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么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海底兩萬里的讀后感篇一
在這個假期,我讀了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
這部著作寫于1868年,凡爾納他出生于1820年的一個海濱小鎮,從小對大海有著特殊的情感。在另一個作家的建議與支持下,儒爾凡爾納開始了這次創作。歷時三年,完成了這部大作。
文章主要講述了一位法國生物學家阿羅納克斯,與他的仆人龔賽伊應邀參加了林肯號驅逐艦清除海怪的遠征。經歷了一番周折,怪物沒有被清除,阿羅納克斯、龔賽伊和船上的捕鯨人尼德蘭都落入海中,被那海怪抓了去。誰知這根本不是海怪,是一艘不為人知的潛水艇——鸚鵡螺號。這潛艇的設備很先進,高科技設備應有盡有。鸚鵡螺號的船長尼摩很優待他們,帶著他們三人經歷了奇幻的海底冒險。
在書中,有很多語句都寫的非常有魅力,比如:“珊瑚蟲和棘皮動物俯拾皆是;色彩斑斕的叉形蟲、煢煢孑立的角形蟲、純潔無暇的眼球絲蟲、蘑菇狀聳起的菌生蟲、吸盤貼地、形似花壇的海葵、星羅棋布的海星、瘤狀的海盤車——真像水仙子手繡的精美花邊,齒狀的邊飾因我們的走動掀起的輕微波動而左右搖擺。”這是關于他們在尼摩船長的帶領下漫步海底森林時對那些他們看到的生物的描寫。作者在這段描寫中運用了很多絢麗的詞藻,把這些珊瑚蟲和棘皮動物描寫成了水仙子的手繡花邊,還把每個生物都描寫的淋漓盡致:色彩、形狀、動作,尤其是描寫角形蟲的,煢煢孑立,凸顯出了這個生物的特點,孤立而又奇特。最后的“因我們走動掀起的輕微波動而左右搖擺”更是為這段語句增添了意境,仿佛把我們讀者置身于海底的那個場景,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了海洋世界的奇妙。
我平時都很喜歡讀凡爾納的科幻小說作品,奇幻而又富有真實性,更讓我想不到的是,他在潛水艇出現的一百多年前就已經為世人勾畫出了潛水鏡的模樣,所以我在一開始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他是一個“預言家”。雖然這是虛構出來的小說,但是里面的故事情節卻一點也不虛幻,反而很科學,就比如鸚鵡螺號周游世界的線路,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蘇伊士地峽和南極冰蓋,他并沒有去過這些地方,但是他卻在那個沒有任何高科技勘探技術和航行技術的情況下告訴了是人們這些地方的樣子,這些東西都是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時才被人熟知,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啊!
科學的力量是無限大的,凡爾納告訴了我們,只有不斷地去探索,才能取得進步,我們人類就是一步一步這樣走來的,從古時候的猿人和封建帝王,到現今的現代化社會,我們何時不是在探索?做人也是這樣,只有不斷地去探索,才能讓自己進步!
海底兩萬里的讀后感篇二
19世紀,一位偉大的作家寫了一本小說,這本小說里面的大部分東西,如今已經成真了這本小說講的是阿龍納斯一行人跟隨尼摩船長旅游的故事。有人在海上發現了一只大怪物,卻不知道他是什么,于是人人都以為是什么不得了的東西,比如獨角鯨。“林肯號”向阿龍納斯教授發出邀請,讓阿龍納斯教授和他們一起追捕海怪。阿龍納斯接受邀請,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阿龍納斯教授、他的仆人康賽爾以及捕鯨手尼德·蘭被抓到怪物的脊背上,隨后就被放入了怪物體內。他們驚奇的發現這是一艘潛水艇,在被船上的眾人關押了一天后,他們見到了尼摩船長,尼摩船長邀請他們作海底旅行,教授一行人同意了,于是他們就從太平洋出發,經過許多海岸,進,看到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又經歷了許多危險;最后,當潛水艇到達挪威海岸時,阿龍納斯教授不告而別,把他知道的海底秘密公諸于世。這本小說就是著名的《海底兩萬里》。
小說里的尼摩船長是主人公之一,作為潛水艇船長,他熱愛大海,那個深藍色的大海,那個無憂無慮,與世無爭的地方。同時他厭惡陸地,但是卻又幫助著從陸地上來的人民,但是他可以為法國償還幾百億國債,會在看到朋友死去時無聲的落淚,會把上百萬黃金送給窮苦的人,會把滿口袋的珍珠送給可憐的采珠人。他向往自由,厭惡著殖民統治。他所有的必需品都來自于大海,他寧愿把他畢生的研究成果獻給大海,也不愿給一分路上的殖民者。正是因為他如此神秘的一個人,為小說增添了許多色彩。
阿龍納斯教授也是小說的主人公之一,作為一民閱歷豐富的生物教授,他在小說里向我們介紹了在海底遨游時所遇到的各種生物,詳細到界、門、綱、目、科、屬、種,使得讀者對于小說里面的動物有了詳細的認識。
阿龍納斯教授有一個仆人,名為康賽爾,總是氣定神閑和,本質上是一個分類狂魔,可以把 不知道名字的物種根據特點分成不同的種類。經常用第三人稱和教授對話。
文中的主人公還有一位,尼德蘭,一位野性十足的捕鯨手,對他來說重要的是肉、酒與自由,性情火暴,向往自由,受不了被監禁,總是計劃逃脫,在文中是一個重要人物,如果沒有他,阿龍納斯教授和康塞爾最后不可能回到陸地上。
《海底兩萬里》中一艘潛水艇,一個神秘到不得了的船長,一個博學多知的生物教授,一個隨和至極的分類狂魔和一個野性十足的捕鯨手,在將近一年的時間中,縱橫海底,為我們演繹出一個個故事,展現出一幅幅驚險刺激畫面,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這些故事情節都是非常曲折緊張,撲朔迷離,而又瞬息萬變,畫面卻又多姿多彩。生物教授用著它那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為我們介紹著海底世界的珍稀生物。每一次危險都無不使我們牽掛著他們。這樣一部小說,讀來既使人賞心悅目,也令人驚心動魄,使人百看不厭。
這篇文章的作者——凡爾納極富有才能,他的才能在于科幻小說上,他在科學技術所容許的范圍里,根據科學發展的規律分析出了科學發展的必然的趨勢,于是做出了種種在當時是奇妙無比的構想,使得這些幻想到了20世紀幾乎全都成為了現實,他盡可能把自己的想象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或許,在他的眼里,在未來世界中,自己的一切幻想皆成為了現實。沒錯,幻想其實便是進步的翅膀。100多年前的人的幻想在100多年后成為現實,是多么不可思議的一件事啊!探索是無止境的呀!可以說,凡爾納的科學幻想幾乎就是科學的預言。就比如這本《海底兩萬里》中的潛水艇,現如今,已經成為了真實存在的事物。
可以說,這是一本令人回味無窮的經典名著。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少許有人會坐下來,在這安寧之中,去看這本書。
海底兩萬里的讀后感篇三
在業余時間,我讀了《海底兩萬里》這本書。這真是令人激動和震驚。在沒有潛水艇和人們對海洋的無知的情況下,作者能夠詳細描述每一個地方。
阿羅約斯教授和他的團隊帶著林肯去了茫茫大海,去尋找一個神奇的“怪物”。由于一次事故,他們進入了一艘未知的神秘潛艇,鸚鵡螺——號。在尼摩船長的領導下,他們被迫在海里冒險,遇到了許多困難。十個月后,他們從潛艇上逃脫,回到了陸地。
我非常欽佩尼莫船長。憑借他的智慧和智慧,他在海里建造了自己的天堂。他渴望自由,覺得大陸很臟。他非常熱愛大海,愿意和他多年的成就一起葬身在他的自由大陸——海里。
尼莫船長也是一個非常善良勇敢的人。他曾經給一個貧窮的印度人一袋珍珠。他憎恨入侵者,他秘密地把他在海里獲得的金銀給了無數次抵抗入侵者的人。
尼莫船長討厭大陸,但是他一次又一次去幫助那些窮人。這種仁慈不是很感人嗎?
是的,善良就像水。善良的心是上帝給人們的最好禮物。
海底兩萬里的讀后感篇四
《海底兩萬里》是一本險象環生、浪漫迷人、開闊眼界為一體的文學著作。
險象環生。海底的旅行險象環生,兇猛的大白鯊、難纏的章魚……許多潛在的危險時刻都在身邊!讀著令人心驚肉跳。
浪漫迷人。海底的旅行又是詩情畫意的,那里有美麗的海底森林和珊瑚王國,神秘的寶藏和沉船殘骸……看了令人十向往著想去那里一游。
開闊眼界。從未見過的海洋生物、先進神奇的“鸚鵡螺”號讓我們不知不覺地增長了生物、科技與地理知識。
又有趣味性又長知識,能不喜歡讀它嗎?我讀完之后認為:勇氣、決心和毅力是做事的原則。
海底兩萬里的讀后感篇五
海洋,一個廣袤寬大的詞語。提起海洋二字,你會想到什么?是水何澹澹的壯麗景觀?還是山島竦峙的綺麗景色?而在凡爾納的筆下,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海洋世界:這里沒有世俗的喧囂,沒有都市的勾心斗角,沒有社會的陰暗恐怖。這里有美麗的珊瑚群,有變化不一的叉形蟲,有裝滿小蟲的海盤車......在這里一切的一切都變化莫測,栩栩如生,給人身臨其境之感。
輕輕地合上書本,書中驚險的一幕幕不斷呈現在腦海當中:初登鸚鵡螺號的詫異,被禁錮自由時的憤怒,搏斗鯊魚時的刺激,海底火山噴發的壯觀,章魚圍攻的兇險,冰山封路的為難,敵艦偷襲的憤慨......而尼摩船長始終憑借自己驚人的毅力和超人的智慧,領導所有人攻克一個又一個困難。
讀完這本科幻小說,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亦或是為書中充滿奇幻色彩的一切,亦或是為那令人唏噓不已的結局。這原是一本科幻小說,但在我讀來卻別有一番風味——書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個性:學識淵博的阿龍納斯教授,帶有神秘色彩,富有同情心的尼摩船長,性格暴躁、體格健壯的尼德·蘭,忠心耿耿,為人隨和的康塞爾。而他們所具有的共同特點就是敢于冒險,敢于開拓。我們在學習的道路上又何嘗不是缺乏冒險精神呢?只有我們具有冒險精神,才會看到山重水復之后的柳暗花明,暴風驟雨之后的絢麗彩虹,冬日之后的桃紅柳綠。
除此之外,我們也要學習尼摩船長的愛國之情。看過《海底兩萬里》姊妹篇《神秘島》的同學想必更清楚,尼摩船長本是印度的達卡王子,后來敵國侵占印度,殺害達卡王子的父母。此后,達卡王子在一座荒島上利用自己剩余的金錢和智慧建造了一個無懈可擊的潛艇——鸚鵡羅號。在他們的環球之旅中,尼摩船長不斷攻擊侵占自己祖國領土的英國敵艦和那些十惡不赦的海盜船,還利用自己在海底獲得的巨大財富援助那些孤苦弱小的受難者,支持他們進行正義的斗爭。只憑這一點,尼摩船長就值得我們每個人膜拜。同時,尼摩船長對大海的熱愛也是嘆為觀止的,正如他所說:“我愛海!海是包羅萬象的!海占地球面積的十分之七。海的氣息純潔而衛生。
在這汪洋浩瀚的大海中,人們不是孤獨的,因為他們感到在自己周圍處處都有生命在顫動;海之為物是超越的、神妙的生存之乘輿;海是動,海是愛。”的確,大海一直在以自己寬廣的胸懷慷慨的給予我們的物質需求,給了我們視野和生活上的滿足,可如今大海的情況卻不容樂觀:資源開發、環境污染等已讓我們的海洋母親傷痕累累。我們必須保護海洋生態環境,讓《海底兩萬里》中的海洋奇觀不再是人們心中所想,而是現實生活中確確實實存在的事物。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重現書中所展現出的輝煌,讓我們的明天變得更加美好!
海底兩萬里的讀后感篇六
書中主要講尼摩艦長、內德·蘭德、孔塞伊、“我”和別的船員們一起在鸚鵡螺號上探索深海的奧秘。在這本書中,最讓我感到感慨的人是——尼摩艦長,他從來沒有放棄過要穿越海洋偉大夢想,他對自己的夢想付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我認為是值得的,他的死是有價值的,他只要有夢想就會不停的去追夢,反之,現實生活中的我,做事情總是有頭無尾、粗心大意、馬馬虎虎,也沒有設定過什么目標。
由于鸚鵡螺號一直被誤稱為“海洋怪物”,尼摩艦長也不愿暴露自己的身份,上了船的人都不能下船,最后,海上發生了漩渦,尼摩艦長和鸚鵡螺號卷入了深海之中,而“我們”卻坐著小船逃走了。
我要像尼摩艦長一樣,有恒心,有毅力,我們現在的任務是好好學習,為自己爭光,奪得榮譽,爭取去一個好大學。
《海底兩萬里》中的靈魂人物——尼摩艦長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人,像尼摩艦長一樣舍己為人、視死如歸。
海底兩萬里的讀后感篇七
構思巧妙,情節驚險的書非《海底兩萬里》莫屬。今天我就把這本書看完了,我至今還徜徉在這本書中。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要講述的是諾第留斯號潛艇的故事。《海底兩萬里》描繪的是人們在大海里的種種驚險奇遇。潛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時而險象叢生,千鈞一發,時而景色優美,令人陶醉。美妙壯觀的海底世界充滿了異國情調和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凡爾納沒有到過海底,卻把海底的景色寫的如此生動,讀來引人入勝,使讀者如臨其境,表明他具有非凡的想象力。
我喜歡《海底兩萬里》這本書是因為凡爾納他具有社會正義感和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他筆下的人物都是品質高尚,不畏艱險的人。像尼摩船長等反抗壓迫的戰士的形象,正是他反對殖民主義,反對奴隸制和壓迫著的進步思想的體現。
我們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充分發揮自己的空間想象力,有自己獨立的想法。我們要敢于有大膽的想象和動手能力,擴充自己的視野,多學習,多探究。
我們要學習這本書中人物的精神,向他們學習。
海底兩萬里的讀后感篇八
再次讀完車本書,心中還是存有這個愿望,就是希望隨尼摩船長一起探尋海底的秘密。故事發生在1886年,一件鬧得滿城風雨的怪事,許多船只在海上發現了海怪,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受邀請追逐怪獸,誰知,落入水中,與同伴一起周游四海,最后想方設法,重回到陸地。
就這樣,我懷著一種崇敬的心情,開始和書中的主人公探險者——生物學家阿龍納斯,乘坐鸚鵡號潛水艇,開始了他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我覺得自己也隨著尼摩船長和他的“客人們”飽覽了海底變幻無窮的奇異景觀。整個航程高潮迭起:海底狩獵、探訪海底的亞特蘭蒂斯廢墟、打撈西班牙沉船的財寶、參觀海底森林、與大蜘蛛、鯊魚、章魚的搏斗……在這一系列引人入勝的故事中,作者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也要重視防止被利用,危害人類自身的行為,面對這早在兩百年前的先知者的呼吁,我陷入了更深層次的思考。
此書只是讓讀者感受豐富多彩的歷險和涉取知識嗎?不,它是在啟發我們的心靈對自然科學有更大的收獲,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這本書非常有意思,其中,我被“冰山”這一節內容深深打動了。
船長和教授在南極附近的海上航行,不幸被冰山捆住,但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自己的的生命。那時多么驚心動魄的一刻啊!想想他們在性命攸關的危險時刻,還能保持清醒的頭腦,有智慧戰勝困難,換作自己在困難來臨的時候,是否真正有勇氣去面對它,克服它、戰勝它。從《海底兩萬里》這本書中,我找到了答案,我應該學習科學家、探險家們那種不畏艱險的精神。《海底兩萬里》雖然是一本探險小說,但它卻給了我許多感悟,它讓我學會應該勇敢地面對現實,在困難和挫折面前,選擇不在退縮和逃避。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搭上這艘奇妙的潛艇,去看看海底森林、珊瑚王國、神秘的寶藏和沉船吧!還有許多新鮮事物等著我們去領略。
來吧,讓我們一起去探險,一同走進《海底兩萬里》的精彩世界。
海底兩萬里的讀后感篇九
大家看過海底兩萬里這本書嗎?這本書是法國儒勒凡爾納的著作,里面有豐富的情節,在海底也有陸地上有的東西,盆地、峽谷、森林,還有的亞特蘭蒂斯。
書中有野性十足的捕鯨手,一個神秘的船長,一個學術豐富的科學家,一個老實厚道的仆人,他們乘著“鸚鵡螺號”經歷了各種危機,在海底行了兩萬法里,為我們演了一個離奇的故事。
書中的捕鯨手、科學家和仆人在林肯號上因撞擊而掉落大海,結果被尼莫船長救了,就這樣他們踏上了海底之路,看見了一個個奇異的景象,但是最后“鸚鵡螺號”被一艘軍艦擊中,但并沒有受到損傷,尼莫船長起了復仇心。捕鯨手、科學家和仆人都不贊同,于是就乘著小艇逃跑了,但是在逃跑的路上遇到了漩渦,小艇壞了,但是最后他們三人還是在一個小島上團聚了。
這部出色的科幻小說,曲折驚險引人入勝,贊美了探險者的勇敢,還贊美了大海的美麗。這本書讓我們明白,大海是美麗的,是奇異的,是豐富多彩的。在大海就能看到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比陸地要奇異的多。
我相信大海將是人類另一個自由的世界。
海底兩萬里的讀后感篇十
在暑假里我讀了《海底兩萬里》,作者是儒勒凡尓納,他是世界文學史上的第一位科幻小說家,被譽為“科幻小說”的始祖。書中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亦奇亦幻的海底奇觀,令人大飽眼福,拍案叫絕。
1866年,海上接二連三發生海難事故,阿羅納克斯教授和他的助手康賽亞、還有捕鯨能手尼德蘭德被請到林肯號向海上進發,準備捕捉那條頻頻肇事的魔怪一般神秘莫測的海底怪獸。林肯號遇到怪獸遭襲擊,教授被拋入大海,康賽亞和尼德跳入海中去救教授。他們發現海底怪獸原來是內摩船長設計、建造并親自駕駛的鸚鵡螺號潛水艇,并因此遭到軟禁,被迫加入海底探險行動,經歷了一連串異乎尋常的航行。
內摩艦長帶教授潛入海底,他們穿越海底森林,遇上了巨大的蜘蛛蟹、恐怖的鯊魚群;在海底發現了許多遇難的沉船;他們漫步在海底的珊瑚王國,這里的珊瑚非常碩大,色澤非常鮮艷。他們在海中獵鯊,發現了海底隧道。內摩艦長在大西洋中打撈1702年海戰沉入海底的寶藏。他們在海底發現了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所描繪的亞特蘭帝斯大陸。鸚鵡螺號用海底煤礦補充電力制造鈉,穿越冰山到達南極終點,與大章魚作戰。鸚鵡螺號找到1794年6月11日被英國艦隊擊沉的復仇者號,內摩艦長復仇擊沉了一艘沒有掛旗的大軍艦。最后,教授、康賽亞、尼德逃離了鸚鵡螺號。
讀了《海底兩萬里》,我知道了大海是深不看可測的,在2.9萬米深的海底已經沒有生命存在了。大海是無情的,大漩渦、海上風暴、暗礁都可以讓船永遠沉入海底。大海是有情的,海底蘊藏著豐富的寶藏等待我們去開采;奇妙的海底世界等待我們去探尋。
讀了《海底兩萬里》,我喜歡大海,以后一定要去看看波瀾壯闊的大海,有機會也要潛入海底,看看奇幻的海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