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祠堂慶典致辭順口溜篇一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祠堂有多種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孫平時有辦理婚、喪、壽、喜等事時,便利用這些寬廣的祠堂以作為活動之用。那么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于祠堂慶典致辭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各位領導、各位宗親、各位來賓、各位姑娘姑爺、父老鄉親們:大家好!
今天,是程氏兒女值得慶賀的日子!我們翹首以盼建設希儼公祖堂和活動中心的愿望,在今天終于實現了!這是我們灣的一件大事、一件盛事!值得我們舉杯慶賀、團聚言歡。在歡聚之余,我們要心懷感恩,感恩黨的富民政策,感恩各級領導的關懷,感恩各位宗親的厚愛!在此,我謹代表全灣父老鄉親對一直以來關心支持我灣新農村建設的各位領導以及前來道賀的各位來賓、宗親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
今天,是程氏兒女緬懷先祖的日子!我們灣落戶于明朝萬歷年間,距今有380余年的歷史了。過去,我們灣連年受災,村容破落,有女不嫁;過去,我們灣囊中羞澀,食不果腹,一貧如洗。在那低劣的環境下,我們一代代程氏兒女秉承先輩的吃苦耐勞、不甘落后的傳統精神,不忘祖訓、團結和諧,立志興家立業、興建祖堂、建設新村,以光先祖圣德,緬懷先祖圣恩。
今天,是程氏兒女譜寫贊歌的日子!如今,我們揮別了破落不堪的舊村莊,人人都享受著美麗舒適的新村環境!如今,我們驕傲地摘掉了貧窮落后的帽子,人人都過著精神氣爽的小日子!這一切都來之不易,凝聚著眾多有識之士的智慧結晶和辛勤汗水!
第一、得益于克己奉公的建設班子。xx年,由程清同志爭取黃石市檢察院的大力支持,取得了第一期“新農村建設”工程項目,同時得到了村支部柯于高支書有力指導和幫助,由程良大、程良衛等同志組織實施,共對住房改造、水泥道路、自來水、備用水井、路燈、綠化等共投資60余萬元。在建設祖堂和活動中心的第二期工程期間,由程良元、程良大、程良衛、程賢平、程良用等同志精心組織、設計方案,勤抓安全生產和工程質量,精打細算把握預算,為總工程節約了近20萬余元。建筑隊程良集、程良堅兩位同志,以安全第一、質量第一,做到了保質保量順利完成工程任務。
第二、得益于奮發有為的青年團隊。xx年1月,在程碧、程良豪等青年的倡議下,青年協會正式成立,建立了青年協會會費交納、使用及其他管理規定,積極幫助了一部分困難戶和特困戶,弘揚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青年協會理念。xx年正月,青年協會再次召開全體青年動員大會,發出建設祖堂和活動中心的第二期工程倡議,成立了以程良偉、程良元為首的籌建委員會及各個管理專班,明確工程施工“四個確保”規定:確保安全生產、確保質量到位、確保資金及時到賬、確保收支明細,做到了責任到人、分工明確。從規劃、設計、竣工共用14個月18天,占地面積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700多平方米,總投資100萬元的希儼公祖堂和活動中心工程,比預期提前了2個多月圓滿竣工。青年協會發揮了排頭兵的作用,讓大家看到了你們精誠團結、傾囊貢獻的精神和建設美好家園的意志、決心,家鄉的父老鄉親感謝你們!
第三、得益于無私奉獻的公益熱情。在一、二期工程建設過程中,我灣鄉親熱情高漲,積極踴躍,真正做到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程碧同志在工作萬忙之中,擠出時間,經常回家在現場指揮和處理一些事物工作和解決難題。程良豪、程良祖同志經常電話過問質量和進度,必要時還親自回來商討各項疑難問題。還有程律同志多次給我們排憂解難,作出應有的貢獻。在改革開放三十年里,我們程氏兒女抓住國家政策的利好機遇,涌現出程良豪、程賢平、程平兵、程良勝、程逸、程仲春、程良集、程良堅等同志的一批經濟骨干,他們踴躍捐款,無私奉獻家鄉的公益事業。同時,我們灣的姑娘和姑爺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程蘭香、程玉蘭、程金鳳、程霞玲等姑娘積極為娘家的公益事業出錢出力。這樣的感人事例枚不勝舉,總之,在建設新農村事業中,展現出了我們程氏兒女熱愛家鄉的情愫、奉獻公益的情結、團結一心的情懷!這就是我們建設新農村最強大的精神力量,有了這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就沒有我們辦不了的事、辦不好的事!
各位父老鄉親,建設美麗、富裕、和諧新農村,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做,任重道遠,因此,今天,也是程氏兒女暢想未來的日子。現在我們灣一、二期新農村建設、祖堂和活動中心已順利完成,家鄉很多人提出了一個三年計劃,即xx年的第三期工程,也是配套工程。一個是活動中心的體育設施,現在有一部分由程碧同志爭取有關部門現已到位,預計還有價值7萬多元的體育健身器材需要完備;另一個是需要搭建迎賓彩門,同時還有村容村貌的綠化工程建設等。這些工程和設施都在期待著我們去落實。雖然我們現在的經濟條件有限,但只要大家時刻保持一種凝聚力、一種拼搏精神、一顆熱愛家鄉的心,凝心聚氣、提神聚力、團結一心,就一定能夠把我們的家園建設成一個現代化、花園式村莊;就一定能夠實現建設美麗、富裕、和諧新農村的美好愿景!
最后,祖堂竣工剪彩,太祖坐鎮一方,法力無邊,顯應萬靈,佑我莊子孫,繁榮昌盛,富貴綿長!同時向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和宗親拜一個早年,恭祝各位豬年身體健康!財運亨通!工作順利!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各位宗親,大家好!
金風送爽,喜氣盎然,汪氏祠堂竣工致辭。龍騰盛世,戶納千祥。
在這社會和諧國增色,安居樂業萬戶豐的太平盛世,我們迎來了汪氏祠堂竣工慶典,這是我們汪氏家族史上的一件大喜事。我們汪氏家族,自社里站開荒占草,經風歷雨幾百年來,子孫興旺,家族壯大,全仗汪氏祖宗福佑。今天修建祠堂,不單是暢想汪氏宗族淵源,感先輩恩典,頌祖宗功德,有了我們族人緬懷先祖,瞻仰族史的地方。同時,也是我們汪氏家族文明孝敬,興旺發達的象征。有了祠堂,就有了團結宗族和聯絡親情的紐帶;有了祠堂,就有了供奉祖先,祭祀祖宗的場所,致辭《汪氏祠堂竣工致辭》。
在這里我代表汪氏宗族,向建筑祠堂的功臣:汪積明,汪廣泰,汪廣森,汪小東以及汪廣民等表示衷心的感謝!你們付出最多,功勞最大。在我們汪氏家史上,寫上了最輝煌的一頁。
同時,我向建設祠堂出資出力,添磚加瓦的所有男女宗族表示感謝!我代表當今汪氏家族最高輩分,向你們說:“你們辛苦啦,我謝謝你們!”我相信祠堂的竣工,不但會給大家帶來好運,而且還會福佑我們汪氏宗族的后代興旺發達。這正是:
今朝成就千秋業,
祠堂輝煌萬事興。
宗族精誠同一脈,
龍飛鳳舞虎生風。
心存祖先行孝道,
子孫代代好前程。
明朝族人樂融融。
尊敬的各位宗親賢達:
大家好!
新春時節,春風撲面,春意盎然。今天,我們全體宗親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歡聚在此隆重慶祝本家宗祠隴西堂重建勝利竣工。這是我們族宗歡慶的一大喜事,預示著宗族的興旺發達,更是為家鄉增添一道亮麗的族中文化景觀,我們身為隴西堂后人,無不歡欣鼓舞,拍手稱快。更使我們感到榮幸的是,一紙草柬、一個電話,迎來參加宗祠落成慶典的各支的代表。
您們的光臨,使我們的宗祠蓬篳生輝,給慶典大會增添了新的喜慶色彩。在這里,我受族人的委托,代表宗祠重建理事會,向前來參加慶典的各位宗親賢達等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向那些不遠萬里拜祖朝宗的宗親表示親切慰問!并致以崇高敬意,祝愿你們身體健康、合家幸福、事事順利、房房發達,人人富貴!本氏宗祠自始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原是土木結構,歷經幾次修繕,尚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在我周邊,其他各姓祖祠具已修復一新,在這里我氏央央大族豈能落伍于世人?先輩之恩,祖宗之德,兒嗣當報。我們生長在此時代,建祠重任歷史地落在我們肩上,我們責無旁貸,義不容辭。為感祖恩、彰祖德、祀祖靈、樹族威,展先祖歷史風采,激發啟迪后代,在有識之士的倡導下,經族人商討,一致同意并作出決定于年初開始翻建宗祠。
自倡議發出之后,得到全體族人積極響應出資,同時得到姑親外戚、僑胞懷祖慷慨解囊捐資。特別是眾多宗親都增添多出資,出多錢。經過二年多時間的艱苦努力,使一座建筑總面積500多平方米(包括附房、門口廣場等設施)耗資多88萬元的宗祠得以勝利圓滿完工。這是一座規模宏大、工藝之精,嶄新而又古色古香、設計新穎別致、富麗堂皇、寬敞明亮的宗祠展現在我們面前,在境內首屈一指。這是我全體族人的驕傲,也是當代子孫的自豪。大家都沉浸在無比歡樂和喜慶之中。在此我代表本宗祠重建理事會向所有關心、支持、資助宗祠重建的全族同胞和外戚宗親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宗祠重建的勝利落成是我們祖先的福蔭、全體族人勤勞智慧的結晶、是我們家族文明、興旺發達的象征、也是一份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宗祠重建的勝利落成,離不開理事會的正確領導,離不開為建祠籌集資金而日夜操勞的族人,他們到處奔波,深入家家戶戶,有時頭頂烈日,有時冒著三九嚴寒長途跋涉,至家事于不顧。他們不愧是為族門辦事的忠實代表。同時還離不開承建工程的工匠師傅,他們認真負責、精雕細琢、精心施工,確保了工程質量,高標準按時完工,在此我代表重建理事會,向宗祠重建出謀獻策、出工出力、忘我工作的人們和認真負責的承建者、裝飾工等人員一并表示感謝!同胞們,先生們:天下同宗一家親,歡聚祖祠敘深情。
今天,我們借宗祠竣工慶典之機歡聚一堂,其目的就是要以此為契機,頌祖宗功德,感先輩恩典,敘建祠經歷,表后代賢達,樹本氏聲威,添家族光彩,讓千秋萬代把老祖宗的優良傳統和美德發揚光大。先祖們的在天之靈必然會庇佑各支各房、各家各戶,生枝衍派、長發其祥、生賢添貴、世代隆昌!最后祝大家心想事成、財運亨通、四季宏發、五福常臨!謝謝大家!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鄉親們,大家好!
春和景明,生機盎然,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祠堂落成典禮暨請祖祭祖儀式,在這里,我代表胡干城村委會,向前來參加祠堂落成慶典的各級領導、企業界的朋友,各姓的代表表示熱烈歡迎!特別感謝很多在工作的各姓宗親能在百忙之中專程趕回來參加這一盛會。向你們致以崇高敬意,祝愿你們身體健康、合家幸福、工作順利!
今天,我們全體宗親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歡聚在此隆重慶祝祠堂勝利竣工。這是我們胡干城村的一件大事、一件喜事,預示著我們宗族的興旺發達。
隨著城市框架的拉大和濮陽新區的發展,我們村的耕地越來越少,先人的骨灰無處安放,列祖神靈無棲息之所,子孫祭祀無拜謁之堂,我們對上愧對祖宗,對下愧對子孫,建設胡干城祠堂迫在眉睫。
建祠重任歷史地落在我們肩上,我們責無旁貸,義不容辭。為感祖恩、彰祖德、祀祖靈、樹族威,展先祖歷史風采,給后代激發啟迪,在有識之士的倡導下,經村委會商討,一致同意并作出決定于年月開始建設祠堂。自倡議發出之后,得到全村群眾和社會各界積極響應,他們慷慨解囊,捐資出資。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艱苦努力,使一座建筑總面積多平方米(包括附房、門口廣場等設施)耗資多萬元的宗祠得以勝利圓滿完工。這是一座規模宏大、工藝之精,嶄新而又古色古香、設計新穎別致、富麗堂皇、寬敞明亮的胡干城祠堂展現在我們面前,在華龍區內首屈一指。這是我們胡干城村人的驕傲,也是當代子孫的自豪。大家都沉浸在無比歡樂和喜慶之中。在此我代表胡干城村委會向所有關心、支持、資助祠堂建設的同胞和宗親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祠堂就是我們拜祭祖宗、追念先人的地方。這里可以安放我們先人的英靈,可以寄托我們對先人的哀思,同時也是聯系我們宗族血緣的紐帶,對我們民風的教化,宗族的團結有著積極的意義。籌建祠堂,是我們村各姓宗族盼望已久的心愿,今天終于實現了!
祠堂的勝利落成是我們祖先的福蔭、全體族人勤勞智慧的結晶、是我們胡干城家族文明、興旺發達的象征、也是一份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宗祠重建的勝利落成,離不開孟軻鄉黨委和政府的正確領導,離不開為建祠籌集資金而日夜操勞的干部群眾,他們到處奔波,深入家家戶戶,有時頭頂烈日,有時冒著三九嚴寒長途跋涉,至家事于不顧。他們不愧是為群眾辦事的忠實代表。同時還離不開承建工程的工匠師傅,他們認真負責、精雕細琢、精心施工,確保了工程質量,高標準按時完工,在此我代表村委會,向祠堂建設出謀獻策、出工出力、忘我工作的人們和認真負責的承建者、裝飾工等人員一并表示感謝!
同志們:天下一家親,歡聚祖祠敘深情。今天,我們借祠堂竣工慶典之機歡聚一堂,其目的就是要以此為契機,頌祖宗功德,感先輩恩典,敘建祠經歷,表后代賢達,樹胡干城聲威,添家族光彩,讓千秋萬代把老祖宗的優良傳統和美德發揚光大。先祖們的在天之靈必然會庇佑我們,生枝衍派、長發其祥、生賢添貴、世代隆昌!我堅信,通過大家的努力奮斗,我們胡干城村的明天會更好!
各位鄉親、各位嘉賓、各位朋友!愿我們胡干城村人丁興旺,英才輩出,念祖念宗念先賢,同脈同心同發奮,承先啟后,繼往開來,上告慰先祖,下垂范子孫!
謝謝大家!
祠堂慶典致辭順口溜篇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鄉親們,大家好!
春和景明,朝氣盎然,我們在這里隆重實行祠堂落成典禮暨請祖祭祖儀式,在這里,我代表胡干城村委會,向前來參與祠堂落成慶典的各級領導、企業界的摯友,各姓的代表表示熱情歡迎!特殊感謝許多在工作的各姓宗親能在百忙之中專程趕回來參與這一盛會。向你們致以崇高敬意,祝福你們身體健康、合家華蜜、工作順當!
今日,我們全體宗親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團聚在此隆重慶祝祠堂成功竣工。這是我們胡干城村的一件大事、一件喜事,預示著我們宗族的興盛發達。
隨著城市框架的拉大和濮陽新區的發展,我們村的耕地越來越少,先人的骨灰無處安放,列祖神靈無棲息之所,子孫祭祀無拜謁之堂,我們對上愧對祖宗,對下愧對子孫,建設胡干城祠堂燃眉之急。
建祠重任歷史地落在我們肩上,我們責無旁貸,義不容辭。為感祖恩、彰祖德、祀祖靈、樹族威,展先祖歷史風采,給后代激發啟迪,在有識之士的提倡下,經村委會商討,一樣同意并作出確定于年月起先建設祠堂。自倡議發出之后,得到全村群眾和社會各界主動響應,他們慷慨解囊,捐資出資。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艱苦努力,使一座建筑總面積多平方米(包括附房、門口廣場等設施)耗資多萬元的宗祠得以成功圓滿完工。這是一座規模宏大、工藝之精,嶄新而又古色古香、設計新奇新穎、富麗堂皇、寬敞光明的胡干城祠堂呈現在我們面前,在華龍區內數一數二。這是我們胡干城村人的傲慢,也是當代子孫的驕傲。大家都沉醉在無比快樂和喜慶之中。在此我代表胡干城村委會向全部關切、支持、資助祠堂建設的同胞和宗親表示誠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祠堂就是我們拜祭祖宗、追念先人的地方。這里可以安放我們先人的英靈,可以寄予我們對先人的哀思,同時也是聯系我們宗族血緣的紐帶,對我們民風的教化,宗族的團結有著主動的意義。籌建祠堂,是我們村各姓宗族盼望已久的心愿,今日最終實現了!
祠堂的成功落成是我們祖先的福蔭、全體族人勤勞才智的結晶、是我們胡干城家族文明、興盛發達的'象征、也是一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宗祠重建的成功落成,離不開孟軻鄉黨委和政府的正確領導,離不開為建祠籌集資金而日夜操勞的干部群眾,他們到處奔波,深化家家戶戶,有時頭頂烈日,有時冒著三九寒冷長途跋涉,至家事于不顧。他們不愧是為群眾辦事的忠實代表。同時還離不開承建工程的工匠師傅,他們仔細負責、精雕細琢、細心施工,確保了工程質量,高標準按時完工,在此我代表村委會,向祠堂建設出謀獻策、出工出力、忘我工作的人們和仔細負責的承建者、裝飾工等人員一并表示感謝!
同志們:天下一家親,團聚祖祠敘深情。今日,我們借祠堂竣工慶典之機團聚一堂,其目的就是要以此為契機,頌祖宗功德,感先輩恩典,敘建祠經驗,表后代賢達,樹胡干城聲威,添家族光彩,讓千秋萬代把老祖宗的優良傳統和美德發揚光大。先祖們的在天之靈必定會庇佑我們,生枝衍派、長發其祥、生賢添貴、世代隆昌!我堅信,通過大家的努力奮斗,我們胡干城村的明天會更好!
各位鄉親、各位嘉賓、各位摯友!愿我們胡干城村人丁興盛,英才輩出,念祖念宗念先賢,同脈同心同發奮,承先啟后,繼往開來,上告慰先祖,下垂范子孫!感謝大家!
祠堂慶典致辭順口溜篇三
尊敬的廣西總會仁山會長、各位領導、各位宗親、各位朋友:太家上午好!
仲冬十月,天高氣爽。正值二零一六年新春之際,迎來了廣西融水縣潘氏宗祠重修落成隆重慶典活動。承蒙盛邀,我荔浦潘氏一行三十人有幸參加,非常高興。在此,我代表荔浦潘氏會及荔浦一萬貳千多潘氏宗親對本次慶典活動的隆重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并借此機會向參加本次慶典活動的各位宗親、朋友表示最誠摯的問候!
各位宗親,融水潘氏宗祠重修落成,是融水潘氏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也是整個潘氏家族的一件大喜事、大盛事。偉人毛澤東說過:“祖宗不孝,何談愛國!胡錦濤同志2oo5年在上海圖書館考察時,對圖書館工作人員說,”我家安微績溪的宗祠可大呢,大家有機會可去走走看看“。再有據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潘鎮球宗長介紹,己故蔣氏兩代總統對家族宗譜、宗祠極為重視,尤其蔣經國先生,其父去世后,他常到慈湖伴靈,在父親面前默立,檢討得失,捫心自問:怎樣才能對得起列祖列宗、蔣氏子孫?怎樣才不愧為綿延永盛的炎黃子孫呢?于是耿耿精誠,思親情切、惠澤億民,毅然決定開放大陸探親,使隔海相望兩岸同胞重溫親情之夢!之后于老家浙江修建宗祠。可見,宗祠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一個相當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是后人對自己祖先的敬重。是給后人修心、立志、成人、教育的一個良好傳承場所。
通過祭祀祖先、敬祖教悌,利用姓氏血緣關系的延續為紐帶,把整個家族成員聯系起來,形成內部的同心力和凝聚力,激勵后一代奮發向上樹立遠大志向。對構建和諧社會、為海內外宗親尋根問祖、實現祖國統一大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興建重修宗祠是功在當今、利在千秋的宏偉偉業!
各位宗親,美不美,江中水,親不親,一家人!我們同是潘氏后裔,一情相脈。心上都有肩負傳承潘氏優良傳統及振興潘族的歷史使命。……最后,我代表荔浦潘氏會為本次慶典活動送上四個字,(賀匾內容):繼往開來,即繼承潘氏優良傳統,開創家族美好未來!
謝謝大家!
各位嘉賓、各位長輩,各位宗親、朋友們:。
大家好!
鑼鼓喧天,鞭爆齊鳴.今天是1月9日,是一年中較為寒冷的隆冬時節,但這里氣氛卻如同春風撲面,春意盎然.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相聚在大嶺頭村,隆重舉行大嶺頭村利氏宗祠落成典禮,這是我村利氏子孫千載難逢、盼望已久的一件盛事!在此,我謹代表宗祠理事會全體成員向宗祠的落成表示熱烈的祝賀!向所有參加這次典禮的四方來賓、朋友和宗親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向關心、支持宗祠建設工作的各位父老鄉親、各位宗親和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向為宗祠建設付出辛勤汗水的人們表示最誠摯的問候!
尊敬的各位同宗:。
您們好!
在這秋高氣爽,碩果飄香的金秋時節.今天,大家從四面八方來到山青水秀的安遠,興高采烈地慶賀劉氏宗祠……堂輝煌落成,我謹以無比虔誠的心情,代表江西贛縣大湖江劉姓的男女老少,向族人團聚一堂的盛會致以熱烈的祝賀和崇高的敬意.恭祝劉氏宗祠發揚光大,源遠流長.
祠堂慶典致辭順口溜篇四
尊敬的各位長輩,各位宗親,各位賓:
大家好!
在這人和景明、萬物爭輝的初春季節,在這緬懷先賢、祭祀祖宗的清明時節,我們滿懷激動的心情,熱情相聚在一起,隆重而熱烈地舉行“原康xx家祠堂落成慶典大會”!這確實使我們感到無尚光榮和無比自豪。祠堂的落成,是我們高氏家族千載難逢的一大喜事,是我們高氏族人夢寐以求的一大好事,也是我們廣大高氏宗親們期盼許久的共同心愿!這事,今天,我們終于實現了!(鼓掌)
在此,我代表xx家祠堂籌建委員會,并以我個人的名義,向前參加慶典活動的全體宗親,向未能親臨現場但一直關注祠堂的宗親們,向為祠堂建設出謀劃策、做出貢獻的各位宗親們,表示熱烈歡迎,表示衷心感謝和崇高的敬意!并代表高氏宗親向各位賓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鼓掌)
宗親們,修建高氏祠堂,是我們高氏家族的`共同心愿!從我老父親20xx年向我提起修建祠堂之事起時至今日已整整十年。從201年在高鵬杰主持下祠堂籌劃建設時至今日也已歷時4年。自高鵬杰牽頭組織開始,我們整個高氏家族無論是在“發起時段”還是在“等待時段”,無論是在“啟動時段”還是在“施工時段”,都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群策群力,獻計獻策,全心全意,善始善終。從謀劃到選址、從設計到施工,從硬到軟、從物化到化,無不高標準嚴要求,無不重質量講成本,終于使這樣一座規模宏大,布局合理,結構精巧,施工精良的xx家祠堂,聳立在老龍岬上,扎根于柏尖下。創建xx家祠堂的每一個環節都凝結著參與者的心血和智慧,每一個步驟都牽動著我們高氏族人的目光和神經。今天,不辱使命,終于完成,功德圓滿,可喜可賀!(鼓掌)
宗親們,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浩蕩之水,定有其。我們高氏家族歷史悠久,遠流長,枝繁葉茂,人丁興旺。自遠祖炎帝開始,歷中華五千年榮辱興衰而歷久彌新;有據可考,我始祖高賜放從xx家溝遷徙原康,立塋干棚地至今,現已繁衍至十四世,有幾千口人;七世先祖高景辰名揚元康,立碑建譜,開創我高氏明以,也已有幾百年歷史。
現在,xx家祠堂的建成,為我們高氏宗族提供了一個祭奠祖宗、追念先人的地方;為我們營造了一處可以安放先人英靈,可以寄托我們對先人哀思的地方;也為我們架起了一條聯系宗族血緣并不斷增進親情關系的紐帶;同時也為我們弘揚孝悌化,促進鄉村精神明建設奠定了一個基地。
宗親們,我們今后的重要任務,就是要在建設好祠堂的同時,更有責任、有義務保護好、利用好祠堂。我們要把祠堂建成尊祖敬宗、慎終追遠的莊嚴場所;要把祠堂建成孝親敬老、和睦鄉鄰的和諧場所;要把祠堂建成教化子弟、培育美德的化場所。我們的xx家祠堂,一定要體現出時代特色、地方特色、化特色和宗族特色,充分發揮他的精神激勵功能、道德教化功能和化熏陶功能,用這些“功能”不斷感化族人、有效教育族人、正確引導族人。尤其要繼續擴大和充分發揮祠堂教育基金的導向作用和激勵作用,更大面積地迅速提高全家族的化技術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使我們全族奮發向上,自強不息!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達到上可告慰我們先祖,下可垂范我們子孫的美好宏愿!
各位宗親,今天的慶典,既是一個心結的圓滿,更是一個美好愿景的開啟。讓我們今后更加親密地加強宗族聯絡,團結一致,攜手共進,繼承和發揚老祖宗的艱苦創業精神,敬老愛幼的優良傳統,砥礪奮進,建設家園,為祖宗爭光,為中華民族添彩!(鼓掌)
最后,祝各位宗親和賓身體健康、家庭和睦、事業興旺、前程似錦!祝高氏家族人丁興旺,福祥萬代!
謝謝大家!(鼓掌)
祠堂慶典致辭順口溜篇五
各位來賓各位鄉親們:
大家好!
各姓的代表以及各界朋友,表示熱烈歡送!特別感謝很多在外闖蕩的`各姓宗親能在百忙之中專程趕回來參加這一盛會,更感謝各位父老鄉親對宗祠建設的大力支持。同時,還要向那些因路途遙遠或公務繁忙無法趕到的族人真誠地說一聲:家鄉隨時歡送你們的到來!
俗語說:木有本,水有源。尋根問祖,追本溯源,乃為人本分。古語云“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慎重保持晚節,時時緬懷先人,民風自會淳樸敦厚。
籌措資金催促建造勞心勞力;理財者凡事具細。
精心。
打點,錢盡其用。智者盡其心,藝者盡其才,勞者盡其力,一磚一瓦都凝聚著各姓宗親對先祖圣德的深情。我們在建設好宗祠的同時,更有理由、有責任、有義務保護好、利用好宗祠。
各位宗親、各位嘉賓、各位朋友!愿我們各族宗親人丁興旺,英才輩出,念祖念宗念先賢,同脈同心同發奮,承先啟后,繼往開來,上告慰先祖,下垂范子孫!謝謝大家!
祠堂慶典致辭順口溜篇六
尊敬的新屋全體金氏宗親,尊敬的'各位領導,女士們、先生們,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日吉時良,陽光和煦。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謹代表花屋全體同胞,對貴村祠堂落成慶典表示熱烈的祝賀!對貴村金氏宗親的熱情接待致以衷心感謝!
我金氏源起,最早可追溯至上古時期三黃五帝中的金天氏少昊,自此世代相傳,源遠流長。自古名人輩出,族史輝煌;先祖美德,萬古流芳。人文蔚起,世代書香;五湖四海,創業圖強;祖妣賢淑,兒孫成行;枝繁葉茂,蘭桂騰芳;事業發展,前程輝煌。
恰逢太平盛世,貴村搜峰巒之大木,集能工與巧匠,施生花之妙筆,遂成宏偉之祠堂;金壁生輝,裔孫榮昌;男添百福,女納千祥。如周邦鞏固,為景智增光。實乃可喜可賀可歌之盛事!
全體同胞們:衷心祝福我們金氏宗親千秋綿衍,萬代熾昌!恭祝各位嘉賓,各位朋友:事業有成,萬事如意,身體健康,合家幸福!
謝謝!
金錦根代表發言祝賀。
唐氏。
祠堂慶典致辭順口溜篇七
建祠、修譜,敬祖穆宗歷來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祠堂重修落成慶典致辭,僅供參考。
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宗親,女士們、先生們:
經過前后四年時間全體宗親的共同艱苦努力,我們大郎公全體宗親盼望已久的大郎公祠即涂氏宗祠今天勝利建成了。在這大喜大慶的日子,我首先代表涂氏宗祠理事會,代表大郎公全體裔孫,對各級領導、各地來賓、各地宗親,遠道而來參加涂氏宗祠落成、入主、進香祭祀慶典活動,表示熱忱歡迎和衷心感謝!
眼前這座宗祠開建于20xx年8月,工程總占地面積8243平方米,建筑面積3100多平方米,其中宗祠主體為三棟兩擺中式傳統建筑,占地面積1893平方米,建筑面積2565平方米,祠堂前右側為芳名碑128平方米,左側是大戲臺227.5平方米,戲臺后還有三佛祖師廟182平方米,第二排左右二擺橫屋793平方米(鋼筋基已下)。還有宗祠大坪3640平方米,停車場1375平方米,共計耗資590余萬元。宗祠工程全部完成后,將是我們閩西首屈一指的祠堂建筑,本地文化娛樂中心和休閑勝地。
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我們涂姓氏族稱不上是一個大族群。但是,涂姓是一個歷史十分悠久和具有十分古老和優秀文化傳統的姓氏。自大禹娶涂山樸公之女嬌為妻,我們祖先因國戚而得勝,至今彪炳一時的東南涂氏始祖東晉新吳候欽公而后,涂姓曾一時顯赫,涂姓風云人物層出不窮。九子一婿十知州,三賢五進士等名人佳話流傳至今。近代還有五男一女六將軍等著名史例被人們口耳相傳。博士、教授等名人也屢見不鮮。回顧涂姓悠久歷史,展望涂姓輝煌未來,我們期望:宗祠落成映輝煌,大郎裔孫聚故鄉;祖宗陞龕財丁旺,五桂家風永傳揚。
得姓于四千多年前夏禹時代的涂姓氏族,在神州大地繁衍發展,涂姓宗親已遍及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人數已達一百四十余萬之眾。僅我們大郎公后裔人數也發展到20余萬人。
根據歷史記載,汀州六世涂大郎公于元朝至元到元貞年間由汀州城福壽坊遷來涂坊開基。最先的落腳地就是現今興建涂氏宗祠的圓墩樟樹坳,當初涂坊這個地方尚未完全開發,森林茂密,野獸出沒,邪魅藉社為害,每年必須用一對童男童女血祭社公,面對這一危難,我們的大郎公毫不屈服退避,毅然偕同姻親賴八郎克服千難萬險,前往驪山拜師學法。學成回鄉后,憑借神功,一舉清除邪魅,為鄉民解除了一大禍害。從此,涂、賴二公被鄰里鄉民尊為神明,鐫塑神像,立廟供奉。涂、賴二公成為鄉村民間保護神,護佑子孫出入平安,樂業安居。涂、賴二公神像前,常年香火鼎盛,人們祭拜祖神十分崇敬虔誠。
明朝年間,廣東流寇侵擾我縣境,涂、賴二公顯神兵,驅除流寇,保護了一方百姓的平安。為此,明崇禎季年汀州府長汀縣同知沈夢鯨奏請朝廷,獲準旌表,誥封為“篤佑顯赫侯”,贈以“篤祐顯赫”的金匾和“英氣快當年撐天撼地,雄風披奕世扌失社除氛。”的金字。
對聯。
用以表彰涂、賴二公為民除害,造福黎庶的功德,我們的祖宗是英雄法祖,祖神合一。
為永遠紀念大郎公的深恩大德,清朝乾隆二十九年,先祖文仙公選擇涂坊崗樓山下土樓場,興建了當時架構十分宏偉的大郎公祠,供廣大裔孫上香祭祖,這就是大郎公祠的最初建筑。
可是,就是這樣一座在我們大郎公子孫心中十分珍貴、神圣的祠堂,竟由于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原因,很長時間為當地政府辦公使用,乃至被拆除改建為辦公樓。自此,我們大郎公裔孫聚無場,集無所,祭無祠,拜無廟。每年祭祀、拜祖活動,只能在涂坊墟場的竹頭園或各房族祠堂舉行。宗親祭祖活動受到極大限制,更給遷居海內外的大郎公后裔回鄉尋根謁祖帶來諸多不便。
鑒于上述原因,我們大郎公裔孫于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曾數次商討重建宗祠問題,因擇地等原因而未果。至20xx年農歷正月十二日,我與師楊宗親商談重建宗祠事宜,他以興辦涂坊公益事業為己任,率先提出他與師紅、斌昌先行出資12萬元為啟動資金,由我負責牽頭。接著就與宜先、占發、煌英、繼英、馬林、師道、炘文等宗親商議,喜訊傳開,立即在廣大宗親中引起強烈反響。于5月1日成立了重建涂大郎公宗祠籌委會,進行了擇地勘察數處,最后擇定在大郎公開基之“圓墩樟樹坳”興建宗祠。于是,興建一座集拜祖祭典、敬奉神明、展示祖德、休閑觀光、文化娛樂為一體的農村文化中心和丹溪風景名勝,成為廣大宗親的迫切愿望。
宗親們把興建宗祠作為自己神圣義務和應盡責任。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紛紛出錢出力,獻計獻物,一個群策群力建祠的熱潮很快形成。自建祠至今,共計收取贊助資金710余萬元。已有189人贊助萬元以上,其中:師紅宗親102萬元、師楊宗親40萬元、斌昌宗親35萬元、尚全宗親18萬元、澤招宗親15萬元、洪營宗親12萬元;占發宗親6萬元、橋水宗親6萬元,省蘭宗親51000元(廣東平遠)、長汀宗親51378元(福州)、通英宗親5萬元、從旺宗親5萬元、福洋宗親5萬元、洪德宗親5萬元、師輝宗親5萬元。3萬元以上9人、2萬元以上17人、1萬元以上147人。還有族中姑姐及晚輩為重建宗祠添磚加瓦,踴躍贊助,其中涂靜10000元、葵花10000元、石蘭10000元、休閑10000元、水香5000元、玉芬5000元、七秀妹20xx元、冬連1100元、玉珍1000元、騰蘭1000元、招蘭1000元、秀英300元、玉梅200元、路香100元。
總之,在興建宗祠資金的籌措中,寬裕者慷慨解囊,年長者竭盡全力,好人好事層出不窮,不勝枚舉。這種崇高的義舉行為值得廣大宗親們學習與子孫后代頌揚。
在興建宗祠過程中,負責宗祠施工的理事會負責人、現場管理人員、財務管理人員,幾年如一日,不知遇到多少難題,也不知忍受了多少怨氣,始終義無反顧,堅持做好宗祠建設中的每件事,不遺余力地為建祠盡力。此類動人事跡舉不勝舉,可謂其心之誠、其情之真,難以言表,感人肺腑。
更令人可敬可佩的還有異姓賢達十分崇敬涂、賴二公的神靈,也為興建二公神廟、三佛祖師廟添磚加瓦,解囊相助。其中:馬兆全13390元、曹廣生11890元、賴躍勛10099元、賴勤邦10099元、陳其忠10091元、鐘開卿10000元、賴豐光10000元、賴福斌10000元、賴如寬5000元、賴從財3000元、賴啟生20xx元、鐘陽山1600元、賴如飄1000元、曹育能1000元、余華盛1000元、闕振森600元、朱世軍(安徽)500元、賴俊深500元、賴從通200元、張桂香100元、朱起湖100元、朱嫂嫂100元、陳菩香50元。借此機會,我代表建祠理事會和全體宗親向各位異姓賢達表示崇高敬意和深切謝意!
建祠、修譜,敬祖穆宗歷來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此種文化行為在歷史的長河中所以能長盛不衰,是因為其得民心,合民意,意義十分深遠。因此,保持和發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是我們炎黃子孫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該身體力行。
通過這次建祠活動,我們增強了宗親之間、宗族之間的凝聚力,溝通了散居各地宗親之間的聯系,融合了宗親之間的感情。這對社會的發展、城鄉建設、事業興旺、百姓和睦都是有深遠歷史意義的。
我們希望以這次建祠活動為契機,增強宗族之間、宗親之間的聯系,大家互通信息、互相提攜、共謀發展、共同努力建設我們的美好家園,讓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永遠流傳,長久不衰。
謝謝大家!
尊敬的各位長輩、各位宗親:
大家好!
今天,我與我的家人及良元、良濤、燕飛等來到我們前輩生活的地方,與大家共同見證湖南武陵源燕氏宗祠勝利落成,此時此刻,感到萬分的高興和自豪。在此,我代表中華燕氏宗親聯誼會對武陵源燕氏宗祠的落成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參加捐資、籌劃建設武陵源燕氏宗祠的各位宗親表示衷心的感謝!
武陵源燕氏宗祠的落成,凝聚著湖南燕氏宗親辛勤的汗水,體現了燕氏宗族的緊密團結。在這個歡慶的時刻,我們更加深切緬懷中華燕氏宗親聯誼會的創始之一、湖南燕氏宗親聯誼會的開拓者燕曉春宗親,他在有生之年,為創建湖南燕氏宗親聯誼會做出了巨大貢獻,為籌劃、建設武陵源燕氏宗祠嘔心歷血,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
各位長輩、各位宗親:在中國傳統民族文化領域,姓氏文化是中國民族文化的三大組成部分之一,而宗祠文化又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宗祠不僅僅是供奉祖先神主、進行祭祀的場所,更是宗族的象征。燕姓是我國最有祖先崇拜傳統的姓氏之一,具有悠久的傳承歷史,隨著生命的傳遞、繁衍,燕氏家族不斷擴大,擴大的結果是一些燕姓從祖居地遷居他鄉或遠赴重洋,另立基業。而武陵源燕氏宗祠的落成,對于燕氏宗親尋根問祖,緬懷先祖、激勵后人有著積極的意義,對于加強燕氏宗親相互間的凝聚力必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各位長輩、各位宗親:
讓我們共同維護宗祠的神圣與莊嚴,保持祠堂的整潔與香火。遵循“長幼有序、耕讀傳家、敬德效國、興宗福達”的愿景,緬懷先祖遺德,努力工作,團結互助,再創燕氏輝煌。
尊敬的各位同宗:
您們好!
在這秋高氣爽,碩果飄香的金秋時節。今天,大家從四面八方來到山青水秀的安遠,興高采烈地慶賀劉氏宗祠……堂輝煌落成,我謹以無比虔誠的心情,代表江西贛縣大湖江劉姓的男女老少,向族人團聚一堂的盛會致以熱烈的祝賀和崇高的敬意。恭祝劉氏宗祠發揚光大,源遠流長。
安遠劉氏宗祠的落成,是我們劉姓家族的一件特大喜事,集中體現了中華劉氏子孫承先啟后、枝繁葉茂、繼往開來、興旺發達的精神面貌和孝悌友愛、團結奮斗、風雨同舟、開拓進取的堅強意志,為劉氏族譜增添了新的篇章,這是安遠劉氏宗親全體的功績,也是舉國族人共有的光榮。
大家知道,尋根敬祖尊老愛幼是中國人的優良傳統,趙錢孫李。
百家姓。
都很講究,追朔源行。上個月即20xx年9月初,菲律賓總統阿基諾飄洋過海來北京進行國事訪問,還特意到福建廈門去尋根問祖,因為前任總統是他的母親,母親的曾祖父原來是閩南的中國人,名叫許尚志、又名許寰哥。是1861年從福建江漸村前往菲律賓的移民,又如:美國總統奧巴馬現在特意派駱家輝來中國當大使,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駱家輝的父親是廣東臺山人。這些事例都說明,水有源、樹有根、誰也不能忘了老祖宗;而人們之所以能記住祖宗,了解祖宗,無論隔了幾多代、幾百年,都能知道自己的來龍去脈和所屬的系統分支。這條紐帶便是宗祠和族譜,有祠堂祭祀,有族譜傳承,縱然你走到天涯海角,任憑其風高浪急,子子孫孫都曉得根在哪里,都明白自己的起點是在何處,唯是如此,我們就能更深刻認識到,宗祠和族譜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回過頭來說今天,安遠劉氏宗祠的落成和落成典禮的舉行意義十分重大,充分體現了宗祠和族譜是合二為一的網絡,是以血緣為基石,以親情為紐帶,是穿越漫漫時空隧道,鏈接后人與母體的臍帶,從遠古到如今、至將來,心相通、血相融、情相凝,千年萬載、一脈傳承。我和與會者一樣,深深相信安遠劉氏宗祠的落成,必將激發族人敬祖崇宗的熱情,促進各地宗親的相互了解與信任,提高對宗族文化的認識,增強宗族發揚光大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讓我們團結一致,手攜手,心連心,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是章萬公的后裔,是江西贛縣的一介平民,今天既是來向安遠劉氏宗親祝賀的,也是來向安遠劉氏宗親學習的,個人認為深受教益,頗有收獲,特此聊表謝意,并祝大家事事如意!歲歲平安!人人長壽!家家發財!
祠堂慶典致辭順口溜篇八
宗祠是漢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孫平時有辦理婚、喪、壽、喜等事時,便利用這些寬廣的宗祠以作為活動用。小編在此獻上祠堂竣工慶典致辭,希望大家喜歡。
尊敬各位嘉賓、各位長輩,各位宗親,各位來賓:
大家中午好!今天,大地生輝,喜氣洋洋。在這個喜慶的大好日子里,我們迎來了張氏景江橋宗祠落成典禮。這是我們張氏大家族的一件大喜事,在這大喜大慶之日,我謹向景江橋張氏家族,向來自各地的同宗家族、向各宗祠的特邀嘉賓,向景江橋村的鄉親們,表示崇高的敬意!你們在百忙之中,能擠出時間,前來與我們共同慶典新祠堂的落成,使我們深受鼓舞,倍感榮幸。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浩蕩之水,必有其源。我們張氏家族和全國張氏家族,源于同宗,開基于華夏上下,立族于大江南北,折射著中華五千年的文明,一脈相連,歷史悠久,情同手足,互敬互愛,榮辱與共。在浩如煙海的中國歷史文檔中,可以查找到張氏歷代祖先的斑斑足跡。張氏先祖曾經在我們整過中華民族中,持久地獨領風騷,指點江山,演繹過無數壯觀的歷史畫卷。
我們景江橋張氏家族,人丁興旺,歷史悠久,自先祖張信公遷延之龍潭創業以來,已有200多年歷史。
修建景江橋宗族祠堂,是我們景江橋張氏家族幾代人的共同心愿。自20xx年清明設想籌建家祠以來,我們整過家族群策群力,獻計獻策。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里,全家族500余人,籌資60余萬元,修建了一座多功能的、建筑面積達700多平方米的、氣勢宏偉的新祠堂。從奠基到竣工歷時不到18個月,應該說工程建設非常順利。能建成這樣外觀典雅,結構精巧,規模宏大,布局合理,施工精良,質量一流的家祠,是值得我們每一位參與建設者高興和自豪的事,更是值得我們整個景江橋張氏家族驕傲的事。
我們景江橋張氏祠堂的建成,它弘揚張氏文化,造福子孫后代,其意義特別重大而深遠。在這里,我要向為修建宗祠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宗親們道一聲“你們辛苦了!感謝您們!”。還要特別感謝各位承首人,您們在修建宗祠過程中,日以繼夜,勞心勞力,出謀劃策,慷慨捐資,并起帶頭示范作用。才有了今天宗祠的順利竣工。
天下同宗一家親,歡聚祖祠敘深情。宗祠既是列祖列宗棲息的地方,又是我們至德謙讓、精神傳承的集結地。今天,我們借宗祠竣工慶典之機,大家歡聚一堂,希望本宗族各位宗親要念祖念宗念先賢,同脈同心同發展,承前啟后,繼往開來,上以告慰我們的先祖,下以垂范我們的子孫。
今后,我們更要親密地加強各地宗族聯絡,團結一致,攜手共進,繼承和發揚老祖宗的艱苦創業精神,敬老愛幼的優良傳統,團結奮發,建設家園,為祖宗爭光,為中華民族添彩!
最后,祝各位長輩身體健康、福如東海!祝年輕朋友事業發達、財源滾滾!祝小朋友們學業有成、前程似錦!祝張氏家族人丁興旺,福祥萬代!祝各宗祠和睦相處,共同發展!
謝謝大家!
尊敬的各位長輩、各位來賓:
大家好!
日值暖冬,風物怡人。適逢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之太平盛世,祖堂如期竣工。今天,美麗的,陽光燦爛、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香火旺盛、瑞氣凌空、喜氣洋洋。在這空前的盛會上,我謹代表女婿們向祖堂落成表示熱烈祝賀!
春秋易迭,歲月輪回。宏圖繪展改舊貌,祖堂平添換新顏。喜看今日祖堂,門樓高聳、雄偉壯觀,飛檐翹角、畫棟雕梁,堂內兩側、設有禮房、上有戲臺、中有祭堂、一進三重、寬闊明亮,鐫刻楹聯、詞工句酌、金匾流輝、翰墨留香,宗祠神龕、麟吐玉書、龍舞祥云、描金點翠、金碧輝煌,左昭右穆、端坐其上、太祖神像,熠熠閃光。總之,祖堂顯示了x氏家族的純孝純情;展示了x人心所向、眾志成城的優良族風;體現了x氏子孫承前啟后、枝繁葉茂、繼往開來、興旺發達的精神面貌。令人景仰!
天地人和好作轉,順風順水好行舟。自古以來,修族譜、建宗祠,旨在懷先人之偉業,勵后人之志。我們深信,隨著祖堂竣工、太祖安座,家族的明天會更加燦爛輝煌!
最后,祝滿門:興旺發達、繁榮昌盛、英才輩出、萬代興隆!
祝各位來賓:身體健康、事業發達、家庭幸福、萬事如意!謝謝!
尊敬的各位宗親、各位嘉賓:
大家好!
玉兔迎春,管族昌隆。在新春佳節、喜慶吉祥之際,我們管氏宗親相約孝南毛陳,歡聚一堂,祭祀祖宗。值此良辰,首先,我謹代表云夢縣吳鋪鎮的管氏宗親,熱烈祝賀管氏祠堂隆重落成!并借此機會,衷心祝愿各位宗親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宗祠重建盛世間,祖先升座子孫甜。管氏祠堂落成,是我們管氏家族文明、興旺、發達的象征,是鼓舞人心、功德無量的好事,是傳教后世、永留青史的善舉!朱子云:“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有了祠堂,就有了供奉祖先、祭祀祖宗的場所;有了祠堂,就有了緬懷先祖、瞻仰族史的地方;有了祠堂,就有了團結宗親、聯絡友情的紐帶。
樹發千枝同根生,江流萬派共源頭。追溯管氏宗族的歷史,可謂家風浩蕩,祖德延綿。管姓系自姬姓,為周文王、周穆王之后。翻開浩瀚歷史長卷,管仲等管姓英賢輩出,崢嶸自強。我們作為管氏后裔,深感光榮和自豪。
揚先人風范,勉后代德行。今天,我們懷著虔誠、崇敬的心情,認祖歸宗,拜祭先祖,表達我們對于列祖列宗永遠的愛敬和孝思。頌祖宗功德,感先輩恩典,敘建祠經歷,表后代賢達,樹管氏聲威,添家族光彩。我們要以此為契機,敬宗睦族、明示昭穆,秉承祖德、增強凝聚,讓千秋萬代把老祖宗的優良傳統和美德發揚光大。先祖們的在天之靈,必然會庇佑各支各房、各家各戶,生枝衍派、長發其祥、生賢出貴、世代隆昌!
最后,我對毛陳管氏宗親的盛情邀請和熱情接待,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祝大家心想事成、財運亨通、四季宏發、五福常臨!
祠堂慶典致辭順口溜篇九
各位父老宗親、兄弟姐妹們、各位來賓:
大家好!
在這春和景明、鮮花盛開的季節,在這緬懷先賢、祭祀祖宗的清明時節,我們滿懷激動的心情,歡聚在一起,參加玉浦金氏祠堂的初次慶典,對此,我表示熱烈的祝賀!新建祠堂,是我玉浦金氏族人盼望已久的心愿,現在終于就要實現了!
“追根溯源修家譜,繼往開來建宗祠”。修建祠堂,不單是為了拜祭、緬懷先祖,頌揚先祖功德,同時它也將是我們玉浦金氏家族文明友孝,興旺發達的象征。有了祠堂,就有了供奉祖先,祭祀祖宗的場所,有了祠堂,也就有了團結宗族和聯絡親情的紐帶。祠堂的落成是我們金家人的共識,也是我們親如一家、血脈相連的象征。今天,我們借祠堂慶典之機相聚一堂,既是祭祀祖宗,更是我們在座的各位宗親聚集談心、交流溝通的好機會,我們今后在百忙之中常回家看看,為宗族興旺獻計獻策。
在這里我謹代表我們金氏已出嫁的女兒們,向修建祠堂的發起者和組織者表示衷心的感謝!興建祠堂從動議到初步建成歷時二載,其間,設計、拆遷、募資、建設每一個環節都傾注了他們心智和汗水。同時,我也向建設祠堂出資出力,添磚加瓦的所有宗親族人們表示感謝!各位宗親的熱心支持,積極出資才是建設祠堂的`根本所在。
祠堂主體、配套設施和綠化工程全部完工,預計需要150多萬元。我玉浦金氏一族群策群力,各家各戶積極響應集資,無私奉獻,捐資少則幾千,多則幾萬,目前統計已達60多萬元。要完成本族的建祠大業,資金尚有很大缺口,仍需廣大宗親慷慨解囊!我們作為金氏兒女一員,責無旁貸,也決心投入其中,共同集資捐款,為祠堂建設出一份力!在此,我愿捐出人民幣x元,敬獻我綿薄之力。
開弓沒有回頭箭!尊敬的各位長輩、親愛的各位兄弟姑爺、各位姐妹們。今天,我族續譜建祠的大幕已經拉開,在這個舞臺上,人人是主角,個個是英雄。讓我們團結起來,以蓬勃之氣,進取之志,奉獻之心,創新之舉,務實之風,把這項追本溯源,弘揚祖德,凝聚族親,揚我族威,展我風采,激勵后人的大事做實做好。
衷心祝福玉浦金氏子孫興旺發達!
謝謝大家!
祠堂慶典致辭順口溜篇十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學者、各位來賓、同志們: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剛過,慶祝祖國61歲華誕的國慶節即將來臨。在這舉國歡慶、碩果累累的金秋季節,我們歡聚一起,高興地迎來了元遺山祠堂落成典禮。在這里,我代表區委、區政府,向前來參加此次慶典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學者、各位來賓等,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元遺山是我國金元之際最偉大的詩人、文學家、歷史學家和社會活動家,是宋元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一代文宗,被后人譽為“杜林嫡派”。他的祠堂是在元至正十三年,由后人為紀念他而修建的神圣殿堂。七百多年來,祠堂雖經四次大的修復,但時至今日,卻是頹敗荒涼,急需修復保護。今年仲春,我們按照市委董書記指示精神,從敬仰先賢和發展我們本地的文化旅游資源的角度出發,決定重修遺山祠,歷經三個月艱苦奮戰,終于完工。
元遺山祠堂順利建成,這對我們弘揚忻州文化,打造城市品牌,提高城市品位,凸顯名人價值,指明精神方向,推動經濟發展,將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我們將以建設元遺山祠堂為突破點,設定更高的目標,采取更大的措施,為大力發展我區旅游文化,推動我區轉型發展、跨越發展而努力奮斗。
下面我宣布元遺山祠堂落成典禮現在開始。
首先我介紹一下出席這次落成典禮的主要領導和來賓。他們是:xxx、xx,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的到來!
請學者、元好問研究會名譽會長姚奠中老先生的特派代表李星元宣讀姚老賀信。
請忻府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寧云樓介紹遺山祠重建工程情況。
請元好問學會前名譽會長劉澤先生講話。
請市委書記董洪運作重要講話。
請xxx、xx、xx,共同為遺山祠重建落成剪彩。
請靳善忠副主任、董洪運書記為遺山祠揭幕。
請董洪運書記、劉澤先生為元好問雕像揭幕。請大家隨同瞻參觀。
請少年兒童向主席臺領導獻花籃。慶典儀式結束,請大家參觀布展。
祠堂慶典致辭順口溜篇十一
各位宗親,大家好!
金風送爽,喜氣盎然,汪氏祠堂竣工致辭。龍騰盛世,戶納千祥。
在這社會和諧國增色,安居樂業萬戶豐的太平盛世,我們迎來了汪氏祠堂竣工慶典,這是我們汪氏家族史上的一件大喜事。我們汪氏家族,自社里站開荒占草,經風歷雨幾百年來,子孫興旺,家族壯大,全仗汪氏祖宗福佑。今天修建祠堂,不單是暢想汪氏宗族淵源,感先輩恩典,頌祖宗功德,有了我們族人緬懷先祖,瞻仰族史的地方。同時,也是我們汪氏家族文明孝敬,興旺發達的象征。有了祠堂,就有了團結宗族和聯絡親情的紐帶;有了祠堂,就有了供奉祖先,祭祀祖宗的場所,致辭《汪氏祠堂竣工致辭》。
在這里我代表汪氏宗族,向建筑祠堂的功臣:汪積明,汪廣泰,汪廣森,汪小東以及汪廣民等表示衷心的感謝!你們付出最多,功勞最大。在我們汪氏家史上,寫上了最輝煌的一頁。
同時,我向建設祠堂出資出力,添磚加瓦的所有男女宗族表示感謝!我代表當今汪氏家族最高輩分,向你們說:“你們辛苦啦,我謝謝你們!”我相信祠堂的竣工,不但會給大家帶來好運,而且還會福佑我們汪氏宗族的后代興旺發達。這正是:
今朝成就千秋業,祠堂輝煌萬事興。
宗族精誠同一脈,龍飛鳳舞虎生風。
心存祖先行孝道,子孫代代好前程。
今朝祠堂根基固,明朝族人樂融融。
樂善好施德為本,天馬橫空任而行。
謝謝大家!汪士奇。
附花籃條幅:
敬祖先宗祠占福地名流千古。
佑子孫鴻基長發祥光啟后人《汪氏祠堂竣工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