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中的抑揚頓挫,相當于音樂中的節奏,音樂需要節拍,演講也需要節拍,你應該讓你的演講充滿節奏感,節奏就是你口頭表達進度的度量。演講稿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演講稿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演講稿模板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事件演講稿篇一
1935年12月9日上午10時,北平各大中學學生3000余人齊集新華門前請愿。隨后舉行大規模示威游行,反對設立冀察政務委員會,反對華北“防共自治運動”,反對日本侵略華北。游行隊伍在西單和東長安街與軍警發生沖突,學生受傷頗多,被捕者數10人。12月10日,北平各校學生實行總罷課。杭州浙江大學學生會決議,響應北平學生運動,并通電全國。12月11日,南京國民政府指派“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17人,指定宋哲元為委員長。宋哲元派軍警分駐各大學校門,嚴禁學生出校游行示威。12月12日,上海、南京、武漢和廣州等地大、中學校學生聲援北平學生。12月14日,海各大學學生救國會成立,通電聲援北平學生運動。12月16日,北平44所大中學校學生1萬余人,再次舉行游行示威。游行隊伍遭軍警鎮壓,被捕者2310人,受傷400余人。北平罷工、罷市、罷課。原定本日成立的“冀察政務委員會”,延期成立。1936年1月,京、津等地學生組織南下宣傳團,深入到工農群眾中去宣傳抗日。3月31日,為北平第17中學學生郭清死于獄中,北平舉行抬棺示威游行。
5月28日,北平舉行示威游行,游行的口號是:擁護29軍抗日、發揚29軍抗日傳統、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等。5月30日,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兼29軍軍長宋哲元發表談話,表示若日本仍然增兵華北,余將與29軍將士實行抗日。6月13日,北平學生舉行第4次示威游行,反對日本繼續向華北增兵。沿途軍警對游行隊伍不加干涉,并予以同情。
代表的人心中。1940年,日軍發動棗陽會戰。張自忠作為集團軍總司令,本大可不必親率部隊出擊,但他不顧部眾的再3勸阻,親率僅剩的2個團加總司令部直屬特務營渡過襄河作戰,最后舉槍自戕壯烈殉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1去兮不復還,夫哲人者,舍其事而成其心。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也進行著艱苦卓絕的抗日斗爭。129運動,注定會成為可與54運動比肩的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學生運動。
我們應當記取隔著74年光陰的129運動,記取以學生為先鋒的全民抗日高潮中英勇的民族精神符號。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事件演講稿篇二
同學們:
你們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中華上下五千年》。
當代中國人,肩負著振興中華,傳播中國文化的歷史重任,更應該認真研讀歷代史書,借鑒祖先的歷史經驗,再創華夏輝煌。
中華上下五千年,許多名著出世了。如,四大名著。施耐庵的《水滸傳》重現了的那個是農民起義的故事;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講述了戰國時期只用多謀的史人;曹雪芹的《紅樓夢》卻給大家展現了唯美夢幻的畫卷,而吳承恩的《西游記》則調皮的寫出了唐僧師徒取經道路上的種種磨難。
歷朝歷代的風流人物,是最優秀的中華英杰。例如齊桓公九合諸侯,孔子,三遷的孟母,一代名醫扁鵲,一代女皇武則天,詩仙李白,詩圣杜甫,偉大的女此人李清照,編寫史冊的司馬遷。在林則徐的帶領下,進入了鴉片戰爭,使中華更進一步。
哦!中華!我最敬重的中華!我扎根在中華的土地上,感受著歷代人物的成長,感受名著的熏陶,感受民族風俗的滋養,感受中國進修山川的哺育!
謝謝大家!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事件演講稿篇三
而不喜拋頭顱灑熱血的的青年可敬可愛的青年。
是他們在國家存亡的關頭振臂高呼促使了反動派的妥協。
是他們在民族生死的毫發見熱血橫灑促使了民族的覺醒.
我們不會忘記他們那些可敬可愛的青年他們是民族的拯救者他們是中華民族的先驅。
那么同學們。
正直青春年華年少輕狂的我們該用怎樣的行動詮釋青年的含義呢。
處于21實際和平下的中國學生們又該如何去戰線青春的分才呢。
對此我只想說兩個字努力。
難道我們真的希望雖然快樂但平庸的度過青春然后平允的度過余生嗎?
那么朋友們努力吧!趁我們還年輕。
年輕就是資本年輕就是能力年輕就是全部。
朋友們努力吧趁我們還年輕。
世界屬于我們未來屬于我們。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事件演講稿篇四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們是來自xxx的同學,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杜絕校園欺凌,從我做起?!?/p>
20xx年3月28日,山東省蘭陵縣的8名中學女生對一位初一女生進行群毆,她們效仿網絡中的打人視頻,將打人過程拍攝下來并上傳網絡。20xx年4月18日北京某中學一女生被多名女同學狂扇耳光。20xx年6月10日,南京一名初中生被高年級學生索要錢物,拒絕后遭到毆打,還用手機拍下毆打和侮辱他的過程并發送給其他學生。這些同學的舉動令人觸目驚心。他們的心靈已被扭曲,良知已被埋沒,完全跨過了道德的底線。
“校園欺凌”——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強凌弱,欺凌事件,不但傷害我們的身體,還會使一顆純凈的心靈走向扭曲,使人精神受到痛苦折磨校園暴力——輕者語言威脅,恐嚇,辱罵,故意排擠,重者肢體沖突的拳打腳踢,不小心就威脅到生命安全。而這些冷酷,無情,殘忍的暴力欺凌,有的只是因為圖一時之快,控制不了情緒,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大動干戈,有的是施暴者歪曲價值觀的踐行,橫行霸道,為所欲為,對他人尊嚴和生命肆意踐踏一件又一件校園暴力讓人唏噓,令人發指,抵制校園欺凌,預防校園暴力,刻不容緩。
同學們,面對校園欺凌,我們該做些什么呢。
1、從自身做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愛惜自己,不結交社會閑雜人員尊重他人,對同學有禮貌,不要出口傷人,不要動手動腳,不要過度玩笑導致翻臉打架學會跟同學和諧相處,包容他人,不要斤斤計較、不要得理不饒人、不要揭人短處、不要嘲笑他人、不要挑撥離間、不要搬弄是非不做他人暴力幫兇,要拒絕與校外不良青年交往,抵制不良的引誘,做一名有文化、有修養、有禮貌、有智慧的學生。
2、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上學放學盡可能結伴而行。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放學路上不要貪玩,要按時回家。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險或可能發生危險時,要主動、及時地和老師、家長、警察取得聯系,積極爭取學校、社會和家庭的保護和幫助。發生事情后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要大膽揭發壞人壞事,不要姑息養奸。
我們學校,有關心和關愛我們的老師,為我們的安全保駕護航。同學們,從現在開始,我們要更堅決地對“校園欺凌”說不希望同學之間互愛互助,團結一致每個人都享受公平公正,實現人人平等,讓我們在校園里快樂地成長。
謝謝大家!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事件演講稿篇五
歷史,用血與淚凝成了這個日子。1935年的1個冬日,寒風呼嘯、滴水成冰。北平6000余名愛國學生紛紛涌上街頭,舉行聲勢浩大的抗日示威游行。他們高呼停止內戰,1致對外的口號,散發印有反對華北5省自治的傳單。1群愛國青年,用凜然大義與英勇無畏為自己的青春譜曲,用熾熱的鮮血為自己的生命著色,向危在旦夕的中華民族發出振聾發聵的吶喊!這就是令無數中華兒女為之振奮的129運動。
明天,就是129運動74周年的紀念日。新時代的我們,還能強烈地感受到73年前那場偉大的愛國運動帶給我們靈魂上的震撼。129運動的偉大,不僅僅在于它在全國抗日運動中彰顯的巨大作用,而且還在于它給予了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那就是129精神。愛國青年將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緊地聯系在1起,表現出無比崇高的愛國主義和民族責任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以天下興亡為己任是歷代仁人志士的胸懷。屈子在汨羅江邊千古的絕唱,岳飛在西子湖畔青山有幸埋忠骨的悲壯。文天祥在伶仃洋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慨嘆,史可法的衣冠前2分明月故臣心的氣節。同樣的情感,同樣的品格,將他們緊緊串聯在1起。129精神承載了這些仁人志士的精神,但又要遠遠高于他們的精神。因為青年們是在用青春、用理想、用鮮血去詮釋自己的愛國情感與民族責任。他們以挽救民族危亡為己任,即使位卑也未敢忘憂國。
責任就是抱負。周恩來年少就知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那么我們不也應該有這種抱負嗎?我們對未來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憧憬,然而實現它們,也需要我們有堅定的信念和遠大的抱負。新時代的我們要志存高遠,新時代的我們也要甘于奉獻。
責任就是行動。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是光榮而艱巨的,所以我們必須將自己的理想付諸于現實,因為沒有行動的理想只是虛無縹緲的幻想罷了。那么,就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為遠大理想的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事件演講稿篇六
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突然襲擊沈陽,以武力侵占東北的事件。
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半葉,日本逐步確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的戰略方針。1930年,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波及日本,為了轉移日益激化的國內階級矛盾,日本加快了武力侵華的步伐,于1931年7月和8月在東北制造了“萬寶山事件”和“中村事件”。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條湖事件”,發動了侵略中國東北的戰爭。
時間飛快流逝,轉眼間,82年過去了,如今的中國,再也不是82年以前的那個隨便外族任意侵吞的中國了,如今的中國,國富民強,人民的生活水平一步步提高,國家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是有目共睹,今年剛好又是國慶六十四年慶典,可以讓世人看清,如今的中國,真的是東方巨龍,騰飛了!
但是,現在有多少人知道,明年是九一八多少年紀念日?有人答:先是想到了1937年,然后想起來1937年是七?七,這才修正過來——原來是1931年,1931年到現在就是82周年了。
82年前沈陽北大營中的槍聲炮響已經離我們很遠,同胞們握刀持槍抵抗外侮的記憶也漸模糊,但每到這一天,9月18日,我們都不得不想起那個因“不抵抗”而屈辱的日子,因為那一天,我們曾經束手失土百萬里,泱泱大國開始在鐵蹄下掙扎。
然而,對于所有炎黃子孫來說,只是記住這一天并不夠,我們必須知道,那一天究竟發生了什么,屈辱又從何而來。我們能夠從歷史上的這天,應該知道什么,應該記住什么!
9.18光記住還不夠,因為這里面有它深遠的意義。我在一份資料上看到說:猶太人的女人,作為母親的,不忘對她的孩子們講,讓他們不要忘記他們是猶太人。我多么希望我們作了長輩的,把我們很多受那些帝國主義豺狼侵略的歷史。也向猶太人母親一樣,講給我們的孩子。這比課堂上的歷史教科書的作用還大。
歷史是一面鏡子,如果我們能夠認真的回顧歷史,我們就能吸取教訓,能夠發現我們的短處!發現短處還不夠,還要把我們的短處變成我們的長處,只有這樣歷史才不會重演,我們才不會一次又一次的受到傷害。
如今,我們的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軍事,都是不可同日而語了。但現在的年輕人,80后,90后,進而現在的20xx后,他(她)們還有多少人在意或深刻了解到,明天是九一八紀念日,更多的人,或許關心的是,我這月的收入,我的房子到手了嗎,我的股票漲了嗎,我的基金有賺嗎,我的車子夠不夠超潮流……真的,滿腦子都是經濟問題,所以你不妨問一下,從簡單的明天是九一八是多少年紀念日,就沒有多少人能準確無誤的說出來,想想可悲可嘆!
所以說,今年的九一八,是82年紀念日,我們不應忘記歷史,特別是這類國恥日,所以紀念918,勿忘國恥不光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應融入到我們的心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努力在各個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而中國的未來,正是這些年輕的一代,所以年輕人更應學習歷史,了解歷史,才能使中國立于世界民族的前列,才能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強大和富強。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事件演講稿篇七
演講稿。
同學們、老師們:
今天讓我給大家重復一段故事,1931年9月18日的深夜,東北軍的士兵們被一聲爆炸聲驚醒,日本關東軍轟炸了沈陽柳條湖附近的一段鐵路,并誣告為中國軍隊所為,以此為借口,轟炸了東北軍駐地北大營,占領了沈陽城,半年之后,東北三省全部淪陷。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是日本侵略中國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不能忘記的國恥。
面對著侵略者的槍炮,我們的先烈們,進行了英勇的抗戰,這一戰,就是2019年。
每當到這個時候,曾經淪陷的沈陽城內汽笛長鳴,警鐘長響。2019年艱苦卓絕的斗爭,中華民族付出了人類歷史上空前的代價,用3500萬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一個大國的尊嚴,鋪就了民族復興之路。那是一場慘烈的、悲壯的戰爭,中國人,人不分老少,地不分南北,第一次進行全民族的反侵略戰爭。無數先烈以血肉之軀,抵抗兇暴異常的敵人。中華民族在這最危急的時刻,沉淀在民族文化深處的力量爆發出來了,這種力量就是對安寧、和平和正義的追求。
今天,我們紀念這段歷史,就是為了不要忘記那些曾經為民族犧牲的先烈。那些拋棄家庭、走上戰場的先烈,愿意用生命來換取民族的生存,這是我們不得不以崇敬的心情來紀念的。
今天,我們紀念這段歷史,也是為了不要忘記那些發動戰爭的惡魔,他們企圖用暴政來統治世界,妄想用別的民族的鮮血滿足自己的欲望。
今天,我們紀念這段歷史,就是要讓我們不要做胸無大志、庸庸碌碌混日子的學生。我們深深地明白:真正的愛國行動不是單純的恥辱記憶,也不是簡單的紀念儀式,更不是偏激的仇恨,而是居安思危,把我們濃濃的愛國熱情融入到建設國家、發展經濟、強盛民族的實際行動中去;因為只有經濟不斷發展、國力不斷增強,國家的安全與和平才能得以保障,才能夠避免“九一八”那樣的歷史重演,才能延續我們的民族血統。
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寫道: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愿先輩們用熱血和信念點燃的民族復興之火,永遠照亮我們!謝謝大家!
大家下午好,今天窗外陽光明媚、微風輕拂,可是作為一個炎黃子孫我無法輕松的欣賞這樣的美景,感受大自然這優美的風光。那是因為84年前的那一個晚上發生在沈陽的"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為了實現他猖狂的夢想,悍然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突然襲擊沈陽,以武力攻擊東三省,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條湖事件",發動了對中國東北的戰爭。致使東三省這個有著豐富礦產資源、物產資源,面積是日本三個大的美麗而富饒地方淪為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從此,3000萬東北同胞在此后的2019年中過著飽受欺辱的亡國奴生活。然而,對一個民族最嚴重的摧殘不是摧殘他的肉體,而是摧殘他的文化,文化是一個民族惟一的根與魂。
84年后的今天,陽光依然明媚,微風依舊吹拂著我們的臉龐,可是這莫大的民族恥辱,莫大的冤屈如何去平復,這血汗深仇如何去償還?古人說: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導致未來的災禍,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一定要牢記歷史,不忘國恥,以振興中華為己任。今天,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們能否清醒地堅守自己的文化家園?在外國文化大局入侵的今天,我們要如何守住我們自己的文化?在韓劇、美國快餐文化、日本動畫大舉入侵的今天,我們又要怎樣教育我們祖國的下一代,使他們不受國外文化侵蝕,忘記自己祖國的文化?我想,大力開展愛國教育,教育國民勿忘國恥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對現在的背叛。我們怎能忘記,中華民族血的奮斗史!我們怎能忘記,九一八事變那段屈辱史!我們怎能忘記,那些浴血奮戰光榮犧牲的愛國戰士!這些,都是深深銘刻在中華民族歷史上永遠無法遺忘的過去。當前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前有韓國撞翻我漁船,后有日本逮捕我釣*島漁民,中華民族,怎能不自立自強?中國人,又怎能忘記國恥?怎能不團結奮斗?同志們,讓我們做一個不忘歷史的中國人,做一個不忘國恥的中國人,做一個自立自強的中國人,做一個為祖國奮斗的中國人!
歷史有時相似的讓人心碎,如果沒有真實的鏡頭、詳盡的文字、殘破的遺跡,我們簡直難以相信過去中國近代的一幕幕。歷史終歸是歷史,雖然歷史已經過去,但不會消逝得無影無蹤,歷史流下的不僅僅是一堆資料、幾塊碑刻,數處遺址。留住歷史,可以溫故而知新。人類社會日新月異,沒有記載,任何偉大的東西,就會從地平線上消失。但人們總是習慣于牢記勝利、成功和輝煌,但往往把失敗、傷痕和屈辱遺忘。歷史總是不斷沉淀的,歷史是民族和人類的集體記憶,如果一個民族不知道“從哪里來”,就不知道“到哪里去”。
我們中的不少人似乎選擇了沉默。不知道沉默的理由是什么,但愿不是因為麻木,也不是因為健忘,依某些國人的觀念,對于過去,尤其是痛苦,就會采取“過去了就過去了,再提它有什么用”輕率態度,這些年來,一些親痛仇快的現實,還是“商女不知亡國恨”常常讓我們深感“遺忘文化”在一些國人頭腦中頗有市場。一些商家不顧歷史的傷疤,以“南京大屠殺”作為電腦游戲;把日本軍刀、軍服作為賣點;一些藝人竟然把軍旗裝穿在身上招搖過市等等。如果“集體健忘癥”過于嚴重,人們將容易越來越淺薄、輕浮、狂躁、極端和急功近利。
我們的同胞中,對戰敗之恥和對割地賠款之痛了解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一個民族,若忘記了自己的歷史,實際上也就等于失去了民族的記憶功能;失去記憶的民族是可怕的,它會在今天的紛紜變幻的世界大潮中,失去方向,隨波逐流,更會不斷地重復自己的錯誤。不是從沉沒中爆發就在沉沒中死亡。據說,冰心老人晚年曾構思寫作一部反映甲午戰爭的紀實大作,但是每每提筆,“竟然一個字都沒有留下”,“因為哭,因為大哭,因為一握起筆就禁不住老淚縱橫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筆,紙上惟有落下的熱淚?!?賈國榮:《冰心的遺憾》)。
自我評價。
和自我認知的重要學術,應當將“真”、“情”、“思”、“行”統—為一個整體,這些都歷久彌新地給人們以感染、啟示、鞭策和思考。
然而,以往的寵兒如今卻失落了,史學危機的話題并非危言聳聽,歷史教育的延誤、式微和墮落的困境令人揪心,我愿與大家一樣為之關注、探索和分享。我試圖讓歷史教育不再尷尬,不再窘迫,不再令人藐視,于是從彷徨到吶喊、困惑到醒悟;從疑惑到求索。我力求讓歷史能夠成為滋養學生成長的補品,讓學生在成長中通過歷史的學習而喚醒自己,認識自己,張揚自己,營造一個有血有肉、情理交融特別是有獨立人格的“人”。由此,我有了執著的信念要從四十歲重新開始,克服松懈、安逸或畏難心理,力爭做個“有思想”的歷史教師,立志要把課上出味道來,教出歷史的深沉、寬厚與博大,盡情展現其寬闊、生動和精彩,發掘真善美的內涵……“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人人都是從昨天走到今天,又從今天走向明天。任千古風流人物,無一例外都成為匆匆的世間過客。對歷史不斷觸摸和反思的過程,就是文化沉淀的過程。歷史是永不間斷的時間長流,人們在現實中感知的只是這一發展長河中的一段,多少興亡盛衰,喚起人們對星轉斗移、物似人非的感嘆,從那些已經消失的人和事中,正是司馬遷所說的“述往事,思來者”。歷史,將會給你一個制高點。歷史有兩種歷史,一種是客觀的歷史,一種是記憶中的歷史。客觀歷史早已看不見了,但記憶中的歷史還在,我們可以隨時攝取,隨時揣摩,可以感悟,可以反芻,這對人類現在、未來的發展,未嘗不無益處。叩問歷史,掩卷太息!這種情結不僅僅是簡單的懷舊。歷史消失的只是時間,永不消失的卻是后人對千秋人事的緬懷。
時光的流逝也許會磨滅人們心頭的許多記憶,但充滿著“血與火”的往事歷歷在目,警示人們永遠引以為戒?!墩撜Z》曾告誡:“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惫畔ED哲人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里”,不就是從昔日的經驗教訓中時刻照看著這后視鏡緩緩向前跋涉?描述與記錄,回憶與解讀,是人類永遠不會放棄的權利?!耙允窞殍b,面向未來”,可以說歷史是人類前進的行囊,雖可能沉重但旅程必不可少。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事件演講稿篇八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初84班的xx,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反對暴力,共建和諧校園》。
“藍天和白云的心一樣,希望白鴿自由翱翔。
老師和父母的心一樣,希望孩子健康成長。
花開的日子,我們走進校園這個快樂的地方,在平安校園愉快歌唱。
花開的日子,我們遨游在校園這個知識的海洋,和老師一起編織夢想。
花開的日子,我們愿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譜寫和諧校園的歡快樂章。”
校園,是培養人的地方,是文明的殿堂校園,本該是一方凈土然而近來,卻常??吹奖┝κ录陌l生。很多同學總是出口成臟、惡語傷人,有些同學總是橫行霸道,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欺負弱小,甚至打群架。這些現象給寧靜的校園蒙上了一層陰影。黨中央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要知道,沒有和諧的校園,就沒有安寧的學習環境沒有校園的和諧,就沒有社會的和諧。校園暴力主要有以下表現:
1、語言暴力。有的同學喜歡耍派頭,總是盛氣凌人、目空一切,一副很了不起的樣子,一開口就是“老子”、“我兒子”,把臟話都變成了口頭禪,一說話就扯開嗓子喊,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殊不知這些表現都顯得很沒有素質、很沒有教養。
2、以大欺小,以眾欺寡。有的同學喜歡欺負弱小的同學,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就在初二75班,很多同學常常辱罵、欺負本班的xx。
3、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常常因為“雞毛蒜皮”的小糾紛,由口語辱罵升級到拳腳相加。
4、講所謂的“義氣”,用暴力手段爭論長短。這類事件,往往由上述兩種形式引發的,由個人與個人之間,升級到群體。如最近學校處分的那些同學。
5、有的同學喜歡耍派頭、逞威風。他們總喜歡找別人的麻煩,看別人不順眼,甚至是自己錯了還擺出一副你奈我何的姿態,仗著自己有一幫所謂的“哥們”就橫行霸道,一點點小事就打群架,甚至叫校外的人打架。
校園暴力不僅給同學們造成了身體上的傷害,更給他們的心靈烙下了深深的傷痕,也不可避免的影響了我們的學習,影響了我們的健康成長。同學們,面對校園暴力,我們該做些什么呢我們應該行動起來,反對暴力,遠離暴力,共建和諧校園,讓每一個同學都能健康成長。
二、提高社會交往能力。正確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系,交友要謹慎,不與行為不端的.人聯系,不與社會上的人交朋友,不要上網交友,更不要網戀多參加各種有意義的文體活動,遠離不良文化。
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遇事要及時告訴家長和老師,少去情況復雜的場所,不要單獨外出,身上也不要攜帶太多的錢物受到暴力侵害時,采取靈活的應急措施,要及時報警。
花開的日子,讓我們在和諧的氛圍中愉快學習。
花開的日子,讓我們在和諧的樂園中陶冶情操。
花開的日子,讓我們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健康成長。
我今天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