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鄉村振興好青年事跡材料篇一
小木,男,維吾爾族,1983年8月出生,群眾,初中學歷,20xx年被色也克鄉布力曼村委會評為“致富帶頭好幫手”
他是一個孝順家庭的好青年,依靠種地、在建筑工地干活和運輸的收入,照顧家庭中生病父母和小孩。他還吸納了村里8名年輕人就業,帶動了家庭增收,積極配合村委會各種鄉村振興活動,在環境整治工作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他從來不怕苦,每次干活加班到凌晨5、6點,付出了無數的努力。去年底,在集中連片居民院落硬化工程中不計辛勞、通宵達旦的完成,農戶家里鋪的磚是他自己出錢找人免費給農民幫忙,連續2天一直加班加點的干,從不叫苦叫累。
前幾年,他通過在耕地過程中跟村里的.漢族大戶交流溝通,學習了土地管理、滴灌技術等農業方面的知識,并結合實際情況,在節能創效、農業科技推廣等方面取得優秀成果,同時在推動現代化農業、“新六產”農業、高科技農業等方面勇于探索、進行實踐,較好地發揮了模范帶頭作用。
鄉村振興好青年事跡材料篇二
小依,男,維吾爾族,1983年8月出生,群眾,初中學歷,2021年被色也克鄉布力曼村委會評為“致富帶頭好幫手”
他是一個孝順家庭的好青年,依靠種地、在建筑工地干活和運輸的收入,照顧家庭中生病父母和小孩。他還吸納了村里8名年輕人就業,帶動了家庭增收,積極配合村委會各種鄉村振興活動,在環境整治工作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他從來不怕苦,每次干活加班到凌晨5、6點,付出了無數的努力。去年底,在集中連片居民院落硬化工程中不計辛勞、通宵達旦的完成,農戶家里鋪的磚是他自己出錢找人免費給農民幫忙,連續2天一直加班加點的干,從不叫苦叫累。
前幾年,他通過在耕地過程中跟村里的漢族大戶交流溝通,學習了土地管理、滴灌技術等農業方面的知識,并結合實際情況,在節能創效、農業科技推廣等方面取得優秀成果,同時在推動現代化農業、“新六產”農業、高科技農業等方面勇于探索、進行實踐,較好地發揮了模范帶頭作用。
鄉村振興好青年事跡材料篇三
走進xx鎮xx村,一問起小沙,大人小孩都知曉,大家都會說,“她是一個一心為民的好村干部”,小孩會說,“她是一個善良的好阿姨。”
小沙,彝族,本是四川xx州人的她,20xx年從老家四川xx到成都電子廠打工,20xx年與同廠的貴州小伙牟安林相識相愛,20xx年跟隨男友回到西秀區xx村。小沙的家鄉四川xx屬于貧困落后地區,來到xx村后,小沙意識到xx村的`經濟條件也不太好。面對現實,小沙便和丈夫商量,如今國家惠農政策力度越來越大,結合xx村實際,夫婦二人決定發展種植業。在得到家人的支持后,小沙和丈夫與村里簽訂了210畝的荒山承包協議,種了10畝桃子,200畝茶葉。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桃園和茶園如今已進入盛產高產期,10畝桃園年產值60000元,200畝茶園年產值40萬元,每年可為村民提供務工收入高達20萬元。幾年累計下來,小沙和丈夫的果園和茶場已為村民增加務工收入一百萬余元,自已的生活也已從剛來的迷茫艱難走向希望。
20xx年3月,xx鎮xx村“兩委”看到小沙的勤勞,看到小沙和丈夫種植場對貧困戶所作的貢獻,對小沙的能力給予了極大的肯定,便動員小沙擔任村計生員,得到領導的認可后,小沙便和村支兩委一起工作,分擔子,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20xx年xx鎮xx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小沙把實踐站的工作扛在肩上,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在xx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立起了五支志愿服務快樂小分隊:愛心媽媽快樂小分隊,文化文藝快樂小分隊、法律保障服務快樂小分隊、農技知識宣傳培訓快樂小分隊、黨員志愿服務快樂小分隊。小沙積極籌劃小分隊活動,把志愿服務活動和村“兩委”工作結合起來,五支志愿服務工作小分隊的工作在小沙的精心組織下開展得有聲有色。
今天,走進xx村委,一塊“文明超市”的牌子赫然在目,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登記在冊志愿者有50余人,每周的“靚麗星期五”活動開展成了常態。走進xx村,大家都會不由自主地贊嘆于它的美麗、干凈、整潔。但這一切美麗、文明的后面,都離不開我們的“美麗使者”——小沙。
鄉村振興好青年事跡材料篇四
阿曼,男,維吾爾族,1990年6月出生,群眾、初中學歷,色也克鄉庫木艾肯(14)村農民。20xx年2月被縣政府評為“文明家庭”
他作為新時代青年,思想政治方面能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行動;理論知識學習方面,能一以貫之地把學習放在第一位,在大戶田地里耕地期間通過認真鉆研和努力學習掌握了相應的農業技能。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后,他投入所有的積蓄,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解決120多個家庭的就業難題。
他今年承包1200畝土地,聘用了15名家庭十分困難的村民,給他們提供了就業崗位來增加家庭收入。因為村民普遍文化素質較低,也沒有果苗培育專業技能,他就親自教鄉親們農業技術,為了本村農業發展出了不少力,流了不少汗。村民阿則尼古麗·阿比德是貧困戶,家里有4口人,因為丈夫身體不好,孩子們又小,沒法去遠處上班,麥麥提艾力不但承包她的6畝地為她解決有地卻沒法耕種的`煩惱,而且給她安排了土地管理工作,耐心地給她教技術,解決了她家的經濟困難,為鄉村振興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鄉村振興好青年事跡材料篇五
小斌,女,漢族,中共黨員,28歲,現任國家稅務總局安順市西秀區稅務局一級行政執法員,團支部書記。自20xx年參加工作以來,她一直從事農村稅務工作。她深知農村經濟發展滯后的現狀,為支持農村經濟發展,這位年輕的90后始終為著肩上閃耀的稅徵,燃燒青春、綻放熱情、銳意進取,助力鄉村振興。
20xx年,小斌同志擔任國家稅務總局安順市西秀區稅務團支部書記,三年來,她堅持聯系幫扶村,深入農戶家里和田間地頭了解貧困戶需求與困難,出智出資出力帶領群眾增收致富。每年組織發動同事出資購買貧困村滯銷家禽500余只,共計5萬余元,并為幫扶對象購買書籍等學習資料。
20xx年—20xx年期間,小斌分別組織干部為因災返貧的白順開一家及因學致貧的方玉菊、方雪飛兩姐妹發起捐款倡議,共計捐款3萬余元。方雪飛表示:“感謝小斌姐姐以及稅務局的其他哥哥姐姐,到了大學,我一定努力學習,爭取將來用學到的知識更好地建設家鄉,回報社會,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她將自己的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鄉村振興的具體舉措,通過結合“我為納稅人繳費人辦實事”活動,在落實稅收優惠政策、開展精準幫扶方面,向農業、農村、農民持續做好服務。
為助力涉農產業發展壯大,精準幫扶農戶邁向鄉村振興之路,她帶頭組建涉農稅惠團隊,定制個性化稅收服務,落實落細稅惠政策等措施,建立健全“事前輔導、事中審核、事后監管”的跟進機制,有針對性地向企業介紹涉農產業發展、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推動稅農攜手共促特色產業發展,助力農戶創收致富。在她的努力下,20xx年以來,實現了農村稅收減免1970萬余元。
為解決農戶和企業對涉稅事項辦理的疑問,圍繞辦稅繳費和產業發展“問需、問計、問難”,推動政策精準落實到位,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她帶頭把納稅課堂開到田野鄉間,講解好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支持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的稅收優惠政策,面對面輔導,手把手教學,為鄉村產業發展做好后勤保障,將政策紅利轉化為鄉村發展動力。
同時,她以提升鄉村人居環境為目標,以宣傳發動為抓手,經常性組織青年干部開展環境衛生志愿服務活動,為建設環境整潔、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貢獻“稅力量”。她經常組織青年干部從清潔環境入手,開展環境衛生志愿服務活動。在西屯村村容村貌整治活動中,她號召黨員干部、村民群眾、教師學生積極行動起來參與宜居鄉村創建活動,通過落實“門前三包”責任措施,進一步強化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共創幸福美好生活。
鄉村振興好青年事跡材料篇六
小麥,男,維吾爾族,1990年6月出生,群眾、初中學歷,色也克鄉庫木艾肯(14)村農民。20xx年2月被縣政府評為“文明家庭”
他作為新時代青年,思想政治方面能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行動;理論知識學習方面,能一以貫之地把學習放在第一位,在大戶田地里耕地期間通過認真鉆研和努力學習掌握了相應的農業技能。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后,他投入所有的積蓄,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解決120多個家庭的就業難題。
他今年承包1200畝土地,聘用了15名家庭十分困難的村民,給他們提供了就業崗位來增加家庭收入。因為村民普遍文化素質較低,也沒有果苗培育專業技能,他就親自教鄉親們農業技術,為了本村農業發展出了不少力,流了不少汗。村民阿則尼古麗·阿比德是貧困戶,家里有4口人,因為丈夫身體不好,孩子們又小,沒法去遠處上班,麥麥提艾力不但承包她的6畝地為她解決有地卻沒法耕種的'煩惱,而且給她安排了土地管理工作,耐心地給她教技術,解決了她家的經濟困難,為鄉村振興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鄉村振興好青年事跡材料篇七
小依,男,維吾爾族,1983年8月出生,群眾,初中學歷,20xx年被色也克鄉布力曼村委會評為“致富帶頭好幫手”
他是一個孝順家庭的好青年,依靠種地、在建筑工地干活和運輸的收入,照顧家庭中生病父母和小孩。他還吸納了村里8名年輕人就業,帶動了家庭增收,積極配合村委會各種鄉村振興活動,在環境整治工作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他從來不怕苦,每次干活加班到凌晨5、6點,付出了無數的努力。去年底,在集中連片居民院落硬化工程中不計辛勞、通宵達旦的完成,農戶家里鋪的磚是他自己出錢找人免費給農民幫忙,連續2天一直加班加點的干,從不叫苦叫累。
前幾年,他通過在耕地過程中跟村里的漢族大戶交流溝通,學習了土地管理、滴灌技術等農業方面的知識,并結合實際情況,在節能創效、農業科技推廣等方面取得優秀成果,同時在推動現代化農業、“新六產”農業、高科技農業等方面勇于探索、進行實踐,較好地發揮了模范帶頭作用。
鄉村振興好青年事跡材料篇八
莊xx,男,中共黨員,大專學歷,2016年12月至今,擔任七眼橋鎮時屯村村委主任。2020年5月,被授予2019年度“西秀青年五四獎章”;2020年7月,他創辦的安順肉多多綠化園藝有限公司在第四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安順市選拔賽中榮獲“專項組優秀獎”。
刻苦鉆研,找準發展新路子。莊xx多次組織黨員干部前往云南開展調研學習,調研結束后積極組織黨員代表和群眾代表召開座談會,入戶走訪宣傳征詢群眾意見,獲得村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引進多肉種植產業并將其發展為村級產業,作為主責主業來抓。2019年,他積極走訪動員,通過流轉土地200余畝、引進多肉品種,成立興騰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目前已建成占地300余畝,82個連體大棚的植物基地,是目前貴州省最大的、集培育區、景觀區與售賣區、研學為一體田園綜合體生產基地。大棚內,幾十種各式各樣的多肉植物排列整齊,多肉植物作為最近幾年新興的花卉產業,受到家庭園藝愛好者的追捧,成為了都市年輕白領案前的時尚裝飾小物,如今也敲開了山區農民致富的大門,成為促進群眾增收、就業的又一新型產業。
不忘初心,帶領群眾奔小康。在莊xx的努力下,時屯村注冊成立了“村社合一”合作社,以“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熱情,他經常晚上深入群眾走訪座談,不斷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把群眾的所想作為村級發展的重要參考,同時建立了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將所有貧困戶入股合作社,簽訂了分紅協議,利益聯結貧困戶達到全覆蓋。
另外,莊xx“一切為了人民”的各種事跡也在鎮上傳開:村級上寨自來水在高峰期間供應不足,不能正常取水,于是,他和好友莊洪彭協商,于2017年6月自費11萬元為村集體修建了一個水池;他聽到村民反映村里沒有一個休息、休閑娛樂的場所,在面對村級經濟緊張的情況下,2017年9月,自費投入15萬元為時屯村修建了一個涼亭;自2018年以來,莊xx每年都會自費3—5萬元,為村里考取優秀大學的學子頒發獎學金;疫情期間,自費1萬余元用于捐贈給各村卡點值班人員的就餐;2019年為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他多次到云南考察學習,在時屯村創辦了安順市肉多多綠化園藝有限公司,解決了村里51個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其中就包括10戶10人貧困戶。
砥礪奮進,助力鄉村新發展。在莊xx的大力號召下,時屯村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充滿了信心,鼓足了干勁,合作社的每一個人都把主要精力用在組織建設和經濟發展上,大家都紛紛表示表示,“只要能干一天,就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
下一步,莊xx將依托貴州省農科院的技術支持,強化院企合作,做好多肉品種培育,規模種植,品質提升,營銷管理等方面工作,讓基地成為省農科院的科研實訓試驗場,把基地做強;輻射帶動周邊村發展多肉產業,由基地提供種苗和技術培訓,并負責產品回收銷售,穩定解決農戶持續增收和廣大農民工就近就業的問題,持續推動多肉小鎮建成;搶抓疫情結束國外市場真空契機,建立一批網上直播帶貨平臺,通過建立多肉售賣大市場從而帶動全區的產業大發展,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大的力量。
鄉村振興好青年事跡材料篇九
走進寧谷鎮林哨村,一問起小起,大人小孩都知曉,大家都會說,“她是一個一心為民的好村干部”,小孩會說,“她是一個善良的好阿姨。”
小起,彝族,本是四川甘孜州人的她,20xx年從老家四川甘孜到成都電子廠打工,20xx年與同廠的貴州小伙牟安林相識相愛,20xx年跟隨男友回到西秀區林哨村。小起的家鄉四川甘孜屬于貧困落后地區,來到林哨村后,小起意識到林哨村的經濟條件也不太好。面對現實,小起便和丈夫商量,如今國家惠農政策力度越來越大,結合林哨村實際,夫婦二人決定發展種植業。在得到家人的支持后,小起和丈夫與村里簽訂了210畝的荒山承包協議,種了10畝桃子,200畝茶葉。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桃園和茶園如今已進入盛產高產期,10畝桃園年產值60000元,200畝茶園年產值40萬元,每年可為村民提供務工收入高達20萬元。幾年累計下來,小起和丈夫的果園和茶場已為村民增加務工收入一百萬余元,自已的生活也已從剛來的迷茫艱難走向希望。
20xx年3月,寧谷鎮林哨村“兩委”看到小起的勤勞,看到小起和丈夫種植場對貧困戶所作的貢獻,對小起的能力給予了極大的肯定,便動員小起擔任村計生員,得到領導的認可后,小起便和村支兩委一起工作,分擔子,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20xx年寧谷鎮林哨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小起把實踐站的工作扛在肩上,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在林哨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立起了五支志愿服務快樂小分隊:愛心媽媽快樂小分隊,文化文藝快樂小分隊、法律保障服務快樂小分隊、農技知識宣傳培訓快樂小分隊、黨員志愿服務快樂小分隊。小起積極籌劃小分隊活動,把志愿服務活動和村“兩委”工作結合起來,五支志愿服務工作小分隊的工作在小起的精心組織下開展得有聲有色。
今天,走進林哨村委,一塊“文明超市”的牌子赫然在目,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登記在冊志愿者有50余人,每周的“靚麗星期五”活動開展成了常態。走進林哨村,大家都會不由自主地贊嘆于它的美麗、干凈、整潔。但這一切美麗、文明的后面,都離不開我們的“美麗使者”——小起。
鄉村振興好青年事跡材料篇十
趙xx,雅河鄉第一書記。2018年5月,趙xx作為全省第二批派駐干部的一員,來到了雅河鄉擔任鄉第一書記。到雅河鄉工作后,他找準了立足黨建促進鄉村振興、配合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角色定位,捋清了黨建、扶貧、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信訪穩定的工作思路。積極協調派出單位市發改委為雅河鄉編制了《雅河鄉振興發展規劃(2017年-2035年)》和8個行政村振興發展規劃。
2018年,共協調爭取80萬元專項資金,完成了鄉村振興發展規劃;協調資金投入99萬元,完成了董船營村邊溝改造、荒甸村組道路硬化;爭取到位產業發展資金200萬元,正在積極協調資金推進聯合村、灣灣川村自來水水源地改造項目。