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我們對自己、他人、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通過總結和反思,我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心得體會總結篇一
12月15日,我準時參與了鐘南山院士的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在講座中鐘南山院士分析了目前的疫情毒株和形勢,并對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其中讓我感受頗深的是院士對于近期廣傳的“早也陽、晚也陽、不如大家一起陽”觀點的回應,他認為這種觀念不可取。很短時間內大面積感染會影響正常社會秩序,而且容易導致新的`變異株出現。
我十分同意院士的看法,雖然新的防疫政策下有所放開,病毒的毒性有所減弱,很多感染者基本可以自愈,但這不代表疫情已經結束,我們仍應該緊繃疫情防控這根弦,加強防護,戴好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多通風,理性應對疫情,做好抗原檢測,避免過度囤藥、恐慌和散布不實言論,相信我們終會戰勝疫情。
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心得體會總結篇二
那二十四小時忙碌的白衣身影,那在與死神較量賽跑的毅力,那護目鏡后面清澈堅定的眼睛……這就是天使的模樣。
當我們滿懷驚喜和希望,一步步走向20_年的時候,一種名為“新型冠狀肺炎病毒”在英雄的武漢出現了。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全國人民立刻行動起來,堅守底線,自我隔離。廣大醫護人員自愿前往武漢災區,夜以繼日地奮戰在“戰疫”一線,展現出高尚的醫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那些醫護人員本可以堅持不去武漢,可是他們為了國家利益,從17年前的抗擊非典,到今天的新型冠狀病毒,這些醫護人員早已把拯救生命這一壯舉當作了天職。84歲的鐘南山院士在生命即將臨近末尾的時候,還義無反顧地趕向“抗疫”一線,爭分奪秒的研究如何消滅病毒。他在高鐵車上休息的畫面不知感動了多少人,讓他們為之流下淚水。
感動,是因為心動。在武漢抗擊新冠疫情“主戰場”,身處戰“疫”一線的“戰士”吳亞玲不能回家鄉云南送別去世的母親,只能眼含淚水,跟著遺體告別的節奏,面向家的方向深深三鞠躬。這一幕,讓我們心疼,更讓我們感動。像吳亞玲一樣的白衣天使們,就如冬日里的暖陽,溫暖著我們的心田。
疫情面前,疾病面前,白衣天使是人們最安全的依靠。盡管臉上滿是被口罩勒出的痕跡,但摘下口罩的他們依然面容堅毅。他們的勇敢逆行,他們的無私奉獻,生動地詮釋了醫者仁心。
一顆顆仁心、一雙雙妙手,為患者點亮了一盞盞希望的燈。一張張診療記錄單,那一身身繁重的防護衣,那一滴滴淌下的汗水,都無言地訴說著他們對生命安全的守護。
我相信,這個疫情不可能比“脫貧攻堅”計劃更苦,比“兩個一百年”計劃更難!因為有他們,這場疫情,中國人必贏!因為有他們的負重前行,我們的內心充滿了勇氣,更加了堅定信心!有國才有家!
天使是什么模樣?如果這個世上真的有天使,那他一定會是你們這副模樣!這是全國人民對在一線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白衣天使們,中國的“南丁格爾”們的贊美。
“像孩子依賴著肩膀,像眼淚依賴著臉龐。你就像天使一樣,給我依賴給我力量……”我愛你們,一群降臨人間,給無數患者帶來希望和勇氣的天使們!
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心得體會總結篇三
今天下午的《疫情防控思政大課》令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我想到了一個詞——“多難興邦”。多難興邦一詞出自《左轉》——“或多難以固起土,啟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一個國家是否強大,就要看當國家面臨困難時領導者做出的判斷和指引,困難能讓我們強大,這就是“多難興邦”啊。主講老師們講的都很有道理,深深打動了我的心,在這個特殊時期,感謝領導能關心到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讓全國的大學生感受到了祖國對我們的期望!中國加油!
一封封請戰書,一枚枚紅手印,寫滿了不畏生死,勇往直前的熱血,它是一代人的“出師表”,它是一代人的“生死決”。
疫情當頭,一批批醫務人員請纓出戰,有:“我是黨員,我先上”的先鋒同志,有:“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有:“若有戰,召必回”的解放軍軍人,等等。他們是偉大的,他們展現了華夏兒女的拼搏精神,他們突顯了炎黃子孫的責任擔當。疫情當頭,我們同舟共濟,共克時艱。
大愛無疆,國士無雙,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73歲高齡的李蘭娟院士,他們本該享受安逸,卻再次選擇掛帥出征。他們的實事求是,他們的敢醫敢言,有他們,我們更安心。他們才是我們該要追逐的“明星”。
一代代新青年,一股股新力量,他們是國家的前途,他們是民族的希望。疫情當頭,他們奮力趕往一線,有“基建狂魔,與時間賽跑”的青年突擊隊,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青年志愿者,有“言傳身教,共抗疫情”的上陣父子兵,等等。他們臉上的勒痕是永不褪色的榮耀,他們留下的汗水是不忘初心的結晶,他們才是大學生該有的樣子。
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心得體會總結篇四
鐘南山院士帶來的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讓迫切關注新冠疫情最新動態的.我們深感安心和溫暖,更多了一份自我防護的責任。我們會牢記鐘南山院士提出的加強個人防護的相關建議,平時加強防護,堅持戴口罩、外出注意保持距離、減少公眾聚集;即使感染也不必恐慌,按照要求居家,常做抗原檢測,一旦出現持續高熱及時前往醫院就醫;督促家中患一般慢性病的老年人盡早接種或續種疫苗;尤其不要盲目囤藥、感染后注意合理用藥。
我們相信,在專家們的指導下,在學校和老師們的關心下,經過大家共同努力,疫情必將早日退去。
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心得體會總結篇五
年前正在和媽媽準備去泡溫泉的行李,在我糾結選擇哪件泳衣的時候,媽媽接到小姨的信息,確定小姨被隔離了。
這個消息把我家過年的愉悅氣氛全收走了,我和媽媽放下正在收拾的行囊,媽媽跑到書桌前開她的電腦,查資料找信息,我也緊張的跟著媽媽后面滿屋跑。
小姨是醫院的護士,在22號她們住院部接了一名武漢回來的病人,在23號確認了這位病人是有傳染性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小姨和他們科室接觸這位病人的醫生護士都要被隔離做14天醫學觀察。
媽媽看了一些新聞更緊張了,催我給小姨打視頻電話,接通小姨視頻,我就先叫了起來:“小姨你怎么樣?你有被傳染嗎?”小姨微笑說:“我現在確認沒事。開始我們也特別緊張,有些害怕,但是我們是醫護人員,既然工作讓我們已經接觸到了病毒,我們必須勇敢,現在有更專業的傳染科醫護同行接管了病人和對我們醫學隔離,相信他們的專業,我們要更加配合我們的同行。我們是正常的醫學觀察,有被傳染的可能性,也有攜帶病菌的可能,所以我們需要做2周的隔離。你們別緊張,好好準備過年,你們也需要聽取專家的建議減少外出,盡量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出門要戴口罩。”
和小姨視頻結束后,我看到媽媽沒有那么緊張了,安排好小姨家妹妹在舅舅家的生活后,媽媽和我商量取消我們的度假。媽媽開始辦理出行退票,同時給度假村酒店電話咨詢推遲出行的辦理手續。辦理完所有的流程后,媽媽說:“現在各地對這次疫情的重視度很高,辦事效率真的可以點贊。”
在每天和小姨的電話視頻里得知小姨和她的同事都沒有出現癥狀,這樣再有五天他們就可以解除隔離了。小姨說他們解除隔離后就要上班替換現在一直在醫院值班的同事,一線的醫生真的累壞了。
面對疫情,醫務人員也會害怕,但他們還是會沖在最前面。在小年夜上海醫療隊員也踏上了出征武漢的列車。在疫情面前我知道,醫生不愧是保護我們平安與健康的天使。
“對抗病毒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更需要我們大家的責任、智慧和信心,與戰斗在一線的勇士們共同戰斗。
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心得體會總結篇六
12月15日下午3:00,鐘南山院士于線上以新冠(奧密克戎)疫情動態及應對為題,為我們講解抗疫期間的注意事項和要領。我積極響應學院號召,組織全體成員一同于線上觀看并認真學習。
隨著國家疫情防控政策的最新公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將會在年末及年初達到感染人群最高峰值,各地大學校園都面臨著考驗,這就好比闖關,疫情讓人不安,滿天飛的謠言更是加劇了民眾的恐慌。消除恐慌,就要及時準確發布信息,澄清不實信息,做好信息公開、透明。
面對許多大學生困惑的問題,鐘南山院士一一做出了講解,對于當前北方變異毒株bf.7,其傳染能力強,對肺部危害較小等問題做出了詳細解釋。例如,病毒需要在活體細胞內才能復制,衣物提供不了這種環境在56℃,衣物正常清洗或用熱水浸泡就可以解決“衣物會導致二次感染的情況幾乎不存在,大家不用擔心。”在當下依舊要做好自己保護,同時,在校園密集型人群中,科學防護能夠極大的降低感染風險,防疫政策的放寬并不代表著疫情消散,而是更加注重個人防護,增強個人體質,取消了大面積隔離政策,在保證經濟正常運營的前提下,社會面出現的感染者應進行自己隔離,即使對自己的種保護,更是對他人的一種責任。
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心得體會總結篇七
12月15日,我們觀看了鐘南山院士作出的主題為“新冠(omicron)疫情動態及應對”的科普講座。在講座中,鐘南山院士系統分析了全國范圍第二波奧密克戎疫情的特點,也為我們介紹了奧密克戎的.生物學特征、致病性,以及在大學教學環境中如何讓學生加強個人防護。鐘南山院士強調,"早也陽、晚也陽、不如大家一起陽",這種觀念不可取。因為很短時間內大面積感染,會影響正常社會秩序,而且容易導致新的變異株出現。
所以,我們要對加強疫苗接種,同時,我們還應該做好個人防護,戴醫用口罩、勤洗手、常通風、適當消毒,不聚眾,不扎堆;最后,作為一名普通高校學生,我們還應該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在網上傳播負面情緒,相信國家,以樂觀的心態積極去做好各項防疫工作。
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心得體會總結篇八
本次講座將總結兩年來抗疫取得的成就,系統分析全國范圍第二波(omicron)疫情的特點,介紹其omicron的生物學特征、致病性;在大學教學環境中,介紹如何讓學生加強個人防護。
鐘南山強烈呼吁加速疫苗接種特別是異種疫苗加強針的接種,這是當前疫情防控的當務之急,老年人、脆弱人群和醫護人員是重點保護對象。國產滅活疫苗和腺病毒疫苗對防止奧密克戎變異株造成的重癥和危重癥是有效的。防控政策的重心應當從防控感染轉移到防控重癥上來,要落實好進一步優化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新十條”)。他提到,充分的疫苗接種能起很大防護作用。他還表示,奧密克戎感染不可怕,99%可在7-10天內完全恢復,重點應放在防控重癥上(自我保護,定點醫院,醫護人員保護)。鐘南山表示,目前眾多數據顯示,感染過一次奧密克戎后,一年內再次感染的比例非常小。他說,感染一次奧密克戎后,體內會產生抗體,等于打了一次疫苗。無癥狀感染者與后遺癥之間無顯著相關。無癥狀感染者出現“后遺癥”癥狀的風險并未高于未感染者。
最后提出加強個人防護的8條建議
1.加強防護(戴口罩、保持距離、減少公眾聚集等)
2.不應為感染而害怕
3.大多數感染者不需要去醫院
4.居家注意常做抗原檢測
5.若持續發熱一定要去醫院
6.患一般慢性病老年人也要打疫苗
7.囤藥沒有太大必要
8.“老藥新用”要經嚴格實驗
這次直播使我受益匪淺,牢記鐘南山院士的忠告,做好防護,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去見你想見的人,去看你想看的世界,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