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過去工作的回顧,也是為未來工作做好準備的一種方法。在總結中要注意語言簡練、條理清晰,避免羅列無意義的信息。以下是一些別具一格的總結范文,希望能夠引發你的思考和創作靈感。
以守與變為話題篇一
中招考試是我們學生時代的第一次轉折性的突破,在此之前我們可謂是經歷過了“十年寒窗”,九年如一日的堅持,又有多少人能體會得到學生的`艱辛、學生的不易。考試考試老師們的法寶,分數分數廣大學生的命根;每一次大型的考試,我們都要努力的復習三天以上,終于送走了這次的考試,拿著不如人意的成績,滿臉的憂傷,卻還要想著如何瞞過家里的兩位。
為了迎接學生時代的第一次轉折,我下決心努力的復習,考上高中。幾經周折,經過漫長的一年的辛苦復習,終于有了成績:看著比平時多了近九十分的成績無疑是種激動,這是我的勞動果實,這樣的成績證明了高中生活離我并不遠了。可是,我改變了主意,經過認真的考慮,高中的學習壓力出了名的大,我害怕自己承受不了,悲劇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我這樣想、這樣做并代表我就是個懦夫,相對而言,我更向往有活力的生活。
經歷過中招后我更加清醒了,也想通了許多,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了死板乏味的學習,我不喜歡,曾經的種種只是我年少無知。如今的社會很現實,即使你有驕人的學歷,沒有驕人實力,照樣被社會所淘汰。這也正是我選擇職業學校的原因。說我不后悔那是不可能的,有誰不想變得優秀,開學至今,我曾多次思考當初的選擇是否正確,很多次我都否定了當初的選擇,“我是不是真的錯了……”近一年的學習,我漸漸發現,這樣的學習生活才正是我長期以來所期待的。所以,我沒有錯,我也不后悔當初的選擇。
兒時的我被時間鎖塵封,現在的我被環境改變,未來的我改變所有。在這里,我變了,成為了一個全新的我,這樣的我才是最真實的。現在的我,已經長大有了自己的思維和做事方法;無知、依賴、順從、悶葫蘆,那是曾經的我。兩個都是真實的我,每個人都會像蟬一樣的蛻變,蛻掉過去,變成新的自己。
以守與變為話題篇二
我是個倒霉蛋,我經常對我自己這么說。
月考的時候我忘戴手表了,導致數學最后一題沒來得及做,全分白白扣光;上體育課的時候,我跟同學聊得不亦樂乎,結果一個不小心摔了個狗啃泥;媽媽剛剛又跟我說她的車壞在半路了,我得一個人騎回家。我真是個倒霉蛋,我念叨著。
于是我馱著偌大的書包一路倦倦騎行,不覺間一絲香甜飄來,那氣味,甜而潤。我循著香氣騎去,最后在一個攤子前停下。
是糖炒栗子。我舔了舔嘴唇,對攤主大叔說:“大叔,來一份糖炒栗子!”大叔抬起頭,和藹地對我笑了笑,便熟練地將鍋架在灶臺,端來一筐已被割好小口的栗子,他先將鍋燒開,再向鍋中倒入一堆細沙,翻炒起來,待到溫度恰好,便用另一只手舉起那筐栗子,穩穩地倒入鍋中,一時間,鍋中的栗子、細沙在他手中鐵鏟的帶動下上下翻飛,周圍的空氣也跳躍起來,在鐵鏟與栗子、栗子與鍋清脆的碰撞聲中舞動,大叔的手臂算不上粗壯,而是有些干瘦。我驚異于他從何而來的力量,將這鍋栗子帶動。栗子的水分已被烘干,露出潛藏已久的金黃果肉。
大叔揩了一把臉上的汗珠,將栗子盛放到袋子里遞給我,一股誘人的香甜在我鼻尖氤氳開來,我迫不及待地從中拿出一顆金黃油亮似瑪瑙的栗子剝開,放入口中,香甜可口,挑撥著我的味蕾。
“小姑娘,路上可別貪嘴,回家再吃,巷子小,慢著點騎!”大叔邊細心叮囑著,邊將我手里的紙袋塞進車簍里,又順勢將我后座上的書包理了理。
我聽了,揚起嘴角,露出微笑,心中涌動著無限的暖意。腳步都變得輕盈了,我哼著小曲,沉浸在香甜與暖意之中,漸行漸遠。
我真幸運,遇見了這位細心體貼的大叔,像是一束暖陽照進我的心窩,驅散了我的憂愁。
我是個幸運兒,事后我這么對我自己說。
以守與變為話題篇三
一天早晨,一個人看見樹上一只飛蛾的蟲繭開始活動,他就耐心地在旁邊觀察。
蛾在里面奮力掙扎,但始終沒能掙脫,似乎再也沒有出來的可能了。
最后他的耐心用盡了,就拿出一把剪刀剪破了繭。蛾很容易就爬了出來。但是這個人最終害了飛蛾,蛾兒非但不能展翅飛翔,還很快就死亡了。
原來有些艱辛的過程可以幫助一個人真正成長,過于急切的愛心反而會起相反的作用。
其實學奧數的過程就像飛蛾出繭一樣。五年級時,樓老師把全年級數學較好的二十幾個同學組成了一個奧數班。給這些同學特別訓練,為了參加那一年全國幾個大型的奧數比賽。我和姐姐都被樓老師挑中了。從此我也開始了這個魔鬼式的訓練。
一個寒冷的冬天,早晨六點五十分,天下著大雪,路上行人不多,大家都還在家里睡覺呢!這時,我們還要繼續在七點鐘前到校上奧數課。每個奧數班的同學和老師都仍然不遲到。連續幾天的冷空氣,使我的身體變得虛弱。我的身體再也無法抵抗這惡魔似的冬天了。
這天早上,已經六點半了,媽媽來叫我起床去上學。我難過的快流出眼淚來了。媽媽說:“甜甜,媽媽看看你有沒有生病哦!”于是,媽媽摸摸我的額頭。媽媽著急地說:“甜甜,你發燒了,今天別去上課了,不能再這么燒下去了。”我掙扎著說:“不行,媽媽我一定要去,不去一次我就會被奧數班淘汰的。”媽媽說服不了我,只好讓我去了。
晚上,我已經燒到了39.6度。媽媽心疼地說:“我去和樓老師說我們不上了!”我吃力的說:“如果不參加奧數就不能去比賽了,我不能半途而廢!”
最終,我沒有放棄。經過樓老師幾個月的精心培訓和我的努力。我們整個奧數班都考的很不錯。我也不錯,還得了全國希望杯奧數比賽三等獎呢!
在我們的成長中,適當地經受一些挫折還是有必要的。只有經歷過艱難的蛻變,才能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
以守與變為話題篇四
“為什麼總是找不到不謝的玫瑰花,為什麼以前的王子都不夠王子啊……”
聽著這首歌,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并不是它有多好聽,而是覺得它好像代表著失去的那些記憶中的日子!
好想回到那個夢的年齡,似乎,一切都那么美好,一切都沒有憂愁。唱童謠、摘桂花、扮家家酒,幸福的青鳥總是在身邊盤旋。可當歲月在指縫中一點一點地流逝時,卻不得不接受我們長大的事實,兒時的青梅竹鳥都一個個地變了樣。離開了的。從此不再遇見。沒走的,卻大多都行同陌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總是不禁的想,直到有有天,我發覺自己已長大了時。才知道。這是因為。我們都變了。都已不再是童年時那么一些傻小孩了。
我們都變了。這個突然醒悟的名詞,讓我好一陣窒息。“變了”,這是時間給我們最大的“神跡”,它讓我們不得不接受命運的安排。選擇自己要走的旅程。
很多人說我太過于早熟,甚至有點兒過于神經質,我默默地接受這樣的評價,同時心里感到一陣一陣的悲哀,我不想太敏感的.去對待這個世界。它讓我太容易的看穿某些東西的本質,也讓我因為敏感而失去了很多,做錯了許多。
我悲哀于我的改變。以前那個滿臉單純、天真,別人說什么都相信的小男孩變成了現在看起來有些滄桑,心里極度敏感的人,不再傻傻地相信每一個人。寧愿,一個人靜靜地守住心中的一片天地,也不想拿出來與人分享,冷漠而無聲地拒絕別人的靠近,每天用一張虛偽的表情去面對沒一個人。
今夜,在這無眠的時候,寫下了這一篇不算散文的散文,算是為那個還沒變之前的“我”做的一些哀悼吧!
以守與變為話題篇五
在一棵枯黃的桑樹上,一只毛蟲出生了。與其他伙伴不同的是,它不是白色的,而是一只多種顏色間接分布的毛蟲。伙伴們經常嘲笑它:“一只桑蠶居然是五彩的,丑死了!”它從不理會它們,因為它知道:“我是一只毛蟲。”它一遍又一遍地對自己說:“我是一只毛蟲,我要變成蝴蝶,而不是變成一只飛蛾!”有了這個信念,它每天都積極地儲存能量。終于,它長大了一圈。
一天,一只美麗的蝴蝶高傲地撲扇著它的翅膀飛來了,當它看到毛蟲時,它嚇得大叫了一聲:“啊!我還沒有見到過這么丑的桑蠶!”就連桑樹也勸它:“別白費力氣了,好好做一只桑蠶吧!”面對它們的嘲笑與不信任,毛蟲沒有放棄,仍然固執地說:“我要變成蝴蝶!”
它要吐絲結繭了。在其它伙伴都爭著要選一個好地方吐絲作繭時,它只選了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默默地吐絲,用絲把自己層層包裹起來,自己在漫長的黑暗中度過了一天又一天。終于,“咔嚓”,繭破了,一只五彩的蝴蝶破繭而出,陽光灑在它身上,使它全身仿佛鍍上了一層金粉。
花兒看呆了。
桑樹看呆了。
伙伴們看呆了。
它成了一群飛蛾中最耀眼的一個。它飛上藍天,偶爾穿梭在花海之中,有時又頑皮地飛往樹林,聽鳥兒歌唱,看溪水東流。孩子們見了它忍不住歡叫,游客們見了它忍不住拍照。它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梅花有梅花的孤寂,牡丹有牡丹的高貴。毛蟲靠著對自己的信心和信念蛻變成一只美麗的蝴蝶,但它始終沒有忘記:我曾經是一只毛蟲,一只為變成蝴蝶而奮斗的毛蟲。
以守與變為話題篇六
他,曾經是一個被人看不起的新人寫手,如今,卻變成了具有多種身份的人,也就是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傳奇故事,讓一個又一個的中國人知道了他的名字,使每個人喜歡上了他的音樂,他的外貌以及他的才華。
他,在沒出道之前,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寫手,被老板看不起。老板說他寫的歌詞非常的怪異,認為他將來肯定沒有出息。可是,他沒有因為老板的話就輕易放棄,反而更加努力的寫詞。終于,老板被他的執著給感動了,要求他要在3天內寫好20首詞。他每天沉浸在寫詞的忙碌中,廢寢忘食,可他還是寫著,直到把20首詞創作完,他才肯休息會兒。老板看了他寫的歌詞,挑了一首給剛出道的新手唱,沒想到,那新手便一炮走紅。老板相信了他的實力,便把他培養成了一名歌手。自從出道后,他的人氣就一直飆升,成了萬眾矚目的人氣歌手。
如今,他已是歌手、導演、老板等多重身份的人了,可他還是依舊寫歌,他曾經說過一句話讓我十分的感動,他說:“我要一直創作,直到我的生命終結為止。”多么令人感動的話呀!
正是因為他的堅持不懈,他的才華,他的精神,使他成為了一個萬人敬仰的巨星。
他是樂壇的常青樹,他在我心里永遠是——superstar!他就是——周杰倫。
“還記得你說家是唯一的城堡,隨著稻香河流繼續奔跑,微微笑,小時候的夢我知道,
以守與變為話題篇七
不遠處,一襲白衣款款而來,淚水凝成冰化成雪,飛飛揚揚,那身后的腳印是一串永恒的見證。
風依然在吹……。
風吹得更緊了……。
雪更加大了,真希望可以洗滌所有人的心靈。
燈滅了,面對的是黑暗,無助,徘徊,感覺到命運的枷鎖把她囚禁在這思緒紛飛的冬季,她帶來無力掙脫,不,不,她不甘心,她不甘心,自己的青春消逝在這白雪紛飛的季節。
天亮了,一夜的寒氣冰醒了她塵封已久的心,她要把握追求自己的幸福。
風停了,伴隨著大雪的到來,漢匈和親的消息已在宮廷之中傳的沸沸揚揚,當人們驚悚于嫁到不毛之地時,她一身紅袍,款款而來,端莊典雅的她在未央宮的臺階上光彩熠熠,皇帝驚呆了,不知這世間竟存在這般美麗的她;她明白只有這樣她才可以去感受多彩的世界,聆聽大自然的美妙,擁有一段屬于自己的幸福,只有這樣她才可以讓自己的心與天相接,承載夢想,自由飛翔,只有這樣,她才可以讓漢匈能免于戰亂,讓百姓幸福,讓自己的青春無愧于這繽紛多彩的世界,讓世人記住,曾有一個柔弱的女子,經過風雪的洗禮,破繭成蝶,飛向天際。
就這樣,她攜夢遠走他鄉,也許永不能回來,可她懂得,此時她如蝴蝶般翩躚而去。
以守與變為話題篇八
海藍又和她的媽媽吵架了。
“梁海藍,有本事你出去了就再也別給我回來!”“嘭!”門被海藍重重地甩上了,連帶母親歇斯底里的咆哮,一齊關在了房里面。“混丫頭。”“夠了!小孩子你跟她較什么真啊。”一扇門,把海藍和她父母的距離隔得多么的遠。
海藍走在小區里,九月的夜晚有些冷,海藍的心更冷。她有些后悔,自己怎么就那么沖動跑了出來呢,腳上穿的還是拖鞋呢。
坐在秋千上,海藍仰頭看著天空中并不多的星星,看著看著,就又想起了她的媽媽。那個整天動不動就沖自己發脾氣,對自己什么都不滿意的處在更年期中的媽媽。海藍討厭她!是大人就了不起嗎。為什么剛剛突然把她房間的明星海報全給撕了,那是海藍喜歡了一年多的明星組合啊。平時百般珍惜,而她的母親卻那樣不留情地把它們全撕了,然后撂下一句:別整天想這些有的沒的,把你的數學成績提上去啊。接著揚長而去。海藍心中的怒火一下就被點燃了“你憑什么亂動我東西!”青春期的叛逆每個孩子多少都有點,海藍表現得特明顯。當青春期撞上更年期,激烈的火花讓雙方都頗為受傷。
海藍朝自己家的窗戶望去,燈還亮著,那么晚了,燈還亮著!窗上還趴著個人,是媽媽。海藍只覺得鼻子一酸,眼睛模糊在那一片溫暖的橘色燈光里。她跳下秋千,往家的方向拼命地跑去。“沒變沒變,什么都沒變!”邊跑,海藍這樣想著。
流年似水,物是人非。最終不曾改變的,永遠是那份最珍貴的親情。
以守與變為話題篇九
沒有高樓大廈,沒有秋娘渡與泰娘橋,在這里只有小橋流水。走在小橋上,看不到煙熏的商業和潮水般的人群,只有一排排老房子和檐外細雨作陪,而我對美的理解從此改變。
想著想著,不由笑出了聲,這一直慢慢改變的,是我啊!是你的愛使我悄然改變,使我不愿從容地接受你的愛,而想去主動愛你。
“媽媽,我愛你!”你摸摸我的臉,笑了。
沒有高樓大廈,沒有秋娘渡與泰娘橋,在這里只有小橋流水。走在小橋上,看不到煙熏的商業和潮水般的人群,只有一排排老房子和檐外細雨作陪,而我對美的理解從此改變。
很久沒有來到這種古鎮了,沒有體驗這種返璞歸真的感受了。我立刻從包中拿出了手機,本想拍幾張照片曬入朋友圈的,卻被父親一把攔下。“好不容易來一次古鎮,你卻在這里刷朋友圈?”說罷,他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照相機,“想要拍照的話就好好地拍照!”我不由興味索然,沒手機,那怎么還叫出來放松自己啊。
望著那一排排古老的房子,那一座座整齊的石拱橋,無奈之下,我背著相機一頭扎進了古鎮。
此時,秋高氣爽,江南的水霧氤氳,融化了天光,秋風輕輕掠過,帶來了一絲秋的涼意。走在街上,我環顧四周,橋下流水,老房聳立。此時細雨兀自地下著,落在了屋檐上形成了一道道水流。順著瓦片的紋路,滴在了青石板上,似乎在告訴我們,現在下雨了。
隨著“咔,咔”的快門聲,一張張美不勝收的照片被我記錄了下來。這種游古鎮之樂相映在心中,美得深沉,美得獨特,美得秀氣,讓我覺得恍如進入了人間仙境。
直到我相機的內存拍滿了,我才離開了古鎮,隨父母來到了住宿的客棧。在客棧中,老板坐在小椅子上,百無聊賴地刷著朋友圈,還有幾位年輕人,坐在旁邊的`石階上,在不停地打游戲,邊打口中還振振有詞。
為什么要看手機?在古鎮中的樂趣非凡,各種各樣的美都能令我們陶醉,卻在這里把這雙眼睛放在了電子屏幕上?剛想去評頭論足一番,又忽然發現自己多事,我好像沒這個資格。到了晚飯時,父親才把手機給我。我才發現,自己度過了一個沒有手機的下午。我本以為,沒有了手機的時光會變得無聊,現在卻發現沒有手機的世界不僅不無聊,還給了我一個充足的愜意的下午,還給了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這可是比浮淺的手機更有價值啊!從此刻,我便改變了我理解。
放下手機,讓我改變了自己對美的的理解;邂逅古鎮,讓我體驗了美的真正內涵——我,從此改變。
以守與變為話題篇十
每一件事情的發生,它的前兆肯定再做鋪墊;每一個人的出現,它總會讓你在成長中學到點什么。
已經過去三個月了吧,在三個月之前我還是一名初三的學生。在這之前,我沒有意識到任何事情的重要性。就喜歡做一些自己覺得開心很快樂的事。在老師眼里:壞學生一個唄。在父母眼里也就那樣吧。很多朋友都問我:你的家長不管你嗎?你化妝你家長不說你嗎?而我的回答是:不啊,他們反而會像朋友一樣來審美我今天的穿搭啊,妝容啊等。
我很慶幸上天能給我這樣的爸爸媽媽。為什么?因為他們從不干涉我喜歡做的事。在他們教育我的思想中他們是以這樣的理念教育我的:該教育還是的教育,人品方面必須嚴格,素質方面也是一樣的,但他們會以任由我的選擇而去尊重我的想法等。可經管這樣放飛自我,叛逆期還是有,我記當時我整天和我媽吵,家里就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氣我媽哭那是常事。漸漸的心里也懂多了畢竟自己也不是那么幼稚。和他們聊了很多,不在吵了,那這事也就翻篇了。克制就行。
我曾經上初一、初二的時候,很瀟灑,怎么個瀟灑呢?就是整天吃喝玩樂,我去補課班補課都是稀客。上了初三,我突然覺得自己很沒用,開始多想多慮,有一段時間真的很壓抑,當時我媽也看出來了就給我說:沒事盡量就行,媽不要求你考什么重點高中,能說過去就行……。我心里也很愧疚,因為我覺得對不起他們,他們物質等各方面都會滿足我,越想越難受……那段時間過去了之后,也慢慢的好了很多。
中考三天,我媽陪了我三天,成績出來之后,我當時悔恨極了。我媽安慰我說:已經出來了,誰也改變不了什么……后來我上不了高中,就選擇去學醫學檢驗,我最后也想了想:初中都成這了,高中我也是純粹是玩去了,這總比高中輕松啊,將來我也可以考本科上研究生,雖然過程很難,但我相信自己啊。所以,我希望我這個選擇是對的。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這人特慵懶,能嗨、能吃、能浪、能蹦。他們眼中的我就是現實中的我,因為我堅信,我既然選擇了這條路,我就一定要把它走下去。盡管過程多難,我也會堅持,我也會脫變。
加油吧,讀書人。
以守與變為話題篇十一
世界變了,五年前的今天,沒有誰能想到現代電子通訊的發達,也沒有人敢預言太空中會增添各種各樣的光彩,但是,世界在變,它在不斷地發展。神州飛天,使中國人做出了遨游太空一個多月的壯舉;蛟龍騰海,讓華夏民族創下了潛水七千米的宏偉篇章……世界的變化、祖國的變化,不僅讓我們在地球上感到更加安逸,還讓我們因生活在這個安寧祥和而又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中國而感到自豪。
社會變了,五年前的今天,不會有人想到會有囊括了中國幾千年來偉大理想的《二十四字核心價值觀》,也不會有人想到有一個美麗的海濱城市為爭創“全國文明城市”而不斷地努力奮斗,但是,社會在變,它在不斷地進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已然建成,祖國成為世界強國也早已是不爭的事實……社會的變化,讓我們生活在了一個平安自由的環境中。
生活變了,五年前的今天,哪里有人知道微信即將成為人們溝通的一種重要方式?哪里有人知道我們還可以手機支付?但是,生活在變,它在不斷地完美。購物可以不用帶鈔票,微信掃掃二維碼,瞬間就完成交款,出游也不害怕迷路,北斗導航隨時為我們提供最準確的方向,如果帶著北斗定位終端,老人孩子走丟了,也可以馬上知道他們在哪里。各種新能源相繼開發,環境污染也在不斷的減輕,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飛機場也建在了我們身邊……生活的變化,讓我們倍感愜意,舒適幸福地生活在祖國母親的懷抱中。
我們也變了,五年以前,生活中的不文明現象比比皆是,好逸惡勞的人也隨處可見,但是,我們在變,我們在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素質,讓自己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們不斷地讓自己向著“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目標發展,翻越護欄、亂丟垃圾的現象消失了,相反的,我們的道德修養卻在大大提高。上學路上常常可見為我們保駕護航的義工叔叔阿姨,讓座、扶老人過馬路的事更是不勝枚舉。各種新發明屢見不鮮,科學界的新星更是層出不窮……我們的變化,讓世界、社會、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也讓我們對自己感到自豪!
這就是世界、社會、生活的改變,而這一切,皆離不開--我們的改變!
以守與變為話題篇十二
細心的護士。
可敬的老師。
這一題錯了!媽媽大叫,我說:哪里錯了?媽媽說:這里,13+97=100,你會不算哪!我說:會!那你給我算!我又算了一遍,算出來又是100.我反駁道:哪里錯了?媽媽見我不懂,給我講:3+7=10,1+9=10,10的一位進到前面,就變成了0,這1+9=10,10+1=11,所以就是110,聽明白了沒有?我不好意思地說:聽明白了!我終于把這一題搞明白了。
我的媽媽是一個多功能媽媽,它的營養調制、細心呵護、可親可敬讓我自豪。世上只有媽媽好,說的真不錯!
以守與變為話題篇十三
向里探去,黑白為底色的家中,掛著幾幅淡雅字畫,全是楷書,秀麗清俊。磨平的硯臺端正地架著一支褪色的毛筆,這便是老先生的家了。
曾與先生學過小楷,恭敬地在先生嚴厲的目光下坐下,一筆一劃地勾勒著。但沒多久,我便總是心念那瀟灑的行書,狂放的草書了。便總盼著有那么一天,先生變了心意,傳修行草之真諦。
的確,在學校里,老師由原先教的楷書,演變為行書,飄逸的字跡、清俊的形體無不令我等心醉。
自然,正值青春期的我,定是受不了這金雕玉琢般的生活,筆畫也總不安分的勾連著,而這卻引起了先生的不滿。
“楷書就是一筆一劃,怎么會有你這么虛浮不定的線條?”
正欲開口辯時,忽又瞥見先生嚴厲的目光,“來”,他的語氣緩和起來,“我寫給你看!”
起身,見先生焚香凈手,研磨端坐;鋪亮提案,執筆懸腕。大道無形,妙筆生花;形如流水,動輒蛟龍。見先生的字,我驚訝極了,先生的字,真如顏真卿般肅肅如行軍,又好似舊時高坐的大小姐,不比我那冬日的殘花敗葉,卻高潔得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蓮。橫,好似江南水鄉碧波無垠的湖面;豎,仿佛塞外邊疆扶搖直上的炊煙;撇,宛如浩瀚江邊隨風起舞的楊柳。墨跡留痕紙上,磨痕留我心間。
見先生的字,我羞愧地低下了頭。抬頭,正遇上先生柔和的目光。“為什么您從來總寫單調的楷書,而卻不變化一下呢?”
先生仿佛看出我的心思,嘆了一口氣:“那狂草若是放在京戲中,自是快三板一類的瀟灑恣意,可人生能有如此精彩,合成一場折子戲?不能的,而楷書雖是一筆一劃,可這才是生活啊!只有端端正正做人,才能品出生活的真諦啊!”
是啊,浮躁人生是狂草,而平凡如我,更是要像先生一樣,堂堂正正生活啊!此時,此地,我的心態發生了變化。
可,也不盡是這樣。不少人在忙碌的工作后,也希望受到一點情感的熏陶。近些年,移動圖書館、文化類節目的興起,似乎也標志著人文精神的回歸。生活變了,社會變了,追求寧靜閑適的心卻沒變。
變的,是人心;不變的,是追求。
以守與變為話題篇十四
從朝陽到夕陽,那是時間的改變;從年輕到年邁,那是容顏的改變;從稚嫩到成熟,那是人生的改變。人的一生從小到大,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改變。
其實,我們有時并不會刻意改變自己,只不過在時間的流逝中、在環境的影響下,我們不知不覺地改變了自己。等到滄海桑田的變化發生以后,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原來已經改變了許多。
當心靈被現實所累及時,我們不妨改變一下;當日常生活變成一種倦怠的習慣時,我們不妨改變一下;當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四處碰壁時,不妨改變一下。
改變,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嘗試著改變。改變洋娃娃的衣服、發型,我們樂不可支。只是,這種改變僅僅是對于別的事物。于是,漸漸長大以后,我們試著改變自己,從改變衣服、發型到真正改變心態。
進入初中,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巨大的改變使我們害怕,所以懷念以前的.生活。為了適應這個環境,我們也在改變自己。偶爾傳出的流言蜚語會影響人的心情,但只要換個角度去看待,世界也就煥然一新了!
在一個熟悉的環境下,每天重復做同樣的事,會使人倦怠。經常在學校里吃飯,熟悉的場景、熟悉的飯菜,生活似乎被定格了,日子很累。于是,在某一天,我選擇到校外吃飯。當所有熟悉的場景被新鮮的事物替代時,我的心也就不累了,世界也就換了個“面孔”對我。《誰動了我的奶酪》中的小老鼠們,只有不斷地努力適應新的變化,才可以得到新的奶酪。生活這塊大奶酪,也只有靠我們不斷改變、不斷創新,才能夠與別人分享獲得的樂趣。
換一個規則,變一種色彩,聽一聽心中的吶喊,一成不變的世界就容易變得精彩。改變,可以勾起我們無窮的興趣,可以激發我們無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這讓我想到一首歌的歌詞:“張開手起飛,讓年輕無極限,挑戰一切,飛躍更多空間,不害怕改變。不一定往前飛,停住時間,享受這一分鐘,我深深體會。”改變是一種成長,年輕的我們渴望改變;改變也是一種挑戰,不斷變化的社會,需要我們抓緊趕路,去應對每一個變化。
以守與變為話題篇十五
小時候,我養了幾只蠶。
于是每天下樓摘桑葉,總是免不了要碰上幾個同院的老太太,她們有時竟比我媽還愛嘮叨。“娃娃喲,好好學習,將來出人頭地。”“哎呦,這學習可不容易,娃娃一天辛苦唉,將來可要考個好大學。”我每次總要對她們帶著方言的勸誡式教育應付半天。
母親沒有那么贊同我養蠶,怕耽誤了學習,于是開學以后不再讓我放學下樓摘桑葉。
“你好好學習就行了,我先幫你養著。”“一年之后你就畢業了,初中還不知道能考哪兒,現在還有心思搞別的事情?”我不愿放棄每天下樓的時間,但她給了我這樣的答復。
月考過后,母親去開家長會,我偷得半日閑,便趴在陽臺上看盒子里的蠶。那天陽光很好,記憶里深刻的景象也許是因為之后沒有那么注意窗外。蠶兒用足力氣爬上了我的手指,軟乎乎的,我心里有種難言的觸動。它在我的指尖晃動著自己柔軟的身肢,如一團有重量的棉花。我輕輕的將它們又放回了新鮮的桑葉上。
母親回來了,我跑回了自己的房間,她在我桌子上放了一疊沉甸甸的東西,是套卷。我用眼神表示拒絕,訴說著不滿,甚至委屈。母親有些心疼,卻又無可奈何,因為她抱有期望;我有些難受,卻又無可奈何,因為她的期望,我必須承擔那沉甸甸的重量。
我開始做題,生活充實,時間飛快,在這樣的日子里,我忘了蠶。
有一天,母親讓我看那個盒子,我才想起它們。上次還是蟲,這次再見時,已成蠶繭了,不動,就靜靜躺在盒里。可惜了,我錯過了織繭。
我上了個好學校,回家徑直去了陽臺,用手去碰,驚覺它在動,一點一點試探著從繭里出來,奮力向外,翅膀緊貼在身上,待出來曬了太陽,不久后就舒張開來,終于化蛹成蛾。
來年春天,它們的下一代出世,我又去摘桑葉了,碰上晚上散步的老太太。“喲!長這么高了。”“多久沒見了,長這么快,考的不錯啊。”“你媽媽每天下來都和我們說呢。”我有點喜歡和老太太們聊天了,有時停下來。
蠶出生自卵,長大,結繭成蛹,破繭而出變成蛾,在陽光下舒展翅膀。
有時我在窗邊,看向窗外時,總有一只小小的蛾,陽光透過翅膀落下,是五彩的。
以守與變為話題篇十六
我目光無神地盯著眼前的那如明鏡般的湖水,心中一片凌亂。
我突然將一個石塊猛地踢進湖里,心中的一不快和惱怒如熊熊烈火般燃燒著,我為什么要和父親來這破地方釣魚?我無數遍地問自己。
剛開始的那幾分鐘,我憑著一股好奇心和熱情,老老實實地坐在板凳上和父親釣魚。不知過了多久,即使我的眼睛瞪得酸疼,魚漂還是一動不動。那魚漂在我看來,一點點地從一個變為兩個,兩個變為三個,三個變為無數個,無數個魚漂鋪滿整個湖面,圍著我繞圈轉,我頭都快炸了。
魚漂總算動了一下,我激動地全身每個汗毛豎立起來。我想哪怕釣上個垃圾也好。可惜,魚鉤上什么也沒有,只不過是餌食被水沖掉了而已,我又得忍著那刺鼻的氣味更換餌料了。
先前悅耳的鳥鳴聲現在聽起來有如警笛聲刺耳,吵得我耳膜發疼;知了的叫聲比施工工地上的電鉆聲還吵,震得我腦袋發暈。盡管我有遮陽傘,但還是躲不掉層層包裹我的熱浪,我覺得我要被活活悶死在這里。
“爸,回家吧!我受夠了!”我狠狠地把魚竿往地上一撇,憤怒地說:“我在這呆的夠久的了!”“哦?是嗎?”父親頭也不回地說:“你在這呆了不到二十分鐘。”“什么?這不可能!”我詫異地叫起來,可手表證明了這一切。我崩潰了,瘋狂地跺腳,對我而言漫長如幾個世紀,實際只有二十分鐘!
“我知道這確實很難受接受。”父親一邊回頭看著我,一邊給魚鉤上餌食——他也是一無所獲。他再次將魚鉤擲進湖里,繼續說:“不過嘛,不管你心里多不情愿,你總得呆在這里,與其在那自個生悶氣,不如坐那什么也別想——不要只關心你的魚漂,那只會讓你更煩躁,沉下心,就當坐在湖邊吹吹風好了,”“就這了”能頂用嗎?況且這熱得就沒有風。我質疑道,“我說過了,沉下心,什么也別想,你總得接受這里。”
我再次回到了那個小板凳。我不再死盯著魚漂,而是如小憩一樣閉上雙眼,全憑魚竿的晃動感知魚漂。讓人窒息的熱浪似乎也沒有那么熱。鳥鳴、蛙鳴、蟬鳴不再吵鬧,變得有節奏起來。就那么靜靜坐著,讓微風拂過我的面龐。盡管那天我并沒有釣上多少魚,可我內心卻異常平靜,周圍的一切如此平靜。
有時,與其去逃避,去抱怨,不如去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心態。
以守與變為話題篇十七
曾幾何時,我都沒有切身想過我的母親的輪廓,那一言一句的勾勒,那一舉一動的描繪,此時猶為清晰。
十六年了,我都不曾像此刻這樣的感動,自己的母親為自己操勞了十六年卻無一回報,面對這次考試,她的心不知又被多少利器割傷。她變了,不如以前年輕,因為時光的流逝,她變了,目光不如往日清澈,因為生命走向盡頭,她變了,銀色白發趕走了烏黑,因為歲月的劃痕……不知有多少的改變,不知有多少的過去,愛子的情深永遠是那么的固徹。
母親的文化不高但總會與我講道理,我大了,母親的話也少了,我感覺不到了那份親切,卻知道背后有人在支撐。母親愛吃,總是嘴里不閑著,我大了,母親在我眼里也瘦了,我感覺不到母親的生機活力,卻知道自己的身體格外健康……我的感覺母親的改變遠遠不只這些,因為我的成長,也許她會改變的更多。
小時候,親切的一聲“媽媽”,大一點,簡單的“媽”,而現在,“老太婆”。一切都變了,母親的個子矮小了,母親的發絲稀蔬了,母親的話語沉默了,但是只有那無奈的年齡升高了。
愛,暖暖的,是奉獻,是呵護,那情沒有變,那情不會離我而去。
人生如流星滑過的痕跡,而這痕跡卻是母親對我的笑臉。春風拂面,是母親給我的溫柔,不會稍縱及逝,不會改變。寒風刺骨,是母親給我的堅強,不會墻傾楫摧,不會改變。
母親,真愛不變,留下的痕跡不變……流星滑過,母親在那頭微笑。
沒有不變的。
兩個年輕人在一起談戀愛,男方老喜歡輕易許諾宣誓,說“親愛的,我今生非你不娶。”“我愛你到海枯石爛”女孩子聽在耳里,醉在心中。
這時候的諾言是極不可靠的,這世上,真正又有幾人能夠遵守他的諾言呢?說穿了,此時的諾言只是一種善意的謊言,男孩子喜歡騙騙女孩子,女孩子又偏偏樂于被對方欺騙,因為這種欺騙實在太美麗太誘惑人。
如果兩人感情好,一直攜手走下去了,那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好事,可中途一旦有人變卦,那些粉紅色的諾言便成了風中的故事過期作廢啦!
熱戀期中,男孩子最喜歡對女孩子說的一句話只有三個字,那即是“我愛你”然而在過來人眼里,這三個字也是謊言,說準確一些是大大的謊言。倘若二人能長期相愛,便真的是我愛你你也愛我了。可一旦中途發生意外,有一方移情別戀或遇橫禍死了,那么我愛你這三個字就又是一句空話。這句話是多么的不牢靠啊!以后回想起來,只會令人徒生更多的煩惱罷了,決再無半點心醉神怡的感受。“我愛你”將會被“我恨你”或“我好可憐”替代。
愛由心發,而常人的心是活動著的,時時都會隨著外界的風吹草動而變化。愛需要的是永恒,可永恒的愛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對方在的時候,說說永恒相互騙騙,沒有了對方,就把它拋到九霄云外了!
我很嘆服鴛鴦鳥,那是世人學習的榜樣,其中有一只死了,另一只也決不獨活于世,必定會自尋短見,這是何等偉大的精神啊!人是做不到這一點的,人類只會彼此說一說我愛你你愛我動聽悅耳的話兒,以搏得雙方暫時的歡愉。如果有一方出了意外事故,另一方肯定要另外再找一個伴,這是必然。
當然,我并不反對在失去一方后,另一方再娶或再嫁,我只是覺得我們人類比鴛鴦鳥兒現實得多,也許是鳥兒比人的腦子笨的緣故,才會有那生死相依永不分離的念頭和行為吧!
打記事起,我目睹了許多離婚現象,在我們那座城市,幾乎已經找不出一對夫妻是原配的了。再婚者占百分之七十的比率,也就是說,真正做到從一而終的女人少之又少,真正做到一輩子只愛一個女人的男人更是鳳毛麟角。
談戀愛時的“我愛你”絕對只是一句響亮的臺詞,我看在熱戀中的少年男女還是不要輕易地說那三個字。
我們看電視劇,讀小說時常常為情節中的男女的款款真情所打動,有時候還不知不覺地為他們灑下幾滴眼淚。其實作品是被作者精心加工過的,不可過于地去相信它。有一本書中記載,言情小說家瓊瑤的弟弟問她,“老姐,你筆下的女主角在這世上怎么一個也碰不到呀?”至于瓊瑤如何作答我記不得了,從她弟弟的問話里我們也應該感覺到,作品雖然源于生活,但它畢竟不是生活。
走筆至此,我想說我看透了愛。
只有真正的生活才是現實的,我們唯有從從容容地活著,把自已想象成一泓秋水,一條靜靜向東流的小溪。任其自然,不刻意地去追求什么,也許只有這樣,才是所謂的幸福吧!
我們愛的人早已投入了別人的懷抱,愛我們的人卻不一定能得到我們的心。人生在世上,如果把感情的份量看得過重,便會屢屢地傷害自已。唉,又何必呢?還不如把紅塵看淡,做一個安安靜靜的男人或女人。
以守與變為話題篇十八
人,總在變化——從待人接物到處事態度,從言談舉止到心理狀態,從衣著打扮到氣質風度,從興趣愛好到目標追求,無時無刻人都在變化。進入初中后,我發覺自己在不經意之間已悄然發生了變化,就從言談舉止來說吧!我比在小學時好多了,在小學時我做事浮躁,從來沒有考慮過做了這件事的后果,所以常常鬧出笑話,常常出現錯誤。在小學中,浮躁這個毛病可害苦了我。比如做數學題和數學考試時總會東錯一道,西錯一道。分數自然也就不高了。回到家媽媽看到這樣的成績,馬上便批評我,我正處于浮躁狀態,聽了兩三句也火了,開始頂撞父母。吃完飯后,媽媽對我的輔導一點也聽不進去,我在那兒胡思亂想。突然媽媽停下來說:“這題剛剛講過,你再給我做一遍!”
我由于胡思亂想,什么也沒聽,兩眼盯著這題目發愣。我搜腸刮肚,抓耳撓腮,還是不知道該怎么做。便對媽媽說:“我不會。”
媽媽一聽便火了,直罵我。于是我把媽媽推了出去,關上房門躺在床上胡思亂想,不久就睡覺了。然而現在進入初中后,我可是完全不一樣了。對媽媽的教導,我總會虛心接受,因為我知道那樣可使我獲益匪淺。對父母的態度也變好了,媽媽批評我,是為了讓我改正缺點,希望以后能夠做得更好。做每件事情之前,我也會考慮前因后果,這樣的好習慣能讓我不鬧出笑話來。我還有了冷靜思考的習慣,這個好習慣讓我受益,不管做作業還是考試,成績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人,無時無刻不在變化,隨著年齡的增大,總是會對一些事情有新的認識和理解!我在變,如魔術般神奇,幾年前那個我好象已經從人間蒸發。現在我已經是一名堂堂中學生了。記得剛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十分淘氣,一放暑假,爸爸就把我送到奶奶家住。我整天纏著奶奶和我玩,可滿頭銀發的奶奶哪會玩呀!不久后,爺爺開始教我下棋。起初,我的棋藝太差,總是耍賴,要么悔棋,要么把爺爺的老將拿走。有時,眼看就要輸時,就把棋盤上的棋子一把推亂,然后就一邊大笑一邊喊“我贏了,哈哈!”
回憶起這段淘氣的時光,真是有趣。小學中,下棋和畫畫就是我最大的'愛好了。那時候,我學棋不認真,總覺得下棋只是下著玩兒。漸漸地,這種意識改變了。很快,我的棋藝大增,開始參加比賽,小學中,我先后獲得過四次濟南市的第一名呢!而且省賽也得了第六和第八的好成績。步入中學的大門,顯然與小學不同了,學習緊張起來,我也不象以前那樣淘氣了,而變得沉穩多了。中秋佳節,我依然依偎在奶奶身旁賞月,她的白發在月光下泛出點點銀光,我不再吵著讓奶奶陪我下棋玩了,而是靜靜地看著可望不可即的圓月,沉思著……初中非小學,沒有了那么多玩樂嬉戲的時間,但我仍然追求著我的愛好,不同的是,不再把下棋當作“玩玩”了,而開始鉆研它其中的奧妙。這下棋的時間是擠出來的,主要任務當然還是學習,那個淘氣的我是屬于小學的,讓它隨著小學的生活消失吧,結束吧!時光如水,歲月如梭,一分一秒,默默地走過。時間過得真快,我也在不經意之間變化著。讓我從小學的記憶中走出,讓嶄新的我度過這豐富多彩,渴望已久的初中生活吧!
以守與變為話題篇十九
看到那樣的話,人這一生要談三次戀愛。一次真心,一次刻骨銘心,一次一生。看到那樣的話,初中那個時段你愛上的女孩便是你的最愛,因為少了小學的無知,少了長大后的其他企圖、少了踏入社會后的金錢觀念。
不知是否在中國作文頻道說過,在我的眼中,每個女孩都是獨一的小公主,他們都是有人疼的公主,非公主,亦是女王。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真正地孤身一人,身邊總有那么一個人站在他身邊默默地,守護著。
翻了翻好友動態,看見很多很多的照片,都是列表里面的那些美女帥哥發的自拍照。自己感慨:長得帥就是任性,貌美就是資本。更多的是小學同學發的自拍照,小學時候那些長得不出眾,現在也堪稱貂蟬了。誰叫女大十八變呢!
其實,我內心的恐慌,更是我表面的冷靜無法反襯的。他們開始有了他們所謂的青春,而自己,卻還是那個整天埋在練習里面的學生。小學的同學,太多的已經卷發,那是真心地美美噠!在小學的時候,我們學校就有一個女老師,她是英語老師,也是我們學校主任的妻子,她看起來非常地文雅有氣質,給人一種一碰,她就化成了水讓你陶醉不已,那個時候他就是曲發,就像我們現在的那些同學的發型一樣,當時她就是我的女神了。現在,小學同學那些化著妝,卷了發,美了甲的人,又給了我一種美的感覺。
是的,我從來就沒有反對過化妝,不是說的女為悅己者容嗎?能給人美的感覺,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是那樣地動人。只是自己都沒有為悅己者容!還是那個邋遢的自己?媽媽是不化妝的人,自己說,等媽媽六十歲,我便將禮物變成化妝品,讓媽媽仍舊優雅。不僅氣質上仍舊優雅,容貌上,也仍舊給人美的感覺。后來媽媽六十歲,我也過了我人生的好大半了吧?真的害怕失去,我并沒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我并不能正常地看待人世間的生老病死。
前幾天為那么地一句話而潸然淚下:我多么希望你不要老去,如果可以,讓我替你老,替你生病就好了,你負責一直年輕,一直貌美如花。這是一位母親的話。看著心巴扎地疼著。我替你老,這是我曾經希望的,這是我曾經希望我能夠替媽媽老的愿望。
女人,這一生,經歷了多少場蛻變?女人,或許是我們一輩子都讀不完的書。從他們的容貌,從他們的內心,從他們的責任,從他們的經歷。媽媽未婚時候的照片還在,甚至媽媽六七歲時候的照片還在,讓我看著害怕,害怕有一天,我拿著的是媽媽滿臉皺紋,滿頭白發的照片。
可惜,那句話折射了現實:到不了的永遠是過去,而未來,終究很近。
以守與變為話題篇二十
歲月在人們的記憶長河里流逝著,改革開放已經在不經意間淌過了30年,人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就從吃來說,那改變也是翻天覆地。
聽媽媽說,在她的童年,鄉下人吃的菜那真叫寒酸,幾乎頓頓只有蔬菜,簡直是“和尚”過的日子。有時,一頓飯里有那么一個水蒸雞蛋,家里的姐妹就你一勺,我一勺的分著吃,吃得津津有味,好似在飯店里吃大餐似的。那偶爾舍得吃的水蒸雞蛋,孩子們像逢年過節那么高興了,真是和現在的孩子差別太大了。
據說那個時候,過節吃得也很寒酸,殺一只雞也是一件大喜事了,常把孩子給逗得直流口水。并且,這雞怎么吃也有講究,一般來說,這雞每人每餐可以吃那么一塊,決不可以多吃,一只雞全家老小至少可以吃兩三天呢。在那個時代“零食”幾乎是一種奢侈品,只有城里的孩子才有份吃,鄉下的孩子若吃到自家炒的南瓜籽一定也很滿足。
漸漸地,隨著經濟收入的增加,人們開始“小康”起來了。大家伙吃東西也就不那么拘束了,幾乎是腦袋里想吃什么東西,就吃啥東西,簡直像餓老虎似的,見啥肥就吃啥,真有些“饑不擇食”的味道。聽媽媽說,那個時候,“健康”一詞還沒有走入人們的生活,許多人以為吃得越多越好,吃得越葷越有營養。有些時候,幾乎頓頓都是大魚大肉,蔬菜成了“附屬品”。并且那時人們一味追求好吃,什么味精呀,雞精呀什么的,幾乎是個個菜都要放一點。因此,過了幾年,什么糖尿病,高血壓啦,一個接一個地來了。有的人因為吃得不當,年輕輕的就把身體給弄壞了。
到了現在,情形也就不一樣了,人們開始重視保健了,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大家不但不再大吃大喝,而且還重視食品的搭配,并且重新審視調料的弊端。人們買菜時會仔細地選一些純天然的綠色食品,做菜時會注意食物本身成分的保留。
三十年來,人們從缺少食物的省著吃,變化到錢袋子鼓起來后的胡亂大吃大喝,直至現在轉變到有科學觀念指導的合理的吃。這期間的變化真是不小。從吃,我們就可以看到改革開放給人們物質與精神上的巨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