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漢語詞語,公文的一種格式,是指對上級有所陳請或匯報時所作的口頭或書面的陳述。掌握報告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對于個人和組織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報告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學校環境調查報告篇一
根據老師的要求,我對校園環境進行了調查。
調查情況如下:
1、幾個大垃圾桶內經常有廢液流出。
2、花草不經常修剪、澆水,顯得雜亂無章。
3、池水太臟,水不流動,造成很多臟物浮在水面。
4、有些地方雜草叢生,廢物堆積,無人打掃。
5、校園內出入的車輛較多,造成噪音、廢氣污染等問題。
6、廁所衛生打掃的不及時,沒有專門的潔廁工具。
7、窗臺太臟,同學們往往什么東西都往上面撞。
8、黑板上亂涂亂畫的嚴重。
我的建議:
1、幾個大垃圾桶換成分類垃圾桶。
2、請專門的人定期修剪花草。
3、定期換池塘里的水。
4、讓掃地的同學定期清掃雜草。
5、禁止與學校我關的車進入校園。
6、定期打掃廁所。
7、購買專門的潔廁工具。
8、讓各班請同學定期清掃窗臺。
9、定點擦黑板。
我的結論:
1、為了美化校園,首先要對工具進行處理。
2、然后,對學習氛圍做好相關的事。
3、最后,對教室進行每周大掃除。
學校環境調查報告篇二
20xx年10月。
根據老師的要求,我對校園的環境進行了調查。
1、幾個大垃圾桶內經常有廢液流。
2、花草不經常修剪、澆水,顯得雜亂無章。
3、學校附近河水太臟,水不流動,造成很多臟物浮在水面。
4、有些地方雜草叢生,廢物堆積,無人打掃。
5、校園內出入的車輛較多,造成噪音、廢氣污染等問題。
6、廁所衛生打掃的不及時,沒有專門的潔廁工具。
7、窗臺太臟,同學們往往什么東西都往上面撞。
8、黑板上亂涂亂畫的嚴重。
1、幾個大垃圾桶換成分類垃圾桶。
2、請專門的人定期修剪花草。
3、向周邊居民建議生活垃圾不要隨意丟到河水里,定期宣傳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4、讓掃地的同學定期清掃雜草。
5、禁止與學校我關的.車進入校園。
6、定期打掃廁所。
7、購買專門的潔廁工具。
8、讓各班請同學定期清掃窗臺。
9、定點擦黑板。
1、為了美化校園,首先要對工具進行處理。
2、然后,對學習氛圍做好相關的事。
3、最后,對教室進行每周大掃除。
1、提出問題:該怎樣保護環境?
2、選定調查地點,被調查人。
3、對每位被調查對象在平時環境保護方面的表現和行為進行細致訪問,了解他們有無破壞環境的行為。
4、小組成員共同探討我校存在的破壞環境的不良行為,倡議為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凈化校園,保護環境。
通過本次調查活動,孩子們的環保意識得到了加強,認識到破壞環境的危害既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也進一步提高了校園主人翁意識和生活實踐能力。
學校環境調查報告篇三
1.臨城鎮境內貫穿全城的文瀾江,可以說是全縣污染物的聚集地。上游生活垃圾的隨意丟棄;中游生活廢水的隨意排放;下游工廠工業廢水的污染等等,導致昔日的文瀾江畔已慘不忍睹。
2.臨城xx糖廠的蔗糖加工,所產生的工業用水直接排進河流、農田,造成附近水域遭到莫名其妙的破壞,排出的廢氣未經過處理,給xx的藍天碧云增添一層黑色的薄紗。
3.臨城西門市場的`污染問題也是很突出的。菜販子、肉販子、魚販子都將對其沒用的水直接倒進過道,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臟、亂、差”。造成過道的堵水,積水發出的臭味,影響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使環境的質量一差再差。
4.xx角周邊海灘也受到污染,但相對來講是比較小的。前來游玩的游客不注重形象地往海里投擲瓶子、垃圾、紙屑等。更有周邊村民不厭其煩的參與,再如此的反復下去,xx角海灘也將成為“垃圾海灘”。
5.據調查的某些村落,村民的環境意識太薄弱了,全然不知怎樣保護環境,什么是破壞生態平衡。村中到處可見“垃圾山”,蚊蟻成群,可想而知該村的環境已經是多么惡劣了。
以上僅是本小組組員調查得到的一小部分的信息,對真正的環境問題可謂微乎其微。但希望以此警示人們要掀起保護環境的熱潮。雖然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要相信星星之火也足以燎原,我相信我們的環境問題也將改善。
調查時間:
調查人員第一小組全體組員。
組長。
組員。
學校環境調查報告篇四
1.臨城鎮境內貫穿全城的瀾江,可以說是全縣污染物的聚集地。上游生活垃圾的隨意丟棄;中游生活廢水的隨意排放;下游工廠工業廢水的污染等等,導致昔日的瀾江畔已慘不忍睹。
2.臨城xx糖廠的蔗糖加工,所產生的工業用水直接排進河流、農田,造成附近水域遭到莫名其妙的破壞,排出的廢氣未經過處理,給xx的藍天碧云增添一層黑色的薄紗。
3.臨城西門市場的污染問題也是很突出的。菜販子、肉販子、魚販子都將對其沒用的水直接倒進過道,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臟、亂、差”。造成過道的堵水,積水發出的臭味,影響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使環境的質量一差再差。
4.xx角周邊海灘也受到污染,但相對講是比較小的。前游玩的游客不注重形象地往海里投擲瓶子、垃圾、紙屑等。更有周邊村民不厭其煩的參與,再如此的反復下去,xx角海灘也將成為“垃圾海灘”。
5.據調查的某些村落,村民的環境意識太薄弱了,全然不知怎樣保護環境,什么是破壞生態平衡。村中到處可見“垃圾”,蚊蟻成群,可想而知該村的環境已經是多么惡劣了。
以上僅是本小組組員調查得到的一小部分的信息,對真正的環境問題可謂微乎其微。
但希望以此警示人們要掀起保護環境的熱潮。雖然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要相信星星之火也足以燎原,我相信我們的環境問題也將改善。
調查時間:
調查人員第一小組全體組員。
組長。
組員。
學校環境調查報告篇五
阿克陶鎮學校距離阿克陶縣城1.5公里,地處城鄉結合部,校園周邊環境較復雜,盡管學校采取了一系列相應的措施,但限于學校的人力,學校有限的職能等系列原因,整治校園周邊環境的工作難度大、收效甚微。現將我校周邊環境存在的問題調查總結如下:
1、學校大門口的`馬路上常年車流量大,加之路窄行人多,影響了來往車輛的行駛,也給學生的安全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2、學校大門口兩側沒有車輛減速帶,路邊沒有設置注意學校及注意兒童的交通指示牌。
二、周邊人員流動狀況。
我們學生的家長絕大部分是農村人員,他們的文化素質普遍比較低,生活狀況普遍不是很好,應該說他們都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員。在他們中間,也存在著一些不穩定因素。
阿克陶鎮學校。
2014年6月。
文檔為doc格式。
學校環境調查報告篇六
調查時間:xx年xx月xx日。
根據老師的要求,我對校園的環境進行了調查。
1、幾個大垃圾桶內經常有廢液流出。
2、花草不經常修剪、澆水,顯得雜亂無章。
3、池水太臟,水不流動,造成很多臟物浮在水面。
4、有些地方雜草叢生,廢物堆積,無人打掃。
5、校園內出入的車輛較多,造成噪音、廢氣污染等問題。
6、廁所衛生打掃的不及時,沒有專門的潔廁工具。
7、窗臺太臟,同學們往往什么東西都往上面撞。
8、黑板上亂涂亂畫的嚴重。
1、幾個大垃圾桶換成分類垃圾桶。
2、請專門的人定期修剪花草。
3、定期換池塘里的水。
4、讓掃地的同學定期清掃雜草。
5、禁止與學校我關的車進入校園。
6、定期打掃廁所。
7、購買專門的潔廁工具。
8、讓各班請同學定期清掃窗臺。
9、定點擦黑板。
1、為了美化校園,首先要對工具進行處理。
2、然后,對學習氛圍做好相關的事。
3、最后,對教室進行每周大掃除。
新學期開學我們來到了新校園上學,新校園各方面的'環境都非常好,來到這里上學,我非常高興。
可是,近來學校每天除了早晨,我們操場上就布滿了塑料袋、零食袋……我覺得很奇怪,怎么早晨還是干凈的校園,一到中午、下午的時候就變臟了呢?于是,我對校園環境污染進行了調查。
我用問卷調查法調查了有多少同學在學校小攤上買過零食和有多少同學沒有在學校小攤上買過零食,調查如下:我一共調查了50名同學,其中買過零食的同學有10人,約占總數的20%;沒有買過零食的同學有35名,約占總數的70%;還有那10%的同學是替同學買過零食。垃圾大多集中在操場、走廊、欄桿角落里,這些垃圾給校園帶來了嚴重的污染。
我又用同樣的方法調查了同學們在學校里對紙屑的態度,調查如下:我共調查了57名同學,其中有21名同學主動撿過紙屑,約占總數的37%;有13人隨地扔紙屑,約占總數的23%,還有40%的同學會把紙屑踢到別的同學那兒。這些現象也是校園污染的主要原因。
接著,我又調查了校門口那些小商小販出攤的時間和收攤的時間以及小攤的數量。小攤一般都是在早上約7點15分就來到學校門口,共有5家;然后中午約12點30分的時候就收攤,在下午1點20分左右又來到學校門口,約下午6點收攤。而且我發現有很多同學都是在上學前和小攤攤主預訂好要買的東西,然后放學后便一窩蜂地跑過去買。
1.學校的規章制度是不允許同學們到小攤前買零食的,可是那“誘人”的小零食讓同學們不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繼續買那里的零食。
2.有些同學環保意識差,把垃圾隨手丟棄在走廊、操場等公共場合。
1.零食非常便宜,導致同學們去買。
2.包裝袋很漂亮,而且食品的名字也很好聽,讓許多同學禁不住去買。
3.零食的味道很“香”,所以有些同學聞到后便控制不住自己去買。
4.同學們不會合理利用零花錢,把很多零花錢都用在了買零食上。
5.同學們經常從本上撕紙張,折成飛機,在教室里滿屋子飛,然后隨手丟在教室里。
大量的事實告訴我們,校園環境的污染,大多是同學們自身造成的,同時與小商小販有很大關系,使得校園環境變得越來越差。而且有的同學因為吃了這些不衛生的小零食,引發腸胃等疾病,不但自己難受,而且耽誤功課,得不償失。
學校與城市管理部門應加強合作,堅決制止小商小販口在學校門前擺攤、賣零食;同時倡導同學們要愛護我們美麗的校園,堅決抵制亂丟紙屑、垃圾等不文明現象,共同愛護我們的校園,讓我們的校園變得越來越漂亮。
學校環境調查報告篇七
了解學校衛生環境問題,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法,提高同學們的環保意識。
20xx年x月x日。
小學。
本校環境。
1、校園環境整體整潔,放眼望去,沒有多少垃圾,大多數是一些花草樹木,綠草如茵,把校園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彩。
2、垃圾桶擺放整齊,周圍沒有小紙片,更聞不到一股臭氣。
3、車棚里的`自行車擺放依次、整齊,地面上沒有垃圾,一塵不染,讓人賞心悅目。
1、校園門口的花壇里:桔子皮、飲料蓋、瓜子殼、花生殼隨處可見。
2、學校的花壇,遠遠望去,表面上挺干凈。走近仔細一看,零零碎碎的小垃圾躲在花壇里,有斷鉛筆、塑料勺子、桂圓皮等,讓人看上去不雅觀。
3、垃圾桶旁邊的水槽里堆積著污水。
4、垃圾沒有分類,這樣會造成資源浪費。
1、從我做起,不要隨地扔垃圾,如果看到垃圾,要彎彎腰,撿一撿。看到別人在扔垃圾,及時勸阻。
2、可以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分類。再次把可回收垃圾利用。
3、及時清理垃圾。
4、多設幾個垃圾桶。
學校環境調查報告篇八
_____年來的衛生發展狀況,我和劉宇慧同學相繼走訪了北京市延慶縣石合營社區居委會,和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政府盧溝橋街道辦事處,及一些餐廳,如新城服務樓。天外天烤鴨店等一些相關的單位和社區。通過這些單位和社區的`走訪,我們已經調查了居民健康教育狀況,城區除四害,及愛國衛生運動的實施狀況,餐飲業的衛生狀況。
在這一項調查工作中還是比較順利的,基本上我和劉宇慧同學都沒有受到太大的阻力,大多說情況都能順利的了解我們所需要的情況,我想也是因為我們選擇的單位大多數均為我們所熟悉的吧。
在《國家衛生城市標準》實施具體實施情況的調查中,我走訪了海淀區衛生局了解情況,但在調查初步就被相關人員以'這一情況歸環衛局管'的理由拒絕了我的調查,因為只有一份介紹信,當我再去環衛局時又被以證件不符合標準的理由沒能進行調查,而且態度很不好,讓我十分反感。我只得回到所在地區的居委會搜集了這方面的一些資料匯總了一份調查報告。除此之外,這一項工作的調查都是我們這幾年的所見所聞所感,如此而已。
學校環境調查報告篇九
我校座落在青山角下,綠樹成陰,很美麗,但是近期,學校的衛生環境有所下降了。
因為現在一進校門,有時會看到新種的小草枯萎了,上面還有幾張紙片,大樹上的葉子也枯黃了,頂上還有許多垃圾袋,整個學校有許多垃圾,短短的幾天時間怎會使學校這般模樣呢?于是,我們班同學在語文老師的帶領下,利用語文時間對學校的環境衛生進行了調查。
我們從教學樓教室和走廊開始調查,走過走去來,大家發現各班的教室都比較干凈,但是有個別班級的展示臺處的角落中有垃圾,走廊處個別地方丟有食品包裝袋。到了學校操場,發現操場很干凈,但是樹下有一大堆沙子,許多建筑垃圾如沙子、水泥管子等。另外,操場邊外有一個角落,原來的'車庫里有很多垃圾袋、飲料瓶、零食包裝等垃圾。教師宿舍前的溝里也有許多垃圾。我們走到新操場,看到地面很干凈,很適合同學們在這里鍛煉。我們走到草地和垃圾池附近,發現垃圾池旁邊有很多垃圾,沒有倒進垃圾焚燒池去,很難看的。草地上也有些紙片等。我們走到各班寢室看了看,發現許多寢室衛生很不錯,但也有個別男生寢室不夠好,因為有個床底下有垃圾未掃。最后我們看了食堂,里外衛生還過得去,但是周邊的溝比較臟,放柴處也比較亂。通過調查,我們得了結論,雖然我們學校衛生許多地方搞得不錯,但也有不少地方還比較差。
1、走廊中和草地上的垃圾袋可能是吃東西的同學把袋子扔在草地上的。
2、垃圾池旁邊很多垃圾是因為有個別班同學未把垃圾倒進垃圾池里造成的。
3、許多角落比較臟是因為學校對此處重視不夠,沒有安排人來清掃。
4、建筑垃圾主要是施工的工人未注意衛生亂堆放。
大量的事實告訴我,我們美麗的校園之所以變成這樣,是因為各種人為的因素造成。
1、希望學校重視環境衛生工作,特別是各個不顯眼角落中垃圾,要及時清理掉。
2.對師生大力宣傳講究衛生的重要性,讓人人養成愛衛生的好習慣。
3、批評不倒進垃圾池里的人,多次不聽的進行必要的處罰。
4、學校領導到學校各處多走走,及時發現衛生問題。
5、與建筑工人交流,要他們注意建筑材料的擺放。
學校環境調查報告篇十
幽靜的走廊,郁郁蔥蔥的小樹林,時時都有歡樂笑聲的大操場,有整齊悅耳朗讀聲的教室無不為我們各自的學習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在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知識殿堂里,我快樂的在學海中暢游。但是,掛有“廣東省綠色學校”“全國教育示范基地”名冠的這所學校,雖然校園內整潔干凈,環境優美,但是在環保低碳的今天,我們所做的努力似乎還不夠。針對這種情況,筆者經過一個星期(五天)對學校環境做了仔細調查。
1.校園內各操場,體育館,樓層,道路等共分類垃圾桶22個,筆者對其進行普查。據調查數據顯示:..........
隨機,我對路過的20名同學進行調查,其中85%的同學表示知道學校使用的垃圾桶是分類垃圾桶,15%的同學表示不太注意。其中40%的同學說“自己也曾經將垃圾分類放入垃圾桶,但是發現其他同學也沒這么做,隨后也就覺得垃圾分類沒必要了”;45%的同學說自己平時不太注意垃圾分類扔入垃圾桶;只有15%的同學會把垃圾分類丟進垃圾桶。(調查數據中,樹葉泥土等非垃圾物只有操場,道路旁邊的垃圾桶里有,經確認是由掃公區同學倒入的)。
2.我校在校班級一共有----班,分類隨機抽取高三,高二,高一各兩個班進行室內垃圾分類調查。據調查數據顯示:.........
抽查的這幾個班中只有2/3的班級進行了垃圾分類,分類出來的垃圾占總垃圾的8.25%(平均水平)。然而,經筆者調查,實際可回收在利用的垃圾占總量的45%以上,可回收利用的代表有:鋁裝飲料喝(占總量的10%以上),紙裝袋和書寫紙張(占總量的12%以上),玻璃飲料瓶(占總量的2%以上,塑料礦泉水瓶(占總量的16%以上),其他(占總量的5%)。在不可回收垃圾中,塑料包裝袋占總量的28%左右,桶裝方便面及一次性飯盒占總量的16%,一次性紙裝食品袋占總量的9%,其他占總量的2%。最令人擔心的是,沒有一個班是把電池放入指定的電池回收箱的,都是丟進垃圾桶。而我校專門用來收集電池的回收箱只有一個,而且極少人知道。
除了上述回收垃圾出售給垃圾回收站,筆者又對進入垃圾房的垃圾進行了調查。據負責運送垃圾出校的師傅說:“學校垃圾一般是一星期拉一次,一次大概有兩噸左右。拉到垃圾填埋場后就直接填埋。”筆者追問填埋場是否會對垃圾作分類處理時,師傅回答:“一般情況不會,只是拾荒者會在填埋之前來撿拾一些能賣錢的垃圾。”
每個鋁裝飲料材料由紙、鋁箔、塑料復合而成,原材料中含有75%的紙纖維,5%的鋁,制造盒子采用的都是原生長纖維紙漿。本鎮人口為十七萬,以每3人一天丟棄一個鋁裝飲料盒,那一個月(30天)下來就回丟棄170萬個。每個盒子重100g左右,那么紙漿約75g,鋁5g。我鎮一個月就消耗12.75萬公斤的紙,8.5玩公斤的鋁。由此可見,低碳環保節能從一個飲料盒已經開始成為一句空話。
韓國利用廢棄牛奶盒制造衛生紙也已獲得成功,每30個廢牛奶盒可制成5卷70米長的衛生紙。而我鎮竟然沒有一個這樣的廠家可以對廢棄飲料盒進行再加工利用。
國家和國際上對環境保護日趨重視,而作為一個普通民眾,我們能做的就是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
學校環境調查報告篇十一
我用目測法目測了學校受污染的面積有半個學校那么大,而且污染的地區上都有垃圾袋、飲料瓶、零食包裝等垃圾。又用詢問法詢問了一些大哥哥、大姐姐,可他們卻說:“這又不是我們的包干區,又不用我來掃。再說了,丟到他們的包干區里,扣他們的文明分,我們班就可以當選文明班了,干嘛不丟。”
[分析]。
1、草地上的垃圾袋可能是在食堂里吃午點的同學把袋子扔在草地上的。
2、樹上的垃圾袋可能是小同學把袋子扔著玩,不小心扔在了樹上。
[結論]。
1、有同學在食堂吃午點,吃完后把袋子隨手亂丟,現在又是雨季,一下雨,袋子滲進土地里,袋子里的化學物質污染了土地,使小草也受到了污染致使小草死亡。
2、有同學把袋子扔在了樹枝上罩住了樹的葉子,使樹葉因不能吸收新鮮空氣而枯黃。
大量的事實告訴我,我們美麗的校園之所以變成這樣,是因為各種人為的因素造成的,因為死了的花草較多,學校又要花一大筆錢去美化,真是一筆巨大的浪費。
學校環境調查報告篇十二
x校園環境關系到每個人的發展,一份好的校園環境調查報告是怎么樣的呢。
(一)怎樣看待學校草坪被踩踏問題?
從南區到北區,或是從北區到南區,你總會看到很多在學校優美的綠化草坪上存在很多突兀的現象——有很多被“開拓”出或是被“拓寬”的道路。為什么我們的校園這么多寬闊的“康莊大道”和密布的“羊腸小道”,還會有那么多人踐踏草坪呢?甚至都走成“大路”了呢?魯迅先生曾說,世界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于是便有了路。是不是我們的情況也是這樣呢?調查中發現55%的學生認為是“方便,超近道”、28%的學生認為是“跟著別人走”。可見,我們的道路中有很多設計時考慮不夠人性化,不夠合理,出現一些迂回的現象。特別是學生必經之路上,如南區禮堂左前面的草坪及綠化處,是學生上下學的必經路,由于此時的人多,又趕時間,所以自然會選擇“超近道”。同時,此種現象得不到制止和對踩踏的草坪不進行及時的修繕,就如“破窗理論”(即當某種被損壞得到制止或修繕時,會使更多損害發生)一樣,學生會“跟著別人走”,自然會被踩成大路。此外還有18%的學生認為是“道路不夠寬”,如北區逸夫樓右側則是這種原因造成的。
那么,應該如何處理這種現象呢?調查中發現,認為應“增加綠化”和“改成小道”的分別占了36%和37%,可見學生都希望改變此種現象,(“維持現狀”的僅占4%),并且希望增加綠化,恢復原貌,改成小道,合理規劃道路。同時,應注意到的是認為“擴寬路面”的選項北區學生是最多的,為18%。這可能跟北區的有些道路不夠寬原因所致,如上文中提到的逸夫樓右側的道路等。
形象”、“放在更加明顯的地方”分別為38%和37%,總計占了大多數,這樣有利我們下步作類似工作是的改進。
(二)如何解決衛生的死角——廁所衛生問題?
有人說廁所是衛生問題的一面鏡子,能反映出最根本的衛生問題。所以很多衛生檢查組,在檢查衛生問題時,第一個去的地方就是廁所。由廁所衛生可見一斑。可是我們貴州大學的廁所衛生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死角。如果你初來貴大,碰巧趕上內急,正好進了學校大門左側(子弟學校右側)的廁所。可能你對貴大的印象便先“植入”不那么好的印象吧。因為,那里面地面污水橫流、便池無門、管道毀損、臭氣熏天等。
那么,我們在校的學生對我們的廁所問題持什么樣的態度呢?是不是同樣的已“植入”不好的印象呢?調查結果表明,僅有5%的人對現在的廁所衛生滿意,女生中甚至只有3%。認為“較滿意,但仍需改進”的最多,達44%。但是我們也注意到,“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總結達一半(共計51%)。可見,我們廁所衛生存在很大的問題,需要做很多工作進行改善。
那么具體存在哪些問題,如何進行改善呢?除上面提到的那個廁所的問題外,我們學校其他廁所也不同程度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野廣告問題,71%的學生認為他們經常在廁所見到野廣告,其中女生中更是高達75%。還有37%學生認為應該解決好廁所衛生問題,42%的學生認為應該解決好毀損的廁所門、窗、鎖等問題。其中,廁所的設備沒有及時修理的情況更多是北區(37%)和女生(42%);衛生環境更應該改善的是南區(41%)和男生(37%)。
(三)我們的校園清潔嗎?
學校環境調查報告篇十三
優良的校園環境,可以給我們以心曠神怡、美好的感覺。本文將介紹2016關于校園環境調查報告。
簡介:針對于校園中存在的各種環境問題,我們進行了具體的調查和分析,從環境成本的考察角度展現出投入在校園環境成本上的成本過高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綠色校園。而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應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維護綠色生態環境,而從眼前來看就是如何做好維護校園環境的工作,也是本篇文章所要倡導的“追求綠色環境,共創校園文明”的主題。
詳細介紹:環境成本又稱環境降級成本,是指由于經濟活動造成環境污染而使環境服務功能質量下降的代價。環境降級成本分為環境保護支出和環境退化成本,環境保護支出指為保護環境而實際支付的價值,環境退化成本指環境污染損失的價值和為保護環境應該支付的價值。而校園環境成本就是指在校園里投入在環境建設上的成本,同時也是指在同學們對校園花草樹木及教室衛生沒有很好的保護,而造成的污染和破壞使得校園環境服務質量的下降的代價和后期追加在校園環境方面的投入,這些都應該考慮在校園環境成本中。通過相關的調查數據來反映校園環境成本,借以倡導愛護校園環境的主題。我們通過進行數據舉證、文字說明及圖表分析等方式來說明校園環境成本投入非常大,并且后期維護費用也很高,所以只有我們更好的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更好的關注教室衛生,注意自己的細小的行為習慣,切實做好“五文明”,舉手投足之間,我們就變向的節約了成本,同時也是在為我們自己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追求綠色環境,共創校園文明!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通過大量的數據來反映出維護校園環境成本非常高,倡導當代大學生要愛護校園環境珍惜身邊來之不易的綠色校園。基本思路:通過調查分析校園綠化用草皮、樹木及教室衛生打掃等三個方面,體現出校園環境成本非常高的問題,倡導同學們要保護校園環境,愛護綠色校園。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本文的突出點在于采取新穎的思考方式,并不只單純的于調查問卷的形式,同時還添加了我們在調查分析過程中的訪談筆錄和紀實性圖片,更加突出了調查的真實性和科學性。校園環境成本也是一種非常新穎的思考方式,通過先抑后揚的方式,先闡述校園環境成本過高,以便后面提出愛護校園環境的倡議,更有說服力和可論述性。
應用價值和現實意義。
校園正式我們現在生活和學習的環境,所以這正是寫這篇文章價值所在。通過反映各方面校園環境成本的具體數據,不僅是倡導同學們透過高額的數據來思考自己的言行,提醒自己要保護校園環境,以降低校園華景成本。并且也是想學校領導反映出那部分校園環境成本過高應該調整、哪部分投入力度小應該加強。這事一種貼我們生活的文章具有很高的現實意義。
學術論文摘要。
針對于校園中存在的各種環境問題,我們進行了具體的調查和分析,從環境成本的考察角度展現出投入在校園環境成本上的成本過高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綠色校園。而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應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維護綠色生態環境,而從眼前來看就是如何做好維護校園環境的工作,也是本篇文章所要倡導的“追求綠色環境,共創校園文明”的主題。
獲獎情況。
無
鑒定結果。
此文章經過同學們分組調查分析和訪談,以及指導老師的細心指導,取得了很好的收效,調查目的基本達到。
參考文獻。
暫沒有相關文獻可考。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經查詢尚無相關課題研究。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