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篇一
什么食品有營養是大班幼兒很感興趣的話題,他們雖然對營養成分不甚了解,但要吃綠色食品、不吃垃圾食品的意識逐漸增強。在談論蔬菜水果糧食等對人體健康的好處時,我們利用餐桌上常見的各類菌菇開展了搜集、觀察與談論。此時,一張《蘑菇娃娃的舞蹈》影像進入我們的視線,影像中一群形態各異的蘑菇,猶如戴著大帽子的小娃娃,在胡桃夾子音樂的襯托下翩翩起舞,尤其是其中一只小白蘑菇靈活的身影在隊伍中穿行更為有趣。我們也被這極富藝術想象的優美情景驚果了,于是產生引導幼兒畫蘑菇的設想,將幼兒的生活經驗與豐富的想象聯系起來。
在該活動中,我們不但引導幼兒再現對蘑菇的認知經驗,而且將該影像為主線,引導幼兒關注畫面隊形的不斷變換,體會畫面變化的無限情趣。
1、有興趣地分辨菌菇的不同品種,了解它們的性質,愛吃蘑菇。
2、再現已有經驗,把握表現重疊的簡單方法,為蘑菇排列各種隊形。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5、感受作品的美感。
1、各種菌菇的圖片和實樣。
2、藝術影像欣賞:《蘑菇娃娃的舞蹈》。
3、比較糾錯圖片兩張——(1)騰空的蘑菇;(2)分散的蘑菇。
一、再現經驗。
1、介紹蘑菇的品種。
2、觀察菌菇的圖片,談論各自對菌菇的認識,為什么大家都喜歡吃?
3、了解菌菇鮮香可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具有增強抵抗力的功能。冬天,人們很容易得感冒,大家可要多吃點哦!
二、藝術欣賞。
1、蘑菇娃娃來到我們幼兒園做客,它們要為我們表演一個節目。完整欣賞影片:《蘑菇娃娃的舞蹈》。
2、蘑菇娃娃說:“我們跳得好不好?你們喜歡嗎?再表演一遍好嗎?”
3、定格畫面:看誰數得快,交流數得快的理由。
畫面(一):有幾種不同的蘑菇?(如大小和顏色)怎樣才能知道它們是不同的品種?
畫面(二):蘑菇娃娃的舞步什么樣的?蘑菇娃娃擠成一堆,能數清楚嗎?怎樣數才不會遺漏。哪個蘑菇最不容易找到。
三、觀察嘗試。
1、糾錯。
蘑菇娃娃們說:“今天跳得真開心呀!”我們都想請你們來采蘑菇,看誰采的又大又多又新鮮。
(1)騰空飛起來的蘑菇——根被拔出來,不新鮮。
(2)無重疊——東采一個,西采一個,多費時問啊。
2、共同嘗試用重疊的方法畫蘑菇娃娃跳舞的隊形,體會采得越多,本領就越大。
四、操作表現。
1.從畫一個蘑菇入手,在改變局部特征中逐步增添。
2.邊畫邊思考蘑菇之間的上下左右位置,避免采到壞蘑菇。
3.注意蘑菇們在畫面上的位置,在添加蘑菇時排列優美的隊形。
4.用兩種顏色接色的方法涂蘑菇的頂部,表現出蘑菇新鮮的顏色。
五、交流分辨。
展示同組幼兒作品,共同目測數群,找出采蘑菇高手,看誰說得又快又準確。
運用幼兒作品,開展采蘑菇的玩牌游戲:
(1)將蘑菇畫面鋪在桌上,模擬蘑菇地。
(2)一人當發令者,其他人(二到三人)參加采蘑菇。
(3)參加者按指令目測數群,迅速拿牌,數得又快又準表示采到蘑菇。
(4)最后誰的手中牌最多為勝,輪換當發令人。
在構圖中跟著感覺走。
畫面的安排即構圖,在平衡中求變化是構圖的共同規律,由此,又有一些具體的規律可循,但是由于這些規律十分抽象,無法被幼兒理解和接受。過去,我曾采用在欣賞中討論的方法,發現很多幼兒會誤解為固定的模式,反而限制幼兒的創造,并認識到對幼兒來說對構圖的理解只能通過直觀的感受。
首先,影像中反復出現的優羨畫面,給了幼兒很多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啟示。由此,我們進一步體會到在幼兒園藝術教育中,引導幼兒跟著感覺走會比跟著規律走更有成效。
其次,分解了難點,十分簡單的蘑菇造型,使幼兒有更多的精力去關注構圖的變化,這也是本次活動成功的關鍵所在。
我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篇二
1、初步學習將正方形、長方形紙卷貼成圓柱體。
2、根據圓柱體的外形特征大膽想象,并運用剪貼、繪畫等方法進行裝飾。
3、保持桌面、地面清潔,知道將廢物等垃圾放到指定的地方。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5、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根據圓柱體的外形特征大膽想象,并運用剪貼、繪畫等方法進行裝飾。
1、在生活中認識過類似圓柱體形狀的物體,如小桶、樹干、熱水品、杯子等。
2、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紙,彩紙、剪刀、糨糊、膠帶、抹布。
3、幼兒用書《圓柱體和圓錐體》。
1、出示一組圓柱體形狀的物品,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這是什么?他們在形狀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引導幼兒嘗試用正方形、長方形紙變成圓柱體。
教師:圓柱體怎么做呢?請你們用哪個紙試一試。說說你們是怎么把一張紙變成圓柱體的?為什么有的圓柱體又短又粗,有的又細又長呢?如果我們需要更細的圓柱體該怎么做呢?如果我們需要更粗的圓柱體又該怎么做呢?(較細的圓柱體,可以直接卷搓;較粗的圓柱體,可以把長方形紙再加長。)
3、引導幼兒根據圓柱體的外形進行想象。
4、幼兒參考幼兒用書進行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耐心制作。
提醒幼兒注意保持桌面地面清潔。
5、欣賞作品并互相交流。
從欣賞繪畫作品入手,使幼兒在一定感性經驗的基礎上誘發想象、循序漸進、大膽構思,從而發掘與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在活動中教師輕松導入,使兒童的畫面重點突出、主題鮮明。
我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篇三
刮蠟畫又叫刮畫,它是在刮蠟紙上用竹筆或牙簽刻畫出作者所要表現的事物,圖像的繪畫,它的制作方法是在紙面上涂滿各種色塊的油畫棒,再用黑色或深色的顏料加點洗滌劑調勻覆蓋在油畫棒的顏色上而制成的畫紙,它與其他的畫種有所不同,在繪畫的過程中,不需要用其他的工具,只用竹筷或牙簽在紙面上任意的刮或者皴,就能顯現出漂亮的顏色,把竹筷當成一支神筆,劃破黑色夜幕才能顯現出誘人的色彩,像魔術師一樣變幻出美麗動人的畫面,這樣的畫種大大提升了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它所用的工具極為簡單,只需一支竹筷,縮小了對色彩工具帶來的麻煩,這能讓幼兒倍加感受到繪畫是如此的有趣、好玩、好樂!新奇和誘人。
1、了解刮蠟畫的特征,初步掌握畫刮蠟畫的方法。
2、培養幼兒對刮蠟畫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欣賞范例三張,半成品若干張。
2、白紙、竹簽、油畫棒、舊報紙人手一份。
3、錄音機、磁帶。
今天,老師帶來了四個彩色娃娃,看,他們手拉著手,臉貼著臉飛到天上玩呢。正玩的高興,忽然被一大片烏云蓋住了,悶得喘不過氣來,心里難受極了。誰來想辦法救救彩色娃娃,讓他們出來重新看到這美麗的世界。(教師邊說邊演示教具)幼兒發表想法。
老師也帶來了一件工具可以救出彩色娃娃,你們看是什么?(出示竹簽)
教師示范:我要用竹簽堅硬的頭去刮破烏云,看,救出一只小鳥,我繼續救,看,我又救出了一架飛機------彩色娃娃又能看見著美麗的世界,心里真開心。(示范用粗細不同的兩頭畫畫,讓幼兒了解出現的不同結果)
欣賞范例:竹簽繼續去救更多的彩色娃娃,發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我們來看一看,說一說。
這些漂亮的圖畫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刮蠟畫。我們今天就來學畫刮蠟畫。
交代作畫步驟:選擇喜歡的四種顏色一色塊形式涂到紙上——在色塊上覆蓋上一層黑色——用竹簽刮出一個有趣的故事。
你們也來試試吧。
1、提醒幼兒在涂色塊時涂得均勻涂得滿,動作要快。
2、用竹簽刮蠟時,力量要適度,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輕。
3、注意保持衣服和手的清潔。
幼兒之間相互交流,把自己救彩色娃娃的故事講給同伴聽。
請個別幼兒將故事講給大家聽。
請幼兒將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展示幼兒作品。
兒童美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戰場,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正是由單純幼稚走向成熟,是可塑性最強的階段,隨著美術教育事業不斷的發展,一種新型的兒童畫種產生了—刮蠟畫,經過美術教育工作者多年的教學實踐與潛心研究,且認為兒童刮蠟畫能更好地培養兒童對繪畫的興趣,激發兒童大膽創新的能力,對色彩的感受能力,發揮兒童的想象和創新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兒童的口語表達能力,是兒童在繪畫成長路上一個重要的途徑之一。
我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篇四
1、嘗試運用直、橫、斜線的連接畫自行車。
2、運用緊密排列繪畫體會線描的美感。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1、涂色:自行車
2、圖片:自行車;自行車的影子。
一、出示圖片:自行車的影子(感知不同線條的連接組合)
1、教師:這里有一輛車的影子,看看會是什么車呢?(自行車)
2、涂色:自行車
教師:看許多線條寶寶都跑來了,哦,是一輛自行車。
小結:我們可以用許多細細的線條表現自行車的樣子。
二、示范討論(了解作畫的要點)
1、車輪上的鋼條怎樣安裝呢?
從輪胎到中間的軸一根根連接起來,像旋轉起來的大風車。
2、我們怎樣把車子組裝起來呢?
(1)需要一個斜杠
(我們用兩根線條連接起來)
(2)我們還可以用兩根線條畫什么呢?
(車座底部)
(3)你覺得還需要什么呢?
(龍頭車把,有幾個呢)
3、一輛自行車裝好了,你還想添加些什么呢?
(用橫豎線條緊密組合成車簍,許多密密的橫線條在一起變成衣包架)
三、幼兒作畫
我們也來用線條寶寶設計一輛漂亮的自行車
1、可以先把自行車的線條描一下。
2、線條畫得深而不破
四、交流講評
你們覺得誰的自行車什么畫的最漂亮,什么地方畫的比較好呢?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大班美術教案《自行車》含反思
我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篇五
活動目標:
1、幼兒學習用廢舊物品制作體育用品。
2、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創造性思維。
3、培養幼兒愛勞動,勤動手的好習慣。
4、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活動準備:
多媒體設備及相關的體育圖像、體育用品實物、各種不同類型的廢舊物品、手工制作的用具用品(如:剪刀、透明膠、雙面膠、訂書機等)。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創作欲望。
小朋友,你們喜歡做運動嗎?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很多廢舊物品,小朋友可以利用這些東西制作你最喜歡的體育用品。現在請小朋友先去看看有哪些材料。幼兒自由觀察、發言)。
2、教師操作多媒體,引導幼兒觀察多媒體圖片中的是什么體育項目。(項目:羽毛球、乒乓球、游泳、拳擊)。
提問:運動員在進行這些運動項目的時候用到了什么體育用品?(羽毛球拍、羽毛球、乒乓球拍、乒乓球、游泳鏡、拳套)。
3、引導幼兒觀察體育用品的外形特征及結構特征。
(1)羽毛球拍是由拍面和拍柄組成的,拍面是橢圓形的,里面用膠線以橫向和縱向編成一長球拍網,非常整齊、好看。(出示網拍的半成品,示范操作)。
(2)游泳鏡是有兩個鏡面和松緊帶組成的,提問:游泳鏡的鏡面是什么形狀的?游泳鏡的鏡面象什么?一會在做手工的時候我們可以用什么東西來代替游泳鏡的鏡面呢?(幼兒自由發言)。
(3)拳套是怎樣的?(圓圓的)在制作的時候,你們想到了要用什么東西來制(幼兒自由發言)。
4、提出手工的作業要求及使用用具的安全要求。
下面,老師就請小朋友們來做體育用品的設計師,一起來制作體育用品。
5、幼兒自由選擇手工材料進行作業,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利用不同材料制作出各種體育用品。
6、評價個別幼兒作品,7、展示幼兒作品。
8,退場,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教師是課程的實施者,課改只有通過教師才能更好地被學生所接受和理解,因此,教師是影響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因素。任何課改都不能忽視教師的作用。
在體育教學中,每次新授課我都會引導學生設計、創編新的練習游戲。這樣可以更好的調動起學生練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高興和快樂中復習新的學習內容,從而調動起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游戲的創編。這樣,我就把能力強的學生與創邊能力較差的學生編為一組,讓創編智能弱者共同發展和進步,在教學實踐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體育教學中的技術動作和技巧動作表現非常出色的學生,不但身體運動智能、視覺空間智能非常好,而且這些學生的節奏感(音樂智能)也非常強。
對于體操和技巧動作完成非常出色的學生,身體運動智能和視覺智能非常好,因為在技巧課中的各種滾翻,在支撐跳躍中的各種跳躍和騰空的動作;在田徑課中的各種跑、跳、投的動作;在各種球類課的教學中,對球體運動軌跡的判斷和落點的爭奪等。無論是人體運動軌跡還是器材運動軌跡的判斷,無不體現運動智能和空間智能,二者失其一都不會有好的效果,這是無可非議的。然而,在一偶然的機會里,我發現這些技術動作非常好的學生節奏感(音樂智能)非常強。在一次體育課上做廣播操時,我無意中放了一段沒有口令的音樂,有很多學生都找不到拍節,甚至有的學生都無法做下去。而那些平時技術動作表現出色的學生卻跟上了拍節,做的很好。
為了證實這觀點,后來我又做了多次對比試驗。試驗是這樣進行的,我將平時技術動作很好的學生與平時技術動作差的學生分開站立,然后聽節奏較明顯的兒童樂曲踏步,要求強拍踏在左腳上弱拍踏在右腳上,聽到音樂一起,兩組學生同學踏步。經過多次的試驗,證明了技術動作非常好的學生,節奏感也非常強。由此使我又聯想到在跳高和跳遠的教學中,是非常強調助跑節奏的,如果助跑的節奏亂,那么后面的技術動作是無發順利完成的,在跑的項目中如果節奏感不強,那么就會影響生理平衡,使技術動作下降影響成績,像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所以,任何一個在運動中完成動作非常出色的學生,是身體運動智能、視覺空間智能和很強的身體節奏感(音樂智能)所表現出來的綜合能力。
我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篇六
1、學習用紙團印畫的方法裝飾裙子。
2、能大膽選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作畫,注意畫面的布局。
3、保持桌面和衣服的整潔,體驗親手打扮媽媽帶來的樂趣。
4、感受作品的美感。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物質準備:紙團若干、水粉顏料每桌3盤(紅、黃、綠),簍子若干,抹布若干、范畫2張,空畫一張。
經驗準備:幼兒有各種花裙子的視覺經驗。
師:小朋友都穿上了新衣服,可是媽媽的新裙子還沒有漂亮的圖案,我們來為媽媽做一件漂亮的花裙子吧。
2、出示印好的花裙子和團好的紙團,幼兒討論印畫的方法。
師:這么多漂亮的圖案是怎么印出來的呢?引導幼兒說出顏料印畫的方法并鼓勵幼兒能夠發現紙團印畫的辦法。
3、教師向幼兒示范、講解紙團印畫的方法。
師:今天我們就要學習用紙團印畫的方法為媽媽的新裙子畫上漂亮的花朵。請大家想一想可以怎樣來畫?幼兒討論交流后教師總結并用兒歌示范:“拿起小紙團,喝口紅顏料,親親裙子,變成一朵花,二朵花,三朵花。”
教師示范一種顏料的印畫方法,請個別幼兒示范印其他的顏色。在幼兒印染過程中,與幼兒一起念兒歌,并提醒幼兒蘸適量的顏料。
鼓勵幼兒動手用紙團印出漂亮的裙子,提醒印畫的小朋友注意顏料衛生,不要弄到身上,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師:小朋友都用紙團印出漂亮的裙子,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誰的新裙子最漂亮吧!幼兒相互欣賞作品,自由說說哪個裙子最漂亮。
如果還想用別的方法幫媽媽印出漂亮的裙子,就請大家在區域活動時做吧。
當然本次活動同樣也存在許多的不盡人意之處,也是我今后努力和思考的方向:在活動可以整合更多的內容。如在活動中,可以讓幼兒自己團紙團,因為現在已是大班下學期了,幼兒已有團紙團的經驗和能力。讓幼兒自己團紙團,而不用老師事先團好。細節部分要處理更完善。如:工具的介紹、要求的交代,觀察等。評價部分還要更詳細一點。并讓幼兒自我評價,充分體現幼兒在活動中的自主地位和作用。總之,本次活動從設計到展示,我是收益非淺,尤其在活動后的反思中認識到每次活動都是一次藝術的創造,好與不好只在于你是否從中領悟了什么,下次的活動應該怎么做。相信在不斷的學習和反思中,對大班幼兒的美術課堂教學我會把握的更好。
我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篇七
1、能大膽想象并表達自己良好的心愿。
2、學會用簡潔的線條、鮮明的色彩畫出事物的主要特征。
1、一張畫有樹輪廓的"心愿樹"背景圖、《新年好》音樂磁帶、錄音機。
2、幼兒作畫工具、剪刀、膠水。
1、組織討論:在新的一年里,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2、和幼兒一起種"心愿樹",激發幼兒創作的欲望。
(1)出示"心愿樹",引起幼兒的興趣。
(2)提出"種樹"的要求:幼兒可以畫出自己的心愿,然后貼在"心愿樹"上。
3、動手畫,教師及時指導。(播放背景音樂《新年好》)。
(1)提醒幼兒畫出事物的主要特征,能清楚表達自己的心愿。
(2)注意色彩鮮艷、豐富。
(3)畫好后沿輪廓剪下,在背面涂抹少許膠水,布置在"心愿樹"上。
4、欣賞"心愿樹"。
(1)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心愿。
(2)數一數全班一共有多少個心愿。
1、創設愉快的氣氛,鼓勵幼兒在集體前大膽說出自己的心愿。
2、引發幼兒的同情心,懂得關心和幫助有困難的人。
我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篇八
1、會通過多種形式(語言、動作、想象、觀察)來欣賞畫作,充分感受畫作清新和歡快的意境。
2、學習詞語,鞏固淡濃墨技法的創作,學習用點、灑、流等技能創作。
3、體驗活動和繪畫創作的快樂。
音樂(寂靜山林、天堂之歌)、課件。
(一)結合課件,散文導入:《小鳥天堂》
在天馬河中,有一個小島。…… “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師:故事好聽嗎?你覺得小鳥的天堂是哪里?為什么?
這株榕樹長得怎么樣?
(二)欣賞吳冠中的《小鳥天堂》。
1、介紹畫家
欣賞畫作《小鳥天堂》
師:你看到了什么?
聽音樂分角色表演。(部分扮小鳥、部分扮大樹。)
2、引導幼兒觀察、想象并用動作表現畫面中的小鳥,樹的不同造型,感受熱鬧、歡快的氣氛。
師:誰會用動作來表現這群快樂的小鳥?我們大家一起來學一學,好嗎?
師:榕樹是什么樣的?你會用動作來表現嗎?
師:看了這幅畫,你有什么感覺?會想到什么?
3、小結:和孩子一起用優美的語句概括講述該畫意。
(三)欣賞吳冠中其余三幅《小鳥天堂》
師:除了這幅小鳥天堂,吳冠中老爺爺還創作了其余幾幅《小鳥天堂》,我們一起來欣賞。
1、學習技法,教師示范創作,重在啟發幼兒學習用淡濃墨創作榕樹,用彩墨表現鳥及各種物體。
師:畫面上用了哪些顏色?黃色、綠色、紅色、藍色的點會是什么呢?這些點是怎樣留在畫紙上的?(點、灑、流)
2、小結
師:吳冠中老爺爺創作的《小鳥天堂》,墨色有濃有淡。還用……等技能繪畫技巧創作出了一副副絕美的畫作,其中有一幅畫作還被大英博物館收藏。
(四)幼兒創作
師:讓我們也來做一回小小畫家,來創作一副你的《小鳥天堂》吧!
幼兒創造,教師播放音樂,巡視指導。
1、評價
2、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