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開學典禮新聞稿標題篇一
8月18日上午,清華大學舉行2016級本科生新生開學典禮。3300余名新生將正式開啟清華求學之旅。
典禮上,清華大學校長邱勇作主題演講,人文學院格非教授代表全體教師發言。校學生會主席、建筑學院唐詩童,機械工程學院魏一凡分別代表全體在校本科生和新生發言。
此次開學典禮還首次特別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的49位中學校長參加,共同見證新生的人生新起點。
校長邱勇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對新同學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并祝愿同學們在清華園里揚起理想的風帆,揮灑絢爛的青春!
邱勇說,同學們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同時,也收到了我送給你們的書——《瓦爾登湖》。作者不屈從于庸俗的現實,追求生活的本真,最終收獲了超凡高潔的思想。今天,我們同樣需要擺脫物質的奴役,在安靜思考、默默守望、執著追求的過程中,感受寧靜的巨大力量。
邱勇寄語同學們“在寧靜中創造美好未來”。他說,你們現在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讓自己安靜下來,忘卻曾經的成績和掌聲,忘卻一時的滿足和得意,解放心靈、釋放真我,在寧靜中尋找新的夢想。
他希望同學們在寧靜中追問本心,努力充實精神而不是崇拜物質,直面內心而不是隨波逐流,獨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希望同學們在寧靜中堅守初心,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只有堅守初心,才能抵御誘惑,才能不忘記為什么出發;希望同學們在寧靜中篤學砥礪,只有心無旁騖、潛心篤學,才能獲得真知、增長才干,只有堅韌不拔、百折不撓,才能超越自我、升華人生。
最后,邱勇深情地說,我相信,清華園一定會因你們而更加精彩,你們的青春足跡也一定將為清華園所銘記!
曾獲2014年魯迅文學獎、老舍文學獎及2015年茅盾文學獎的人文學院格非教授代表全體教師發言。格非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對成功的價值定位,他以瑞典作家拉格洛芙“幸福就是對責任的自覺承擔”這一精妙定義作引,建議新生“做一個誠實而有趣味的人,做一個有責任感、有社會關懷的人,做一個熱愛自己的志業并為之不懈奮斗的人?!?/p>
校學生會主席、建筑學院唐詩童同學代表本科生發言。唐詩童建議學弟學妹們不要害怕嘗試和探索、不要害怕成為主人、不要害怕承擔、不要害怕過簡單的生活。她說,大學最美好的一點就是,在這里你可以什么都不用怕,可能唯一要怕的就是不去嘗試、不去尋找、不敢改變,不去探索這一切一切的.可能,試圖去過規規矩矩的人生。
機械工程學院魏一凡同學代表新生發言。魏一凡說,勤儉助學的清華教師趙家和與生活在瓦爾登湖畔的梭羅,都用最簡樸的生活容納著一顆豐富而深刻的心靈。他自己決心在機械學院刻苦鉆研、不斷精進,和大家一起努力推動“中國制造”變為“中國創造”。
站在通往夢想的起跑線上,魏一凡大聲喊出了全體新生的共同心聲:“清華,我們來了!”
典禮在全場師生的校歌聲中結束。
此次開學典禮還首次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49位中學校長參加,共同見證本科新生的人生新起點。典禮之前,校長邱勇、副校長楊斌與中學校長們進行了簡短交流。邱勇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歡迎,并感謝中學校長、優秀中學教師的付出,把最優秀的學生送到清華。希望有機會進行多層次的交流,推動中學和大學教育的深入貫通。
湖南省永順縣第一中學胡安澤校長表示,很高興把湖南省的文科第一名送入清華,并來參加開學典禮。這體現了高校對中學辦學的認可,也加強了中學對高校的了解。鄭州外國語學校的王中立校長說,鄭外的學生把考入清華作為人生夢想,為報效祖國、實現人生幸福奠定堅實基礎,希望學生在未來四年充分激發潛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典禮結束后,經管學院新生高詩語說,邱校長在發言中對贈送《瓦爾登湖》的解釋,正契合了她自己對大學生活的理解——要靜下心來做學問。在新生骨干培訓班中,她在瞻仰清華英烈碑時第一次感受到“清華人”的厚重;參加開學典禮,聽邱校長詮釋“寧靜”,更有一種“正式清華人”的幸福感。
經濟與金融系新生袁嘉瑋表示,暑假期間認真閱讀了《瓦爾登湖》,今天在典禮上對“平靜”和“責任”兩個關鍵詞的印象更為深刻;“幸福是對責任的自覺承擔”,這一態度必將會對自己的人生有很大幫助。
建筑環境與能源運用工程專業的新生李自勇提到,與自己的中學校長一起來參與開學典禮,感覺很親切。“清華人”這一曾經遙不可及的目標現已成為現實,自己要按照校長、老師說的,盡量多嘗試,不斷提高自己。
2016年,清華大學共錄取新生3300余名,其中,理工類考生占比82.7%,文史類考生占比10.3%,藝術類考生占比7.0%。少數民族考生占9.66%,來自縣級及縣級以下高中的考生接近四分之一,男女生比例略超過2:1。共有35名“00后”,3對雙胞胎。本年度,機械工程學院下屬四個專業合并為機械大類統一進行招生,作為通識教育試驗區的新雅書院也直接面向高中畢業生考生招錄。
大學開學典禮新聞稿標題篇二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各種新聞稿頻頻出現,新聞稿的格式有很多,而且都是在新聞事業的發展過程中不斷摸索出來的,不同時期格式也不一樣。那么你有了解過新聞稿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新聞稿模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頒獎之后,mba新生代表mbxx083班張亞楠同學代表上臺發言。張亞楠同學表示能夠成為北航mba的一份子是她的驕傲,并代表所有193名mba學子發言倍感榮幸。她還講述了學院為同學們在開學前準備了一個半月的一系列迎新活動,從新生見面會、拓展訓練,再到校友座談會、為期四周的"5+2"無限循環模式,這樣的活動使每一個mba新生很快的融入北航這個大家庭當中,也使每一個陌生的面孔逐漸熟悉起來,在這過程中也看到了每個mba同學在學習上生活上的轉折和成長,雖然大家都來自不同的行業有著不同的人生軌跡,但是同學們都懷揣著一顆真誠的心選擇了北航mba再次深造,來實現自己的目標。最后,她講述了北航校訓"德才兼備,知行合一"的精神,作為每個mba學子都應該薪火相傳,通過社會上的磨練再次回到學校,應該告訴自己要做什么,該怎么樣做,不忘初心。以她個人為代表所有學生向各位領導和老師們鄭重承諾:在接下來北航學習的兩年內要用大家最飽滿的熱情和實際行動去學習,去磨練來回饋學校。真心祝愿每一個mba學子最終都有不一樣的蛻變,實現自己的夢想和人生價值。
研究生新生代表syxx082班劉陽同學代表上臺發言。劉陽同學首先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分享了自己考研的艱辛與不易,相信大家都有深感體會,每個人都費盡了洪荒之力最終踏入了北航研究生的大門,成功收獲了喜悅,開始新學期的征程。劉陽同學回顧了在北航本科學習的4年生活,從社聯大家庭到新城教學樓,從創新挑戰杯到通宵自習室,有過付出和收獲,同時也有過開心快樂和痛苦迷茫。在這過程中親身體驗了在北航的學習專業的重要性,通過兩年的實習經驗深深體會到了知識是基礎,學以致用才是重點,同時也感受到了強烈的責任感和團隊感,一直要保持一顆學習的心繼續研究。劉陽同學還介紹到了在北航經管學院為有完備的教學設施,一流的師資團隊,多樣的展示平臺和和諧的學習氛圍,她憧憬著在北航兩年的研究生學習生活,有一個再次的提升。最后,李陽同學祝愿經管學院的每一位老師工作順利,身體健康,鼓勵每一位同學遵循北航的校訓"德才兼備,知行合一",希望大家都能夠腳踏實地,刻苦鉆研,將來都有一個美好的明天。
在校研究生代表zyxx083班王明昊同學在發言中談到,北航一年多的學習生活中的快樂和難忘的回憶,感謝學院提供優質的學習環境和展示自我的大平臺。王明昊同學告訴同學們,研究生是以科學研究為主要任務的新階段,要明確自己的新目標,做到"先做人后做學問",不斷進取,精益求精。他還向大家分享了在北航一年研究生學習的經驗:第一,快速適應學校的環境;第二,學會利用學校提供的各種資源;第三,充分做好學術研究的積累和學校導師學術交流的探討;第四,利用學校平臺展示和鍛煉的自我機會??傊湎г谛5拿恳惶斓臅r光,真誠對待同學和每一件事情,用時間來愛上這里。最后,王明昊同學以"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與同學們共勉,祝福大家能夠度過美好而難忘的研究生生活。
緊接著,教師代表韓立巖教授上臺發言。韓教授是北航的一名資深老教師,他表示能夠看到這么多年輕的學子來到北航非常開心,看到了青春的經管,青春的北航,同學們給了他很大的鼓勵。韓教授表示研究生的生涯是每個同學重要的轉折點,之后從自身的經驗和眾多的論證詳細分析了"精益求精"和"示范為人"這兩方面。利用里約熱內盧奧運會上中國歷經40年得到女排冠軍的女排精神,80年代初北京大學的口號:"團結起來,振興中華",毛澤東的名言:"38年過去,彈指一揮間",中國和日本韓國東方國家和西方國家的發展對比等例子證明了這兩方面。我們不只有量的積累更要有質的飛越,傳統思想已被淘汰,創新發展才是硬道理。當我們走出中國邁向世界,我們不只是代表著個人的身份同時還代表著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希望,肩負著更大的責任和使命。最后,韓教授用毛主席的一句詩詞:"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結束了本次激烈的發言。
最后,經管學院黨委書記劉志新教授發表重要的講話。劉書記代表經管院和全體師生為新來的`北航361研究生名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祝賀,為北航經管學院能招收優秀的人才而感到驕傲。劉書記表示:今年是經管學院成立60周年,在過去的60年里經管學院始終堅持"尚學"和"力行"的信念,這也是作為每一個經管人不斷努力和前進的方向。隨后,劉書記向在座的所有新同學提出幾點意見和忠告:第一,堅定的理想信念,面對眾多的挑戰和困難能夠不忘初心;第二,要充滿恒心和毅力,是每一個成功的職業經理人都應該具備的品質;第三,勇于開拓和創新,是中國現發展的必備熱點,尤其北航作為航空航天科技的佼佼者和榜樣,更應該不斷創新和突破。劉書記還鼓勵同學們在充滿挑戰的社會能夠自信自立自強,不忘初心,學有所成,成為經管界的閃爍明星和中國商界的重要支柱。
至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xx級研究生開學典禮完美落幕。
大學開學典禮新聞稿標題篇三
20xx年10月16日,20xx級23位全球制造與供應鏈管理碩士項目(gmscm)新生迎來了他們溫馨且隆重的開學典禮。
全球制造與供應鏈管理碩士項目(gmscm)是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和加拿大麥吉爾大學desautels管理學院聯合培養的雙學位碩士項目。2015級新生是該項目自開創以來的第三屆學生。
典禮當天,浙大mba教育中心主任壽涌毅教授,麥吉爾大學desautels管理學院助理教授、加方gmscm項目課程教師jiro kondo老師,gmscm項目麥吉爾大學大中華區招生總監麻樹群先生,麥吉爾大學校友:alex banh合伙人彭建光先生、泰連電子(無錫)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振宇先生共同出席了當天的開學典禮。
本次開學典禮選在了在以創業孵化平臺著稱的咖啡館進行,氣氛輕松、融洽。
首先,浙大mba教育中心主任壽涌毅教授代表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對23為2015級新生表示由衷的祝賀和熱烈的歡迎。壽涌毅教授逐一介紹了23位新生的教育、行業背景,職位等相關信息。
信息顯示,2015級新生平均有近9年的工作經驗,有50%以上的同學具有制造、物流等相關行業背景。在本屆新生中,經理以上職位者占總人數的84%,創歷年新高。
麥吉爾大學desautels管理學院助理教授、加方gmscm項目課程教師jiro kondo老師以個人的愛好切入,生動地介紹了他豐富的人生歷程。jiro強調了激情的重要性,他表示,當你只是按照需要去完成一件事,遠遠不會有對這件事本身充滿興趣和激情做的精彩。
在短暫的茶歇自由交流過后,麥吉爾大學校友:alex banh合伙人彭建光先生、泰連電子(無錫)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振宇先生分別結合各自的行業背景,為在座的學弟學妹做了精彩的主題演講。
二位分別與大家分享了未來科技的發展方向,lot市場的趨勢、機會,中國制造業的困境和機遇等相關話題,以其豐富的行業經驗結合通熟易懂的理論,為新生們傳達了他們對該行業獨到的見解。
10月16日晚, jiro kondo教授為新生和浙大同學上了一堂題為the financing of startups in north america的公開課。jiro結合在北美的領先科技企業的實際案例,詳細的介紹了初創企業的生命周期,投資者類型,如何找尋投資以及當前風投市場概括等相關內容。
當天的課程對于一直走在創業創新前列的浙大mba學子們來說是非常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課程。課程內容新穎實際,讓有志創業以及正在找尋投資的創業團隊對如何渡過初創期和找尋投資有了全新的認識。
8月22日晚,浙江大學20xx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在紫金港校區體育館舉行,來到“浙里”的5900余名20xx級本科新生正式開啟大學生活。校領導金德水、吳朝暉、鄒曉東、宋永華、任少波、嚴建華、羅建紅、張宏建、應義斌,兩院院士陳子元、張澤、朱位秋、巴德年、宮先儀、鄭樹森、李蘭娟和文科資深教授史晉川等出席典禮并為新生代表佩戴?;?。
典禮由副校長嚴建華和傳媒學院20xx級本科生趙雪共同主持。
“在‘浙里’,學校將為你們打開通向世界和未來的大門?!毙iL吳朝暉在“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擁抱世界未來”為題的講話(講話全文)中說,浙大要培養的是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和未來領導者。
何謂國際視野?它意味著開放包容的胸懷,意味著謀劃全局的眼光,意味著博采眾長的視角,意味著心懷天下的格局。學校將努力構建國際化的教育體系和學習的平臺,賦予學生更多的國際化培養機會和優質教育資源,讓同學們與來自全世界的留學生和外籍教師融洽相處,為同學們創造多學科和跨文化的學習交流環境,幫助同學們拓展全球化的認知和思維能力。
吳朝暉動情地說:“你們是我擔任浙大校長之后迎來的.第一屆新生,作為校長和學長,我很高興和大家攜手同行、共創未來?!?/p>
材料系教授、教書育人標兵楊德仁教授向同學們傳授未來四年的為學之道(發言全文),他說,同學們要從“被動學習”模式轉為“主動學習”模式,抓住一切機會,主動和老師交往,從老師這里汲取盡量多的專業知識,“時時要記住:你正在為你自己的人生進步、人生夢想而學習。
”管理服務育人標兵、藍田學園輔導員譚蕓表示(發言全文),老師們都希望做同學們理想信念的引領者、求是精神的塑造者、潛在能量的挖掘者、素質提升的推動者、生涯規劃的指導者。
“我們將見證你的長大成人,遙望你的展翅翱翔?!?管理服務育人標兵、新宇集團郭正發說(發言全文),學校每一幢宿舍樓都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我們會像你們的爸爸媽媽一樣關心愛護你們,幫助你們,和你們同風雨、共歡笑?!?/p>
1968屆數學系校友、中山大學原校長黃達人作為校友代表講話(講話全文),與學弟學妹們分享了一名優秀的當代大學生應該具備的素質:知禮、誠信、擔當、勤奮、超越、陽光和職業準備。
他說,“知禮”的學生,應該懂得心存敬畏,“誠信”的學生首先就要“知恥”,而敢于擔當是一個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體現,“在大學階段,同學們應該自覺地‘加負’,把讀書尤其是‘非功利’的讀書當作一種習慣,成為自己的生活方式?!?/p>
學生家長劉煜希望新生們在浙大這個優秀的平臺上,承襲“求是創新”的優良傳統,學會獨立、選擇和奮斗。
象征著薪火相傳的費鞏燈,熠熠生輝的浙江大學校徽,豪邁雋永的浙大校歌,還有各位師長的諄諄教誨……開學典禮給新生們留下了什么?醫學試驗班的鄧曉桐說:“吳校長說,爭取讓每個學生在校都至少有一次國際化學習的機會,這讓我很期待能享受到開放的學習資源?!?/p>
求是科學班的方鉦清說:“在開學典禮上唱校歌的感覺就是不一樣,非常自豪激動,來浙大是多么正確的選擇啊?!比宋目茖W試驗班的吳曌說:“聽了師長和學生家長的發言很受啟發,我應該走出高中的壓抑封閉狀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大學生活中。”
大學開學典禮新聞稿標題篇四
9月16日上午,xx大學20xx級本科生開學典禮在松江校區教育會堂舉行。校黨委書記姜鋒、副書記李月松、副校長馮慶華、周承,總會計師林學雷等學校領導出席儀式。儀式由校黨委副書記李月松主持。
開學典禮在全場莊嚴的奏唱國歌聲中拉開帷幕。
20xx級新生代表、國際金融貿易學院黃佳陳同學首先代表全體新生登臺發言。他首先感謝了為他們的成長付出艱辛勞動的父母和老師,并表達了對進入上外開始大學學習的美好憧憬。他號召全體新生在中外優秀文化知識的學習中,更多思考關注當下中國社會現狀,勇敢追求真知和夢想。
老生代表、20xx年度“上海大學生年度人物”國際教育學院王思杰同學代表全體上外學生發言。她結合個人成長經歷,圍繞“上大學,究竟為了什么”和“在大學,我們究竟要學什么”與新生分享了自己對大學學習生活的理解。她認為,上大學,不是為了一份體面的工作,不是為了一份豐厚的薪酬,更不是為了一個徒有的虛名,而“只為紙尖能留下一縷墨香”?!彼f,“大學本身就是人學,是讓學生學會如何為人,提高自身修養的天堂?!弊鳛樯贤鈱W子,要像圖文旁即將綻放的桂花一樣,具有骨氣和修養,活得精彩與問心無愧。
隨后,東方語學院院長程彤教授代表全校教師表達了對新生的誠摯歡迎。他特別指出上外在持續加大國際化辦學力度的背景下迎來了20xx級新生,同學們將獲得更為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機會,為學生施展才能打下堅實的基礎。他希望,同學們可以以“格高志遠、學貫中外”的校訓為指引,以青春歲月換得良好的品德、豐富的知識,在大學中獲得真摯的友情和健康的體魄,讓上外成為同學們內心深處的精神家園,而老師們會為這個家園的建設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最后,姜鋒書記發表了真摯而富于激情的.講話。他首先代表學校對20xx級新生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并以自身經歷為例,勉勵同學們學會獨自遠行、獨立生活。他說,大學時代是美好的,但大學的路要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走。他希望同學們從遵守紅綠燈、理好垃圾桶、管好錢袋子等點滴小事做起,做個與眾不同的人,做一個社會公德的楷模。他說,上外人要有“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氣概,要有威武不屈、富貴不淫、貧賤不移的勇氣,要清風洋溢,正如同學們美麗的青春,不要被世俗的銅臭玷污,要用點滴的行動證明,大學并不是培養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姜鋒最后指出,上外人要有更高的追求。上外誕生于人民共和國成立之際,國家責任和民族使命融入了上外人的血液。同學們要繼承上外前輩學長的精神,要有更高的追求,而不是急著為是否要出國、考研和求職糾結。要學會仰望天空,不要相信“外語就是工具”的頑固傳說。無論是學習語言文學類專業,還是政治、法律、教育、經濟和管理專業,外語都是基礎,是上外人的底色。語言是思想,語言給出答案,多一種語言就多一份答案,多一種疑問,在學問之間,人生就多一些豐富,生活就多一層意義。上外人就是要詮釋未來,解說世界。translate the future, interpret the world. 而且,樂在其中。
開學典禮現場還為全體新生播放了“上外歡迎你”——20xx屆優秀畢業生寄語新生的視頻片,片中采訪了來自全校xx個本科院(系)的優秀畢業生代表,他們或參加了研究生直教團奔赴中西部支教,或進入國內外名校繼續深造,或進入知名企業工作。
圍繞自己大學四年的經歷,畢業生們為新生同學指出大學生活應該怎么度過,并使用各國語言表達了“上外歡迎你”,引起了現場師生的共鳴。各院(系)黨政領導和有關部(處)領導出席了開學典禮。下午,學校組織開展了有關職能部門宣講教育活動,由此正式拉開了我校20xx級新生入學教育月活動序幕。
大學開學典禮新聞稿標題篇五
男1:今天,月夜良辰,我們在溫馨笑語中放飛理想。
女1:今宵,長樂未央,讓中秋佳節的思念,伴著悠揚的旋律飛回故鄉。
男1:中秋,這是一個天命的聲音,自那渾圓的時刻起,愛便曼延,思便無限。我的心底也有一個渾圓,溫馨著我存在的意義、飽滿著我朝起的未來。
女1:在皓月初上的美妙時刻,無論天南與海北,不論相聚與離別,在中秋佳節,為著今日的美妙時刻,我們共高歌,放聲唱佳節!舉杯邀明月!千里試問平安否?且把思念遙相寄。
男1:中秋,這是人間的一次盛景,飽滿,給予殘缺的笙歌;祝福,給予別離的溫馨;用一顆滾熱的紅心,渾圓心底的愛,映照那天穹的月。用無數雙相執相親的手,用無數雙喜悅歡欣的眼睛,對著天上的明月,共頌這“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迎來十月,迎來漫山紅遍的燦爛季節,走進十月,走進風和日麗的美好時代!“舉杯邀明月,天涯共此時”。相聚西津渡,我們快樂老家人用喜悅的眼神凝望金秋,相聚西津渡,我們沐浴著一輪圓月,面對著網絡中相聞而不相見的摯友,共同歡度這中秋佳節。快樂老家中秋賞月聯歡晚會現在開始!
大學開學典禮新聞稿標題篇六
20xx年9月1日,xx中學彩旗迎風招展,8點30分,全體師生精神抖擻的整齊匯聚于學校操場。
隨著鼓號隊熱情洋溢的樂曲演奏,xx中學20xx年第一學期開學典禮拉開了帷幕。
首先,許校長代表學校黨政為新學期典禮致辭,她在講話中高度贊揚了xx中學全體師生上一學期中表現出的甘于奉獻、勇于拼搏的精神,并強調xx中學新的一年要夯實基礎、求實發展。
接著她用精妙的譬喻詮釋了文化立校與科研興校內涵意義。
她說中國文化尤如參天大樹,民族傳統文化則是它的根。
“溯”與“尋”的過程則是科研實踐的過程,她希望全體xx教師繼續發揚敬業、奉獻精神,積極參與、認真投入,明確理解“科研興校,文化立?!钡膶W校辦學思路,尋求教學新突破口,為學生、為自己、為學校的穩定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之后年級組長代表與學生代表講話充滿了對學期的憧憬。
整個典禮過程熱烈、莊重,掌聲不斷,最后典禮在全體師生排山倒海般的校訓“我行,我能行;你行,我更行”的宣誓聲中結束。
大學開學典禮新聞稿標題篇七
四月的自貢職業技術學校校園,草綠花開,春色宜人。四月八日下午兩點,在學校行知樓二階梯教室舉行了西南財大、西南大學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春開學典禮。
參加本次畢業典禮的有我校成教科科長張敏、擔任班主任工作的老師及90余名學生。
畢業典禮由我校成教科老師彭亞秋主持。
張科長在開學典禮上致辭,并向同學們提出了四點建議:第一、要珍惜寶貴的學習機會。第二、要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第三、要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第四、按時完成作業,收到信息及時回復。同時對學生們提出了期望,鼓勵大家再接再厲。
學生代表羅陽欣發了言。
開學典禮結束后,學生們和老師一起在教學樓前愉快的合影。然后進入微機室參加學習培訓。
大學開學典禮新聞稿標題篇八
金秋九月,祝陳小學全體師生在教學樓前隆重舉行了20xx—20xx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典禮。大會由李主任主持。首先,崔校長對上學年工作進行全面總結;王校長進行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對上學期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等進行了表彰;優秀學生代表作了發言,教委杜主任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本次開學典禮隆重而催人奮進,激勵了全體同學在新學期中以積極的心態、良好的行為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相信,良好的開端必定能帶來巨大的成功,在全體師生不懈努力下,祝陳小學一定會贏得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
大學開學典禮新聞稿標題篇九
今天,xxx大學在xxx校區舉辦了開學典禮。給國科大首屆360名本科生上開學第一課的,是xx院長xxx院士。
下午兩點,在學生們屏氣凝神的目光中,白院長微笑著走上講臺,打開ppt,和孩子們娓娓道來。他從中科院的前世今生,講到科教融合是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必然。他還闡述了國科大開展本科教育的初衷,就是要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模式。他強調,教育關鍵是人的養成。國科大的本科教育,將采用"三段式"培養方式,在四年之內學生有三次選擇專業和專業方向的機會;將為學生配有學業導師、雙班主任;將摒棄傳統的生產線式、模板化的教學培養方式,采用"小班制"、啟發式、研討式教學等等。
面對充滿朝氣的首屆本科新生,白春禮院長跟同學們暢談起自己對youth(青春)的獨特理解。y,看著就像小樹,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提醒同學們要做事的時候心中一定要先有目標,然后不斷克服缺點、修正自己,才能成為參天大樹。o,看著就像太陽,同學們作為"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一定要珍惜寶貴的青春年華,奮發向上。u,看著就像水杯,提示同學們要不斷學習汲取知識營養,把水杯裝滿。t,看著就像同學們獲得學位時候戴的博士帽、碩士帽,這只是代表大家取得了階段性成績,只是一個新的開端,希望同學們不要被榮譽壓垮,不斷進步。h,看著就像單杠,提醒同學們要鍛煉好身體,更好地學習和工作。
在這節課的最后半小時,學生向白院長提出了不少問題,很多非常有意義:比如如何看待科研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關系,怎樣如何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等,白院長都耐心給出了解答。從學生們提出的這些問題的角度,我們也能看出開學第一課,已經啟發了孩子們對科學研究的深入思考。希望有一天,他們中能走出世界頂尖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