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總結是對已有知識的鞏固和巧妙運用,也是對自己學習能力的一種檢驗。如何避免拖延是一個需要終生學習和改進的問題,我們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和方法。總結是對個人成長和發展的一種必要方式,以下是一些總結范文,希望能幫助大家產生思考。
秋雨寫景散文篇一
處暑過后,小城下了多場秋雨,有時陣雨猛烈,電閃雷鳴;有時細雨纏綿,絲絲縷縷。雨點灑落在窗外,聲音清脆而有節奏,如笙歌慢板,如琵琶輕彈,細細的雨絲織出薄薄的霧紗,朦朦朧朧地籠罩在天地之間。我那不滿足歲的小孫子才不管是否下雨呢,依然鬧騰著要下樓,無奈,只好撐起一把傘,走出家門漫步在雨中,任雨絲飄過身邊,好久沒有這樣的感覺了!聽到雨聲,小人伊伊呀呀不知在說什么,手舞足蹈地,顯然是很喜歡走在雨中的感覺!
徜徉在雨中,一陣涼風吹來,一份淡然地清涼,一縷風輕雨緩的平和。我的眼前仿佛是一幅水墨畫滋潤在水氣里,氤氳在涼風中。雨在風中,風在雨中,雨也瀟瀟,風也綿綿。應該說秋雨是秋天的美麗風景,當然,秋天更多的日子里是秋高氣爽,風清云淡,那燦爛了一個火熱季節的片片落葉,又在悄悄醞釀著另一個綠色的夢幻。
雨傘叮咚,一滴又一滴,一聲又一聲,敲打著樓頂,敲打著花木,敲打著冬天的門檻。點點滴滴的秋雨,似是一篇抒情散文,凝重而緊湊。即有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的婉轉,也有水光瀲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感言,更有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的清韻,讓季節變幻的心情更加坦然。
秋雨淅淅瀝瀝,雨水的靈氣與滋潤,纏綿著秋葉的迷離。陣陣秋雨如一只畫筆,盡情描繪大自然的美麗。把銀杏樹涂抹成黃色,把楓樹染成紅色,把田野鋪成一片金黃,把心情沖刷得坦坦然然。
觸摸秋雨,飄舞著的是四季最浪漫的風景,灑下的是四季最厚重的溫馨,使人感受到一種恬淡,一種平靜。沉溺在秋雨的溫馨中,欣賞著每一滴淌過花瓣的雨珠和金秋的碩果。
星移斗轉,季節更迭,這是自然規律。我想,如果少了秋雨纏綿,就少了秋天的那份韻味,少了秋天那份收獲的激情。撐著傘行走在秋雨中,飄飄灑灑的雨絲從傘上掠過,然后落在地上激起朵朵水花,那如詩如畫的秋雨總是那么令人釋懷。
俗語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一層棉。在這如煙似霧的秋雨中行走,用心情渲染起秋風,然后沉浸在秋雨中,感受秋雨的清冷與纏綿。讓秋天的惆悵遠離自己的思緒。
秋雨寫景散文篇二
秋意漸濃,雨總是淅淅瀝瀝的飄個不停。尤其是夜,秋雨總是輕輕的下著。
喜歡在夜里聽雨,獨自一人,靜靜地伏在窗前,開著窗,任由雨絲飄進來,滋潤自己的心靈。
窗外夜幕中,山峰錯落而立,連綿起伏,像一幅墨染的畫卷。看不見雨絲,卻能聽出細微的呢喃聲。那是一根根琴弦,在微風中悠悠的彈撥著,如歌如詩,讓人心醉。每每在夜里聽到這樣的細雨,一種美好親切的感覺頓從心底涌起,隨風融化在這綿綿秋雨中了。
獨自沉醉在秋雨中,心也跟著雨絲飛舞,時喜時憂。
如此柔和的秋雨,讓我輕易回想起如煙往事,或埋在心靈荒冢深處的多姿歲月。雨聲韻律柔美,使我身心放松,就連呼吸也變動輕微均勻。墨綠色的夜,輕舞著透明的雨。在清虛的夜空里,我仿佛感覺到了秋雨的呢喃,感覺到了秋雨的韻律,領悟到我的情感和秋雨飄飛的相依相融。在這樣的秋雨之夜,只要微闔雙眸,凝神動情,好像是在聽著低徊幽美的古琴曲,賞著飄逸如夢的小詩。
秋雨潺潺,手里捧著詩集而讀,雨絲輕輕的灑在臉上,靜心凝思,猶如徜徉于恬淡怡然的江南古鎮。
秋雨也會令我傷感。
有時,莫名的覺得秋雨是一個憂傷的靈魂在哭泣。一顆敏感的心,用秋雨瀟索串成,花樣年華,又有誰能經得起,幾番秋雨纏泣。我繼而沉溺于樂律悠揚的秋聲里,陶醉在古道西風的秋思中。
秋雨年年不知疲倦的下著,無私的滋潤著大地,洗滌著人心。想那晶瑩的雨滴,飄落大地后,有的則被植物吸收,被人類使用或者是污染,永遠消失在自然界中。有的仍凝成云,成為新的一滴雨,重復著落入大地,蒸發上天,凝結成云……那人呢?人死后不能復生,有些雨滴,千年萬年仍是一滴雨。人就不能了。日子如雨般落下,但不會重復,一地的茫然和短暫。
秋日雨呢喃,淅淅瀝瀝,心朗如舊。
秋雨寫景散文篇三
中國文化中極其奪目的一個部位可稱之為“貶官文化”。隨之而來,許多文化遺跡也就是貶官行跡。貶官失了寵,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劇意識也就爬上了心頭;貶到了外頭,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與山水親熱。這一來,文章有了,詩詞也有了,而且往往寫得不壞。過了一個時候,或過了一個朝代,事過境遷,連朝廷也覺得此人不錯,恢復名譽。于是,人品和文品雙全,傳之史冊,誦之后人。他們親熱過的山水亭閣,也便成了遺跡。地因人傳,人因地傳,兩相幫襯,俱著聲名。
例子太多了。這次去洞庭湖,一見岳陽樓,心頭便想;又是它了。1046年,范仲淹倡導變革被貶,恰逢另一位貶在岳陽的朋友股子京重修岳陽樓罷,要他寫一篇樓記,他便借樓寫湖,憑湖抒懷,寫出了那篇著名的《岳陽樓記》。直到今天,大多數游客都是先從這篇文章中知道有這么一個樓的。文章中“先天下之憂而優,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已成為一般中國人都能隨口吐出的熟語。
不知哪年哪月,此景此樓,已被這篇文章重新構建。文章開頭曾稱頌此樓“北通巫峽,南極瀟湘”,于是,人們在樓的南北兩方各立一個門坊,上刻這兩句話。進得樓內,巨幅木刻中堂,即是這篇文章,書法厚重暢麗,灑以綠粉,古色古香。其他后人題詠,心思全圍著這篇文章。
這也算是個有趣的奇事:先是景觀被寫入文章,再是文章化作了景觀。借之現代用語,或許可說,是文化和自然的互相生成罷。在這里,中國文學的力量倒顯得特別強大。
范仲淹確實是文章好手,他用與洞庭湖波濤差不多的節奏,把寫景的文勢張揚得滾滾滔滔。游人仰頭讀完《岳陽樓記》的中堂,轉過身來,眼前就會翻卷出兩層浪濤,耳邊的轟鳴也更加響亮。范仲淹趁勢突進,猛地遞出一句先優后樂的哲言,讓人們在氣勢的卷帶中完全吞納。
地是,浩森的洞庭湖,一下子成了文人騷客胸襟的替身。人們對著它,想人生,思榮辱,知使命,游歷一次,便是一次修身養性。
胸襟大了,洞庭湖小了。
但是,洞庭湖沒有這般小。
范仲淹從洞庭湖講到了天下,還小嗎?比之心胸揪隘的文人學子,他的氣概確也令人驚嘆,但他所說的天下,畢竟只是他胸中的天下。
大一統的天下,再大也是小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于是,優耶樂耶,也是丹墀金鑾的有限度延伸,大不到哪里去。在這里,儒家的天下意識,比之于中國文化本來具有的宇宙意識,逼仄得多了。
而洞庭湖,則是一個小小的宇宙。
你看,正這么想著呢,范仲淹身后就閃出了呂洞賓。岳陽樓旁側,躲著一座三醉亭,說是這位呂仙人老來這兒,弄弄鶴,喝喝酒,可惜人們都不認識他,他便寫下一首詩在岳陽樓上:
朝游北海暮蒼梧,
袖里青蛇膽氣粗。
三醉岳陽人不識,
朗吟飛過洞庭湖。
他是唐人,題詩當然比范仲淹早。但是范文一出,把他的行跡掩蓋了,后人不平,另建三醉亭,祭祀這位道家始祖。若把范文、呂詩放在一起讀,真是有點“秀才遇到兵”的味道,端莊與頑潑,執著與曠達,悲壯與滑稽,格格不入。但是,對著這么大個洞庭湖,難道就許范仲淹的朗聲悲抒,就不許呂洞賓的仙風道骨?中國文化,本不是一種音符。
呂洞賓的青蛇、酒氣、縱笑,把一個洞庭湖攪得神神乎乎。至少,想著他,后人就會跳出范仲淹,去捉摸這個奇怪的湖。一個游人寫下一幅著名的長聯,現也鐫于樓中:
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史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滄然淚下。
他就把一個洞庭湖的復雜性、神秘性、難解性,寫出來了。眼界宏闊,意象紛雜,簡直有現代派的意韻。
那么,就下洞庭湖看看罷。我登船前去君山島。
這天奇熱。也許洞庭湖的夏天就是這樣熱。沒有風,連波光都是灼人燙眼的。記起了古人名句:“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樓”,這個“蒸”字,我只當俗字解。
丹納認為氣候對文化有決定性的影響,我以前很是不信。但一到盛暑和嚴冬,又傾向于信。范仲淹寫《岳陽樓記》是九月十五日,正是秋高氣爽的好天氣。
秋雨寫景散文篇四
不知為什么,對秋天一直喜歡不起來。那漫天飄飛的黃葉,一陣緊似一陣的西風,還有成群結隊急急南歸的大雁,無不給人一種肅殺、蕭條和凄清之感。
秋來偏逢連陰雨。幾日連綿的秋雨讓心情亦如這天氣一樣陰沉煩悶,慘淡而凄涼。
下午四點多鐘,雨小了許多,細雨蒙蒙,我獨自撐著把傘走進了離宮。雨中的離宮真是別有一番意境。不見了往日的游人如織,也失去了晴天的喧囂熱鬧,濕漉漉的路上似乎只有我一個人,踏著水漬躑躅而行。
湖上煙波浩渺、雨點千層;林間雨打樹葉、簌簌有聲。湖東那一大片荷花,雨中似乎分外翠綠與嬌艷。雨滴落在荷葉上,一瞬間變成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從葉子上滾落下來,再也尋它不見;荷花只稀稀落落的幾枝,隱在無窮的碧葉之間,閃閃爍爍、有些孤伶冷艷;碩大的蓮蓬已挺出了不少,高高地在雨中晃動,似乎是在向別人炫耀著自己果實的飽滿。
一個七八歲大小的男孩,手拿個小網抄在湖邊撈著什麼,他東撈一下西撈一下,撈了半天卻一無所獲,渾身早已淋得透濕,但他并未放棄,依然神情專注地撈著,他似乎堅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旁邊,他的母親打著把傘靜靜地用欣賞的目光注視著兒子。一個執著的男孩,一位可敬的母親,真是秋雨中的一幅風景啊!
雨還淅淅瀝瀝的滴個不停,褲子已濕了半截。前面石臺上,一位老爺子也打著把傘,一邊走圈一邊哼唱著京戲,老人似乎已完全沉浸在戲劇所演繹的歷史情景中了,一邊唱著一邊還比量著,甚至一會兒把雨傘都當成了刀槍劈刺出去,全然忘記了雨點打濕了花白的頭發。老人聲音并不洪亮,唱的也難免荒腔走板,但那一臉的專著,全身心的陶醉,令人肅然起敬,同時也讓我羨慕不已。
從離宮出來時,山朦朧、水朦朧的,回頭向水心榭望望,早已是人寂亭空了。
秋雨寫景散文篇五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夢歸后。
在昏暗的燈光下,詩人的離愁別緒全融入了這絲絲的雨中,顯得格外空靈。雨打芭蕉的聲音,也總會讓人體味到一種淡淡的憂傷。在詩人的屋檐上,濺起晶瑩的淚,是冰清的,也是易碎的。人的心靈亦是如此,在那漫漫的長夜里,茫茫的秋雨中,孤獨卻總是不安分的,它燃燒了詩人那一顆不安分的心,舉起一盞悲燈,憶起紅塵往事,悵悵獨飲,踽踽吟誦,相知相許的也只有這似曾相識的秋雨。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江闊云低,幾多西風,幾多雨,千年的絲竹,一派昆侖玉碎宛若鳳鳴的靡音,氤氳的縈繞在江南水鄉,又飄蕩在絲綢故古道。那哀鳴的孤雁落在烏篷船上,而大漠的駱駝卻馱著古紅的落日,虔誠而翩然遠行,隱逸在秋雨的帷幕之中。
飄逸在空中的絲絲雨稠輕輕的滑落在人間的每個角落,悠然地欣賞著蘇月的清揚,愜意地品味著陶菊的芬芳。在亭臺水榭之間獨坐,撫琴悠悠,聆聽著縷縷清音,不禁讓人產生對前世堵塞迷惘。或許,我是個漁人,在碧波萬頃上漁個晚唱;又或許,我是個農夫,在青山之中劈柴牧羊。在這雨絲之中,我也只能挽一袖行云做伴,掬一捧流水為友,共同融入這千古的幽愴。
在瀟瀟秋雨之中,層林盡染,漫江碧透。滿山的楓葉,流露出一種紅色的暗香,似在濾過的光線中盈盈浮動。也許只有秋雨才能讀懂紅楓的妙音禪機。待到山頭吐月,清光從虛掩的門縫中給逼了進來。推窗而視,宛若米氏章法,如云似霧,給秋雨中的樓臺更添幾分朦朧。
和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一晚飄過的落葉,蕩起一夜的漣漪。
一夜輕剪的燭影,留下一抹輕輕的凝重。
秋雨只夜,一間獨屋,一只紅燭,清燈黃卷,洋溢著淡淡墨香,把紅塵萬丈拒之門外。在干瘦的.燭火下,照亮孤寂的心靈;在朦朧的月光里,超脫塵世的猥瑣;在無邊的秋雨中,洗滌人生的罪惡。
閱盡春草的蔥蘢,夏花的絢爛,揭開秋雨的一簾幽夢,才發現那瀟瀟的雨絲早已灑落心底,縈回夢中,穿越前世與今生,傳承生命的牧歌,撫慰心靈躁動。
窗外,遠行的秋雨依舊從容。
秋雨寫景散文篇六
下雨了,雨滴打在臉上,冷冷的。朦朦朧朧的雨中,夾帶著幾片淡黃色的葉子。夏天,在風雨中的樹上掙扎著,失去了往日的喧鬧。那些在夏日里盛開的,溫柔而熱烈的花朵,在這冷冷的風雨中,競相綻放最后一點嫵媚。秋天來了。
站在黃昏的秋雨中,沒有雨傘,眼前一片鉛色的迷茫。我沒有在意,身后的時光,就一點一滴的流失了,人生,也不知不覺地走進了秋雨中的黃昏。
回頭看一看我走過的臺階上,已經長滿了時間的青苔.在這黃昏的秋雨中,再也找不到我可以選擇的路了,我只好吃力地拾階而上,只有這樣一直走到盡頭。
秋雨過后,人們就該收獲金黃色的飽滿了,可是,我只有收獲被雨打濕的記憶和那冰冷的往事。
四季的輪回,無始無終。有人說,人生也是有輪回的.可是在我的一生中,并沒有看到輪回的,古老的人類生靈。看來,人生的季節是沒有輪回的。
雨中,我抱著瘦削的雙肩,很冷。沿著那條我走了大半生的,濕濕的,滑滑的小路,步履蹣跚地回到了那幢老屋。開燈,褪掉被雨淋濕的思緒,脫掉那件濕漉漉陳舊的外衣,換上暖暖的睡袍。然后,我把自己扔進了那軟軟的沙發中,連同一聲長長的嘆息。
屋子里很靜,只有墻上的那只老掛鐘依然滴答地響著,伴著外面的雨聲。時針,亳無情感地把光陰轉走了,無影無蹤。那時鐘,好象歲月的年輪,把我緊緊的纏繞起來,有一種快要窒息的感覺。
打開陳年的詩稿和文集,那零亂的童真,那不工整的幼稚,那少年的放蕩不羈,撲面而來。我興奮地顫抖著雙手,以為人生的季節真的有了輪回!我仿佛又回到了人生的春天。
可是,外面的秋雨還在下著,房檐上流下的雨滴,織成一幔冰冷的窗簾。秋天的雨夜很潮濕,秋天的雨夜很沉悶,秋天的雨夜更加幽深。這樣的雨夜,一定沒有美妙的夢想,只有憂郁和惆悵。
也許,明天是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也許,明天的心情會好一些。也許,明天那淅淅瀝瀝的秋雨還會繼續的下著。我等待著明天,一夜無眠。
記得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場秋雨,一場寒。”這場秋雨過后,天氣一定會很冷的。而我卻不知道,準備過冬的棉衣放在哪兒了。
天,還沒亮,雨還在下著。
秋雨寫景散文篇七
我第一次去羅馬,約了一幫友人,請一位大家都認識的特殊友人蔣憲陽先生帶隊。蔣憲陽的特殊,在于他原本是上海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因熱愛意大利美聲唱法而定居羅馬多年。他先開車到德國接我們,然后經盧森堡、法國、摩納哥去意大利,一路上見到雕塑、宮殿無數,但只要我們較長時間地駐足仰望,他就豎起一根手指輕輕搖動,說:“不,不,要看羅馬的,那纔是源頭。”我們笑他過分,他便以更自信的微笑回答,不再說話。但是一進羅馬就反過來了,沉默的是我們,大家確實被一種無以言喻的氣勢所統懾,而他則越來越活躍,每到一個地方滿臉都是反問:“怎么樣,我沒說錯吧”
今天我再次叩訪羅馬已有思想準備,伙伴們聽了我的介紹也精神抖擻,只想好好地領受一座真正偉大的城市。但是,誰能想到,最讓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
伙伴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呆看半晌,便回過頭來看我,像是在詢問怎么回事,但他們立即發現,我比他們更慌神。
原來,眼前的羅馬幾乎是一座空城。這怎么可能?家家商店大門緊閉,條條街道沒有行人。千年城門敞然洞開,門內門外闃寂無聲。城門口也有持劍的衛兵,但那是雕塑,銅肩上站著一對活鴿子。
即便全城市傾巢出征,也不會如此安靜。即便羅馬帝國慘遭血洗,也不會如此死寂。
當然偶爾也從街角冒出幾個行人,但一看即知也是像我們這樣的外國來訪者,而不是城市的主人。好不容易見到兩位老者從一間屋門里走出來,連忙停車詢問,纔知,昨天開始了長假期,大家全都休假去了。據說,五千八百萬意大利人這兩天已有三千萬到了國外。
歷來羅馬只做大事。我站在空蕩蕩的大街上想,這寬闊的路,這高大的門,這斑駁的樓,曾經見過多少整齊的人群大進大出啊,今天,這些人群的后代浩蕩離去,大大方方地把一座空城留給我們,留給全然不知來路的陌生人,真是大手筆。
站在這里,我突然領悟,為什么中國唐代劉禹錫寫石頭城的四句詩會在人們心中形成那么大的氣魄,以至連大詩人白居易讀了都說“吾知后之詩人,不復措辭矣”。這四句詩是:“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人稱此詩得力于懷古,我說天下懷古詩文多矣,劉禹錫獨擅其勝,在于營造了一個空靜之境,惟此空靜之境,纔使懷古的情懷上天入地,沒有邊界。
今天羅馬的空靜之境,不是出于詩人營造,而是一種實在。一座實實在在的石頭城,一座曾經屬于愷撒、奧古斯都、圖拉真和哈德良的石頭城。這種可觸摸的空,可諦聽的靜,任什么詩也不可比擬。
營造如此空靜之境的`,是全體羅馬市民。這纔猛然記起,一路上確有那么多奇怪的車輛逆著我們離城而去。有的拖著有臥室和廚炊設備的房車,有的在車頂上綁著游艇,有的甚至還拖著小型滑翔機。總之,他們是徹徹底底地休假去了。
秋雨寫景散文篇八
秋初。秋日的村莊,一片繁忙。微風蕭蕭,寧靜悄悄。聽!知了齊歌唱,看!螢火眾飛舞,賞!蜻蜓舞長河......
夏未。烈日的村莊,一片酷熱。驕陽火火,熱浪滾滾。聽!鳥兒啞無聲,看!牛兒滾泥浪,賞!花狗伸長舌......
草地裂四口,放牛渴溪河。久晴無秋雨,久旱無露水。雞鴨盼秋日夜渴,渴望秋雨來一場。
一場秋雨一場風,一場秋雨一場涼,一場秋雨一場夢,一場秋雨一段情,一場秋雨忙半年。
秋虎不去,熱浪襲擊。三伏帶一秋,秋秋如老虎。
傍晚。南風吹到底,北風來還禮。南風刮三伏,北風刮一秋。秋風輕輕吹,心兒滋滋醉。熱浪飄過去,正香好入睡。
烏云滾滾奔四方,秋風飄飄彩霞飛。東邊日出西邊雨,南邊烏云北邊霞。朵朵云霧天上飛,蒙蒙霧雨何時歸。似高山崇嶺,似大海驚濤。似常娥奔月,似仙女下凡......
一會兒,雷電閃鳴,風雨交加,傾盆大雨,從天空墜下,從樹上落下,從葉片順下,從屋檐滴下。凈過天空,凈過樹葉,凈過心靈,凈過泥土。潤過江南,芬芳一世。淅淅瀝瀝,秋雨綿綿。似夢幻一場,如詩如畫!
昨夜。微風透方窗,涼爽入臥房。催我早早入睡。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一覺醒來,回憶童年的夢中:上山崗,下溪河。捉迷藏,戲水仗。
在那張家灣后山崗,撿菌子,砍茅草,掏花生,刨紅薯,挖蔸子,鋸樹樁,耙松毛。和鄰居家二小毛,是小伙伴,小兄弟。在山溝溝里,躲迷藏,尋豬草,跳房子。抓石子,追野兔,疊飛機......一場美夢醉心頭,初秋落葉憶童年。一件件,一處處,一回回,難忘那童年的時光......前溪河,穿短褲,學游泳,學悶水,蹲仰臥,撮蝦子,撈豬草,捉泥鰍,找螃蟹,摸烏龜.....溝溝洼洼有腳印,山山水水有聲音。一生難忘那童年的足跡......
一場秋雨一段情。我和她小時候常在一起玩耍。我比她大二歲,她叫我哥,我叫她妹。一同尋豬草,一同砍柴禾,一同擷桐籽,一同打松果,一同上學校,一同唱兒歌:《路邊有顆鏍絲帽》,《我是公社小社員》,《我愛北京天安門》......
讓我夢里夢幾回,希望她比我過得好!情深深,雨蒙蒙。秋初落雨潤江南,不忘兒時那段深深情。
十月金秋。在那希望的田野上。學耕田,學趕耖。農民歡聲一片笑,火熱忙忙振四方。張家灣的砍芝蔴,黃家灣的捆草頭,曹家灣的摘棉花。一捆又一捆,叢山又崇嶺。一擔又一擔,擔擔有千斤。一筐又筐,筐筐似白銀。曬在道場,曬在心窩。豐收的喜悅,豐收的希望。
在那秋蒙霧雨田間里,幾位農民兄弟,戴著斗笠,穿著雨衣。手拿鋤頭,揮舞碎土,播種油菜,種植大蒜......
大丘田里,收割機正在收割稻谷,一圈又一圈,一轉又一轉,轟轟隆隆,三下二回,八畝三丘,收割完畢。
秋雨正當急,秋收秋種正當時。谷粒堆滿倉,笑聲堆滿屋。江南播種忙,秋收秋種有希望。落葉知初秋,秋雨潤江南。
秋雨寫景散文篇九
早晨,霧來了,時不時襲來一陳涼風,我的胳膊上頓時感到一絲涼意。我看看遠處的天空,灰蒙蒙的。還有幾只紅蜻蜓在繞著樹干低飛,急著敢回家呢!
不一會兒就下起了蒙蒙細雨。雨絲長長的,細細的,猶如一根根琴弦,輕輕地落在大地上,綠樹上,房屋上……奏出了一支支美妙的樂曲。如果你不仔細聆聽,是感受不到它的清靜、美的!
秋雨落在大地上時,它的動作是典雅的,很少濺起水花,落在樹葉上時,它的動作是輕柔的,像撫摸著孩子氣的臉蛋兒。它也撫摸著小花小草,撫摸著大自然的萬物。
路上的行人都披著五顏六色的雨衣,舉著各式各樣的雨傘,在樓上望去,就像一個個五彩斑瀾的小點兒在移動著,美極了。
我也拿著雨傘下了樓。把手伸出傘外,綿綿的秋雨落在手上,十分舒服,就好像在撓癢癢似的。我干脆拿開雨傘,在雨中散步。雨絲親切地吻著我的臉,慢慢的撒在我的頭發上。我知道我的頭發上肯定已經布滿了晶瑩的水珠了。
下午,雨停了。地上濕漉漉的,被雨水沖洗的一塵不染。葉子仿佛變得更綠了,花草們喝飽了水,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空氣變得更加清新甘潤了。可是天空還是灰蒙蒙的,好像云姑娘還沒哭夠。
秋雨過后,秋天漸漸的、緩緩的來了!
秋雨寫景散文篇十
“丁零零”鬧鐘響了,我懶洋洋地伸出手摸索著,關上鬧鐘,又重新躺下。正當我即將又一次沉入夢鄉,忽然聽到一陣細小的“嘀嗒”聲。難道下雨了?好奇心催促我起來,拉開窗簾。雖然天還有些黑,但我卻清晰地看到窗外正下著雨。密密的雨絲打在窗戶上,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音。
吃完飯,背起書包。走出樓道,撐起傘,行走在蒙蒙細雨之中。雨滴在傘上,落在地上,發出陣陣“刷刷”聲。一陣秋風輕輕吹過,樹葉便發出“沙沙”的響聲。凝聚在樹葉上的小水珠輕輕滑落,滴在路旁的小水洼中,發出“‘叮咚”的聲響。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匯成了一首優美的交響樂,這交響樂是那么美妙,那么動聽,那么婉轉。
漸漸地,漸漸地,雨小了。傘上的小水珠爭先恐后地向地面滑落,發出的“叮咚”之聲,仿佛是那場交響樂的結束之章。我屏住呼吸,靜靜聆聽,心中不禁贊嘆:短時間內能夠創造出這么美妙的交響樂,也只有秋雨才能辦到吧。
不知何時雨悄悄地停了。步履匆匆的行人不再著急趕路,街道上也變得熱鬧起來。經過秋雨洗刷的大地,到處散發著泥土的芳香,偶爾還能聽到一兩聲鳥兒歡快的啼鳴。
秋雨沒有春雨細膩,不如夏雨猛烈。她密密的,輕輕的,淅淅瀝瀝,還帶著一絲清涼,不易被忽略、卻又別有一番趣味。
我喜歡這樣的秋雨。
秋雨寫景散文篇十一
早晨,我七點起床,看見窗外的天空一片白茫茫的霧,像罩了一層面紗似的。烏云把天壓地陰沉沉的,好像要下雨。
九點左右,天空果然下起了毛毛細雨,猶如繡花針般大小的雨絲斷斷續續地插落到地面。小雨里的燕子飛得又低又快,好像非常急切的回巢照顧他們的孩子。
雨開始越下越大,好像珍珠一樣從天而降。道路上一輛輛濕淋淋的汽車像小船一樣在水中穿梭。被雨水沖洗干凈的小樹像站立的哨兵一樣守衛著家園。地上的積水被雨水擊打成一個個小水泡,濺起一朵朵水花。
十點左右,雨終于停了,烏云也漸漸散去,金燦燦的太陽重新照耀著大地。
秋雨寫景散文篇十二
秋月如銀盤未盈,妖嬈映掛天空。稀松的星光襯托遠去的美麗,逐漸遠去。秋季的寒雨嚦嚦而下,帶著嫵媚,帶著冷艷。
清涼的夜里,被烏云遮擋的月光讓我想起那個滿是月光的夜里,銀灰的穹空散發淡淡的光澤,環照著枝頭,那淡麗清雅風姿開始帷幔一樣在我的面前漫散開來,如夢境般的光耀美景,我擁著月光甜美的睡去。
又是一個深秋,微涼的夜里不見月色星光,秋雨的到來,幾多別樣幾多情愁,滴落在發梢,散落在心頭。不用豪情擦去,盡可靜靜享受。如是流落天涯的我們,無力反抗寂寞,讓心境默默靜候,把寂寞撒在窗前,與秋雨一起守候。
這是最后的季節,冷風攜著秋雨悄無聲息的襲來,瑟瑟漫飛的落葉在雨水的眷顧下飄落在有你的都市,寂寞也在懶惰的被窩里融化。那種無謂的絕望慢慢帶來生氣,荒蕪成沙漠瞬間變成生命的青灘,秋雨秋寒也會變成希冀!
在這個季節,秋風真的很冷,秋雨真的很寒……。
因為寂寞所以美麗,因為美麗所以孤獨,生命只有一個頂端,那里沒有清冷的落葉,只有深秋的風里搖曳盛開的希望。
秋天的雨是清冷寂寞的,異地的相思也是清冷寂寞的,點燃一只香煙,看著它慢慢的燃燒,一縷青煙飄過,帶走一翻憂愁,留下一粒相思,寂靜的夜里,抽著手中的香煙,傾聽雨的聲音,任思緒漫飛,我的記憶是否還在原地徘徊。這個已經千萬次問過自己的問題,我已記不起她走時是否回眸過身影,如何變成心疼。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自己怎么會喜歡這樣的詩句?只有女人才是憂愁和嫵媚,而男人應該是坦蕩和瀟灑才對,記得有人這樣評價我,你沒有愛情將難以生存,對嗎?我想極力反駁,還是放棄了,也許這是最客觀的評價,我似乎默認了!
秋雨在告訴我天氣逐漸了,它還在時斷時續的飄零著,我傻傻的呆望,想起遠方的人來,好象自己有點明白了,原來愛情永遠是個不老的神話,而相思卻成了唯一的寄托。
在這個晚秋,思念是窗前飄零的秋雨,盡是妖艷。
秋雨寫景散文篇十三
雨還在下,這場秋雨已不知疲倦地下了十幾天了,時而“嘩嘩啦啦”,大雨如注,時而細雨綿綿,飄飄灑灑。真是應了一句俗語“春雨綿綿,秋雨連連”。
一場秋雨一場涼。氣溫下降了很多,街上看不到穿著短袖的人了,人們都打著傘,穿著厚厚的衣服,匆匆忙忙行走在大街小巷里。
放眼望去,城市的街道被連日來的秋雨沖洗得異常干凈。路兩旁的行道樹這段時間也痛痛快快地洗了個澡,渾身上下幾乎一塵不染,樹上的葉子在雨中綠得發亮。
小區里的池塘眼看就要被雨水灌滿了,隨時都有漫出來的可能。池塘中的荷葉靜靜地漂在水面上,葉面布滿了晶瑩的雨珠,像無數顆珍珠散落在綠色的大圓盤里;幾只小青蛙悠閑地蹲在荷葉上,似乎在聆聽美妙的雨聲;一群群小魚在荷葉間快樂地游來游去,顯得特別興奮。我撐著雨傘站在池塘邊,望著眼前的美景,心里有說不出的舒暢。
哦,這場秋雨洗去了整個夏天的燥熱,真真正正地讓我感覺到,秋天真的來了!
秋雨寫景散文篇十四
果然不出我所料,不一會兒就下起了蒙蒙細雨。雨絲長長的細細的猶如一根根琴弦,輕輕地落在大地上,綠樹上,房屋上……奏出了一支支美妙的樂曲。如果你不仔細聆聽,感受不到美的秋雨落在大地上時,動作是典雅的很少濺起水花,落在樹葉上時,動作是輕柔的像撫摸著孩子氣的臉蛋兒。也撫摸著小花小草,撫摸著大自然的萬物。
下午,雨停了地上濕漉漉的被雨水沖洗的一塵不染。葉子仿佛變得更綠了花草們喝飽了水,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空氣變得更加清新甘潤了可是天空還是灰蒙蒙的好像云姑娘還沒哭夠。
秋雨過后,環境也變得更美好了愛這可愛的秋雨,你呢?
秋雨寫景散文篇十五
今天天空陰沉沉的,太陽不知道要去哪里。整天找不到他,而且乍一看是陰天。
過了一會兒,連續不斷的秋雨開始從天而降,像絲雨滴從上面落下來,形成一個珠簾,用蟬一樣的外衣覆蓋著群山,像一個薄薄的窗簾,形成一堵顯示著無數公頃谷物的雨墻,鞭笞著,掩蓋著一切。
雨點打在玻璃上,發出“噼里啪啦”的響聲,仿佛無數快樂的音符在跳動。這時,玻璃上出現了痕跡。
閃亮的雨滴落在草地上,沖走了草地上所有的灰塵,使草地更加綠意盎然。
雨點落在屋頂上,一層層白霧堆積起來。雨點像珠簾一樣從屋頂流下來,很美。
雨點斜打在街道積水上,濺起一朵朵小花。
雨漸漸停了,深綠色的樹葉,亮綠色的,像一個巨大的道路天空覆蓋了天空。只有幾片葉子變得微黃,掛在樹上,像鑲嵌在綠色布子上的寶石。秋風一吹,幾片枯葉如飛舞的黃蝴蝶般飄落。
田野里有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高粱被雨水沖刷后變成了火紅;玉米被雨水沖刷后變得更飽滿、金黃;小米被雨水沖刷后變成金黃色,像個笑彎腰的孩子。
天氣越來越冷,秋風有些涼意。人加厚了一層衣服,小貓小狗鉆進人溫暖的懷抱就睡著了。
這真是一場秋雨,一場涼爽的秋雨。
秋雨寫景散文篇十六
最近,隨著氣溫的下降,秋天漸漸地來到我們身邊,真正的是變得越來越寒冷了。每天總要吹上那么一小會兒的秋風,好把樹葉染黃。平時身體強健的同學也被迫穿上了長袖毛衣,和那久違的秋褲。
這兩天本來就冷,還有點微風,而今天的秋天的第一場雨的來臨,則讓這天又冷了幾分。這場雨來的很突然,去的也很突然。
早上,剛朦朦朧朧地睜開眼,外面嘀嗒嘀嗒的聲音便傳入了我的耳朵里。望向窗外,大街上行色匆匆的人們,穿著各式各樣的衣服,打著各色的傘,紅的、黃的、藍的、粉的、透明的,組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一會兒,我也和媽媽撐起了小傘,成為了這風景線中的一員。這場秋雨就像是染料一樣,給樹葉、小草鍍上了一層金黃色或者一層紅色。這秋雨沖垮了萬物的最后一道防線。從這以后,每片樹葉都不再綠的逼你的'眼,而是變成了美麗的紅色或黃色的。人們從此以后也會穿上厚衣服。最近就連我家的小倉鼠也把它的窩兒做得越來越厚實了呢。
這么一說,我才發覺這秋雨是多么奇妙啊!它一出現,所有人就會自覺的換上衣服,大街上的景象也會因為它的出現而改變。
啊,秋雨呀!我這久違的朋友,終于又見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