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夜夜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91在线电影-免费a网址-免费v片网站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臺兒莊古城導游詞(模板11篇)

臺兒莊古城導游詞(模板11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7 15:02:05
臺兒莊古城導游詞(模板11篇)
時間:2023-11-27 15:02:05     小編:雁落霞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臺兒莊古城導游詞篇一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位居風光亮麗的蒼山腳下,距大理市下關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城樓雄偉,風光優美。大理城的規模壯闊,方圍12里,原城墻高7。5米,厚6米,東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門,上有城樓。如果說,自治州首府下關給人以繁盛、喧鬧的印象,那么大理古城則是古樸而幽靜。

城中有一貫穿南北的大街,街邊有各種專賣大理石制品、扎染、草編等名特產品的店鋪和風味十足的白族飲食店。

城內流淌著清澈的溪水,到處可見古樸雅的白族傳統民居,這里居民不論貧富,都有在庭院內養花種草的習慣。大理古城也就有“家家流水,戶戶養花”之說。

大理古城距下關很近,乘公共汽車十多分鐘即可到達,城內各汽車站和主要賓館前都有車前往。也可由下關乘小馬車前往,不過千萬要在上車前談好價錢。

到大理古城旅游,如要留宿,城內有許多按照白族傳統民居建造的旅館可供選擇,價格不算貴。

我的講解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自由活動。

臺兒莊古城導游詞篇二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你們好,歡迎大家來中國漁港古城——石浦休閑觀光游覽。孔子說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我能為大家導游服務,感到很高興。在未入景區之前,我先作一個簡略的介紹。

石浦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又是東南沿海著名的漁工商重鎮,素有“蜃雨腥風駭浪前,高低曲折一城圓。人家住在潮煙里,萬里濤聲到枕邊”之。自唐宋以來,商賈云集、市肆繁榮,歷被稱為“海上通衢、浙洋重鎮、海鮮王國”。又是我國最早的漁業發祥地之一,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漁獵生息,“郎不耕田儂不織,一年生計在漁船”便是它真實寫照。6xx年前的石浦古城,曾是海防要塞,漁商重鎮,至今仍還保留著古城墻、古城門、古街巷、古店鋪、古民宅,還不時地散發著濃厚的海防文化、漁商文化氣息。所抱石浦港,又是我國聞名遐邇的國家中心漁港,十八里港灣、島嶼環屏、五門羅列,可泊萬艘漁船,可行萬噸海輪。漁汛時,桅檣林立、漁火燦爛。每年九月中旬,盛大的“中國開漁節”要在這里舉行,開漁之際,數千艘大馬力鋼質漁輪,在鞭炮和鑼鼓聲中,浩浩蕩蕩地馳向大海,氣勢恢宏壯觀。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優美的自然環境、迷人的綠島沙灘、淳樸的古城老街、繁華的港域碼頭、誘人的海鮮美食、獨特的漁家風情,越來越被人們所看好。它既有歷史文化名鎮的風韻,又是您奔向大海、沖刷疲憊、體驗漁家生活、品味豐盛海鮮美食、探索漁文化源流的休閑勝地和海上花園。

(入口廣場)各位女士、先生,歡迎你們來漁港古城游覽,在未進入之前,我先將它作一簡單介紹:漁港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石浦的精華,它始建于1387年,距今已有617年的歷史。據明《嘉靖府縣志》記載“洪武二十年,因其處海防要沖,調昌國衛守御二千戶所在此筑城捍守”。城池東南面海,西北依山,城高二丈、廣六尺、周六百七十丈,辟西、南、北三門、外羅月城,西、南門之間建水門,城上設雉堞二千九百六,警鋪二十九,敵臺十有三,時為浙洋中路重鎮。它一頭連著漁港,一頭深藏山間谷地,城墻隨山勢起伏而筑,城門就形而構,據高控港,素有“城在港上,山在城中”之稱。城內建筑依山梯級而建,層層疊疊,樓宇民宅多門多路,方向相反。街巷拾級上下,蜿蜒曲折,又在街巷交接處構筑了數十個月洞門式的封火墻,它既切換了街道的空間,又可阻止火勢的蔓延,盜賊進入。當你瀏覽著古色古香的街巷,雙腳親吻著光滑透亮的石板路時,那沿街斑駁的老店鋪,老漁行與反映漁港古城特色的十二個場館,定能使你感受到濃厚的漁文化、商賈文化,仿佛為你打開封存記憶。當你雙手觸摸那歷經滄桑的古城墻、古城門、古甕城、古兵署時,又會使你的耳邊響起當年抗倭御敵的激烈戰斗喊殺聲。當你在古街、古巷轉身之際,在你的眼前又會出現連綿起伏、古樸典雅、裝飾精美,具有明清建筑風格的徽派、閩派、江南派、西洋派的古宅民居,這些都是漁港古城的魅力所在。好了,現請大家抬頭看,那高高聳立的城樓、城墻與鱗次櫛比的房屋,就是我們即將游覽的漁港古城。

[江心寺]。

各位游客,我們旁邊的這座寺院叫江心寺,它創建于明永樂年間,距今已有600來年的歷史,里面供奉著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與栩栩如生、形態各異的十八羅漢。據傳,它是專門為保佑漁民出海捕魚滿載而歸而建的,因此常年香火旺盛。至于它為什么會叫江心寺呢,那是因為在建造寺院時,這里還是四面懸水的小島。

[碗行街]。

(在入口內側)各位女士、先生!我們已進入漁港古城的第一條老街碗行街,為什么叫它碗行街呢,那是因為清至民國時期,這里滿街都是賣碗的店鋪,各色各樣的碗碟在這里應有盡有,故名碗行街。這條街又是進入古城南門(東門)的主要街道,因城門設在山丘高坡上據險而筑,古人用拾級升降法開筑這段長147米、高35米、石階82級、略呈s狀的街道,它猶如從港上拋向古城的云梯(或說成:猶如從古城下掛的天梯),其顯著特點是“街道爬山坡、臺階密麻麻,抬頭仰望見城樓、兩排人家一線天”。此情此景顯得奇特、絕妙,很多游客會被它吸引,紛紛駐足拍照留影,這種街道的特點在現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是非常少見的。(它的特點,導游可在“港城滄桑”游覽后帶著游客在石臺階下講,也可說,各位游客,你們看“街道爬山坡……一線天”)。

(古城游覽圖)各位游客,這幅描在墻上的示意圖是石浦古城的游覽線路圖,因景區尚未完善,目前可供游覽的線路由這里(入口)至亞洲飛人館,途經碗行街、福建街東側、古城墻、甕城、城門、中街、后街,長約1500米,沿線分別設置了反映漁港古城特色的12個場館,需用時1.5小時至2個小時。好了,現請各位隨我進入第一場館“港城滄桑”。

[港城滄桑]。

(大門前)各位游客,“港城滄桑”展館是通過現代理念,運用藝術手法來展示漁港古城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及相關人、事、物,以便讓我們對它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它由“古城漁汛”、“名人軼事”、“漁光詩話”、“明燈屹立”、“明清海防”、“勇救盟友”、“中法戰爭”、“抗日戰爭”、“港城朝暉”等組成。(此段導游看情況而定,也可在大門口講,也可也在天井講,也可只講前面一句,后面省略)。

(明代戰船)各位游客,我們看到的這艘戰船,就是參與明代石浦抗倭海戰的戰船,它是按照明嘉靖年間浙江沿海典型虎頭獸紋炮船五分之一復原的,船頭五彩虎頭就是其鮮明標志,原船身長25米,置12門大炮,具有較強的殺傷力。

(古城漁汛)各位朋友,石浦是東南沿海著名的漁商重鎮,以漁繁商、以漁興旺,是其發展軌跡。古城漁汛主題場景就是復原了明代據高控港的海防重鎮氣勢,昌盛繁華的街景市肆,千帆競逐,萬船蟻聚的港域碼頭,熱鬧非凡的魚市商鋪,戍裝鎧甲的兵士將領,濃縮了“郎不耕田儂不結,一年生計在漁船”的“清明上河圖”。

(明吳權《石浦魚市》)五言律中就有“野戍燈懸月,漁舟火聚星。石城魚市好,系棹復揚舲”之描述。

(名人軼事)各位游客,石浦山環水抱,人才輩出,歷代名人,紛至沓來。他們有南北朝時的山中宰相陶弘景,宋時文天祥,元時王剛甫,明代邵景堯、俞士吉、武勝,清代張明振、張蒼水,近代蔡元培、馬敘倫、吳晗、張國燾、聶耳、王人美、蔡楚生、紀子庚、趙小寶等。他們有修道煉丹、著書立言者,有榮登金榜、出使國際文化交流者,有筑城捍守,平定倭寇者,有抗清復明、大義凜然者,有孝義可風、樂善好施者,有勇救盟友、舍身求仁者。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用不同的方式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紀子庚)各位游客,這個慈祥的老人,就是著名的慈善家紀子庚先生,他,名傳長,字子庚,石浦延昌人,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卒于民國二十二年(1933)。幼喪父,家貧寒。以小本經營起家,日漸興隆。一生樂善好施,鄉鄰貧困者,年終資助援為成例,修橋、鋪路、學校、善堂等無不捐贈。1927年1月教育家、文學家蔡元培、馬敘倫兩先生,為策動夏超獨立失敗,遭軍閥孫傳芳通緝,由原北大學生勵乃驥先生陪同避難其家。在紀子庚先生的精心安排與資助下順利抵達福州。六十生辰,國民政府總統等特褒“孝義可風”、“急公好義”、“樂善好施”等匾額、獎章。卒后,蔡元培書墓碑,馬敘倫撰墓志銘。這就是蔡元培為紀子庚先生寫的墓碑,這是馬敘倫先生寫的墓志銘,這里陳列的部分東西,均是紀子庚先生當年用過之物。

(蓬山勝境)各位游客,這個“蓬山勝境”石刻是因秦方士徐福為秦始皇求長生不死之藥,曾留居象山蓬萊山而刻的。據《太平廣記》載,秦初,大宛中多枉死者,數有烏銜茸,覆面皆活,鬼谷先生云:“是祖州上不死之草藥”。贏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齊人徐福(市)、字君房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蓬萊、方丈、瀛州,仙人居之,始皇遣徐福率童男童女三千,資以五谷百工,乘船至此,筑廬鑿井,修煉長生。不久,秦始皇南巡,達會稽(今紹興),至鄞縣,徐福為避誅,發舟檀夷。后至南北朝時,號稱山中宰相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謚號貞白,思想家、醫學家,江蘇丹陽秩陵人(今南京),游訪鄞縣育王寺,得知象山蓬萊山曾為徐福留居之地,尚有道觀、水井等,便慕名而來,汲清澈丹井之水,煉丹于蓬萊山,后改稱丹山,為查證《漢書地理志》中越有天門山,曾涉足石浦東門島,故其《真浩》有“越有天門山,在鄞縣東南一百二十里,半亞于海,二峰對峙,其壯若門”之記載。右側上幅陳列的照片是秦代徐福所鑿的丹山井,至今井水還清澈見底,味甜美,下幅是陶弘景煉丹時的丹房(今稱石屋)。

(海山仙子國)各位女士、先生!這個載著官帽,穿著官服,面清目秀的塑像,你們能猜出他是誰嗎?對了,這位游客說得很對,他就是南宋大臣,文學家文天祥。可能有些游客會問文天祥到過這里嗎?他與這里有什么關系呢!那是因為文天祥出使元軍義和被扣后,在鎮江脫險,流至通州(今江蘇南通)懷著孤憤愁絕的心情,乘船南下福建途中,進入我縣亂礁洋,被洋面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水陸相擊,奇怪不可名狀的島嶼景觀深深地吸引,令他心曠神怡,殆為神仙國,寫下了五言律:“海山仙子國、邂逅寄孤篷。萬象書畫里,千崖玉界中。風搖春浪軟,礁激暮潮雄。云氣東南密,龍騰上碧空”的《過亂礁洋》著名詩篇。后面的布景是已知世界上三大中心式火山原生地貌,離這里不遠的花岙島海上石林景觀的一角。

(宋皇宮)各位游客,你們看到“宋皇宮”石匾,也許會感到納悶,宋朝皇宮,北宋時在開封,南宋時在臨安(今杭州),怎么這里也有宋皇宮,對于這個,我首先告訴大家,這里的宋皇宮不是皇帝的宮殿,而是人們為紀念宋朝皇帝所建的廟宇。據明嘉靖《象山縣志》記,南宋祥興二年(1279),幼帝趙昺,兵敗廣東崖山,大臣陸秀夫負帝投海。數日后,本地百姓在沙灘岸邊發現很多浮尸,其中一少年,身穿繡龍黃袍,疑為幼帝昺,逐將他禮葬,外圍以墻,因名宋皇城。又在石浦、延昌、平巖等地建多個宋皇廟、宋皇宮紀之。這個“宋皇宮”就在延昌,目前保留完好。對于這個記載的真偽,我們暫不去管它,但它恰好說明了石浦人民不愿外族統治的民族精神。

(天井草屋)各位游客,這幾間草屋是昔日漁村的縮影,實際上有些漁民的茅草屋比這個更加破爛。眾所周知,舊時的漁民頭上三把刀,“漁霸”、“海盜”加“風暴”,生活非常困苦,民諺云:“住住金絲房(茅草屋),穿穿血栲裳,喝喝蕃絲湯,一只破船一頂網,不知何時見閻王”。

(漁光詩話)各位游客,這里是漁光詩話展區,千百年來與海結下不懈情緣的石浦漁民。不僅創造了豐富的漁商文化,而且還寫下了不朽的漁光詩話,電影《漁光曲》則為詩話中的一顆明珠。它由蔡楚生編導,王人美、韓蘭根主演,上海聯華景業公司1934年攝制,1935年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譽獎,是我國第一部在國際上得獎的有聲電影,其外景與那催人淚下,反映漁民凄慘悲哀生活,海上艱辛撒網捕魚,魚行、魚霸欺壓盤剝等實景均在石浦拍攝而成。旁邊這些照片就是當年拍攝留存的實照。

(拍攝過程)各位游客,1933年9月初,電影《漁光曲》劇組蔡楚生、王人美、聶耳、韓蘭根、金焰、司徒慧敏等一行30余人,從上海乘舟山輪抵達石浦,下榻浦江、金山旅館。拍攝漁鎮、漁村風貌、漁民生活、海上捕撈、魚貨交易、魚行魚霸欺壓盤剝等外景、實景內容。為使影片更具真實性和感染力,劇組人員走訪貧苦漁民,并與漁民一道頂風犯浪出海撒網捕魚。王人美連著幾天跟著漁家大辮子姑娘學搖櫓,搖得背痛手腫。聶耳飾演暴風雨中幸存的落水漁民,不顧自身高熱連續幾次在海浪中爭扎拍打,累得筋疲力盡。頂著酷暑爬上大金山、東門島拍攝漁鎮、漁村全景。冒著大風大雨,拍攝火爐頭那成片在風雨中飄搖的茅草屋與漁民的凄慘生活。前后一個多月順利完成。

(《漁光曲》簡介)各位游客,漁光曲的故事發生在東海邊的一個小漁村,漁霸何仁齋將漁民徐福迫死,又強迫徐妻去何家當奶媽。十八年后徐福女小貓、子小狗,與何家兒子英長大成人,小狗、小貓租何家漁船捕魚,子英出國攻讀漁業。二年后,漁村盜匪橫行,姐弟流落上海賣唱度日,漁霸何仁齋遷居上海,開設漁業公司。子英學成回國,發現公司顧問梁月波舞弊,梁見真相敗露,與交際花串通,席卷何家資財潛逃。何仁齋自殺,子英無奈,與小貓、小狗一起在漁船捕魚。不久小狗因捕魚受傷病危,臨終時央求姐姐唱《漁光曲》相慰。導游唱漁光曲,并指著照片實物介紹劇組下榻的金山旅館,出海捕魚的船,王人美演小貓在船頭拉網的劇照及有關人物介紹等。

(昔日漁村)各位游客,這是昔日石浦火爐頭漁民茅草屋,里頭幾棟落地的茅草屋,是當年劇組拍下的真實照片,這種落地草屋我們稱它為茅草廠。1933年9月《漁光曲》拍攝組采景時,看到這里成排的破爛不堪茅草屋,非常符合《漁光曲》主題要求,于是他們選擇大風大雨中拍攝在風雨中飄搖的茅草屋與漁民徐福家的悲哀生活。從此石浦火爐頭茅草屋隨著《漁光曲》走向世界。

(今日漁村)各位游客,“一棟破草屋,一頂破漁網”就是昔日漁村的寫照,那么今日漁村便是“一幢幢高樓大廈,一艘艘鋼質漁輪”。你們看,這幅照片是拍攝于六十年代,漁港里停泊著當時主要作業木帆船,這幅照片是拍攝于九十年代末,漁港里停泊著旌旗招展的大馬力鋼質漁輪,岸上是高樓林立的漁民住宅,從這幾幅照片中,就反映了漁民勞作,漁民生活的翻天覆地變化。

(明燈屹立)各位游客,我們這里的石浦港是國家六大中心漁港之一,浙江省僅此一個,作為優良港口,除了一套完善的裝卸補給設施外,還要在港口口岸、航道、島嶼、礁石上設施各種助航、導航設施,一般由燈塔、燈樁、導標、浮標、燈船、燈浮等組成,總稱為航標。

(漁山燈塔)各位游客,這座燈塔就是漁山燈塔,又稱漁山國際燈塔、遠東第一大燈塔。始建于1895年,由上海海關出資5萬關平兩(1關平兩約含37.8克銀子,5萬即為189萬克、18.9萬兩銀子)在距石浦東南27海里的北漁山危崖之巔建造鑄鐵圓形白色燈塔。塔高16.9米,內直徑4米,燈機為法國巴比爾公司制造,高3.66米,內直徑2.66米,重15噸,89萬支燭力,射程26海里。民國33年毀于戰事(日本占領、美機炸毀),民國36年重修,1955年國軍撤退時再毀,1985年交通部批準重修,1987年修復,以原塔為基礎,上裝燈機,采用英國密式光速,射程大于25海里,并裝有自動控制與完整的報警系統。

(東門燈塔)各位游客,這座是東門燈塔,修建于19xx年,由任筱和、任筱孚(甫)兄弟出資修建,三層圓形白色燈塔,高10米。1927年1月蔡元培、馬敘倫兩先生登臨此塔,蔡先生親筆題寫“出其東門、介爾照明”八字,現塔北60米處雕有蔡元培塑像。

(明清海防)各位女士、先生,我們已到明清海防展區,這里主要展示明清時期的海防設施、抗倭戰事、海禁事件、張蒼水抗清等及有關在抗倭中的英雄人物。

各位游客,象山地處海防前哨,港灣紛陳、島嶼星羅(有島礁608個,800公里海岸線),被稱之海上門戶,歷代均有設防,特別是明清二代更是駐重兵防守。明時設昌國衛、石浦前千戶所、石浦后千戶所、爵溪千戶所、錢倉千戶所及三巡檢司、二十峰堠、寨、堡等,清時設象山協營(轄左、右二營)、昌石營、后改昌石水師營,十一個隘口、二十一個烽火臺。可能有些游客會問,明清時期這里為什么會駐重兵呢?這是因為明時,象山海氛不靖,倭寇、海盜猖獗。清時抗清義軍以石浦、南田、高塘島、花岙等地為基地,進行反清復明,因而派重兵防守。

(昌國衛城)各位游客,這是昌國衛城模型,明洪武二十年(1387),昌國衛從舟山徙天門山(東門島),二十七年因東門懸海,移衛后門(即現昌國),同年由武勝指揮筑城,高二丈三尺,廣一丈,延袤七里,辟四門,西南二門之側開水門,羅以月城(甕城),城上雉堞一千九百十四,警鋪七十二,敵樓三十六。

(海禁事件)各位游客,明洪武初,信國公湯和經略海疆,為防倭患,廢舟山、玉環、南田三地,午前遷出為民,午后遷出為兵。石浦港南南田等島自洪武十八年(1385)封禁至清光緒元年(1875)開禁,其間五百余年,荒無人煙。清順治十八年(1661),為平鄭成功,張煌言反清義軍,兵部尚書蘇納奏請“海禁山洋采捕”,強遷石浦、昌國、關頭、新橋、錢倉、西周等地沿海20里居民于內地,康熙三十三年(1694)石浦、昌國等地復展。

(抗倭戰事)各位游客,象山倭患嚴重,受害最深,為抗擊倭寇,軍民聯合,歷經無數次欲血奮戰,終除倭患。其間,抗倭名將譚綸、俞大猷、戚繼光、盧膛、孫宏軾等多次來象山抗擊,創智剿王家攬倭巢,攻踞昌國衛之敵,解石浦、爵溪等地之圍。涌現忠義肝膽千戶易紹宗,舍身求仁百戶秦彪兄弟等英雄人物。

(智剿王家攬倭巢)各位游客,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潤三月甲戎,海賊汪直糾集各島倭夷,大舉入寇,連艦百余艘,濱海數千里告急,乙亥攻破浙江昌國衛,屯踞五日,參將俞大猷以舟師攻之,賊逃竄。三十八年三月,賊自象山何家攬(今旦門王家攬)登犯者三百余,據險為巢,樹木營以自固。總督胡宗憲檄副使譚綸剿,綸令俞大猷率舟師備于海,自領陸兵圍剿,進之馬崗(今東陳之地),賊繼至(增援)者五百(嘉靖志作千余)自金井頭而來,綸即拸兵先擊,又分兵從中沖殺,賊大敗,追至落頭(今岳頭)斬級以百計,賊遁入山中。翌日直搗何家攬賊巢,賊死戰。綸遣奇兵從間道出賊后,擊破,賊潰入舟中,縱火焚之,俘斬略盡。部分逃竄寧海,綸與參將戚繼光又追殺七十余級。

(象山人民抗倭事跡)各位游客,倭寇侵擾象山,殺掠百姓,激起民憤,紛紛組建鄉兵、村丁,參與保城、保鄉、保村之戰。據史藉記載,倭犯縣城,義士趙乾修、王永希、朱汀父子率眾御敵,直搗倭寇巢穴。倭攻爵溪,軍民聯戰,捕獲賊首畢善慶。寇入東溪,鄉民勵敬爵率家兵,村丁抗擊,斬賊二人,賊逃。賊犯雞鳴,村民反擊,斬首二級,寇犯西鄉,村民張守記奪倭刀,手刃二倭。

(紅夷大炮)各位游客,這里陳列的是明代后期的大炮,由荷蘭等國傳入,故名,亦稱紅衣大炮,因以紅衣蓋炮而名。炮重二噸以上,炮管長3米左右,口徑110—130毫米,設有準星、照門、調節器,射程一般為七八里,也有十里(五公里),管壁厚,不易炸膛,可放開花彈,殺傷力較大,為當時先進重武器之一。

(張蒼水抗清)各位游客,這幅照片是民族抗清英雄張蒼水在杭州西湖的墓葬,他與岳飛、于謙合稱為西湖三杰。那幅照片是張蒼水設在花岙島上的抗清兵營遺址地道的入口,花岙島上兵營遺址很多,其中花岙雉雞山,高涂岙二處,規模較大,遺址也較完整,已列為國家文保單位。據史藉記,張蒼水(1620—1664),字玄箸,名煌言,蒼水為其號,鄞縣人。以鄉試中舉,官至南明兵部尚書。崇禎十七年(1644)明亡,翌年投筆從戎,起兵抗清二十年,以石浦、三門一帶為起點,三度閩關,四入長江。康熙三年(1664)終因大勢所趨,光復無望,散兵隱居石浦港南的南田懸岙(今花岙島),后因叛卒出賣被執,被害杭州弼教坊,臨刑前寫下“國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師。日月雙懸于謙墓,乾坤半壁岳家祠”。……的壯麗詩篇。

女士們、先生們,漁港古城之行即將結束。感謝你們密切合作,預祝各位一路走好。

臺兒莊古城導游詞篇三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任思綺,大家可以叫我任導游。歡迎大家的到來,我將帶大家游覽古色古香的麗江古城。古城是世界文化遺產,請大家注意,要做文明游客,不要亂扔垃圾,也不要亂涂亂畫,祝大家旅途愉快。

游客們,現在我們來到古城口,映入大家眼簾的是兩架古老的水車,它們常年地轉著,那吱吱的聲音似乎在歡迎大家的到來。看,那邊有兩個銅人,你們說雕得像不像?其實呀,那兩個銅人是真人打扮成那樣的,專門和大家拍照片留作紀念。

朋友們,來到麗江古城,你一定要看看東巴許愿風鈴,它是由一根紅繩、一頂草帽、一塊木牌組成的,傳說只要你在木牌上寫上你的愿望再掛起來就可以實現。

大家一定很期待下一個景點是什么吧?大家看看腳下,這些路是用青石板鋪成的,今天剛下過雨,所以請大家小心地滑。大家是否聽見流水的聲音呢?那就是古城中很有特色的小橋流水,這水很清,清得能見到水底的沙石,每隔一段距離都有一座小木橋。小溪旁邊有許多,的古代式建筑那些都是客棧,它們的里面都是按照四合院設計的,進入里面就像真的穿越到古代一樣。沒事兒的時候還可以到院子里喝喝茶,就像那句詩:小橋流水人家,多么愜意的生活呀!

聽,遠處傳來了一陣陣歡聲笑語,讓我們一起去麗江著名的四方街。看,許多人圍著一個大火盆在跳舞呢!如果你不喜歡這些的話還可以到那邊的商店里看看那些民族特色飾品。

麗江古城的水車、銅人、街道……樣樣都美,是不是讓大家流連忘返了呢?希望大家能記住古城的神秘和古老。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到這兒呢,麗江古城就游完了,朋友們,有緣再見。

臺兒莊古城導游詞篇四

大家好!我是一名小導游,今天,我為大家介紹一坐文化縣城——平遙古城。平遙古城是我國境內現存最為完整的明清縣城,它是中原地區古縣城的典型代表,現在我們還有十分鐘的車程,我就先給大家做個簡單的介紹。

古城位于山西省的平遙縣,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唯一一座世界文化遺產古縣城。平遙古城墻把平遙縣城一格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寶:古城便是其一。平遙城墻建于明洪武三年,全長6。4公里,為方形,城墻高12米左右,外有護城河。共有3000個哚口、72座故樓, 城墻內街道、鋪面、樓市保留著明清時期的建筑;城墻外是新城,是一座古與現代建筑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想不已的勝地。“晉商”的發源地,中國第一家銀行“日升昌”票號,在這里誕生。平遙鼎盛時期一度成為金融中心。可見,在中國金融史上,平遙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平遙有三三寶的是雙林寺,寺內的彩塑造像2000余尊,是我們的“彩塑藝術寶庫”。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古城,大家跟我下車,來,首先映入我們呢眼簾的就是這青色的古城墻,大家可以仔細看看,古城的整體形狀像只大烏龜,北門是龜首,南門是龜尾,東門和西門是烏龜的四肢。

現在大家跟我一起上游覽車,我們在車上繼續欣賞,沿著龜脊我們游覽古城的大街小巷,大家可以看到這里面是一派繁榮的景象,有古代的當鋪、錢莊、貿易商行,還有客棧、酒吧……都是比較豐富的,待會我們瀏覽車停了,大家可以自行參觀,看看有沒有想買的一些小紀念品,中引文這里的東西還是比較有特色的。

平遙古城是一座雄偉的古城,值得我們流連忘返,希望大家多多去發現古城的“美”!現在大家就自行參觀吧,一個小時候在門口下車的地方集合,大家注意安全。

諸位游客,大家好。

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平遙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聳的磚墻就是我國現存較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通過決議,將我國云南省麗江古城、山西省平遙古城和江蘇省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現在大家可以觀賞一下古城的遠景和比較完整的外觀。

平遙古城,歷史悠久。據載:西周時期周宣工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曾派兵北伐薩猶,并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遠縣城東北約7公里的京陵襯,京陵二字作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這可以說是平遙建城的開端,也是現在乎迢城的前身。從那時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歷史了。

現在這座平遙城始建于何時,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大約在北魏太武帝拓跋陶時,為避名諱,將原來的平陶縣改為平遙縣。并把縣治從別處遷到這里。建城時間應該是這以后的事。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這里曾有過她的繁華,也曾多次遭受戰火的破壞。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城墻,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來的土城墻加高加厚加磚擴建而成的,明清以來雖曾數次維修,但風格未變。

平遙城內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廟大成殿、清虛觀、市樓、城隆廟、武廟戲臺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時代風貌。漫步街頭,還會看到各種古色古香的院門、院埔、精雕細刻的古建筑裝飾,甚至還能看到門前的接馬石樁、下馬石等,一派古城風貌。

平遙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名人輩出。是敢于不顧“滿門抄斬”的恐嚇、秉筆直書的若名晉代史學家孫盛、以“映雪讀書”流傳千古的孫康等古代名人,當代已故中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侯外廬、已故語言研究所副所長侯秸一、已歇中國文學研究會會長王瑤、著名畫家李茍、著名歌唱家郭蘭英等都出生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適古城不愧為歷史文化名城。

(過惠濟橋)

我們現在正行駛在惠濟橋上,惠濟橋是一座九拱石橋,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間,同治年間重建。清代名宿傅山先生曾親筆為它寫道碑記。這座橋規模不等大。歷史也不算很長,但造型優美。橋面平坦,沒有像一般石橋那樣高高隆起,便于車馬行走。而且更有一個奇處,就是這座橋下還有一座橋。下面的橋不見文字記載,人們原來也不知道。1977年8月,一場暴雨造成特大洪災,滾滾洪水帶走了不少淤積多年的河沙。水退后,人們驚奇地發現:原來惠濟橋疊架在舊橋的橋面上,形成橋上橋的奇觀。利用舊橋做新橋的牢固基礎,既節省財力、人力,又省時間,多聰明的構思叼!這在造橋史上也是一個奇跡。

平遙古城到了。請大家隨我上城墻參觀。

(帶游客進“下東門”)

這里就是乎遙古城的“下東門”。大家看這高達12米的城墻多雄偉、多壯觀。在城外,本來還有護城河。城門處架有吊橋。在古代戰亂的日子里。這的確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防線。

我們進來后這個地方是下東門甕城,它是為保衛城門而設立的。城門是城墻上的薄弱環節,有了甕城。就大大增強了城池的防衛手段。這里地方根小,四周為高墻圍護,即便敵人攻入甕城也只能進來少數人,而且立即陷入包圍之中,成為甕中之鱉。有的甕城門并不是開在城門對面,而是拐個彎開在旁邊。更可防止沖入的敵兵一較作氣沖到城門下。通過拐彎來消解敵兵銳氣。這些設計思想都是古人在長期實戰經驗中總結出來的。

大家看。甕城里還有一個建造講究而小巧的院落。這是干什么的呢?原來這是一座小關帝廟。關帝是武圣人。把關廟修進甕城里,卻是平遙人的獨特創造。請大家隨我進城,上城墻參觀。

現在我們已經在城上了,這里本來還有城樓。在戰爭中毀掉了。這座建在城墻上的臺,傳說就是尹吉甫的點將臺。尹吉甫是周宣王的大將,在歷史上游藩有名,《律經沖的《較高》、《冠r2等幾首詩就是他作的、前面提到的那有名的對北方游牧民族0l猶的北伐,就是由他指揮的。為了鞏固北伐的成果,他還在這里修建了京陵城。尹吉甫遺跡這里還有多處。在京陵村附近還有一處村茁叫尹村,傳說是尹吉甫當年駐兵酌地方。在上東門外有尹吉甫募,募前一通明代石碑上大書“周卿士zj吉甫神道”八字。上東門里還有一座紀念尹吉甫的小廟。

請大家隨我觀賞一下古城的建構。

(帶游客向南浸步。邊走邊說,約走2—3個墩臺即可停下)

我們看城墻上兩邊各有一道短堵,叫女兒墻,為什么叫女兒墻呢?宋代官府編寫的《營造法式》上有個書面解釋:“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與丈夫也。”意思是說城墻高大厚實,保偉丈夫;女墻單薄短小,像弱女子。民間有的地方卻流傳著這樣的故事:早先城上并沒有女兒墻,有一次一個老人被拉來做工,和他相依為命的小孫女也天天隨他來到城上。坐在旁邊觀看。一天,一位累極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競走到城墻邊上,小女孩伯他掉下城去,用力向里推他,不料用力過大,民工雖得救了,小女孩卻摔死了。為了紀念她,工匠們在城上修起了矮墻,并把它叫做女兒墻。這實在是個感人的故事,但確實說明了女兒墻的保護性功能。我們看:兩邊的女兒場并不一樣,向外的女兒墻上還修筑了垛口,垛口還留著供臆望和射擊使用的小孔。這當然是為了實戰的需要。

大家都注意到了,城墻每閑一段,就有一個向外突出的部分,這叫做墩臺。墩臺是干什么的呢7它是保衛城墻的。我們知道。古代攻守城他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彎機,上面既可射下去,下面也可射上來,因此守城的士兵輕易不敢探出身去。這樣,城墻腳下反麗成丁防御的死角。有了墩臺。就可以彌補這個不足、從三面組成一個強大的立體射擊網,城防力量大大加強。在每個塌臺上,還修有一座敵樓,上面有孔,也是為觀察和射擊用的。

干遙古城除了具備這些共性持點外,還有自己獨特的地方。

城墻本是戰爭的產物,平逗人卻偏偏喜歡給抹上一層濃濃的文化色彩。把象征文化星官的魁星樓修在丁城墻東南角上(指形狀獨特的魁星樓)。據統計,古城上共有3000個垛口、72廢敵樓,那是象征著文圣人孔夫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

乎遙俯視似龜形,歷來有龜城之稱。據說是取神龜壽水長存之意。全城六座城門,南門似頭,城門和甕城外門都向南。任龜首自由伸縮,北門似尾,甕城外門拆而東向,好儡龜尾東甩:東西各二門似龜腳。三座甕城外門拐向南開,好像神龜正續緩伸腿屈肢向前爬行,只有咱們剛才進來的下東門甕城外門不向南拐而向東開,傳說是伯神龜爬向別處,所以用一根無形的繩索把左后腳牢車地拴在城東lo公里的麓臺塔上,把這條腿都拉宜了。在南門外左右各有一口井,人們說那就是神龜的一對明亮的眼睛。在市中心,也就是龜心的位置,還修有一座市樓,就是我們看到的那座高踞眾屋之上的樓,在市樓樓頂兩坡上,還用黃、藍兩色琉璃瓦拼出雙喜字相壽字,它充分體現了古城獨特的文化氛圍,表達了乎迢人民良好的愿望,這可以說是龜城城建構思的畫龍點暗之作了。

一個我們山西導游非常熟悉的平遙人,來過山西的游客你一定見過這位老先生,滄桑的外表下是一顆火熱而至誠的心,樂觀的性格也一定給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把他也請到這里,尊稱他為“平遙旅游形象大使”如果您來過這座北方魅力小城,希望老先生可以勾起你的回憶,如果您還沒有來,那就別猶豫了,背起您的行囊,平遙古城歡迎您!

臺兒莊古城導游詞篇五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建水旅行社的導游,我姓鄭,大家可以叫我鄭導游,今天就由我陪伴大家去一個古香古色的小城——建水去游一游吧!

現在請大家按順序上車,坐好,不要把頭手伸出窗外。我們即將達到縣城以西的張家花園。它建于清代末年,占地面積約一萬多平方米,在建水民居中稱第二位。時間過得真快,張家花園已經到了,請大家細細觀賞,特別是雕梁畫棟·名人書畫,還有許多扇花格門窗,都很有特色。你們自由觀賞吧!請在一小時后在這里集合。

接下來,我們要去游覽十七孔橋。它是云南省著名古跡之一。已列入中國造橋史冊。橋身用巨石砌成,全長148.26米,寬3米,現在大家隨我一起登上樓去看一看那些工藝精湛的鳥獸和古老的游龍神像。

建水的名勝古跡還有很多呢!下面讓我們去城內的東門樓去看看吧!它位于縣城中心,是建水城的標志。它建于1389年,至今已有六百多余年的歷史了,聽說比天安門還要早建。所以又有“小天安門”的名稱。朝陽樓正面懸掛著“雄鎮東南”的巨匾。我們走進朝陽樓的“迎暉門”,它那高大的城門足以讓兩輛汽車并行。我們沿著石階登上城樓:請各位不要隨便攀爬,小心跌倒。城樓由48根大柱子和無數根粗大的木頭搭建而成。城樓上木雕平門,雕刻精巧,栩栩如生,華貴無比。

建水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還是請大家慢慢游賞吧!

臺兒莊古城導游詞篇六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這一次游覽麗江古城的導游,我姓陳,你們可以叫我陳導。好了,閑話不多說,現在開始我們的游覽吧。

第一站,我們去麗江古城的“城墻”。我說的城墻不是真正的城墻,而是我身后的這條河。為什么呢?因為納西族喜歡“木”字,但不喜歡“困”字。那怎么才能知道進口和出口呢?麗江古城有一句俗語“順流而進,逆流而出”現在,我給你們三十分鐘在這條河邊拍照,注意不要站在太邊上,以免掉入水中。

大家快點集合!現在我們要進入麗江古城了,注意這里有很多條小路,大家不要跟丟。沿途有一些手工藝品店,有納西族特色的手工藝品。這是當地最驕傲的東西了。我給你們二十分鐘的時間去買這些手工藝品。不需要的人就在我身邊休息,不要走丟了。

大家快速集合!現在我們往前走,就有一些古代式或現代式的酒吧,我給大家一個小時的時間,在附近自由活動,或在酒吧里喝酒。記住,不要走丟了。還有一點,去酒吧喝酒的人不要喝醉了。自由活動的人跟我一起去吃納西族的特色—鮮花餅。

大家快點集合!我們現在去麗江古城的出口,坐上汽車,回到酒店,休息二十五分鐘,我們餐廳再見!

臺兒莊古城導游詞篇七

蒼山孕育了大理石,大理石就是蒼山的魂。這種瑰麗的奇石,世界許多地方都有,獨大理的最奇美,且開民得早,因此,全世界凡此奇石均稱為“大理石”,“大理”也因石而名揚天下。

各位朋友,我們的游船正在前行,現在應該向大家介紹這碧波萬頃的洱海本身了。

洱海,古稱昆明池、洱河、葉榆澤等;因其狀似人耳,故名洱海。它南北長42公里,東西寬3-9公里,湖岸線長117公里,面積25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0.5米,最深21.5米,蓄水量28.8億立方米,面積與蓄水量均列云南湖泊第二,在全國淡水湖中居第七位。

洱海南有彌苴河等注入,西納蒼山十八溪水,東匯波羅江、挖色河、南面的西洱河是惟一出海口,經漾濞紅繞入瀾滄江。洱海屬構造湖,湖岸東西多崖壁,北西南三面為沙洲。

大家看,洱海水深清澈,宛若無瑕的美玉,秀麗無比,它正以廣闊的胸懷歡迎各位來自遠方的賓朋。洱海是中國著名的高原湖泊,早在漢代它已名載史冊。

“洱海月”是大理四大名景之一。如果在農歷十五月明之夜泛舟洱海,其月格外的亮、格外的圓,其景令人心醉:水中,月圓如輪,浮光搖金;天空,玉鏡高懸,清輝燦燦,從洱海中浴出。看著,看著,水天輝映,你竟分不清是天月掉海,還是海月升天。洱海月為什么如此明亮?科學的結論是:

一、洱海水質特別純凈,透明度相當高,其反光極強;

二、洱海海面塵埃較少,空氣清新,使得水天相映,月光更加明亮。

此外,洱海月之著名,還在于潔白無瑕的蒼山雪倒映在洱海中,與冰清玉潔的洱海月交相輝映,構成銀蒼玉洱的一大奇觀。

臺兒莊古城導游詞篇八

青州是一座春天之城,綠色之城。滿城春色滿城綠,翠蔭流溢一城花。南陽河猶如一條綠色飄帶,穿城而過,河濱楊柳飄揚,綠地如茵,翠竹環繞,流水潺潺。城區街道兩側的梧桐、國槐、雪松,綠蔭如傘的山楂樹,枝干如盆景的柿子樹,構成一條條綠色長廊。每當舉辦花博會,青州到處是花的世界,樹的海洋。青州又是一座商貿之城,現代之城。新城區現代化建筑鱗次櫛比,各類市場星羅棋布,車水馬龍,工廠密集,交通發達,商客云集,人流興旺,物流暢達。

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青州的歷史。青州,具有悠久的歷史。從西漢設立青州刺史部,到明初的山東省會,歷經1500年,青州城一直作為青州、北海郡、平盧淄青鎮、京東路、益都行省、山東行省等國家一級政區和一級軍區的駐所,相當于今天的省會。

西漢時期,漢武帝設立青州刺史部。青州刺史部管轄范圍很大,轄10個郡國,領93縣,區域相當于今山東省的魯北和膠東地區。兩漢時期的青州是全國最為富庶的地區,農業發達,商業繁盛,是全國的糧倉,絲綢之路的源頭。其地位相當于今天的長江三角洲。漢武帝劉徹曾數次巡查青州,并在青州以北的巨洋淀躬身事耕。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大地陷入腥風血雨的混戰之中。公元311年,大將曹嶷占領青州,筑廣固城。廣固城易守難攻,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此后的200年間,發生過20多次慘烈的戰爭,15次易主。伴隨著民族爭戰,也帶來了空前的民族大融合。公元399年,鮮卑貴族慕容德在青州廣固城建國稱帝,史稱“南燕”。南燕國國祚衰薄,只延續了12年,但卻使青州成為齊魯大地歷史上唯一有人稱帝的地方。

隋唐時期,青州又稱北海郡,設青州都督府,其軍事重鎮的地位更加突出。公元755年,風流皇帝唐玄宗享樂誤國,導致“安史之亂”,青州成為平叛的最前線。高麗人李正己從遼東帶平盧兵將跨海來到青州,抵御叛軍。從此,亂世梟雄李正己父子割據青州50年,與朝廷分庭抗禮。他占有15個州的地盤,地跨今天的山東、河南、江蘇,“擁兵十萬,雄據東方,鄰藩皆畏之”。朝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其平定。此后,任命名將薛仁貴的孫子薛嵩鎮守青州。

宋太祖趙匡胤一條軍棍打300軍州,黃袍加身,建立宋朝。京師汴梁以東設京東路,設安撫使,治所設在青州,管轄20個州軍、81縣,范圍包括今山東全部和河南、安徽、江蘇的一部分。青州知州大多兼任京東路安撫使的要職。青州地控要津,朝廷所任官員多為知名人物。如大名鼎鼎的開國元勛曹彬、朝廷重臣富弼、耿直名相寇準、“憂樂關天下”的范仲淹、“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歐陽修、連中三元的王曾、招安宋江的張叔夜等,都曾居官青州。著名文學家李清照也屏居青州20年,“婉約派”詞作傳頌千古。

明朝初年,青州古城仍為山東省省會。1376年,朝廷將山東布政使司從青州府移治到濟南府。從此,青州作為山東地區政治中心的地位宣告結束。明朝設立青州府,轄3州16縣,管轄從東營渤海到日照黃海的廣大區域。青州府雖為二級政區,但處于山東東部的樞紐位置,被稱為兩京通衢,海岱都會,依然是歷史人物風云際會的重要場所。

臺兒莊古城導游詞篇九

各位游客:

現在我們已經到達了平遙古城,平遙古城是我國4a級景區,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公元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它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大家看到的這座高大雄偉的城墻有6163米長,12米高,重建于1370年,垛子處高約2米,頂寬約3——5米。請大家跟隨我一起去古城里面仔細看一看吧!

平遙古城的交通脈絡由四條大街,八條小街,七十二個蜿蜒的巷子組成。這四條大街中的南大街是平遙古城交通脈絡的中軸線,從東西大街的銜接處開始,到大南門結束,以古市樓貫穿南北,在街道兩旁,琳瑯滿目的飾品和可口的食物都擺在店鋪的柜臺中,是平遙古城最繁華的商業街,被譽為中國的“華爾街”。西大街從下西門開始,到東和南大街的交匯處,與東大街呈一條貫通的主街。西大街是中國著名的第一家票號——日升昌的誕生街,所以西大街又被譽為“大清金融第一街”。八小街和七十二巷的名稱各有來頭,有的得名于附近的建筑或醒目的標志,有的源于祠廟,還有的已經不知道名字了。

平遙古城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鳥瞰古城,它形似龜狀,城門六處,南門為龜的頭,門外兩眼水井似龜眼,北門為龜尾,是全城的最低處,東西一共四座甕城,雙雙相對,上西門、下西門、上東門都是向南開,只有下東門是向東開,據說人們是為了不讓烏龜爬行才把它的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臺上,所以平遙古城又叫龜城。

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解到這里,大家可以自行參觀古城,參觀過程中,請大家不要亂扔垃圾,不要亂刻亂畫,文明游覽。謝謝大家!

臺兒莊古城導游詞篇十

各位朋友,我們進前院參觀。這左右兩邊是信房和帳房,都是日昇昌的重要機構。現在請隨我進信房,大家請注意觀察,這個大印和別的印章有什么區別呢?對了,它是由10個大小不同的小塊組成的,這10個小部分分別是由不同的股東掌握,要想取錢,必須拿上有完整的股東印章的匯票才能領上,也可以說,這是種“股份制”的經營方式。

這是過廳,大家請看這幅對聯:“日麗中天萬寶精華同耀彩,州防福地八方輻揍獨居奇。”上下聯中巧妙嵌入“日、昇”二字,緊扣票號名稱,確是一幅妙聯。

這里是接待賓客的場所,就是在這小小的客廳,當年的商號精英們運籌帷幄,包攬清王朝的銀錢匯兌,謀劃著遠在千萬里之外的全國各大城市以及日本、朝鮮、東南亞等地的匯兌業務。著名的日昇昌,它的經營者都是德才兼備的精明人士,其中最有名的是雷履泰、毛鴻翙、程清畔和程大培。

現在請隨我到后院參觀,這左右兩邊是客房,展出的有中國票號十大名掌柜和十大財東簡介,包括當年紅極一時的“紅頂商人”胡雪巖和幾位女商人。對面是當年光緒皇帝所賜“匯通天下”四個字,意思是日昇昌的票號通行全國。

門樓,門樓并不奇特,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的這塊匾額,匾上大書“數飛”二字,署名是傅山。“日昇昌”資金雄厚,信譽卓著,其他票號都難與匹敵競爭,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清末,雷履泰死后,日昇昌的競爭力日漸衰退,票號霸主地位隨之失去,繼而銷聲匿跡了。朋友們,接下來請隨我到明清一條街上瀏覽那里的風光。

明清一條街:這里是古城東西大街和南大街的交界處,向南走就是享有“明清一條街”之稱的南大街。

讓鸚鵡下井叼走了金蟾。據說從此以后,平遙的風水就不那么好了。其實這是沒有根據的。朋友們,這條街基本保持了明清風格。街面不寬,但路旁店鋪林立,房屋大多也是磚木結構的屋子,我們可以想象當年的平遙城多么繁華,鋪面林立,結構井然有序,與平遙商人精明強干的美譽交相輝映。

朋友們請進這個店內。這里出售的都是推光漆器。“平遙漆器”是久負盛名的傳統名牌產品。它的歷史源遠流長,可追溯到商朝,春秋戰國時已具雛形,到漢唐時基本形成了地方特色,明清時發展到鼎盛時期,產品風靡三晉大地,并開始出口。推光漆器不但畫面立體效果強,而且具有防潮防熱階性能,是漆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此外,平遙牛肉也是全國名產之一’一刀拉開,一陣陣香味撲鼻而來,品嘗一口,鮮嫩的肉絲綿軟,既沒有半點的牛腥味,也沒有絲毫的油膩氣,只有滿口令人回味無窮的濃香。平遙還有許多花樣繁多的小吃,“碗脫子”就因受過慈禧褒獎而享有盛譽。

朋友們,接下來參觀的是文廟大成殿。

文廟大成殿:文廟,即孔廟,坐落在城隍廟街南側,它由三組建筑組合而成,中為文廟,

左為東學,右為西學。廟前是東西南三座牌坊,廟內為四進院落,根靈門、大成門、大成殿、明倫堂、敬一亭、尊經閣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上。整個文廟占地面積8240平方米,建筑面積是2766平方米。其中大成殿是整個全廟的主體建筑,現在請一同前往參觀。

大成殿,坐落在一個方形的高臺基上,殿宇高大,氣勢雄偉,是一座單檐歇山頂古建筑。大成殿的始建年代已無法考證,從背椽下的題記可知其重建的年代是公元1163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在我國各地,文廟遍布,但像大成殿這樣的早期實物大多已不復存在了,所以它是考證我國宋金時期文廟建筑格局的重要實物資料。如今,這一古建筑已被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成殿也為平遙縣這座歷史文化古城添色不少。

平遙古城,不僅有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產,而且歷代人才輩出。有著名史學家孫盛,以“映雪讀書”流傳千古的名人孫康,還有著名畫家李琦,著名歌唱家郭蘭英也出生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所以說,平遙古城不愧為歷史文化名城。

朋友們,對平遙古城區的參觀到此就結束了.

接下來我們要去久負盛名的雙林寺參觀。雙林寺距城約6公里,半個小時即可到達。雙林寺:雙林寺坐落在乎遙縣城西南的橋頭村內。它以古老輝煌的藝術和迷人的景觀吸引著海內外游客。1988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前國家文物局局長孫鐵青曾為雙林寺題詞:“雙林寶寺藝術殿堂,價值連城地久天長。”寺中有精美的彩塑藝術作品,故被中外藝術家稱為“東方彩塑藝術寶庫。”

雙林寺原名“中都寺”,創建年代很古,但沒有準確紀年。依據寺內現存的一塊古碑“姑姑之碑”的內容,可知重修在公元571年,即北魏時期。中都寺當初規模宏大,后遭兵戈燒焚,宋時重修,并依照釋迎牟尼“雙林入滅”之說,改名為雙林寺。宋以后,寺中曾住有尼姑。元末,寺內建筑毀壞較多,于是明清時都曾大規模整修,而有現存建筑。

雙林寺,建筑規模宏大,在建筑格式上是城堡式建筑。整個寺廟坐北朝南,修建在3米高的土臺基上。寺院內十座殿堂組成三進院落,中軸線上垂直排列著天王殿、釋迦殿、大雄寶殿和娘娘殿。以天王殿、釋迦殿為中心的前院內,還包括東邊的羅漢殿、武圣殿,以及西邊的地藏殿和土地殿;以大雄寶殿為中心,東西兩側各為菩薩殿和千佛殿,組成了第二進院落;第三進院落主要有娘娘殿。

臺兒莊古城導游詞篇十一

導語:鳳凰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國家aaaa級景區,湖南十大文化遺產之一。曾被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與云南麗江古城、山西平遙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遙,南鳳凰”之美譽。

鳳凰古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之一。這里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凈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 209國道和湘黔省道從縣境穿*過,銅仁大興機場距縣城僅27公里,交通便利.鳳凰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甚多。城內,古代城樓、明清古院風采依然,古老樸實的沱江靜靜地流淌,城外有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城下藝術宮殿奇梁洞,建于唐代的黃絲橋古城,舉世矚目的南方長城 ……這里不僅風景優美,且地杰人靈,名賢輩出。

美麗的小城鳳凰山城,位于沱江之畔,群山環抱,關隘雄奇。碧綠的江水從古老的城墻下蜿蜒而過,疊翠的南華山麓倒映江心。江中漁船數點,山間暮鼓晨鐘兼鳴,懸崖上的吊腳樓輕煙裊裊,碼頭邊的浣紗姑笑聲郎郎,……啊!鳳凰猶如“一副濃墨淺彩的中國山水畫”。當你徜徉古城用條石砌成的巖板街時,兩邊的古建筑各抱地勢,鱗次櫛比,亭臺樓閣重重疊疊,如巨龍飛舞,似鰲魚展翅。細雨聲中,仿佛傳來進香人的牛皮釘鞋敲擊街面,發出“叮叮”的響聲,使人產生隔世之感.

沈從文故居位于南中營街,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四合古院。古院正中有小天井,用紅石方石板鋪成。天井四周為磚木結構的古屋,正屋三間,廂房四間,共十余間。房屋矮小,雖無雕龍畫鳳,但顯得小巧別致,古色古香。特別是雕花的木窗帶有湘西特色,格外引人注目。

1902 年12月28日,沈從文就誕生在這里。他的童年就是在這里度過的。故居歷時一百多年,是沈從文祖父沈宏富手上置辦的。由于歷史演變,幾經易主,為了表示對沈從文老人的崇敬之情,學習他勤學自勵,艱苦筆耕,對國家文學事業的卓越貢獻的自學精神,激勵后人。1988年縣人民政府決定購回此屋,重新整修。并帶圖樣赴京送沈從文審定。沈從文帶病接見,對圖樣提出意見,并說:“房子爛了,修一下也好,但要將就修上,不要花很多錢,家鄉還很窮,要盡量節約”。

經過整修,使這百年古院再現原貌。現門上掛有“沈從文舊居”匾額。右邊一室,是沈從文生平的照片,二室是沈從文書稿手跡,左邊廂房陳列各種版本的從文著作。正屋中堂掛著沈從文的素描畫像。左邊房是臥室,是沈從文出生的地方。右邊房陳列著大理石桌面的書桌等物。

熊希齡故居位于鳳凰古城北文星街內的一個小巷里,故居往東200米便是秀 麗的沱江。故居為四合院系南方古式的木瓦結構,比較矮小但很精致,故居現存房屋4間基本是保持原貌,很富于苗族情調,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民國6年(1917)夏秋之際京津一帶水災嚴重,他負責督辦水災河工善后事宜,并主持募捐,救濟災民。民國七年(1918),得政府同意,將香山靜宜園改建為慈幼院,收養教育受災流浪兒童。他自己掌管一切院務,時20年之久。 他有一首詩寫道:

萬樹桃花手自栽,病中猶為看花來。

兒童月與花俱長,各自拈花笑一回。

楊家祠堂始建于道光16年(1836年),木結構四合院,上下兩層,占地770 平方米,由大門、戲臺、過廳、廊房、正廳組成,呈長方形。戲臺為單檐歇山頂,檐下飾如意斗拱,高16米,四根臺柱雕龍刻鳳,戲臺為穿斗式,正殿為抬梁式,整個建筑做工精細,極富民族特色,屬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楊家祠堂座落在縣城東北部的古城墻邊。太子少保、果勇侯、鎮竿總兵楊芳捐資修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祠堂由大門、戲臺、過亭、廊房、正廳、廂房組成,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占地770平方米。戲臺為單檐歇山頂,穿斗式結構,高16米,面闊7米,進深8米;檐下如玉斗拱,臺柱雕龍刻鳳。正殿為抬梁式建筑,山墻為貓背拱,分為一明二暗三間。兩邊配有廂房。楊家祠堂設計精巧,做工精細。窗戶、門、檐飾件均糸鏤空雕花,整體建筑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建筑藝術價值。

中國南部長城位于湘黔邊區,上自貴州銅仁,下至湖南保靖,全長380余里,建于明朝萬歷 43年(公園1615),幾經續修后于清朝嘉靖年間定型,其碉堡墻一般高2.3米,基寬1.7米,頂寬1米,墻體大都就地取材用石塊,頁巖砌成。中間填以亂石和泥土,繞山跨澗,曲折蜿蜒,大部分建在險峻的山嶺上,沿途建有1232 座用于屯兵御用的汛堡、屯卡、哨臺、碉堡、炮臺、關廂、關門及無數用石塊壘成的兵房,當時一般駐防軍隊8000人左右,如今的一些地名如阿拉營、天星營、黃合營、王坡屯營、得勝營、乾石營、振武營、 牛斗營等帶營字的地方都是長城邊上的駐軍要點。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來鳳凰古城做客。現在大家所在的地方,是被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先生稱贊為中國兩座最美麗的小城之一的湖南鳳凰古城。這里與風景名勝區湘西猛洞河、貴州梵凈山毗鄰,是湖南懷化、吉首和貴州銅仨三地間的必經之地,是著名作家沈從文的故鄉。鳳凰風景秀麗,名勝古跡很多,歷來是人們游覽的勝地,自古就有東嶺迎輝、南華疊翠、龍潭魚火、山寺晨鐘、奇峰挺秀、溪橋夜月、蘭徑樵歌和梵閣回濤等八大景。城內,古代城樓、明清古院和石板小街現在仍是風采依然;城外,南華山圄家森林公園、唐代修建的至今仍保存完好的黃絲橋古城,地下藝術宮殿奇梁洞和神奇的風動巖、壯觀的尖多朵瀑布、神秘的高達不峽、三門洞將軍巖以及如畫的`電糧山、鳳凰山、象鼻山、天星山、臘樂山都在向您招手, 《邊城》、 《湘女蕭蕭》、 《湘西剿匪記》、 《烏龍山剿匪記》、 《血鼓》、 《粟裕大將》等十多部影視劇也曾在這里拍攝。

風凰不但風景秀美,而且人杰地靈。浙江處州鎮'總兵鄭國鴻、貴州提督田興恕等民族英雄和中華民圄第一任內閣'崽理熊希齡、著名作家沈從文和著名畫家黃永玉都是鳳凰人。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月婷婷免费视频 | 欧美很黄视频在线观看 | 最色成人网|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 99热手机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动漫 | 国产在线观看午夜不卡 | 天天搞天天色 | 亚洲日韩视频免费观看 | 成人午夜爽爽爽免费视频 | 国产97色在线 | 亚洲 |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 韩国伦理片手机在线观看 | 大伊香蕉在线精品视频人碰人 | 国产50页 | 最近2019视频免费观看8 | 在线视频三区 | 日韩午夜影院 | 中文字幕在线成人免费看 | 青青视频免费在线 | 日韩欧美在线不卡 | 免费午夜在线视频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合久 | 久青草国产在线视频_久青草免 | 国产制服丝袜在线 | 亚洲成a人在线播放www | a级片播放 | 欧美日韩你懂的 |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老司机免费福利午夜入口ae58 | 播9公社在线精品中文字幕 波少野结衣色在线 | 日本欧美人xxxxx在线观看 | 天天操天天摸天天射 | 在线观看国产区 | 日干夜干天天干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九七 | 99ri国产在线观看 | 九九视频精品全部免费播放 | 又色又爽又黄的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 黄色男女视频 | 在线观看国产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