌握全部能源數據,逐步實現并優化全校范圍內能源資源的定額管理和合同管理。大力推廣新技術新材料,繼續地下管網改造工作,將給水、雨水、污水、熱力管線全部更新為新型節能材料。大力發展可再生水資源,修建雨水收集池,收集雨水用于綠化灌溉。加大管理力度,發揮中水站的最大處理水源能力。本項工作由后勤服務集團負責。
七、建立健全 “三節”制度。做好節約型校園建設的頂層設計,學校節能辦公室要充分發揮職能,與后勤服務集團等用能、用水、用電大戶做好協調溝通,出臺節約型校園建設的有關制度;推動能源監控平臺建設,對學校水、電、氣等能源資源進行動態實時管理、監控。建立獎懲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設立節能資金,獎勵節能行為,推動“三節”活動長期持續有效開展,形成風氣、形成習慣。 本項工作由資產管理處負責。
八、加強日常督導檢查力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加強配電室、水泵房的日常巡查力度,及時發現解決跑冒滴漏問題。加大對食堂、學生宿舍等重點用水用電單位的檢查力度,發現浪費糧食、水、電的行為及時通報批評。定期發布糧食、水、電的節約量,自覺接受廣大師生員工的監督。本項工作由后勤服務集團負責。
全校各單位要高度重視“三節”工作,迅速行動,認真部署,引導廣大師生從點滴做起,讓勤儉節約蔚然成風。
節約糧食的活動方案篇四
一、班課課題:珍惜糧食,吃好盤中餐
二、本課目的:通過召開這一次主題班會,從小養成愛惜糧食的習慣,讓同學反思自己對待糧食的態度,從而懂得日常飲食的一些良好習慣,能做到愛惜勞動果實;讓同學們養成物盡其用,不浪費,勤儉節約的好品質。
三、本課形式:表演、小品、背誦等
四、過程設計:
(一) 主持人宣布班會開始導出班會主題
古人云:身披一縷,當思織女之勞;日食這餐,每念農夫之苦。如果沒有糧食,人類將無法生存。如果沒有糧食,中國何談發展。
(二) 讓本放小記者對本班同學以珍惜糧食為中心進行采訪,并將采訪答案與同學交流。
(三) 請同學們觀看《小品喜怒哀樂羊肉串》,以此告戒同學們珍惜糧食的重要性。
食品問題早已不是個新話題了,“節約糧食”更是我們從小便熟知的字眼。不管是從何麗珠和朱佳穎演出的小品還是李奕煒等同學演出的小品,我們不難得知隱藏其中的道理。
(四)以令人震驚的數據來告訴同學節約糧食的重要性,培養同學們勤儉節約的好品質,好品質。最后,宣布班會結束。
我們不妨算這樣一筆帳:倘若一個人每天節約一米粒米,那么十億人可節約多少?五千多公斤!一年可以節約將近兩千萬斤,折合人民幣兩千萬元。這筆錢若按每所“希望小學”五十萬元算,則可蓋40所“希望小學”。按每人學雜費三百元計,則可使七萬多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難道你不為這筆數目所震驚嗎?你的心不為之一顫嗎?
(五)教師小結。
節約糧食,不僅僅是一種口號,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和所有人的號召與呼吁,我們希望它是一種情結,熔鑄在你與我的心中,從而自覺的作到節約糧食,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
節約糧食的活動方案篇五
節儉自古就是一種美德,它反對浪費或奢侈,古今中外的杰出人士莫不提倡。中國有句諺語:勤,鋤頭上的黃金;儉,米缸里的白銀。節儉就是在生活中節約儉省,珍惜有限資源和勞動成果。現在的孩子都是生活在比較富足的環境中,再加上家庭中的百般寵愛,節儉意識越來越模糊。因此,有必要在幼兒園里開展節儉教育。
節儉既可以表現在不浪費資源,比如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水。現在有些人不注意節約,隨便浪費,水龍頭擰不緊,一滴一滴往下滴,但他們沒有想過,就是那幾滴水,可以使那些缺水地區的人們用上許多天。節儉也可以表現為不浪費糧食,“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更是婦孺皆知。
節儉是一種優秀的品德,磨煉我們的意志,使我們收益終生。
活動目標:
1.組織開展相關的宣傳教育活動,增進幼兒對勤儉節約的了解。
2.各年齡段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制定相應的節儉教育具體要求及系列活動。
3.通過教育活動培養幼兒節儉的良好習慣,防止和克服奢侈、浪費現象。
活動流程:
一、制定目標,使“節儉教育”的具體要求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1.小班年齡段:從節約糧食入手,引導幼兒能較好地吃好每一頓飯菜,不挑食、不掉飯粒、不剩飯菜,并能保持餐桌的整潔。
2.中班年齡段:從節約水電入手,引導幼兒從身邊的小處著手,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養成隨手關水龍頭、關電燈開關等好習慣。
3.大班年齡段:從節約能源入手,引導幼兒關注更多的能源浪費現象,如水、電、紙張等等,積極予以改正。同時引導幼兒嘗試將一些廢舊物品進行再利用,用以自制一些教玩具等,讓資源再次予以利用。
二、具體實施,使節儉教育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滲透于一日生活中。
1.充分利用日常教學中的"有利時機,有意識把“節儉”有關道理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詩歌、游戲等形式有機滲透與幼兒日常教學中,讓幼兒感知與體驗。
2.利用各種宣傳日,開展相應的教育活動。如:3月9日保護母親河日、3月12日植樹節、3月21日世界森林日、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3日世界氣象節等節日,開展相關的活動,讓幼兒懂得勤儉節約的美德,保護水、電、森林樹木等資源。并能自覺扮演“小小宣傳員,”把這些知識傳播給家長或他人,共同做好。
3.抓住家園教育紐帶,幼兒理解“節儉”意義。通過家園攜手,通力合作防止和克服家庭中的“奢侈、浪費”現象。如幼兒過生日,教師可以圍繞“節儉過生日,自制禮物,大家同樂”的活動內容與家長攜手教育,充分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制作禮物送給過生日的小朋友,體驗品嘗自制蛋糕的樂趣,懂得不隨意浪費物品,愛惜物品的良好習慣。
4.開展中大班幼兒廢舊物品小制作展示比賽活動。以幼兒家庭為單位,在各年齡段選取不同的材料開展自制教玩具比賽。如:塑料袋、紙盒制作等等。
建設節約型社會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全社會要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社會風尚,把節約變成每一個人的自覺行動。那么我們也要積極行動,從小處著手,從小幫助幼兒樹立勤儉節儉的良好習慣,做一名全面發展,品行兼優的祖國建設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